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作者:王华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3万标准化蛋鸡场和1万标准化蛋鸡场的周围环境和建设以及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3万标准化蛋鸡场 1万标准化蛋鸡场一、场址选择1.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2.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3.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4.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5.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6.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1.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2.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3.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3.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蛋鸡养殖场建设标准
蛋鸡养殖场建设标准蛋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养殖方式,其建设标准对于保障鸡群健康生长、提高蛋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蛋鸡养殖场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养殖场的正常运营和鸡群的健康生长。
首先,蛋鸡养殖场的选址非常重要。
选址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和交通干扰,同时要保证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并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选址的地势应平坦,有利于养殖场的排水和通风。
此外,选址的气候条件也需要考虑,要选择气候温和、湿度适宜的地区,有利于鸡群的生长和疾病预防。
其次,蛋鸡养殖场的场地规划和建筑设计要科学合理。
养殖场的场地规划应考虑鸡舍、饮水设施、饲料储存、粪便处理等功能区的布局,保证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便捷。
鸡舍的建筑设计要符合鸡群的生长特点和养殖管理的需要,保证通风、采光和保温条件良好。
饮水设施和饲料储存设施要便于管理和维护,保证鸡群的日常生活需求。
同时,粪便处理设施要科学合理,避免污染环境。
再次,蛋鸡养殖场的设备选购和管理需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鸡舍内的设备如饮水器、饲料机、温度控制设备等应选用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鸡群的生长需求。
同时,养殖场的管理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鸡群的生长特点和疾病防控知识,做好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最后,蛋鸡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养殖场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合理利用鸡粪、废弃物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养殖场的安全生产,预防火灾、疫病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之,蛋鸡养殖场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场地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选购和管理、环境保护和安全防范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科学规划,严格执行,以确保养殖场的正常运营和鸡群的健康生长。
希望养殖场的建设者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为蛋鸡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蛋鸡标准化养殖规范
蛋鸡标准化养殖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蛋鸡标准化养殖建设规范、引种来源、营养需要、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兽药使用、饲料使用、蛋品管理、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标准化蛋鸡场的养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5886 养鸡场带鸡消毒技术要求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33 鸡饲养标准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169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 2664 标准化养殖场蛋鸡NY/T 2969 集约化养鸡场建设标准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78号《兽药停药期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标准化蛋鸡场场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取得畜禽标识代码,单栋存栏5000只以上,全场存栏10000只以上。
3.2规模化蛋鸡场存栏规模大于10000只的蛋鸡养殖场。
3.3废弃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病死鸡、饲料残渣、废弃兽药及包装物等。
3.4限制饲养为控制育成期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对其饲喂量和日粮营养水平进行限制的措施。
3.5全进全出同一鸡舍只养同一批鸡,同时进舍,同时出舍的饲养制度。
3.6带鸡消毒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使用消毒剂对鸡、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
4 建设规范蛋鸡场选址、布局、设施设施设备按NY/T 2969执行。
5 引种来源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非疫区种鸡场引进种蛋、雏鸡或青年鸡,经过免疫并持有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DB34T1876-2013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规范
