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题库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完整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完整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单项1 在以下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A B C 常熟 D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A 经济B 速度 C规 D秩序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①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局部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B.城市规划C.历史沿革D.城市居民的认知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A.46 B.68 C.10 D.73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A、1/20000---1/5000B、1/10000---1/5000C、1/10000---1/2000D、1/30000---1/2000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那么该消防站为〔B〕 A、一级消防站 B、二级消防站 C、三级消防站 D、四级消防站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拟经济的。

A 4B 5C 6D 79下面哪个类型是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C〕A 并联式B 梯间式C 跃廊式D 天井式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拟适合,我国目前大局部城市根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B.人车共存C.人车混行D.人车局部分行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A 商业服务部的B 对外交通设施部的C 包装加工车间的D 工业企业部的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开展的工业企业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开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B.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C.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D. 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经济适用C. 环境友好D. 资源浪费答案:D3.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20年D. 50年答案:C4. 城市交通规划中,哪种交通方式通常被优先考虑?A. 私人汽车B. 公共交通C. 步行D. 自行车答案:B5. 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 提供休闲空间C. 增加城市经济收入D. 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保护。

(对)2. 城市扩张应无限制地追求规模扩大。

(错)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错)4. 城市更新改造可以完全拆除旧城区。

(错)5. 城市防灾规划应包括洪水、地震等多种灾害的应对措施。

(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城市规划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规划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其次,规划应考虑居民的出行便利性,优化交通网络;再次,规划应注重居民的休闲和文化需求,合理布局公园、文化设施等;最后,规划应保障居民的参与权,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过程。

2. 描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再次,公共交通的普及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出行机会;最后,公共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 阐述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着一些基本的区别中不包括()A. 集聚规模的差异B. 环境质量的差异C. 生产效率的差异D. 生产力结构的差异2.(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城市分区规划中再生水利用规划主要内容包括()A. 估算分区再生水需水量B. 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布局,合理布置再生水厂布局、规模和服务范围C. 进一步确定再生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D. 对总体规划中再生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线路,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估算控制管径E. 确定再生水设施的项目预算表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新加坡的交通发展模式为()A. 以小汽车为主、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B. 以小汽车为主体的交通模式C. 以轨道公交为主、小汽车和地面公交为辅的交通模式D. 公交为主、小汽车为主导(公交与小汽车并重)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不属于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原则的是()A. 系统性原则B. 匀布原则C. 自然原则D. 地方性原则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不属于划定规划区遵循原则的有()A.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B.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C. 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D. 坚持实用性的原则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次数分布情况的分析方法是()。

A. 频数分析B. 频率分析C. 集中量数分析D. 离散程度分析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下列哪项不属于详细规划阶段的燃气工程规划工作内容()。

A. 计算燃气管网管径B. 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C. 预测用户燃气用量D. 选择气源种类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的单位承担。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2.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4.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建筑密度:是恒量土地上建筑密集程度的指标,即用地上建筑的基底面积占建筑用地的百分比。

6.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7.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效果的一个指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占城市规划用地的百分比。

乔、灌木按树冠投影估算,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木不再重复计算。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即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开发强度的一个指标,即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整体。

1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3、在城市用地中,城市建设用地可以分为()大类。

[ ]A、7;B、8;C、9;D、104、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全球性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 ]A、环境和能源问题;B、可持续发展;C、经济全球化;D、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5、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 ]A 、城市人口分布;B、城市发展趋势;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用地的分布6、地下水过量开采会使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

[ ]A、漏斗;B、崩塌;C、冲沟;D、盆地7、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下列哪一条。

[ ]A、合理利用城市土地;B、改善城市生活环境;C、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D、综合解决城市矛盾。

