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白水县田家炳中学刘芳利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分两点来谈:语文课程总目标、内容目标。说教材是从编写特点、编写体例、教材结构、立体整合四个方面来谈。说建议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三点来说。
一、说课标
先说“语文课程总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我从三个维度目标来说:
1、知识与能力
(1)学会汉语拼音,能讲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式,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3)能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想法。
2、过程与方法
进行探究性学习,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爱国、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再说“内容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本单元特点,要求学生掌握重点字词,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教育。
二、说教材
先说编写特点
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本单元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对课文主题的分析讨论,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样解读,注重学生自己的
情感体验,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注重了自身的艺术性和内在的实用性。
教材在封面及插图的设计上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流动着艺术美。教材还注重实用性,如单元提示、课前小语、研读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课后小知识,都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3、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综合学习。
教材特别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研讨与练习”“讨论‘我们’为什么既喜欢,又害怕变成大人?”这就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是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安排的活动有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烦恼;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周围成年人少年时期的烦恼,通过采访,与他们交流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最后还设置情景,要求打电话帮小学同学常君解脱烦恼。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注重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材课后的名著导读充分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教材还把语文学习放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如学习了《丑小鸭》之后,要求“搜集、整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看他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并在班上交流”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再说编写体例:
通过知识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本册教材的编排上的突出特点是板块设计,它包括主题单元、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和附录四个部分,主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就本单元来讲,前有单元导读,就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重难点做了明确的提示。然后精读略读五篇课文穿插安排,课前由课文提示导入新课,点明中心,课后安排有研读与练习,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并指导性地进行拓展延伸,读一读,写一写更是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最后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又是一个补充、总结、提升的阶段。整个单元是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编写的。
接着说教材结构,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五篇课文,从不同
国度、不同时空,不同领域来选材,鲁迅先生讲述自己从孩童游戏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林海音讲述自己在父亲及周围大人的教育与影响下不断长大的生活故事;安徒生以童话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两位外国作家普希金和弗罗斯特分别告诉我们人生态度应积极乐观,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应慎重;王安石则借事说理,借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一切都旨在引领学生从他人的成长足迹中,学会坚强,战胜软弱。
最后说立体整合,我先就“成长”这一主题做以整合,分析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主题的相辅相成:我们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的第一单元都是就人生感悟与启迪来引导学生,八年级下用一二两个单元引领学生从心灵深处来感受成长经历的酸甜苦辣,九年级上下册中也都涉及成长话题,并让学生回顾知识,感悟人生,体味世态人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长”这一主题不仅贯穿始终,由感性到理性,而且遵循着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一成长规律。
同时,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将初中六册课本中所选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整合,有散文,有小说。特别是八年级上册的《阿长与<山海经>》,下册的《藤野先生》与本文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随机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让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与认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总量。这也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三、说建议:
先说教学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学校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我有以下教学建议:
1、基础知识常抓不懈,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30个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利用导学案,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前借助工具书完成导学案,课堂上积极展示。
3、重视朗读。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理解课文,体味作品。
4、开展活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的手抄报比赛、演讲、
征文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分层教学,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次指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活动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所有建议的施行,都体现了新课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说评价建议:
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我常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评价,检查重点词语的听写、重点语段的背诵、默写,尤其是对作文的互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从导学案的完成质量、课堂的展示、作文的讲评和阶段检测四方面来进行评价。
课堂展示环节,课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园地的书面展示,课内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等情况,都注重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团结意识和学习效果。
作文讲评环节,在学生互评互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评析,看作文,看评语,再在课堂上就典型作文全班进行分析。一改过去学生写作文,教师写评语两个环节的脱节现象。
最后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课内资源,我们人教版在选用课文的基础上并附有插图,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课文。同时我们还配发了一本新课标《语文阅读》、一本《作文指导》,都是与我们的单元主题同步的,《语文阅读》中12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对成长这一主题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作文指导》更是从习作要求、文题解说、佳句导航等方面进行作文指导。其次我们还配发了《课程资源与学案》,其中向学生提出了学习目标,自学练习并且解疑答惑,还附有单元测试。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也是课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一次检测。而对于课外资源,第一、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第二、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引领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拓展的阅读范围,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