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02 港口运营管理
包括船舶调度、货物装卸、仓 储管理等。
03
物流信息管理
04
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处理 ,提高物流效率。
供应链协同管理
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港口与上游 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协同作业。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单机版系统到现在的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 术驱动的智慧港口管理系统。
可靠性
系统设计应注重可靠性,确保数据准确性和 系统稳定性。
安全性
系统设计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数据 安全和系统安全。
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
通过快速构建系统原型,不断迭代优化,满 足用户需求。
瀑布模型
按照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 阶段进行系统开发。
敏捷开发
采用迭代方式进行系统开发,快速响应需求 变化。
港口设备管理
对港口设备进行维护、保 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港口物流管理
货物跟踪与追溯
通过信息系统对货物进行实时跟踪与追溯,提高物流透明度。
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建立港口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信息,提高物流效率。
电子单证管理
实现电子化单证管理,简化单证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港口安全管理
面向对象开发
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提高代码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数据模型设计
根据港口管理需求,设计合适的数据 模型,包括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 络模型等。
数据存储设计
合理规划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提高数 据存储效率和查询性能。
数据安全设计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数据不被 非法访问和篡改。
系统通过网络架构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包 括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
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卸作业、拆装箱作业、堆存、检查等方面能否按时间 要求和熟练及时调拨、供应。 集疏运线路,即从起点。到终点D有刀条运输
线路可供选择,每条线路都有可能分配一定的运量, 在某一时段内,当所有货主选择完运输线路和运输方
式后,就实现了集疏运网络的配流。配流的结果可能 在集疏运网络能力允许的范围内,也可能某一方向的
某一运输方式的运能不能满足流量的需求。在运能不
能满足运量需求时,出现阻塞现象,一方面造成运量
集疏运网络规划模型 港口物流集疏运网络规划可以采用双层规划模
在集疏运网络上的重新分配,使一定运量转移到其他 可供选择的线路上;另一方面,提出对限制路段通行
能力的加强:从而达到运量分配的动态平衡‘3]【41。 港口、货运站与集疏运网络配流的统一关系,
集合,胛£珊:
y——集疏运网络中的港口码头七数量。
②决策变量
c:——货物从f运输到.,的公路运输单位费用; c:——货物从f运输到,的铁路运输单位费用; c各——货物从.,运输到七的公路运输单位费用: c盖——货物从_,运输到七的铁路运输单位费用; c盖——货物从_,运输到七的水路运输单位费用:
minz(x)=∑∑∑((鳞c;+或c;)+(鲽c盖
∑∑惦+或k:=g ∑∑锄+Q:k=级
IE)J∈Ⅱ
(8)
(9)
∑∑白盖+鲸+鲸k=鲰
女e,JEn
(10)
Q:f,+级=QJ
级+鲰=Q
V f∈,"
(11)
工:=(o,1)
式中:①下标
,∈力
七∈y
(12)
f——货物生成地,货主工厂或仓库; /——内陆货运站、中转站或支线港; 七——目的港: m——港口货物生成地i集合; 行——集疏运网络中的内地货运站(中转站),
浅谈港口物流体系的构建
、
发 展 港 口物 流 模 式 是 目 前 港 口产 业 结 构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为 响 . 实 际 上 摆 架 子 、 热 闹 的 占 有 相 当 大 一 部 分 . 的 甚 至 对 于 物 因 但 凑 有 发 展 港 口物 流 可 以 给 我 国 经 济 、 治 、 化 及 港 口 本 身 带 来 诸 多 利 流 是 什 么 都 不 知 道 . 何 谈 建 设 。 港 口物 流 人 才 的 匮 乏 将 会 严 重 影 政 文 更 益 。港 口 物 流 从 总 体 上 看 , 及 货 物 中 转 联 运 、 装 箱 运 输 、 装 箱 、 响 我 国 港 口 物 流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 涉 集 拆 货 运 代 理 、 通 加 工 、 息 处 理 等 为 多 个 行 业 提 供 设 备 和 配 套 服 务 流 信 的 多 个 领 域 。 港 口 物 流 本 身 就 是 一 个 综 合 性 的 系 统 体 系 : 内 容 其 从 上 看 , I 流 行 业 几 乎 涉 及 我 国 经 济 的 多 个 体 系 、 个 部 门 . 一 港: 1物 多 是
更 是 少 之 甚 少 。 而 一 些 级 别 小 一 点 的 港 口 虽 然 发 展 物 流 的 口 号 很
台 的 物 流 交 易 体 系 。 因 此 港 1 物 流 业 的 发 展 与 我 国 政 府 的 大 力 扶 持 级 亿 吨 大 型 港 口 , 不 同 程 度 存 在 专 业 物 流 人 才 的 匮 乏 。 人 员 配 备 3 : 也
整 个 物 流 系 统 中 的 一 个 关 键 部 位 , 以 港 口 仓 储 服 务 为 主 要 体 现 形 年 代 的 水 准 。 目前 西 方 国 家 已 经 取 代 的 件 杂 货 运 输 模 式 我 国 许 多 港 是
港口企业供应链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结构分析
港口企业供应链一般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在采购环节,企业需从 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企业,确保货源的稳定性和质量的可靠性。在生产环节, 企业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在销售环节,企业应加强客 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实现销售增长。
针对上述环节,港口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购成本降低率:比较优化前后的采购成本,计算成本降低的百分比。
2、生产效率提高率:分析优化前后的生产数据,计算生产效率提高的百分 比。
3、销售增长率:比较优化前后的销售数据,计算销售增长的比率。
4、客户满意度指数:通过调查问卷或客户反馈渠道收集客户对服务的满意 度评价,并对指数进行分析。
3、销售管理不完善:缺乏有效 的销售策略和手段,导致销售效 果不佳,客户满意度不高。
本次演示从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集疏运 网络优化问题。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数学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港 口物流集疏运网络优化的关键因素和挑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对其进行 了比较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港口的物流效率和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 增强供应链敏捷性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供应链的整合