8、消防栓的间距应小于等于()m,当路宽大于60m,宜()侧设置消防栓,消防栓距建筑墙体应大于()。

[ ]A、120;两;50cm;B|、130;两;l50cm;C、120;单;50cm;D、130;单;50cm。

9、我国城市的坊里制产生于(),由坊里制向街巷(市街)制的转换时期为()。

[ ]A、唐代,北宋;B、秦代,北宋;C、秦代,元代;D、唐代,南宋10、城市绿化覆盖率不低于()时,才能起到改良气候的作用。

[ ]A、20%;B、25%;C、30%;D、35%11、城市用地评价时,地形坡度超过()的用地属于三类用地。

[ ]A、25%以上;B、20%以上;C、10%~20%;D、10%以上12、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用地分类应达到()标准;详细规划阶段,城市用地分类应达到()标准。

[ ]A、中类,小类;B、大类,中类或小类;C、大类和中类,中类或小类;D、大类,中类。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13、城市交通出行OD调查是指()。

[ ] A、出行的分区调查;B、出行方式的调查;C、出行的起终点调查;D、出行目的调查。

14、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道路可分为()。

[ ]A、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B、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C、交通性道路、生活型道路、综合性道路;D、主干路、次干路、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道路。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镇化的阶段包括()。

[2012年真题]A. 集聚城镇化阶段B. 郊区化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再城镇化阶段E. 新型城市化阶段2.(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包括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A. 总体规模B. 平面布局C. 竖向分层D. 横向分层E. 总体种类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的综合交通规划图上应标明()。

A. 主次干路走向、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场、公交停车场的位置和范围B. 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C. 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划区范围D. 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不包括()。

A. 规划说明B. 城市现状图C. 专题研究报告D. 基础资料汇编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交通设施的位置.界限或布点应在()中体现。

A. 用地编码图B. 总图则C. 地块控制总图则D. 设施控制总图则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属于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

A. 西安B. 平遥C. 天津D. 邯郸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经济活动的日益分散导致公司管理活动的(),使得这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必须位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城市。

A. 统一化B. 复杂化C. 程序化D. 详细化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A. 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B.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 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D. 城市规划区范围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对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B.物流仓储业C.建筑业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

A. 合理规划法B. 经济发展平衡法C. 综合分析法D. 劳动平衡法E. 区域分配法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我国,城镇是指市镇建制和(),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

A. 管辖范围的基础区域B. 行政区划的基础区域C. 管辖范围的行政区划D. 行政区划的城镇区域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中,()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长期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承受能力,在确保区域社会经济获得稳定增长的同时,0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

A. 因地制宜的原则B.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C. 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D. 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4.(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通过住宅建筑的不同布局,可产生不同特点的居住空间与环境,()是住宅群体空间的三种基本形式。

A. 行列式B. 周边式C. 点群式D. 分散式E. 集中式5.(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高科技园区大致可以划分的基本类型有()。

A. 完整的科技都会B. 技术园区C. 科技城D. 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区E. 创新研发机构6.(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常用的形式有()A. 块状绿地布局B. 环形绿地布局C. 楔形绿地布局D. 带状绿地布局E. 立体绿地布局7.(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意义的是()A. 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的需要B. 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需要C. 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的需要D. 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E. 可以确保城市有序开发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历史文化名城目前难以找到一处值得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正确的做法是()。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8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8

2023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关于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中,叙述错误的是()A.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B. 制定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并符合《城乡规划法》及相关痒律法规,在规划的指导思想、内容及具体程序上,真正做到依法制定规划C.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D. 制定城乡规划应当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

A. 燃料和冶金工业B. 纺织工业C. 造纸工业D. 钢铁工业正确答案:A,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层次。

A. 县城关镇、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B. 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C. 县城关镇、乡城关镇、集镇D. 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正确答案:D,4.(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很多学者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是从()的角度进行研究。

