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二次根式的应用和进一步学习高中数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基础知识,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
2.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分析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二次根式的性质。
3.学习二次根式的运算: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4.应用拓展: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可以设计如下:1.二次根式的概念–定义:形如√a(a≥0)的式子称为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性质–√a = √b(a=b≥0)–√a × √b = √(ab)(a≥0,b≥0)–√a ÷ √b = √(a/b)(a≥0,b>0)3.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加减法:同底数相加减,指数不变;–乘除法:底数相乘除,指数相加减。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列位先生: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一课时).本次说课包含四个部分:教材剖析,教法与学法剖析,教授教养进程和板书设计.一.教材剖析 1.教材的地位与感化:“二次根式”是《课程尺度》“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的基本上,进一步研讨二次根式的常识.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接洽慎密,同时也是后面的“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本.本节课涉及的二次根式的字母取值规模的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2.教授教养目的:(1).常识目的:1.懂得二次根式的概念.2. 肯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规模.(2).才能目的:造就学生不雅察.剖析.归纳等才能,领会从特别到一般的进修办法 .(3).情绪目的:使学生阅历不雅察.猜测.总结.应用等数学运动,感触感染和体验数学运动的乐趣,并进步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教授教养重点.难点教授教养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教授教养难点:肯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规模.二.教法与学法剖析(1).本节课中,我采取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办法进行教授教养,并充分应用多媒体帮助教授教养.经由过程学生的自立进修,合作交换和教师的恰当点拨,使学生达到对常识的发明和控制.(2).学法:采纳自立进修和探讨进修的办法,以便更好地施展学生的主不雅能动感化,进步他们的分解才能.三.教授教养进程剖析(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1.温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有关常识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式子有什么配合特色?设计意图:经由过程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涯接洽起来,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让学生从不合的式子中探寻纪律,由特别到一般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概念演习,凸起重点.在一组不合的式子中让学生指出哪些是二次根式?设计意图:为学生供给演习的时光和空间,使他们进一步懂得二次根式的概念.(三).例题讲授,冲破难点.经由过程循序渐进的例题使学生评论辩论交换归纳肯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规模的办法.例1,字母x 的取值必须知足什么前提?例2:要使有意义,字母x 必须知足什么前提? 思虑:把标题改为:要使有意义,字母x 必须知足什么前提? 设计意图:经由过程有梯度的例题的进修,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进修进程,从而真正控制肯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规模的题型.同时采取变式设计,步步深刻,使本节课的教授教养难点水到渠成. (四).巩固应用,加深懂得1.经由过程仿例题的基本演习让学生体验进修的成就感.x x --32x x --32双重非负性 2.2.经由过程教室检测,分解考核学生对本节常识的控制程度.(五).质疑问难,总结评价总结本课常识,依据各小组表示评分.设计意图:学生配合总结,取长补短.总结各小组得分情形,经由过程小组评选的情势,进步学生进修兴致,促进学生进修的自动性,形成优越的竞争意识.四.板书设计采取纲要式的板书,表现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循.1.界说:一般地,.≥a0≥a a )0(≥a a )0(≠B B A。
16.1 二次根式 说课稿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16.1 二次根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的第16章“二次根式”的第1节课时,属于该章节的开篇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以及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学会在二次根式中进行基本的运算;–能够简化与合并二次根式。
2.过程与方法:–利用具体事例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例和计算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规律和实例,总结出合并二次根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注重学生的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教学难点: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合并二次根式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白板、黑板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立方根,通过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种了一棵树,过了一段时间树长高了,我们如何用数学来表示这个过程呢?”2. 引入新知(10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例如:“小明测量了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为16米,那么这个正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我们可以把边长的平方根表示为一个新的数,叫做二次根式。
”3. 探索与总结(15分钟)结合实例和图形引导学生发现二次根式的性质。
通过绘制不同边长的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观察边长和面积的变化规律。
帮助学生总结出二次根式的性质,如面积的二次根式等。
4. 讲解与训练(20分钟)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题,教授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包括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和简化等。
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总结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应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花坛的面积、计算电线的长度等。
二次根式说课稿

21.1二次根式(1)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第1节“二次根式”。
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一节二次根式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13.1 平方根、13.2 立方根、13.3 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锐角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它是学习本章的关键,它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结构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
(2)数学思考:使学生理解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性。
(3)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总结和应用等数学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并提高应用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数学思想及辩证的认知观点。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二、说教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了演示、观察、谈话、讲授、练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诱导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数学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一、二节二次根式及乘除运算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的计算与因式分解”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为下一章节要学习的“勾股定理”以后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第一部分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它是学习本章的关键,它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第二部分是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是二次根式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分式乘除运算的复习和巩固。
