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下册272《相似三角形》PPT课件
3. 解等式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注意事项:在解题过程中,要确保已知的三边长度是准 确的,避免因为数据不准确而导致错误。同时,要注意 选择合适的公式或方法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四:综合应用举例
• 解题思路: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 复杂的实际问题。
典型例题四:综合应用举例
解题步骤 1. 分析问题,确定需要使用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 方性质,求解面积问题 通过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相似比,计算另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结合图形变换和面积公式,利用相似三角 形解决复杂面积问题
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综合问题
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解决涉及线 段、角度和面积的复 杂问题
结合多种数学方法, 如代数运算、方程求 解等,提高解决问题 的效率
通过分析问题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相似三 角形性质和定理进行 求解
04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题思路展示
典型例题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长度
解题思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即对应边成比例,可以通过已知的两
边长度求出第三边的长度。
解题步骤
2.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 ;
3. 解比例式求出第三边的长度。
1. 确定已知的两边和夹角;
注意事项:在解题过程中,要确保已 知的两边和夹角是对应的,避免因为 数据不对应而导致错误。
典型例题二: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大小
01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可以通过 已知的两角求出第三角的大小。
04
2.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性质列出等式;
02
解题步骤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 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练习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这个 三角形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5倍; (2)一个四边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这个 四边形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9倍.
(1)一个三角形各边扩大为原来5倍,相似比为1:5
扩大5倍周长=5原周长
(2)一个四边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这个四边 形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9倍. 解: 一个三角形各边扩大为原来9倍,相似比为1:9
S S A'B'C'
A'C ' D'
C'
S四边形ABCD =k2 S四边形A'B'C'D'
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题分析
例6.如图,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 ∠A=∠D,△ABC的周长是24,面积是48,求△DEF的周长 和面积.
解:在△ABC和△DEF中,
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有那些? 定义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的比相等。 (不常用) 预备定理平行线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常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用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相似三角形的有哪些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各对应边——成——比—例—。
B
C
3.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分别是35厘米和14 厘米,
(1)它们的周长差60厘米,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
——————。
(2)它们的面积之和是58平方厘米,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 别是_____________。
4.如图,△ABC∽△A'B'C',他们的周长分别为60cm和72cm,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咱来唠唠九年级数学里的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哈。
一、相似三角形是啥玩意儿呢?简单来说,相似三角形就像是三角形家族里的“克隆兄弟”,它们形状相同,但大小可能不一样。
就好比你用放大镜看一个小三角形,放大后的三角形和原来的小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两角对应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分别相等,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
这就像是两个人,只要他们在两个关键的地方(角度)长得一样,那他们就有相似之处。
比如说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要是∠A = ∠D,∠B = ∠E,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啦。
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想象一下,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比例是一样的,而且这两条边所夹的角也相等。
就像两根一样比例的小棍,它们夹着相同角度的话,那这两个三角形也是相似的。
比如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DE = AC/DF,并且∠A = ∠D,那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喽。
3. 三边对应成比例- 这个就更好理解啦,三个边的长度比例都一样的两个三角形肯定相似。
就好比三个小伙伴,他们的身高、臂长、腿长的比例都相同,那他们就是相似的三角形啦。
如果AB/DE = BC/EF = AC/DF,那么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就是相似三角形。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例是相等的。
就像前面说的那些判定方法里的边的比例一样。
如果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那么AB/DE = BC/EF = AC/DF,这个比例是固定的哦。
2. 对应角相等- 因为相似三角形形状相同嘛,所以它们的对应角肯定是相等的。
∠A = ∠D,∠B = ∠E,∠C = ∠F。
3.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比就是对应边的比例。
比如说相似三角形ABC和DEF的相似比是k (AB/DE = k),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也是k。
就好比两个相似的图形,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图形的周长是小的图形周长的k倍。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改变 k 的值和∠A 的大小,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如图,在 △ABC 与 △A′B′C′ 中,已知∠A = ∠A′,
AB AC . 求证:△ABC∽△A′B′C′. A' B' A' C'
证明:在 △A′B′C′ 的边 A′B′ 上取点 D, 使 A′D = AB.过点 D 作 DE∥B′C′, D
交 A′C′ 于点 E.
