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图片及图片处理-七年级要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图片的特效处理》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菜单,从它里面选择我们想要得到的效果命令单击就可
以得到效果,通过滤镜,你不会画画也可以得到各种艺
术图像,这些功能还可以重叠,也可以反复使用同一个
滤镜,也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滤镜,从而产生shop 中有 100 多个滤镜,分成十几类)还
有一点同学要注意:
滤镜只当前图层中的图像或者当前图层中的选定
述
的美术功底之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自己
操作以后,只是学到一些简单的滤镜操作,但是学生会
玩手机,手机中的美图秀秀就有滤镜的效果,所以他们
以后可以在手机中感受到滤镜的用处。
区域起作用,滤镜不能应用于位图或索取颜色模式的图
像,有些滤镜只对 RGB 模式的图像起作用不能使用的滤
镜类型显示灰色.。
三、操作提高
学生练习操作不同的滤镜效果
四、课堂小结
滤镜的操作时非常简单的,但是真正用起来却很难
恰到好处,滤镜通常需要与通道、图层等配合使用才能
课例研究综 取得最佳的艺术效果。合理运用滤镜,除了要具备一定
选择工具的使用以及图层的顺序的调整。
2、能力基础:
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较强,并有一定的思考、自学和探究能力
1、本节课的内容为教材“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7 课“图片的滤
镜”。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认识滤镜、动感模糊滤镜
教学策略选 效果、镜头光影滤镜效果。
镜是什么意思呢?镜是镜片,透镜的意思,(老师 演示)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透镜改变事物的大小,而在 Photoshop 中的镜是改变图像的形状,简单地说“滤 镜”是通过同时改变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做出各种效果 的图像的镜片,我们把透镜一移到图像上面,图像就变 成适当效果的图像,根据这个解释对于“滤镜”功能我 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现在我们用实际操作来看 一下这个功能的应用。
冀教版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10.图文处理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文处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文处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给出建议:在反馈中,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提供操作技巧、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决问题等。教师应给出具体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4. 鼓励表扬:在反馈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表扬学生的创意设计、赞扬学生的努力和认真态度等。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像处理软件,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之后,我设计了一些反思活动,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让学生填写了一份教学反馈问卷,以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看法。其次,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了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设计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生物图像整理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图像整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图像整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能够为自己的生物笔记整理出清晰、有条理的图像。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节:图像整理的基本原则
1. 介绍图像整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讲解图像整理的基本原则,如清晰、简洁、有逻辑性;
3.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的图像整理方法。
第二节:常用的图像整理工具
1. 介绍常用的图像整理工具,如思维导图、概念图、流程图等;
2.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图像整理;
3. 练习让学生尝试使用这些工具整理生物知识点。
第三节:实战演练
1. 提供一些生物知识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整理成图像形式;
2.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展示他们整理出的图像;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图像整理技巧。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够熟练使用图像整理工具;
2. 作业完成:学生能够按要求整理生物知识点,图像清晰、有条理;
3. 考试表现:学生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图像整理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
2. 学生对图像整理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
3.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指导。
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图片的处理课件

HSL色彩模式
H: hue
色调
S:saturation 饱和度
L:lum
亮度
简介:HSL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色调(H)、饱和度
(S)、亮度(L)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 的颜色的,HSL即是代表色调,饱和度,亮度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 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缺点:图片处理能力一般
RGB色彩模式
简介: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
(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 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 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应用:目前的显示器大都是采用了RGB颜色标准,在显示器上,是通过电子枪
打在屏幕的红、绿、蓝三色发光极上来产生色彩的,目前的电脑一般都能显示32 位颜色,约有一百万种以上的颜色。在LED领域利用三合一点阵全彩技术, 即在 一个发光单元里由RGB三色晶片组成全彩像素。 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成熟,LED 显示技术会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真实的色彩感受。
1
优点:图片处理功能 强
缺点:上手较为困难
优点:具备图片处 理的基本功能,容 易上手
缺点:图片处理能 力一般,软件更新 较慢,使用受容易上手
缺点:图片处理能力一般 ,使用受版权限制
优点:具备图片处理的基 本功能,容易上手,图片 殊效设置简单,网络流传 较广,属共享免费软件
图片的处理教案

光影魔术手-图片的处理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学会抠图、处理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等图片。
