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和职业压力的增大,职业倦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从定义、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到干预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
通过深入了解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为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职业倦怠的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将介绍职业倦怠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经典的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其演变。
还将概述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如医护人员、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群体的倦怠问题,以及跨文化视角下的职业倦怠研究等。
本文将总结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启示和展望,以期为我国的职业倦怠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历程职业倦怠的研究在国外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和识别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职业倦怠的成因和影响,尤其是对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和员工心理健康的影响。
进入80年代,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扩展到不同的职业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
研究者们开始探讨不同职业背景下的倦怠特点,并尝试提出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和方法。
9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和跨学科。
研究者们开始从多个角度探讨职业倦怠的成因,如工作压力、组织环境、个人因素等,并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来解释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
进入21世纪,职业倦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出了多种干预措施,如提供心理支持、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培训等。
职业倦怠的研究也开始关注跨文化背景下的倦怠问题,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倦怠特点和应对策略。
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历程经历了从定义识别到成因影响,再到预防和干预的过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职业倦怠的研究将继续拓展其领域和深度,为应对职业倦怠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
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第一篇:关于职业倦怠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职业倦怠的概念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Freuden-berger提出。
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职业倦怠现象就产生了[1]。
Freuden-berger的观点继而引发了众多学者对工作倦怠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产生了许多理论与模型。
在已有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理论模型分别由Maslach、Pines以及Shirom提出[2]。
随后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延伸到教学领域。
虽然教师职业倦怠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所有的研究者已形成共识,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
其中情绪衰竭是教师职业倦怠最核心、最典型的表现。
2、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心理学的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某个阶段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发现,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1)主观性。
(2)整体性。
(3)相对稳定性[3]。
幸福感有多项衡量指标,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评价,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生活满意度;(2)积极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觉得生活有意义、精神饱满等情感体验;(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4]。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maslach 和jacson(1981)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将职业倦怠描述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等综合症状。
pine(1988)以maslach的“情绪衰竭”维度为核心,扩展了职业倦怠产生的领域,认为职业倦怠可能发生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婚姻、学习、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产生倦怠。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综述提要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的概念后,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为降低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综述一、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早期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基本上为定性研究。
直到Maslach在1986年对职业倦怠概念维度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育版),从此研究者们开始了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更深入的实证研究。
首先,从实证研究的范围来看,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表现及危害、测量等。
通过这些研究,国外研究者对教师职业倦怠有了许多了解,并发现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将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产生,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仅有助于人们对职业倦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如何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指明了方向。
其次,从实证研究成果来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师职业倦怠理论。
主要有:(1)习得性无助理论。
Meicher认为当个体一再受挫时,个体会变得无所适从,转而陷入一种观望的状态,形成无助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2)资源保存理论。
从需求和平衡角度来解释职业倦怠的机制,当个体特定的资源或工作要求无法满足、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时,个人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职业倦怠的理论构建,而且对于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也有了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国内首次引入职业倦怠测量工具的学者是西南师范大学的赵玉芳与毕重增,他们运用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分析了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是我国首次对教师职业倦怠的量化研究,为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奠定了基础。
