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备考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754f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9.png)
必须掌握的初三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
-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远古统治者,分别是伏羲、女娲、黄帝、颛顼、尧、舜、禹。
- 夏、商、周: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商业发达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
史上最长的朝代。
2. 秦朝和汉朝
-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建立,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
- 汉朝: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的朝代,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西汉时期最为繁荣,东汉时期逐渐衰落。
3. 隋朝和唐朝
- 隋朝:隋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的朝代,统一度量衡、货币制度,修建了大运河。
-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开创了唐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有着辉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世界史知识点
1.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发源于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对中世纪的宗教观念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2. 《宣言》
- 《宣言》: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著名政治宣言,宣布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世界两次大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是一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至1945年,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由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与盟军国家之间的冲突。
以上是初三历史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9c27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e.png)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
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 重要历史事件: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汉
朝的疆域扩张、三国鼎立、南北朝的分裂、隋唐帝国的繁荣、元朝
的统治、明朝的海外探险、清朝的领土衰落
2. 世界历史
- 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 重要历史事件:古代近东地区的文明崛起、罗马帝国的兴衰、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世界两次世界大战
3.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中国的创建和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
4. 重要历史人物
- 中国古代: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屈原、诸葛亮、杜甫、白居易、陆游、文天祥等
- 世界历史:亚历山帝、凯撒大帝、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
牛顿、达·芬奇、、等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概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bd82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2.png)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1989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c.png)
初中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是夏朝的创始人。
2. 商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殷墟。
3.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并立的时期,中国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众多重要人物就活跃于此时期。
5.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6. 汉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7.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曹操、刘备、孙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人物。
8.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大一统王朝,隋文帝统一了南北朝。
9. 唐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大一统王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10. 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大一统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11. 元朝: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大一统王朝,由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
12.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3. 清朝: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古代人类的伟大文明之一,尼罗河流域的河流决定了古埃及人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
2.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现在伊拉克地区的一种重要的古代文明,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 古中国文明:古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杰出的文明之一,创造了众多的发明和发现,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4. 希腊古典文明:希腊古典文明是古代希腊时期的文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伯里克利等。
5.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文明是古代罗马的文明,对西方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有着深远影响。
6. 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是古代波斯人建立的一个辽阔的帝国,统治了中东和东南欧的大部分地区。
初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fcc3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c.png)
初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夏商周时期
1、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这是以水利的发展、农业的发达和青
铜文明的发展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2、夏朝的统治体制:建立日本月制政府,弘大和农政的施行;行宫殿制,建立中央历法。
3、商朝的统治体制:建立封建王朝,分封制,朝代变更;开展郡县制、博弈政府、得耳目车;采取五音制及乐制。
4、周朝的统治体制:“九卿、太史、六官、六卒”的政权组织形式,
启动转任制,采取《春秋》进行行政制度的改革;形成相对民主的分
封制及先民的传统礼仪。
(二)秦汉时期
1、介绍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实行一统疆土、采用
中央集权而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统治制度。
2、秦朝的统治体制:采取长江以南十六国并为一政府,分五十二郡,
统一称秦国;实行政治标准化、法制化;实行戊戌变法和郡县制。
3、汉朝的统治体制:实行一国二制、建立中央集权;实行以官吏为主
的税收制度;重视兵势的发展,编制兵书,发布百官制。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61147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4.png)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宋朝文化1.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期,知识分子有明教、道教、儒家三派,对当时的文艺发展很有影响。
2. 宋代科举制度使中国教育和体制学术进入繁荣时期,科举参加者培养出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才。
3. 宋代书法非常发达,已被人们誉为“书有四经”,张旭是宋代书法中的代表人物。
4. 宋代建筑由礼制性质的建筑物到民间性质的建筑物,横跨宫廷宅院和民宅等建筑形式,比如金陵安仁宫、前海湾Shang yuan等,都是宋代建筑的艺术财富。
二、明清思想文化1. 明清两朝为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所倡导的思想主张和生活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2. 明朝初期,王安石等实行了政治改革,提出“明治”主张,认为应当革新封建制度,来保护百姓利益;后来胡宗让、谢向曾等学者提出“礼治复兴”,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思想的发展。
3. 明清两朝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术家,如陆九渊、梁启超、张之洞等,他们敦促人们理解儒学新思想,为实体社会谋取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4. 浅薄的明清文学,也为当时的文化思想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气息,后世亦受到极大的影响,例如中国第一部草书诗人楷书小说是明代代表作《水浒传》。
三、清朝社会政治1. 清朝未竟之业为“封建帝制”,是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政体,一个神圣的统治者成为朝廷的中心,遵循着“天子至上”的传统理念。
2. 清朝实行“清规戒律”,着重强调严加惩戒,以实现政教合一的政治理念;实行“改革兴国”政策,进行压税免租的改革;及实行“山海通利”政策,大力改革贸易,推动改善民生。
3. 清朝也实行“九品中正制度”,强化州县官经济行政管理制度,使然下层社会秩序受到统治;实行“慈禧太后”政策,使政治体系有了优化;实行“军机处分”,使军事治理更加严谨。
本文的概况:本文综述了宋朝文化、明清思想文化和清朝社会政治,具体介绍了宋朝文化中文艺发展和科举制度、明清思想文化中明朝政治改革、新思想学术以及文学艺术发展,以及清朝社会政治中封建帝制、清统治、九品中正制度、慈禧太后政策等等,揭示了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022d3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2.png)
初三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
2.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殷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3.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儒家思想、礼仪文化、文化交流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夏、商、周
