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教学工作永远具有教育性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3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3](https://img.taocdn.com/s3/m/367593a02cc58bd63186bd87.png)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3(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辨析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而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
)解析:2.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建立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把新获取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或知识体系。
)解析:3.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实施途径有: (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解析:4.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是并列的关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吗_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吗_](https://img.taocdn.com/s3/m/06b64b1c10a6f524ccbf8565.png)
教育评论/1999年第4期曾智昌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具有片面性。
从教师来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从学生来看,主体是复杂的,是有个别差异的,要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是有困难的;从内容来看,教师不一定完全理解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教师本人所提供的信息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从方法来看,有的教师采用注入式教学和一些非科学的方法,结果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危害。
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教学不可能永远具有教育性。
一、从教育者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从总的方面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对学生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然而,教师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不是神仙,他的教育活动不可能永远正确而毫无错误。
第一,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教学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人们认识和掌握教学的客观规律的能力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去认识世界,具体的历史条件制约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水平。
人们可以不断地打破旧的条件的局限,不断地发现、认识和掌握教学规律,但却永远不可能不受局限。
因为人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教学规律的掌握,是一个十分复杂、充满曲折的过程。
人们通常不可能一下子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和完全掌握客观规律,只能根据现在已被认识的规律去指导教学,还不可能进入 自由王国。
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正确的科学见解而毫无错误。
无论是多么聪明伟大的教育家都不能例外。
人有主观能动性,只能争取少犯错误,但不可能保证不犯错误。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精神状态以及社会与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每一个想法、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行动,都完全正确、绝对地合乎教育的规范。
因此,教学要做到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有困难的,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性的发挥。
教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心得体会8篇
![教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心得体会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5445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0.png)
教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心得体会8篇教师以德育人心得体会1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提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德、智、体、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们所说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缺乏,有时会极大地影响他的成长和成才。
在教学中,我认为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教师在学生中赢得威信的基础,是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力量。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对教师的定义是授业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说。
但在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老师如果只忙于教学、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学生的成长过程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这至少不能说他(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老师或者说他(她)缺少爱心,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样的老师也代不出好的班级。
如果一个班集体没有凝聚力,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如果对所有的学生没有爱心,没有较强的个人人格魅力,那么这个班级到头来必然会人心涣散,纪律涣散,更谈不上教学成绩。
从相反的角度讲,一个老师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爱心(注意我说的是真心地去爱孩子而不是假意地去敷衍他们甚至讨厌他们),真正地关心学生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爱护学生的爱好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急学生家长之所急,说学生家长之想说而又不敢说,做学生家长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班级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树立较高的威望,这样以来当你在班级里上课时学生无论是听课状态还是听课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有人在课上违反纪律,就会像冒天下之大不嶷一样,受到同学们群起而攻之。
在这样的班级里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基本上是对等的,师生关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沟通尽在细微处;有时候一个提问,一个手势,甚至一个眼神,都将会永远地印记在学生在心灵中,这也许会成为他进步的动力,或许会成为他从一个落后生转变成一个先进生的转折点,因为他知道:老师在关注着我!一、人民教师应具备爱生如爱子的高尚品德。
教育学原理辨析题
![教育学原理辨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4b8e6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5.png)
辨析题原理1.动物界存在着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泳的现象,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
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在养护幼仔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有些相似,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是一种程序化的反射活动。
人类的活动是自知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
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
2.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学两条基本的矛盾或关系。
这种表述是正确的。
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既能促进人的发展,又要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育要更好地培养人,首先要了解人,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必然与其他社会现象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种表述是正确的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对人的培养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4.文化教育学仍然没有脱离思辨的模式。
这种表述是正确的文化教育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对赫尔巴特教育学批判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主要观点:(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历史。
(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过程是一种文化历史过程。
(3)教育研究要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4)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
(5)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和“唤醒”。
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他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另外,它一味地夸大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其客观规律的存在,也是它的许多理论缺乏彻底性。
因此,可以看出文化教育学仍然带有思辨的模式。
