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聚落研究发展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少言指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主要与乡村环境条件和城镇与乡村相互作用有关,乡村劳动力生产水平 的提高是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集中和分散化是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运动的基本形式[12]。
2.发展阶段
2.1 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2.1.4 从生态学角度对乡村聚落的初步探究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地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随着乡村聚落的发展,填平水塘 种地、平毁树林和竹林盖房、饲养过量的家畜、豢养害兽、大范围频繁地投放鼠药等现象频现,部分学者开始注 意到聚落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些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乡村聚落。
2
乡村聚落研究回顾
乡村聚落研究回顾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聚落的研究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乡村聚落研究复兴阶段;
1978年之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术思想大为活跃,与国外地理界交流增多。1979年,中国地理学 会在广州召开第四届全国大会,李旭东先生首先提出复兴人文地理的口号,中国乡村聚落地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 分支之一也进入了复兴阶段。
乡村聚落研究发展浅析
——研究生读书报告
汇报人:程子栋
目录
1
引言
2
乡村聚落研究回顾
3
乡村聚落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4
乡村聚落研究展望
1
引言
引言
•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包括房屋及其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由各种建 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组成,聚落规模越大,物质要素构成越复杂,可分为乡村聚落和 城市聚落两大类。 • 我国乡村地域广大,乡村人口众多,乡村聚落正是广大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但在学术界,我国乡村聚 落研究长期滞后于城市聚落研究。 •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已经成为现代文明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乡 村空间衰落、故土乡愁丧失等“乡村病”问题十分严峻,乡村聚落空心化、农村居民点无序扩张、传统乡村聚落 遭破坏等不合理的现象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在城乡统筹和乡村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该如何进行科学重构也 成为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新的关注点。 • 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村聚落的研究历程和主要内容,总结其研究趋势,以期为我国乡村聚落研究提 供参考和借鉴。
3.多元化阶段
3.1 多元化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3.1.2 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的研究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很多负面效应,如浪费土地资源、传统乡 村聚落文化破坏、社会问题加重、村容村貌不整洁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许多学者都积极参与乡村聚落空 心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王成新、姚士谋等通过实证研究概括了聚落空心化机制的三对矛盾:聚落离心力与向心力、经济发展与观念 落后、新房建设与规划滞后[20]。 刘彦随认为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 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 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 和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21]。
述解释的轨道,走向动态分析和应用化趋向,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也崭露头角,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上,该阶 段乡村聚落成果在解决社会经济问题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也要求开展更深入的乡 村聚落研究。
2.发展阶段
2.1 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2.1.1 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研究
主要研究农业地域中居民点的组织构成和变化特点,以及村庄分布、农业土地利用和网络组织构成的空间形 态及其构成要素间的数量关系。 范少言等把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区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群体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单体乡村聚 落空间结构,提出要从总体、群体、单体三个层面来分析乡村聚落空间结构[6]。 沈克宁则从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富阳县龙门村聚落的空间结构[7]。 陈晓健等通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和空间结构演变两方面的研究揭示了造成关中地区乡村聚落类型差异的 原因及其聚落分布逐步扩散和空间结构由松散向协调发展的过程,对其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8]。
2.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乡村聚落研究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吸引了更多学者参与乡村聚落的研究,乡 村聚落研究也有了长足地发展,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亦得到改进,乡村聚落研究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乡村聚落研究多元化阶段。
在研究方法上,定量化的研究方法被更多地采用,如李瑛和程宗兴运用公式来进行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
3.多元化阶段
3.1 多元化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3.1.1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演变机制及优化的研究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分析,它主要包括乡村聚落的规 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乡村聚落空间 演变研究的主要内容。相比较于前两个阶段,该阶段对于乡村聚落规模、空间形态以及演变机制等的研究,更加 侧重于GIS空间技术以及数学模型等方法的运用,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同时更加注重对非物质因素的研究。 (GIS空间分析指的是在GIS(地理信息系统)里实现分析空间数据,即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 置、分布、形态、形成和演变等信息并进行分析。) 冯文兰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的空间聚集特征作了定量化分析,指出应探寻适当的对 策对空间分析不合理的聚落进行重建或迁建。 周国华和贺艳华等归纳出农村聚居演变三类因子,即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并提出农村聚居演变 的“三轮”驱动机制以及3条典型驱动路径[15—16]。
