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网上作业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1
1、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
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
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中庸看是无所为,其实不一定啊,很多情形它就化解了很多的事情。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意思是: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道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福足的不同状态下,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人是生活在大家的环境里的。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人不能自满,要时刻抱着虚心的态度.
2、
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读经典;观看视频讲座;听老师讲解经典;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或其他。
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有很多方法都可以进行学习“国学”,读经典、观看视频讲座、听老师讲解经典、
上网浏览相关知识。我觉得这连个是分不开的,首先是读经典,只有你读过经典之后才才能了解到经典的内容是什么,才能知道什么是经典~算是个了解的过程;其次是观看视频讲座,自学只能了解皮毛,在这个快速的时代,想要学习,但是又不耽误工作的方法就是观看视频讲座,这样可以合理的安排时间进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是听老师讲解经典,每个人对于经典的解读都不一样,所以只有去真正的走入课堂,听老师在讲解,才能进一步吸收、理解经典;最后是上网浏览相关知识,
3、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1)我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是很广泛的,可以用5句话概括,1.传承美德.2健全人格.3陶冶情操.4铸造精神.5提升智力.
(2)我认为国学热的原因是:自从西风东渐,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上充斥的是急功近利,信仰淡漠,人生态度无所依归,人生方向感迷失,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犯罪年龄降低,以及学术良知沦落,原创性思维缺乏等,种种现象.其实就是没能相对地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文化教养的结
4、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
(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请选择,可多选:第一章信仰,第二章仁德,第三章中庸,第四章知识,第五章学而,第六章择业,第七章顺逆,第八章人事,第九章为政,第十章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
(1)第七章《顺逆》
(2)因为人的一生往往是在顺境和逆境的交替中向前发展,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千万不要得
意忘形,因为顺境只是一时,逆境随时可能到来;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也没有必要悲观失望,因为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所以,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作业二
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翻译:樊迟问什么叫“知”,孔子说:“切实地为民众办事,学习世间的学问,敬奉鬼神而远离它们,就叫做‘知’了。”(樊迟)又问什么叫“仁”,孔子说:“奉献在前,享受在后,这样就可以称为'仁'了。”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翻译: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翻译: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翻译: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答: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老子》第五十八篇)
答: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因为祸福的这种变化莫测,难以把握,正的会变化为奇的,善的会变化为妖的。这种当
局者迷,早已根深蒂固
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答: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9、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答:子夏说: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起来好象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后又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之后,又觉得他义正辞严,一丝苟且也没有。
10、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荀子·议兵》)
答: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行了,成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简答题:
1、何谓学习之道?谈一谈对“有教无类”的理解?
答:所谓学习之道就是学习的方法!有教无类就是教书的对需学生要同等对待,主要是说别因学生的贫富和学习好怀来区别孩子!“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不但打破了当时教育的等级界限,更扩大了教育的受众者,使平民老百姓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