针对以上问题,服装企业需要通过整合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透 明度和成本控制。
1、供应商整合
供应商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供应商的整合对于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透 明度至关重要。服装企业需要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生产 和销售计划,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应。同时,服装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监 督和管理,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交货期。
四、总结
服装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供应链的整合和 优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 和柔性化生产等措施,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透明度和成本控制,增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服装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市场趋势的预测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 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港口物流
1.港口分类(1)按地理位置分为四类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2)按性质和用途分为四类商港、工业港、渔港、军港(3)按装卸货物分为两类综合性港口,装卸多种货物专业性港口,装卸某单一货类(4)按货物运输流向分为四类内需型港口、外需型港口、中转型港口、中转加工型港口2.现代物流港口的基本功能:①运输、中转功能;②装卸搬运功能;③加工、包装、分拣功能;④仓储、配送功能;⑤信息处理功能;⑥保税性质的口岸功能;⑦其他服务功能。
3.港口物流系统的构成:一般要素:主要由劳动者,资金和物三方面构成。
功能要素:一般有采购、包装、仓储、流通加工、出入境检验检疫与通关、装卸搬运、运输、物流信息处理等。
支撑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与命令,标准化系统,国际信用手段。
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装备,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和管理。
4.港城关系:港口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是港口繁荣与发展的载体。
依港兴城,以城促港。
港城关系的演变进程:①港城初始联系阶段;②港城相互关联阶段;③港城集聚扩散效应阶段;④城市自增长效应发展阶段。
5.港城互动发展大致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上海市,已初步进入了港口城市自增长阶段;第二类是宁波深圳,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处于港城集聚效应阶段;第三类是福州,厦门,珠海,防城,日照等城市,处于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
6.港口物流对经济的贡献:直接经济贡献:主要是指港口生产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贡献:指为直接经济活动提供劳务与产品的组织所产生的效益。
社会效益:指港口发展对促进地区繁荣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
7.五大港口群⑴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煤炭、集装箱、油品、粮食、滚装⑵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集装箱、煤炭、矿石、钢材、石油、陆岛滚装⑶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粮食、陆岛滚装⑷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集装箱、干散货、铁矿石、粮食、石油⑸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集装箱、粮食、石油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舟山港是从哪些方面融入一带一路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航运业有哪些影响?港口管理模式可以划分为四大类1公共服务港,公共部门投资,维护,管理,直接经营。
港口物流管理讲义(PPT 47页)
(3)中转型港口:这些港口所在地区或国家一般行政 区域狭小或需求有限,但依据区位优势发展中转贸易 来促进本区经济发展
(4)中转加工型港口:中转型港口存在着向中转加工 型港口发展的趋势,即充分利用其自由港政策,在港 区内开辟各种加工产业,促使大量的中转加工件和商
直的海岸上,如旅顺港、湛江港和榆林港 等,若天然掩护不够,则需加筑外堤防护, 如烟台港、塘沽新港;
13
14
大连旅顺港
15
湛江港
榆林港
16
烟台港核心港区
17
18
天津塘沽新港
(2)河口港,位于入海河流河口段,或河流 下游潮区界内,如我国的黄埔港,国外的鹿特 丹港、纽约港、伦敦港和汉堡港等;
27 品的增值。
5.按根据港口布局和港口在国民经济及综合 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分类
(1)航运中心港:地区经济金融贸易十分发 达,经济腹地广阔,有众多的固定航线通往 国内外主要港口。
(2)主枢纽港: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广、 货源充足、航线众多、设施设备先进、功能 齐全的重要港口。
(3)地区性枢纽港:主要服务某一地区。 (4)地区性重要港口。 (5)其他中小港口。
箱数量。
货物吞吐量是衡量一个港口能力的最重要 标志。
9
概述
2019/9/22
7、港口腹地
港口腹地又称港口吸引范围。即港口集散旅客 和货物的地区范围。
简单理解就是那些有物资(或旅客)经过某港 运输的地区,或者港口货物运来或运去的地区。
港口腹地与港口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的关系:腹地经济越发达,对外经济联系越频 繁,对港口的运输需求也越大,由此推动港口 规模扩大和结构演进;港口的发展又为腹地经 济发展创造条件,可促使港口腹地范围的进一 步扩展。
港口物流设施改造方案
港口物流设施改造方案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的日益繁荣,港口作为物流链中的重要节点,其物流设施的高效性和先进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对港口物流设施进行改造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港口物流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全面的改造方案。
一、港口物流设施现状分析1、码头设施目前,港口的码头结构老化,部分区域出现了裂缝和沉降,影响了船舶的靠泊安全和装卸效率。
码头的岸线长度和水深也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停靠需求,限制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2、堆场设施堆场的面积不足,导致货物堆积混乱,无法实现有效的分类和存放。
堆场的地面平整度不够,排水系统不完善,在雨季容易出现积水,影响货物的质量和储存安全。
3、装卸设备港口现有的装卸设备陈旧,技术性能落后,工作效率低下。
