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合集下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安全检查:组织应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

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2.工作场所分析:组织可以进行工作场所的分析,包括对设备、材料、人员等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3.工作任务分析: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其中的危险因素和风险。

4.事故和伤害记录:通过事故和伤害的记录,可以识别常见的危险源和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原因。

5.员工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危险源的识别,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会有更准确的了解。

二、危险源预控措施1.设备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2.工艺改进: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减少危险源的存在。

3.个人防护用具: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4.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对应的预控措施的了解。

5.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责任和规范,确保相关措施的落实。

6.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安装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潜在危险源和预警。

7.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和疏散逃生预案,确保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8.定期检查和评估:定期对预控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9.经验总结和分享:及时总结和分享事故和伤害案例,提高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预控能力。

10.多方参与:组织应该鼓励员工、管理层和专家等多方参与预控工作,确保全面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危险源识别及预控措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组织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改进。

它对于保障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也是组织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组织应该高度重视危险源识别及预控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物理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电击、辐射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立明确的禁止和警示标识。

二、化学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爆炸品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确保储存和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限制物质接触的方式,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设置泄漏应急预案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

三、生物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有害生物等。

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消毒和灭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实施严格的标本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四、人为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不正确的操作、疲劳、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

2.控制措施:设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环境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

2.控制措施:根据具体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建造防风、防雷、防水等设施,合理规划工作场所布局,确保安全逃生通道畅通。

六、紧急情况处理:1.识别:包括火灾、泄漏、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

2.控制措施:建立紧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组织定期演练,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紧急事件处理,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以上是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详细完整版。

在工作场所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预防事故和减少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操作中,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概率。

在工作场所,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物理危险源:1.高温、低温和辐射:-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隔热服等。

-加强训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防护设施。

2.电气危险:-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电流传导。

-为员工提供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

3.机械危险:-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强制员工戴上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提供安全培训,提醒员工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安装防护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位员工按照规定进行高处作业。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的高处作业方法。

化学危险源:1.有毒气体:-使用通风设备,确保气体及时排放。

-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对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的生成。

2.易燃物质:-储存易燃物质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柜、避免潮湿环境等。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提供培训,提醒员工正确使用易燃物质的方法。

3.化学品泄漏:-加强化学品存放管理,确保密封和储存正确。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蔓延。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化学品。

生物危险源:1.病原体传播:-建立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等。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受感染的生物材料。

人为危险源:1.操作失误:-提供充分培训,将员工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员。

-建立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设定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操作风险。

2.缺乏或错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1.工厂环境:-机械设备:识别和标示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提供安全防护装置并培训工人正确使用。

-化学品:标示和储存化学品,建立安全数据表和应急预案,为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提供培训。

-噪音:进行噪音监测,采取控制措施如隔音罩、隔音耳罩,并提供工人定期听力检测。

-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规范,提供绝缘工具和设备,针对设备维修和安装提供培训。

2.建筑工地:-高处作业:为工人提供合适的防坠落装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并设置固定扶梯和扶手,确保工人的安全。

-重型机械:培训工人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提供安全标示和隔离措施,避免机械碰撞和意外伤害。

-暴露于天气条件:提供防护服装、帽子和防晒霜,确保工人在高温、寒冷或潮湿环境中的舒适和保护。

-破碎物料和尘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口罩和手套,避免呼吸系统和视觉受到有害物质的损害。

3.医疗机构:-传染病:设立隔离病房,培训医务人员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操作,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锐器伤害:确保锐器的正确使用和处置,提供安全容器和锐器回收设施,进行相关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

-化学品:标示和储存化学品,确保医疗机构员工知晓应急计划和控制措施,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辐射:确保医疗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标准,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办公室环境:-火灾风险:设置适当数量的消防器材,明确疏散路线和应急出口,并进行灭火器使用培训和火灾预防宣传。

-电脑使用:确保电脑工作站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提供适宜的座椅、显示器和键盘,提醒员工定期休息和活动。

