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密度与社会生活 (3)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要在座的人都停止了说话的时候,有了机会,方才可以谦逊地把问题提出,向人学习。

下面是为您推举初中物理教案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密度与温度、密度与物质的鉴别知道是学生要明白一般物质密度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可以依据密度来鉴别物质是属于那一类,理解它的关键要懂得密度的计算,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密度,对于密度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变形都很好的把握,但是密度在生活中得应用就是在此基础上进展来的。

由于它还与密度的计算有紧密的联系,本节课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教学重点是密度的应用。

二、目标及分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洁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学问鉴别物质。

二〕、目标分析〔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洁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就是指能用密度的相关学问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风等等。

〔2〕利用密度学问鉴别物质就是指通过计算来区分物质是否是空心,是否含有杂质。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能理解水变成冰为什么体积变大,产生这一问题的缘由是水变成冰与一般的状况不同,要解决这一问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来让学生明白。

四、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选种问题一: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学问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新课教学:一、密度与温度视频:龙卷风例1:〔1〕、平常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学问是否有关呢?试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发觉什么现象?试验二:按课本图11.5-1做一个风车。

假如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结论:由于=m/v,肯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教案: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⑵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二、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热胀冷缩,V变化引起ρ变化;知道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三、教具:酒精灯、风车。

四、教学过程(一)预习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__________,密度_______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_____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_______,固体、液体影响较________。

3、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4..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³”等字样。

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二)新课一、密度与温度那么,物质密度是否可以改变呢?观察“想想做做”: 2、风车下面放点燃的酒精灯,风车会转动。

(学生根据教材,解释风的形成)在这些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会变化?可见,温度发生变化时,一定质量的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化,根据ρ=m/v可知物质的密度也变化了。

所以,虽然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但并不是说物质的密度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问题:1、自然界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2、我们在哪些方面应用了风能?(学生根据上面的实验理解)问题:1、北方的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2.暖气片为什么会放在窗户下面?3.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鱼儿为什么还能自由游动呢?(学生自己阅读课本120页,自己完成)质量为1kg的水结冰,体积有何变化?由ρ=m/V知V水=m/ρ水=1kg/(1×103kg/m3)=10-3m3V冰=m/ρ冰=1kg/(0.9×103kg/m3)=1.1×10-3m3既水结冰时(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变大.可见“水”不简单的遵循热胀冷缩规律。

九年级物理《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九年级物理《11.5密度与社会生活》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³),因此密 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
02 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密度与物质鉴别
通过密度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同的 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通过测量 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种 类和纯度。
密度比较法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 判断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例 如判断金属的纯度、鉴别宝石的 真伪等。
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密度的概念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例如 ,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理论学习
通过学习密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密度知识。同时,了解密度的物 理意义和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密度的概念和应用。
练习和巩固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巩固,可以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如何将密度知识与其他物理知识进行联系和整合?
01
02
03
联系热学知识
密度与物质的热膨胀系数 有关,了解密度的变化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 学知识。
整合力学知识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重力 加速度有关,了解密度的 计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力学知识。
VS
实验结论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同物质具有不 同的密度。密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有广泛的应用,如鉴别物质、选材、制造 等。
05 密度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与 讨论
如何更好地利用密度知识服务社会生活?
01
工业生产
密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铸造、石油开采、食
品加工等。了解密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

初中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密度。

本次说课将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展开。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教材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八册第三章《物质的属性》,重点是介绍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作为描述物质特性的基本物理量,是连接物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理解密度的定义,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密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密度概念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如何区分不同物质?”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密度的概念。

第二部分,讲解密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我会详细解释密度即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并用公式ρ= \frac {m}{V}来表示。

同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使用这个公式。

第三部分,实验探究。

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的测量过程,巩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第四部分,应用拓展。

通过介绍密度在工业生产、医学诊断、考古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我将进行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实验步骤和应用实例。

板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冰块浮在水面上、石头比木头沉等,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块能浮在水面上?”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பைடு நூலகம்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如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物体浮沉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冰块浮在水面上、石头比木头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密度的好奇心。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密度现象,如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物体浮沉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潜水艇能上浮和下沉、如何判断火灾现场的气体密度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鼓励和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判断物体的密度、测量液体密度等。
3.使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灭火器、潜水艇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解密度的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实验环节,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密度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密度概念的引入: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公式的学习:介绍密度公式ρ = m/V,让学生了解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 密度单位的学习:学习密度单位kg/m³,理解其含义和读写方法。

4.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密度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区分这些物质。

