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含教案)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 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在这种主观性被强调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时 候,就产生了那些经过艺术家主观意识改造的, 各种各样与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世界不同的艺术 形象。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欣赏: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 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两幅作品有何 不同之处?,
具象艺术作品
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蒙娜丽莎
马蒂斯夫人像
谈谈这两幅作品作者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 相同点和不同点?
两件作品同是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 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 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 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 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 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 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 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达利作品
达利:
达利在学生时代的乖僻性格就引人注目, 他因势利导把他的怪异之处运用到他的艺术之 中,尤其在加入超现实主义以后,艺术个性得 到了充分发挥。 达利会让人联想到的是:疯、超现实、梦 境、偏执狂,还有行为艺术。在他所描绘的梦 境中,所有的物象都是支离破碎的,以一种稀 奇古怪,不合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并列,扭曲 或者变形,而对这种物象的描绘几乎达到了逼 真的程度,通常把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 光明媚的风景中。
回顾: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和叙事性 三.怎样欣赏具象艺术 1.首先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2.看作品的环境表现 四.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社会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

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探究、合作、整理、分析、表达的能力。老师则成为启发者和组织者。强调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注重过程的学习,改变以往只重结果的教学方式。
出示课题《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二)、新课教学
课前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大屏幕滚动展示意象美术作品,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按常规组织教学
交流与分享:各学习小组组长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
朗读、讲解、讨论
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探索活动,强调“意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分析讲解如何区分具象、意象和抽象。出示三种类型作品若干,让学生鉴别。
(设计意图)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兴趣。教师进一步帮助学生搞清“什么是意象艺术”。
我省高中美术新课程才刚刚实施,我从原先的困惑、疑虑,慢慢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
教学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环节展开。我认为教材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完整。就本课而言,既有详尽深入的作品分析,也有对意象艺术的独到见解,更有生动的故事引入。正因如此,教材既是一个文本,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学生完全可以实现自学。教师的作用绝非简单的将教材在课堂呈现,而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譬如,本课最后“意象造型和意象图案在设计和生活领域的运用”这一环节,便是对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活动一:对《太白行吟图》的感知与体验
(学生)
朗诵:配乐朗诵李白诗二首
讨论:我心目中的李白形象
鉴赏:表现李白形象的作品《太白行吟图》
(设计意图)
由李白的诗联想李白其人,最后再鉴赏表现李白的作品。把作品的鉴赏放入到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强调知识的关联与通感。诗朗诵配以民族古典音乐,用以烘托诗的意境,营造课堂气氛。通过此环节,浪漫、洒脱、不拘一格的大诗人李白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太白行吟图》寥寥数笔,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大写意的手法表现了李白的精神气质,入木三分,惟妙惟肖。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作品笔法奔放、水墨淋漓,开创了大写意 画风,给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 思考:画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 墨 葡 萄 图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思考:画家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 麦 田 与凡 乌高 鸦 》 蒙 克 《 呐 喊 》
《 麦 田 与 乌 鸦 》 凡 高 《 金 色 的 海 洋 》 吴 作 人
马恩重 你“怪异”的面庞, 蕴涵了情感的荡漾; “荒诞”的外表, 阐释着生命的激昂; 深邃的目光里, 更伸展出魅力和希望。
意象美
凝望金黄的麦田, 我看到天才画家挥霍生命的悲壮; 在呐喊声里, 我聆听蒙克的哀伤和迷茫; 从水禽孤傲的白眼里, 我读懂了没落皇室心中的悲怅与倔强; 咬破深秋的葡萄, 我品嚼青藤壮志难酬的失意与沮丧。 啊!意象之美, 你美在情感的淋漓酣畅,恣意汪洋; 你美在形式的洒脱狂放,个性飞扬; 你美在构思的瑰丽奇谲,放飞想象; 你演绎出喜怒哀乐的千古绝唱; 你谱就人类文明的美丽华章。 你的思想深邃成永恒的太阳!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Z O U
J I N
Y I
X I A N G
Y I
S H U
意念 (主观)
物象 (客观)
意象
花 溅泪 鸟 惊心
意象艺术: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按照我们所看 到的世界的样子 来描绘对象。 按照我们所想 的世界的样子来 描绘对象。
意象艺术的第一个特征:(艺术形象)
不拘于写实画法,不以客观再现为目的。
得“意”忘“形”
