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4/5÷2=)(3)学生讨论:4/5÷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4)让学生交流想法: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

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②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4/5÷2就可以用4/5×1/2,结果是2/5。

谁能再说一说,4/5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4/5×1/2来计算1/2是2的什么数(倒数)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4/5÷3)(2)4/5÷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3、总结方法。

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3、做"练一练"第3题。

分数与除法北师大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分数与除法北师大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分数与除法北师大教案摘要:本教案以分数与除法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分数的概念与运算规则,并深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过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教案适用于北师大教育研究生的数学教育方向课程,也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的参考材料。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分数化简和转化成小数形式。

2.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分数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与运算规则a. 分数的定义与含义b.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c. 分数的化简与比较d. 分数的加减乘除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 分数除法的定义与运算规则b. 分数与整数的除法计算c. 分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分数的概念与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逐步演示如何进行分数计算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提问法: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3. 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式的学习活动,加深对分数与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4.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分数计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高运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b.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分数?2. 知识讲解a. 分数的定义与含义:通过具体的图示和实例,介绍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等概念。

b. 分数与小数的转化: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分数化简和转化成小数形式。

c. 分数的运算规则:依次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规则,并通过示例演示各种运算的步骤和方法。

d. 分数比较:讲解分数比大小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3. 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一些分数计算题目并互相解答。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与除法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doc.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a/b(b≠0)的意义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一、设置疑问,揭示课题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题,你能把商分为哪几类?36÷6 = 4÷5= 80÷5=3÷7= 5÷10= 4÷9=归纳分类:36÷6 和80÷5的商为整数;4÷5和5÷10的商为有限小数;3÷7 和4÷9的商为循环小数。

2、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的时候,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分数与除法1、创设情境,引入关系。

国庆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国庆节全校师生开展野游活动,到了野外,还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联欢活动,前几天我同语文老师对想要买的食品做了一些粗略的计划,知道买哪些东西了,具体怎么分还没有计算,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做一下计划吗?请看我们班级为这次活动准备的食品:食品名称食品数量班级人数平均每人分的数量苹果50个58 50÷58饮料 49瓶58 49÷58花生 8千克58 8÷58上面的商都不能用整数的商来表示,除了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能否用分数来表示呢?等我们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自然会找到答案的。

2.层层深入,感知关系。

(1)我想调查一下,最近谁要过生日?指一名同学说说你过生日的时候必须要买什么食品?(生:蛋糕)买了蛋糕是自己吃,还是同爸爸妈妈一起吃?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列式?(指名口述算式)1÷3大家拿出练习本来计算这个商是多少?(用小数表示)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我们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过生日都要吃生日蛋糕,喜欢吃吗(生:喜欢)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8个小蛋糕把8个小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列式生:8÷4=2(个)2.师:把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1个大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分得多少个怎么列式生:1÷4=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探索一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每人分得多少个请同学们利用这张白色的圆形纸片,折一折,分一分,看看到底是多少个生动手折纸,思考生: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给4个人,也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1个蛋糕的1/4,就是1/4个蛋糕(2)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多少个怎么列式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全班交流,明确: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用除法计算;而把“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所以1÷3=()(个)2、探索多个物体平均分,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把3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师:怎样分公平每人分得多少个下面,利用你手中的学具3张圆形纸片,小组合作,分一分,剪一剪。

(1)充分交流、展示学生的想法与做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方法一:一张一张分,把每个蛋糕分别平均分成4份,共12份,每人分到3份,3个(1/4)张拼在一起得到(3/4)个。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6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

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具准备】:圆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剪刀、直尺、圆形纸、彩笔。

【课前游戏】:1、IQ题。

(1)毛毛很怕打针,但今天医生替他打针时,他觉得屁股不痛了,为什么?(2)一只山羊,在它的左边放一块牛肉,在它的右边放一块鱼肉,请问它会吃哪一块?2、玩相反游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0分钟)1、师:林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3分钟)(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

(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3)生1:1÷4=0.25(个)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 (个)师: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吃,就是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1个蛋糕的,也就是个蛋糕。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共13篇〕篇1: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在进展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

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答复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练习题(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亲密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习题(1)把18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2)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例如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师:1÷3表示什么意思?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

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生:1/3个。

(师板书)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公开课教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公开课教案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公开课教案第一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公开课教案分数与除法教案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②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师总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如果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1÷3=(块)2、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例题,看谁能开动脑筋,自己来解答。