学生可能会提到颜色、味道等方法,教师总结并提出密度这一概念。

2. 讲解密度概念:介绍密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过讲解密度公式ρ = m/V,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密度单位:介绍密度单位kg/m³,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读写方法。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密度应用,如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密度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密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密度的概念。

2.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

五、教学用具: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和实验现象。

2.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木块、铁块、铝块、铜块、一杯水、一杯糖水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密度概念、密度公式、密度单位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1.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2.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难以将密度知识与其他物理知识相结合,解决问题。
3.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强化密度概念,通过实例、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浮沉与密度的关系。要求学生描述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3.结合生活实际,列举至少三个运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计算方法和应用:
a.有一块体积为0.5m³的木块,其质量为200kg,求木块的密度。
b.一艘船的体积为500m³,求该船满载时的最大载重量(假设船的密度为0.8g/cm³)。
c.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答案解析: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密度知识体系。
2.学生总结: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提出疑问和困惑。
3.教师总结: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船舶的浮沉、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沟通能力。
3.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人教版教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3)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人教版教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3)

2、乒乓球内气体的密度如何变化?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了。
【归纳总结】由此可见,物质的密度受温度影响。 【导入】下面我们动手实验,试着总结物质密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 活动 2 观察锥形瓶口绷紧的气球先后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形状变化。 点拨:热水逐渐淋向锥形瓶外壁,冷水中加冰。注意安全。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题 第六章第 4 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授课类型 新授
1.2.3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课标依据 1.2.4 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社会生 活》 。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 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 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理的质量 一、教材分析 和体积的方法,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 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 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 为此 , 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 这节 课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具有培养功能。 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素养, 他们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 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乐于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解释和论证事物或现 象间较为复杂的因果关系, 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期望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一 定的生活问题。 从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上来看, 虽然学习了质量和密度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测量工具名称, 但在对知识原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 有 些测量工具仅是通过多媒体见过其形, 没有真正的去实践过, 有些没有见过的 材料也只有合作交流,猜想其作用,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适 应的加以引导教给学生使用工具的方法, 利用测量数据分析问题的思路, 并对 实验操作及结果进行适时分析。 1.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 知识与 技能 三、 教 学目 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题; 2.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和生活的重 要作用。 2.学会与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熏陶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4.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
-加强课后辅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提高其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获得收获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
3.理解密度与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并能应用于解释生活现象;
5.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密度相关的现象,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实践应用题:
-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密度应用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
-鼓励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比较不同物质的密度等。
3.探究性实验:
-布置一项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鼓励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建立学生互评机制,让学生相互评价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密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密度计算、单位换算等基础题目,以巩固对密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鼓励学生利用家庭物品进行简单的密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密度物理意义的认识。
2.生活实践应用: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与密度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设计拓展性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
-展示一颗石子和一块木块,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子会沉入水底,而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沉浮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种密度测量装置,或优化现有密度测量方法。
4.团队合作分享:
-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与密度相关的项目,如制作密度展示板、录制科普视频等,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要求每组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反思与评价: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密度知识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今后学习的规划。
-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浮力、物质鉴别等,并撰写小论文。
-鼓励学生思考密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3.探究拓展提高:
-布置一道探究性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法,研究不同物质密度随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的特点。

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 册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8年级物理人教版上 册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通过对物质鉴别的学习,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四、教学难点利用密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盐水选种【思考】你知道盐水选种的原理吗?【过渡】刚刚的问题,结合我们之前的学习,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因为密度的不同,就很容易区分优劣,那么密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二)讲授新课1.密度与温度(1)课件展示课本P120想想做做1。

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实验现象】靠近炉火时,气球体积变小,下降;靠近冰箱时,气球体积变大,上升。

【过渡】现在,我们来试一下第二个实验吧。

做风形成的实验: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风车转动。

【过渡】刚刚我们看到,风车转动,其实,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

(2)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风的利用: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过渡】通过上边的实验,我们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主要是热胀冷缩。