-室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维护灯具和空调设备,确保员工的舒适和健康。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这些危险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未固定好的脚手架、高空掉落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漏电等都是危险源。

在工厂里,运转的机器部件、高温高压的容器、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等也属于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物理性危险源如设备设施的缺陷、防护缺陷、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

2、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例如,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

5、行为性危险源比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识别危险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观察法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技术文件等,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逐一检查。

5、事故树分析法通过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逻辑关系,来识别危险源。

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1、确定识别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区域、活动、设备、人员等范围。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识别范围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清单、人员操作手册、事故记录等。

3、划分作业活动将工作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活动,便于更细致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4、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识别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识别。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方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方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方案一、危险源识别的重要性。

1.1 就像咱们过日子得知道哪里有坑一样,在各种生产生活场景里,识别危险源那可是头等大事。

要是不知道危险源在哪,就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危险随时可能找上门来。

1.2 这危险源啊,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怪兽,不知道啥时候就蹦出来搞破坏。

不管是在工厂里,还是在建筑工地上,或者是咱们日常生活的小区里,都得把这些危险源揪出来。

二、常见的危险源。

2.1 在工业领域,那些大型机器设备就是危险源的“重灾区”。

比如说,运转起来的传送带,就像个张着大口的怪物,要是没有防护措施,工人的衣服、头发很容易就被卷进去,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那些高温的熔炉,热得像地狱的火焰,不小心靠近就可能被烫伤。

2.2 建筑工地上呢,高高的脚手架看着就吓人。

一阵大风刮过,要是脚手架搭建得不稳当,就跟纸糊的一样,随时可能倒下来,砸到下面的工人。

还有那些建筑材料,堆得乱七八糟的,就像乱放的积木,一不小心就可能绊倒工人,造成伤害。

2.3 在日常生活里,也有不少危险源。

就拿家里的电来说,电线老化了还继续用,那就是在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还有厨房的燃气,要是泄露了,那可就是“引狼入室”,随时可能引发爆炸或者火灾。

三、控制措施。

3.1 对于工业里的大型设备,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位。

就像给那些危险的机器设备穿上一层铠甲一样。

比如说在传送带上安装防护栏,这防护栏就像忠诚的卫士,把危险和工人隔离开来。

对于高温熔炉,得设置警示标识,那标识就像一个无声的警告员,时刻提醒人们远离危险。

3.2 在建筑工地上,脚手架的搭建得严格按照标准来,每一个螺丝都得拧紧,每一根杆子都得放对位置,不能马马虎虎。

建筑材料也要摆放整齐,划分好区域,就像把东西都放在各自的抽屉里一样。

对于工人呢,要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他们知道这些危险源的厉害,可不能像愣头青一样,啥都不怕就往前冲。

3.3 在日常生活里,对于老化的电线,得及时更换,别心疼那点小钱,这是在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着想。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机械危险: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带来的切割、压力、磨擦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机械设备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机械危险。

2.化学物质危险: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中毒、燃爆或其他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化学品的标识、安全数据表和剧毒物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化学物质危险。

3.电气危险:包括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中可能造成电击、火灾等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记录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电气危险。

4.物理危险: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物理危险。

5.人为因素危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合理操作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的行为和操作情况,识别出潜在的人为因素危险。

二、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安装防护设备、改善通风系统、合理布局等。

2.技术控制:通过采用安全技术和设备来减少和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量、使用防护装备等。

3.管理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来控制和管理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等。

4.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控制来消除或减少的危险源,需要引入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员工的安全。

例如,佩戴头盔、护目镜、防护服等。

5.健康监测: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工作环境,需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三、危险源识别及控制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改进和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风险。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非常实用)

目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二、重大危险源清单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

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

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b)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c)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d)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e)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f)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g)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 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b)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c) 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d)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c)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a)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b)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c)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高空坠落危险源的识别〔1〕临边作业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与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头层墙高度超过3.2米的楼层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及顶层楼梯口,垂直运输接料平台等临边作业。