3、教学目标我所教的学生是八年级中等水平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并能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2)数学思考:使学生理解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性及乘除运算的特点及规律;(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还有做题的准确率;(4)情感态度:通过简便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更好的接受本周所学的知识点,并喜欢上我的数学课;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及乘除运算(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及运算二、说教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问答及引导为主。
学生在学校已经学习了这部分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分三步走:第一步:问答;第二步:各个知识点逐一突破;第三步:综合训练考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说学法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在一节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及做题技巧。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一课时)。
本次说课包括四个部分: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知识。
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联系紧密,同时也是后面的“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涉及的二次根式的字母取值范围的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 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总结、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二、教法与学法分析(1)、本节课中,我采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掌握.(2)、学法:采取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1.复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有关知识。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式子中探寻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概念练习,突出重点。
在一组不同的式子中让学生指出哪些是二次根式?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三)、例题讲解,突破难点.通过循序渐进的例题使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方法.例1:要使有意义,字母x的取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例2:要使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思考:把题目改为:要使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掌握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题型.同时采用变式设计,步步深入,使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次根式》说课稿

《两次根式》道课稿之阳早格格创做诸位教授:大家佳!即日尔道课的真量是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两次根式》(第一课时).原次道课包罗四个部分:课本分解,教法与教法分解,教教历程战板书籍安排.一、课本分解1、课本的职位与效率:“两次根式”是《课程尺度》“数与代数”的要害真量.原章是正在第13章《真数》的前提上,进一步钻研两次根式的知识.它与已教真量“真数”“整式”通联稀切,共时也是后里的“勾股定理”,“一元两次圆程”,“两次函数”等真量的要害前提.原节课波及的两次根式的字母与值范畴的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2、教教目标:(1)、知识目标:1.明白两次根式的观念.2. 决定两次根式中字母的与值范畴.(2)、本收目标:培植教死瞅察、分解、归纳等本收,体验从特殊到普遍的教习要收 .(3)、情感目标:使教死经历瞅察、预测、归纳、应用等数教活动,体验战体验数教活动的兴趣,并普及教死应用数教的意识.3、教教沉面、易面教教沉面:两次根式的观念.教教易面:决定两次根式中字母的与值范畴.两、教法与教法分解(1)、原节课中,尔采与教案导教战小拉拢做的要收举止教教,并充分利用多媒介辅帮教教.通过教死的自决教习,合做接流战西席的适合面拨,使教死达到对于知识的创造战掌握.(2)、教法:采与自决教习战商量教习的要收,以便更佳天收挥教死的主瞅能动效率,普及他们的概括本收.三、教教历程分解(一)、温故知新,情境导进.1.复习仄圆根战算术仄圆根的有闭知识 .2.创建情境,提出问题:由本量问题得到的式子有什么共共特性? 安排企图:通过创建情境,把数教问题与教死的现真死计通联起去,激励教死的教习兴趣,让教死从分歧的式子中探觅顺序,由特殊到普遍引进两次根式的观念.(两)、观念训练,超过沉面.正在一组分歧的式子中让教死指出哪些是两次根式?安排企图:为教死提供训练的时间战空间,使他们进一步明白两次根式的观念.(三)、例题道解,突破易面.通过顺序渐进的例题使教死计划接流归纳决定两次根式中字母与值范畴的要收.例1x 的与值必须谦脚什么条件? 例2:要使蓄意思,字母x 必须谦脚什么条件?思索:把题目改为:要使蓄意思,字母x 必须谦脚什么条件? 安排企图:通过有梯度的例题的教习,让教死有一个由浅进深的教习历程,进而真真掌握决定两次根式中字母与值范畴的题型.共时采与变式安排,步步深进,使原节课的教教易面迎刃而解.(四)、坚韧使用,加深明白x x --32x x --32单沉非背性2. 1、通过仿例题的前提训练让教死体验教习的成便感.2、通过课堂检测,概括观察教死对于原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五)、量疑问易,归纳评介归纳原课知识,根据各小组表示评分.安排企图:教死共共归纳,与少补短.归纳各小组得分情况,通过小组评比的形式,普及教死教习兴趣,促进教死教习的主动性,产死良佳的比赛意识.四、板书籍安排采与目收式的板书籍,体现原节课的主要真量,使教死有“话”可道,有“理”可循.1..0≥a0≥a a )0(≥a a )0(≠B B A。
二次根式说课稿(马维俊)

培养归纳推理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21.1二次根式(第1课时)》广河一中马维俊2013年10月9日培养归纳推理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兴趣——《21.1二次根式(第1课时)》说课稿《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进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数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要求“二次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三学段中对“二次根式”做了如下要求: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次根式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它是初中阶段继整式、分式之后的又一类代数式;从运算的角度讲,它是开平方运算的结果,同时,它也将是运算的对象。
本节课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除加减运算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有两个要点,一是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二次根式,二是当一个代数式是二次根式,则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二、学情分析1.学生分析第三学段学生智力得到快速发展,随着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迅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也发生质的变化。
由于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但是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以此为据,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知识障碍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关于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内容,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该进行回顾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对被开方数的非负性的理解有难度,需要由易入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1.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
⑵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二次根式的数学模型,探究问题,归纳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程序化的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的概念》(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的概念》(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的概念》(第1课时)是整个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为学生学习二次函数、不等式等后续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教材通过引入二次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从而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中的运算规则、性质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二次根式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出与二次根式相关的内容,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2.讲解与示范:讲解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并进行示范。