2.发展阶段
2.1 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2.1.2 乡村聚落等级体系的研究
任何村落、集镇等都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它们与高一级的行政中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 有机整体。
李瑛、陈宗兴利用人口、耕地、便捷度这三个指标,通过定量计算的方法,将汉中市的乡村聚落体系划分成 四个等级[9]。
艾南山认为村镇体系随时间的演化可分为自然聚落、田园聚落、污染聚落、生态聚落这四个阶段,自然聚落 阶段无城乡区别,田园聚落阶段城镇和农村会发生分离,污染聚落阶段则会形成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生态聚落 阶段则实现了城乡一体化[10]。
1.复兴阶段
1.2 复兴阶段的主要特征:
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我国近代人文地理的兴起而起步,在建国之后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发展 过程,改革开放后,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的乡村聚落地理也进入了复兴阶段。
总体而言,该阶段虽然关于乡村聚落研究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开始摆脱传统的描
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乡村聚落的研究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新手段的 出现,大大推动了乡村聚落研究的进展,乡村聚落研究进入多元化时期。
1.复兴阶段
1.1 复兴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1.1.1 乡村聚落的职能性质和类型研究
金其铭通过研究发现,江苏省乡村聚落类型可归纳为团聚状和条带状两类,其中团聚状又可分为稀疏型和密 集型,条带状又可分为聚集型和散漫型[1]。
2.发展阶段
2.1 发展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2.1.3 乡村聚落演变机制的研究
在乡村聚落研究体系中,聚落演变机制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论题,一方面它揭示了聚落产生、发展的主要动 力,另一方面它从宏观上阐明了聚落建设和规划进程的制约因素,在实践上为聚落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发曾认为乡村聚落由零散分布的农舍到以中心建筑物或者主要街道为线索布置各类用地,就已经基本完成 了地域形态的演变过程[11]。
3.多元化阶段
3.1 多元化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3.1.3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研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用地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推动下,乡村聚落的发展和城镇化 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 (1)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变化的研究 何林艳等通过GIS研究方法,对吴中区农村居民点2005—2009年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土地利 用过程中农村居民点城镇化的程度以及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素。
金其铭、陆玉麒认为,在以服务职能来分析县内聚落体系时,可以发现集镇与村庄是处于统一矛盾中的两个 方面,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依赖,它们的发展都受到对方的制约,同时研究县 内聚落体系时,服务职能能够作为划分聚落等级的主要依据,而具有服务中心作用和城乡纽带作用的集镇也必然 成为研究时注意的重点[2]。
王智平应用地图作业和调查方法,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地区村落体系的生态分布特征,概括总结了区域性村落 生态分布的一般性原则[13]。
李晓峰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系统与平衡、循环与再生以及适应与共生三方面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村镇聚落 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观念和环境资源利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4]。
2.发展阶段
1.复兴阶段
1.1 复兴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1.1.3 有关乡村聚落的整治、布局和规划等应用性研究
在乡村聚落整治方面,李旭旦等提出乡村聚落建设必须要进行有计划的整治,力求充分利用原有聚落进行规 划和改建,认为如何有计划地整治农村聚落,使农村聚落的发展不致大量占用耕地面积,不使人均耕地面积进一 步减缩,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4]。 关于乡村聚落布局与规划,金其铭和李振泉对农村居民点的适宜规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农村居民点的 建设要按照适宜规模来进行规划和布局[5]。 曹护九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建设中关于集镇的分布体系、人口结构和用地等问题做了全面的理论性 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规划的实用公式。另外,叶舜赞、吴必虎等(1988)等学者都对乡村聚落的规划、整合、布 局以及农村居住环境的综合改善进行了探索研究。
2.2 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这将近10年的时间,是我国乡村聚落研究得到较多发展的阶段,其研究 的内容日益丰富,包含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等级体系、演变机制等方面;
研究视角也逐步开阔,不仅将一些西方的理论引入乡村聚落的研究,而且还开始了从生态学观点来探讨乡村
聚落的问题;
1.复兴阶段
1.1 复兴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1.1.2 乡村聚落的规模、分布与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
金其铭在论文中认为农村居民点的规模与分布是有律可循的,其分布密度大致可分为三级: 第一级每100k㎡内的农村居民点在100个以下; 第二级每100k㎡内有农村居民点150~200个左右; 第三级每100k㎡内有农村居民点300~400个[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多元化阶段
3.1 多元化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3.1.1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演变机制及优化的研究
贺艳华、唐承丽、周国华等受启于TOD理论,借鉴以往乡村聚居单元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成果,试图提炼出 一种乡村聚居空间结构优化模式——乡村公路导向发展模式(ruralroad-orienteddevelopmentmodel,简称RROD 模式),并引入“生活质量理论”,从乡村聚落空间功能整合、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尺度调控等三个方面研究乡 村聚落空间优化问题,试图构建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与模式[17—18]。(TOD模式:以公共 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 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谭雪兰以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景观形状指数模型及聚类分析法,从空间、规模与形态等方面探讨长沙 市农村居民点地域分异特征、地域类型及调控路径[19]。
(2)城镇化过程中传统乡村聚落演进的研究 张小林等基于苏南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空间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探讨了乡村重构内涵及其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