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答案

运动模态 e−t / 2 sin
3 2
t
所以: x(t) =
2 3
e
−t
/
2
sin
3 2
t
(3) &x&(t) + 2x&(t) + x(t) = 1(t)。
解:对上式两边去拉氏变换得:
(s 2
+ 2s + 1) X (s) = 1 → X (s) = s
s(s 2
1 + 2s + 1)
=
1 s(s + 1)2
6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二章
在该点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近似为:
y
=
f
(
x0
)
+
df (x) dx
x0
(
x

x0
)
即 ed − Ed0 cosα 0 = K s (α − α 0 )
其中 K s
=
ded dα
α =α
= −Ed 0 sinα 0
2-9 若某系统在阶跃输入r(t)=1(t)时,零初始条件下的输出响应 c(t) = 1 − e−2t + e−t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和脉冲
K1 (xi − x) + f (x&i − x&0 ) = K 2 x0
移项整理得系统微分方程
f
dx0 dt
+ (K1
+ K2 )x0
=
f
dxi dt
+ K1xi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并注意到运动由静止开始,即
xi (0) = x0 (0) = 0
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方版)

⾃动控制理论第四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答案(夏德钤翁贻⽅版)《⾃动控制理论(夏德钤)》习题答案详解第⼆章2-1 试求图2-T-1所⽰RC ⽹络的传递函数。

(a)11111111+=+?=Cs R R CsR Cs R z ,22R z =,则传递函数为: 2121221212)()(R R Cs R R R Cs R R z z z s U s U i o +++=+= (b) 设流过1C 、2C 的电流分别为1I 、2I ,根据电路图列出电压⽅程:=++=)(1)()]()([)(1)(2221111s I s C s U s I s I R s I sC s U o i 并且有)()1()(122211s I sC R s I s C += 联⽴三式可消去)(1s I 与)(2s I ,则传递函数为:1)(1111)()(222111221212211112++++=+ ++=s C R C R C R s C C R R R s C R s C s C R sC s U s U i o 2-2 假设图2-T-2的运算放⼤器均为理想放⼤器,试写出以i u 为输⼊,o u 为输出的传递函数。

(a)由运算放⼤器虚短、虚断特性可知:dtduC dt du C R u i i 0+-=,0u u u i c -=,对上式进⾏拉⽒变换得到)()()s U i i +-= 故传递函数为RCsRCs s U s U i 1)()(0+=(b)由运放虚短、虚断特性有:022=-+--R u R u u dt du Cc c i c ,0210=+R u R u c ,联⽴两式消去c u 得到02220101=++?u R u R dt du R CR i 对该式进⾏拉⽒变换得0)(2)(2)(20101=++s U R s U R s sU R CR i 故此传递函数为)4(4)()(10+-=RCs R R s U s U i (c)02/2/110=+-+R u R u u dt du Cc c c ,且21R uR u c i -=,联⽴两式可消去c u 得到 0222101=++?Ru R u dt du R CR ii 对该式进⾏拉⽒变换得到0)(2)(2)(2011=++?s U Rs U R s sU R CR i i 故此传递函数为RCs R R s U s U i 4)4()()(110+-= 2-3 试求图2-T-3中以电枢电压a u 为输⼊量,以电动机的转⾓θ为输出量的微分⽅程式和传递函数。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第1~4章)【圣才出品】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第1~4章)【圣才出品】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线性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研]A.稳定性B.振荡性C.收敛性D.齐次性【答案】D2.对控制作用进行适当的补偿(复合控制),可使系统()。

[湖南大学2006年研] A.由不稳定变成稳定B.减小非线性的影响;C.提高无差度D.同时改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答案】D3.在通常的闭环控制系统结构中,系统的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共同构成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研]A.开环传递函数B.反馈通道C.前向通道D.闭环传递函数【答案】C二、填空题1.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信号的类型可分为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

[燕山大学研]【答案】连续系统;离散系统2.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好坏的三个方面为:______。

[燕山大学研]【答案】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3.自动控制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一般都包含两个分量,即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分量。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研]【答案】稳态;瞬态4.最常用的补偿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湖南大学2006年研]【答案】按扰动补偿;按输入补偿三、问答题1.何谓自动控制?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华南理工大学研]答:(1)自动控制:在无人直接参与下,利用控制装置操纵被控对象,使被控量等于给定量。

