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共34页
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结果及实验室数据, 全面分析化验结果的意义。
参考正常值范围
了解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的化验指标正常 值范围,以便准确解读结果。
04
化验结果与预后评估
化验结果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疾病进程监测
化验结果可以反映疾病的发展进程,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 度和预后。
治疗效果评估
化验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解读医生的专业性
化验结果的解读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 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 靠性。
动态观察
综合分析
化验结果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需要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和其他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 诊断。
对于某些指标,需要动态观察其变化 趋势,而不能仅凭一次异常结果做出 判断。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估患者对化验结果 的认知程度,了解患者的知识盲点和误区。
提高患者对化验结果认知的方法
制定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讲解化 验结果、答疑解惑等。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简明扼要的化验结果宣传资料,包括常见异常值及其意义等, 方便患者查阅。
组织专题讲座
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contents
目录
• 化验结果的解读 • 化验结果与疾病诊断 • 化验结果与治疗监测 • 化验结果与预后评估 • 化验结果与患者教育
01
化验结果的解读
化验结果的正常范围
正常范围
化验结果的正常范围是根据大量人群 的统计数据得出的,通常具有一定的 波动范围。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 态的人群,正常范围可能有所不同。
疾病诊断中化验结果的解读技巧
综合分析
对于一项化验结果,需要结合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
检验结果临床意义
尿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心衰、脱水、高热。
减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多尿期、尿崩症。
尿酸碱度(pH):升高:服用碳酸氢盐、呕吐、换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降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
尿蛋白质(PRO):生理性:高蛋白饮食、静脉输注蛋白、剧烈运动、妊娠、长时间站立。
病理性:各种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膀胱炎、尿道炎。
尿葡萄糖(GLU):生理性:摄食性糖尿、妊娠糖尿。
病理性:糖尿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某些中枢神经疾病。
尿酮体(KET):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烈呕吐、长期饥饿、禁食、全麻术。
尿胆原(URO)与尿胆红素(BIL):胆红素产生过多或肝细胞摄取、结合及排泄等发生障碍可发生改变,用于诊断肝胆疾病。
尿红细胞:肾炎、肾病、肾结石、尿路结石、急性损伤、肾肿瘤等。
尿白细胞与脓细胞: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生理条件下不超过20mg/L,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高血压、糖尿病人定期检测。
尿肌酐:人体代谢的终产物,经肾脏排泄。
1、判断肾小球损伤2、用于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评估3、指导临床治疗。
尿淀粉酶(AMY):升高:主要用于急腹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降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红细胞(RBC)计数作为诊断贫血及红细胞增多。
生理性变化在+-20%以内。
生理性:红细胞增多:缺氧、低气压、运动、精神因素等;红细胞减少:儿童生长铁供应相对不足、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妊娠血浆容量增加、长期饮酒。
病理性:相对性增多:呕吐、腹泻、高热、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引起的暂时性血液浓缩。
绝对性增多:1、心血管疾病2、肺疾病3、异常血红蛋白病4、造血系统疾病5、肾病、肝癌等红细胞减少:1生成减少(再障、贫血)2破坏过多3丢失过多(失血)。
处理:红细胞计数高于6.8×1012/L,采取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诊断贫血;低于1.5×1012//L考虑输血,必要时骨髓检查。
血液化验单及其临床意义
血液化验单及其临床意义血液化验单及其临床意义血常规化验包括很多项目,但主要有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3项。
今天店铺带大家来了解下有关血液化验单及其临床意义,下面一起来看看。
血液化验单及其临床意义篇1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人们通常叫红血球,化验单上常用英文缩写字母简写成RBC。
红细胞生于红骨髓,主要以蛋白质和铁为原料,其次还需要微量的铜、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
此外,肾脏分泌的EPO,有促进骨髓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红细胞的发育、成熟约需3。
5~7天,一般能生存120天。
衰老的红细胞主要在肝、脾等器官中被吞噬和分解。
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红细胞不断地新生、衰老、死亡,在血液中保持相对恒定的数目。
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血红蛋白(其中包括蛋白质和铁)。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运输氧(O2)和二氧化碳(CO2)的工具,把从肺部吸入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个细胞,又把细胞内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装载上,随血液循环运到肺呼出体外,往返于肺与各细胞之间,一刻不停地工作着,红细胞数量的变化影响到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使人体发生病理生理变化。
[临床意义]减少: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感染、肾病、胃切除术后、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白血病以及接触苯、胺等化学物质引起职业性中毒等所引起的贫血。
增多:①严重的先天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如法鲁氏四联症、肺心病、肺气肿、肺动静脉瘘等,由于慢性缺氧刺激骨髓增生。
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③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多汗、多尿,以及晚期消化道肿瘤长期不能进食等所引起的大量失水和血液浓缩。
④慢性一氧化碳中毒。
⑤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剧烈的体力活动者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增多。
2、血红蛋白测定(HGB或Hb)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结合而成的,人们通常称其为血色素。
关于体检中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
欢迎共阅体检中化验室检查各项项目的临床意义血清谷-丙转氨酶 (GPT 或ALT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的增高意义较大,其增高程度可以反映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程度。