〔二〕洞口作业孔口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米及2米以上的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边沿上的作业。

板与墙的洞口,电梯井口,杯形,条形根底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门、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

〔三〕攀登与悬空作业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的作业为攀登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作业为悬空作业。

柱、梁和行车梁等构件吊装所需的直爬梯及其他登高用拉攀具,作业人员未从规定通道上下、阳台等吊车臂架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钢构件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衍架等大型构件、安装管道、模板支撑和拆卸,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门窗等悬空作业。

制定高处坠落预防措施为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工程实际,在确定高处坠落危险源后制定本措施。

一、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平安根本知识,平安考前须知等平安技术交底工作。

二、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公司、工程部、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

三、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

四、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首层完工后,搭设合理、牢固能起到防护作用的外脚手架,在架体内侧支挂密目式平安网,应注意的是在支挂密目式平安网时,必须按规定高出施工层一步架。

并在首层顶支挂第一道平安平网,在四层顶和顶层屋檐下支挂第二道和第三道平安平网,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五、对所有预留洞口,如通风道口,垃圾道口和短边边长超过250mm的预留洞口,加木盖进行防护,凡超过1000mm的洞口应在上方铺设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板,并在下方支挂平安网。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环境破坏、引起财产损失等的物质、能量、设备或行为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遭遇各种危险源,因此,识别并采取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危险源的识别识别危险源是危险源控制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识别出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危险源:1.环境因素:我们身处的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有无安全隐患。

比如建筑物的结构、通风、照明是否达标,道路是否存在塌陷、堵塞或破损等。

2.设施设备:观察设施设备的状态,是否出现老化、故障,是否维护得当。

比如,电器是否存在漏电、电线是否老化等。

3.人为行为:人为行为也是危险源之一,无论是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可能存在危险。

比如行人乱穿马路、交通违规、饮酒驾车等。

二、危险源的控制了解危险源后,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1.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削减或避免危险源的发生。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网、脚手架等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高处坠落的风险。

2.屏障措施:屏障措施是采用物理屏障或人员进行隔离,将人和危险源分开。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设置固定的安全栅栏,将危险源与人员区隔开来。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危险源无法完全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将危险源的危险性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

4.紧急处理措施:在危险源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应开启灭火器或呼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5.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是提高个人和集体安全意识的有效方式,通过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危险源的发生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识别各种可能的危险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和周围的人员的安全。

只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地消除危险源,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物理危险源:包括噪声、震动、辐射等对人体有害的物理因素。

2.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有害液体、易燃物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3.生物危险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体。

4.人为因素:包括不安全的工作方式、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人为因素。

5.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1.针对物理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的生成和传播。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设备、减少振动源等措施减少震动的产生和传递。

(3)辐射控制:采用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等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针对化学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毒面具等防止化学物质的吸入。

(2)防护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减少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3)替代措施:替代使用无毒无害的替代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暴露。

3.针对生物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卫生控制:加强个人卫生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和清洁。

(2)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3)健康检查:定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4.针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措施:(1)培训教育:对从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提供安全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5.针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措施:(1)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维护和修复。

(2)防火措施:采取防火材料、安全灭火器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

(3)紧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应急设备和药品,并进行相应培训。

综上所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潜在的危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主要危险源的控制、识别及其针对措施

主要危险源的控制、识别及其针对措施

主要危险源的控制、识别及其针对措施(一)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控制企业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易发生的伤害事故的类别,确定主要危险源有以下几方面:1、高处作业,包括塔吊、外脚手架、支模架、井架、“四口”及临边作业,悬空作业、交叉作业等,对可能造成高处(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事故。

2、机械设备作业,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

3、施工用电作业,漏触电保护器失灵,保护接、无连接、断开等现场,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4、电焊,对焊作业的花火、焊弧、用电可能造成烧伤、晃眼、触电等事故。

5、“三宝”不按规定使用佩戴,可能造成物体打击、坠落、扎伤头部等事故。

6、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可能造成其它形式的事故,如机械损坏、人员伤亡等事故。