(2)开环控制特点:开环控制是按给定值控制,控制方式比较简单,但控制精度受到原理上的限制。

(3)闭环控制特点:闭环控制为偏差控制,可以使反馈回路中的干扰信号得到抑制,因而控制精度较高,但闭环控制有可能使系统不稳定。

2.在经典控制理论中,负反馈控制是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也是一种常用的校正方式,试举例论述采用负反馈控制的优点。

[南开大学研]答:负反馈的特点可以从“负”字上得到很好的理解,它主要是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的其他部分。

这个差值就反映了我们要求的输出和实际的输出之间的差别。

自动控制理论第4版全套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4版全套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1多速电风扇的转速控制为开环控制。

家用空调器的温度控制为闭环控制。

1-2 设定温度为参考输入,室内温度为输出。

1-3 室温闭环控制系统由温度控制器、电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等组成,其中温度控制器可设定希望达到的室温,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参考输入,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室温为反馈信号。

温度控制器比较参考输入和反馈信号,根据两者的偏差产生控制信号,作用于电加热装置。

1-4 当实际液面高度下降而低于给定液面高度h r ,产生一个正的偏差信号,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使调节阀增加开度,使液面高度逼近给定液面高度。

第二章 习题参考答案2-1 (1)()()1453223++++=s s s s s R s C ; (2)()()1223+++=s s s ss R s C ; (3)()()1223+++=-s s s e s R s C s2-2 (1)单位脉冲响应t t e e t g 32121)(--+=;单位阶跃响应t t e e t h 3612132)(----=; (2)单位脉冲响应t e t g t 27s i n 72)(2-=;单位阶跃响应)21.127sin(7221)(2+-=-t e t h t 。

2-3 (1)极点3,1--,零点2-;(2) 极点11j ±-.2-4)2)(1()32(3)()(+++=s s s s R s C . 2-5 (a)()()112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 ; (b)()()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6 (a)()()RCsRCs s U s U 112+=;(b)()()141112+⋅-=Cs RR R s U s U ; (c)()()⎪⎭⎫⎝⎛+-=141112Cs R R R s U s U . 2-7 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 2-8()()()φφφπφ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26023.2-9 ()2.0084.01019.23-=⨯--d d u i .2-10 (2-6) 2-11(2-7)2-12 前向传递函数)(s G 改变、反馈通道传递函数)(s H 改变可引起闭环传递函数)()(s R s C 改变。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 线性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分析)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 线性离散(时间)控制系统分析)

一、填空题1.离散系统输出响应的Z 变换为:()2320.3680.2642 1.6320.632z z C z z z z +=-+-则系统输出在前两个采样时刻的值为______,______。

[重庆大学()C nT ()0C =()C T =2006年研]【答案】0;0.3682.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是______,加入零阶保持器______会影响采样系统的稳定性。

[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研]【答案】;不1e Ts s--二、问答题1.如何判断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并图示说明之。

[东北大学研]答:由于Z 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其中T 为采样周期,在s平面内当系统稳定时所有特征根位于左半平面,映射到Z 平面中则是单位圆内,对应的映射关系如图8-1所示。

图8-1于是判断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时,只需判断其特征方程的根的模是否大于1,当其模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模等于1时,系统临界稳定;当其模小于1时,系统稳定,为了能位于右半平面;位于左半平面;对应的映射关系如图8-2所示。

所示得到关于ω的特征方程,使用劳斯判据进行判断。

图8-22.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定性除了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之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研]答: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定性除了与系统结构参数有关之外,还与采样周期T有关,当系统开环增益一定时,T越小,稳定性越好。

三、计算题1.先用Z变换法求解下面的微分方程,再求其终值e(∞)。

e(k+2)+3e(k+1)+2e(k)=0,已知e(0)=0,e(1)=1。

[浙江大学研]解:将善分方程两沩讲行Z变换可以得到:将e(0)=0,e(1)=1代入整理可以得到:2.已知z变换求离散时间函数z(k)和采样函数[清华大学研]解:由对照典型函数的z 变换表可以得到即其中T为采样周期,为单位脉冲。