(一)从职业倦怠测量工具修订来看。
我国学者为了研究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对西方测量工具做了修订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开展了对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订工作,为编制适合中国文化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做出了贡献。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疲劳是指长期承受过度工作而导致心理和身体疲劳的一种状态。
随着全球化和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中体验到工作疲劳。
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工作疲劳对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组织绩效的不利影响,本文旨在对工作疲劳的研究和成果进行综述。
相关概念与测量在国际上,工作疲劳有多种定义及相应的工具进行评估。
其中,疲劳的定义有心理疲劳、生理疲劳、紧张感和疲乏感等。
由于不同种类的工作疲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症状,它们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评估。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调查问卷、面谈、生理指标监测器和脑电图测量器等。
工作疲劳的成因工作疲劳的成因有多种,既包括组织层面的因素,也包括员工个体因素。
组织层面的因素包括工作压力、无序的工作和过度项目管理等。
员工个体因素包括工作信念、个人需求和能力之间的不匹配等。
大量的研究揭示了影响工作疲劳的因素。
其中包括:工作特征、监管工作、工作支持和自我效能等。
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同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影响员工工作疲劳的程度和性质。
工作疲劳对员工个体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包括:焦虑、抑郁、失眠、压力增加、免疫系统的下降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的增加等。
此外,工作疲劳还可以导致员工从工作和个人角度对组织产生负面的情绪和态度。
在组织层面,工作疲劳也可以对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工作疲劳降低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导致员工的失误和事故增加。
此外,工作疲劳还可以导致员工缺席和离职等。
有效的工作疲劳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各种研究表明,预防和减轻工作疲劳需要整体的、系统的解决方法。
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正向的工作文化、充分地考虑员工的需要、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提供足够的工作资源和支持、以及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放松。
结论工作疲劳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管理和研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健康管理和组织行为等领域。
研究工作疲劳的成因、影响和管理措施,既可以帮助员工提高生产力和身心健康,也可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中持续感到疲惫、无聊、失去动力和兴趣等负面体验,同时也包括对工作的不满意和缺乏承诺感的心理状态。
这种现象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为它可能导致各种不良的结果,例如员工流失和生产力下降。
为了更好地理解工作倦怠的影响,许多学者已经对工作倦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建立了许多不同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1. 理论框架许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理论来解释工作倦怠的原因和影响。
例如,Maslach和Leiter(1997)提出了一个受到广泛接受的三因素模型,认为工作倦怠主要由情感耗竭、无效工作和缺乏成就感这三个因素构成。
情感耗竭指的是与工作中情感需求不匹配导致的疲乏和精神压力,无效工作指的是缺乏反馈、自主性和挑战感的工作,缺乏成就感指的是工作不被认为是有价值或者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员工感到很难满足工作的需求。
另外,一些学者提出了需要满足理论来解释工作倦怠,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在工作中会有三种需求:存在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
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感到枯燥无味,丧失意义,从而导致工作倦怠(Deci & Ryan,1985)。
2. 影响及其表现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工作倦怠对员工和组织都有负面影响。
对于员工来说,工作倦怠会降低身体健康、失去兴趣和动力、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幸福感等。
对于组织来说,工作倦怠会导致员工流失、生产力下降、质量下降、员工满意度降低、招聘难度增加等。
工作倦怠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情感疲乏、认知降低和行为变化。
情感疲乏表现为情感不佳、麻木不仁、缺乏同情心等。
认知降低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判断失误、决策错误等。
行为变化表现为增加迟到、早退、缺勤,生产率降低,投诉增加等。
3. 管理工作倦怠的方法为了减少工作倦怠在组织中的发生率,一些管理方法已经被提出。
例如,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充分自主性的工作任务,提供支持和反馈、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员工幸福感等。
此外,有一些个体形式的干预方法也可以使用,例如调整工作内容、缓解工作压力,增强社交关系、提高自我效能感等。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且随着社会的变迁,工作方式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改变。
工作虽然使人们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经济收入,但是工作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无法忽略。
工作中的疲劳和焦虑情绪逐渐增加,许多员工经常感觉到工作的压力和长时间的工作使他们慢慢失去动力和积极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工作倦怠 ( job burnout )。
一. 工作倦怠的概念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提出了工作倦怠的概念,她认为工作倦怠是长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带有情感的反应。
Maslach将工作倦怠分为三个方面:情感疲劳、低效能和缺乏个人成就感。
他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描述了工作倦怠的三个方面。
根据Maslach的研究,工作倦怠是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受到极度的精神压力、体力消耗和情感疲劳,导致个人长期缺乏主观成就感和专业认同感的一种病态状态。
随着人们对工作倦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其定义和特征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
1. 影响工作倦怠不仅会对个人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组织氛围和经济利益等造成不良的影响。
个体级别的影响主要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宿醉、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
组织层次的影响主要是导致员工流失和减少工作积极性、效率和创造力,最终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
社会层次上的影响主要是由工作倦怠引起的疾病和疾病治疗费用的上升,以及由工作倦怠引起的社会经济成本上升。
2. 机制工作倦怠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职业资源匮乏:个体面临职业资源匮乏的情况时,将会感到无助和失落,从而产生情感疲劳,失去了对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2)员工个人特征与健康状况:员工个人特征和健康状况对职场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如果员工长期处于肥胖、高血压、失眠等健康问题中,这些问题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状况有负面的影响。