ICS65.020.30B 4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criterion for standardized egg type Chicken demonstration farm2013-05-10发布2013-06-10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宿州天雨养殖(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尚敏、谢俊龙、车跃光、陈晓红、汤汇、郑久坤、邵志刚、宋林。
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中的选址与布局、鸡舍建筑、设施与设备、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生产水平、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蛋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5038 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 504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家禽产地检疫规程3 选址与布局3.1 选址3.1.1 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不得位于《畜牧法》禁止的区域。
3.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居民区 500 m 以上,距离屠宰场、化工厂和其他养殖场 1000 m 以上,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 3000 m 以上。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为了规范蛋鸡养殖场的管理和生产秩序,保障鸡蛋品质和养殖效益,特制订此规章制度。
第二章养殖场基本情况一、蛋鸡养殖场的名称为XX蛋鸡养殖场,地址位于XX省XX市XX县。
二、养殖场规模为XXXX平方米,年养殖规模为XXXX只蛋鸡。
三、养殖场主要经营项目为蛋鸡养殖和销售鸡蛋。
第三章生产管理制度一、遵守国家有关农业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农业生产标准,保障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
二、按照养殖计划组织生产,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定期消毒杀菌,保持鸡舍内清洁卫生。
三、合理安排鸡舍温度、湿度和通风,保证蛋鸡健康生长。
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消毒工作,预防疫病传播,保障蛋鸡群体健康。
五、严格控制饲料质量和数量,合理搭配饲料配方,保证蛋鸡营养需求。
六、监测饮水水质,确保蛋鸡饮水安全和充足。
七、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高生产效益。
第四章质量管理制度一、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机制,对养殖环境、鸡蛋品质和禽类健康进行定期检测。
二、严格把关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环节无污染,鸡蛋品质安全。
三、建立健全追溯制度,对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四、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确保鸡蛋品质和养殖效益不受影响。
五、规范饲养方式,遵循科学喂养原则,提高鸡蛋品质和产量。
六、定期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五章安全生产制度一、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隐患排查,消除生产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三、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确保设施设备运行安全。
四、制定紧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第六章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分工,规范管理程序。
二、建立管理档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保留相关证据和数据。
三、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
、
场需求特点 . 因地 制 宜 . 分 别 选 择 推 广 海 兰褐 、 罗曼褐 、 海赛克斯褐 、 京 红 1 号 等 高产 蛋鸡 . 苏 禽 绿 壳 蛋 鸡 等 特 色 蛋 鸡 并 推 广 应 用种 鸡 本 交 笼饲 养 技 术 和 网 上平 养 技 术 . 实行 种 鸡 自然
7 0 %时 。 用秸秆 、 锯末 、 糠 壳 等 粉 末状 辅料调节水分 . 再堆肥 发酵 ; 含 水 率 高 于7 0 %时 ( 夏季或刮粪板集粪 ) , 采 用 于湿 分 离 后 堆肥 发 酵 . 干粪 堆 积 发
定距 离 . 半 开放 式 鸡 舍 间距 为 檐 高 的 5 倍, 密 闭式 鸡舍 间距 为檐 高 的2 — 3 倍: 鸡舍 长 度 一 般 为6 O ~ 1 2 0 米. 跨 度 由鸡 笼 和走 道 宽 度确 定 : 养殖 设 备 可 选 择
阶梯 式 或 层 叠 式鸡 笼 . 尽 可 能采 用机 械化 、 智 能化设 备 ; 场 区设 置 净道 和 污 道. 消 毒 隔离 等 防疫 设 备设 施 齐 全 。
特
养 殖 世 界
编辑: 赵醑( z h a o x i n @i s a g r i . g o v . c n
规模蛋鸡标准化养殖技术
交配 , 公 母 比例 为 1 : ( 1 O ~ 1 2 ) 。 以降 低 种 鸡饲养 劳动强度 , 提高其健康水 平 。 2 . 标准 化 蛋鸡 场 建设 技 术 选 址 应 符 合 各 地 发 展 规 划 和 动物 防 疫 要
一
、
淘汰蛋 鸡 管理要 点
免 错 误 地 淘 汰产 蛋 较好 的鸡 只 . 对 没
2 . 进 舍 前 和 进 舍 后 应 仔 细 挑 出 非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参考技术规范
3 . 鸡 舍墙 壁 : 壁是鸡舍 的围护结构 , .5 2 墙 要求 防御 养鸡设 备及畜牧工程 技术的应用 ;⑤科 学的饲养管
外界风雨 侵袭 , 热性 良好 , 隔 内外 墙 水 泥 粉 刷 , 于 理 技术 。 便 防潮 和 冲洗 。 3 . 鸡 舍地 面 :鸡 舍 地 面要 求 高 出舍 外 地 面 且 平 .6 2
养禽 与禽 病防治 21 年第 4 01 期
刺 激 产 蛋 , 便 于 对 鸡 群 实 行 诸 如 限 制 饲 喂 、 制 换 44 鸡 场设 备 也 强 .
一2 9一
羽等措施 ; ) ( 四周密闭 , 3 基本上可 阻断 自然媒介传人
鸡 舍安 装通风设 备 、 温设 备 、 降 自动 光 照 系 统 、
4 鸡 场 其 他 设 施 和设 备 41 嗣墙 .