3.某离散系统如图8-3所示,试求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四川大学研]图8-3解:由题意,可以得到如下方程整理得到对式(3)两边进行z变换得到:(4)由两边进行Z 变换得到:(5)联立式(4),式(5),消去中间变量可以得到4.线性定常离散系统如图8-4所示,写出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四版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四版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简介1.1 自动控制系统简介在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第四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教程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介绍,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1.2 本教程的目标本教程的目标是使读者能够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应用所学的原理和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控制系统概述2.1 控制系统的定义控制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元件组成的系统,用于控制和调节特定过程或系统的运行状态。

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比较输出信号和期望值来自动调整输入信号,以使系统保持在期望的状态。

2.2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其输入、输出和处理方法进行分类。

常见的控制系统分类包括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2.2.1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输出信号不会影响输入信号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根据预定的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信号,但不对输出信号进行反馈或调整。

2.2.2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输出信号会影响输入信号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根据输出信号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来调整输入信号,以使输出信号趋近于期望值。

2.3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处理器、输出设备和反馈环路组成。

输入设备接收外部信号作为输入,处理器根据输入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输出设备将控制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反馈环路将输出信号传回处理器进行比较和调整。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1 控制系统的数学表示为了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我们需要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行为。

常用的数学描述方法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

3.2 传递函数表示法传递函数是描述控制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

传递函数表示了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数学关系,通常以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比值形式表示。

3.3 状态空间表示法状态空间表示法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一种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题答案
(b) R 2C C u ( t ) + ( RC + 2 RC )u ( t ) + u ( t ) 1 2 &&o 2 1 &o o
&& & = RC 1 C 2 u i ( t ) + 2 RC 1 u i ( t ) + u i ( t )
(2-5题~2-10题) 题 题 2-5(1) 运动模态: 0.5 t 运动模态: e (2) 运动模态: 0.5 t 运动模态: e
sin
3 2
t
x( t ) = t - 2 + 2e 0.5 t x ( t ) = 2 3 3 e 0.5 t sin 23 t
x ( t ) = 1 ( 1 + t )e t
(3) 运动模态: (1+t)e-t 运动模态: 2-6 2-7 2-8
Q =
F = 12 .11 y ed = E do (sin α o )( α α o )
0.0125 s + 1.25
(2) Φ ( s ) =
ξ = 0.6 ωn = 2 r = 1.0066 ω n = 1
t r = 1.45 s
0.1 5 50 ( s + 4 ) (3) Φ ( s ) = + s( 3 s + 1 ) s2 s 2 + 16 σ % = 9.478% t p = 1.96 s t s = 2.917 s
dc(t ) k (t ) = = δ(t ) + 2e 2t e t dt
k2 2 Qo
P
s 2 + 4s + 2 2-9 Φ (s) = (s + 1)(s + 2)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章节题库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章节题库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1.在根轨迹校正法中,当系统的动态性能不足时,通常选择什么形式的串联校正网络?网络参数取值与校正效果之间有什么关系?解:(1)可以采用的校正装置的形式如下:单零点校正:,零点-z c在s平面的负实轴上;零极点校正:,零极点均在负实轴上,零点比极点靠近原点(即:超前校正)。

(2)零点越靠近原点、极点越远离原点校正作用越强。

2.试回答下列问题,着重从物理概念说明。

(1)有源校正装置与无源校正装置有何不同特点?在实现校正规律时,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2)如果Ⅰ系统经过校正之后希望成为Ⅱ型系统,应该采用哪种校正规律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3)串联超前校正为什么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4)从抑制噪声的角度考虑,最好采用哪种校正形式?解:(1)无源校正装置的输出信号的幅值总是小于输入信号的幅值。

即传递过程只能衰减不能放大。

而有源校正装置则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放大或缩小。

在实现校正规律时,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2)为保证加入积分环节后特征方程不出现漏项,一般选择校正装置的形式为(3)适当选取校正装置的参数,可以有效改变开环系统中频段的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裕量,以减小超调;提高穿越频率,以加快调节速度。