例如,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有限,无法快速装卸大型货物;叉车等搬运设备数量不足,不能及时完成货物的搬运作业。
4、运输通道港口内部的运输通道狭窄,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响了货物的运输效率。
道路的路面状况不佳,坑洼不平,增加了运输车辆的磨损和油耗。
5、信息化设施港口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货物的跟踪、调度和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和不及时的情况,导致物流环节的延误和错误。
二、港口物流设施改造目标1、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贸易增长的需求。
2、优化物流流程,提高装卸、运输和仓储等环节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吸引更多的货源和航线。
4、加强港口的安全管理,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
5、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港口物流设施改造方案1、码头设施改造(1)对码头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2)扩建码头岸线,增加深水泊位,以适应大型船舶的停靠。
(3)更新码头的装卸设备,配备先进的起重机、装卸桥等设备,提高装卸效率。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香港港我们组主要讲的是香港港的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的分析。
一、港口的经营模式1.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私人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经营管理市场化,效率高,由私人投资,举例:以葵涌码头为例,该码头的19个集装箱泊位分别由和记黄埔、美国海陆、韩国现代和中远(与和记黄埔合营)四家公司经营,港口私营企业的业务经营也极少受到政府干涉,完全实行市场化,自主定价2.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香港港物流企业将码头装卸、堆场、仓储、运输、包装等各环节的单一经济活动集中为“一条龙”经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3.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香港港独创的物流运作模式:由港口企业自行组建专业化物流中心,利用港口的设施、人力和上下游业务关系开展物流业务。
这种发展模式由香港港创造并发展,所以亦称为香港港物流运作模式。
即:这种模式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通常是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使其从单一的装卸运输及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全程的物流服务转变,同时通过加强港口货代、船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建立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完善的服务网络。
目前香港也在大力发展网络型物流中心,即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并发展成电子物流中心,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
另外,鉴于物流设施与港口发展的关系密切,香港港口及航运局在《如何加强香港作为全球及区域首选的亚洲区运输及物流枢纽地位研究》中提出,在机场或港口后方规划建设“增值物流园”。
增值物流园不仅提供一般的仓储服务,而且提供各种物流增值服务、时间必须准确的货物处理服务及电子商贸服务。
二、组织结构香港港是由香港港口物流发展局负责。
香港物流发展局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副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成员:Mr. Anders DOMMESTRUP Mr. Jerry GARRETT许汉忠先生, J.P. 谷大伟先生刘健仪议员, G.B.S., J.P.梁启元博士梁刚锐先生, B.B.S., J.P.梁砺锋先生梁铭添先生马荣楷先生马德富博士苗学礼先生, S.B.S.董建成先生, S.B.S., J.P.Mr. Mark WHITEHEAD王良心先生叶海京先生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协会(朱国梁先生代表)香港运输物流学会(何永钊博士代表)香港物流商会(罗煌枫先生, J.P.代表)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林洁贻女士代表)粤港船运商会有限公司(洪潭源先生代表)香港货运物流业协会有限公司(徐翰恩博士代表)香港货柜码头商会有限公司(李耀光先生代表)香港定期班轮协会(施敏夫先生代表)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林宣武先生, S.B.S., J.P.代表)香港贸易发展局(林天福先生, J.P.代表)资讯及软件业商会(王志强先生代表)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吴惠群博士代表)香港海关关长或代表秘书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运输)三、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一:私人企业资本规模与港口投资经营所需资本规模存在巨大差距解答:通过执行自由港政策,建设大型的专业化物流中心以及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或配送中心等问题二:港口经营单方面化解答:积极转向多方共同管理模式,即港口民营化的趋势:多方共同管理模式能使政府对港口的权力控制与私人企业的经营能力高效结合,兼顾社会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克服公有公营和私人企业经营的种种弊端和限制问题三:港口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港口物流发展分析教材(PPT77张)
四、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发展原则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前提
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原则 科技兴港 原则
外在 动力 积极与国际 接轨原则
市场导向、政 府规划扶持、 企业运作原则 手段
关键
战略目标
东北亚国际港口物流的枢纽 上海港成为国际物流中心 华南地区港口物流基地
战略重点
1、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 2、加快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3、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4、加强港口物流联盟 。
各方共同经营管理模式
• 优点:港口企业成为真正的参与市场竞 争的法人实体;减少政府直接参与港口 的经营运作。
港口民营化
二、世界典型港口物流 发展模式
• • • • 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 共同出资型物流中心模式 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 供应链与联合型物流中心模式
地主型物流中心模式
其一,港口管理局拥有很大的土地使用权,可 以统一港口的码头设施、临港工业及其他设施 的用地管理。 其二,港口管理局开辟公共型港口物流中心, 只负责管理和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本身 不参与物流中心的经营。 其三,物流中心建成后,港口管理局选择物流 经营方加盟,吸引工商企业加入物流中心,将 其原材料采购、配送等职能交由物流中心负责, 参与供应链管理。