另外,不同性格特征的员工对于自己工作的期望也有差异,这些期望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
1. 工作休息:定期休息可以帮助员工调整和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并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
职业倦怠研究综与展望————————————————————————————————作者:————————————————————————————————日期: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人力资源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与展望李文静宋双斌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067)。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在厘清其研究脉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倦怠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和细分,职业倦怠成因和后果的本土化分析,量表的本土化修改、开发和应用,以及干预对策的系统化研究。
关键词:职业倦怠情绪枯竭干预性研究“倦怠”(burnout)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Greene1961年出版的小说《一个枯竭的例子》中,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痛苦和幻想破灭而躲进非洲丛林离群索居的故事。
该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对职业倦怠这一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
此后的数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对职业倦怠展开研究。
一、国外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职业倦怠真正的深入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40余年间,国外学术界已经建立起关于职业倦怠的完善研究体系。
综观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概念描述、实证分析和拓展研究三个阶段。
1.职业倦怠的概念描述阶段描述阶段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研究者们主要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通过记录和观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并努力探究其成因。
所运用的方法也主要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为主。
Frendenberger是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通过对向滥用药物的青年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进行观察,Freudenberger(1974)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职业倦怠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作的人员,因对工作的投入超过了自身的极限,从而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断提出的要求,最终导致的一种病状。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职业倦怠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果颇多。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量表、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相比较国外丰富的研究成果,国内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标签:教师;职业倦怠;综述1相关概念界定1.1职业倦怠1974年美国心理治疗学家费登伯格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此后,职业倦怠便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
但是关于它的定义并不统一,不同的研究者在各自的领域对其进行了界定,如临床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马勒诗和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组织学观点的代表人物奎内思认为倦怠是对有压力的、使人心烦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一种应付方式;社会历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耶鲁大学的萨若森认为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特征,也是社会面貌在个体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
在众多的研究中,最为广大学者所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等(1986)所做的静态定义,他把职业倦怠分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1.2教师职业倦怠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职业倦怠的表现将其划分为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代表人物是马勒诗;Maslach和Leiter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仅是个人压力问题,而是个人与工作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可的是Byrne. B. M.下的定义,他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倦怠,是指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和体验,表现为身心疲倦、缺乏干劲、情绪低落、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等。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倦怠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加,对工作倦怠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工作倦怠研究的综述进行梳理,包括工作倦怠的定义、成因、影响及应对方法等方面,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工作倦怠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一、工作倦怠的定义工作倦怠通常分为三个维度:情感耗竭、缺乏工作投入和工作不满意。
情感耗竭是指个体对工作中的责任、压力和工作要求感到无法承受,体现为情感疲乏和对工作的冷漠。
缺乏工作投入是指个体对工作失去了激情和积极性,不再投入充分的精力和热情。
工作不满意则是指个体对工作内容、组织环境或者工作结果感到不满意,体现为对工作的抱怨和不满情绪。
工作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中包括个体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和组织因素。
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例如个体的性格特点、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
工作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资源等。
组织因素包括领导方式、组织文化、组织氛围等。
工作倦怠不仅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工作效率和组织绩效造成影响。
对个体而言,工作倦怠可能导致焦虑、抑郁、身体疾病等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
在工作效率方面,工作倦怠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工作错误增加,甚至可能引发工作事故。
对组织而言,工作倦怠会导致员工流失率增加、员工离职率加大,同时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
四、工作倦怠的应对方法针对工作倦怠问题,个体和组织都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对个体而言,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心健康。