(4)选择滞后校正装置,可以减小系统高频段的幅值,从而削弱高频干扰信号对系统的影响。

3.单位负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开环相频特性表达式为(1)求相角裕度为30°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在不改变截止频率的前提下,试选取参数与T,使系统在加入串联校正环节后,系统的相角裕度提高到60°。

解:(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整理得解得(2)加入串联校正环节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4.设有单位反馈的火炮指挥仪伺服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若要求系统最大输出速度为12°/s,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试求:(1)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值,计算该K值下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2)在前向通路中串接超前校正网络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说明超前校正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大学_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王建辉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王建辉著)课后答案下载_1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王建辉著)课后答案下载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王建辉著)课后答案下载自动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反馈模型:开方:公式:X(n+1)=Xn+(A/Xn^2-Xn)1/3设A=5,开3次方5介于1^3至2^3之间(1的3次方=1,2的3次方=8)X_0可以取1.1,1.2,1.3,1.4,1.5,1.6,1.7,1.8,1.9,2.0都可以。

例如我们取2.0。

按照公式:第一步:X1={2.0+[5/(2.0^2-2.0]1/3=1.7.}。

即5/22=1.25,1.25-2=-0.75,0.751/3=0.25,输入值大于输出值,负反馈2-0.25=1.75,取2位数字,即1.7。

第二步:X2={1.7+[5/(1.7^2-1.7]1/3=1.71}.。

即5/1.71.7=1.73010,1.73-1.7=0.03,0.031/3=0.01,输入值小于输出值正反馈1.7+0.01=1.71。

取3位数字,比前面多取一位数字。

第三步:X3={1.71+[5/(1.71^2-1.71]1/3=1.709} 输入值大于输出值,负反馈第四步:X4={1.709+[5/(1.709^2-1.709]1/3=1.7099} 输入值小于输出值正反馈这种方法可以自动调节,第一步与第三步取值偏大,但是计算出来以后输出值会自动减小;第二步,第四步输入值偏小,输出值自动增大。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

1-3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当流出增加时,液位降低,浮球降落,控制器通过移动气动阀门的开度,流入量增加,液位开始上。