A. 城市文化B. 城市生活C. 城市类型D. 城市结构E. 城市生态正确答案:A,B,E,5.(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英国学者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多种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A. 住房B. 劳动力C. 建筑物D. 土地E. 运输正确答案:A,B,D,E,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关于城市交通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洛杉矶的分散布局离不开它密集的高速公路网B. 巴黎的生活方式决定于19世纪形成的地铁网C. 纽约曼哈顿的反话有赖于发达的地铁和公交系统D. 我国城市形态呈同心圆式的发展与普遍采用自行车和地面公共汽车作为客运工具有关正确答案:B,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城市设计的分析中,经常把公共空间的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可选择性活动和社会活动三类,下列属于可选择性活动的是()A. 上班、上学B. 购物、散步C. 喝咖啡、观看路人D. 问候和交谈正确答案:C,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中,()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A. 政策性B. 民主性C. 综合性D. 实践性正确答案:C,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社会监督是指()A.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B.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C. 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其中包括对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规划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执法行为和相关程序的监督D.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正确答案:C,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类型描述错误的是()A. 根据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分为四种类型的城镇体系规划B. 随着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衍生型的城镇体系规划类型C. 都市圈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之一D.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镇体系规划类型之一正确答案:A,1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调查可以不涉及的内容是()。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目前常见的居住区规划空间结构的类型主要有()等。

A. 封闭型B. 内向型C. 开放型D. 自由型E. 外向型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交通政策是交通执法的依据B. 城市交通政策是关于交通技术、交通经济和交通管理的政策C. 城市交通政策是制定交通法规的唯一依据D. 城市交通政策应随城市交通状况变化而随时修订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是()。

A. 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B. 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空间系统C. 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D. 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建设用地选择时,以下哪项因素是较少考虑的?()A. 自然风光B. 自然条件C. 农田良田D. 城市发展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名镇和名村保护规划不包括的内容是()A. 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B. 规划说明和基础资料汇编C. 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D.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阐述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A. 全面协调可持续B. 以人为本C. 统筹兼顾D. 实事求是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根据某因素空间连续变化的情况,按一定的值差将同值的相邻点用线条联系起来,这种分析方法是()。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精品文档13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精品文档138页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中没有。

A:社会子系统B:政治子系统C:文化子系统D:经济子系统E:综合治理2、要使近期建设规划真正能够发挥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协调功能,下列选项中起不到作用的是。

A:将规划成果转化为指导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政府文件B:研究规划实施的条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C:建立建设项目审批的协调机制D:组织编制城市建设的年度计划或规划年度报告E:综合治理3、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B:城市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总体规划E:综合治理4、城市用地的经济性评价是指。

A: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对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的结果B: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C: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D:合理地选择城市的具体位置和用地的范围E:综合治理5、下列为小区路网基本形式的是。

A:街坊式B:列举式C:周边式D:点群式E:综合治理6、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筑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原则。

A:艺术B:经济C:社会D:政治E:综合治理7、法国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创始人。

A:韦伯B:列裴弗尔C:哈维D:沃思E:经济政策8、属性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方法和非GIS的信息系统没有差异,一般是。

A:扫描输入B:键盘输入C:语音输入D:汉字手写输入E:经济政策9、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中,不包括。

A:城市规模B:城市性质C:城市布局D:城市用地标准E:综合治理10、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C:造价较高D:交通线路较长E:经济政策11、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然条件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一、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满分15分)1.城市规划通过对的调节,改变城市的各组成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相互关系,以达到指导城市发展的目的。

2.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法礼制关系,对于城市布局模式也有相应的严格规定。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

”3.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33年在希腊雅典通过的和1977年在秘鲁签署的是20世纪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导则。

4.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划分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以及水域和其他用地共十大类。

5.城市性质的确定应把握四个要点:一是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要明确;二是反映城市;三是体现动态发展含义;四是文字表述准确、简练,凸显个性,弱化共性。

6.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7.从国内外公园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实践来看,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类型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网状绿地系统、、块状绿地系统、和复合绿地系统。

8.现代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

9.城市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出现在时期。

10.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1.在《管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因地制宜、讲究实际的思想。

在规划手法上提出“,”;城市建设不求形式上的,这些思想多反映在非都城的一般城市的建设中。

12.以霍华德提出的为标志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13.依据国标《城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为。

14.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其基本内容可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研究城市发展依据;;研究城市各项专业工程问题,以上三个方面,也称之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工程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及答案,共七章

分章节试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A )。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6、以下四项中,(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C.25%;40%;60% D.40%;40%~80%;80%~95%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一、单选题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

答案一一.填空(0.5×50=2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于 2008 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分别为总则、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2.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申请与受理、审查、决定。