2.让学生学会处理不水平、失真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光影魔术手的整体认识
1、学习下载光影魔术手。
2、基本功能。
3、初识界面。
二、常用图片处理的操作
1、抠图和添加文字组合操作。
2、添加水印。
教学过程:打开光影魔术手,打开李白图片,点画笔旁边三角形,选笔→选中图片→自动选→替换背景→图片背景→选择图片→拖动李白→选择扩大或缩小→边缘羽化→确定→文字→输入文字→排列改变字方向→点颜色→行楷、粗体→高级设置:发光。
3、图片旋转、裁剪和边框美化的组合操作
教学过程:不水平→旋转→点旋转出现垂直坐标→选择参照物→忘了保存可以还原→点(确定)保存。
4、曝光不足图片补光和曝光过度图片减光
A.教学过程:曝光不足→基本调整→数码补光→范围选择→强力追补。
B.教学过程:曝光过度→数码减光→范围选择→强力增效→对比→保存。
5、颜色失真的图片白平衡调整
教学过程:失真→基本调整→白平衡一键指→轻微纠正或强力纠正→一般以脸部为参照物。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人教版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了解图像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
2. 掌握图像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图像识别能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图像整理的概念和意义。
2. 展示生物学中常见的图像,并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分类。
3. 练习图像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4. 进行图像整理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图像整理的概念和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图像整理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展示生物学中常见的图像,如动植物的形态特征、遗传的基本原理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整理,分类图像。
3. 练习:教师引导学生练习图像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图像分类表格、标签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分类图像。
4.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图像整理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合作,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组图像的整理任务。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像整理的重要性,复习整理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应用图像整理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生物学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图像分类表格和标签等工具。
3. 图像整理示例和练习题目。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图像整理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整理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2. 学生互相评价,提供建议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考核学生的图像整理能力,如完成相关作业和测试题目等。
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教案

知识与 能力目
标
学会插入图片,对图片进行处理。
过程与 方法目
标
掌握插入图片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 word 进行文字编辑方法与 策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对 word 程序的功能有正 确的认识,通过对文字、段落、艺术字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审 美和创新意识。
(1)、插入图片 教学重点 (2)、处理图片
(1)、处理图片 教学难点 (2)、利、练习法
第3页共4页
(一)情境导入:
教师给学生展示做好的电子杂志的扉页, 师:同学们知道怎样插入图片吗? 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
1、新建空白 word 文档
(1)讲解
教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的“查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
获取网络信息
2018 年 9 月 10 日 星期 一 章节 第一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科学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电 子文档的设计与制作”第 6 课“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本单元主要是 学习字处理软件 word 的使用,并利用 word 软件制作一个以“古诗词集锦” 为主题的电子杂志。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在 word 中插入图片和对图片进行简 单处理。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总结图片的处理方法 在 word 中插入图片,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第3页共4页
学情分析
教 学 目 标
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使用 word 软件的知识技 能,已熟悉 word 软件的工作界面,并对文字的编辑、排版、美化,对文字 格式、段落格式、页面格式等有一定的了解实践,有一定的创作基础。本 堂课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杂志封面,学生有较强的创作欲望。本堂课的知 识技能相对来说并不是十分困难,因此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 通过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来习得知识、练得技能。然而学生的设计理念淡 薄,缺乏对封面设计的全面考虑,故在探究过程中需教师加以引导。
图片处理教学教案

图片处理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图片处理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图片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图片处理。
3. 学生能够应用图片处理技术创造出有创意和艺术性的作品。
教学重点:1. 图片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2. 图片处理工具的使用技巧。
3. 创造性应用图片处理技术。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
2. 安装有图片处理软件的设备。
3. 准备一些图片处理的示例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图片处理的应用,例如社交媒体上的滤镜效果、广告中的图片修饰等。
2. 展示一些经过图片处理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其特点和效果。
探究:1. 介绍常见的图片处理软件和工具,例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并简要介绍其主要功能和用途。
2. 分组让学生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理前后的图片,让他们发现不同调整方式对图片效果的影响。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图片处理技术创造出有创意和艺术性的作品,例如合成图片、修饰照片等。