当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时达到平衡。

当流出量减小时,系统的变化过程则相反。

流出量希望液位图一1-4(1)非线性系统(2)非线性时变系统(3)线性定常系统(4)线性定常系统(5)线性时变系统(6)线性定常系统2 2-1 解:显然,弹簧力为 kx (t )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F (t ) − kx (t ) = m移项整理,得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d 2x (t ) dt 2m d x (t ) + kx (t )= F (t ) dt2对上述方程中各项求拉氏变换得:ms 2 X (s ) + kX (s ) =F (s )所以,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 = X (s ) =F (s )1ms 2+k2-2 解一:由图易得:i 1 (t )R 1 = u 1 (t ) − u 2 (t ) u c (t ) + i 1 (t )R 2 = u 2 (t ) du c (t )i 1 (t )= Cdt 由上述方程组可得无源网络的运动方程为:C ( R + R ) du 2 (t ) u (t ) = CRdu 1 (t ) u (t )1 2 dt+ 22 + 1 dt 对上述方程中各项求拉氏变换得:C (R 1 + R 2 )sU 2 (s ) + U 2 (s ) = CR 2 sU 1 (s ) + U 1 (s )所以,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为:G (s ) = U 2 (s ) =U 1 (s )1 + sCR 21 + sC (R 1 +R 2 ) 解二(运算阻抗法或复阻抗法):U (s ) 1 + R 2 1 + R Cs2 = Cs =2U (s ) R + 1 + R 1 + ( R + R )Cs 1 1 21Cs22-5 解:按照上述方程的顺序,从输出量开始绘制系统的结构图,其绘制结果如下图所示:依次消掉上述方程中的中间变量 X 1 , X 2 , X 3 , 可得系统传递函数为:C (s ) = R (s )G 1 (s )G 2 (s )G 3 (s )G 4(s )1 + G2 (s )G3 (s )G 6 (s ) + G 3 (s )G4 (s )G5 (s ) + G 1 (s )G 2 (s )G 3 (s )G 4(s )[G 7 (s ) − G 8 (s )]2-6 解:①将G1 (s) 与G1 (s) 组成的并联环节和G1 (s) 与G1 (s) 组成的并联环节简化,它们的等效传递函数和简化结构图为:G 12 (s) = G1(s) + G2(s)G 34 (s) = G3(s) −G4(s)②将G12 (s), G34 (s) 组成的反馈回路简化便求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7 解:C(s)=R(s)G12(s)1 + G12(s)G34(s)=G1(s) + G2(s)1 +[G1(s) + G2(s)][G3(s) −G4(s)]由上图可列方程组:[E(s)G1 (s) −C(s)H2(s)]G2(s) = C(s)R(s) −H1(s)C(s)G2(s)= E(s)联列上述两个方程,消掉E (s) ,得传递函数为:C(s)= R(s)G1(s)G2(s)1 + H1(s)G1(s) + H2(s)G2(s)联列上述两个方程,消掉C (s) ,得传递函数为:E(s)= R(s)1 + H2(s)G2(s)1 + H1(s)G1(s) + H2(s)G2(s)1 22 23 2-8 解:将①反馈回路简化,其等效传递函数和简化图为: 0.4G (s ) =2s + 1 =1 +0.4 * 0.5 2s + 15+ 3将②反馈回路简化,其等效传递函数和简化图为:1 G (s ) = s + 0.3s + 1 = 5s + 3 21 + 0.4 5s + 4.5s + 5.9s + 3.4(s + 0.3s + 1)(5s + 3)将③反馈回路简化便求得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0.7 * (5s +3)Θo (s)= 5s 3 + 4.5s 2 + 5.9s + 3.4=3.5s + 2.1Θi (s) 1 +0.7 * Ks(5s +3)5s3+ (4.5 +3.5K )s 2+ (5.9 + 2.1K )s +3.42 5s3-3 解:该二阶系统的最大超调量:σp =e−ζπ/1−ζ2*100%当σp= 5% 时,可解上述方程得:ζ=0.69当σp= 5% 时,该二阶系统的过渡时间为:ts≈3ζwn所以,该二阶系统的无阻尼自振角频率w n 3-4 解:≈3ζts=30.69*2= 2.17由上图可得系统的传递函数:10 * (1 + Ks)C (s)= R(s)s(s + 2)1 +10 * (1 +Ks)s(s + 2)==10 * (Ks +1)s + 2 * (1 +5K )s +10所以w n =10 ,ζwn=1 +5K⑴若ζ= 0.5 时,K ≈0.116所以K ≈0.116时,ζ= 0.5⑵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和过渡过程时间分别为:σ p = e−ζπ / 1−ζ2*100% = e−0.5*3.14 /1−0.52*100% ≈ 16.3%t s =3 ζw n= 3 0.5 *≈ 1.910⑶ 加入 (1 + Ks ) 相当于加入了一个比例微分环节,将使系统的阻尼比增大,可以有效地减小原系统的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同时由于微分的作用,使系统阶跃响应的速度(即变w 212p化率)提高了,从而缩短了过渡时间:总之,加入 (1 + Ks ) 后,系统响应性能得到改善。

第四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第四版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4-3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绘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确定分离点坐标d ):(2) (1)()(21)K s G s s s +=+ 解:(1)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2(1)(1)()(0.5)(0.5)K s K s G s s s s s ++==++,*/2K K = (2)p1=0,p2=-0.5,z1=-1. n=2,m=1根轨迹有2条分支(3) n-m=1 1条渐近线,负实轴;(4)实轴上的根轨迹:(-∞,-1)(-0.5,0)(5) 分离点坐标计算如下:(0.5)0(1)s dd s s ds s =⎡⎤+=⎢⎥+⎣⎦ 220.50d d ++=,解方程得:1 1.7d =-,20.3d =-。

根轨迹如下图所示:Matlab:G=zpk([-1],[0 -0.5],1);figure;rlocus(G)4-4 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试概略画出相应的闭环根轨迹图(要求算出起始角Pi θ):(2)*(20)()(1010)(1010)K s G s s s j s j +=+++-解:(1)有三个极点:10p =,21010p j =-+,31010p j =--,有一个零点 120z =-。