3.练习与探讨:让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探讨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方法。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关于二次根式的实际问题。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二次根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二次根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苏教版八班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二次根式是在已学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一切为了同学,为同学设计教学,所以要理解同学,切实做好学情分析。
本节课同学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控制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实数,这些都为本课时学习二次根式供应了学问基础。
固然,究竟作为一种新的运算,同学有一个熟识的过程,应掌握上课速度和题目的复杂度。
三、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同学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能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求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字母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办法】通过观看、研究等办法,从例子中归纳出普通适用的办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探究逻辑,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敢于探究,主动与他人沟通,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
四、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次根式故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引导同学归纳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五、教学办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当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八班级同学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沟通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纳以下几种办法:讲授法、研究法、练习法。
六、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老师应发扬民主教学,成为同学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据此本节课我会采纳以下环节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我会请学生们尝试用带有根号的式子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1)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2)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3)直角边长分离为a、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 (4)一个物体下落h(m)所需的时光t(s)满足关系式h= g,试用h 表示t。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教材“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它是学习本章的关键,也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二次根式及其性质”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了解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经历观察、比较、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究,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全体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二次根式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二、教法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法本课由于概念抽象,知识难懂,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或产生畏难情绪。
我根据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引导法为主,辅以讨论法等,让学生全面、全程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结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下面我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复习提问以旧引新问题1:表示什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问题2: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什么?定义里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算术平方根基础之上的,而算术平方根并不是上节课的内容,所以以这两个问题作为开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同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熟悉感。
二次根式(说课稿)范文

二次根式(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二次根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二次根式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 认知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懂得如何表示和求解二次根式。
②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简化和化简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与乘除运算方法。
③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二次根式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强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能进行二次根式的简化和化简运算。
难点是: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与乘除运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表、公式等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 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给学生出一个数学谜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是4厘米。
然后我会提问:“如果我们把正方形的边长记为a,面积记为S,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这个关系?”以此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发现a=√S。
设计意图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环节二、引入新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二次根式,并进行简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二次根式的特点和性质。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二次根式》,主要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过程分析及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13章《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知识。
它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联系紧密。
同时也是后面的“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涉及的二次根式的字母取值范围的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总结、应用等数学活动,感受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二、说教法本节课中,我采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掌握。
三、说学法采取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1)温故知新,情境导入。
复习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有关知识。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式子中探寻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引入二次根式的概念。
(2)概念练习,突出重点。
在一组不同的式子中让学生指出哪些是二次根式?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3)例题讲解,突破难点。
通过循序渐进的例题使学生讨论交流归纳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方法。
例1:要使X—2有意义,字母x的取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例2:要使有X—23—X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思考:把题目改为:要使有X—23—X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掌握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题型。