对组织而言,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工作环境、加强人性化管理,提供心理健康援助和培训,建立健康的组织文化和氛围。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述评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职业倦怠概述•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方法•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结论与展望•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建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受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对教育工作的影响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起源与发展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与特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空间与不足010203研究目的和方法分析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差异与联系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建议02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状态下,对工作、自我和他人产生消极反应,并伴有一系列身心症状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职业倦怠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
如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等。
工作压力如与同事、学生和家长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人际关系如对自我期望过高,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满足感。
自我认知如对教师的社会期望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
社会期望离职倾向增加部分教师因倦怠而考虑离职或转行。
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职业发展受阻如工作动力下降、职业规划停滞等。
教育质量下降如教学热情减退、教育方法单一等。
03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研究起步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成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等方法。
010203研究起步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起步较早且研究成果丰硕。
研究内容涉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影响因素、倦怠的测量与评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
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等方法。
研究内容比较国内外研究都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测量与评估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但国外研究更深入探讨倦怠的影响因素,而国内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境的六个方面 ,发现当员工与工作环境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长期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倦怠,失配时 间越 长 ,失 配方 面越 多 ,产生 倦怠 的可 能性就 越大 。
( )资源保 存理论 ( o srai f eo re h oy 二 C n evt no suc e r1 o R T
资源保存 理论 是关 于倦怠 过程 的重要 理论 , 最初 由 H bol 出 , o fi提 从工 作要求 和 资源 的角度对 职 业倦 怠加 以解释 是该 理论 的突 出特征 。I bol 为 ,工作 要求 与工作 资 源作为 倦怠 的两个 潜在 心 5 fi认 J Ho 理 过程 ,分别 与倦 怠 的不 同维度存 在高 相关 ,工作 要 求过 高及 工作 资源 缺乏 容易导 致倦 怠 。工作 要
收 稿 日期 :2 0 — 2 1 090—0 基金项 目:广 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课题 ( 0 8 Y 1 2 0 C 0 7)及广 东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 7 J7 o 0 S0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赵 崇 莲 (16 ), 史 , 纳 西 族 , 云 南 丽 江 人 ,, 商 学 院 副 教 授 ,西 南大 学 理 学 院 博 士研 究 生 。 9 8一 东
一
、
职 业倦 怠 的概 念
职业倦怠(cu ao ab rot 也称 “ ocpt nlun u , i ) 工作倦怠 ” ,国内也有翻译 为 “ 工作衰竭” “ 、 职业枯竭” 、 “ 职业 过 劳 ” 。 早对 职 业倦 怠 的研 究始 于 2 世 纪 7 年代 。9 4 , 约临床心理学家 Fedn egr 等 最 O 0 17 年 纽 ru ebre
第 4期
赵 崇莲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 )MB 量表 一 I
职业倦怠研究文献综述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衰竭”、“职业枯竭”、“职业过劳”等等,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较为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行业中。
19世纪60年代,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倦怠的案例》,书中描写一位才华横溢的建筑设计师事业到达巅峰之时,却感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慢慢耗尽,对工作的热忱和成功的渴望消失殆尽,在经历了一段内心的痛苦挣扎后,他辞掉了在人们眼中充满光环的工作,远离故土,只身前往非洲原始丛林开始自己新的生命旅程。
这部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读者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体会和冲动。
从此“倦怠(burnout)”一词便进入美国大众的语汇,并逐渐为世人所熟知,用来描述一种歪曲的人职关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看了这本小说后,发现自己和书中所描写的,事业如日中天却对工作毫无热情的建筑师一样,有一种对工作挥之不去的消极心境,便根据自己以及相类似人群的生活写照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新名词,并于1974年将其第一次应用在心理健康的领域,用以描述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他指出,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工作中出现的情绪耗竭症状。
当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竭时,职业倦怠就产生了。
此后二三十年的时间,许多研究者对职业倦怠这一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总体而言,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主要有费登伯格的临床学观点、奎内思(Cherniss)的组织行为学观点、萨姆森(Samson)的社会学及历史学观点、法伯(Farber)的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马勒诗(Maslach)等的社会心理学观点。
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抱有不现实的高期望和无法缓解的巨大压力而导致的情绪、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日益繁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和疲惫,这种情况被称为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而且对组织的稳定和发展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理解和预防工作倦怠已成为组织管理和员工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回顾过去二十年内工作倦怠研究的发展,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并讨论未来的研究方向。
1. 工作倦怠的定义和测量工作倦怠是一种情感状态,表现为对工作的负面看法和消极感受,包括情感倦怠、认知倦怠和行为倦怠三个方面。
情感倦怠指员工对工作的情感反应消极、冷漠、不满和无聊;认知倦怠指员工感到工作重复枯燥、无聊乏味和缺乏挑战,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减退;行为倦怠指员工对工作任务的表现消极、不负责、不积极和懒散。