2. 分组让学生尝试运用图片处理技术创作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彼此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总结:1. 总结图片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2. 强调学生在使用图片处理工具和技巧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应用图片处理技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图片处理作品,并写一篇反思性的作品说明,包括使用的技巧、创作意图等。
2. 学生可以选择将作品打印或以电子形式提交。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对图片处理软件和工具的熟练程度以及创造性的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完成的图片处理作品和作品说明,包括技巧运用、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专业机构,了解更多关于图片处理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及反思

生物初中图像整理教案及反思
【教案】
教学内容: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通过图像整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
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或激发学生对植物组织的兴趣,引入植物组织的概念。
2. 学习: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组织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组织的结构特点。
3. 整理: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整理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等
形式整理。
4. 分享:学生彼此之间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交流讨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整理的图像进行梳理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植物组织的理解。
6. 反馈:布置作业或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反思范本】
本节课虽然运用了图像整理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导入环节欠缺激情:导入环节可以更富有情感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
习兴趣。
2. 整理环节设计不够灵活:在整理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设计,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
3. 反馈环节展示不够充分:反馈环节可以让更多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图像,让整个课堂更
具活力和参与度。
总的来说,图像整理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能
更好地发挥其教学效果。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运用图像整理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趣。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1.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CPU、内存、硬盘等解释计算机的软件概念: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1.3 操作系统的使用讲解如何启动计算机、关闭计算机介绍桌面环境的使用:打开/关闭应用程序、文件管理等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2.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介绍输入文字、编辑文字的基本方法2.2 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字体格式:字体、大小、颜色等介绍如何设置段落格式:对齐方式、行间距、段间距等2.3 图文混排和表格的制作讲解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图表等元素介绍如何制作表格:插入表格、调整表格大小、输入数据等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3.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布局介绍单元格的选择、数据的输入与编辑3.2 数据排序和筛选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升序、降序等介绍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按条件筛选、高级筛选等3.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讲解公式的输入与编辑介绍常用函数的使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等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4.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界面布局介绍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4.2 插入对象和动画的应用讲解如何插入图片、图表、视频等对象介绍动画效果的应用:进入动画、强调动画等4.3 演示文稿的放映和打印讲解如何进行演示文稿的放映:全屏放映、切换幻灯片等介绍演示文稿的打印设置:页面设置、打印范围等第五章:网络的基本使用5.1 互联网的概述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解释互联网的基本概念5.2 浏览器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搜索信息介绍浏览器的基本功能:收藏网页、前进/后退等5.3 电子邮件的使用讲解如何发送、接收电子邮件介绍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附件、邮件转发等第六章: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6.1 信息素养的培养讲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6.2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介绍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概念讲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密码设置、避免钓鱼网站等第七章:图片处理软件的使用7.1 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图片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介绍图片的打开、保存、编辑等基本操作7.2 图片的编辑与调整讲解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旋转、裁剪等介绍如何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7.3 图片的创意制作与合成讲解如何使用滤镜、贴纸等制作创意图片介绍如何将多张图片合成为一张:拼接、合成等第八章: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8.1 视频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视频处理软件的界面布局介绍视频的导入、编辑、导出等基本操作8.2 视频的编辑与调整讲解如何剪辑视频、调整视频速度、添加转场效果等介绍如何给视频添加字幕、音效等8.3 视频的创意制作与合成讲解如何使用特效、滤镜等制作创意视频介绍如何将多个视频合成为一个:拼接、合成等第九章:编程基础9.1 编程概念与方法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函数、算法等介绍编程的基本方法: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9.2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讲解常见的编程语言:Python、C++、Java等介绍如何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9.3 编程实例与实践讲解如何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介绍如何调试程序、解决问题等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0.1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讲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分析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10.