标 准 化 养 鸡 场 均 应 设 置 围墙 ,其 高 度 为 27~3 . 米 , 畜禽 舍不 少 于 5米 。 距 42 消 毒 设 施 . 图 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 蛋 鸡 场 场 区布 局 示 意 图
. 场 区 门 口有 消 毒 池 , 舍 门 口有 消毒 盆 , 区 有 51 3万 只 标 准 化 商 品蛋 鸡 场 建 设 主 要 技 术参 数 鸡 场 511 人 员 配 备 : .. 办公 室 4人 , 中场 长 1 , 纳 其 人 出 消毒泵。
1 2只 , 种 工 厂 化 养 鸡 技 术 是 集 多 学 科 的 这 法、 跨度与气候条件来确定 , 一般以檐高 25~3 为 蛋 鸡 1 ~1 . 米
宜。
现代技术于一体 的综合性科技成果 ,其特点体现在 ③ 综合疫病 防控体 系 ;④科学 的饲 养环境 与成套 的
3 . 鸡 舍 屋 顶 : 舍 的 屋 顶 要 有 较 强 的 防水 、 热 以下几个 方 面 : 优 良的品种 ; .4 2 鸡 隔 ① ②全 价的 配合 饲料 ; 和 负 重能 力 。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附件: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为了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的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及防疫(一)制度。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记录。
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定期免疫、监测、消毒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记录、日死亡和淘汰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
(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未患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引种。
雏鸡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
标准化养殖技术蛋鸡舍的建设与配套
和美华标准化养殖技术:蛋鸡舍的建设与配套一、鸡舍的建设:鸡舍要高出场地水平面至少40厘米以上。
且育雏舍大小与蛋鸡舍要相配套。
1、育雏鸡舍:1>高度2.7-2.8米,南方适当高些、北方寒冷地区稍低些;2>每个育雏舍每年最多可以培育雏鸡4批(8-9周上育成或产蛋笼),根据蛋鸡舍饲养蛋鸡的数量和育雏的方式来决定育雏舍的大小。
一般使用三阶梯式育雏笼按照22-23只雏鸡/米2来设计育雏舍的面积大小(使用每层三格育雏笼最好不超过10只/小格,两格育雏笼12-13只/小格)。
比如蛋鸡舍饲养9000只鸡,育雏舍面积大约9000÷(22-23)=(409米2-391米2)/栋。
如雏鸡舍宽8米,长大约(409米2-391米2)/8=51米-49米/栋。
使用网养和平养的按照12只/米2设计育雏舍大小。
设计的原则密度能小不要大,鸡舍能大不要小。
其中假设你有6栋蛋鸡舍,配套育雏舍要有两栋;3>要注意设置天窗、地窗,搞好通风工作:离雏鸡鸡舍地面5-10厘米,设置30×50厘米的地窗,在舍顶最高点设直径15厘米,外露不少于1.5米的塑料PC管做为通气管,10天以后注意通风;4>采光系数(向阳窗户面积与鸡舍面积比值)1:7-9。
2、蛋鸡舍建设要点:1>长度最好在70米之内,以发挥风机的最佳效应;2>鸡舍宽度在11米之内,2列蛋鸡舍饲养效果最佳,原则不超过3列。
这样能使所有笼具内的鸡都有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3>每栋鸡舍不超过9000只,以8000-9000只为宜,充分发挥人的效益,提高生产成绩;4>鸡舍高3.4米以上,南方可稍高,北方可以稍低;4>采光系数1:10-12;5>注意拟选风机的尺寸,防止鸡舍低矮侧面面积小,而风机规格大装不上,比如两个风机上下叠加放置的鸡舍要高些。
二、鸡舍风机、湿帘、笼具、食槽、水槽的配套1、风机数量:1>计算蛋鸡舍的容积(立方米)。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doc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引言本规范旨在指导蛋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养殖环境、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蛋鸡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总则1.1 目的确保蛋鸡养殖场(小区)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满足养殖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蛋鸡养殖场(小区)。
1.3 基本原则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安全。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选址与规划2.1 选址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点。
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2 规划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
确保养殖场内部交通流畅,便于物资运输和管理。
第三章建筑设计3.1 鸡舍设计鸡舍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和保温性能。
鸡舍内部布局应便于鸡只饲养管理和日常操作。
3.2 设备配置配置自动化的饲养设备,如自动喂料、饮水系统。
配置环境控制系统,确保鸡舍内温湿度适宜。
3.3 废物处理设计合理的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
确保废物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第四章生产管理4.1 饲养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和操作规程。
定期对鸡只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4.2 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优质饲料。
定期检测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
4.3 疾病防控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体系。
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污染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对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5.2 资源利用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开展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如粪便的堆肥化处理。