2024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2024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f6e74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8.png)
2024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一、单选题1.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我们称之为()。
A.弹性课程B.核心课程C.显性课程D.隐蔽课程【答案】:C2.在学术失范行为中,虚假署名是指下列说法中的()。
A.某一科研成果,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的人署名在最重要的位置,而真正做出贡献、付出劳动的作者却没有署名或没有在重要位置署名B.在研究过程大肆篡改或伪造数据C.将别人的论文改头换面甚至原封不动地以自己的名义发表D.在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论文中,抄袭别人论文中的观点、文字而不加引注—1 —【答案】:A3.高等学校的()包括技术基础课程,是某一“专业类别”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A.科研项目课程B.多学科交叉课程C.专业基础课程D.普通教育课程【答案】:C4.高等学校的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的原则,有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受聘合同。
A.双方平等自愿B.由教师自己申请C.学校规章制度确立D.服从学校发展需要【答案】:A5.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要求学术自治和()。
A.基层自治B.学生自治C.学术自由D.学校自治【答案】:A6.“‘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2 —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成长C.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D7.在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中,()也称假设法或探究法。
A.项目教学法B.案例教学法C.发现教学法D.问题教学法【答案】:C8.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教师应该()。
A.以上都是B.学为人师,行为示范C.言行一致,身体力行D.严于律己,勇于自责【答案】:B9.班级授课制是针对古代个别教学而提出的,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优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 —B.有利于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C.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D.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答案】:D10.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题库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e6d4d98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d.png)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模拟题库单选题(共20题)1. 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
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 B2.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D3. 以下关于教师道德活动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根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的实践活动B.不是所有的师德活动都是教师有意识的、自觉的言行C.应当具体区分教师道德活动的不同类型和层次D.师德活动是师德意识和师德规范的来源之一【答案】 B4. 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
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 C5. 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
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 C6. 对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道德是师德教育的底线,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准则B.理想信念是师德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是师德教育的任务C.改革创新是师德教育的理念,严谨治学是师德教育的源泉D.规章制度是师德教育的保障,传统美德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 A7. 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 D8. 教师道德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体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关系是()。
A.教师职业和社会职业行为总体道德要求的关系B.教师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C.教师道德行为与社会对教师道德期望之间的关系D.教师个人与他人和社会整体教育利益的关系【答案】 D9. 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 A10. 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独家】教学应永远具有教育性
![【独家】教学应永远具有教育性](https://img.taocdn.com/s3/m/8b6863c1284ac850ac02420a.png)
“教学应永远具有教育性”【正文】“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下面是我执教《心声》一课时的教学片段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
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触动过你的心弦。
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提供一次一吐为快的机会。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1:我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父母。
小时候,父母对我是精心呵护,给我做好吃的,记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医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们才放心。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生2:现在,我觉得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有许多同学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老是想着自己,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问过很多同学,他们中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如何去做。
生3:自从上学以来,我觉得家长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不理解我们,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我们安排一切。
生4:个别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问,但是他们提问的对象却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却经常成为老师遗忘的角落。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52016年_真题-无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52016年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7c82249649b6648d747f1.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5 2016年(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答题参考用时45分钟)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其对应的代码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学生学业评价的()模式,将评价看做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与预定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对课堂方案、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
A. 诊断B. 过程C. 目标D. 主体2.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或通过示范性操作实验和现代化电教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 谈话法B. 实验法C. 参观法D. 演示法3.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欣赏教学法和()。
A. 情景教学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讲授法4.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教学环境B. 教师C. 教材D. 学生5. 现代教学需要构建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
A. 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性B. 交互主体性C. 学生主体性D. 教师主体性6. 教育研究的基本性质包括()。
A. 文化性、价值性、伦理性B. 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C. 系统性、综合性、验证性D. 客观性、创新性、文化性7. 如果要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学生的学科学习为评价内容,然后收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统计的方法检验其成绩的优劣。
这种评价属于()评价。
A. 定量 B. 定性C. 他人D. 自我8. 美国课程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A. 课程内容B. 教学方法C. 课程目标D. 教学评价9. 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新课标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联系,这体现的新课程结构特征是()。
A. 均衡性B. 选择性C. 独立性D. 综合性10. 为了给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教师最需要做好的工作是()。
2020年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小学)
![2020年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f6db53a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0.png)