商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发言)指名让学生把思路告诉大家。

3、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3来表示,这一份就是1/3 块。

4、老师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1 ÷ 3 =1/3 块)如果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2/3 块)怎样看出来的?5.观察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板书)(三)学习例2。

1、课件出示:如果把3 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师:要求每个孩子分得多少饼,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3÷4=)问:3 ÷ 4的结果如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现在老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

3、学生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提出:每4人一组,取出备好的3张圆片,把它们当做饼,分一分,看每人分得多少块饼?(2)学生合作,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4、指名代表上台汇报结果,并展示分法边叙述操作过程。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分法,但结果一样。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教学设计郭正红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课本第65页的例1和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使学生理解一个分数的两种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操作等渐渐理解一个分数的两种意义,然后通过比较、发现,让学生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操作,让学生理解一个分数可以表示的两种意义。

教学准备:圆片、剪刀活动过程:(不能是简案,需要体现教师组织活动的过程和重点问题)一、直接导入新课1、复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例:单位一2、揭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学习新知:(一)学习提示:1、学习例1: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列式:把1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就是()块。

2、学习例2: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列式:利用学具剪一剪、拼一拼:结果是多少?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哪种分法最简单?3、观察例1和例2的算式,思考:分数与除法之间的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完成表格(二)教学过程 1.小组操作,说说如何分问题1:观察三个算式?两个数相除,他们的商可以什么表示?(引导学生用整数表示)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小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是不是任意的两个数相除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呢?(能)问题2:那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把3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张饼?怎么来计算?(3÷4)操作:每个人到底可以分到多少张饼呢?现在请大家拿出小组里已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分一分,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张饼?(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情况)2.反馈交流师:请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①先取出2块,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半块;再将剩下的一块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1份。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学习目标
● 深入了解分数意义。
掌握分数与除法关系,会用分数
表示两个自然数商。
第2页
复习导入
● 什么是分数? ● 表示13这是么把( 单位)“份1。”平又4均表分示成什( 么意)份思,呢?
7
● 用200cm2彩纸做8只千纸鹤,平 均每只要用多少平方厘米彩纸?
第3页
情景导入
例2 舞台花边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多少米?
3÷4
3 4
第9页
探索新知
第10页
Hale Waihona Puke 探索新知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 分数与除法关系表示为:
a÷b=ba (a 0)
第11页
学以致用
1 3
1
47
6
第12页
探索新知
例3
1.兔只数是鸭几分之几? 2÷3= 2
3
第13页
探索新知
例3
2.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吗?
第14页
对口令
第15页
典题精讲
5
是 ( 2 )千克。
5
易错提醒:每人分得是五份中一份, 分子是1。每人分得千克数要用千克数作分子!
第19页
课堂小结
●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
分数与除法关系表示为:
a÷b=
a b
(a
0)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 能够用除法计算。
第20页
第21页
9
7÷100= 7
100
第17页
学以致用
2.张伯伯从鱼塘里捕了75kg鱼, 其中鲤鱼有49kg。 (1)鲤鱼占所捕总量几分之几?
49÷75= 49
75
(2)其它鱼占所捕总量几分之几? (75-49)÷75= 26

《分数与除法》教案(10篇)

《分数与除法》教案(10篇)

《分数与除法》教案〔精选10篇〕《分数与除法》教案〔精选10篇〕《分数与除法》教案 1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读题说得数。

3.2+1.680.8×0.514-7.40.3÷1.54.8×0.027.8+0.91.53-0.70.35÷150.4×0.80.8-0.372、口述表示的意义。

3、列式计算。

〔1〕把40棵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2〕把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二、探究新知。

1、新课导入。

出例如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板书:1÷3老师提问:1÷3的结果能用准确的数表示出来吗?怎么办?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就明白了。

〔板书、分数与除法〕2、教学例2。

〔1〕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1÷3,即把1米长的钢管着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用分数来表示,1米的就是米。

〔板书米〕〔2〕学生完好表达自己想的过程。

〔3〕反应练习。

①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②把1块饼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多少块?3、教学例3、出例如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1〕读题列式:3÷4〔2〕动手操作:怎样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呢?〔3〕学生交流、甲生:先把每个圆剪成4个块,然后把12个平均分成4份,再把3个拼在一起,每份是块。

乙生:把3个圆放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后,剪下其中的一份,再把1份中的3个拼在一起,得到每个分块、〔在3÷4后板书块〕〔4〕看图根据乙生分饼的过程说出表示的意义。