那么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北方的冬天,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人们给水管穿上“衣服”,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问题)(3)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和问题解决的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密度在其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浮沉现象,解释其与密度的关系。
2.实验探究:
-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探究物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可能的原因。
3.家庭实践作业:
-观察家中常见物品,推测其密度,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撰写实验报告,分享实验心得。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情感教育: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实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需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上存在困难。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在这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和问题探究,提高他们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密度在科技发展、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同样是体积相同的物体,有的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却沉入水底?比如冰块、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石头、铁块却会沉入水底。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密度,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3.教学策略: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4.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简单的密度实验,探究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密度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结论。
4.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并解释以下现象:为什么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为什么深海潜水员在潜水时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5.查阅资料,了解密度在科技、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航空工业等,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发现。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水艇原理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不同物质密度大小的比较,如水、盐水、酒精等。
2.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如冰块、水、热水等。
3.压力对密度的影响,如深海潜水员、飞机飞行等。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本章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密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物理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上仍存在困难。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密度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将其应用于解释生活现象时,可能会遇到思维障碍。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
4.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密度计、天平等仪器,掌握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方法,解决密度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4.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形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终结性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密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拓展:
(1)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密度与物质性质、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2)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科技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创新能力。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社会生活》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有了质量、密度的基础知识以后,进一步探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前面三节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这一节从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入手,从而引出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进而引出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密度鉴别物质,深化对密度的理解,感悟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可从讨论分析密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新课,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应用,然后通过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出密度知识在鉴别物质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密度计算公式进行求质量、体积以及判断实心、空心等相关的计算,锻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也是对密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简单地与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2.通过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生鸡蛋、盐水等。

一、新课导入1.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

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变化。

2.按右图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橡皮膜鼓起来?又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3.寒冷的冬天河里的鱼为什么没有被冻死?4.利用密度怎么鉴别物质的种类或真假?5.如何判断一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6.你知道盐水选种是怎么进行的吗?7.怎么鉴定牛奶或者酒精的纯度?(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密度与社会生活+示范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示范教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掌握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鉴别物质。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及盐水选种。

三、教学用具酒精灯,火柴,纸风车,冷水。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纸风车.mp4。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建议播放【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

此图片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情境素材】密度与社会生活.mp4 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4.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由密度的公式ρ=m/V,求质量公式变形为m =ρV,求体积公式变形为V=m/ρ。

那么密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新知讲解】1.密度与温度(1)风的形成实验演示《纸风车转动起来了》,让同学们讨论,并回答纸风车转动的原因。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

人们可以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2)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

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明显,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液体的密度也受温度的影响,热胀冷缩不如气体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建议播放【教学实验】纸风车.mp4此图片为视频截图,请下载使用【教学实验】纸风车.mp4(3)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4 ℃的水密度最大。

密度与社会生活-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希望学生能够: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2.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 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难点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4. 教学内容及方法4.1 内容1.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4.2 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课文理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出它们的密度;3.讨论:以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密度概念解决问题。

5. 活动设计5.1 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讲解密度的概念;2.讲解密度的计算方法;3.给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2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判断金属的品质?如何判断某个物体是否会浮在水面上?如何判断某个物体是否能够在水中漂浮?;2.引导学生应用密度概念解决这些问题;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是否正确。

5.3 实验1.给出一些不同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数据;2.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这些物体的密度;3.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密度,探讨计算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以及不同物体的密度差异原因。

6.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了解了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和实验,使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密度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多角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了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3
例题2:某同学测得某铁球的质量是79g,它的体积是30cm3,则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观察、交流、
回答
思考、
实验、
总结
思考、
总结
观察、交流、回答
思考、
总结
讨论、归纳、
总结
观察、交流、
回答
观察、交流、回答
观察、交流、
回答
观察、交流、
回答
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水结冰”瓶子胀破
结冰
1.一般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2.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热胀冷缩”,但水不是简单地遵守这一规律,出现反膨胀现象,水在4℃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4℃时,密度都变小,体积都变大。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协助学生做好归纳。
教师通过分层次设置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体会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
练习
1.农民选种子时,经常将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其中沉在容器底的种子的密度(填“较大”或“较小”),是(填“优良”或“劣等”)的种子。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
方法
启发教学法、小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法、观察实验法、合作交流法
使用器材
多媒体课件和动画
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要点精讲
一、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农业
①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土壤越肥沃,它的密度越小。

②播种前选种也用到密度,把要选的种子放在水里,饱满健壮的种子由于密度大而沉到水底,瘪壳和杂草种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上。

(2)工业
有些工厂用的原料往往也根据密度来判断它的优劣。

例如:有的淀粉制造厂以土豆为原料,土豆含淀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淀粉的产量。

一般来说含淀粉量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所以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不仅能判断出土豆的质量,还可以由此估计淀粉的产量。

在铸造厂的生产中也用到密度,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体前,需要估计熔化多少金属注入仿型的模子里比较合适,这时就需要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计算出需熔化的金属量,以避免造成浪费。

二、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1)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2)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3)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如:4℃的水密度最大。

三、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的质量,m=ρV。

(3)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V=m ρ。

(4)判断物体是否是实心或空心。

判断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利用密度进行比较;利用质量进行比较;利用体积进行比较。