2020年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小学)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2、1986年,我国小学教育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3、依据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
()5、“经验+反思=成长”公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6、“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8、卢梭的著作有《教育论》。
()9、政治是制约教育的根本因素。
()10、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法。
()12、开放式问卷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
()13、教师职业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的区别是爱岗敬业。
()1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5、班级常规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16、课外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学校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17、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18、“染于苍则苍”体现了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19、一个人渴望在考试中得高分,并且为此而努力,那么得高分是他的主要动机。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
()21、皮亚杰运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研究道德发展阶段。
()2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告诉班主任和家长。
()23、学校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删减。
()24、二十一世纪教育应该与互联网相结合。
()2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离骚》。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1b8471c650e52ea551898fe.png)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材料分析:12分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学校德育的策略(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
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
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
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
现行德育忽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
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内在价值,变成套在人们身上的一副无形的枷锁。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802460f16fc700abb68fc43.png)
• 小组成员
• 第四组:王瑞江 王林颖 李梦蝶 彭雪燕 宋学佳 陈淑欢 王慧 雷玉 玉
永恒主义思想产生背景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处于教育变革的高潮中,传统的文科教育 遇到了进步教育强有力地挑战。 然而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在许多方面脱节,以及进步教育和实 用主义教育思想本身的缺陷,在社会公众中引起了不少的思想混乱。 1929年,正是美国开始陷入经济危机,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倍受批评和 攻击的时候,于是,永恒主义趁势而起,成为影响较大的教育哲学思潮。 领导这一思潮的大多是在大学任教和偏爱文科传统的学者。其中主要代 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和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法国的阿兰等。他 们站在捍卫古典教育的立场上,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及其所代表的 的价值标准,指责进步教育家侈谈的“平等主义”和“民主”是虚假的、 空洞的,主张以“永恒学科”作为课程的核心,加强“理智”的培养和 训练。 永恒主义者们为了宣传他们的思想,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说。 一开始人们称他们为“Great Book Boys”,阿德勒对这个名称不满意, 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永恒主义者”,永恒主义也因此得名。
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启示
• 1大学阶段应注重基础知识,实施通才教育。 • 2避免实用主义和功用主义泛滥,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 3注重个人的价值,注重人性的培养。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大 学的批判功能 • 1、大学应是灯塔,不应是镜子;应引导社会,不应迎合大众的浅近需 求。 在赫钦斯看来, 大学“具有一种强烈而严肃的使命,这就是思考。大 学是独立思想的中心,既然它是一个思想中心、一个独立思想的中心,那 么它也是一个批判的中心”。大学成为一个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既是社 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2、大学的教育目标,不应只着眼“人力”,而应着眼“人性”,培养有 学识、有智慧、止于至善的人。 • 赫钦斯将大学教育的终极理想确定为智慧及至善。他认为,教育只注意培 养人力而不注意培养人性,人类只懂得发展科技而不知善用科技, 其后果 是相当危险的。最好的教育应是引导人们普遍向善的教育,即作为一个国 家力量最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教育应将被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导向道德、智 慧、审美和精神成长。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3a98bfc4ffe473268ab19.png)
《教育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活动,都是教育。
2. 学校教育内容具体表现为。
3. 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教育自身的职责和能力一般叫教育的功能。
4.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实物、模型或形象化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掌握知识本质的教学原则是原则。
5. 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其时间的分配,一般叫课的。
6. 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法,善于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热情,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整套教学技巧,一般叫。
7. 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就是________。
8. 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的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这种课程就是____________。
9.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操作技能等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也叫__________教育。
10.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这条教学原则是________原则。
11.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就是__________。
12.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就是_________。
13.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_______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14. 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就是_________。
15.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就是___________教育。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f6ec195fbfc77da269b1f3.png)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教育就是智育。
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人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
智育只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还要包括人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把教育等同于智育,就会造成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德育等其他几个方面,这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不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正确答案:正确。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
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两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法。
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师的教法,而且还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力法,是教授法和学习法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法,否则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4.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使年青一代健康成长。
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https://img.taocdn.com/s3/m/c3d506836529647d272852ed.png)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重要规律。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其意义不言而喻,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而教学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道德修养之“源”。