造船 化工
机械
工业
汽车 钢铁
有色金属冶炼
吞吐量占 23%
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
• 即由港口企业自行组织专业化物流中心, 包括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利用港 口的设施、人力和上下游业务关系开展 物流业务。 • 这种模式的物流中心注重建立港口与港 口,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通常 是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 区域及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港口码头工程是指对港口码头进行设计、建筑、改造、修复等工作的一系列工程,它是港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港口的运输能力、效率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是指在进行港口码头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方面,包括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材料选择等。
下面就对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结构稳定性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要点之一就是结构的稳定性。
由于港口码头处于海洋环境中,受到海浪、风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因此结构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港口码头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象条件等因素,以确保结构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
2. 承载能力另一个重要的要点是结构的承载能力。
港口码头通常需要承载大型船舶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对于船舶和货物的承载能力。
这就需要结构设计师综合考虑载荷的大小、作用方式以及结构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能够安全可靠地承载所需的载荷。
3. 材料选择在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点之一。
由于港口码头处于海洋环境中,结构所使用的材料需要考虑到其抗腐蚀性能、耐久性能等特点。
由于港口码头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因此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其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环境保护在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要点。
由于港口码头的运输活动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就需要在设计中采取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如利用环保材料、设立污水处理设施等,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施工方案除了上述要点之外,施工方案也是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由于港口码头工程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和较大的工程规模,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确保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港口物流系统虚拟经营模式及其二维空间逻辑结构
顾 波 军 阳立 军
( 浙江海 洋 学 院经 济 管理 学 院 舟 山 3 6 0 10 0)
摘 要 文章综合 港 口及 港 1物流概 念 出发 , 出港 口物流虚 拟经 营模 式 , 从港 1物流 3 提 并 3 虚拟经 营模 式 内涵 与特 征 出发 ,对港 口物流虚 拟经营模 式运作 流程及其 平 台深入分析 , 构 建港 口物流虚拟经 营系统的逻辑结构 。 关键 词 港 口物流 ; 拟经营 ; 虚 逻辑结构
渐成 为港 口经 营各 方 、政府 规制 者 以及 理论 界
的热 点 问题 。
一
、
文 献 综 述
虚 拟 经 营 的概 念 首 先 由罗 杰 ・ 内格 尔 提 出
( 9 1 , 后 关 于 虚 拟 经 营 、 拟 企 业 的 理 论 研 19 )其 虚 究 成为管理科 学一个 研究前沿和热点 问题 , 以特
港 口作 为全 球综 合 运输 网络 的节点 ,其功 能不 断拓 宽 。港 口物流 在经 历传 统物 流 、配送 物 流 和综 合 物 流后 已进 人供 应链 物流 阶 段 , 港 口物 流 的 内涵 也早 已超 越其诞 生 时简单 的运输 加转 运及 储存 等 功能 。港 口物流 正 以更 加 迅捷
功 能于一体 , 以提供 集成化 的物 流服务 为 目标 的
供应链 体 系。
基 于此 , 由于港 口物流经 营主体 的有 限理性
和 机 会 主 义 行 为 , 以及 交 易 特 性 的 三 个 维 度 : 资
产专 用性 、 不确 定性 和交 易 频率 , 使得 港 口物 流 经营 的市场规 制缺少效 率 。因此 , 者从港 口物 笔
港口物流共生系统模型构建
港口物流共生系统模型构建作者:南岚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将共生理论运用于港口物流的研究,并给出相关定义,从共生系统的视角对港口物流产业的特征进行探讨,确定了共生系统的边界和范围,并对共生三要素的选择做了阐述。
在此基础上对共生系统的结构模型与能量模型进行了构建,为深入分析港口物流产业的形成机理和进一步研究港口物流共生系统能量增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港口物流共生系统模型港口物流利用港口集货、存货、配货、多式联运的特长,以区域经济为中心,发挥其对港口周边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
港口物流涵盖了物流活动中所有的作业环节。
港口因独特性资源禀赋和业务的相关性,产业的集群现象日趋明显。
本文从共生系统的视角入手,构建体现港口物流特制的结构模型。
港口物流共生系统的定义目前现有文献中没有具体的描述关于港口物流共生系统的定义,本文根据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共生理论,提出港口物流共生系统的概念并加以定义以便更好的理解港口物流共生系统。
一般而言,港口物流共生系统作为按某种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
具体来讲,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是指服务于港口物流活动的各节点企业或机构以港口为集聚地,所结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节点企业或机构,为实现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而共生,而节点企业内部及之间因共生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从而带来共生系统成员和整个系统效益的增长。
各节点企业就是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
在港口物流共生系统中,节点企业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结成联盟,每个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为系统发展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共生系统优势互补,成员企业之间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