B'
∵ DE∥B′C′,∴ △A′DE∽△A′B′C′.
A'
E A C'
∴ A' D A' E . A' B' A' C'
B
C
∵ A′D = AB, AB AC , A' B' A' C'
∴ A' D A' E = AC . A' B' A' C' A' C'
∴ A′E = AC. 又 ∠A′ = ∠A, ∴ △A′DE≌△ABC. ∴ △A′B′C′∽△ABC.
A
B. AC : BC = AB : AD
C. AB2 = CD·BC D. AB2 = BD·BC → AB BC B
BD AB
DC
3. 如图,△AEB 和 △FEC 相似 (填 “相似” 或 “不相似”) .
B
45
A
54
E 36 F
30
C
4.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B =∠ACD,AB
DF = 2.1 cm,EF = 1.5 cm,
A
B
∴ DF EF 3 .
F
AC BC 5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用角的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课件(56张)
事实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下面我们给出证明. 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 ∠C=90°, ∠C′=90°, AB AC ,
AB AC
求证: Rt△ABC∽Rt△A′B′C′ .
分析:要证Rt△ABC∽Rt△A′B′C′ ,可设法证
巩固新知
1 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顶角相等的两个等
腰三角形呢?证明你的结论.
解: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已知:在△ABC中,AB=AC, 在△A′B′C′中,A′B′=A′C′,且∠B=∠B′. 求证: △ABC∽△A′B′C′.证明:在△ABC中,∵AB=AC,∴∠B=∠C, 同理∠B′=∠C′.又∵∠B=∠B′,∴∠C=∠C′. ∴△ABC∽△A′B′C′.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已知:在 △ABC中,AB=AC,在△A′B′C′中,A′B′=A′C′,且∠A=∠A′.求 证:△ABC∽△A′B′C′.证明:在△ABC中,∵AB=AC,∴∠B= ∠C,同理∠B′=∠C′.又∵∠B= 180- A ,∠B′= 180- A , ∠A=∠A′,∴∠B=∠B′.又∵∠A=∠2 A′,∴△ABC∽△2A′B′C′.
解:由题意,得∠D=∠C=90°.
①当 A D D P 时,△ADP∽△PCQ, PC CQ 1
等,两组直角边对应成比例,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
D∠C.′=∵A9B0°=,10,AC=83,k∴由和勾股4定k理(k可是得BC正=6整. 数)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一定与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Rt△ABC相似吗?为什么? ∴ ΔABC ∽ ΔA'B'C'
又∵∠B=∠B′,∴∠C=∠C′.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7章 相 似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由两角判定三角形相似
第二十七章 相 似
27.2 相似三角形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由两角判定三角形相似
知识点❶: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在△ABC和△A′B′C′中,∠A=68°,∠B=40°,∠A′=68°,∠C′=72°,
则这两个三角形( )
B
A.全等 B.相似
C.不相似 D.无法确定
14.如图,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6,在 AC,BC 边上各取一点 E,F, 使 AE=CF,连接 AF,BE 相交于点 P.
(1)求证:AF=BE,并求∠APB 的度数; (2)若 AE=2,试求 AP·AF 的值.
解:(1)∵△ABC 为等边三角形,∴AB=AC,∠C=∠CAB=60°,在△ABE 和
4.(南京中考)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B于点D,CD平分 ∠ACB.若AD=2,BD=3,则AC的长为__1_0_.
5.(通辽中考)如图,⊙O的直径AB交弦(不是直径)CD于点P,且PC2=PB·PA, 求证:AB⊥CD.
证 明 : 连 接 AC , BD , ∵ ∠ A = ∠ D , ∠ C = ∠ B , ∴ △ APC∽△DPB , ∴ PC∶PB = PA∶PD , ∴ PC·PD = PA·PB , ∵ PC2 = PB·PA , ∴ PC = PD , ∵ AB 为 直 径 , ∴AB⊥CD
解:(1)在△AOF 和△EOF 中,
பைடு நூலகம்
OA=OE, ∠AOD=∠EOD, ∴△AOF≌△EOF(SAS),∴∠OAF=∠OEF,∵BC 与⊙O 相 OF=OF,
切,∴OE⊥FC,即∠OEF=90°,∴∠OAF=90°,即 OA⊥AF,又∵OA 是⊙O 的半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1
回顾与反思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 角形相似。 2.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或两边的延 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5.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 B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
(3) 移动点A,使AC成为⊙O的直径,你还能 得到哪些结论?