(1) 肝胆疾病:急性病毒性肝炎,ALT 是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会出现明显升高。
慢性所以正常参考值 速率法: 慢性肾皮质机能减退也可使血浓缩,使总蛋白升高。
(2)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总蛋白可超过100g/L 。
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如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各种因素引起的水钠潴留。
(2)营养不良,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慢性肠道疾病,或长期患有消耗性疾病、严重结核病、甲亢、肿瘤等。
(3)肝脏疾病,肝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其中白蛋白下降最为显着。
(4)烧伤时,血浆渗出;大出血时,血液丢失;肾病综合征时,尿中长期丢失蛋白;溃疡性结肠炎时,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
这些都可使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
化验介绍:血清蛋白质是各种蛋白的复杂混合物。
可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分离。
血浆中的白蛋白、a1、a2、β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其它凝血因子等均由肝细胞合成。
Γ球蛋白质主要来自浆细胞。
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减退,血浆中蛋白质即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
临床上用各种方法检测血浆蛋白的含量来协助诊断肝脏疾患,并作为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指标。
正常参考值:双缩脲法、微量定氮法:60~80g/L的疾病。
又经B.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性肾炎。
C. 肾后性疾病: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瘤导致的尿路受压等。
化验介绍:尿素氮是血浆蛋白氮以外的含氮化合物的一种。
在正常情况下,血中尿素氮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的。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中的尿素氮浓度升高。
所以测定血中尿素氮含量可粗略估计肾小球滤过功能。
BUN测定结果在20mmol/L以上通常为肾功能不全。
常见化验室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测(部分)旳 临床意义
尿素氮
• 正常值:3.2 ~7.1mmol/L • 临床意义 • 1、肾前性少尿: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
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出现旳血容量不 足、肾血流量降低灌注不足引起少尿。
• 2、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 ⑴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
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出现旳慢性肾衰竭。
• 胆道疾患时AST亦可升高。
参照值: <40U/L
(AST 、ALT联合检测)
同步测定AST 、ALT,并计算DeRitis比值(即AST/ALT之比),对 于急、慢性肝炎旳诊疗、鉴别诊疗以及判断转归也尤其有价值。 急性肝炎时DeRitis比值<1,肝硬化时DeRitis比值>=2,肝癌时 DeRitis比值>=3。
• 1.增高: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 支气管哮喘、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等。
• 2.减低:见于有机磷中毒、肝炎、肝硬化、营养不良、恶性贫血、 急性感染、心肌梗死、肺梗死、肌肉损伤、慢性肾炎、皮炎及妊 娠晚期等,以及摄入雌激素、皮质醇、奎宁、吗啡、可待因、可 可碱、氨茶碱、巴比妥等药物。
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转氨酶轻度增高 (100 ~ 200U) , 或属正常范围,且 AST>ALT 。肝硬化、肝癌时, ALT 有轻度或 中度增高,提醒可能并发肝细胞坏死,预后严重。其他原因引起 旳肝损害,如心功能不全时,肝淤血造成肝小叶中央带细胞旳萎 缩或坏死,可使 ALT 、 AST 明显升高;某些化学药物如异菸肼 、氯丙嗪、苯巴比妥、四氯化碳、砷剂等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肝细 胞,引起 ALT 旳升高。
• 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蛋白质合成增长和血液浓缩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血常规各指标临床意义:1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增高(1)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极度恐惧与疼痛。
(2)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急性出血、白血病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嫉妒严重感染、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临床意义]病理性增多( I )中性粒细胞:急性化浓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件汞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 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寄生虫病,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某些皮肤病如湿疹,某些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慢性粒细胞血病等。
(3) 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等。
(4) 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5) 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病理性减少(I)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 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2) 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3红细胞计数(RBC)[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4血红蛋白测定(Hb)[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加: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
常见化验结果意义
常见化验结果意义一、血常规检查1、红细胞计数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法乐氏四联症、慢性肺病(如肺气肿)等,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2、网织红细胞测定增高见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降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主要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抗贫血治疗的效果观察。
3、红细胞比积测定可用于了解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增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大量吐、泻引起的血液浓缩情况,降低见于各种贫血。
4、血红蛋白测定测定结果减少可反映贫血的程度、增加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原因。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30g/L为极重度贫血;低于30-60g/L为重度贫血;低于60-90g/L为中度贫血;低于正常参考值但高于90g/L为轻度贫血。