相关链接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典型分析
1.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答案】D
【解析】A、如果铜牌掺假,肯定是在铜牌里边掺其他物质,而铜牌的外表颜色还是铜牌颜色,所以A不合理;B、测铜牌的质量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所以B不合理;C、测铜牌的体积是无法辨别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因为掺其他物质,也可以让铜牌的体积与纯铜制成的铜牌体积相同,所以C不合理;D、如果铜牌掺了假,即使铜牌质量与纯铜制成的铜牌质量相同,但它们的体积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不同;即使铜牌体积与纯铜制成的体积相同,但它们的质量肯定不同,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不同,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不同.
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
中考案例
1.(2011年株洲)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两支蜡烛最先熄灭的是()
A.长的先熄灭
B.短的先熄灭
C.同时熄灭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常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长的蜡烛因缺氧气而熄灭.
2.(2011年大连)关于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银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大时,水银的密度变小
C.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小时,水银的质量变小
D.用水银做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沸点低于42℃
【答案】B
【解析】A、水银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水银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所以不能用它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故A错误;
B、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大时,水银的密度变小,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所以当体温计的示数变大时,水银的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B正确;
C、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小时,水银的质量变小,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物质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C错误;
D、用水银做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沸点低于42℃,水银做测温物质是因为一、水银是液体,热胀冷缩明显,二、水银是金属,有良好的导热性,故D错误.
真题演练
cm、1.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3 cm.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123
cm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3
cm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3
cm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3
cm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3
2.在酱油、水、食油和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酱油
B.水
C.食油
D.白酒
3.下列能影响物质密度大小的因素是()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形状
4.室温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用密封细管相连,右边烧瓶内装满水,左边烧瓶内充满空气,如图所示.现将装置浸没在热水中,则气、液界面0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A.向右
B.向左
C.不动
D.无法确定
5.学校放寒假后,为防止水管冻裂暖气不会停,水管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中的水结冰后,质量变大
B.金属在低温下容易被冻裂
C.水管中的水结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6.液态的蜡凝固后,中间凹陷下去,说明凝固后蜡的()
A.质量变小
B.体积变小
C.密度变小
D.状态不变
7.如图所示的双金属片,上面是铜,下面是铁,ab段平直,bc段向上弯曲,a端固定,现对双金属片均匀加热,可能产生的形状是图中的()
A.
B.
C.
D.
8.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9.一空心金属球浸没在热水中,不浮不沉.当水温降低(但不低于4℃)时,金属球将会()
A.上浮到水面
B.下沉到水底
C.不动
D.无法确定
10.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水在0℃到4℃间体积逐渐减小
B.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
C.水在4℃时的体积最大
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供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分别计算a、b两个金属球的密度:a球的密
度ρ=128
16
=8g/3
cm,b球的密度ρ=
m
v
=
60
12
=5g/3
cm,空心的物体密度较小,因此a
球是实心的.
2.【答案】A
【解析】把这几种液体分别倒入水中,发现酱油溶解,说明密度比水大,食油和白酒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密度最大的是酱油.
3.【答案】C
【解析】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由公式ρ
=m
v
知,密度减小.
4.【答案】B
【解析】将烧瓶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瓶内气体和水的温度升高.由于物体热胀冷缩,所以空气与水体积都要变大;但是,气体体积容易被压缩,而液体不易被压缩,所以水的体积增加的多,气体体积增加少,所以,气、夜界面O点左移.
5.【答案】D
【解析】寒假期间,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水结成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而水管由于温度较低而冷缩,所以水管容易冻裂.
6.【答案】B
【解析】A、D、液态的蜡凝固后,由液态变成固态,但质量没有变化.A、D选项都错误;
B、蜡凝固后,中间凹陷下去说明体积减小.此选项正确;
C、在质量一定时,由公式ρ=m
v
知,蜡的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此选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对双金属片均匀加热,铜的热膨胀系数比铁的大,铜片的伸长量大,于是双金属片向铁片一侧弯曲.
8.【答案】C
【解析】平常说铁比木头重,前提指的是体积相同,根据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应选C。

9.【答案】A
【解析】空心金属球浸没在热水中不浮不沉,金属球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相等,可知空心金属球的平均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水的热胀冷缩程度比金属的大,当温度降低时,水收缩的程度大,所以,水的密度将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平均密度,此时,空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将大于其重力,所以,上浮到水面.
10.【答案】A
【解析】图象的横轴是温度,纵轴是体积,所以该图象是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
温度从0℃-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4℃时最小.所以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m v 知:密度增大.所以B、D选项错误.
水的质量一定,体积减小,由公式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