①乙生把3块饼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3块饼的,即。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经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1.教学例1:出示题目(1)列出算式。

(板书:1÷3=)(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教师画出示意图。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1/3(个)2.教学例2:出示题目(1)动手操作。

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人教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1、用分数表示下列除法的商
①3÷2=( ) ②2÷9=( ) ③7÷8=( ) ④5÷12=( ) ⑤31÷5=( ) ⑥m÷ n =( )n≠0
4.问题寓于方法,内容承载思想。
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自然就寓于其中;内容则承载着思想。也就是说,知识本身仅仅是我们的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渗透思想方法。
就分数与除法而言,笔者以为如果仅仅为得出一个关系式而进行教学,仅仅是抓住了冰山一角而已。实际上,借助于这个知识载体,我们还要关注蕴藏其中的归纳、比较等思想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已有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五年级
教师姓名
学校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课题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 )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分数的意义》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对分数意义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在这节数学课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直观的位置关系,还要从分数的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中,以分数意义的辨析贯穿始终。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才是分数与除法的最根本的联系。
2、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商的意义时,可以设计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切合了问题情境,便于检验平均分的结果,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摆一摆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完整地思考,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主体作用,在交流中让更多的学生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准确地表达分数商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人教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第一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分数与除法》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二课时,重点在于深入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在这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直观位置关系,并从分数的意义中理解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中贯穿始终的是分数意义的辨析,因为分数的意义本身就是除法的界定,这是分数与除法最根本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材从“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形式。

在研究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具有动手操作的研究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研究能力,但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过程有一定的困难。

基于以上的教材解析及学情分析,教师应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悟新知识,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动手操作。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研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在探索新知过程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研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分数商的意义时,可以设计四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切合了问题情境,便于检验平均分的结果,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摆一摆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完整地思考,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发挥了主体作用,在交流中让更多的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体会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准确地表达分数商的含义,加深学生的理解。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复习:76是()数,它表示()。

10/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观察:5÷8=4÷9=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4)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2、教学例2、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

(2)小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3)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师生共同小结: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a÷b=ba(b≠0)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明b≠0?三、拓展应用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布置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2内容:本册教科书第28页例2和练习八第1~4题。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精选7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精选7篇)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精选7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6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2、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

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对策:引导同学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3个同样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6(1)把刚才出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依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2)同学操作,了解同学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3)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

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4)总结归纳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假如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a÷b=a/b讨论:b可以是0吗?(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关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3篇

关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3篇

关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3篇关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P49l。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课本主题挂图,圆形纸片(4—5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复习导入1.填空。

6表示()。

7(2)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0(1)2.问题引入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一)教学例11.出示主题挂图,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2.讨论:1 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讨论结果:生:我解答这道题的列式是1÷3,可以把一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1111来表示,1个蛋糕的就是个,所以,1÷3 =。

333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二)教学例31.出示主题挂图,读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引导学生边分边思考:我们把谁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教师巡视,参与指导。

4.3分数与除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4.3分数与除法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单位是( 1 ),它有(3 )个这么单位。
4
3.把6米长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几米?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 份是多少,用除法。
第3页
13 13 13
1|3
1|3
例1 把1米长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
多少米?
1÷3=
1米
想:依据分数意义,
(米) 把1米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1 米 ,就是
米。
答:每段长 米。
第4页
例2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个同
学分得多少块?
3÷4=
3(块)
4
想:把 ( 3块饼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么(一 )份数。就是
块。 3 4
答:每人分得 3 块 4
第5页
第6页
把每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份 分得这么3份,也就是3个 块1 。
1 4
块,每人
4
第7页
3个
1 4
块就是
3 4
块。
3÷4=
3(块)
4 答:每人分得
3
块。
4
第8页
第9页
3 4
块意义是:把 (
)平均分
成4份,表示这么( )份数。也能够看作
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
么( )份数。
第10页
说一说以下分数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
{ 3 意义是
7
表示这么3份数。 把3平均分成7份,
表示这么1份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13份,{ 5 意义是13
表示这么5份数。 把5平均分成13份,
表示这么1份数。
第11页
比较例1和例2 ,思索讨论分数与除 法有什么样关系?