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介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金融等10.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讲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重点关注硬件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软件的分类和功能。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使用常用的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Pnt等。
3. 掌握图片的裁剪、缩放、调整颜色、添加文字等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图片编辑软件的选择和使用3. 图片的裁剪和缩放4. 调整图片的颜色和亮度5. 在图片上添加文字和图形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过加工和处理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图片信息加工与处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讲解图片编辑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图片编辑软件进行图片的裁剪、缩放、调整颜色和添加文字等基本操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
四、教学资源: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Pnt等)3. 图片素材库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图片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
3. 学生对图片的加工和处理能力,如裁剪、缩放、调整颜色、添加文字等。
4. 学生对加工和处理后的图片信息传递效果的改进。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图片处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图片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创意,进行图片处理设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处理技巧。
七、教学策略:1. 任务驱动:教师为学生设定具体的图片处理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2. 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图片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图片处理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后,再进行高级技巧的教学。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九、教学拓展:1. 学习更多高级的图片处理技巧,如图像合成、色彩校正等。
图片及图片处理-七年级

《图片与图片处理》(2)教学设计教案题目:图片与图片处理(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1.教学目的:使得学生学习到图片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Adobe photoshop CS6的基本功能,并使用Adobe photoshop CS6进行基本的图片处理。
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强大,明白计算机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娱乐。
2.教材分析: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有十年没有更新,内容陈旧到极点,其中的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居然还是2003版本的,因此我们安排了自己学校的课程,命名为新建路中学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体系,本课就是其中图片处理部分。
3.学生分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触电脑较早,这些东西都非常清楚,更多的学生却是只知道玩游戏,对这些都不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使用手机自拍,使用手机版本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美颜、裁剪等处理,因此需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只能尽可能的讲的仔细,以零基础为基点。
4.课程准备:准备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高清明星图片,给所有学生电脑升级Adobe photoshop到CS6版本,准备了教学网页,给学生准备了课件、图片素材以及后续复习教程。
5.教学过程1)导入从上一节课的美图秀秀使用入手,论述美图秀秀虽然简单好用,效果也不错,但是局限性太大,Adobe photoshop CS6更为专业一些。
2)理论讲解讲解了两个理论知识点:图片种类:位图与矢量图矢量图: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位图:位图图像(bitmap), 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
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
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大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
第六课 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 第一课时 课件 教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3 4
5
打开桌面上的“广灵剪纸”文件夹下的 Word文档“广灵剪纸.docx”,完成操作:
将桌面上的“广灵剪纸”文件夹下的图片 “广灵剪纸.jpg”插入到文中。
任务二
如何设置图片自动换行?
设置图片自动换行的操作步骤:
选中图片,在“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的“排 列”组中单击“自动换行”,选择一种适当的环 绕方式。
设置。
2 3
1 选中图片
Supporting text here. ……
设置图片样式
2
3 4
1 选中图片
Supporting text here. ……
打开桌面上的“广灵剪纸”文件夹下的 Word文档“广灵剪纸.docx”,完成操作:
设置图片样式为“棱台透视”,并将图片 调整至合适位置。
任务五
第六课 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
第一课时
比一比哪个更美观
1、插入图片
2、图片的处理(设置图片 自动换行、调整图片大小、 设置图片样式、裁剪图片)
任务一
如何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的操作步骤: (1)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插入图片的位置,在“插 入”选项卡的“插图”组中,单击“图片”。 (2)在弹出的“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合适 的图片文件,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入图片。
如何裁剪图片?
