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区别

(1)生物礁储层的识别:

地震

外形:在有生物礁分布的层位上沿相邻两同相轴追踪时,厚度明显增大处则可能是礁块(或生物滩)分布的位置。生物礁(滩)在地震剖面上的形态呈丘状或透镜状凸起, 其规模大小不等,小者面积仅数平方千米,大的可达400多平方千米。其形态各异,有的呈对称状,有的为不对称状,与礁的生长环境及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顶底反射界面: 礁体顶面直接被泥岩覆盖,泥岩和礁灰岩之间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故出现强振幅反射相位。而礁体的底部由于多与砂岩接触,砂岩的速度一般为4000m/s , 与灰岩的波阻抗差没有顶面那么大, 故底部反射界面明显比顶部反射界面弱, 且连续性也变差, 甚至还可能出现断续反射现象。

礁体内部反射特征:生物礁是由丰富的造礁生物及附礁生物形成的块状格架地质体,不显沉积层理,但可以看到生物层理(如结壳状构造、

缠绕状构造等),故礁体内部呈杂乱反射。但当生物礁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 伴随海水的进退而出现礁、滩互层, 礁滩沉积显现出旋回性时, 也可出现层状反射结构。

礁体周缘反射特征:由于礁的生长速率远比同期周缘沉积物高, 两者

沉积厚度相差悬殊, 因而出现礁翼沉积物向礁体周缘上超的现象, 在地震剖面上根据上超点的位置即可判定礁体的边缘轮廓位置。

礁体上覆地层的披覆构造:因生物礁一方面其厚度比周缘同期沉积物明显增大, 另一方面礁灰岩的抗压强度远比周围砂泥岩大, 所以在礁体顶部由差异压实作用而产生披覆构造, 其披覆程度向上递减。礁体底部的上凸或下凹现象:当礁体厚度较大, 礁体与围岩存在明显速度差时, 在礁体底部就会出现上凸或下凹现象。礁体速度大于围岩时, 则底部呈上凸状;反之则呈下凹状,上凸或下凹的程度与礁体厚度及二者波阻抗差的大小成正比。、

(2)生物礁与盐丘、泥丘的区别:

盐丘的没有底界面, 顶界面也缺乏完整而连续的反射相位, 这是与礁的反射特征有明显区别之处。

(3)生物礁与潜山的区别:

古潜山是指海相沉积正好超覆其上、经过侵蚀而残留的古山头。其外貌也呈凸起状, 两侧有上超反射结构, 内部也具杂乱状反射特征, 顶部有披覆现象且顶界面为强振幅连续反射, 这些特征均与礁的反射特征相似。但它没有底界面, 而且其顶界面常常为平行的双相位, 这是基底所共有的反射特征。只要在较大范围内追踪对比基底, 就能比较容易地将其区分开。

2 生物礁储层的识别与盐丘、泥丘、潜山的识别

生物礁的基本依据为1以生物成因为主2由造礁生

物原地建造而成,3具有抗浪格架,4比周围同期沉积物厚度大5形成于水下正地貌部位

生物礁是一种特殊的油气储集体,一般具有物性好、产能高、采收率高及勘探开发成本低等特点,在碳酸盐高产油气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开采效益和经济价值。

生物礁体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沉积体,由于经历了特殊的沉积作用和成岩过程,生物礁具有独特的古地貌特征及岩石学特征。生物礁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多具有隆起、披覆、礁底界面上隆或下凹等特征,宜于识别研究。但是地质界某些特殊的地质体,如火成岩、盐丘、砂体、古潜山等,也会形成类似生物礁的外形隆起、披覆、内部反射杂乱等特征,成为生物礁识别的陷阱。

生物礁滩预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进行生物礁滩预测,关键是根据生物礁滩的沉积特征、岩相模式、测井与地球物理响应,优选出适合本区生物礁滩预测的地球物理方法,以获得沉积特征显著、分辨率高的剖面;生物礁滩的沉积特征、岩相模式反过来作为生物礁滩追踪解释的依据。

沉积环境、岩相模式与岩石物理特性为整个工作的基础,是地球物理方法优选的依据。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技术为生物礁滩空间分布预测的核心技术,沉积环境、岩相模式指导反演剖面的解释,与地震解释成果相结合以降低生物礁滩剖面解释的多解性。

生物礁滩识别模式的建立

岩性-速度统计结果表明:生物礁滩比围岩的速度低,在反演剖面

上也表现为低速特征,但单靠速度是很难区别生物礁滩与围岩的。生物礁、生物滩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围岩的形态、产状、分布均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将这些特征进行总结,结合生物礁独特的丘状反射特征可建立生物礁滩剖面识别模式。

生物礁外形特征明显,并且可以看到明显的生物礁的3个亚相特征:在底部比较连续、高速的为礁基亚相;礁体中间的低速带属于礁核亚相;上部的礁质被波浪打碎,碎屑物沉积在礁体上部及一侧堆积呈破碎状。

作为碳酸盐岩沉积体里的一种特殊的沉积体——生物礁。有着特定的造礁生物成分等,故同别的碳酸盐岩有着独特的地貌及岩石学特征。从而导致了地震上的地震响应特征也会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在其地震参数上,如振幅、相位、频率上,与围岩有明显的区别。因此通过对地震相的分析,尤其是对其反射结构特征变化分析,这是识别生物礁体的分布范围的一个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对过生物礁井与非生物礁井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归纳并总结出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具有的特征。

1地震剖面上,为透镜状凸起或丘状礁体内部表现出杂乱、断续的反射特征、与上覆围岩中存在着速度和密度的差异,因而也产生了较强的波阻抗差,所以礁体储层顶界面会具有较强且连续性较好的振幅的反射特征。

2生物礁的周缘,在顶部会由于生物礁与围岩间的差异压实作用出现披覆构造,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方法具有解释速度快、可

靠性高等特点,是识别生物礁的主要手段之一。

地震沉积学

1.90°相位转换技术

在实际地层介质中,不同的岩性有着不同的速度和密度,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波阻抗差,识别岩性主要采用的属性方法是地震振幅属性,这是因为不同岩性介质间的声学性质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地层切片技术 .建立年代地层框架

3.分频解释技术分频解释技术可以指导解释员们预测储层分布及描述其横向变化的,还可以对断层和其它构造现象进行检测和刻画,来改善解释质量,较之于常规振幅切片,分频得到的沉积特征方面的信息更加丰富。

地震沉积学的三大关键技术在碳酸盐岩储层里进行了尝试和运用。90 度相位转换技术提高了构造解释精度,简单可靠,方便整个工区的解释和追踪工作;地层切片技术考虑了生物礁的生长速率比围岩要快得多的因素,要比沿层切片更合理更准确;分频解释技术可以捕获微小的横向变化,对进行储层分布范围的描绘及地下复杂的地质体的边界有着指导作用。

从大量的地震属性中优选反映生物礁的地震属性,可从横向上定性地分析储层分布,确定储层边界。

潜山潜山地层的识别,是潜山勘探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组成潜山体的岩性类型、物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在地震资料上表现出不同的波组反射特征, 在地震剖面上具有地层产状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