塞尚的静物画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教案设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大类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掌握意象艺术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和作者主观意识的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播放课件《诗经·蒹葭》)哪位同学起来朗诵一下?好,朗诵得非常好。
那你们知道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同学们应该都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现在请同学们以蒹葭为题材构思一幅画,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
你觉得画面要有哪些景物,怎样安排和表现才能够更加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这种思念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构思。
你们构思的这幅画是一幅承载了你们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的作品,这就叫意象艺术。
(揭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欣赏意象艺术的作品下面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画(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左右两幅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右边的画得不像,看不懂,那是因为我们对意象艺术还不了解的缘故。
(展示意象作品及画家的背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画家的创作背景及艺术风格,这样就更容易理解他们的作品。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塞尚,保罗·塞尚(1839年—1906年),法国人,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1)艺术家按照“我” 想表现的意图表现世界。
(2)艺术家按照“我” 感受到的样子来表现世 界。
分小组讨论美术作品 1.作品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 语言和表现手法?你欣赏后 有什么感觉? 2.查找作者资料,结合背景资 料,说说画家想要表现些什 么?
从三幅中外绘画作品的 入手,对意象艺术进行了初 步认识,并结合课堂活动加 深了我们对意象绘画作品特 征的理解 。 简单来说:意象美术作 品不拘泥于描摹事物的外观, 艺术家运用美术的基本艺术 语言(点、线、面、色), 创造出独特、夸张的画面效 果,重在表现艺术家的内心 情感。
课堂小结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理 解意象艺术:
【问题探究】 比较课件给出的三组美术作品,小组探讨每组 的第一幅和第二幅有何不同?
【问题探究】
从我们学过的“美术作品的基本艺术语言”(点、线、 面、色)的角度,从画面本身具体描述一下《马蒂斯夫 人像》《呐喊》《鹌鹑图》这三幅美术作品。
《马蒂斯夫人像》 《呐喊》 《鹌鹑图》
答
意象:在美术作品中,是相对于“实 象”“写实”而言的 意象性美术作品:艺术家对客观世界存在的事 物,溶入主观分析、经过主观意识的改造后, 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偏重于内心感情、情绪的发 泄和主观意念的表现,而不拘泥于视觉特征的 如实描绘。是作者依靠直觉,想象乃至幻觉等 所构成的表象而创作的,着重表现的是形象的 某种寓意,其形象往往具有虚幻和不合生活实 际与思维逻辑的特点。
1.背弃古典传统(表现为:与古典艺术观 念、表现方法、风格面貌、审美趣味等方 面的决裂) 2.表现主体情节(从画家主体出发,表现 观念意识、感情、潜意识、白日梦等) 3.创造个性语言 4.偏执独特风格(均以创造独特的、具有 视觉冲击力的艺术风格为要务) 5.热衷多样探索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教学设计(试讲)

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创造目标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作品中更倾向于表现艺术家心理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并初步掌握分辨意象艺术要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
教学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我试讲的课题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下面我开始今天的讲课。
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形容帅哥的词语有哪些吗?那形容美女的词语呢?同学们,这些词语不管用在我们班的哪一位帅哥或美女身上,我想你们都不会介意吧?如果把我们班的某位同学比喻成“鹌鹑”,有谁会愿意?【课件出示:鹌鹑图片】但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画家偏偏以鹌鹑自喻,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鹌鹑呢?【课件出示:《鹌鹑图》中国画•朱耷】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的课题。
【板书课题: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同学们,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 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同学们,请欣赏《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这两幅作品。
【课件出示:《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同学们,请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与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分享?总结:同学们,这是两幅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
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二、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意象美术是美术作品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并能认识并了解意象美术。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法、举例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过程,培养学生对鉴赏语言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喜爱意象美术作品中典型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
2、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概念、特点、表达手段。
理解三种基本美术语言的形态。
难点:根据意象艺术的形态特征正确认识、辨别意象艺术作品。
