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教案
第一课: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应速率的方法,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反应速率和反应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玻璃烧杯、试管、搅拌棒等。
2.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等。
教学过程:
1. 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进行实验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2.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题目训练。
3. 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原因,进行讨论和展示实验数据。
4.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其原因,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科学。
要研究物质的宏观性质,必须从微观粒子入手,才能寻找到原因。
化学学科涉及分子、离子、原子、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等多种微观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
只要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分子、离子结构,进而深入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化学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2.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同学们辨别概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确质量数和AZX的含义。
难点:认识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六、课前准备: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2.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篇二一、学习目标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5篇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5篇高二年级化学教案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高二年级化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化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二年级化学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
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3篇)
高二化学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学设计(3篇)高二化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n(H2O)m。
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多糖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C6H12O6(s)+6O2(g)→6CO2(g)+6H2O(l)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蔗糖)(葡萄糖)(果糖)(2)麦芽糖: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最新高二化学教案(优秀13篇)
最新高二化学教案(优秀13篇)高二化学教案篇一思路分析: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
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1)①②③④(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失电子;从,得电子。
所以完全转化为所失电子数与转化为所得电子数相等,即:amol amol由守恒,完全转化为需和。
高中高二化学教案全套
高中高二化学教案全套一、主题:酸碱中和反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3. 能够解释和预测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2.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特征;3.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 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 讨论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实例,引起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兴趣;2. 概念解释: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3. 化学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4. 化学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导出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拓展应用:讨论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案例分析;6. 总结回顾: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实验设备:试剂、试管、坩埚等;2. 实验材料:化学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3. 化学模型:化学分子模型、化学反应模型。
八、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化学方程式;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酸碱中和反应的知识。
九、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记录能力;2. 知识掌握:通过笔试和口头答辩评价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祝教学顺利!。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6篇)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6篇)高二化学教师教学教案篇一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内容和进度:第二节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应及相关计算。
第二课时:学生分组实验: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简单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醛的练习讲评。
第四课时:《步步高》酮的练习讲评2、教学目标:认识醛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主要通过实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结构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应,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乙醛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准备: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实验药品、仪器、视频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第一课时醛学生已经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掌握了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应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在对比羟基和醛基官能团结构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最后通过小结醛基的结构和性质,帮助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掌握醛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讨论乙醛的结构特点,推测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开展实验探究,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规律。