2.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秦汉
3. 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衰落——唐宋、元明清
三、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
1. 农业经济的发展——夏商周、秦汉、唐宋
2. 工商业的兴起——唐宋、明清
3. 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四、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等
2.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贡献对世界的影响——文化交流、科技创新
五、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承——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2.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创新——宋明理学、清代和谐思想、新文化
运动等
六、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发展
1.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2. 中国近代史的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3. 中国近代史的政治变革——北洋政府、国共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就是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的归纳,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文化、思想传承与创新、近代史变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这些知识点,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初三必考历史知识有哪些_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三必考历史知识有哪些_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ab394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b.png)
初三必考历史知识有哪些_初三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三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学好历史有利于迎接后面的中考。
但是想要全面掌握好历史这门课程,并不容易,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必考历史知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三必考历史知识点一、秦汉时期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74a8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9.png)
九年级历史全册知识点大全一、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文明发展- 文明的起源:亚洲的黄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 主要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2.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 古希腊:希腊城邦的兴起、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军国主义、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等。
- 古罗马:罗马城的建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古罗马法律和萨拉森人的入侵等。
3.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和骑士精神:封建主和领主是社会的统治者,骑士精神强调勇敢、忠诚和礼仪等价值观。
- 十字军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激起了欧洲人的反击,十字军通过东征来恢复圣地,也带回了中东的文化和物品。
4. 近代欧洲-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大航海时代开启了欧洲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
- 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由马丁·路德发起,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5. 近代亚洲- 中国明清时期:明朝的海上禁止政策和清朝的封闭政策导致中国错失了发展机遇。
- 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幕府的统治下,日本实行了严格的封闭政策,但也有一些内部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6. 近代非洲和美洲- 非洲的殖民化:欧洲列强对非洲进行了殖民掠夺,带走了大量资源并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权益。
- 美洲的殖民化: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对美洲进行殖民,带来了欧洲文化和疾病,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二、中国历史1. 中华文明起源和古代王朝-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2.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行政区划和法律制度。
- 汉朝:汉朝开展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科学技术也蓬勃发展。
-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和北朝,中国历史上的政权动荡时期。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07dd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b.png)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1. 古代文明- 1.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4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世界历史- 2.1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2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4 近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3.3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 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1 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 4.2 古代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 4.3 古代埃及、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5.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5.1 奴隶社会的特点- 5.2 封建社会的特点- 5.3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6. 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6.1 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 6.2 欧洲封建社会- 6.3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7.1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 7.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7.3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8. 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8.1 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度- 8.2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8.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9.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9.2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9.3 中国古代的外国使节来华10. 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 10.1 古代希腊罗马的对外交往- 10.2 古代阿拉伯的对外交往- 10.3 古代印度的对外交往以上是初中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全面梳理,涵盖了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06af0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0.png)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汇总,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初三历史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2、背景: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5edaa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7.png)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史1.三皇五帝的故事和传说2.夏、商、西周、东周的兴衰变迁3.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主要国家4.秦朝的统一,法家思想和___的改革5.汉朝的兴起,___的改革和西汉的繁荣时期6.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三国时期的分裂7.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事件和特点8.隋唐的统一和大唐的开放与繁荣9.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局面和隋唐史的遗产10.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1.金、元、明、清的兴衰和历史事件12.中国古代的科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近代中国史1.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2.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运动的失败3.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4.近代中国的政治混乱和___与___的斗争5.抗日战争和___的崛起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发展7.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8.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和外交政策的演变9.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事件和影响10.北京奥运会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11.当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世界史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2.___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的成立4.第二次世界大战和___的建立和作用5.冷战的背景和主要冲突事件6.___维和行动和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7.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8.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影响和挑战9.当代世界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地理知识1.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的保护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3.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4.经济地理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与特点5.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挑战6.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对世界发展的贡献7.信息时代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术的应用以上是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详细内容需参考教材并进行深入学习。