港口物流共生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目的性、分解协作性、自组织性、稳定性和突变性八方面的基本性质,也因港口功能的充分释放,使得港口物流型表现出其独有的特性,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港口的区域同一性、网络化的共生多样性、港口产业分工的专业性、共生系统的自主增容性、以及集群文化的根植性等。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港口物流市场的竞争状况,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对运 营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市场环境
港口物流市场的法规、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对运营模式选择产生影响 。
05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的优 化与创新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运营效率
详细描述
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在港口物流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 时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港口物流的运营效率。
港口物流联营模式
总结词
多家企业共同经营港口物流业务
详细描述
港口物流联营模式是指多家企业 共同经营港口物流业务,通过资 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提高物流效 率和服务质量。这种模式需要各 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制定经营策略和管理规范。
优缺点分析
优点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 互补,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缺 点是需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同时需要解决合作中的利益分配 和管理权限问题。
港口物流外包模式
总结词
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详细描述
港口物流外包模式是指企业将港口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管理和运作 。这种模式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同时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优缺点分析
优点是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缺点是需要与第三 方物流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需要对外包业务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提升作业自动化
VS
详细描述
智能化技术如自动化设备、智能识别和智 能调度系统等,可以提升港口物流的自动 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作业效率和 准确性。
绿色化技术的应用
总结词
降低环境影响
港口物流概述
第二节 港口物流的涵义、 特点及发展趋势
三、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趋势 1、大物流 :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供应集成。 2、一体化 :提供综合性物流整合服务。 3、虚拟链:是信息服务的中心 、物流信息平台。
15
第三节 现代港口物流的基本功能
一、现代港口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综合物流链上重要节点:装卸仓储中心——货物增值 效应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提供方便的运输、商 业、工业和金融等服务)。
10
第二节 港口物流的涵义、 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港口物流的涵义
港口物流 就是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
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通关、 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程供应链服务。
11
如:国际港口物流系统图
装运港
目的港
12
第二节 港口物流的涵义、 特点及发展趋势
二、港口物流特点
突出水面伸向水域与岸相连的称突堤。立于水中 与岸不相连的称岛堤。防波堤的堤线布置形式有 单突堤式、双突堤式、岛堤式和混合式。
32
(5)助航设施
灯塔、航标、浮标和各种灯光设施。
进出嘉兴港重要助航定位物标情况:
名称
坐
标
下盘山灯桩 30°30.2′N/ 121°20′E
彩旗山灯桩 30°35′57″N/ 121°08′33″E
2
第一节 港口与物流
一、港口的概念和性质
港口,是指具有相应设施,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 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相关服务,并按照一定 规模划定的具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构成的场所。现 代港口的概念还应包涵在内陆的航空港口,即空港。本 文主要阐述国际性海港。
世界性港口:指世界性枢纽港口; 国际区域性港口 :区域性主要港口。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图6.25 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设计结构分解
系统背景描述 和国际国内相关平台分析
需求分析和商业环境
商务应用模型抽象
平台系统总体结构规划设计
平台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平台系统规划设计
联机交易支付与认证系统规划设计
系统风险评估
平台系统建设审计、监理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系统运营和投资效益分析
平台阶段实施建议
电子商务网站
图6.29 业务信息平台结构图
业务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1
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2
物流企业n
三、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实施
1、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的运行环境 (1)管理层——增强现代物流管理意识 (2)技术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 2、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实施的关键因素 (1)组织建设 政府管理机构、园区管理中心和物流企业 (2)技术因素 ①数据整理与标准化 ②软、硬件及网络环境的建设 ③开发技术的选择和使用 3、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实施的三个阶段 (1)初创期 (2)建设期 (3)成熟期