讨论小结实验现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学习:边讲、边讨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反应规律,1 mol 醛基(—cho)可还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
迁移提高:根据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二化学教育教案七篇
高二化学教育教案七篇高二化学教育教案(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新设计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_高二化学教育教案(篇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高二学生化学教案七篇
高二学生化学教案七篇高二学生化学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因素的分析(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硫”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我认为教材这样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
本单元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氧化硫——硫酸。
学生可形成对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总体认识,形成知识网络。
实现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二)《课标》规定《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做了立体性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指出了本节教学的价值,给教学留出了灵活的空间。
新教材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编排有了较大的调整,打破了按照族的编排方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元素其化合物知识压缩为两章内容。
这就要求教学中使学生夯实基础,严格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彻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繁、难、偏的现象,以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中的硅和氯,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这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正是恰到好处,但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评价能力尚不成熟,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探索和评价主体,探索和评价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二、教学策略的制定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一)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终端体现。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2023(精选3篇)
高二年级化学优秀教案2023(精选3篇)高二年级化学优秀2023 篇1一、教材分析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
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
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
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5篇)
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课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密切相关。
它是电化学的基础,也是原电池知识的延伸,更是进一步研究其应用的基础。
在中学化学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
学习电解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元素化合价知识、电解质溶液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知识网络。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原电池的相关原理,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很熟悉,并且掌握了能量之间的想换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高二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同时具备了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推导能力,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电解池组成,理解电解原理并初步掌握电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学生学会利用对比总结的方法,比较学习离子放电顺序。
(3)综合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电解池两极产物。
2、过程与方法(1)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2)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2)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解原理;2、教学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顺序判断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教师:电解池、CuCl2溶液、KI淀粉试纸、多媒体课件高二年级化学教案设计(精选篇2)一、说教材《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
高二教学案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1、2、1、2、高温、高压催化剂 第一章 氮族元素 氮(N ) 磷(P ) 砷(As ) 锑(Sb ) 铋(Bi )相似性:(1)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能够结合3 (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氮族元素都显+5价,分子式为R 2O 5。
(3)在其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分子式为:RH 3。
(锑、铋为金属,无负(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 4RO 4。
(因为氮的原子半径小,所以+5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 3,而+5价磷却有HPO 3和H 3PO 4两种含氧酸)递变规律:(1 (2)元素的非金属性N >P >As ,金属性:Bi >Sb (3)氢化物的稳定性:NH 3>PH 3>AsH 3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H 3PO 4>H 3AsO 4。
第一节 氮和磷一、氮气 1. 2. 3. 1N 2+3H 2 2NH 3(2N 2+O 2=====2NO 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无色 红棕色放电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2NO4HNO第一节氮和磷(第三课时)1、使学生了解磷的同素异形体将0.1mol红磷在一定量的氯气中燃烧,其质量增加15克,则其生成物是( )A.只有PCl5B.只有PCl3C.PCl3和PCl5D.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氨气的物理性质NHO+3CuO第二节氨铵盐(第二课时)2Cl33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NH 4Cl 溶液、NaOH 溶液、碱石灰 B.饱和氨水C.NaOH 溶液、NH 4Cl 晶体、浓H 2SO 4D.NH 4Cl 固体、碱石灰、消石灰6.一种盐X 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 ,将Y 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 ,再将Y 和Z 反应又可生成X ,则盐X 是( )A.NH 4NO 3B.NH 4ClC.(NH 4)2SO 4D.(NH 4)3PO 41.实验室制备下列各组物质时,制气装置相同的是( ) A.NH 3、HCl 、O 2 B.Cl 2、HCl 、CO 2 C.CO 2、H 2S 、H 2 D.NH 3、CO 2、Cl 22.有白色固体X ,它跟NaOH 溶液共热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Y ,固体X 跟浓H 2SO 4混合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Z ,在气体Z 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 3溶液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气体Y 和Z 相遇时产生白烟.根据以上现象写出:(1)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X+NaOH ; X+浓H 2SO 4 . 3.NaCl 、NH 4Cl 怎么鉴别?第三节硝酸(1课时)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配平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 2.00 g,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A )17.8mL(B )14.8mL (C )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案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1);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2);属于电解质的有(3);其中(4)是强电解质;(5)是弱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6)。