第六章安全与卫生6.1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6.2 卫生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
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第七章质量控制7.1 产品质量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鸡蛋质量。
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
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是实现蛋鸡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促进蛋鸡养殖的标准化:1.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必须始终保持养殖场所的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并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
同时,要防止病菌传入,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2.科学合理地设计鸡舍。
鸡舍的设计应考虑鸡的习性、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为鸡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此外,应确保鸡舍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度调控设施。
3.实施规范的饲养管理。
要为蛋鸡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并确保饮水清洁。
同时,要定期观察鸡的饮食、排便和活动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4.建立完善的饲养记录体系。
记录每只鸡的生长情况、饲料消耗、产蛋数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鸡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5.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饲养员的技能和素质,使其掌握现代化的饲养知识和技术,从而更好地管理蛋鸡。
6.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通过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集约化养殖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7.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对蛋鸡养殖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同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执行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消费者权益。
8.开展科技创新与研发。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蛋鸡产业的科技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9.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0.强化品牌建设。
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卫生防疫、鸡舍设计、饲养管理、人员培训、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质量安全监管、科技创新与研发、销售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等。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
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标准化蛋鸡舍规划方案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适合于有3-5年蛋鸡养殖经验,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推荐饲养规模为1-5万只。
二、鸡舍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采用密闭式鸡舍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密闭式鸡舍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白水泥批白,自动饮水自动饮水、通风、通风、机械喂料、机械喂料、机械、机械清粪清粪等。
自动饮水自动饮水、、通风通风、、机械喂料机械喂料、、机械机械清粪清粪三、规模化鸡舍(以1.5万只为例)具体建设及设备选型(一)、标准化鸡舍建筑设计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896只,鸡舍建筑面积1168平方米(包括操作间和宿舍)。
鸡舍长92.54米,其中前过道(包括机头)3.5米,后过道(包括机尾)2.5米,单列笼长85.8米;44组笼,单笼长1.95米(包括笼架);鸡舍宽12.22米,其中粪沟宽1.57米,中间三个过道宽1.1米,两边过道宽0.95米;鸡舍屋檐高2.6米,屋脊高1米;鸡舍前侧面设操作间宽3.5 米,长4.5米(图1、图2、图3)。
(二)、标准化鸡舍土建1、地基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北方),打钎拍底,混凝土垫层,砼C15,基础砌筑砂浆 M7.5,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墙体(包括墙面厚度和墙体高度)墙体厚度:南方地区厚度24墙体;北方地区37墙或24墙加10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
墙体高度:2.6米,高出最上层鸡笼1-1.5米。
墙体沿墙每高50cm 设置一道拉结筋2Φ6。
构造柱400×360,砼为 C25,配筋6Φ12Φ6@200,构造柱在混凝土底板处生根。
墙体在2.35米处设砼圈梁一道,配筋5Φ12Φ6@250。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附件1: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为了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和小区(以下简称养殖场)。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躁音,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
(二)基础条件。