8
BF=4
结论:1、⊿ACF∽ ⊿ABC∽ ⊿CBF 2、CD²=AD×BD BC²=BD×AB AC²=AD×AB
9
用一用
(1)请在x轴上找一点D,使得⊿BDA与⊿BAC相似 (不包含全等),并求出点D的坐标;
C
DE∥BC
C
(5)
BD ∠BAD=∠C
C
A
DB
∠ACB=90°,
AB2=BD·BC
CD⊥AB
B
C
E
(6)
D
A
C B ∠D=∠C
12
问题: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任意一点 (与B、C不重合)∠AEF=90°.观察图形:
((12))若△EA为BEBC与的△中E点CF,是连否结相AF似,图?中并有证哪明些你相的似结论。
即:
m 5
3 13 m 4
3 13
4
解得: m
25 9
有公共角∠B, “A”型相似
(2)当PQ⊥BD时,⊿BPQ∽ ⊿BDA
则 BP BQ
BD 即:
3
BA
m 13 m
3
13
4 5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目
CONTENCT
录
•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 相似三角形的变式与拓展
0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02
01
03
两个三角形如果对应角相等,则它们是相似的。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它们的边长比例相 等。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物理学
在物理学中,相似三角形经常被 用来解决与力、运动相关的问题 。
80%
工程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相似三角形可以 帮助设计师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稳 定性。
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相似 三角形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 工具之一。
数学竞赛培训
在数学竞赛培训中,相似三角 形是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于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 力。
具体来说,如果$angle A = angle A'$、且$frac{AB}{A'B'} = frac{AC}{A'C'} = k$ ($k$为常数),则$triangle ABC sim triangle A'B'C'$。
0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确定未知量
通过相似关系,我们可以确定一些未知量,如角度 、长度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 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 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 似比,对应中线的比也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 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则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
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且对应 边成比例,则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06
总结回顾与练习题解答
本节课重点知识点总结回顾
•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利用角平分线构造
角平分线将角平分,并且与对边相交,将对边分 为两段,这两段与角的两边构成的两个三角形与 原三角形相似。
05
拓展:高级几何中相似三角形相关知识点介绍
射影几何中相似三角形概念及性质
0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在射影几何中,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 应角相等,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04
对应角相等。
02
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之间的比值称为相似比。
05
对应边成比例。
0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06
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解析几何中相似三角形表示方法
解析几何中的表示方法
在解析几何中,可以使用向量 或坐标来表示三角形,并通过 比较对应向量或坐标之间的关 系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
向量表示法
通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确 定三个向量,如果两个三角形 的对应向量之间的比值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 题目
解答
2. 题目
已知△ABC和△DEF中,∠A = ∠D, ∠B = ∠E,AB = 6,AC = 8,DE = 3。求DF和EF的长。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有 $frac{AB}{DE} = frac{AC}{DF} = frac{BC}{EF}$。代入已知条件, 得$frac{6}{3} = frac{8}{DF} = frac{BC}{EF}$。解得$DF = 4$, $EF$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 $EF = sqrt{DE^2 + DF^2} = 5$。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数关系往往需要考虑相似比与对应线段的比,以及相似比
与面积比之间的关系.
综合应用创新
题型
4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 7 课本中有一道复习题:如图27.2-37 ①所示,有一
块三角形材料ABC,它的边BC=120 mm,高AD=
80 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边
′′
= =k
′′
相似比为k
感悟新知
知1-讲
续表
图形
推理
结论
由两角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相 相 似 三 角
对应
似 , 得 △ABD ∽ 形 对 应 高
高的
AD , A′D′ 分 别 为 △A′B′D′ , 再 由 相 的 比 等 于
比
△ABC 和 △A′B′C′ 的 似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相似比
-6
3
2
6
3 2
2
) ×24= x -
2
12x
+24.
3
8
3
2
9
8
∴ y=S△A1MN-S△A1EF= x2-( x2-12x+24=- x2+12x-
24(4 <x<8).
