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c113c580eb6294dd886cec.png)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一、确定规划目标1、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3、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4、发展战略区域协作策略、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策略二、制定规划方向1、发展总目标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2、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
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DOC
![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DOC](https://img.taocdn.com/s3/m/40f3586f7fd5360cba1adb74.png)
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第三章核心理念与商业定位 (1)第四章发展目标 (2)第五章规划控制指标 (3)第六章规划布局和发展设想 (5)第七章实施措施 (27)第八章附则 (28)附表重点建设网点规划一览表 (28)规划图纸图01 区位分析图图02 商业区位分析图图03 城区商业辐射力及消费吸引力关系分析图图04 城区商业网点分布分析图图05 城区大型零售网点现状分布图图06 城区超市现状分布图图07 城区商品交易市场现状分布图图08 市域商业体系规划图图09 城区商业总体规划格局图图10 城区商业中心规划图图11 城区商业街区规划图图12 城区城市综合体、大型零售网点规划图图13 城区社区商业中心规划图图14 会展及旅游商业规划图图15 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图图16 商贸物流业规划图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地顺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导向,紧抓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强化省会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促进福州市商业发展,规范商业网点的建设,优化商业布局,增强福州商业竞争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3.《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4.《福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5.《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18年)》6.《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7.《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10.《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11.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第三条规划的范围为《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的范围,建设用地规模为378平方公里。
福州连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精选资料】
![福州连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精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228a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4.png)
《连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成果主要内容一、规划期限与规模规划期限:2008至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城市规模:规划区总控制面积为132.8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为2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8万人,规划区范围东至浦口、东岱镇区,西至江南乡连沙村,南至江南乡行政边界,北至东湖口,规划区涉及凤城、敖江、江南、浦口以及东岱5个乡(镇)62个村居。
目前,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达1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19万人。
二、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定位:福州市的北部门户和可门港的后方基地,具有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
城市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县域中心城市功能,在福州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强化连江在福州主城北郊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完善城市的县域服务中心功能,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使连江县城发展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的、有滨江山水特色的宜居城市。
二、城市总体布局结构总体布局结构概括为“两轴一心两区”。
“两轴”:一是城市发展轴,向南沿着104国道、敖江南路等将主城区延伸至江南乡,打开直接接受省会城市福州辐射的通道。
二是敖江滨江绿化轴,作为连江县城的母亲河,是连江作为滨江城市天然的绿化轴,也是反映城市空间面貌与特色的景观轴,凸显出连江是一个沿江发展的滨江城市;“一心”:是城市的政治、商业、文化、体育、医疗中心,位于凤城镇;“两区”:城市包含两个城区,以当前县城(包括敖江、凤城和江南)为中心城区,在浦口与东岱镇的现有基础上形成东城区。
四、建设用地规划布局(一)功能、产业布局结构:中心城区是综合性的片区,作为县域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客运枢纽,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城市主要公共中心以及居住等功能;东城区作为可门港后方基地,发展服务可门港的港口相关服务业外,结合靠近渔港的优势,发展水产加工业。
福州港总体规划
![福州港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a270d7ea6c30c2259019ebf.png)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总则 (3)1.1.规划背景 (3)1.2.规划期限及范围 (4)1.3.环境保护目标 (4)1.4.评价范围 (6)2.规划概况 (7)2.1.规划地理位置 (7)2.2.规划性质 (7)2.3.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7)3.规划实施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3.1.2.航道疏浚对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1.3.水环境影响分析 (14)3.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 (17)3.2.1.PM10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2.PM2.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3.VOC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3.3.1.填海造陆、疏浚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8)3.3.2.航道、锚地施工、运营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19)3.3.3.规划实施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9)3.3.4.规划实施对规划区域海洋生态综合性评价 (19)3.3.5.对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20)3.3.6.对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21)3.3.7.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影响 (21)3.3.8.对平潭中华鲎特别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9.对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10.对海洋生态的累积影响分析 (23)3.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3)3.4.1.各港区作业噪声影响分析 (23)3.4.2.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25)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8)4.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30)4.1.规划协调性分析 (30)4.2.规划目标环境可达性分析 (32)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35)6.环保对策与减缓措施 (41)6.1.岸线土地资源保护 (41)6.2.林业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 (41)6.3.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 (42)6.4.减缓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42)7.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51)7.1.海域风险事故影响预测 (51)7.1.1.油品泄漏影响预测 (51)7.1.2.