有符合饮用水标准的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内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环境整洁卫生,有绿化带。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符合标准,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鸡舍内有喷雾消毒系统。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病死禽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及防疫(一)制度建设。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兽医监管记录。
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有以下记录:(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免疫、监测、消毒等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日死淘、日饲料消耗记录。
蛋鸡规范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 1 万只以上(含 1 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 500 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 1000 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者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机电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者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1.蛋鸡标准化管理技术要点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较大。
因此,许多养殖场会专门饲养蛋鸡。
而想要实现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必须要做好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专业的管理方案。
1.1选择合适的地点在进行蛋鸡养殖时,应当选择合适位置建立养鸡场。
因为鸡只无法定点排便,而且饲养工作会存在一定的噪音,主要是雏鸡经常会发出叫声。
所以,需要选择远离城市、远离化工业企业的地方。
同时,不能建设在河流上游,避免污染水资源。
在进行鸡舍建设工作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重点做好隔音处理和封闭式管理工作。
1.2环境管理技术在养殖工作中,应当及时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可以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并应当每日定时清理鸡只粪便,避免由于粪便长期堆积在鸡舍内,造成细菌滋生,引发鸡只出现疾病问题的情况,进而影响产蛋量。
一般卫生管理工作的频率为一周一次,需要科学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量。
消毒剂的常见使用方法是:使用专业喷壶工具,进行均匀的喷洒。
同时,养殖场应当树立绿化环保理念,在周围种植植被,改善区域自然环境质量。
最后,应当培养专业的饲养人员,安排他们定期进行食槽、水槽的清理工作。
此外,环境管理工作还包括温湿度管理,要根据气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制定管理计划。
夏季要勤通风、冬季则要做好室内保暖工作。
适当进行散养,让鸡只能够充分运动、充分呼吸新鲜空气,从而提升其产蛋质量。
1.3检疫工作技术蛋鸡所生产的鸡蛋主要用于销售到市场当中,母鸡自身具备产蛋的能力。
但是,没有经过公鸡受精的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所以,养殖场在扩大养殖规模,进行标准化饲养工作时,会涉及到引进蛋鸡的工作。
这需要及时对外来鸡只进行检疫工作,观察鸡只的健康状态,避免携带病菌的鸡只进入养鸡场,引发大规模的疾病问题,反而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养殖场应当定期安排兽医为鸡只接种疫苗,以提升其预防各类疾病的能力。
这需要结合当地常见的疾病种类展开预防工作,科学接种防疫疫苗后的鸡只所产出的蛋,存在病毒、细菌的概率比较低,鸡蛋质量好,而且符合市场卫生管理的要求。
蛋鸡养殖场的规章制度
蛋鸡养殖场的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规范蛋鸡养殖场的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员工和生物安全,提高养殖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蛋鸡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活动。
3. 养殖场所有人和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二、安全生产1. 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生产,并且要做好相关安全保障工作。
2. 养殖场必须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养殖场必须加强火灾防范工作,定期组织演练以及做好相关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4. 养殖场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
三、环境保护1. 养殖场必须依法办理环境保护手续,并按照规定进行环境保护措施。
2. 养殖场必须对废水、废气、废弃物等进行合理处理,做到资源化利用。
3. 养殖场必须加强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不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四、精准管理1. 养殖场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有序进行。
2. 养殖场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对销售收入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 养殖场必须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
五、安全防范1. 养殖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2. 养殖场必须加强对外部人员和车辆的管控,确保安全生产。
3. 养殖场必须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应对能力。
六、违规处罚1.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养殖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例如罚款、停产等。
2.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养殖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由养殖场负责人负责解释,并定期进行审查更新。