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1、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2、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数据交换系、信息发布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物流作业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确的信息资料。、安全管理系统 3、港口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的功能 (1)基本功能 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服务功能、交易功能 (2)扩展功能 配送功能、货物跟踪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决策分析功能、金融服务功能
图6.18 城市物流系统模型框架
网络特征
服务模型
网络服务水平
工业和居民特征
需求模型
网络使用
影响模型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财政影响
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
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撰文 杨承新 一、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港口物流系统是一个既有静态,也有动态,从其实体要素和环节要素本身来讲,是互相平列、彼此独立的,各自具有自身的性能和作用,不能互相代替。
但在系统中,却遵循物流规律,以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数量比例和不同的关联方式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结构,产生出不同的功效。
考察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形式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种:1.质态结构,即港口物流要素以技术上的相互适应性而发生作用的联系状态。
质态结构的目标是追求全面发挥各要素的潜在能量,实现物流系统的最大功效。
不同的质态结构其功效是不同的。
港口物流系统中质态结构形式表现在这样几种组合中:(1)组织者和载体的组合。
物质实体都是通过组织者的组织和一定的载体承载才能实现流动的,两者在物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组织者决定物流的方向、路线、起点、终点以及物流的方式。
载体决定物流的速度、批量大小。
但是,载体是由组织者选择和使用的。
对于一项同质、同量、同方向的物流任务,不同的管理技术水平的组织者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载体,而不同载体在该项物流行为中作用发挥的程度是不同的,当然,该物流过程的功效也就大小有别了。
例如,就某一具体货类的装卸工艺而言,组织者的技能、专业知识水平等都必须与生产工具以及相应的物质装备的性能、效率和其他要求相适应,否则不但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还会损坏装备。
组织者与载体的适应,不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管理方面同样有一个适应问题,管理方式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各自都有相应的特殊要求。
(2)载体和线路的组合。
这种组合表现最为普遍,如船舶的技术性能要与航道的要求相适应,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要与航道、港池深水化相匹配,这样才能安全高效。
另外港内线路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线,减少不必要的迂回。
如在大面积堆场布置的情况下,为避免物流线路绕场走,在堆场中间开辟一条道路。
(3)流体与载体的组合。
为了保证流体的安全移动,不同性质的流体必须要求由相应技术性能的载体来承载。
港口物流现状分析
港口物流现状分析报告前言港口物流是指港口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所处的经济环境特点,运用现代物流理念,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发展,形成一个以港区及广辐射地域为服务对象的综合物流网络。
物流化的港口不再只有货物装卸的简单功能,由于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技术,将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汇集到港口,以便将货物转运到海外和内陆的广阔腹地去,这时港口成为交通运输枢纽,发挥着转运功能。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港航结合对港口物流的发展促进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一体化和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一些处于国际航运干线、有一定水深、腹地阔、并有大城市为强力依托的港口,逐渐发展成为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商品物资集散地和金融贸易中心,直接影响着国际竞争。
港口综合运输体系以港口为核心,通过陆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重要运输方式的配套、衔接和协调,承担着港口及其城市和腹地之间货物的集疏运功能,成为港口经济传输的动脉;港口的相关产业作为港口功能发挥和进行正常营运的必备条件,成为港口经济的强有力支撑;港口的广大陆域和海域腹地作为港口集聚货物的来源地和疏散货物的目的地,是港口不断扩展和持久繁荣的物质保证,因而也是港口经济发展的依托。
我国现代物流整体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运行效率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物流通道的顺畅、高效与否,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而言更显重。
而港口的物流发展程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各船务公司的利益。
高速便捷的物流,不仅能指高货物的装卸速度与进出港口仓库的速度还能有效的节约时间与节省成本,从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而港口物流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将港口与航运企业联系在一起,只有港航加强合作,才能满足港口物流的形成与运行,港口与航运企业才能在发展物流中真正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这样,现代物流系统才能得以顺利发展。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
课程实践教学2:港口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分析集装箱码头集装箱码头是集装箱运输的枢纽,它向外延伸国际的远洋运输航线,向内连接国内的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路线。
因此,集装箱码头是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换装点和集散地,集装箱码头在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件杂货运输的集装箱化,集装箱吞吐量占港口吞吐总量的比例日益增加。
较之传统件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的特点是:(一)专业特性强;(二)建设投资多;(三)生产规模大;(四)箱、货周转快;(五)组织、管理严密;(六)资讯系统先进;(七)码头规整、干净。
因此,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往往成为国际枢纽大港口的主要标志,也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标志之一。