可溶性化学品泄漏影响预测 (55)7.2.粮食粉尘爆炸风险评价 (57)7.3.风险管理 (57)7.3.1.风险防范措施 (57)7.3.2.应急预案 (60)8.评价结论与建议 (62)9.联系方式 (62)1.总则1.1.规划背景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区域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示文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示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d12e1d03b307e87101f69653.png)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布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规划期内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总纲,是落实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利用和保护城市各种资源的重要措施。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针对新形势下总体规划的新变化、新要求,本次总规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抓住国家将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机遇,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
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
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7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3、发展总目标城市发展总目标是“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4、发展策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按照福建省自贸区的建设部署,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537d33366bd97f192279e9a7.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
批复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闽政文[2012]221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6.26
【实施日期】2012.06.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闽政文[2012]221号)
南平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请求批准〈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请示》(南政综〔2012〕102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武夷新区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为目标,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双世遗”整体性保护,逐步把武夷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
1 / 1。
福州城市色彩规划
![福州城市色彩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c3c40d10a6f524ccbf853a.png)
福州建筑色彩基调色禁用色谱 注:使用当地原生的石、木、砖等建材,可以不在管控范围内。
“推荐总色谱”:是精心挑选出实际色彩规划中实用性较高的80 种色彩组成的推荐色谱,是便于规划管理人员、设计与施工人员 快捷、方便、准确地选取与校正建筑外立面色彩的指导性工具。 如下:
福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未来建筑基调色彩印象
福州色彩调查 为弘扬福州市历史文化特色,体现福州自然山水资源禀赋;实现创建 “和谐宜居”城市,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并建构福州城市的“个性名片”, 强化福州城市品牌形象,同时展示闵都文化时代的风采。西蔓色彩团队针对 福州市进行了两次深入的色彩实地调研,以找到现存问题及未来城市色彩方 向,给予为福州市中心城区形象建设导入科学的管理工具,并给现状改造提 供实操方案。 本次城市色彩规划建立在对福州城市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全方位色彩现 状调查。首先对福州市历史、人文、地理等具有福州地域个性文脉的要素进 行调研,包括土壤、植被、气候、山体、水文、民俗、历史、历史建筑等, 以及当代建筑现状、广告、招牌、公共设施、路面铺设等城市人工环境景观 进行大量深入的实地调研,并进行了详尽的色彩数据的采集。 调研采集样品采用蒙塞尔色彩系统作为色彩数据化管理标准。
福州城市代表色应用示例:
福州市城市色彩管控实施协助 为了最大成效推进福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成果的落实。西蔓色 彩将多年从事色彩应用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出更为 有效的实施方式,为福州市特别设计定制了实用的色彩管控工 具,协助管控部门建立从应用到管控的统一标准,使规划落到 实处; 福州市城市色彩专用便携式色卡就是其中一种管控工具, 提供给各规划设计机构、开放商,在建筑色彩应用上建立起从 规划管控机构到设计单位到开发商、装饰装修机构在建筑实现 一条龙上的统一用色标准,从而使色彩规划管控落地。最终实 现城市发展目标。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277a86958fafab069dc0275.png)
96 ................................................... 定规层分向竖间空下地 节三第 86 ................................................... 制控能功用使间空下地 节二第 86 ................................................... 求要发开间空下地市城 节一第 86 ........................................................... 理管发开间空下地 章八第
则 总 章一第
4
2A 1A A
地用施设动活化文共公等览展、书图 地用施设化文 地 地用公办政行 用施设关相其及构机等位单业事、体团会社、关机政党 地用施设务服的中地用住居括包不 地用务 �地用的施设和构机等生卫、育体、育教、化文、政行 服共公与理管共公 地用学小中括包不 �地用等施设用公、站务服生卫区社、融金业商、施设育 地用施设务服 体化文、托幼括包�地用施设务服和施设共公要主区住 地绿属附区社其 及场车停、路道的下以路支市城内区住、地用筑建宅住 地用等宅住时临、区户 棚、房危括包�地用区住陋简的造改以加要需�差地用学小中括包不 �地用等施设用公、站务服生卫区社、融金业商、施设育 体化文、托幼括包�地用施设务服和施设共公要主区住 地绿属附区社其 及场车停、路道的下以路支市城内区住、地用筑建宅住 地用宅住 地用造改庄村 地用住居类三
节五第 节四第 节三第 节二第 节一第
3
。求要定规和范规 、准标、规法、律法关有的行现省建福、家国合符应�容内的及涉未定规本 �求要范规律法家国合符� 条七第 。高提当适以 可中施实在城县和市城市设各�标指限低为标指术技制控关有各的中定规本 �求要限低标指� 条六第 。行执定规本按�的划规细详的准批经 无尚�行执划规细详的准批已按应施实的程工设建的建扩、建改、建新项各 。定规本合符应 �同下 �划规细详性建修和划规细详性制控含� 划规细详制编 �行执定规本和划规细详性制控按施实划规� 条五第 。享共建共施设务服共公和施设础基现实 �接衔调协行进设建划规区市都大对 �划规展发化城同制编应区市都大泉漳厦 、区 市都大州福。接对行进市城邻相与虑考应程工设建施设础基大重性域区市城 �定规域区邻相� 条四第 。定制行 另门部划规市城市设由定规理管其�区制控点重的定确所门部划规及区胜名景风 、区护保化文史历、区护保局格间空统传市城括包宜围范的区制控别特市城 。区制控 别特市城定划可�求要别特有上观景市城和理管筑建、用使地土在市城市设 �区制控别特市城� 条三第 。定规本守遵应�动活理管和设建的关有划规市城与事从�划规市 城施实和定制凡�围范地用设建划规的城县和市城市设为围范用适的定规本 �围范用适� 条二第 。定规本定制�况情际实省全合结�范规和准标、规法 、律法的关有及》法办〉法划规乡城国和共民人华中〈施实省建福《 、 》法划规乡 城国和共民人华中《据根�施实的划规市城证保�理管划规市城省全强加为 �据依律法� 条一第 。划规细详制编法依应区制控别特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https://img.taocdn.com/s3/m/75b8eb5a770bf78a6429543b.png)
●福州市城市规划局编制●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二○○○年一月一日实施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 (4)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1)第四章建筑间距控制与建筑退让 (16)第五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 (25)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35)第七章建筑绿地控制 (37)第八章建筑与城市环境控制 (39)第九章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 (43)第十章附则 (48)附录一术语、名词解释 (49)附录二计算规则 (51)附录三附表 (58)附录四建筑间距及退让图示 (6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科学、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配置城市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福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第三条在福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超过20000㎡的,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
