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III”专题二

如何面对思想史教学?

(上)

●主持:山东省教育学院教授齐健

●嘉宾:山东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钟红军

齐: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高中历史“必修(III)”中思想史部分的教学问题。今天的特邀嘉宾仍然是大家已经认识了的2007、2008年教育部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历史学科专家团队成员、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

钟:老师们,大家好。

齐:咱们山东、海南两省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已进入第六个年头,但是,一提起“必修(III)”文化发展史的教学,大家还是觉得这一部分的教学比较难把握,您觉得呢?

钟:是这样。我的印象里,新课改以前我们讲文化史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在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所谓重点内容后,加上一节包罗万象的文化史的内容。所以,文化史尤其是思想文化史给我留下的印象,似乎它在知识上是支离破碎的,学起来是既抽象又深奥的,而它在地位上则是无足轻重的(过去高考考得相对比较少)。我曾经开玩笑说,过去一讲到文化史的部分,似乎就是面对一个小阑尾。

齐:这个比喻有意思,这也就是一种类似鸡肋的感觉吧。总觉得它的地位不像政治史、经济史那样重要,考试也往往不是重点,所以,遇到教学时间紧张时,干脆就把这个“阑尾”割掉算了。

钟:但真正投入到历史新课程“必修(III)”这一模块的教学中之后,我发现思想文化史已经绝非是过去我们眼中的那副模样了。如今的思想文化史教学更需要我们学科底蕴的积累,而依照我们过去文化史的教学经历,是难以适应这种新要求的。

齐:是的,钟老师提到的“学科底蕴”这个概念,也使我想到我们身边的一些同行,由于长期承受应试教育的压力,被迫沉溺在习题里,对一些教育理论和高品味的阅读积累往往由潜意识的畏惧转化为习惯性的排斥,认为“这些东西对高考来说,远水不解近渴”。老师

们更希望能讲一些具有“实战意义”的教法,更希望能得到一些能直接“拿来”就用的东西,其实这一切都是只停留在对“术”的“迷恋”层次上,正是这种浅层次的迷恋,使我们疏于对历史教学本质的探究、对历史教师自身学科素养的内在积累,概言之,当我们排斥上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就无形中、无意中排斥了对历史教学“道”的追求。殊不知,正是由于对“道”的疏离,从而就使得我们在一些由课改而引发的问题面前常常有一种无力感,不能用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手段去面对或应付。而思想文化史的教学更需要我们在“道”的层面上感悟。那么,钟老师,在这几年的新课改实践中,你在思想文化史教学中到底悟出了什么呢?

钟:我想,站在学科的角度,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自己也认为历史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副科,看不到这一学科在学生人生成长、在民族血脉传承、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他是根本不可能也不舍得投入全部的人生激情去从事这项工作的。站在文化史的角度,我们应该懂得心存敬畏,如果不改变文化史在我们心中可有可无的“阑尾”地位,我们的教学就会永远停留在划划书,设计两个填空和选择的境界。思想史是一个个历史阶段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精华,如果我们漠视了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就错过了人类历史内涵最丰富的宝藏。这就要求我们:

一、心怀敬畏——把握思想文化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PPT)

齐:其实,如果我们把历史的三个必修模块放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再审视,就会发现:文化发展的历程: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被动体现,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

记得过去我们教文化史部分的内容,似乎只有穿靴带帽的一句话:“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毫无疑问,这句话在对文化现象的解读是非常准确而富有意义的。但如果只是孤立的看待这句话,就会把文化只看成是经济、政治现象的衍生物、附属品。所以,在这里,我更愿意把“文化”比喻成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基因”,这种基因是一定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产物,但这种基因一直存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血脉中,也正是这种基因的固守和变异,从而展示了人类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钟:您这里用了“文化基因”一词来概括文化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使我们不能不对思想文化抱有敬畏之心。

齐:当我们感受到文化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以后,我们还应该认真的思考和观察,它与政治文明的历程、经济成长的历程相比,到底还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这就需要:

二、独具慧眼——体会思想文化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特质(PPT)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曾写过一篇关于文化史教学的文章,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下面,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体会一下文化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特质。

关键词一:适应性与能动性

关键词二:地域性与民族性

关键词三:时代性与传承性

关键词四:包容性与开放性

关键词五:微观性与宏观性

以上向大家介绍的只是李惠军老师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或许有的老师会问:“知道这些,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或者再直接一点:“以后高考考文化史的题,就用这五组关键词组织答案吗?”那么,钟老师,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观点的呢?

钟:到底哪节课用这五组关键词呢?或者说某节课要体现五组关键词的哪一组或哪几组呢?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去做这种生硬的统计,但当我们把这五组关键词放在心里,就会发现它在每节课的教学中都会无处在在。我们常常评价某某的课讲的太浅,没有深入进去。其实,只有思想的深入,才能带来教学的深入。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一段话——

可以说,这就是“必修(III)”的模块主题。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李老师的文章观点作为我们来理解这一模块主题的要义来对待。

齐:我们只有站在这种高度来解读课标,才能真正读懂文化史的课标要求。如果我们讲先秦思想,就只停留在‚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而自认为这就已经落实了课程标准,那就只能使我们的文化史教学流于肤浅。

钟:我觉得李惠军老师的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他在对文化史在人类文明传承中的特质进行解读的同时,向我们深刻地诠释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科气质。请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