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

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工作的调查报告

当前,以5V为特征的大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和重塑着人们探索世界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引起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也引发了审计部门对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发展变化的思考。如何树立大数据思维,创新国家审计方式,推进大数据环境下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基层审计机关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硬件建设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一是现有的服务器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基层审计机关服务器配置普遍落后、容量偏低,随着数据的剧增,现有的服务器存储能力、运算能力很难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要。而一般一个数据量较大的审计项目,如医疗保险基金审计项目采集归集的数据量以T为单位,数据使用时需要做拷贝还原等系列操作,不能及时的调用。

二是络安全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目前,基层审计机关连接的络大多是借助于政务平台的络,政务能与互联进行互联互通,并且现有的络仅二级等级保护,安全策略低,提高络等级投入较大,从而给审计机关的数据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三是县市审计机关未按标准化的要求实施机房建设。由于标准化机房投入较大,部分县市将服务器、交换机、接收终端等设备安装在一个普通的办公室,未按照标化的要求配备空调、防火防盗防潮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四是审计人员的计算机配备不能满足大数据审计的要求。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虽然加强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配备,但是配置计算机时对大数据审计配置估计不足,大部分人员配备的电脑存储空间都在500G,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软件系统安装后,可用于数据存储的空间就相对的不足。加之一般配备的内存都在2~4G,运算能力不足。

(2)

软件建设不能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需要

一是审计人员现使用的Ao系统、联系统中的分析功能都是基于关系性数据库,暂不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种类多样化、数据的结构多

元化,卫片、图片、语音等数据也逐步的运用到审计工作,如今年在全省实施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时,某局在对商品林采伐审批时,在绘制的采伐作业设计图与公益林区划图、自然保护小区图、集中供水保护区域图等进行比对时发现商品林采伐超范围的疑点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现在只能依靠人工单个识别比对,亟待探索电子图片差异分析和相似度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

二是现有系统的分析功能不能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要,大都是利用SQL语言进行一些关连分析、对比分析。不能利用统计回归、聚类、预测、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来进行分析。

(三)对大数据审计认识不够和大数据审计人员匮乏。

一是大数据审计人认识不够。部分审计人员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电子数据分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涵盖十分广阔,还包括视频、图片、地理信息等等。在审计实务中,未有效的利用图片、地理信息等大数据开展审计分析,仅利用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电子数据难以全面的反映客观事实。

二是计算机审计人才总量较低。以**为例,全州选派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的人员通过率为69%,占全州审计干部总数的14%,比例偏低。通过培训考试的人员中,已经调离审计机关的3人,已经提拔成为县市局领导班子成员的4人,分

配在办公室及综合法规部门工作的4人,在业务科室从事审计工作的仅20人,占通过人数的67%,计算机审计人才流失、岗位配置不相宜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还存在计算机审计人才分布不合理,实际上机操作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四)数据获取单一和数据管理分散

主要表现在现行审计过程中只注重对单位的财务电子数据和业务电子数据进行采集,对被审计单位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其他数据没有关注,比如:日志数据、络舆情等数据。联审计模式仅能联信息化集约程度较高的部门或管理系统,在部门管理中分布在各科室的其他数据无法通过联审计模式来获取。同时建立的定期数据报送机制现阶段也仅限于财政部门,未向其他的相关部门拓展,未能从时间和空间上完全形成数据全覆盖。现有的审计数据采集方式仍以审计组织采集,审计组在审计结束后未将数据统一到数据管理部门,没有形成数据统一采集统一管理分配使用的管理体制,导致数据使用率低,管理分散。

二、建议

一是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构建多源异构、跨领域关联的审计大数据中心,进一步拓宽联审计范围,完善数据定期报送机制,实现多数据融合、多信息对接。

二是建设大数据审计一体化平台。顶层设计加快建设集数

据归集、数据转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分析报告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审计平台,避免上级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平台重复建设。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创新大数据审计人员培养机制、考核机制、干部使用机制,针对审计人员“两张皮”的现象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内容,真正增强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审计技能和方法,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

四是创新审计方式。目前从审计署到县的四级审计机关探索实行扁平化管理,审计署可以直接指挥到审计组这种大兵团作战方式取得了较大的效果,市州与县市要整合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真正形成“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模式,通过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来发现若干重大疑点,再去分散核查取证,通过分散核查以后再来深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