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

合集下载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案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什么是染色体?在介绍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一种细胞中的结构,它包含基因组中的全部或部分遗传信息。

人类的细胞核中有46条染色体,23条来自母亲,23条来自父亲。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Mendel的遗传规律在19世纪末,奥地利园丁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他发现,某些特征是来自单一基因的控制,并且遗传是通过分离和再组合的基因来实现的。

这三条规律后来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中,基因的性状是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的。

每个个体有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这两个等位基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当相同的等位基因配对时,称为纯合体。

当不同的等位基因配对时,称为杂合体。

染色体遗传学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和组合。

这个领域被称为染色体遗传学。

研究发现,不同的基因可以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也可以在不同的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它们就会遵循连锁遗传规律。

这意味着这两个基因会同时被遗传给下一代。

然而,当两个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时,它们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分离和再组合,并且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这种遗传模式被称为自由组合遗传规律。

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在人类中,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女性则有两个X染色体。

这种性别差异导致了不同的遗传模式。

当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是X染色体时,孩子的性别不会发生改变,因为所有的健康女性都有两个X染色体。

然而,当父亲传递给孩子的是Y染色体时,孩子就会成为男性,因为只有男性有一个Y染色体。

因此,性别决定型染色体的遗传方式被称为性别遗传。

这种遗传方式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因为只有父亲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个Y染色体。

独立分离规律20世纪初,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发现,在果蝇身上,有些基因之间并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是遵循独立分离规律。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精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精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精选)第一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精选)高中生物教案集(浙科版)《遗传与进化》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基因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平行行为。

2.了解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3.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阐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使学生学会严密的推理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体会科学研究的多维性,围绕某个问题的科学研究往往不只是从一个角度展开的。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在《细胞和分子》模块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但是对基因是什么,基因与核酸、染色体是什么关系,都还未学习。

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在本节知识之前,学生先学习孟德尔的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再学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样的教学顺序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更能使学生体会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实验、研究、推理、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研究往往是多角度的、多维度的。

同时,这种重新演绎当年科学家探究过程的教学安排,利用了“类比推理”方法,是对“假说演绎法”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培养。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对孟德尔的遗传两个基本定律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有关知识的理解是相互孤立的,从内容上根本没有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这样就不能解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实质,使基因的传递规律显得十分抽象,没有实实在在的细胞学基础,也使减数分裂与遗传物质的传递相隔绝,使减数分裂的过程游离于遗传之外。

001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案

001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案

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二生物必修二导学提纲SWTG-001 使用时间:2020-8-31 编制:林倩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及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基因的行为,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体会推导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过程。

2.尝试运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的二大遗传定律。

3.尝试运用假设-演绎的思想方法,设计实验验证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学习任务】任务一、仔细观察下面精子形成的过程模式图,在相应的位置写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任务二、阅读书本P34第二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1.孟德尔定律中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的行为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平行关系,这种平行关系的依据:(1)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_______单位,基因在杂交实验中始终保持其________和,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各期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2)基因(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_____存在,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也______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3)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互相分离,分别进入不同________中,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在减数分裂时,_________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裂,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每个配子也只含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

(4)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同时,不同对染色体即______________也是随机进入配子。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家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学说,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任务三、画图分析某基因型为Aa的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类型。

分离定律实质:控制一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上,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也发生了分离,于是产生了种类型的配子,比例 .任务四、画图分析某基因型为YyRr的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类型。

高中生物:2.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学案 浙科版必修2.doc

高中生物:2.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学案 浙科版必修2.doc

第2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有关基因与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类比推理的过程,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学习难点】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解析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也就是说,基因A和a会分离、基因B和b会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选项(C)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即A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因此,AaBb的个体可产生AB、Ab、aB、ab四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C)。

例2右图是基因型为RrDd的某种动物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对同源染色体。

(2)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最多能形成种类型的卵细胞。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学设计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学设计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
授课教师
武岩
授课年级
高二
课题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遗传与进化》浙科版 P34 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思路
1、知识目标: 简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主要内容 解释等位基因的概念 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尝试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解释分离现象和自 由组合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充分的证据,学习科学家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 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 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完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认同基因在染色体上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把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定位于染色体上,奠定了 遗传规律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 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再通过展示摩尔根的实验 研究最终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然后利用学生已有的减数分裂 过程示意图,阐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从而完 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2
完成练习 2
(个别学生
讲述:对比观察就不难发现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板图)
我们用表格进行总结。
完成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上的练习 3
3,体会染色
讲述:当人们意识到染色体行为和基因行为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时, 体行为和基
人们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基因,即认为染色体就是孟德尔所说的遗传 因行为的平
为与基因行为的平行关系,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萨顿—鲍维里假想”
即染色体遗传理论。
讲述:然而,理论提出不久,就有人提出质疑。美国的生物胚胎学