裁剪图片
选中图片,在“图片工具—格式”选项卡的“大 小”组中,单击“裁剪”,对图片进行裁剪。
2 3
1 选中图片
4 对图片进行裁剪
在文档中插入桌面上的“图片”文件夹 下的图片“水果.jpg”,根据需要对图片 进行裁剪。
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介绍 元江的宣传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 元江。
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图文混排》教学过程设计-名师

(3)形成学生追求美观、欣赏美观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1)艺术字、图片的插入方法
(2)艺术字和图片的大小、位置、对比度、亮度设置
(3)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
难点:图片环绕方式的设置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5分钟)
教师用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引出课题:
生:缩放就是把艺术字缩小或者放大,直至调节到我们需要的大小。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缩放就是调节大小。除此之外,老师还有一个较为方便的方法,在选中艺术字的时候,我们看到艺术字的周边共有八个黑点,把鼠标移到黑点位置,鼠标就会变成双箭头,这时我们单击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就可以随意改变艺术字的大小。
观看教师操作
学习新知(23分钟)
3分钟
一、页面设置
师:我们在学习文字排版的时候,老师教过大家,开始编辑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先要在脑海里想象一下版面,做到心中有数再操作。
师:对。在排版之前,应该在心中有个大概模型,然后再去收集素材,也就是我们需要用到的文字、图片。假如盲目地就开始排版,往往无从下手。
师:下面,我们就以课件的这一幅板报为例,一起去完成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操作:
(一)设置纸张为A4,横向
(二)为方便观察页面,设置页面比例为80%
观看课件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口头发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8分钟
二、插入艺术字师:在wo来自d里面,我们可以对文字进行一些格式设置,例如改变文字的大小、颜色、加粗等等。但word里面还有一个更强大的功能,就是艺术字。艺术字是以图片形式呈现,能令文字更加醒目、更加美观。下面我们就把板报的大标题设置为艺术字。
照片处理教育教学教案

照片处理教育教学教案教案标题:照片处理教育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照片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会使用照片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编辑和修饰。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案大纲:1. 引入(5分钟)- 展示一些经过照片处理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照片处理的兴趣。
- 与学生讨论照片处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照片处理的定义和常见的照片处理软件。
- 解释照片处理的基本概念,如色彩调整、裁剪、滤镜效果等。
- 演示使用一款照片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编辑和修饰的步骤。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台电脑和照片处理软件。
- 指导学生使用软件进行基本的编辑和修饰,如改变色调、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添加滤镜效果等。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辑方法,发挥创造力,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4. 分享和评价(15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编辑和修饰后的照片作品。
-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照片处理技巧。
5. 结束(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尝试照片处理,提高自己的技能。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2. 学生对照片处理概念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分享和评价环节中的参与度和反馈质量。
教案拓展:1. 继续深入学习照片处理的高级技巧,如图层处理、修复照片等。
2. 结合摄影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拍摄适合后期处理的照片。
3. 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照片处理风格和艺术表达,开展相关主题的创作活动。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照片的处理教案

照片的处理教案
照片的处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编辑面板中的“效果”功能,了解在图片中添加文字说明及打印图片的方法。
2、掌握照片艺术处理、调整曝光度、照片中插入文字的方法,能把处理好的照片打印出来。