(二)根据主要危险源,加强对危险点、部位的识别:l、高处坠落的危险点:(1)2米以上的悬空和高处作业:(2)基坑四周(3)楼梯口、电梯井口(4)预留洞口、坑井(5)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6)井架、塔吊、施工电梯的卸料平台:(7)井架、施工电梯钢丝绳断裂:(8)外脚手架的内外侧:(9)脚手架格、拆过程架、起重机械的装、拆过程。

2、物体打击的危险点:(1)外脚手于架上物体的失落:(2)通道口上方物体的失落;(3)塔吊等起重机械下方;(4)进入施工现场均有物体打击的危险。

3、触电的危险点:(1)施工动力设备、现场照明用电的私拉乱接;(2)配电箱的配置,不规范,保护零线不到位,漏电保护器失灵:(3)用电带电作业;(4)外电小于安全距离;(5)配电线路的电线破皮、老化,线路过道;(6)潮湿作业场所及手持电动工具。

4、机械伤害的危险点:(1)各类机具的齿轮咬合部、传动部位、离合器等无防护罩:(2)平刨、园盘锯的操作部位;(3)搅拌机料斗下方:(4)打桩机械移动。

5、起重伤害的危险点:(1)各类限位、防护装置失灵;(2)附墙、地锚不符规范:(3)索具使用不合理,钢丝绳磨损;(4)司机指挥违章作业;(5)吊装臂下方有其它作业、站人;6、坍塌的危险点:(1)基坑作业;(2)坑边荷载:(3)脚手架的材质、立杆问距等;(4)模板工程的支撑、稳定及荷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危险源,因此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识别方法以及常见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是一种常用的识别方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查,记录下各类潜在的危险源。

清单内容可以包括能源、化学品、机械设备、高处作业、火灾风险等。

制定完善的清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从而更好地制定控制措施。

2.现场检查与安全分析现场检查和安全分析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识别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工作环境、设备及流程,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表格记录现场问题,并进行风险评估。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工作环境、设备或流程来减少危险源对人体的威胁。

常见的工程控制措施包括安装安全防护设备、改进工作站设计、提供有效的排风系统等。

例如,对于噪声危险源,可以考虑在噪声源头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声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2.行政控制措施行政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标准和程序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这包括培训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立救急设备和应急预案等。

例如,在工作场所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可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3.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指员工个人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危险源对自身的伤害。

这包括佩戴安全帽、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遵守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员工应佩戴防护面罩、防火服等,以保护头部和身体不受高温的侵害。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我们以一个公共场所的案例进行分析。

在某办公大楼中,火灾危险源普遍存在。

通过进行危险源清单和现场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火灾危险源包括电线老化、明火使用、烟雾报警系统故障等。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措施1.机械设备:对于工作场所中的机械设备,应对其进行辨识,如锯床、压力机、起重机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受到足够的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如佩戴防护设备、正确使用工具,避免发生擦伤、切割、压伤等事故。

2.化学品:辨识危险化学品,如酸、碱、毒物等。

对于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在必要时戴上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避免皮肤接触或吸入引起的中毒。

3.火灾和爆炸:辨识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因素,如易燃物、可燃气体等。

在工作场所中,应加强火灾和爆炸的防控工作,如设置灭火器、疏散通道、安全门等,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4.高处坠落:对于存在高空作业的场所,应辨识高处坠落的危险源,如楼梯、天花板、施工脚手架等。

对于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备安全带、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安全。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措施选择:根据危险源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取物理措施,如加装防护罩、提供安全提示标识等。

对于化学品,可以采取技术措施,如隔离储存、密闭操作等。

2.预防:在辨识危险源的同时,要积极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流程,以及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警示标志:在危险源周围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危险性和注意事项,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例如,使用黄色警示标识表示危险区域,使用红色警示标识表示禁止进入区域。

4.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工人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应佩戴这些装备,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危险源,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危险源识别是指对工作场所、设备、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该以现场勘查、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为基础,综合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1.机械设备:一些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磨损、松动等问题,导致操作者受伤。