16
易知当x= 时,y最大=8.
3
16
3
∵ 8>6,∴当x= 时,y最大,y 最大=8.
综合应用创新
解法提醒
本题运用了分类讨论思想,对点A1与四边形BCNM的
的平分线.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如图27.2-3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矩形
EFGH内接于△ABC,且长边FG在BC上,AD与EH的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优秀课件
2、 已知:如图,∠ABD=∠C, AD=2 且 AC=8, 求AB 长.
提示:可证明△ACB~△ABD 从而求出AB=4
3、如图,AD⊥BC于点D, CE⊥AB于点 E , 且交AD于F,你能从中找出几对相似三角形?
A
E F
B
C
D
4、如图,AB•AE=AD•AC,且1=∠2, 求证:△ABC∽△ADE.
3、(简称:三边):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 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简称:两边夹角):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 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 三角形相似. 5、(简称:两角):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 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 角形相似.
谢谢使用
你能得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又一方法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 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已知△ABC和△A'B'C'中,∠A=∠A', ∠B=∠B', 求证: △ABC∽△A'B'C'
证明:在△ABC的边AB(或延长线)上,截取AD=A'B',过点D 作DE//BC,交AC于点E,则有△ADE∽△ABC
C E
A
Hale Waihona Puke 解:∵ED⊥AB,∴∠EDA=90?
D
B
又∠C=90?,∠A=∠A,∴△AED~△ABC.
∴ AD = AE .∴AD= AC·AE = 8 5 =4
AC AB
AB 10
我们知道,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用“HL” 来判定,那么,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成比 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1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探
索
新
知
分析:如图,设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视点) 为点 F,画出观察者的水平视
线 FG,它交 AB,CD 于点 H,K.视线 FA,FG 的夹角 ∠AFH 是观察点
A 的仰角. 类似地,∠CFK 是观察点 C 时的仰角,由于树的遮挡,区域
Ⅰ和Ⅱ都在观察者看不到的区域 (盲区) 之内. 再往前走就根本看不到 C
第二十七章 相似
27.2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学
习
目
标
1. 能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不能直接测量
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重点)
2. 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思想,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难点)
0 1 . 课 前 导 入
0 2 . 探 索 新 知
∴ BO
FD
3
=134 (m).
因此金字塔的高度为
134 m.
探
索
新
知
方法总结:
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可以用“在同一
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的原理解决.
表达式:物1高 :物2高 = 影1长 :影2长
探
索
新
知
小明身高 1.5 米,在操场的影长为 2 米,同时
测得教学大楼在操场的影长为 60 米,则教学大楼
因此,河宽大约为 90 m.
探
索
新
知
方法总结:
测量如河宽等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宽度,常构造相
似三角形求解.
探
索
新
知
如图,为了测量水塘边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在可以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三角形全章课件
∴△A′B′C′∽△ABC
B
E C
A A′
B
B′ C
C′
△ABC∽△A′B′C′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 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地说: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例】在△ABC和△A′B′C′中,已知:AB=6cm,BC= 8cm,AC=10cm,A′B′=18cm,B′C′=24cm,A′C′ =30cm.试证明△ABC与△A′B′C′相似.
A C
B
D
P2 P3
P1 P4
E
P5 F
【解析】(1)△ABC和△DEF相似.根据勾股定理,
得
, ,BC=5;
,,
.
∵
,∴ △ABC∽△DEF.
(2) 答案不唯一,下面6个三角形中的任意2个均可.
A C
B
P3 E
D P1 P2
P4
P5 F
△P2P5D,△P4P5F,△P2P4D,
△P4P5D,△P2P4 P5,△P1FD.