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绝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历史课的事,相反,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品质、化归的思想、耐心细致的习惯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呢?一、加强渗透的“三性”针对性研究把握学生的思想的新特点及变化趋势,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前提,教师必须用政治家的敏感去接受新信息,观察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才能有的放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规范性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绝不能随心所欲,想讲什么讲什么,必须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对思想教育的要求,这是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依据,必须长期贯彻,克服随意性,不搞运动式,使德育内容规范、完整。
计划性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哪些内容跟思想教育联系紧,哪些内容能有机结合,要求数学教师要订出整体计划,形成相应序列,这样才能紧扣教材,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目标融入教材。
二、把握渗透的“点”、“时”、“度”找准教材中的“渗透点”是重点。
教材是教和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之“源”,数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圆周率”、“国旗中五角星的大小比例”等。
新教材中则更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数学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几乎都寓于知识之中,有一定的“隐蔽性”,这要求数学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在充分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悟出育人的真谛,找准教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德育渗透点,数学课堂中只有找准“渗透点”,思想教育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掌握育人渗透的“时机”是难点。
数学教学由于知识性较强、注重知识运用,对课堂结构的严谨,连贯性要求较高,因此,数学教学中不能不顾知识随意安排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强迫“渗透”冲击教学,教师必须遵循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层次、所处的特定位置,安排好教学过程,使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随教材要求的变化而随机渗透,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态度的变化,捕捉其情思的变化信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87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最新版(二)_87](https://img.taocdn.com/s3/m/b06f604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9.png)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无定法”说明教师的教学要具有_____。
A : 连续性B : 长期性C : 创造性D : 示范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教学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但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创造性,灵活施教。
2、多选题对于新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已经在学校生活了 17 年。
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讲台上,我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中一个未被充分认识到的艺术之一——课堂管理。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一起先分析了课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要礼貌相待。
我清楚地记得 10 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没有丝毫效果。
我就一直催促,情况仍旧如此。
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
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
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一边。
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予以帮助。
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了我的新的规则要求。
那天,我的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犯错误达到两次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 15 分钟。
我在学生中失去了信任,我被彻底孤立起来。
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讲得很精彩,并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
我被他们围在中间,突然意识到我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题。
案例中的新教师课堂管理中没有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 : 了解学生的需求B :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C : 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D : 建立教室常规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9de844c850ad02de80414e.png)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1)教育特指学校教育。
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
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并不一定都发生在学校内部。
而狭义的教育特指学校教育。
所谓的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借机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该命题缺少一个前提条件,是错误的。
2)科学教育形成的标志是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参考答案:正确。
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将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因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3)制度化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出现了学校。
参考答案:错误。
典型特征是建立了学校制度,即学制。
时间大约是19世纪下半期。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左右,制度化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是学校,典型表征是建立了学制。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事实只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但不是全部对象。
5)学制是指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错误。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校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它发生在学校系统内部。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种种规范、规则、和规定的总和。
教育制度包括学制,但并不就是指学制。
因此是错误的。
6)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因为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必须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7)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9996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202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一、单选题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B.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C.关注每一位学生D.关注学生的成长【答案】:B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情境B.学生C.生存D.教材【答案】:B3.高等教育评价可包括高校的自我评价、政府的行政性评价和社会的第三方评价,其中最为基础的评价是()A.来自政府和和社会的外部评价—1 —B.政府的行政性评价C.高校的自我评价D.社会的第三方评价【答案】:C4.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是人格发展缺陷,主要表现有()。
A.空虚、脆弱、自卑、敌对、拖延等B.空虚、悲观、脆弱、敌对、拖延等C.空虚、悲观、自卑、嫉妒、拖延等D.空虚、悲观、冲动、嫉妒、脆弱等【答案】:C5.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这说明其人际关系具有的特点是()。
A.交往内容的多样性B.交往心理的差异性C.交往动机的迫切性D.交往目的的单纯性【答案】:D6.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仅要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
A.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B.教授治学与同行评议的关系—2 —C.行政与学术的关系D.校长治校和教授治学的关系【答案】:C7.尽管工作压力大,事情繁忙,何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何老师()。
A.身体素质良B.职业心理健康C.教学水平超高D.学科知识丰富【答案】:B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A.注重实践教学B.加强理论教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实现素质教育【答案】:C9.根据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中的权力结构,第三方评价主要采用()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
A.自治权力B.立法权力C.行政权力—3 —D.市场权力【答案】:D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高等教育由()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