3、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图片便于学生课堂查阅。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方法策略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出示图片,难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个样子吗?“答: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提问法、观察法提问法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疑惑,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
引导学生初步得到结论,得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三种不同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形象怪异出示图片《向日葵》问:1.是不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2.是不是艺术家主观加工处理了的?思考:画中的景象和真实的景象一样吗?如果不同,请说出哪里不同?思考:1.画中表现了什么?2.画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的?演示画中的场景,分组讨论:此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朱耷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表现呢?这样表现的意图是什么? 欣赏:星月夜》 梵高(荷兰),问:是不是真实的客观再现,是不是真实的心理感受? 再次欣赏《呐喊》,问:和真实的照片作对比,那个更能体现画家想表达的目的? 欣赏:《内战的预感》达利(西班牙),思考: 这张作品有没有受到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得出蒙克的名言—我并不按照自然绘画,我要从自然中拿取、吸收。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梵 高 《 星 月 夜 》
画面的左侧是柏树,一棵燃烧的柏树! 天空中有星星,她们翻滚着...... 小镇似乎笼罩在某种不安之中......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
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更可以表现 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越独特越强烈, 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越与众不同,形象就越“怪 异”。因此,这类作品往往不是一看就明白。
马 蒂 斯 《 马 蒂 斯 夫 人 像 》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艺术就是艺术家对 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圣维克多山》 (油画) 塞尚(法国)
圣维克多山 实景照片
二、走进艺术大师,走进意象艺术的世界。
提起梵高,同学们对他有什么印象呢?
1、他的画是现今世界上最贵重的作品之一。 2、然而他的一生中,却是备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 3、他会讲四国语言,博览群书,却像个农民一样生活和工作着。 4、他在癫狂的状态下割去自己的右耳。 5、他的绘画中充满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美。 6、最后,他朝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37岁。
意象作品欣赏
毕 加 索 《 梦 》
夏 加 尔 《 礼 物 》
达 利 《 记 忆 的 永 恒 》
散 步
夏 加 尔
“梵高”奶奶作品
你更喜欢哪一幅作品?
“梵高”奶奶 VS 梵高
三、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1、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 表现世界的角度; 2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 角度。
培根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
艺术家“感觉”到的样子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PPT课件

《 好 莱 坞 演 员 梅 韦 斯 特 》 达 利 《内战的预感》达利 (西班牙)
21
《 十 字 架 上 的 耶 稣 》 达 利
22
达利:
达利在学生时代的乖僻性格就引人注目, 他因势利导把他的怪异之处运用到他的艺术之 中,尤其在加入超现实主义以后,艺术个性得 到了充分发挥。
达利会让人联想到的是:疯、超现实、梦 境、偏执狂,还有行为艺术。在他所描绘的梦 境中,所有的物象都是支离破碎的,以一种稀 奇古怪,不合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并列,扭曲 或者变形,而对这种物象的描绘几乎达到了逼 真的程度,通常把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 光明媚的风景中。
气格更高一筹。
朱
作者以鹌鹑自喻,着意夸张 耷
了鹌鹑的眼睛,眼圈画的特别 (
大,眼珠已经顶到了眼眶的上 清
角,表现出了一种昂首向天, )
白眼看人,冷峻孤傲的气质。
表现出一种高傲,冷漠,仇视
现实的精神状态。
24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高更 法国
当时高更的日子过的极为凄惨,贫困交加以及身染重病,使他心情 十分沮丧,他决定自杀以求得解脱,便跑到深山中服下了毒药,他在被 人救起后又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一幅反映内心对人生疑问的哲 理性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在其狂热的创 作状态下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
15
·
《 星 月 夜 》 梵
高
整个作品表达高亢压抑的感情,构图经过了精确的计 算。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
这幅作品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 涡之中的天空,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不禁战战兢 兢的人们,顿时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表现出了凡 高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悲剧的预感。
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 美术鉴赏

《麦田上的乌鸦》
啊啊啊~~~
呐喊
呐喊(油画, 1893年)蒙克 (挪威)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 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 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 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 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 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芒. 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 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 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 喊”
想像力的艺术家,以探索潜意识 的意象著称。1982年西班牙国王 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 爵。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 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 画家。
达利 <内战的预感>
以“超现实” 诞的,离奇的画面. 象征战争的恐怖 和血腥.