精选高中高二化学教案设计5篇
精选高中高二化学教案设计5篇篇一:精选高中高二化学教案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互相转化的一些方法。
②理解有机合成的根本过程和根本原那么。
③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用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才能。
②通过有梯度的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合成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p 法的逻辑思维才能。
③通过设计情景问题,培养逆合成分析^p 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会结合消费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道路。
②通过对新闻资料的分析^p ,使学生关注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安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物的平安消费和使用问题。
③通过逆合成分析^p 法的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才能。
教学重点:①官能团互相转化的方法归纳。
②逆合成分析^p 法在有机合成过程分析^p 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逆合成分析^p 法思维才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手段:①新闻材料分析^p ,分组讨论,引导启发、激发考虑、情景问题的创设与解决、多媒体②针对难点打破而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有梯度的情景问题,分三步,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展合成训练,在动手训练中自己体会、掌握逆合成分析^p 法的思维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多媒体展示与PVC保鲜膜有关的“新闻链接”以及“资料卡”,创设一个与生活亲密相关的合成情景引入新课〔资料见后附表〕【情景创设1】你可以根据已学的知识,利用一些常用的原材料,合成PVC吗?【老师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案写到黑板上,做出评价【新课】老师作归纳,以PVC的合成为例,引出有机合成的过程,以流程图直观展现【过渡】实际上很多时候有机合成是不能一步到位的,那我们要学会分析^p 比拟目的化合物和根底原料之间在骨架构建和官能团转化的联络,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
高中高二化学教案全册
高中高二化学教案全册课程名称:高二化学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结构1. 化学物质的分类和命名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应用3. 化学键和分子构型第二单元:溶液和溶液中的离子1. 溶液的概念与特性2. 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3. 溶液中的平衡反应和溶解度积第三单元:化学热力学1. 焓变化和反应焓2. 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3. 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定律第四单元: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 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3. 影响平衡转移的条件和方法第五单元: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2. 电化学反应和电池原理3. 电化学工艺与应用第六单元:无机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2. 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3. 金属元素和化合物教学方法:1. 教师主讲结合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2. 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力。
3. 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4. 讨论和案例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
评价方式:1. 日常学习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实验报告等。
2.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实验成绩、课内外活动等方面进行评定。
注:以上内容仅为范本,具体教案内容以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确定。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7篇)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 知识目的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消费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才能目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及理论联络实际的应用才能和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情感目的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消费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理论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
本节教材表达了化学反响速率和平衡挪动原理等理论对工业消费理论的指导作用,同时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等知识,并考虑合成氨消费中动力、设备、材料等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成氨的消费条件。
第二部分是拓宽思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合成氨的开展前景。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教材针对合成氨的反响是一个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响,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讨论为使合成氨的化学反响速率增大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此根底上,又据实验数据讨论为进步平衡混合物中的含量所应采取的方法。
在两个讨论的根底上,教材又结合合成氨消费中动力、材料、设备、催化剂的活性等实际情况,较详细地分析^p 了合成氨时压强、温度、催化剂等的选择情况。
此外,还结合合成氨消费过程示意图,简单提及浓度等条件对合成氨消费的影响,以及原料的循环使用等问题,以使学生理解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应以进步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
第二部分教学在第一部分的根底上讨论合成氨的开展前景,拓宽学生的思路,主要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更多地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建议第一部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的教学:1.提出问题:针对合成氨的反响,首先需要研究如何在单位时间里进步的产量,这是一个化学反响速率问题。