3、提高审美水平,在实践中体会创造美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照片的'艺术处理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对照片进行的处理还记得吗?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更神奇的处理。
(广播出示经过艺术处理的图片)引出本课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自学课本P58-61
探究
1、添加文字(组内合作、组间交流)
改变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
文字的输入
文本修饰
特效处理
2、调整照片曝光度
尝试自动曝光、亮度、对比度、曲线的区别
3、设置浮雕效果
4、教师演示:集体打印认可图片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1、你给你喜欢的图片添加上日期吗。
2、调整照片的曝光度你觉的哪种途径效果显着,说说你的技巧。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学校风光照片作如下处理:
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2)调整它的曝光度
3)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艺术效果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掌握了几种照片的艺术处理方法。
2、能把这些方法应用到你的影集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片与图片处理》(2)教学设计
教案题目:图片与图片处理(2)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1.教学目的:
使得学生学习到图片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Adobe photoshop CS6的基本功能,并使用Adobe photoshop CS6进行基本的图片处理。
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强大,明白计算机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娱乐。
2.教材分析:
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有十年没有更新,内容陈旧到极点,其中的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居然还是2003版本的,因此我们安排了自己学校的课程,命名为新建路中学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体系,本课就是其中图片处理部分。
3.学生分析: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接触电脑较早,这些东西都非常清楚,更多的学生却是只知道玩游戏,对这些都不懂,还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使用手机自拍,使用手机版本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美颜、裁剪等处理,因此需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只能尽可能的讲的仔细,以零基础为基点。
4.课程准备:
准备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高清明星图片,给所有学生电脑升级Adobe photoshop到CS6版本,准备了教学网页,给学生准备了课件、图片素材以及后续复习教程。
5.教学过程
1)导入
从上一节课的美图秀秀使用入手,论述美图秀秀虽然简单好用,效果也不错,但是局限性太大,Adobe photoshop CS6更为专业一些。
2)理论讲解
讲解了两个理论知识点:
图片种类:位图与矢量图
矢量图:矢量图,也称为面向对象的图像或绘图图像,在数学上定义为一系列由线连接的点。
矢量文件中的图形元素称为对象。
每个对象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实体,它具有颜色、形状、轮廓、大小和屏幕位置等属性。
位图:位图图像(bitmap), 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称作像素(图片元素)的单个点组成的。
这些点可以进行不同的排列和染色以构成图样。
当放大位图时,可以看见赖以构成整个图像的无数单个方块。
扩大位图尺寸的效果是增大单个像素,从而使线条和形状显得参差不齐。
然而,如果从稍远的位置观看它,位图图像的颜色和形状又显得是连续的。
常用的位图处理软件是Photoshop。
像素: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编码。
像素是构成数码影
像的基本单元,通常以像素每英寸PPI(pixels per inch)为单位来表示影像分辨率的大
小。
通过photoshop放大图
片进行像素的展示,以
十字绣为例说明。
图层:图层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图形等元素的胶片,一张张按顺序叠放在一起,组合起来形成页面的最终效果。
图层可以将页面上的元素精确定位。
图层中可以加入文本、图片、表格、插件,也可以在里面再嵌套图层。
3)演示
Photoshop:
全球应用最为广泛
的数字图像处理软
件;主要处理以像
素所构成的数字图
像;广泛用于平面
设计、摄影、网页制作等广阔领域。
PS 实例:
让学生看完以上图片之后进行讲解,告诉大家本节课结束了就都可以做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 指导
1.打开Photo 软件,介绍其主要功能,左侧为工具箱,上边是主菜单栏,下边是工作台:
打开两个图片,准备进行处
理:
2,演示功能1,将上边两个图片合并到
一个
图片
中,
将左侧图片放在右边图片白色区
域,同时穿插讲解工具栏的主要工
具:
●选择工具:可以选中一个矩形或者椭圆形区域、单行、单列区域
进行涂色、移动等操作
●移动工具,可以对选择的区域进行移动或者对图层进行移动
●套索工作:可以不规则或者自动识别颜色对比,进行抠图。
演示1:
Step1:用矩形选择工具选择一个区域,讲解,这个区域可以涂色,可以移动等。
如果才图片外侧拉。