他主张后者。 他说:“我所追求的,最重要 的就是表现……我无法区别我 对生活具有的感情和我表现感 情的方法。”
红色的餐桌 马蒂斯
马蒂斯自己说过:“我想用色块进行创作,我要像作曲 家组合和声那样来组合这些平涂色块。”在这幅画中,线条 优雅而富有韵律,如音乐般的平涂色块交相辉映,产生出平 和、宁静而优雅的节奏,体现出一种人间乐园般的情调。
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以用圆柱体、椎体和球体来表现, 那就是根据透视法则,使物体块面的前后左右都集中在中心 的焦点上。
——塞尚
1859年20岁的保罗已 经决定了自己的前途: 不管父亲如何反对,他 也要作画家。父亲给他 保留了作为银行经理继 承人的职位,并用下面 的话来警告他:“孩子, 想想未来吧!人会因为 天赋而死亡,却要靠金 钱吃饭。”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 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 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 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 生活,而它主宰我。”
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第4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思考与讨论:
❖ 1、你认为意象艺术“真实”?你怎么理 解意象艺术的真实与具象艺术的“真实”?
❖ 2、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 表现力?为什么?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走进意象艺术
教师:丁朝富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
马蒂斯夫人像 蒙娜丽莎
讨论:找出这两幅作品作者所运用的艺术 语言有何不同点?
一、什么是意象艺术?
❖ 所谓“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即 不是艺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 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 和表达意图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杨凯歌作品 《意象仕女》系列
杨凯歌作品 《意象仕女》系列1
杨凯歌作品 《意象仕女》系列1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油画,1953年) 培根(英国)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油画,1650年) 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意象艺术:
❖ 一种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 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 一种是从表达的感觉和意 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 与众不同,也就产生了艺术形象上的怪 异性。
鹌鹑图(中国画)朱耷(清)
内战的预感(油画) 1936年 达利 (西班牙)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油画,1897年)高更(法国)
欣赏
圣维克多山(油画,1904—1906)塞尚 (法国)
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
•星月夜(油画 1889) 梵 ·高(荷兰)
呐喊(油画 1983 ) 蒙克(挪威)
内战的预感(油画 1936年) 达利(西班牙)
鹌鹑图(中国画)朱耷(清)
意象艺术其他作品欣赏
艺刘术宝刘意宝军象军当-当-代刘代油宝油画军画当作作代品品油欣欣画赏赏作品欣赏
人美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谁能说出几句中国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内心忧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知识小结: “意象”是与“具象”相对而言的,即不是客观描摹现实形象,而是艺术家通过感觉、想象所呈现的形 象,是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 其主要表现方式是:借物抒情、以象寓意。其主要手段有夸张、变形和重组。
1863年——生于挪威一个名门之家 5岁——母亲因病去世 15岁——两位姐姐离世 26岁——父亲因病去世 32岁——精神分裂住进医院 194 吼叫…… 我要描绘的是那些触动我心灵 眼睛的线条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 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
——蒙克
幸 福 、 甜 蜜 的 时 刻 《生日》 夏加尔(俄国)
朦 胧 、 梦 幻 的 景 象 《睡莲》 莫奈
三、亲身感受身边“意象”的元素。
《 牛 头 》 毕 加 索
三、亲身感受身边“意象”的元素。
《 牛 头 》 毕 加 索
说唱佣 雕塑(汉)
四、拓展体验,领悟意象艺术的表达方式。
联系生活,运用形象思维创作一幅以“云”为主题的意象艺术作品,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外出游玩 时的愉悦心情。
五、归纳总结,完成知识建构。
意象艺术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得真实的传达,尽管它 “怪异”或者“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更典型。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1)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意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让学生对意象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表述。
3、情感目标通过鉴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意象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具体体现。
二、学情分析:在与高中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现在的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兴趣并不大。
究其原因:第一,是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背景了解不够;第二,不知如何了解,不会欣赏作品;第三,学生的文化学习压力很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兴趣不大的原因。
虽然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占主体地位,但考虑到直观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因而我主要还是用直观展示。
三、教学重点:1.了解意象艺术在美术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2.使学生分清意象与具象艺术的区别。
3.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方面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四、难点探究:1.如何明白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整合。
五、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分析、评价、反思、体会学习欲望1、温故与导入(1)多媒体展示:达·芬奇《蒙娜丽莎》等油画作品,提问:属于哪类艺术?再展示:《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2)让学生谈谈这两幅作品所运用的艺术语言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3)学生回答:(略)(4)老师引导、归纳:相同点:题材相同,都是人物肖像画。