集装箱码头一般来说,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设计工作应该顺应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码头设计中必须考虑:(1)港口继续向大型化、深水化、高效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港区平面布置上,为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服务活动布置充足的空间;(2)现代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理念的创新应集中体现在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港区的可持续发展性上。
码头平面布局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多影响因素的复杂问题;(3)对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估算尽可能精确,以避免跟现在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的急速上升相差太远;(4)规划布置充足的集装箱堆场;(5)合理划分和布置港口功能分区,通过协调的交通组织,使分区之间及与港外的连接通畅。
集装箱码头的类型(一)按功能区分,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数量不多,全球有十多个,如H.K,SINGAPORE,ROTTERDAM 等大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口。
其资源配置的主要特点是:处于良好的地理位置—国际主航道上或世界重要经济区域中心;港口自然条件优良;具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装备;高度发达的资讯系统和口岸环境;具有陆路、内河和海上运输网连接并辐射周边地区,能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吸引大量集装箱的集散。
集装箱码头区域性集装箱枢纽港(干线港)这类港口一般是某个地区的较大集装箱港,港口吞吐量的形成主要靠陆向腹地的进、出口,对地区周边港口有一定的辐射,有一定数量的中转货;但因偏离国际主航道,所依托的经济区域非世界重要级别,故难成为国际枢纽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撰文 杨承新 一、港口物流系统的结构港口物流系统是一个既有静态,也有动态,从其实体要素和环节要素本身来讲,是互相平列、彼此独立的,各自具有自身的性能和作用,不能互相代替。
但在系统中,却遵循物流规律,以不同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数量比例和不同的关联方式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结构,产生出不同的功效。
考察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形式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种:1.质态结构,即港口物流要素以技术上的相互适应性而发生作用的联系状态。
质态结构的目标是追求全面发挥各要素的潜在能量,实现物流系统的最大功效。
不同的质态结构其功效是不同的。
港口物流系统中质态结构形式表现在这样几种组合中:(1)组织者和载体的组合。
物质实体都是通过组织者的组织和一定的载体承载才能实现流动的,两者在物流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组织者决定物流的方向、路线、起点、终点以及物流的方式。
载体决定物流的速度、批量大小。
但是,载体是由组织者选择和使用的。
对于一项同质、同量、同方向的物流任务,不同的管理技术水平的组织者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载体,而不同载体在该项物流行为中作用发挥的程度是不同的,当然,该物流过程的功效也就大小有别了。
例如,就某一具体货类的装卸工艺而言,组织者的技能、专业知识水平等都必须与生产工具以及相应的物质装备的性能、效率和其他要求相适应,否则不但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还会损坏装备。
组织者与载体的适应,不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管理方面同样有一个适应问题,管理方式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各自都有相应的特殊要求。
(2)载体和线路的组合。
这种组合表现最为普遍,如船舶的技术性能要与航道的要求相适应,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要与航道、港池深水化相匹配,这样才能安全高效。
另外港内线路应尽可能布置成直线,减少不必要的迂回。
如在大面积堆场布置的情况下,为避免物流线路绕场走,在堆场中间开辟一条道路。
(3)流体与载体的组合。
为了保证流体的安全移动,不同性质的流体必须要求由相应技术性能的载体来承载。
如汽油要由专业的油罐车来承运;冷藏货物要由带制冷保温性能的车辆设备来运送或储存。
同时不同货类应选择不同的机械化系统。
件杂货与集装箱,干散货与液体货都必须根据货物的特性决定装卸机械化的功能、特点,作出正确的选择。
(4)载体与载体的组合。
其一是机械化系统各环节、各作业工序之间的适应性,包括机械与工属具之间的配套性。
目前除了专业泊位的机械化系统有较好的配套性外,一般通用泊位的机械化系统、主机与辅机、机械与工属具之间配套性较差,缺少相互适应性。
其二是机械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的适应性。
装卸机械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阶段,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无论在数量、质量、规模、时空布局等都不会要求很高。
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筑港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体系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能源设施等,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
船舶的大型化,要求泊位、航道等基础设施提供相适应的条件。
没有相应的条件,船舶无法靠泊,现代化的装卸设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量态结构,就是港口物流要素以相互协调的数量比例关系而发挥作用的联结方式。
量态结构就是港口物流系统的数量规定性。
量态结构不仅表现在实体要素的组织者与载体、载体与载体、流体与载体等物流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而且表现在泊位系统、库场系统、集疏运系统、装卸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等物流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
同时还表现在港口物流诸要素及其所形成的物流系统在一定时期有效运转时所应具备的能力数量范围,即港口物流系统的规模大小,规模则是要素在港口的聚集程度,是物流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数量规定。
港口物流不是任何数量的物流要素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物流能力,也不是任何数量的要素相搭配都能使每一要素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以港口物流环节为例,必须在泊位、库场、集疏运、装卸及辅助作业等主要环节上诸要素的能力基本平衡,才能形成港口的物流能力。
如果各环节能力强弱不均,必然以能力弱的环节(或要素)为最高限度的低水平的港口物流系统,而能力强的环节(或要素)的富余能力被闲置。
当某环节能力为零,则根本不能形成物流能力。
这就是说,物流要素非但缺一不可,而且必须保持平衡的数量比例。
在诸要素能力基本平衡的条件下,港口物流系统整体能力是由诸要素以同等机会,以共同的水平为基准决定的。
在诸要素能力不平衡的条件下,港口物流系统整体能力是以能力最低因素(环节)的水平为基准决定的。
3.空间结构,指港口物流实体要素之间、不同环节之间在空间地域上分布的关联状态。