2. 养殖场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修改或违规执行。
以上就是《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养殖场的安全和稳定生产。
适合中国蛋鸡发展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鸡舍建设原则
投 资成本 低 为原则 。鸡场 实 际建设 中应 具体 考虑 以
下 几个方 面 因素 :
() 1 地理 条件 : 势高燥 , 水 良好 且 向 阳背 风 ; 地 排
远 离 噪音 。
() 2 水质 条件 : 质较好 , 水方便 , 水 取 水质符 合饮
技 术环境 控 制技 术 总结提 炼 , 全 面 阐述 鸡 场布 局 、 建与环 境 控制 原 则基 础 上 , 心设 计 在 土 精
适合 不 同地 区气候特 点 、 同饲 养规模 的标 准化 密 闭式鸡舍 的土建及 设备 选型 方案 , 广 大 不 供 养 殖 户参 考 。
适合 中国蛋鸡发展 的规模化 和 标准化鸡舍讯
技 术 顾 问 . r te Pa i cc
有 ,则需 自备发 电机 以 防停 电。要保 证任 何 时候 都
20 0 7年 第 4 3卷 第 2 4期
排污 、 防火 、 防疫等 方面 的 因素 。 ( ) 舍朝 向 : 1鸡 采用 东西 走 向或南偏 东或 西 l。 5 左右 , 以利于冬 季 提高舍 温 和夏季 避免 辐射 以及 利
根据 主导风 向 , 区布局应按 如 下顺序 排 列 : 场 () 1 在布 局上要 考 虑全进 全 出模式 , 一个 场 区 内 推荐饲 养 同一 阶段 的鸡 群 。 () 2 采用 “ 阶段 饲 养 ” 育雏 场 、 成 场 、 三 分 育 蛋鸡 场; 采用 “ 阶段 饲养 ” 育雏育 成场 和蛋鸡场 。 两 分 () 3 育雏 育成 场 在 上风 向 , 蛋鸡 场 在 下风 向 , 各 场 区之 间的距离 在 3k 以上 。 m
用 水标 准 ; 源 远 离城 市 , 游无 污 染 源 ; 好 自打 水 上 最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范本
蛋鸡养殖场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蛋鸡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保障鸡群健康,提高产出效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蛋鸡养殖场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科学养殖原则,加强对鸡群的管理和保健,提高生产效益。
第三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确保鸡群的健康。
第二章入群管理第五条蛋鸡养殖场应当选用健康幼鸡入群,确保鸡群的质量。
第六条入群前应当对鸡群进行检疫检测,确保鸡群没有传染病。
第七条入群时应当注意鸡舍的清洁卫生,严格执行消毒程序。
第八条入群后应当及时为鸡群进行疫苗注射和防治措施,确保鸡群的健康。
第三章日常管理第九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鸡群进行日常管理。
第十条定期清理鸡舍,保持鸡舍的干燥通风,预防疾病的传播。
第十一条定期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和治疗。
第十二条饲料合理搭配,定时喂养,保障鸡群的营养需求。
第四章防疫管理第十三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和防疫检测。
第十四条定期清理环境,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病原菌的存活。
第十五条防止野生动物和有害昆虫的侵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第十六条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八条防火防雷措施要到位,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九条鸡舍内禁止使用明火,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第二十条提倡员工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疾病传播。
第六章经济管理第二十一条蛋鸡养殖场应当进行成本核算,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第二十二条定期进行销售计划,提前为市场做好准备,确保销售收入。
第七章纪律管理第二十三条蛋鸡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严格要求员工遵守操作规程,禁止违反规定行为。
标准化蛋鸡场建筑技术规范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一、场址选择(一)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二)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三)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四)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五)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六)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一)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二)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三)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3、各类鸡舍排列整齐,使饲料、鲜蛋、粪便等运输成直线往返,以减轻劳动强度。
4、各类建筑在满足生产要求前提下,间距尽可能缩短(以3h为宜),排列紧凑,以节约土地,减少道路、管线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本规范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蛋鸡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范围于本规范。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GB/ 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NY/T 1596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 场址选择3.1 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3.2 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3.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
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