不同点:《蒙娜丽莎》是具象艺术,是达芬奇用他擅长的“薄雾法”使得画面色调从明到暗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整体上与人物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从而创造出了我们眼前所见到的符合我们世界真实的形象。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

(三)改进措施
1. 针对教学组织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2. 为了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我将加强对学生创作作品的观察和分析,给出具体、详细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找到创作中的亮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1. 课堂小结:
- 意象艺术是艺术家运用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
- 意象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色彩、笔触、构图等形式元素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 意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描绘程度和艺术家的情感介入。
2. 当堂检测:
- 请同学们选择教材中的一幅意象艺术作品,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情感主题。
9.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意象艺术的内涵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创意实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课后自主完成)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推荐阅读:《美术鉴赏》教材中提到的意象艺术作品的相关研究书籍,如《现代艺术的故事》、《意象与抽象》等,这些书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艺术史背景和理论支持。
内容逻辑关系
① 知识点阐述
1. 意象艺术的定义:艺术家运用主观情感,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提炼和再创造,形成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2. 意象艺术的特点: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表达,色彩、笔触、构图等元素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情感色彩。
3. 意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的区别:意象艺术注重情感表达,忽略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写实艺术追求真实描绘客观事物。
2020—2021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下的鱼、鸟等动物的眼珠子皆白 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态,正是朱耷自我心态 的写照。
•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 ,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 ”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1、 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 见的真实的传达 2、意象美术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3、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
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差异: 具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客观表达 意象艺术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小结:巩固练习
1、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理真实 )而不是眼见 的真实传达,尽管它可能( 怪异 )甚至 ( 丑陋 ),但它在艺术上却(更集中 )、 (更典型 ),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从整体 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 形象 )和( 时空 )上 的限制。 2、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 ),且可 以表现艺术家的( 情感 )、( 观念 )和 (意识 )。
星 月 夜 ( 油 画 )
凡 高
( 这幅作品所给人的感觉就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 荷 之中,使得面对自然奥秘而不禁战战兢兢的人们,顿时 兰 生起一股绝望的恐怖,表现出梵高茫然的不安和对自身 )
悲剧的预感
.
用色彩来表现强烈的情感,并赋予这些色彩 以象征意义是梵高最有特征的艺术手法
走进意象艺术
来的形象。
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 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 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 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比较分析下列几幅意象艺术作品:
• 此幅作品属于哪一类型美术 作品?画面中都有什么?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案(4)

走进意象艺术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明白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教学重点:分清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的整合教法学法:1:在教法上采用分析讲解,提问,引导观察和总结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情趣2: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比较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或图片,便于学生课后查阅:多媒体教学过程:温故和导入多媒体出示马蒂斯作品(女人像),请同学们欣赏这幅作品并谈谈这幅作品画家运用的艺术语言1:教师活动:出示几组图片,分别将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和赏析,回忆具象艺术,引出意象艺术2:赏析马蒂斯的《女人像》教师活动:女士:难道我们女人都像你画得那样子吗?马蒂斯:夫人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幅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学生回答:马蒂斯画的是他想象中的女人教师总结:对,艺术家画的不是现实中的女人,是想象中的女人。
可见意象艺术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再现,他可以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3:那么这些表现主观情感的意象艺术作品给我们的初步印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怪异的”,“不真实的”,“不像”教师导入:很多人认为所谓的美术作品就是要画得“像”否则就会觉得“不真实”,“像不像”就成为这些人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所以当看到不像的作品时,就会产生排斥的心理,觉得无法理解。