(2) n=3,根轨迹有3条分支,m=1,有n-m=2趋于无穷远处; 渐近线交点: 111010*********n m iji j a p z j j n m σ==----++===--∑∑ 渐近线与实轴夹角:0,(21)(21)23311,2a k k k n m k πππϕπ⎧=⎪++⎪===⎨--⎪=⎪⎩(3) 实轴上根轨迹:(-20, 0);(4) 起始角221212312(21)()()()180(101020)(1010)90180451359000p p p k p z p p p p j j θπθθ=++∠--∠--∠-=︒+∠-++-∠-+-︒=︒+︒-︒-︒=︒=-=︒根轨迹如下图所示:(Matlab:G=zpk([-20],[0 -10-10i -10+10i],1);figure;rlocus(G);) 4-5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要求:(1)确定*()(1)(10)K G s s s s =++产生纯虚根的开环增益。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题答案
02
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使系统在不确定性和干扰作用下 仍能保持其稳定性和性能。
03
鲁棒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方法有鲁棒性分析、鲁棒控制器设计 等。
06
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习题答案解析
1.1
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答案:一个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器、受控对象、执行器、传感 器等部分组成。
1.2
简述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答案: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没有反馈环节的系统,输 出只受输入的控制,结构相对简单;而闭环控制系统则有反馈环节,输出对输入有影响,结构相对复 杂。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主要研究多变量线 性时不变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如线性二次型最 优控制、极点配置等。
智能控制理论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的 控制系统,如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02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定义
01
内部稳定性
系统在平衡状态下受到扰动后,能 够回到平衡状态的性能。
步骤
时域分析法包括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 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性能分析和系 统误差分析等步骤。
缺点
时域分析法需要对系统的数学模型进 行详细的分析,对于复杂系统的分析 可能会比较困难。
频域分析法
步骤
频域分析法包括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系 统稳定性分析和系统性能分析等步骤。
定义
频域分析法是在频率域中对控制系 统进行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系统 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来描述系统
它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 应,并根据频率响应的性 质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频率响应曲线超出奈 奎斯特圆,则系统是不稳 定的。
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是一种图解方法,用 于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稳定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高国燊《自动控制原理》(第4版)(名校考研真题 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7.已知控制系统如图 6-1 所示,该系统在单位斜坡函数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是( )。[重庆大学研]
A.0.2 B.0.4 C.0.02 D.0.04
【答案】A 【解析】由题意
图 6-1 ,
二、填空题 1.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的自然频率是______,阻尼比是______。[南京邮电大学研] 【答案】2;0.6
G s
H s R s
1 4s 1

5.在斜坡函数的输入作用下,______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华南理工大学 2006 年 研]
【答案】Ⅱ型系统
三、问答题 1.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厦门大学研] 答: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振荡次数。
5 / 44
圣才电子书

答: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的误差系数有 3 种,即阶跃(位置)
误差系数
H(s),速度误差系数
,加速度误差系数
答:主导极点距离 s 平面的虚轴太近,说明主导极点的实部太小,由于极点的实部大 小直接影响系统的峰值时间,而且系统的峰值时间与极点实部的大小成反比,故峰值时间 太大,系统反应大为缓慢,阶跃响应表现不好,要想改善系统的性能,即增加系统的快速 性,可以采取超前校正或其他降低系统阻尼比的措施。
4.系统的误差系数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厦门大学研研]
S3
1
2
S2
3
10
S1
0
S0
1
0
第一列不全为正,由劳斯判据易得系统不稳定。
5.高阶系统的时域指标 % 随频域指标 M r 的增加( 研]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年
A.保持不变
B.缓慢变化
C.增大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第四版_夏德钤(主要老师布置的作业) [兼容模式] [修复的]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第四版_夏德钤(主要老师布置的作业) [兼容模式] [修复的]