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化学品: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影响。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正确使用化学品,并且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存在坠落、滑倒、失衡等风险。

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护栏、安全带等保护措施,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4.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可能由电器设备的故障、易燃物料的存在、不当处理可燃气体等原因引起。

应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管理计划,包括消防设备、员工培训和应急计划等。

5.生物危险:一些工作场所可能暴露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危害。

必须加强卫生和通风措施,并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和培训。

针对以上危险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根据危险源识别的结果,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

2.员工培训: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工艺改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闭路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避免员工直接接触危险环境。

4.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护栏、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5.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开发并实施合适的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按照安全的工作方法进行操作。

6.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及时修复或替换存在问题的设备。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1、水上作业风险源:水上施工作业人员未穿救生衣;作业人员酒后上岗;作业平台临水临边防护不到位。

控制措施: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严禁酒后上岗;水上作业要加强安全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作业设立安全栏杆、安全网。

2、桩基作业风险源:桩架安装基础不平发生倾翻;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桩孔防护不到位;桩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

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查看,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立即进行更换;要做好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置警示灯、警示牌等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对桩机操作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立即制止并进行处罚。

3、沟槽、基坑作业风险源:因土质不好,支护不到位,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塌方;坑边坡上松动石块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过程中落物;挖机、土方车等机械设备作业时与作业人员发生碰撞伤害。

控制措施:根据地勘资料进行的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监测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报告制度,并应有应急措施,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施工时将基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基坑边保护范围内禁止堆载、禁止重载车辆通行;基槽内及周边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全帽等防护装置,机械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指挥,防止碰伤事故。

4、车辆驾驶风险源:无证驾驶;违章操作;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载、超速行驶。

控制措施:安全交底教育,禁止违章操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测速检查,设置限速标志。

5、施工用电风险源:未采用由总配电箱经分配电箱到开关箱的三级配电系统及“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电工未持证上岗,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未实行有效隔离、电气设备和线路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1.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旋转部件、移动部件、夹紧部件等,可能导致挤压、夹伤、切割等伤害。

预控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旋转部件和移动部件安全可靠。

提供安全护罩、安全开关等安全设施,并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规程。

2.化学品:危险源: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腐蚀、中毒等危害。

预控措施: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包装,确保员工了解并能正确使用相关化学品。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并设立化学品存储区域。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坠落、摔伤等意外事故。

预控措施:为高处作业区域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设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提供适当的登高装备,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警示。

4.高温环境:危险源: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预控措施:为高温环境提供足够的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并组织员工轮班工作,保持体温平衡。

提供适当的清凉饮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晒霜、太阳帽。

5.噪声:危险源: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预控措施:设置隔声设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耳罩,并进行职业卫生监测,确保噪音在可接受范围内。

6.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可能存在触电、火灾等风险。

预控措施: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供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安全开关,并对员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

7.粉尘:危险源: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和火灾。

预控措施:对粉尘源进行控制和收集,避免其散布和积累。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并进行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8.手动搬运:危险源:手动搬运可能导致拉伤、劳损等伤害。

预控措施:提供合适的搬运设备,如手推车、叉车,并确保员工接受合适的体力劳动训练。

减少搬运重物的频率和距离,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具体的预控措施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第一条、塔吊安拆及作业危险因素:塔吊在运往施工现场过程中,发生的超载、超高等项作业。

可能导致的事故:损伤设备或发生交通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严格控制超载、超高作业。

危险因素:混凝土基础地耐力不达标,外形尺寸,水平超标。

可能导致的事故:塔吊倾斜或倒塌。

现有控制措施:严格执行原厂技术要求。

危险因素:销轴、螺栓规格混装,安装不到位,预紧力不够。

可能导致的事故:塔吊无法正常安装及工作、机械损坏。

现有控制措施:严格报告原厂安装工序要求。

危险因素:爬升套安装导向间隙调整不当。

可能导致的事故:塔吊无法顶升及降节。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按要求调整。

危险因素:主卷及小车钢丝绳排列不齐,磨损及断丝(股)超标,死首装置不合格。

可能导致的事故:绳丝绳拉断落物伤人。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换绳、更换死首装置。