就可以选中整个区域,演示选中上图图片1;Step2;将鼠标移动到图片1 的标题处按住左键把图片1拉成悬浮框,以便看到目标图片。
Step3:使用移动工具,将图片1拖动到图片2的空白区域,使用方向键进行微调;
Step4:使用横排文字工具进行文字书写,可以在顶上选择字体。
字号,样式,在色板上调整图片颜色。
最终得到右图:
Step5:保存图片:点击主菜单栏的文件,在下拉菜单栏里边找另存为,将图片保存,如果图片没有处理完成,使用默认的PSD格式,如果已经处理完成,可以保存成JPG或者png格式。
大概讲解什么是图片格式。
知道学生进行联系,要求学生打开本节课的教学资源网页:
将前边两个图片仿照刚才的办法进行合并处理,同时打上文字,过程中进行指导。
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指导:
●不知道如何打开图片:在主菜单的文件里边,可以选择“打开”
错误撤销:在编辑里边点后退一步,如果错误较多,可以在历史里边退回去。
●选择错误之后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点击选择主菜单,然后点击
取消选择,就可以重新选择了。
3.若干分钟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做的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与点评,并进行展示。
演示2:
进行第二个功能抠图的演示:
Step1.打开学生感兴趣的两份图片,杨颖和黄晓明的:
Step2.使用磁性套索工具,将黄晓明抠出来,抠图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慢慢的,有错误的地方要稍微回复一下,然后点击一下鼠标,确定一下。
Step3.鼠标移动到黄晓明这张图片的顶上,按住下拉,将图片拉下来,防止图片遮挡目的图片。
Step4.用移动工具将黄晓明拉到杨颖那张图片里去,并且移动到恰当的位置。
指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讲授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并且告知学生素材来源:
●桌面上统一准备的素材包
●教学网页;/上准备好的资源包
●上百度自己搜索
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导:
●不知道如何保存处理好的图片:点击右上角的文件,其中有另存
为
●图片格式保存为PSD格式:讲解如果图片没有处理完成可以保存
为PSD格式,完成后保存时选择jpg或者png等常见格式
●图片大小处理:在图像里边可以调整大小并裁剪
对遇到的问题处理过后强调图层的概念:
将黄晓明那个图层复制,然后拉开,就会有两个黄晓明,不同的黄晓明位于不同的图层,给学生演示,启发其深入理解图层的概念。
4.点评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展示与表扬。
5).布置课后任务,
●继续练习本节课的内容
●自己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作品
●复习材料参见/
本课分析:
1:定位与知识基础;
定位:本课是基于学生现实情况的,教材太过于成就,知识太简单,现在的学生接触电脑比较早,完全可以讲解更深入的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图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日常也有用美图秀秀等简单工具处理一些偷拍的图片来恶搞老师和他们的同学,如果教授
这些他们肯定会比较感兴趣。
他们现在处于初中早期,这些基础软件的使用非常重要,这些东西学会了,他们必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益处,例如班级活动中他们可以设计一些东西,班级里拍摄的照片他们可以处理,进一步学习网页制作和网页编程时他们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做的更好一些。
知识基础:
上一节课讲的是PC版的美图秀秀软件与图片格式等理论知识,美图休息是一个易用性很高的简单图片处理软件,讲解过之后学生很感兴趣,大多学生已经对图片处理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做出了效果较好的图片。
同时他们也非常善于使用移动端的图片处理软件,比如移动端的美图秀秀,百度魔图等等,再加上讲解了图片的一些理论,他们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2:所体现的课程意识;
本课是作为我们自己的”新建路中学信息技术实践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这个体系就是要解决课本知识过于陈旧简陋的弊病的,保持课程本质不变的基础上让我们的课程赶上时代。
让学生觉着我们的课程如同IT科技一样走在时尚前沿,当然我们的课程不同于其他有统考的科目,我们以学生学到东西,增强动手能力与设计思维为目的,这样看来我们的课程或者意义更为重大,我们没有以应付考试为目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只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为目的。
3:如何拓展和利用课程资源:
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我们信息技术的各方面资源:
本课的讲解中我们充分使用了各种设备与资源,首先我们有着完善的计算机教室与教室管理系统,制作了非常完善的课件,课件中的内容与我们学生的情况相关,学生很感兴趣。
我们提前在所有的学生电脑上升级了photoshop到CS6版本,并且内置了常见的一些图片素材,以节约那些对电脑操作不熟悉的同学搜索图片的时间。
同时我们制作了本课的资源网页,网址是:
/,学生可以在上边下载获取本课相关的任何材料与资源,同时制作了复习指导,
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的课件下载
●本课随堂的图片素材
●单独提供的图片素材
●复习指导:
本科的反思:
在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存在部分很优秀的学生,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