用地面积在20000㎡(含20000㎡)以下的项目,需编制《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综合管线工程总平面规划》和《竖向规划》。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执行。
尚无上述规划的,按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见表(一)。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加《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对外交通用地;六、道路广场用地;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八、绿地;九、特殊用地;十、水域和其他用地。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1eeea1a7cd184254a353508.png)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总体部署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育人为本。
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富有时代特征、体现福建特点的现代教育。
促进公平。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共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扶持力度。
提高质量。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福州市通风廊道选线与优化
![福州市通风廊道选线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a7564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c.png)
据由 2019 年 09 月 22 日 Landsat8 OLI 遥 感 影 像
( 美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下载)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
法反演获取 [21] ꎮ 风玫瑰图由福州市气象局官网下
载的 2009—2019 年的 10 年气象数据通过 EXCLE
(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ꎬ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ꎬ Fuzhou 350002ꎬ Chinaꎻ
2 University Key Lab for Geomatics Technology & Optimized Resources Utilization
local circulation theoryꎬ fails to effectively cover the “ hot spot” areasꎬ and results in the inefficient benefit
in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fter optimizing the hydrological basin modelꎬ 15 ventilation
and compensation spaces in Fuzhou pres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at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
is the hotspot area and the northwestern part attracts less attentionꎻ 2) According to ventilation efficiencyꎬ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263bd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0.png)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戴欣媛【摘要】福州市城市快速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长,为配合福州市产业布局调整,利用既有铁路枢纽和货运站设施整合和升级改造,需要加快形成铁路综合物流中心.通过阐述福州地区铁路枢纽和货运站现状,提出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对策,即:分析铁路布局总图规划,提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原则,剖析铁路枢纽既有货运站分工定位,探讨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在此基础上,最终选取将福州东站与杜坞站共同打造成为福州地区铁路一级综合物流中心.【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福州枢纽;铁路货运站;物流基地;整合;升级改造【作者】戴欣媛【作者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7+10 引言福州市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肇始之地之一,现下辖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 5 个区,福清市、长乐市2个县级市及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 6 县 [1]。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市域范围规划形成以福州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沿海、沿江 2 条国家发展轴带为骨架,以环罗源湾经济区、福清湾经济区为两翼,以永泰城区、平潭城区等经济增长极为重点,依托京台、温福、福厦、福台等交通通道,不断强化中心城市之间、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推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打造培育福州大中心城区,最终构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福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枢纽城市,通过铁路向内陆延伸拓展,形成海铁联运,从陆路和海上 2 大方向强力支撑“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2]。
但是,目前福州地区内既有物流设施主要以铁路容量小、功能单一的货运站为主,服务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信息化管理落后等问题突出,既有的铁路枢纽及货运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物流的发展,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及 2015—2017年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共 208 个,提出“力争用 3年左右时间,努力将铁路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49f24e91ed9ad51f11df23c.png)
●福州市城市规划局编制●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年一月一日实施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 (4)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1)第四章建筑间距控制与建筑退让 (16)第五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 (25)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35)第七章建筑绿地控制 (37)第八章建筑与城市环境控制 (39)第九章特别地区的补充规定 (43)第十章附则 (48)附录一术语、名词解释 (49)附录二计算规则 (51)附录三附表 (58)附录四建筑间距及退让图示 (6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科学、合理、经济地利用土地,配置城市公共设施,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有关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福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
第三条在福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超过20000㎡的,须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
用地面积在20000㎡(含20000㎡)以下的项目,需编制《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综合管线工程总平面规划》和《竖向规划》。
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执行。
尚无上述规划的,按分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建设用地总平面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件编制要求见表(一)。
第四条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应符合已颁布的其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分类与适建范围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加《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二、公共设施用地;三、工业用地;四、仓储用地;五、对外交通用地;六、道路广场用地;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八、绿地;九、特殊用地;十、水域和其他用地。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https://img.taocdn.com/s3/m/bd6300d5b14e852458fb57b7.png)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总论1.1项目背景福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9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复的,批复规划期限至2010年,目前已接近规划批复的有效法定期限。