危险因素:接地保护阻值大或电缆破损。

可能导致的事故:造成漏电、触电伤亡。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摇测、重做。

危险因素:各部离合器、刹车装置调整不当磨损超标或失灵。

可能导致的事故:被吊物坠落、伤人。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调整、更换。

危险因素:各部安全装置不齐全、不灵敏。

可能导致的事故:操作失控。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及日常检查。

危险因素:吊索具规格不符、磨损超标。

可能导致的事故:被吊物坠落伤人。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及日常检查。

危险因素:各部钢结构变形、裂纹、开焊。

可能导致的事故:塔吊倒塌。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及日常检查。

危险因素:塔吊附着圈及杆规格、尺寸及与建筑物联接处不符合要求。

可能导致的事故:塔吊倒塌。

现有控制措施:安装验收及日常检查。

危险因素:塔吊作业范围内有障碍物,与变压器、外电线路距离不符合规定。

可能导致的事故:碰撞及触电。

现有控制措施:按规定搭设防护。

危险因素:施工现场多塔作业,无防碰撞措施。

可能导致的事故:碰撞。

现有控制措施:制订防碰撞措施。

危险因素:安装人员、电工、塔司信号工未经专业培训,未执证上岗。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9、移动工具使用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使用移动电动工具胶皮线缠绕架体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使用移动工具没有插头,用木棍代替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0、办公区内临时用电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保护零线截面太小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保护零线颜色不对
20
电锤连杆甩出 伤人
伤人
注意加注机油,防连杆器套磨损松旷
21
手持工具刀具砂轮脱落
伤人
上片时与接盘安装稳固镙丝紧固加弹簧垫防脱落
4、电焊机作业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电焊机绝缘失效
人员伤亡
严禁使用绝缘失效电焊机
2
未配用专用配电箱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3
未使用专用线缆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
手持灯具破损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4、外电防护搭设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高压防护设施搭设不坚固,受大风影响、倒塌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高压防护设施标志不明显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高压防护的搭设或拆除没有停电
伤人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吊车司机在没有专业人员指挥的情况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二、重大危险源清单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

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

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 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b) 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c) 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d) 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e) 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f) 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g) 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 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b) 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c) 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d) 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c) 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③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a) 正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b) 异常施工情况下的危险源;c) 紧急情况(如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④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a) 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b) 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c) 将来可能出现危险源。

根据建筑施工特点,对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辨识、预测和评价。

3、危险源的辨识时间各施工工程应根据本施工阶段所涉及的危险源分阶段辨识。

可分为:地下室施工阶段、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

4、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采用沟通与交流、现场调查与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分析、安全检查法、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评价等方法。

5、危险源的风险评价①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价。

用直接判断法(优先)和D=LEC计算方法确定风险等级。

A、优先采用直接判断法评价,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a)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 曾发生过事故,现在尚无合理、有效控制措施的:c) 直接观察到存在潜在重大风险(火灾、爆炸等)的。

B、采用以下方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带来的风险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a)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事故的概率为1。

然而,从系统安全角度考察,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为0.1,而必然要发生事故的数值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表1b)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程度(E)表2c)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因此规定其数值为1~100。

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值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的可能性分数值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100之间,如表3: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表3d) 风险值(D)求出后,按表4内容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及相应风险控制策划的依据。

(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在不同时期,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危险等级划分(D) 表4表中:A、不可承受风险: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事故的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伤亡风险。

B、重大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事故的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为一般风险。

C、中度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虽导致事故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D、可承受风险: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E、可忽视风险:稍有危险,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②风险评价要联系生产的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要考虑需要采取对应措施与能力相适应,风险级别是综合分析评价的结果。

6、危险源的风险控制策划①风险控制措施包括:a)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用于控制现有防护措施难以奏效的重大危险源,或用于事故预防的持续改进。