3.4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3.5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4 场区布局4.1 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4.2 蛋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隔离区,另设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
管理区、生活区设在上风向,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4.3 生产区下风处应设有鸡粪堆放池和污水沉淀池。
4.4行政管理区、生活区是担负鸡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场区,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
大门前设车辆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更衣室。
4.5生产区包括各种鸡舍,是鸡场的核心。
4.6隔离区包括病、死鸡隔离、剖检、化验、处理等房舍和设施、粪便污水处理及贮存设施等。
该区应设在全场的下风向和地势最低处,且与其他两区的卫生间距不小于50米。
4.7养鸡场的道路生产区的道路应有净道和污道。
净道用于生产联系和运送饲料、产品,污道用于运送粪便污物、病畜和死鸡。
场外的道路不能与生产区的道路直接相通。
场内道路应不透水,材料可视具体条件选择柏油、混凝土、砖、石或焦渣等,路面坡度为1%~3%。
道路宽度根据用途和车宽决定,两侧应留绿化和排水明沟位置。
4.8养鸡场的排水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明沟,沟壁、沟底可砌砖、石,也可将土夯实做成梯形或三角形断面,再结合绿化护坡,以防塌陷。
隔离区要有单独的下水道将污水排至场外的污水处理设施。
4.9场区绿化包括防风林、隔离林、行道绿化、遮阳绿化、绿地等。
Mak西安畜牧网5 消毒设施5.1 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
5.2 生产区门口应有行人消毒池和更衣换鞋消毒室(屋顶和两侧墙面有紫外线灯),供进入生产区人员消毒。
5.3 每栋鸡舍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供进入鸡舍人员消毒。
5.4 鸡舍应设置防护网,防止飞禽进入鸡舍。
6 鸡舍建筑6.1基本结构6.2建筑类型7 各种鸡舍的建造要求7.1育雏舍供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用,舍内应有供暖设备,温度以20~25℃为宜。
建造要求是防寒保暖、通风向阳、干燥、密闭性好、坚固防鼠害。
育雏舍要低,墙壁要厚,屋顶设天花板,房顶铺保温材料,门窗要严密。
一般朝向南方,高2.3~2.5米,跨度约6~9米,南北设窗,南窗台高1.5米,宽1.6米,北窗台高1.5米,宽1米左右,水泥地面。
平养时,鸡只直接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笼养时,鸡只养在分列摆放的育雏笼中,列间距70~100厘米,可依跨度摆为两列三走道或三列四走道。
7.2 育成舍为7~20周龄鸡专用,此时鸡舍应有足够的活动面积保证鸡的生长发育,而且通风良好、坚固耐用、便于操作管理。
有窗半封闭式和封闭式鸡舍均可选择。
有窗半封闭式育成鸡舍一般高3~3.5米,宽6~9米,长度60米以内。
封闭式育成鸡舍跨度9~12米,长度60~100米,山墙装备排风扇,采用纵向通风。
平养鸡只直接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笼养时,可依采取两列三走道或两列两走道、三列四走道或三列三走道等。
Mak西安畜牧网7.3产蛋鸡舍用于饲养20周龄直至淘汰的蛋鸡。
要求坚固耐用,操作方便,内部环境好。
采用密闭、开放均可。
也可平养或笼养。
鸡笼养时,可依采取两列三走道或两列两走道、三列四走道或三列三走道等。
结构可参照育成鸡舍。
Mak西安畜牧网8养鸡设备与用具Mak西安畜牧网8.1鸡笼Mak西安畜牧网××2厘米,其余网孔均为2.5厘米×2.5厘米。
笼门尺寸为14厘米×15厘米,每个单笼可容育成鸡7~15只。
Mak西安畜牧网°~8°。
伸出笼外的集蛋槽为12~16厘米。
笼门前开,宽21~24厘米;高40厘米,下缘距底网留出4.5厘米左右的滚蛋空隙。
笼底网孔径间距2.2厘米,纬间距6厘米。
顶、侧、后网的孔径范围变化较大,一般网孔经间距10~20厘米,纬间距2.5~3厘米,每个单笼可养3~4只鸡。
Mak西安畜牧网8.2供料设备Mak西安畜牧网包括供料机械和食槽。
大型养鸡场供料系统实行机械化,供料机械都配有食槽。
Mak西安畜牧网8.3饮水设备 Mak西安畜牧网“V”形和“U”形水槽。
平养鸡舍内的水槽每个一般长3~5米,每只鸡所占的水槽长度,一般中雏1~1.6厘米,种鸡3.6厘米。
Mak西安畜牧网8.4清粪设备、取暖设备、光照设备、通风设备等,根据各场实际进行选择。
Mak 西安畜牧网9粪便处理Mak西安畜牧网9.1有固定的鸡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储存场所有防雨、防粪液渗漏、溢流措施。
Mak西安畜牧网9.2采取堆积发酵处理。
将粪便堆积起来,上层覆盖10厘米厚的土封闭,经过10—15天的发酵,用于农作物施肥。
Mak西安畜牧网9.3采取晾晒、烘干等方法,使鸡粪干燥,用于花卉、果树、蔬菜、农作物等追肥使用。
Mak西安畜牧网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推行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有利于稳步提升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降低动物疫病风险,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规模养殖对稳定蛋鸡存栏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蛋鸡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保障鸡蛋市场有效供给。
农业部日前制定的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对此做了明确要求: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与防疫(一)制度。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记录: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定期免疫、监测、消毒、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记录、日死淘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
(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未患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引种。
雏鸡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
进鸡时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保留完好。
五、环保要求(一)粪污处理。
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
污水和粪尿进行集中处理后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二)病死鸡无害化处理。
病死鸡采取深埋或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