工作倦怠又与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个体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
测量工作倦怠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面谈、日志记录等。
其中,研究最广泛的是问卷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两类问卷:一是针对工作倦怠总体状况的问卷,如马斯洛工作倦怠量表、莫伦斯工作倦怠量表等,主要用于测量企业或职业群体的工作倦怠水平;二是针对工作倦怠三个方面深入了解的问卷,如情感倦怠问卷、认知倦怠问卷、行为倦怠问卷等。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问卷调查方法普遍适用于大规模研究,但应用时也要考虑其有效性和可信度。
工作倦怠表现为对工作的消极反应和负面情绪,其主要特点包括:(1)长期存在:工作倦怠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状态,不同于一时的疲惫和失落。
(2)动态变化:工作倦怠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3)具有转移性:工作倦怠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社交活动和个人健康等方面。
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研究,工作倦怠的成因涉及多方面:如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条件的改善、员工的个体特征、组织变化等,其中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有:(1)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一个因素。
具体而言,任务重复单调、任务时间过长、任务目标过高等都会引起员工的认知倦怠和行为倦怠,降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表现。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职业倦怠现象已广泛出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视为新世纪的危机和现代生活的疾病。
体育教师因其工作的特殊性,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回顾、整理与反思我国学者这些年来在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大体呈现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从而找出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成因,为体育教师更好的投入到生活和教学中提供服务。
标签: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自20 世纪70 年代“倦怠”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它一直是心理健康和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所谓怠倦是指懒惰疲塌;懈怠,厌倦。
“职业倦怠症”又称“ 职业精疲力竭症”专指“ 助人行业中的人们因工作负荷过大而产生的一种身心极度疲惫的状态。
”而体育教师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为者,因其自身专业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解,从而探究其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具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维度、人口学变量差异、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后果及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等,而且研究往往是交叉或综合进行的。
1.1职业倦怠的维度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可以从三个维度去定义:即情感消耗、去人性化和缺乏成就感。
情感消耗是指个人的生理及心理资源被耗尽的感觉,表现在体育教师常常表现出疲惫感,性急易怒,容忍度低,并且在与学生授课的过程中缺乏热情和活力,常常感觉到一种衰竭、无助感,甚至對生活悲观冷漠;去人性化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时的消极态度,对他人冷漠、疏远,人情味不足,表现在对同事持多疑的态度,对学生缺乏重视,拒绝接纳或不主动接触学生,忽视学生的感情,用蔑视的口吻称呼学生,用带有标签式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缺乏成就感是指感觉对工作无法胜任,以及在工作中缺乏有成就的体验。
表现在教师感觉自己无法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并抱怨自己专业前景不如别人,尤其是当自己的精神或者物质回报不及他人时,会产生的较强的自卑感。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开题报告4800字
开题报告书选题依据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使命。
“教师职业倦怠”这个现象近年来被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讨论。
毋庸置疑,造成在职老师出现工作倦怠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笔者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分析,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借鉴。
众所周知,教师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随时随地处理多种教学以外的行政性事物。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转变,教师也随之进行转变,这不仅是有思想理念上的改变也有行为方式上的变革。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也要面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度忠诚度不高,仅仅是揩其作为生存的方式,这就十分容易陷入职业倦怠。
他们消极的情绪、态度以及在这种情绪、态度的支配下产生的行为方式,基于以上原因不难看出教师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跟老师的教学状态对于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不容拖延。
而中学(高中)体育老师由于中国教学现状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不受领导关心,也缺乏同事支持,所以本文以体育老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为切入口,对中学体育老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来辐射教师职业倦怠这类问题,希望对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有益的借鉴。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中学体营教师一旦形成职业倦怠,对工作揩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且对体育教师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带来不利影响。
表现为其身体的衰竭、情绪的萎靡,甚至是素质的劣化,体育教育质量的降低,并直接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而认知的扭曲、行为的异常会使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逐渐模糊,扭曲自己对体育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失去责任感,并表现出对工作无动于衷、对教育对象冷漠无情,甚至出现对他人大打出手的无道德、无情感的异常行为,职业倦怠阻碍了体育教师的成长,导致了教学的失败。
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并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也自然成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工作倦怠是一个涉及工作场所的心理状态,指的是由于工作的过度压力和无力感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缺乏积极性和满足感的状态。
工作倦怠对个体和组织都有负面影响,如降低工作绩效、增加职业失误、影响工作满意度等。
对工作倦怠进行研究和预防非常重要。
工作倦怠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提出的。
他定义工作倦怠为“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的状态以及对个体心理和生理能量的耗竭”。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工作倦怠进行了分类和测量工作。
根据工作倦怠的体验和影响,可以将其分为3个维度:情感耗竭、无工作满足感和缺乏自我效能感。
情感耗竭是工作倦怠的核心维度之一,指的是个体感到疲劳、焦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