5、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各种炎症(如大叶性肺炎、阑尾炎,一些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如猩红热等)、白血病等,减少见于伤寒等某些传染病,病毒感染引起的某些疾病如流感等,各种重度感染,如粟粒性肺结核等,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以及使用了某些药物。
6、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各种化脓菌所致的炎症,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减少见于伤寒等疾病,病毒感染如肝炎、流感、疟疾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等,淋巴细胞增高见于结核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疟疾等,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7、C反应蛋白(CRP)测定C反应蛋白首先可以帮助辨别体内是否有炎症。
C反应蛋白可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
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CRP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时,CRP水平升高;而病毒感染时,CRP不升高或轻度升高。
此外C反应蛋白也可用于脓毒血症等疾病的快速诊断。
脓毒血症时体内CRP 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
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范围:比值为0.82-1.15
精品课件
凝血功能的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
1、正常参考值:24-36秒。 2、临床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
临床意义: 1、 延长: (1)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 因子Ⅴ 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综合
征.口服抗凝剂 .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2)纤容活力增强 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 (3)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2、 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
第三,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需要动态观察,从而指导医生 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如果有缺铁性贫血,补铁治 疗后对血常规的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有没有效 果,如果没有效果是什么原因,以便在诊断和治疗上做出 调整。所以,在诊断疾病时以及诊断疾病之后都可能需要 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已经是健康体检中的必备检查项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 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 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 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 (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
精品课件
血常规有什么用?
第一,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很多种疾病可能有会引起血常 规检查的异常,由此可以帮助医生考虑患者目前存在什么 样的问题,可能是什么疾病。
第二,帮助医生确定下一步诊疗计划。血常规分析的结果 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细胞的数量,存在什么样的风 险,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是不是需要输血,有时也可 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化验数据的临床意义
尿常规临床意义1 、尿颜色:淡黄色• 深茶色尿见于胆红素尿,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红色尿见于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等;• 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见于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乳白色尿见于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者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2 、尿透明度:透明混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
3 、尿比重: 1.003-1.030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
尿增多时见于糖尿病。
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饮水。
4 、尿PH 值: 5.5 ~6.5肉食者多为酸性,蔬菜、水果可致碱性,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可呈酸性。
酸性尿见于糖尿病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
碱性尿见于剧烈呕吐、持续性呼气过度、尿路感染等。
5 、尿蛋白定性(PRO):阴性生理性蛋白尿属功能性、体位性及摄食性。
病理性蛋白尿又可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心功能不全、缺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轻度蛋白尿:可见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孟肾炎、体位性蛋白尿。
• 中度蛋白尿:可见于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
• 重度蛋白尿:可见于急性或者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6 、尿葡萄定性(GLU):阴性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内服或者注射大量葡萄液、精神激动。
7 、尿隐血试验(BLD):阴性• 尿血呈阳性,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时称血尿,不能称隐血。
• 血型不合时的输血、严重烧伤或者感染、恶性疟疾、以及某些药物或者毒物所致炎症可呈阳性。
• 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时可能浮现血红蛋白尿。
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发作期可呈阳性。
8 、尿胆红素定性(BIL) : 阴性阳性: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即总胆管结石、胆囊癌、胆管癌及胰头癌;肝内阻塞性黄疸,即肝癌、肝脓疡及毛细胆管炎;以用肝实质伤害,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人体常见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机体有炎症、感染或白血病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力低下或骨髓功能障碍等问题。
-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5.5×10^12/L(男性)和3.5-5×10^12/L(女性)。
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有心肺系统疾病,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失血等问题。