2.复习提问: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结果。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优秀8篇)
高二化学必修二教案(优秀8篇)知识与技能:篇一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有所了解,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初步知识之后,从本质上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自学、探究、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盖斯定律的应用和反应热的计算【学习过程】【温习旧知】问题1、什么叫反应热?问题2、为什么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变化?问题3、什么叫热化学方程式?问题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问题5、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热方程式相似点不同点【学习新知】一、盖斯定律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什么叫盖斯定律?问题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练习】已知:H2(g)=2H(g);△H1=+431.8kJ/mol1/2O2(g)=O(g);△H2=+244.3kJ/mol2H(g)+O(g)=H2O(g);△H3=-9一qi.9kJ/molH2O(g)=H2O(l);△H4=-44.0kJ/mol写出1molH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反应热的计算例1、25△、101Kpa,将1.0g钠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晶体,并放出18.87kJ热量,求生成1moL氯化钠的反应热?例2、乙醇的燃烧热:△H=-一三66.8kJ/mol,在25△、101Kpa,1kg乙醇充分燃烧放出多少热量?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2CO2(g)+2H2O(l);△H1=-870.3kJ/mol(2)C(s)+O2(g)=CO2(g);ΔH2=-393.5kJ/mol(3)H2(g)+O2(g)=H2O(l);△H3=-285.8kJ/mol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ΔH=?【思考与交流】通过上面的例题,你认为反应热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课堂练习】1、在101kPa时,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890kJ的热量,CH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LCH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2、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教案5篇(精编版)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教案5篇(精编版)1. 实验教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设计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内容::- 实验简介: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实验步骤:详细说明实验所需材料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场景。
-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中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2. 知识点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目标: 通过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元素的特性和分类。
: 通过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元素的特性和分类。
内容::-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分组特点。
- 元素的周期性:说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变化规律。
- 元素的应用:介绍一些常见元素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 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3. 探究活动: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目标: 通过实际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 通过实际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内容::- 活动简介:介绍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重要性。
- 实际探究活动: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 探究结论:让学生总结探究活动中得出的结论,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单元综合训练: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目标: 通过综合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应用。
: 通过综合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和应用。
内容::- 知识回顾: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平衡原理。
- 练题目:提供一系列关于化学方程式平衡的练题目,包括平衡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常数的计算等。
- 答题分析:对每道题目进行详细解答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教学案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1、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
2、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氮气的化学性质高温、高压催化剂 第一章 氮族元素氮(N ) 磷(P ) 砷(As ) 锑(Sb ) 铋(Bi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规律相似性:(1)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能够结合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氮族元素都显+5价,分子式为R 2O 5。
(3)在其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分子式为:RH 3。
(锑、铋为金属,无负价)(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 4RO 4。
(因为氮的原子半径小,所以+5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 3,而+5价磷却有HPO 3和H 3PO 4两种含氧酸)递变规律:(1)氮族元素单质从非金属逐渐过渡到金属。
(2)元素的非金属性N >P >As ,金属性:Bi >Sb 。
(3)氢化物的稳定性:NH 3>PH 3>AsH 3。
其还原性顺序与此恰好相反。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 3>H 3PO 4>H 3AsO 4。
第一节 氮和磷一、氮气1. 氮气的物理性质2. 氮气的分子结构3. 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 2+3H 2 2NH 3(2)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 2+O 2=====2NO2NO+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无色 红棕色放电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板书要点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2NO+O22NO2①3NO2+H2O2HNO3+NO ②②×2+①得:4NO2+O2+2H2O4HNO3(Ⅰ)①×3+②×2得:4NO+3O2+2H2O4HNO3(Ⅱ)易混知识点NO2溶于水得HNO3,但其不是HNO3有酸酐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