4.(成都中考)如图,已知线段AB∥CD,AD与B
C相交于点K,E是线段AD上一动点。 (1)若BK= KC,
求 的值;
(2)连接BE,若BE平分∠ABC,则当AE= AD时,猜想线
段AB、BC、CD三者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
结论并予以证明.再探究:当AE= AD (n>2),而其余
MN∥AB交BC于N,量得MN=38cm,则AB的长为 152c . m
2.如图,在△ABC中,DG∥EH∥FI∥BC, (1)请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ADG∽△AEH∽△AFI∽△ABC
(2)如果AD=1,DB=3,那么DG:BC=_1_:_4__. A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归纳总结: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外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之比和周长之比都等于 .5.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对应边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叫做 .当相似比为1时,则两个三角形称 .6.四种相似三角形模型:A字、8字、K字、重叠型.1. 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若CD=2,AC=6,且△CDB∽△CBA,则BC的值为.2. 如图,已知△ACD∽△ADB,AC=4,AD=2,则AB的长为.3. 如图,已知△ABC是面积为的等边三角形,△ABC∽△ADE,AB=2AD,∠BAD=45°,AC与DE相交于点F,则点D 到线段AB的距离等于(结果保留根号).4. 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且AD:BD=9:4,则AC:BC的值为.5. 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BC上的点,且DE∥AC,AE、CD相交于点O,若S△DOE:S△COA=1:25,则S△BDE与S△CDE的比是.6. 如图,矩形EFGH内接于△ABC,且边FG落在BC上,若AD⊥BC,BC=3,AD=2,EF=EH,那么EH的长为.7. 如图,在Rt△ABC中,∠BAC=90°,AD⊥BC,若AB=2,BC=4.则DC的长度为.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4,0),B(0,2),连接AB并延长到C,连结CO,若△COB∽△CAO,则点C 的坐标为.9. 如图,矩形ABCD中,AB=,BC=,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E=1.8,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 .10.如图,在△ABC中,已知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AD=3,AB=8,AC=10,若△ADE与△ABC相似,则AE的长为.11.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2,E为BC中点,两个动点M和N分别在边CD和AD上运动且MN=1,若△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DM为.12. 如图,△ABC中,AC=6,AB=4,点D与点A在直线BC的同侧,且∠ACD=∠ABC,CD=2,点E是线段BC延长线上的动点,当△DCE和△ABC相似时,线段CE的长为1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AE=ED,DF=DC,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BE∽△DEF;(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14. 如图,在△ABC中,∠C=90°,BC=16cm,AC=12cm,点P从B出发沿BC以2cm/s的速度向C移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A移动,若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当为何值时,△CPQ与△CBA相似?15. 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定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且MG⊥BC,运动时间为t秒(0<t<),连接MN.(1)用含t的式子表示MG;(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CNM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面积;(3)若△BMN与△ABC相似,求t的值.16. 如图所示,Rt△ABC中,已知∠BAC=90°,AB=AC=2,点D在BC上运动(不能到达点B,C),过点D作∠ADE=45°,DE交AC于点E.(1)求证:△ABD∽△DCE;(2)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
九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
意一组对应边的长度; (3)画出示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以上包括
未知量在内的四个量的比例式,解出未知量; (4)检验并得出答案.
3 【中考·济南】济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楼”被称为“江
北第一楼”,某校数学社团的同学对超然楼的高度进行 了测量,如图,他们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 再往楼的方向前进60 m至B处,测得仰角为60°,若学 生的身高忽略不计,3≈1.7,结果精确到1 m,则该楼的
高度CD约为( B )
A.47 m B.51 m C.53 m D.54 m
A到水平地面BD的距离),在凉亭的旁边放置一个与凉亭 台阶BC等高的台阶DE(DE=BC=0.5米,A,B,C三点共 线),把一面镜子水平放置在平台上的点G处,测得CG= 15米,然后沿直线CG后退到点E处,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 到凉亭的顶端A,测得EG=3米,小明身高1.6米,则凉亭
的高度AB约为( A )
DE BE
BC
新知小结
测量方法:测量不能到达顶部的物体的高度时, 常常利用光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如同一时刻,物高与 影长)来解决.常见的测量方式有四种,如图所示.
(1)由于太阳在不停地移动,影子的长也随着太阳的 移动而发生变化.因此,度量影子的长一定要在 同一时刻下进行,否则就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利用标杆或直尺测量物体的高度也叫目测,在 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 身高和臂长等作为测量工具.