-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为120-160g/L(男性)和110-150g/L(女性)。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表示肺心病或吸烟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营养不良等问题。
2.尿常规指标:-尿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蛋白阳性可能表示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尿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尿糖阳性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尿红细胞:正常范围为0-3个/HP。
尿红细胞偏高可能表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肾脏疾病等问题。
3.生化指标:- 血糖:空腹时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血糖偏高可能表示糖尿病、胰腺炎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偏低可能表示低血糖。
-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范围为8-40U/L。
AS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谷丙转氨酶(ALT):正常范围为8-40U/L。
ALT偏高可能表示肝炎、肝脏损伤等问题。
- 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5-21μmol/L。
总胆红素偏高可能表示肝功能障碍或胆道阻塞等问题。
-肾功能指标:- 肌酐:正常范围为53-115μmol/L(男性)和44-97μmol/L(女性)。
肌酐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受损。
- 尿素氮(BUN):正常范围为2.9-8.2mmol/L。
BUN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功能障碍或脱水等问题。
检验科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生化部分血清总蛋白液体(TP)双缩脲法测定临床意义:总蛋白检测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都有价值。
肝脏蛋白合成缺陷、肾功能损伤引起蛋白丢失、肠道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时总蛋白浓度下降。
而在慢性炎症疾病、肝硬化和脱水时总蛋白浓度升高。
血清白蛋白(ALB)溴甲酚绿(BCG)法测定临床意义:白蛋白是血浆中多种物质重要的结合与运输蛋白,并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分。
血清白蛋白可用于众多疾病的诊断。
血清白蛋白升高通常见于脱水的。
血清白蛋白降低多见于营养不良、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严重的烧伤和癌症。
白蛋白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对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的诊断与监视。
此外,白蛋白量反映了个体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因此可用于营养不良的诊断及老年住院患者的预后评估。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推荐方法测定临床意义[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类的典型代表。
氨基转移酶催化氨基从氨基酸转移给 -酮酸的反应。
AL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仅在肝胆疾病时显著升高。
而AST水平的升高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以及肝组织损害等都有关。
因此同时进行ALT和AST的检测,可用于鉴别肝损伤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AST/ALT比率用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比率<1预示中度的肝损伤;比率>1和严重肝病有关,常见慢性肝病。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推荐方法测定临床意义[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类的典型代表。
氨基转移酶催化氨基从氨基酸转移给 -酮酸的反应。
AL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仅在肝胆疾病时显著升高。
而AST水平的升高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以及肝组织损害等都有关。
因此同时进行ALT和AST的检测用于鉴别肝损伤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AST/ALT比率可用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炎等;降低: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200IU/L增高: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类风湿因子RF0-35IU/mL增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C反响蛋白CRP1-5mg/L增高:急性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风湿病等超敏C反响蛋白h-CRP0-3 mg/L增高: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炎症感染等8、心血管疾病免疫检验工程英文缩写参考值临床意义肌钙蛋白TcTn0- 0.4 ug/L增高:心肌梗死等肌红蛋白Mb 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肌损伤、肾功能衰竭等肾素活性PRA 普食卧位:0.42±0.37ug/L普食立位:2.97±1.02ug/L低钠卧位:2.8±3.2ug/L低钠立位:4.62±3.49ug/L增高:肾性高血压症肾小球旁器细胞瘤肝硬化等;降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反响酮固酮增多症等血管紧张素ⅡAⅡ普食卧位:40.2±12.0ng/L普食立位:85.3±30ng/L低钠卧位:65.8±35ng/L低钠立位:92.5±28ng/L增高: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瘤、肝硬化等;降低:类固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等醛固酮ALD 卧位:45-175ug/L立位:98-275ug/L速尿+立位:33-35ug/L增高: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肾病综合征等;降低:醛固酮减少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B型脑钠肽BNP0-100 pg/L增高: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风心病等。
化验指标临床意义.
各种化验指标临床意义
心内科 庞敏
1
各种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 血常规 • BNP • TNI • 心肌酶 • D-2聚体 • 血气分析 • 凝血五项 • 生化检查 • PCT • 血沉 • 肝功、肾功、电解质生化 • 尿常规、大便常规
2
血常规
主要内容: ➢ 红细胞的计数 ➢ 白细胞的计数 ➢ 血红蛋白 ➢ 红细胞压积 ➢ 血小板的计数 ➢ 白细胞分类计数
8
轻度感染:WBC可正常,但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中度感染:WBC可达(10~20)×10 9/L,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严重感染(如菌血症、败 血症、脓毒血症),WBC明显增高可达(20~ 3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并伴明 显核左移和中毒改变;上述情况说明机体反应良好。 感染过重:WBC不高,但核左移明显,患者可能处于 中毒性休克状态
如红细胞,血红蛋白低提示有贫血 , 缺血。
➢ 白细胞系统: 在人体内主要是杀菌的作用,白
细胞总数过高疑有感染且多为细菌性, 过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 血小板: 主要负责人体的凝血功能,过低
可能有出血倾向,过高有血栓或梗塞倾 向。
5
红细胞RBC的计数
参考值: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