一般无机酸是一分子的该酸,直接失去一分子的水就形成该酸的酸酐,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典型题、高考题N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40mL通入倒置并装满水的大试管中,充分吸收后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多少?(7/1 7/3 )课堂练习练习:1、鉴别红棕色的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B.通入硝酸银溶液C.加水振荡D.通入氯气2、室温时,将盛有20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残留气体3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A.12.4mL B.13.6mL C.14.8mL D.17.8 mL3.5mLNO和15m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在水槽充满水的试管里,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多少?(10)再通入多少mLO2水可充满试管?(107.5 )教学后记第一节氮和磷(第三课时)1、使学生了解磷的同素异形体。
2、了解白磷分子结构,掌握磷的化学性质将0.1mol红磷在一定量的氯气中燃烧,其质量增加15克,则其生成物是( ) A.只有PCl5 B.只有PCl3C.PCl3和PCl5D.无法确定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金刚石和石墨B. 水晶和石英C. 红磷和白磷D. C60和金刚石2、据报道,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粉(常含有三聚磷酸钠)。
主要原因是A.磷元素有毒B.磷酸根离子水解使水体酸度增大C.磷酸根离子与某些阳离子形成沉淀,使水体浑浊D.含磷污水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体恶化3、为方便某些计算,常可将98%的浓硫酸表示为硫酸水合物形式(H2SO4·19H2O)或SO3水合物形式(SO3·H2O),则98%的浓磷酸表示为磷酸水合物形式为,表示为五氧化二磷水合物形式为。
教学后记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P9~P1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板书要点第二节氨铵盐一、氨1.氨的结构2.氨气的物理性质3.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NH3·H2O NH3+H2O(2)氨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2NH3+H2CO3=(NH4)2CO3NH3+H2CO3= NH4HCO3(3)氨与氧气的反应4NH3+3O2 点燃 2 N2+6H2O2NH3+3Cl2 = N2+6HCl8NH3+3Cl2 = N2+6NH4Cl2NH3+3CuO N2+3H2O+3Cu4.氨气的作用易混知识点干燥NH3时,干燥最好选用碱石灰,而不用其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浓硫酸)典型题、高考题1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气管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发现倒立试管里水位上升,最后试管里仍然为一满试管液体,由此我们认为.⑴原气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会有___________;⑵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_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2、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 0 mol·L-1、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
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
(本题中氨的式量以17.0计,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课堂练习1、为方便某些计算,常可将98%的浓硫酸表示为硫酸水合物形式(H2SO4·19H2O)或SO3水合物形式(SO3·H2O),则98%的浓磷酸表示为磷酸水合物形式为,表示为五氧化二磷水合物形式为。
2、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A.很易液化B.比空气轻C.极易溶于水D.能跟水起反应3、金属钠能溶解于无水液氨中,形成蓝色的液氨溶液,反应是Na + nNH3 = Na+ +e(NH3)n-(电子的氨合物显蓝色)。
小心蒸去NH3,可得白色固体NaNH2,反应是2Na + 2NH3 2NaNH2 + 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的液氨溶液有强还原性B.液氨不发生电离C.液氨能发生电离,生成NH4+和NH2-D.蒸发钠的液氨溶液时,蓝色会逐渐褪去4、以下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试剂组合中,最合适的是A.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B.氯化铵溶液和石灰水C.硝酸铵和碱石灰D.稀氨水和碱石灰5、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分子呈三角锥型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教学后记第二节氨铵盐(第二课时)板书5.实验室制法要点(1)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H2O(2)装置:与O2同(3)制取(4)验满(5)尾气处理NH3·H2O=NH3↑+H2O二、铵盐1.铵盐受热分解NH4Cl NH3+HClNH3+HCl=NH4ClNH4HCO3NH3↑+H2O↑+CO2↑5NH4NO34N2↑+9H2O+2HNO3铵盐 氨+酸2. 铵盐与碱的反应NH4++OH-=NH3↑+H2O2.NH4+的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
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A.NH4Cl溶液、NaOH溶液、碱石灰B.饱和氨水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D.NH4Cl固体、碱石灰、消石灰6.一种盐X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将Y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再将Y和Z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 )A.NH4NO3B.NH4ClC.(NH4)2SO4D.(NH4)3PO41.实验室制备下列各组物质时,制气装置相同的是( )A.NH3、HCl、O2B.Cl2、HCl、CO2C.CO2、H2S、H2D.NH3、CO2、Cl22.有白色固体X,它跟NaOH溶液共热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Y,固体X跟浓H2SO4混合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Z,在气体Z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气体Y 和Z相遇时产生白烟.根据以上现象写出:(1)X、Y、Z三种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______,Y____________________,Z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X+NaOH ;X+浓H2SO4.3.NaCl、NH4Cl怎么鉴别?第三节硝酸(1课时)板书要点第三节硝酸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1.5027g/cm3,沸点83℃,能溶于水。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4HNO3 == 4NO2↑+O2 ↑+2H2O2.酸的通性:HNO3=H++ NO33.酸的强氧化性:(1)与不活泼金属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2H2O(2)与活泼金属反应在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3)与非金属反应C+4HNO3 4NO2↑+CO2↑+2H2O三、硝酸的保存方法实验室中:用棕色、细口玻璃瓶盛装,用磨砂玻璃塞或塑料塞闭封,放在冷暗避光处。
工业上:用铁或铝材制作的容器贮运浓硝酸。
四.硝酸的用途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1)Cu+浓HNO3─(2)Cu+稀HNO3─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配平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典型题、高考题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 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 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 mL,加入过量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 mol/L的NaS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滴定时用去溶液20.00 mL.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课堂练习煅烧2.5t含85% FeS2的黄铁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时,FeS2中S有5.0%损失而混入炉渣,计算可制得98%硫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