分数除法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 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能正确复述和使用分数除法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两个例子(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稍微复杂一些的例子)来复述分数除法的定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

2. 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首先,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倒数),然后将分数相乘。

同时,要注意分母的处理。

3. 操练:提供多个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相互检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分数除法。

4. 总结:通过一些应用题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复述分数除法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使用分数除法的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倒数),分母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自主研究法、小组合作法。

活动设置
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除法的定义
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研究。

3. 练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题,互相检查,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总结回顾,通过应用题复的方式,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复
述分数除法的定义及其应用。

注意事项
1. 讲解时,要注意语速和语音语调的把握,不能让学生听不懂。

2. 练时,要适当进行引导和指导,以防止学生偏离固定思路。

3. 总结回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练。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与除法》公开课教案_24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与除法》公开课教案_24

课题: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9~52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会把多个物体看作单位“1”实行“平均分”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1个的3/4=3个的1/4,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水平。

教学重难点:3个饼的几分之几是1个饼的几分之几。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1、能找出下面每句话中的单位“1”吗?(找出并且说明找的方法)(1)小青课外书的数量是小亮课外书的;(2)五年级数学组的老师是全校老师的。

2、说说下面分数的意义:(1)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3、列式计算:(1)把48棵树苗平均分给8个小组栽,每组栽多少棵?(2)8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师: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

我们之前所学的分数的意义中也在反复强调“平均分”,那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相关系吗?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呢?咱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二、探究新知:(一)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幅温馨的画面。

(课件展示)师:想必大家都经历过,图中小朋友为小寿星唱生日祝福歌,接下来小寿星吹蜡烛许愿,最后是分享蛋糕。

想不到在分蛋糕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大家能不能从这幅图中得到有效的数学信息?生1:图中有一个蛋糕,两个小朋友。

生2: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

(这样才算公平)生3:每个人分的多少个?师:同学们真棒,想的挺周到。

师:那怎样列式解答呢?生4:1÷2=1/2师:对吗?谁有不同的意见?全体学生:对的。

师:大家今天的表现很好。

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又分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能力目标: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
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
的商。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师: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生:蛋糕。

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蛋糕哦,他可是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问题呢!是这样的,有一群小朋友分蛋糕,可是怎么分他们也分不平均。

那怎么办呢?他们就想请大家来帮忙,大家愿意帮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就一起帮他们来分蛋糕。

(出示课件)
1.把1快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生1:1/2 块
师:还可以是多少?
生2:(0.5块)
2.把7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块蛋糕?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把分到的结果画到纸上。

师:谁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1:7/3 块
生2:21/3块
3、谁能列个算式表示吗?
生:1÷27÷3
(1)它们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能用等号连接?
(3谁来再给大家举个类似的例子
(4)老师也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师:像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多少个?(无数)是不是所有的除法算式都可以转化成分数的形式?
生:是
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发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6)那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种转化方法?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7)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师板书:a÷b=a/b 师: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生:不可以,因为这里的b≠0
师: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
讨论完后,教师用红色粉笔标上:b≠0
师: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有什么好处吗?
师:同学们的发现就是今天我们学的分数与除法----板书课题师:你们学会了吗?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1、填空2、你会做吗3÷5=8÷7
= 5/6= 12/7=
师:那7÷3=7/3 还可以等于什么?
活动二:引导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师: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7/3表示什么?
生:7个1/3
(教师展示7个1/3转化成带分数的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转化。

生:7/3=7÷3=2……1所以7/3=21/3
师:说的非常好,学以致用,利用分数与除法巧妙的把假分数转化成了带分数。

师:反过来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你会吗?21/3怎么转化成假分
数?四人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把你的方法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板演:
小结:先让学生说说,然后教师引导总结
二、巩固练习。

1、练一练:课件出示
2、P71第7题
三、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1÷2=1/27/3=7÷3=21/3
7÷3=7/321/3=2ⅹ3+1/3=7/3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 (b≠0)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
3=7/3。

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总是不断重复同一种活动模式,便会逐步磨砺掉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又必须是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的。

这节《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69页的内容,主要内容是揭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间包括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内容比较简单。

课前,我根据五年级学生逻辑思维已经基本形成的特点,针对性的设计了问题情境导入、小组讨论、综合练习等几个环节,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自己的经验还不够,这节课有矢有得,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设计导入的时候,太过于依赖课件,设计的情境有点脱离实际;比较好的地方是,课堂表现的比较生动,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调动。

二、在学生进行讨论的环节的时候,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够,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很容易的明白教师的意图。

在语言表达和教学设计上还比较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积极思考: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整个课堂设计的有点满,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己学习,老师占用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让学生感觉到练习的少了一点。

新课程要求学生轻松的学习,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这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