需要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建设一些安全技术设施。

b) 运行控制程序通过加强管理,用于控制正常生产活动中的重大危险源。

企业自身的重大危险源采用控制程序;相关方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重大风险采用管理程序。

c)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通过加强并规范管理,用于控制紧急、异常、突发性的重大风险(如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爆炸等)。

②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表5③风险控制的措施计划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a) 计划的控制措施方案能否将风险降低于可允许水平;b)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c) 是否适用,便于实施。

7、企业工程项目部根据工程形象进度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调查表》汇总,并按风险评价结果(直接判断或D>160)制定《重大危险源清单》。

8、企业工程项目部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别纳入目标管理,组织各单位(科室)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编制《与风险有关的运行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9、企业各单位(科室)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工艺、设备、技术、产品等发生变化时),对危险源清单及时更改并将更改信息及时传递至工程项目部。

项目部应依据更改情况作出新的风险控制安排。

10、相关记录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表》②《重大危险源清单》③《危险源汇总登记表》企业重大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根据对本企业的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调查,确定本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为了控制重大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方案。

一、安全管理的管理办法: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签定工程经济承包中有安全生产指标;制定各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按国家要求配备安全员;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制考核。

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的发生,年一般事故不超过1.5‰;职业病发生率为零。

)安全责任目标进行分解,按分解的责任进行考核。

3、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由技术部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其它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并走在施工进度的前面。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做好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履行签字手续。

对专业性较强的分布(分项)进行单项交底。

5、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做好日常的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做好检查记录,履行签字手续。

6、落实安全教育制度。

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教育;(高处作业、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督促各班组进行岗位安全教育。

(操作规程、作业环境、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7、落实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上班前班组负责人应在布置生产的同时交代安全工作,注意事项,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杜绝事故的发生。

8、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按期接受政二、机械伤害的管理办法:1、卷扬机安装平稳牢固、周围排水畅通、地锚设置可靠,搭设防护棚。

操作台搭设在视野开阔的地方。

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的固定,弹性连轴器不得松旷。

检查安全装置、防护设置、电气线路、接地或接零线、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丝绳与转筒及吊笼连接牢固,不得与机架和地面摩擦。

卷筒上的钢丝绳排列整齐,当重叠或斜绕时,停机重新排列,禁止在转动中用手拉脚踩钢丝绳。

在卷扬机制动操作杠的行程范围内,不得有阻碍物或阻卡现象。

物料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物件或吊笼下面禁止停留或通过。

休息时将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

作业中发现异响、制动不灵、制动带或轴承等温度剧烈上升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作业中停电时,立即切断电源,将提升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

作业完毕,将提升吊笼或物件降至地面,并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接规定要求经常对卷扬机进行加油,保养。

2、插入式震动器的电动机电源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接零安全可靠。

操作人员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电源线应满足操作需要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禁止用电缆拖拉或吊挂震动器。

作业时,震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毫米,并不得多余两个弯,操作时将震动棒垂直沉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

作业停止需移动震动棒时,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

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

3、钢筋切断机接送料台面应与切刀下部保持水平,工作台的长度可根据加工材料长度确定。

启动前检查并确认切刀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紧固,调整齿轮齿口间距,调整切刀间距。

机械未达正常转运时,不得切料。

切料时,应使用切刀的中、下部,紧握钢筋对准刃口迅速投入,操作人员站在固定刀片一侧用力压住钢筋,防止钢筋末端弹出伤人。

严禁用两手在刀片两边握住钢筋俯身送料。

运转中,禁止用手直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杂物,钢筋摆动周围和切刀周围,不得停留非操作人员。

作业后,切断电源,用钢刷清除刀片间的杂物,进行整机清洁润滑。

4、砂浆搅拌机固定牢固,作业前检查并确认传动机构、工作装置、防护装置等牢固可靠,三角带紧度适当,搅拌叶旋转方向正确后进行加料、加水搅拌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