另外,通过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可知,在人口、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福州市都已经提前完成规划预定调控目标。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到修编之时,在新的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等执法背景下,福州市急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支撑规划行政调控。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未来l1年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基本依据。
环境保护是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作为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为在规划编制和决策的过程中全面综合地考虑新一轮福州市城市开发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规划决策中的失误,预防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等相关要求,需编制《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篇章》。
2010年5月,受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福州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邀请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现公布规划环评篇章简本内容,供社会各界公众参阅。
1.2评价范围、时段1.2.1规划范围(1)市域范围为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fd4218d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1.png)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规划局] 字体显示: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8-18 城市总规: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根据在编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
城市规划区包括了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
至2020年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即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即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市域其它多个经济增长极。
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上,我市将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规划以“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为空间发展策略,推动中心城区“东扩南进、沿江向海”。
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将有七个产业集聚区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规划的产业布局上,我市市域将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玉田纺织物流产业、长乐空港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马尾-长安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等九大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则规划形成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长安先进制造业、晋安高新技术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荆溪先进制造业等七个产业集聚区。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https://img.taocdn.com/s3/m/cd59f8106c175f0e7cd137d0.png)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规定:“为了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指定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东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东)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中)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南和华西)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福州市城市战略发展报告,主报告-最终版
![福州市城市战略发展报告,主报告-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81ef03f12d2af90242e688.png)
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报告目录一、发展背景 ....................................................................... - 1 -二、区位条件 ....................................................................... - 1 -三、影响福州发展的主要问题............................................ - 3 -四、福州发展的重大机遇:“海峡西岸”写入国家战略.. - 5 -五、核心竞争力 ................................................................... - 5 -六、福州市总体定位............................................................ - 5 -七、城市性质和特色............................................................ - 6 -八、发展目标 ....................................................................... - 6 -九、核心战略 ....................................................................... - 8 -一、区域发展战略——发展大尺度集聚结构.................. - 10 -二、大福州空间层次界定.................................................. - 11 -三、市域人口与城市化...................................................... - 11 -四、空间及职能结构规划.................................................. - 11 -五、福州都市区交通系统规划.......................................... - 14 -六、空间区划 ..................................................................... - 15 -一、福州的市港联动.......................................................... - 17 -二、港口性质与功能.......................................................... - 18 -三、岸线利用规划.............................................................. - 19 -一、环境容量 ..................................................................... - 21 -二、人口发展及进程分析.................................................. - 24 -一、用地评价 ..................................................................... - 26 -二、建立福州主城空间拓展新秩序.................................. - 27 -三、总体布局 ..................................................................... - 31 -四、人口和用地规模.......................................................... - 33 -五、主城区产业布局.......................................................... - 35 -六、公共中心布局.............................................................. - 38 -七、高度控制 ..................................................................... - 41 -一、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 43 -二、主要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50 -三、防灾规划 ..................................................................... - 52 -一、构建生态山海城大框架.............................................. - 53 -二、环境保护 ..................................................................... - 56 -三、主城区空间管制.......................................................... - 58 -一、福州城市特色塑造...................................................... - 60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 62 -一、发展时序 ..................................................................... - 64 -二、政策措施体系建议...................................................... - 69 -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主报告一、发展背景(一)国家工业化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阶段。