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

在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内,德国工程教育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堪称欧陆模式之典范。然而,面对当今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德国工程教育也在进行积极调整与变革,以培养在国际舞台上有竞争力的工程师。本文试就德国工程教育体系特征和改变动向作些分析,供参考。

一、工程教育体系特征

与英、美等国相比较而言,德国工程教育的特征主要有三:(1)以培养成品工程师为目标。尽管德国工程教育是多渠道、多层级的,但不论哪条渠道、哪个层级的工程教育都是完整的成才教育,以培养成品工程师为归宿,均授“工程师”的文凭或学位。工科学生一经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就是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有资格独立从业。德国没有由工程专业组织颁发的工程师从业许可证或执照之类的东西,工程师文凭或学位实际就是进入工程专业的通行证,甚至是唯一的通行证。(2)教育与训练一体化。任何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必须具备学识、技能和经验。为此,工程师培养少不了大学教育与工业训练的协调与平衡。德国工程教育将这两段教育与训练有机地揉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连续完成。例如,大学本科生须完成至少6个月的实习,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各为3个月。高专学生一般要在工业学习半年到1年,有些州的高专还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有两年以上的工业经历。这种大学教育与工业训练一体化的安排,即以联系学校教学的方式,适时、适当地安排工业训练,有效地保证了成品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实现。(3)理论联系实际。为使工科毕业生既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流动性和适应性,又有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具备足够的初始专业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十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取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教授至少具有5年的工业经历,积极谋求与工业企业的合作,包括研究与开发、继续教育等,在工业企业度学术假;二是把学生的工业见习作为其学业的一部分,安排工业实习学期,毕业论文要与工业实际问题相联系;三是基础内容教学要结合工程实例,专业内容教学要引入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使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工程教育改变背景

现代工程教育与环境有着全方位的密切联系,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环境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工程教育系统,使之发生变化。其中科技发展推动和国际经济竞争加剧最为直接、显著。

德国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国,工业产品和服务以技术精湛、质量上乘而著称,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如此,伴随生产国际化、市场全球化而来的国际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德国工业企业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今,产品竞争已扩展、渗透到工程的各个维度和环节,价廉物美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有竞争力的产品不仅是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也是新技术密集、功能多样、服务周到、环保型的产品。这种综合型、智能型、环保型的产品也只有通过开拓

国外新市场,才能取得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为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德国工业企业正致力于降低产品成本、加强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面向客户的产品集成、提高智能产品的售后服务、拓展全球市场、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工作。

基于产品和服务竞争和企业间竞争、国际经济竞争,业已引起工程师的工作环境变化,促使工程师的工作重点“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转移到软、硬件综合系统的设计、实施、集成以及配备与应用上来。新的工作内容不但要求工程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求他们具有经济头脑和经济手段、很强的交流能力、专业工作小组合作和领导能力”。进一步说,应对新挑战的工程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才能,既要有科学技术的深厚基础,又要有人文经管的广博修养。可以说,这些就是德国工程界面对科技进步、经济竞争和工程变革而对工程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三、工程教育改变内容

从整体上说,目前德国工程教育改革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体系结构调整,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革新。始于70年代的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今天的大学成为群众性大学,昔日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洪堡模式不再普遍适用。为此,德国高等教育系统正在调整结构,分出培养层次:(1)进一步发展培养实用人才、学制较短的高专,专心教学,不搞研究;(2)缩短本科学制,降低专业重心和研究训练要求,增设学士学位,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也便于学位(资格)的国际接轨与互认。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审议会就曾建议大学规定第一级资格的正常学习年限为4年,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为毕业生提供高级专业课程或学术课程。引进学士学位制度目前已在波鸿大学等校开始试点,预计日后会全面推广。

第二方面的改革内容实质上是如何将上述对工程师素质的新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主要涉及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完善。现行德国工科课程结构由数理基础、技术基础和自由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组成,这三大部分约各占课程总量的1/3。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VDl)新近的课程改革建议,应当降低专门化程度,腾出时间以便更好地掌握基础原理和拓宽知识面。调整后的工科课程结构为:数理基础30%,技术基础3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20%以及非技术科目20%。在基础学习阶段主要学习数学、自然科学技术。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传授特定学科的知识,更要激励对技术背景的分析和跨学科思考。

针对工程专业的新发展,为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必须更新课程内容,开设新课程,增加新内容。就电气工程而言,在基础学习阶段要使学生打好今后的信息工程、自动化技术、能源工程以及工艺学方面继续深造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用后工业时代的市场需求要求自己。强化系统工程方法教学,并与系统理论、控制技术、电路设计等学生已觉察过的方法联系起来。这些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以数学为基础的理论方法,以便构建和优化从产品设计到设备回收报废等全过程。关于新的跨专业知识,主要是针对电气工程师的特殊需要增设有关管理方法和企业经济基础等教学活

动。

更新课程内容,传授新的知识,未必能确保学生获得新的能力。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有教学方式更新。如上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德国工程教育的特色,这一优良传统须通过培养跨专业才能而进一步发扬光大。讲座、练习、专题讨论、实习、课题工作、课程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形式,对于发展跨专业才能颇有成效。目前德国高校都设有上述种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且讲座、练习、学习、课程论文和毕业设计等皆被列入课程计划,但从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需要看,其比重还不够大,而专题讨论和课题工作不仅比重甚小,且尚未纳入课程计划,作为正式的教学活动。为此,德国电工学会(VDE)和德国电气与电子工业联合会(ZVEl)共同建议改变这种状况,强化跨专业才能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