尤其是对那些变形的、夸张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意象艺术。
板书:意象艺术一、意象艺术的定义赏析蒙克《呐喊》教师提问1:同学们爱德华、蒙克的《呐喊》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感到恐惧、紧张和害怕2:画中表现了什么,画家是如何表现的血红色的天空,一个骷髅般的人在大声呐喊3:那再问下同学们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介绍爱德华、蒙克的身世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教师归纳:画面中人物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居然被如此强烈的表现出来,连蒙克自己都说,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来,可见这幅作品真实的再现了蒙克压抑已久的内心世界。
高中美术_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意象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初中的美术以及生活中的装饰品等视觉艺术中已经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类型。
他们能列举出中国画的写实性作品――工笔画,表现性作品――写意画等。
但没有认识到意象美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对艺术美缺少全面的了解,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态的作品表达艺术家不同的创作意图,不懂得“怪异”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着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观念。
高中学生具有好学,善于思辨的特点。
班级中已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勇于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良好学风,他们的洞察力较敏锐,凸显个性思考,抒发个人情感的欲望较强,对问题学习有研究精神。
效果分析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一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他们能独立探究解决。
例如:在比较与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分辨出艺术家的主观表达意图,以及影响形成个人风格的主要因素。
这种学习方式直观、感受快、启发效果好。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愿望。
二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比如:讲述凡高选择向日葵作为自己研究目标获成功的事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而达利创作《内战的预感》也说明了艺术家心里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感知意识,引起共鸣。
三联系现实生活,发现身边的意象艺术形象,并动手创作,学生亲身体验创作的心灵轨迹,尝试创作的滋味,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而朗诵散文,创设艺术情境,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
另外,通过当场反馈教师才能知道教学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了。
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共存,会让教学变得更实际和有意义。
如:在本课质疑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意象艺术都采用变形与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问题就提醒了我,界定意象艺术不能以表现方式作为评价作品类型的唯一标准,而应该让学生懂得“意象”相对于“实象”,它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课件)

2
3
4
试回忆具象艺术的定义
5
6
“难道我们女人都像 您画的那个样子吗?”
——女士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法国)
7
“夫人,那不是一位女 士,那是一幅画。” ——马蒂斯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意思?
《马蒂斯夫人像》油画,1905年, 马蒂斯(法国)
8
9
这些意象艺术作品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呐喊》 蒙克(挪威)
13
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的一个 名门望族,5岁时母亲去世, 父亲抑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他,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死亡的恐怖。 15岁时姐姐因病去世,她的 死亡再次刺激了蒙克。 蒙克成年后,他的父亲和一 个弟弟相继离世,一系列的家 庭不幸,给蒙克的心灵留下了 一道深而黑的疤痕,使蒙克深 深地感到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 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 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 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最重要 的作品《呐喊》。
18
《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油画 129.2厘米×121.9厘米 1954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培根(英国)
19
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委拉斯凯兹《教皇英诺森十世》
培根在《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不是人物的性格魅 力,而是人物极度的紧张和惶恐,所以,他模糊了人物的 面部表情而加上两片牛肉来加强这种感觉。
形象怪异
10
高中-美术-人美2004课标版-美术鉴赏(2009年5月第2版)-第四课
11
《呐喊》
油画 91厘米×74厘米 1893年 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馆藏 蒙克(挪威)
12
(1)这幅画给你什么样感 受? (感受)
(2)画中表现了什么?画 家是怎样表现的? (内容、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渔村 林风眠
思考与讨论:
2.你是否认为意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有 表现力?为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意象美术更倾向于心 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传达,尽管它可 能“怪异”甚至“丑陋”,但它在艺术上却更 集中,更典型,因而形成它突出的长处, 从整体上超越了具象美术在形象和时空限 制,延伸了我们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
马蒂斯(Matesse)的名 字与“野兽派”密不可分。 他一直是这个画派的领袖, 第一幅以野兽派风格画出 的作品就是由他在1899年 完成的。野兽派一词也因 批评家对他“粗野”的色 彩评价而得名。马蒂斯 1869年生于法国,1954年 去世。他的作品多具有一 种装饰性的异国情调的风 格。马蒂斯艺术中具有革 命性的色彩语言,影响了 几代现代艺术家。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有一位女士马蒂斯:“难 道我们女人都像您画的那 个样子吗?”