情感耗竭会对个体的工作绩效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无工作满足感是指个体对工作感到乏味、不满意和缺乏成就感的心理状态。
无工作满足感会降低个体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缺乏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负面评价和对工作的不自信。
缺乏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与个体的工作特征、个人特征和组织特征密切相关。
工作特征包括工作量、工作压力、薪酬、工作时间安排等。
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呈正相关,而与收入和工作时间安排呈负相关。
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自我效能感等。
研究发现,女性和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
组织特征包括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和员工福利等。
研究发现,组织文化支持、灵活的领导风格和完善的员工福利可以减轻工作倦怠。
为了预防和减轻工作倦怠,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组织应该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组织应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组织可以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来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个体也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措施,如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积极参与娱乐和运动等。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
职业倦怠调研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了解职业倦怠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段都存在,但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略有不同。
年轻人更容易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疲惫和倦怠,而中年人和老年人则更容易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而感到倦怠。
这表明,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其次,我们对不同职业领域的人群进行了深入访谈。
访谈结果显示,职业倦怠主要是由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因素导致的。
其中,工作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是导致他们感到倦怠的主要原因。
此外,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对职业倦怠有一定影响,一些受访者表示,工作环境差、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也会让他们感到倦怠。
另外,我们还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关系等都有不良影响。
许多受访者表示,由于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到了工作质量,同时也会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家庭关系。
这些影响不仅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最后,我们对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缓解职业倦怠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调整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等。
许多受访者表示,通过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积极面对工作压力,可以缓解职业倦怠;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技能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也是缓解职业倦怠的重要方法。
综上所述,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领域的人都可能受到影响。
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对家庭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作者:赵崇莲, 苏铭鑫, ZHAO Chong-lian, SU Ming-xin
作者单位:赵崇莲,ZHAO Chong-lian(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10320;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苏铭鑫,SU Ming-xin(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刊名: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31(4)
被引用次数:3次
1.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帅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期刊论文]-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03)
2.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学报 2004(05)
3.李超平;李晓轩;时勘授权的测量及其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期刊论文]-心理学报 2006(01)
4.KOMPIER;MICHIEL A J Stress prevention in bus drivers:evaluation of 13 natural experiments 2000(01)
5.KRISTENSEN T S;BORRITZ M;VILLADSEN E The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a new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of burnout[外文期刊] 2005(3)
6.PINES A;ARONSON E Career burnout:causes and cures 1988
7.HARDEN R M Stress,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is the swan exhausted7 1999(03)
8.HOBFOIL S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1989
9.MASLACH C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y of burnout 2001
10.MASLACH C 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 1982
11.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外文期刊] 1974(01)
12.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研究述砰[期刊论文]-心理科学 2004(04)
13.张琳琳;张静职业倦怠研究本土化[期刊论文]-理论探讨 2007(05)
14.ELLOY D F;TERPENING W;KOHLS J A causal model of burnout among self-managed work teammembers
2001(03)
15.JAWAHAR I M;STONE;THOMAS H Role conflict and burnout:the 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political skill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burnout dimensions 2007(02)
16.AMMONDSON P Job burnout 2000(03)
1.胡唐明.郑建明.秦嘉杭知性的干预德性的柔化——图书馆职业倦怠研究[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9)
2.冯耕耘.汪胜华.乔雯湖北省三峡地区游船员工职业倦怠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旅游研究 2010(1)
3.邓俊熙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浅谈[期刊论文]-华章 2010(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bdxxb-jykx20090401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