中考历史必背考点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必背考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e91b3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9.png)
中考历史必背考点知识点归纳初中历史知识点(1)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初三历史中考备考策略要回归教材、强化记忆针对二轮中考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归纳。
一轮中考复习两个月时间,二轮中考复习用了一个月,三轮中考复习仅3个周的时间,周期最短,务必在考前克服重资料、轻课本的现象。
一轮中考复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出现了复习后忘掉的情况,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
通过一轮中考复习教材、二轮历史做题训练,学生对自己复习过的知识心中有印象,哪些内容测试时有失误,哪些内容还不会,将来可能还考哪些知识,这样带着问题去看书、去中考复习更有针对,从而做到查缺补漏。
但回归教材一定要有计划,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每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必须按计划去完成,回归课本是减少无故失分的关键。
要认真梳理知识、强化知识的联系回归课本中考复习时,要注意课本每一个单元的知识都自成体系,把每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链接,构建每单元历史知识网络,世界史不同时期、经济、文化、外交等事件进行纵横联系,学生在考试答题时,顺着知识网络寻找问题。
总之,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只要方法科学得当,中考复习效果更理想。
初三一定要查缺补漏、优化答题途径第三轮中考复习是第二轮中考复习的飞跃,中考历史虽然迫在眉睫,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948e2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1.png)
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1. 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2. 文明的发展与河流流域文明3. 两河流域文明与埃及文明4.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华夏族的形成5. 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罗马文明6. 亚洲古代王朝7.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转变8. 印度尼西亚-土耳其9. 古代非洲文明10. 古代美洲文明11.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2. 西方封建社会的性质和它的解体13.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和性质1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5.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16.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17. 奴隶制度的衰亡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1. 鸦片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建立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 广州起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6. 南京国民政府与北平7. 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8.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第二次国共内战9. 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10.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三、世界两大战争与冷战格局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全球影响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全球影响3. 世界战后新格局的形成与联合国的成立4. 冷战的形成与分裂世界格局的确立5.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非殖民化运动6. 越南战争与柏林墙的倒塌7.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与苏联的解体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1. 中共党的六次全会与邓小平的理论创新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3. 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改革开放4. 对外开放政策与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 兰州—乌鲁木齐铁路的修建与西部大开发6. 基础设施建设与工业现代化进程7.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9. 港澳回归与台湾问题10. 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11. 中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影响五、世界的变化和中国的发展1. 联合国的发展与全球治理2.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调整3. 新技术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崛起4.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 亚洲经济合作与亚洲一体化进程6. 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挑战7.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8. 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性治理的探索9.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作用10.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以上是九年级历史全部重点知识点的概述,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全面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以及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全球变化。
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
![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450c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6.png)
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初三历史常考知识点一、列强侵略概述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19世纪70年代以后)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7、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5—1949) 发动侵朝战争,入侵台湾海峡。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二、列强侵略阶段特征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等国开始侵略中国。
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分割中国。
这时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
先后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
列强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政治上,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5年。
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
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75599ad770bf78a652954cd.png)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一、世界古代史1.古埃及最著名的历史遗产,国王的陵墓:金字塔。
2.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3.古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4.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
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
5.伯利克里在位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城邦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妇女.奴隶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6.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
7.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
9.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标志:查理马特改革。
10.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教皇和教会。
11.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冲突:希波战争(“马拉松长跑”为纪念希波战争的英雄菲迪皮茨)。
12.古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加以改造和传播:。
13.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
14.三大宗教的共同点:忍耐顺从.平等。
二、世界近代史1.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意大利人)。
3.最先到达美洲的西方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
4.最先到达印度的西方航海家:达·伽马。
5.最先进行环球航行的西方航海家:麦哲伦(路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6.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
7.最先探寻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也称为“光荣革命”)。
10.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的标志: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之战。
12.美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国国庆日:7月4日)。