浙科版必修2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word教案

浙科版必修2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word教案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生物组马仿华知识目标:1.了解基因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平行行为。

2.了解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3.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阐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学习重难点:重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和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难点:类比推理方法的运用学习过程: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孟德尔对基因的存在和行为的假设:①基因在体细胞中存在,其中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②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结果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③ F1体细胞内成对的等位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④ 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2)同源染色体的存在和行为与以上基因的存在和行为有一致现象,具体表现为:①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存在,一个来自,一个来自②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在生殖细胞中只含同源染色体中的③在体细胞中存在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各自独立,互不混杂④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配子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可能基因在上,是基因的载体。

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分离定律的分析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控制种子形状的一对等位基因R和r在某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基因型为RR的圆形亲本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带有基因。

基因型为rr的皱形亲本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带有基因。

③ F1植株细胞中有一对分别来自父母的同源染色体,一条带有R基因,一条带有r基因,所以F1的基因型为④基因型Rr的植株的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分离,形成一个带有R基因的次级性母细胞,由它产生的两个配子也带有基因;另一个一个带有r基因的次级性母细胞,它产生的两个配子也带有基因。

⑤ F1植株产生的两类配子的比为总结: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2)自由组合定律的分析总结:非等位自由组合的原因: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形成四种类型的配子,并且比例为。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设计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设计
解孟 德尔定律 的实质 , 还有 助于学 生对 后面 的伴性 遗
那么 , 尔清楚 减数 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 吗7 盂德
3 2 展示 生物 学史 .

传、 因重组 、 基 染色体畸变等内容 的学 习。 12 设计思路 首先还原科学研究 的真实过 程 , . 使学
生在感悟与认 同的过程 中学 习类 比推 理 的科 学方 法 ,
2 1 知 识 目标 .
说 出基 因行 为与减 数分 裂过程 中染
色体 行为的一致性 ; 简述遗传 的染色体 学说 ; 照遗传 按 的染 色体学说 阐明孟德尔定律 的实质 。
2 2 能力 目标 . 模仿 当年科学家类 比推理 的过 程 , 推 测基 因与染 色体 的关 系 ; 用遗传 的染 色体学 说 阐明 运 孟德 尔定律 的实质 。
得到基 因行为与减数分 裂过程 中染 色体 行为之 间的平
行关系 , 理解染色体 学说 内容 即基 因与染色体 间的关 系。再让学生结合遗 传 的染 色体学 说 内容 , 自主探 究
画出不同基 因型的精原细胞 和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过程
的图解 , 领悟孟德尔定 律的实质 。 2 教学 目标
要性 ; 5月 3 在 1日“ 界戒烟 日” 劝告学生 “ 世 , 拒绝第一 根烟” 这也是 为环 保 做 贡献 ; 6月 5日“ 界 环境 , 在 世 日” 邀请环保 专家到校 进行 专题讲 座 , 深学 生对环 , 加 保 的新认 识 、 新理解 。
学 中 占有重要 的地位 。首先 , 遗传 的染色 体学 说 的提 出是 遗传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在 学 习本 节 内容 之前 , 学生对孟德 尔定律 和减数分 裂过 程 的理 解 可能
是 相互孤立的 , 不能从 内容上 把两者联系起来 。其次 ,

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必修2)

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必修2)

第8课时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考试属性及要求知识内容考情解读必考加试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a 1.说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领悟学说的提a为的平行关系出要有充分的实考凭据,养成思疑、求实、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b b2.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讲解孟德尔定律。

讲解考点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a/a)1.内容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2.依照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3.详尽表现基因染色体独立的遗杂交实验中向来保持独立性和完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必然的形态传单位整性特色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条来自存在形式母方,一个来自父方,即等位基母方,一条来自父方,即同源染因色体等位基因互相分别,每个配子中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互相分配子形一对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离,每个配子只含同源染色体中成时的的一条行为两对或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地进入配子非同源染色体随机地进入配子多对4.意义该学说圆满地讲解了孟德尔定律。

1.(2017 ·绍兴选考模拟) 以下现象的发现,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建立最不相关的是()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别C.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受精卵的染色体分别来自卵细胞和精子解析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建立在前,发现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后。

答案A★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讲解(b/b)1.对分别定律的讲解(1)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第2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导学案

第2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导学案

第2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讲义)基因(即遗传因子)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究竟存在哪里?性质怎样?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生物体在前后代传递遗传物质时的传递规律,而减数分裂又是生物体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时的分裂方式,这二者是否有联系?一、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据此推测可能基因在上,是基因的载体。

二、从细胞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分析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原因1、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表现出分离。

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或机体)(1)等位基因分离的原因: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上,减数分裂时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2)等位基因分离的时间:。

(3)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形成含或基因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并且比例为1∶1。