马蒂斯回答说:“夫人, 那不是一位女士,那是一 幅画。”
这个例子提醒我们,该如 何理解这句话,如何理解 马蒂斯的艺术作品?
《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 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油画和 实景照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 么叫意象艺术。(如经过艺术家创作出来 的油画作品《圣维克多山》,画中的山、 房子、树、天空都变成细小的块面形象。)
品震撼了画坛。
.
1874
成 名 作 :
日 出
印 油
画
象
凡. 高
VAN GOGH
耀眼的弦 月:
这轮似太阳 般耀眼的弦 月增加了夜 空中的庄严 与神秘气息, 这也传达了 凡高对宗教 的感觉
与饰这 流
命感样 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之表 抗外现 争,星 的也空
的 旋
涡
悲蕴, 光
愤涵除 :
之了了
感凡有
》高装
划破长空的丝柏:这如火 焰般的丝柏与向日葵一样 是凡高的衬最托爱动,态它的的远颜景色: 与比旋画星,涡面空在光达的一的到这辉了色定流平些映稳调程动衡成建定形度,。趣筑画成上并,及面鲜阻使在山的明挡 整画峦作对了 个面与用的奔。 下流端的起夜到空
凡·高的艺术中一 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是
"桥"——人们联系 和友谊的象征。
献 给 高 更 的 自 画 像 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
在凡·高的构图中, 透视线看似僵直, 没影点超过了房间的末端。但是, 强烈的色彩打破了僵直的透视线, 房间在观众眼中甚至一种波动感。
二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理解意象表现性艺术的两个角度: 1 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 的样子表现世界的角度。
有人说,意象艺术更为本质地揭露的真实, 是最真实的艺术。
名家简介:蒙克
蒙克 “我的一生都在一个无底的 深渊边行走,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
块岩石,有时我试着离开我的狭窄 的小路,加入那涌起旋涡的生活主
流,但我总是发现自己被无情的拉
回到深渊边上,我将在那里行走,
直到我终于落入无底深渊的那一
天,从我能记事起,我一直为一种
深深的忧虑所苦恼,我曾试图把这
种忧虑表现在我的美术中,要是没
内 战 的 预 感
达 利 ( 西 班 牙 )
年
1936
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 个现代绘画潮流。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 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 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 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 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野兽主义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 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引起轩然大波。
意
艺术:
象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文学: 审美意象是对审美印象的深化,
是一种“人心营构之象”。
〈 印象派〉
莫
雷 诺
奈
凡
阿
高
莫奈
睡莲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 弗尔港口一个多雾早晨 的景象:海水被晨曦染 成淡紫色,天空被各种 色块晕染成微红,水的 波浪由厚薄、长短不一 的笔触绘就,三只摇曳 的小船在薄涂的色点中 显得朦胧模糊,船上人 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 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 等若隐若现。画家把从 一个窗口上看到的这一 印象收入画布上,如此 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 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是史无前例的,这幅作
同时,那无数的笔触,被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画面上,成为厚重而富于肌理变化的色 块。笔触的种种走势、排列、连接、转换和交织,构成了空间,也产生结构,形成对 比和谐的秩序。面对这幅画,我们可感到色块、笔触、线条等抽象的视觉要素,从客 观景物的图像中漂浮出来,在画中形成一种新的现实。而这种“新现实”的意味,正 是塞尚绘画艺术的核心
2 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 的意图的角度。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 培根)
塞尚自画像
• 黄宾虹1937年始困居北平,1947年是他蛰居北平的最后一年,10年间 闭门作画无数。此时经过大半生的积累,对中国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 解,尤崇尚北宋山水浑厚华滋之质。他把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和中华民族 性,表述为“浑厚华滋我民族”.
有忧虑和痛苦,我就象一艘没有舵
的船。”
•
——蒙克
九世纪末崛起于欧洲画坛的蒙克,在欧洲绘 表现主义。[表现主义]是对自然主义和印 对所发起的艺术运动。其反对将看到的事物 来,并试图不受视觉的限制,要把感觉也表 。孟克1893年在柏林发表的代表作[呐 的表现了孟克的‘艺术只从人的内心产生’
呐 喊 ( 蒙 克 挪 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