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2604f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4.png)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6.17•【字号】榕政办〔2021〕60号•【施行日期】2021.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榕政办〔2021〕60号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2021年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6月17日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精神,针对“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结合福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市政基础设施老化、防灾防疫功能不健全、公共服务缺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城区河道两岸50米内第一排住宅小区的污水管网问题。
整合相邻相近较小规模、零星分散的小区,成街区、成片区推进改造,补齐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各类设施和空间尽可能改造成为居民生活综合服务设施,打造“5—15分钟生活圈”,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按照“成片连片,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建立储备项目库,每年滚动推进实施。
“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重点以2000年底前建成的小区为主,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两年时间完成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已改造但未实现雨污分流的老旧小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目录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期限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发展战略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总目标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发展战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社会和谐发展策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建立资源供应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
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
(3)市域空间结构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
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
“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
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
(4)市域产业布局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5)市域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城市性质福州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强化和突显“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三大城市职能。
、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
、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
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区”:即一个中心区(三环以内区域),主要承担市级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商务中心、鳌峰洲金融街、会展岛等六个公建中心。
“三轴”:即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
“传统城市服务轴”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
“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海滨延伸的区域发展,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城区、海滨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
“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八新城”:即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新店、荆溪、亭江-琅岐八个新城,在八个新城分别培育新城中心。
中心城区划分为“优化整合区(中心区),重点拓展区(东部新城、上街大学城、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改造提升区(马尾新城、新店新城)、适度开发区(荆溪、亭江-琅岐两个新城)”四个政策分区。
10、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优先安排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提供用地保障;分级配置,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公共服务中心。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新城中心”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市级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轴线和闽江两岸东西轴线为核心,结合老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形成与商务、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贸服务中心。
新城中心:分别为东部新城中心、科学城中心、大学城中心、汽车城中心、新店新城中心、马尾新城中心、荆溪新城中心、亭江-琅岐新城中心。
11、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对外交通体系:构建由沿海交通走廊和内陆交通走廊构成的“T”字型区域快速运输通道,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港口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向型交通发展模式。
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落实城市跨越式发展策略,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复合交通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针对老城区及城市各功能组团规划布局、发展目标、资源条件、交通特性及服务需求的不同,以不同的交通供给方式和不同的管理政策,塑造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和交通发展环境。
1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依据“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规划理念,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绿化系统。
“一环八楔”: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
“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形成楔状绿地,渗透入中心城区内部座位城市新城之间的绿带。
“两带一网”:以闽江、乌龙江两岸的滨江绿带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条重要的绿化廊道。
同时,结合中心城区内丰富的河网水系,形成沿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河流构建的滨水绿化网络。
“十一山多园”:中心城区内的乌山、于山、屏山、高盖山等作为城市主要的山林公园、以西湖公园、金鸡山公园、温泉公园、金山公园等三十个主要城市综合性公园构成城市公园绿地主体,形成山园相连。
中心城区规划的30处市级公园包括:西湖公园、温泉公园、乌山公园、于山公园、屏山公园、五一广场公园、左海公园、金牛山公园、西禅寺公园、茶亭公园、南公园、闽江公园(北)、闽江公园(南)、烟台山公园、金山公园、高盖山公园、城门山公园、清凉山公园、湿地公园、金鸡山公园、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鳝溪公园、天马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大学城公园、科学城滨水公园和汽车城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