二次根式说课稿-(1)

《二次根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节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它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因此,它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会计算积的算术平方根和商的算术平方根。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0,0(≥≥b a )0,0(>≥b a 化简二次根式。
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或式子找出它们的共性,进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2)能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找规律,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探索,大胆猜想,和同学积极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b a b a ⋅=⋅b a b a =四、教法和学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1.探究二次根式概念由两个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通用6篇)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第一节的内容。
“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第13章实数(13.1平方根;13.2立方根;13.3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为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打下重要基础。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
本课时及后面的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分类讨论及类比的数学思想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此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正确地认知,将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积极探究与思考,及时加以训练巩固,克服学习困难,真正“学会”。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结构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和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2.过程与方法:根据条件处理问题的能力及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的科学精神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五、说教法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为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锐角三角函数”一章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遇到对二次根式进行条件约束等问题,本课适当加强练习,让学生养成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二次根式》(第一课时)说课稿

课题:二次根式(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中学的数学老师,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请大家多多指教!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二次根式》(第一课时),此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第一节。
下面,我分别从教学内容的地位,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的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六方面一一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重点在于明确被开方数只有在非负数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二次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数与式”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开始,我通过设置四个结果与二次根式形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出二次根式的概念。
在这四个实际问题中,前三个是几何问题,最后一个是物理问题,设置这些实际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次根式的实用性,了解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四个实际问题的探究中,不仅须要求学生“知其然”,懂得二次根式的概念,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懂得用二次根式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有更深刻地认识。
二、教学对象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
此前,学生已在八年级时期学习了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勾股定理等内容,这对教师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而借助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把每个问题的结果用带有根号的式子表示出来。
在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探讨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分组形式进行讨论,每四人学生为一组,每组由优秀生和后进生共同组成,以期取得全体学生共同投入讨论的课堂效果。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为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重要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二次根式概念”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0a ≥具有双重非负性;能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第16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说课稿一、说教材《二次根式》是人教版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二次根式》的第一课时,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八年级上册《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使学生对算数平方根有更深认识和理解。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围绕算数平方根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相关问题展开教学内容。
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来学习《二次根式》,丰富对二次根式意义的理解,为学生学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会确定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练习,应用拓展,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勇于面对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求解简单的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为辅助教学,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本节课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复习引入,揭示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严密性。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新身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练习,独立思索,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二次根式说课稿

二次根式说课稿二次根式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班级下册,主要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此前同学在学习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乘除法时都有过化简二次根式的经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再来谈谈同学的状况。
这一阶段的同学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规律思维和计算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同学的特点进行有针对的教学,以便于课程内容的有效开展。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控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感受由非常到一般的思想,提升运算技能。
(三)情感、立场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和生活休戚相关,提升学习数学的爱好。
四、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
五、说教法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同学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
依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纳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此时我会请同学尝试总结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以同学的现有技能,能够说出其中的关键内容。