rs(t ) R1
rs( t ) 0
动态误差系数
C 0 lim e ( s ) 0
s0
C1 lim e ( s ) 0 .1
s0
∴给定稳态误差级数
essr (t ) C0 rs (t ) C1rs(t ) 0.1R1
作 业
3-6 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试计算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 差的终值。如在输入端加入一比例微分环节,试证明当适当 选取α 值后,系统跟踪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可以消除。
H2
R( s )
G2 X 4 G3
X 3 H1 X5
1 X6 1
C ( s)
G4
作 业
H2
R( s )
1 X 1 1 X 2 G1
H1
G2 X 4 G3
X 3 H1 X5
1 X6 1
C ( s)
G4
两条前向通道: P1 G1G2G3 三个回环: L1 G2 H1
P2 G4
解: 闭环传递函数
( s ) G( s ) K 1 G( s ) 0.1s 2 1.1s 1 K
特征方程: 0.1s 2 1.1s 1 K 0
这是一个二阶系统,只要特征方程各系数均大于0, 系统就稳定。
即要求: 1 K 0
K 1
作 业
3-16 根据下列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确定使系统 稳定的K值范围。
若输入信号如下,求系统的给定稳态误差级数。
(2) r (t ) R0 R1t
解: 误差传递函数
s(0.1s 1) 0.1s 2 s 1 e ( s) s(0.1s 1) 10 0.1s 2 s 10 1 G( 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它的发展初期,
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
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已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的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现代应用数学新成果的推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适应宇航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

它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的多变量变参数的最优控制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状态为基础的状态空间法。

目前,
智能为基础的智能控制理论深入。

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反馈模型:
开方:
公式:X(n+1)=Xn+(A/Xn^2-Xn)1/3设A=5,开3次方
5介于1^3至2^3之间(1的3次方=1,2的3次方=8)
X_0可以取1.1,1.2,1.3,1.4,1.5,1.6,1.7,1.8,1.9,2.0都可以。

例如我们取2.0。

按照公式:
第一步:X1={2.0+[5/2.0^2-2.0]1/3=1.7.}。

即5/2×2=1.25,1.25-2=-0.75,0.75×1/3=0.25,输入值大于输出值,负反馈
2-0.25=1.75,取2位数字,即1.7。

第二步:X2={1.7+[5/(1.7^2-1.7]1/3=1.71}.。

即5/1.7×1.7=1.73010,1.73-1.7=0.03,0.03×1/3=0.01,输入值小于输出值正反馈
1.7+0.01=1.71。

取3位数字,比前面多取一位数字。

第三步:X3={1.71+[5/(1.71^2-1.71]1/3=1.709} 输入值大于输出值,负反馈
第四步:X4={1.709+[5/(1.709^2-1.709]1/3=1.7099} 输入值小于输出值正反馈
这种方法可以自动调节,第一步与第三步取值偏大,但是计算出来以后输出值会自动减小;第二步,第四步输入值偏小,输出值自动增大。

X4=1.7099.
当然也可以取1.1,1.2,1.3,……1.8,1.9中的任何一个。

同时,自动控制原理也是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也是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课程。

该课程不仅是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目前开设本课程的专业还有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检测技术等专业。

该课程不仅跟踪国际一流大学有关课程的内容与体系,而且随着科研与学术的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从而提高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

该课程是关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连续、离散、线性、非线性等)及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时域法、频域法等)和设计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机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分析和设计方法等。

基本概念
1、系统、反馈、方框图(方块图)、信号流图、传递函数、基本环节;
2、稳态的分析:稳定性判据、稳态误差、稳定裕量;
3、动态响应分析:时间常数、阻尼系数、振荡频率,脉冲响应、阶跃响应、动态性能指标(如峰值时间、超调量、衰减比等),主导极点;
4、根轨迹,开环极点、零点,闭环极点、零点;
5、频率特性、极坐标图、Bode图、Nyquist稳定判据、校正与综合;
6、状态空间分析、能控性、能观性;
7、典型的非线性特性、描述函数、相平面、自激振荡;
8、采样控制、Z变换、脉冲传递函数。

基本知识点
1.简单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列写和计算;
2.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的变换和化简;
3.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的推导和计算;
4.线性连续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5.代数稳定判据及其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
6.根轨迹的基本特性及典型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7.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8.波德图和奈奎斯特图的绘制;
9.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10.用开环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主要动态和静态特性;
11.校正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
12.简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的描述函数分析方法及相平面方法;
13.采样系统的分析及校正的基本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