港口物流是空间范围极其广阔的一种经济活动,物流系统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距离,空间结构合理与否,是影响港口物流系统效能的最大因素之一。
空间结构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流体流动的起点、终点与线路分布、物流网点的布局和流体与载体的空间位置组合中。
港口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港口水陆域布局规划的方向性。
港口是为双向腹地服务的,一方面为区域经济所需,指向内陆腹地;另一方面,为对应的港口所需,指向对方港口腹地。
这种指向性规律决定了港口物流要素进出口的差异和单向性特点,从而决定了港口物流的方向。
水陆域布局往往又受自然地域的局限,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因03○ CHINA PORTS中国港口 ・港口物流・此有必要科学地规划岸线、水陆域范围、边界,充分考虑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是港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
港以城托,城以港兴。
港口物流要素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生产力因素之间具有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的关系,即经济互补性。
这种互补性以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种类、数量表示。
各种货物通过港口吞吐,以相应的运输方式把原材料、生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港口既有直接经济效应,有自身的产品、产量、产值和利润,又有间接经济效应,为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
因而港口布局与城市规划应充分注意其经济上的互补性,避免相互矛盾。
第三是港口物流系统的乘数效应性。
乘数效应即港口物流要素的主导作用对其他有关因素引起的投入产出关系的连锁反应。
如利用港口的能力建设港口电站,必然促进临海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将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港口能力的不断扩大,船舶到港数日益增多,进而推动修船、造船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生产和服务又促进第二轮的生产与服务。
这种连锁反应正是港口物流系统在城市和区域经济中主导作用以及关联性和空间布局上的典型表现。
第四是港口物流系统的比较利益性。
港口空间布局应根据其自然、技术、经济、交通、社会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港口物流要素的配置按综合消耗最少、成本最低的原则,使各个港区都能够发挥对自身、对社会利益最大或不利程度最小的功能,这是港口物流系统方案比较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经济性联系在空间上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比较利益是港口物流系统空间布局的重要原则之一。
第五是港口平面布置规划的合理性。
根据自然条件和岸线分布,规划方便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航线航道及陆上交通路线;根据任务和规模,科学划分港区,以确定码头、泊位的分工;港区功能的扩展,留有一定的余地,遵循远近结合、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交通方便的原则。
4.时间结构,指港口物流诸要素根据不同需要而形成和连接的先后时间次序的状态。
港口物流的时间结构是港口物流系统中每个要素为其他要素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从而也为整个系统发挥总体功能提供条件的一种时序安排。
港口物流中各种要素,由于技术性质、港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会有长短不同的形成时间,不同的消耗时间、不同的运转储备时间等。
而要把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港口物流能力,就要求它们同时存在,同时进入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
因此这些要素形成时间的差异性同物流系统结合时间的统一性组成了一对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物流要素的形成过程(包括载体的生产、组织者的培训等)实行科学的时间组合。
形成周期长的要素,先开始生产(培训),形成周期短要素,后开始生产(培训),以便于最终达到时间结合的统一性。
港口物流要素的时间组合如组织者与载体的组合,包括组织者职业教育与培训,组织者技术知识更新与载体的技术进步的配合问题等;载体与载体的组合,包括船舶、车辆、货物到港分布,船舶技术供应等的时间组合。
这些组合的时间差异,表现出超前性、同步性、周期性和滞后型等形式。
通常以港口物流要素形成过程的周期为根据,通过对一些要素的超前生产(建设),对一些要素滞后生产,最后实现物流要素结合的同步。
港口物流诸要素如能在时间上准确默契、恰到好处,就能减少非生产时间、技术中断时间、排队等待时间,降低或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物流能力总量。
反之,物流系统将因某种物流因素之滞后或中断而降低总体性能甚至不能形成能力。
因此根据港口物流要素时间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科学地安排物流要素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及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取得增产或节约。
港口物流系统的质态结构、量态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替代。
如技术性能的相适应并不能保证过程的合理化,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并不能等同于时序的合理化。
有时,在时间结构无序的情况下,质态结构趋高、规模越大,反而损失越大。
例如载体的能量越大,误期单位时间里的损失就越严重。
只有这四种结构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才能达到系统的优化。
港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核心,就在于不局限于某一环节、部分的合理化,克服环节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实现物流全过程的合理化。
二、港口物流系统的特征港口物流系统结构分析的是物流系统内各实体要素、各环节之间的联结状况。
要更深入认识物流系统,还必须进一步作综合性考察,即分析其系统的特征。
1.港口物流系统具有严格的目的指向性。
港口物流系统是为解决生产和消费空间(时间、性质)矛盾组合而成,这是港口物流系统区别于其他经济系统的目标特征。
港口物流过程虽然和其他经济系统一样需要输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能量资源和信息资源,但经过调控、运转、消耗,输出的不是有形的另一特质的物质产品,而是无形的服务;且这种服务的内容、要求、方式是用户率先规定了的,即约定在先,服务在后。
目标功能的特殊性,揭示了评价物流效益应把用户的满意度作为首要标准。
相应,港口物流管理的重点是过程和严格的目的指向性。
2.港口物流系统具有严格的时空时间序列性。
港口物流是由众多立体型的子系统连接而具有时间序列型的总系统。
运输、装卸搬运、储存、包装、配送等环节都是由流体、组织者、载体及线路和信息这些实体要素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立体子系统,这些主体型的子系统又按照不同具体需要连接成先后有序的总系统。
这一特征要求港口物流管理要特别强化空间布局和时间序列观念。
3.港口物流系统是开放型的动态系统。
港口物流系统不仅内部有复杂的结构,而且和外部环境也经常有着广泛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