(4)F2出现3∶1比例的原因:F1 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在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时,雌雄配子结合是的,所以F2出现三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出现二种表现型比例为3∶1。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基因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表现出自由组合。

(1)非等位自由组合的原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2)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时间:。

(3)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形成含基因的四种类型的配子,并且比例为1∶1∶1∶1。

(4)F2出现9∶ 3∶ 3∶1比例的原因:F1 产生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在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时,雌雄配子结合是的,所以F2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设计张微华生物组一、教材分析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但是对于什么是基因,以及基因与核酸、染色体的关系,却一无所知。

而在在《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学生先学习孟德尔的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再学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这样的教学顺序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真实过程,更能使学生体会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实验、研究、推理、修正和发展的过程,也能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科学研究往往是多角度的、多维度的。

同时,这种重新演绎当年科学家探究过程的教学安排,利用了“类比推理”方法,是对“假说演绎法”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培养。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清楚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真正把抽象的基因具体化,能够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把遗传与减数分裂、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真正融合起来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后面伴性遗传、基因的表达、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生物进化的变异来源、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模块内容之前,已经粗略地了解了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清楚了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也清楚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内容,同时又学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并且高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的分析、推理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为本节课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学习奠定了知识与能力上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前面的知识后,也期待更深入地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原因,因而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有心理上的准备。

高中学生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使本节课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的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得以实施。

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类比推理的方法比较难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平行行为。

2.知道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内容。

3.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阐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二)能力与方法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使学生学会严密的推理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遗传学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四、重点、难点与突破教学的重点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和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教学的难点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

染色体学说与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示意图给予学生一定的问题探讨,引起学生思考,并给学生相应的提示。

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本节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再结合多媒体与学生共同归纳来突破。

五、教学模式与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用传授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讲授式的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结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些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设计思路: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减数分裂与孟德尔定律的回顾,通过“基因(即遗传因子)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它究竟会存在哪里?遗传的规律性有没有可以观察的实验依据?”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之后结合材料,再由学生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什么物质的行为与基因的行为非常相似,通过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得到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的行为相一致,从而推断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这样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实际上就是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带着问题主动的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亲历科学家探索基因的历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验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兴趣,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并且加深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团结合作、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

2、设计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后,如果直接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告诉学生,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不能做到真正理解两大遗传基本定律的实质,这样又会走上死记硬背的老路。

因此,在教学中设计减数分裂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在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标上基因,通过已经学习了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基因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从而得出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流畅,而且在前一阶段学生推理分析之后,采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改变了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注意力的集中,也有利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六、课前准备植物细胞减数分裂的模式图基因的遗传行为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对比图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的单因子和双因子示意图红色和蓝色的电线,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的橡皮筋,一张大白纸七、教学过程1、基因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平行行为(突破难点之一)的遗传行为”与“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的示意图请同学们思考: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在配子的形成和结合过程中的行为与染色体在相同过程中的行为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学生一起就两者的共同点进行总结。

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示意图进行分析。

提高学生对图示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使学生了解基因与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平行行为。

细胞学解释(引出本节的重点之二)活动中领悟孟德尔定律用电线模拟两对染色体(5cm长的蓝色、8cm长的红色),在电线的相应位置上扎上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的橡皮筋,模拟两对等位基因R和r、Y和y,其他的操作方法与前节课的减数分裂模拟过程相同,首先研究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示意图: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

学生观看示意图,结合刚才的实践活动与教师一同总结。

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并提出相应的相应的提高。

通过活动,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生命、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的细胞学解释(结合多媒体)其次研究二对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着重观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是否表现出分离和自由组合、及其原因。

教师配合展示多媒体的示意图:问题。

学生观看示意图,结合刚才的实践活动与教师一同总结。

学生思考并给此次的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阐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教师提问: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为什么表现出分离和自由组合?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对各组学生加以指点和指导,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适时予以评价和鼓励。

教师根据刚才同学的活动,与学生一起结合孟得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染色体基础的图示,共同归纳总结。

教师最后得出: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能十分圆满的解释孟德尔定律。

另外强调:分离定律分离的是等位基出自己的想法。

增强学生的归纳能力。

八、板书设计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一、共同点(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1、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存在;2、成对存在(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3、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配子;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配子;4、不同等位基因与不同同源染色体都是独立分离和自由组合的。

----------------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存在一致性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基因载体三、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九、作业设计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3、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假定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说,从基因组成看,这种生物产生的配子有多少类型()A、4B、8C、16D、324、思考题:孟德尔定律中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怎么样的平行关系?十、教学评价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说解释,在活动期间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并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亮点之二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媒体和问题引导,问问相接,环环相扣,富有逻辑性和层次感。

本节课因穿插全班活动,因此在时间上的把握很重要,这里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整堂课的时间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