我会在此基础上予以规范: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以上活动使得同学亲身经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简单理解和接受,同时能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类比迁移等诸多方面的技能。
(三)课堂练习对于本节课而言,探究计算方法是其中一项目标,巩固练习也同样重要。
我会选用教材上的例1和例2作为课堂练习题。
例1的第(1)小题是两个详细的二次根式相减,相对简约,径直考查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2)小题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字母,更加具有一般性,在肯定程度上考验抽象思维。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二次根式说课稿(第一课时)

二次根式说课稿(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二次根式》是《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
主要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和运算。
在本章中,学生将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和化简的方法,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学生将对实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习本章的关键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它们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的依据。
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主要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与已学“实数”“整式”“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解直角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并为学习函数以及解析几何等的大部分知识作好准备。
本节既是相关内容的发展,同时又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由于本节课只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和二次根式的取值范围.2、过程与方法:体验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推理思想,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关:通过练习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节课只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只有充分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才能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对根式概念的理解及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由于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运用的时候特别容易出错,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二次根式中,较复杂的字母取值问题的讨论”。
四、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逐步接受了新课程理念。
他们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讲解问题,并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答题质疑。
并且学生多数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之中,愿意走向讲台占领学习的主阵地。
五、说教法学法情景创设,启发式教学,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根式》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节内容与已学内容“实数”“整式”“勾股定理”联系紧密,同时也是以后将要学习的“锐角三角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等内容的重要基础。
本节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它是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运算的依据。
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因此,它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学生要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要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次根式和最简二次根式,会计算积的算术平方根和商的算术平方根。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
);0,0(≥≥b a )0,0(>≥b a 化简二次根式。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或式子找出它们的共性,进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2)能用类比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找规律,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探索,大胆猜想,和同学积极交流,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b a b a ⋅=⋅b a b a =
四、教法和学法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合作,一种交流。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领提升的方式展开教学。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注重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拓展学生探索的空间,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探究二次根式的概念
1.探究二次根式概念
由两个实际问题入手,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思考:用带有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1)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7cm 和4cm 的三角尺,斜边的长应为 cm
(2)要修建一个面积为6.28m 2的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为 m (π取3.14)
(3)观察下列代数式:
)25,24())((,121
49,
2.7,11,5==-+c b b c b c 其中。
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发现这些式子我们在前面都已经学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要含有开方运算,并且开方数都是非负数。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二次根式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活动二: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
(1)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94⨯= ,94⨯= ;
94= ,9
4= ; 4925= ,4925= 。
(2)[师]通过上面计算的结果,大家认真总结找出规律.如果把具体的数字换成字母应怎样表示呢?
(a ≥0,b ≥0); (a ≥0,b >0) 即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各因数(因式)算术平方根 的积;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数的算术平方根与除数算术平方根的商。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感受这条结论,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得出一般的结论,并发现开平方运算与平方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2.例题评析
例1 化简:
(1)6481⨯; (2)625⨯ (3)9
5 通过3小题的训练,让学生体会二次根式性质的初步应用。
加深对二次根式定义、性质的理解,并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总结出解题规律。
从而引出最简二次根式概念。
例2 化简:
(1)50 ; (2)
72; (3)31。
议一议
(1)你是怎么发现50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的?你是怎么判断
7
14是最简二次根式的?
(2)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时,你有哪些经验与体会?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探索,大胆猜想,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练习设置 化简:
(1)32;(2)72;(3)712;(4)5.1;(5)5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对二次根式的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四)小结(学生概括)
b a b a ⋅=⋅b
a b a =
让学生归纳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作业布置
学生基础不同,对新知进行训练的要求就不同。
故本课作业应完成课后第1~4题。
第1、2题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学生大体上应能解决。
而第3、4题难度较大,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的尝试完成。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