九年级历史备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备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17620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8.png)
九年级历史备考知识点总结一、慕尼黑阴谋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要坚决斗争。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1.召开时间:1945年2月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初三上册知识点【古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自西向东的顺序: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一、神奇的金字塔-古代埃及金字塔(1)用途: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
(2)概况:80余座大小金字塔至今仍然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
的是胡夫金字塔(3)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1.地理环境::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2.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兴起。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c241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7.png)
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远古社会与奴隶社会1. 人类的进化与社会的出现•旧石器时代及其特点•新石器时代及其特点•人类由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2. 远古社会的形成•远古社会的主要特点•远古社会的组织形式•远古社会的经济特点3. 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的产生原因•奴隶社会的基本特点•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二、古代中国的形成与发展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中国最早的政治组织形式•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2.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与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特点•孟子的思想•荀子的思想•墨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思想3.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的改革•秦朝的统一过程•秦始皇的政治制度改革•秦始皇的修建长城三、罗马帝国与希腊城邦1.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亡•罗马帝国的创立•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的衰亡2. 希腊城邦的兴盛与覆灭•希腊城邦的兴盛时期•希腊城邦的文化成就•希腊城邦的覆灭3. 罗马法的发展与影响•罗马法的特点•罗马法对现代法律的影响•罗马法对欧洲法律的影响四、古印度与古埃及文明1. 古印度文明的特点与成就•古印度文明的地理环境•古印度文明的社会结构•古印度文明的科学技术成就2.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衰落•古埃及文明的地理环境•古埃及文明的政治制度•古埃及文明的宗教信仰3. 古印度与古埃及文明的交流与影响•古印度与古埃及的交往•古印度与古埃及文明的相互影响五、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基本特点•封建制度的起源•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2. 封建农民与封建地主的关系•封建农民的生活状况•封建地主的经济地位3. 教会的权力与封建制度•教会的社会地位•教会对封建制度的影响以上是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的精华版,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掌握这些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历史打下坚实基础。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29132d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0.png)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变革1.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 秦汉之际: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起和发展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晋朝及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4. 隋唐宋元明清:隋唐时期的统一、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技成就、元朝的统治和文化、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二、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国文明等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和东西方交流:十字军东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3.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世界经济的变化: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殖民主义等4. 世界两次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及其后的世界格局三、中国的近代史1.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自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战争与革命等2.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的背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3. 新民主主义革命:南京国民政府与北平中央政府、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4. 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阶段四、当代世界与中国1.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与挫折:苏联、东欧剧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挫败与转变2.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矛盾: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等3. 港澳回归与台湾问题:香港、澳门回归、台湾的现状与两岸关系的发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对外关系五、历史与现实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保护等2.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历史教材与教学方法、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的关系3. 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的作用与意义、参观博物馆的体验与感受4. 个人与历史责任:每个人的历史责任、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和担当以上提纲仅为九年级历史课程的必背知识点提纲,具体内容需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学习。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1db49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b.png)
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
一、古代文明
1. 中国古代文明
-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
-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措施
-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
2. 印度古代文明
-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和特点
- 阿育王及其对印度的统一与发展
- 、的兴起和传播
3.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哲学和科学成就
- 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法律和文化传承
二、近代史
1. 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
- 启蒙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2. 近代中国的变革
-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
- 纳粹德国的侵略和犹太人大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联合国的成立三、现代史
1. 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设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当代世界的变化
- 冷战的结束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
-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是初三历史必学的知识点,掌握这些内容将有助于对历史的整体了解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历史备考知识点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背景: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沙皇统治。
3.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1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高价钱赎买这块份地。
体现了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对农民的一场剥削与掠夺
5.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7.局限性: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日本面临幕府统治危机和严重的民族危机外国入侵内忧和外患
2.时间:1868年开始
3.领导者:明治天皇
4.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5.性质:是明治天皇政府实施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b.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局限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
2.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2.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3.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4.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6.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7.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
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8.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内燃机卡尔·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