3.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5.村镇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6.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分为10 大类、 46 中类、73 小类,其中M代表工业用地、S代表道路广场用地、T代表对外交通用地。

7.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除水域和其他(E)类外的其他九大类用地。

8.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 2.5m ,纵坡不应大于 2.5%。

9.大于20万小于50万人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大于等于 50~100 年。

10.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组成:《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1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

12.“十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自 2006 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 90 m2 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13.城市规划管理控制的主要途径是审核城市规划图纸、文本和各类建设工程图纸。

14.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 0.5 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0 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旧区改建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 70 %。

15.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划建设用地结构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居住用地20~32 道路广场用地8~15工业用地15~25 绿地8~15二.名词解释(5×6=30分)16.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法》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城市规划原理⼀、填空题。

1、城市性质的确定,⼀⽅⾯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去认识,另⼀⽅⾯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认识。

2、居住区的规划结构通常分为居住区、居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3、⼲道⽹密度即每平⽅公⾥城市⽤地⾯积内平均所具有的⼲道长度。

4、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是指市区与近郊区的⾮农业⼈⼝。

5、容积率是总建筑⾯积与总⽤地⾯积的⽐值。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项是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的内容(D)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C、道路系统规划设计D、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彩等要求2、以下哪⼀项符合城市⽤地选择的基本要求(B)A、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地规模,因此城市⽤地选择的⾸要⽬标是容纳今后的城市⼈⼝B、城市⽤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C、城市⽤地选择的范围不应跨越⾏政区界限D、城市⽤地应尽量选择⾃然条件不利的地区3、劳动构成亦称城市⼈⼝构成,指⼈⼝按分类在(B)中的⽐例A、城市劳动⼈⼝B、城市总⼈⼝C、城市基本⼈⼝D、城市服务⼈⼝4、“S13”代码表⽰(B)A、公共设施⽤地中的第⼀个中类B、道路⼴场⽤地中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C、居住⽤地中的第三个中类D、对外交通⽤地中的第⼀个中类⾥的第三个⼩类5、⾃然环境条件主要指(A)⼏个⽅⾯A、地址、⽔⽂、⽓候、地形B、地质、⽔⽂及⽔⽂地质C、建筑地基、地震和矿藏D、太阳辐射、风向及温度、湿度6、城市中有⽓体污染的⼯业应布置在城市(C)A、最⼤风向频率的上风位B、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C、最⼤风向频率的下风位D、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位CD7、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城市必须深⼊城市,宜布置在(D)A、城市边缘B、距离城市边缘2-3公⾥处C、市中⼼内D、市中⼼边缘8、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定⼲扰和污染的⼯业⽤地称为(B)A、⼀类⼯业⽤地B、⼆类⼯业⽤地C、三类⼯业⽤地D、有污染的⼯业⽤地9、⽇照间距的确定与太阳⾼度⾓和(A)有关A、⽇照的标准B、建筑的⽅位C、建筑的间距D、建筑的朝向10、住宅建筑基地总⾯积与住宅⽤地⾯积的⽐值为(B)A、住宅容积率B、住宅建筑净密度C、住宅平均层数D、住宅建筑⾯积净密度三、判断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标准和原则
1、考试标准
坚持质量标准,注重能力考查,使考试合格者能达到一般普通高等学校或高等职业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并体现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特点。

在题量上保证中等水平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的回答,并有适当的时间检查答案。

2、考试依据
大纲——大纲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公布时间:
指定教材——教材名称:《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编者:吴志强李德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9月
印刷时间:2011年2月第四十六次印刷
3、本课程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涵盖了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等,内容广泛。

学习城市规划原理要注重对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理解,并应多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延伸,力求做到将基础知识与理论应用于实践。

将理解、识记、领会和分析联系起来,注重知识的吸收与转化。

命题中既体现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查,又体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应用。

4、重点与覆盖面的关系
试题覆盖到章,重点章节的分值比例较大,一般章节的分值比例适当。

单章考核分数最高不超过20 %。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线。

2、试卷内容结构
重点考核的章节(试题的分数比例不低于60%)是:
城市规划原理第1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