合作探究
例2 如图,左、右并排的两棵大树的高分别为AB = 8 m和 CD = 12 m,两树底部的距离BD = 5 m,一个人估计 自己眼睛距地面1. 6 m. 她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一条水 平直路l从左向右前进,当她与左边较低的树的距离小 于多少时,就看不到右边较高的树的顶端C了?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性质
3.如图,梯形ABCD中AB∥CD, AB=a, BD=b, CD=c,若∠DBC=∠A,则a,b,c使方程 aX2-2bX+c=0有( )D C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 实根 C.有两个不等 实根 D.以上都不对
A B
3.如图,梯形ABCD中AB∥CD, AB=a, BD=b, CD=c,若∠DBC=∠A,则a,b,c使方程 aX2-2bX+c=0有( ) D C c
相似三角形
开封市金明区杏花营中学 李晓淑
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 三角形. 三角形相似判定: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 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 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2.过矩形ABCD的顶点A作对角线AC的垂线 分别与CB,CD的延长线交于E,F.则图中与 C △ABC相似的三角形( )。
A.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C D
B A F
E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 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 比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情况 除以上5种方法外,还有: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 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 比例,那么着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Hale Waihona Puke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设第n个矩形是正方形,
则n个矩形的高为3n, ∴22.5-3n22.5=315,解得n=6,选C. [预测变形3]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 AB∥CD,AB=2 m,CD=5 m,点P到CD的距离是3 m,则P到AB 的距离是(C ) A.56 m B.67 m C.65 m D.103 m
预测理由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广泛,它在投影、 圆的有关计算证明等方面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它 的运用能反映识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中考必考内容.
[预测变形1]如图38-3,锐角△ABC中,BC=6,S△ABC=12,两 动点M、N分别在边AB、AC上滑动且MN∥BC,以MN为边向下作矩 形MPQN,设MN为x,矩形MPQN的面积为y(y >0),当x=3时, 面积y最大,y最大值=6.
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 ∴∠ADF=∠CED,∠B+∠C=180°.
∵∠AFE+∠AFD=180°,∠AFE=∠B,
∴∠AFD=∠C,∴△ADF∽△DEC.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CD=AB=4. 又∵AE⊥BC,∴ AE⊥ 在Rt△ADE中,DE=AD2+AE2 =(33)2+32=6.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的比相等,那么 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解析】设P列AB的距离为x,则有x3=25
,∴x=65,选C.
[预测变形4]如图38-5所示,某校计划将一块 形状为锐角三角形ABC的空地进行生态环境改造. 已知△ABC的边BC长120米,高AD长80米.学校计划将它分割成 △AHG、△BHE、△GFC和矩形EFGH四部分.其中矩形EFGH的一边 EF在边BC上,其余两个顶点H、G分别在边AB、AC上.现计划在 △AHG上种草,每平方米投资6元; 在△BHE、△FCG上都种花,每平 方米投资10元;在矩形EFGH上兴 建爱心鱼池,每平方米投资4元. (1)当FG长为多少米时,种草的面 积与种花的面积相等? (2)当矩形EFGH的边FG为多少米时, △ABC空地改造总投资最小?最小值为多少?
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注意:相似比为1的两个多边形全等. 性质:(1)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相似三角形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判定:(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延长线)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ADF∽△DEC,∴ADDE=AFCD,∴336=AF4,
∴AF= 23.
【点悟】判定两三角形相似,若出现一对角相等时, 则考虑还能否找到另一对角相等,或夹这个角的两边 对应成比例. 类型之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2011· 预测题]如图38-2,梯形ABCD中,AD∥BC,两腰BA与 CD的延长线相交于P,PF⊥BC,AD=2,BC=5,EF=3,则PF=5. 【解析】本题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来列式计 算. ∵AD∥BC,∴△PAD∽△PBC.又PF⊥BC, ∴PEPF=ADBC, 即PF-3PF=25,解得PF=5.
1.相似图形 定义: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 2.比例线段 定义: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 条线段的比,即ab=cd(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 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1)线段a、b、c、d成比例是有顺序的,表示ab=cd(或 a∶b=c∶d);
【解析】 (1)由HG∥BC,GF∥HE∥AD,设FG=x,列比例式计算x; (2)依题意列二次函数求顶点坐标(或极值). 解:(1)设FG=x米,则AK=(80-x)米. 由△AHG∽△ABC,BC=120,AD=80可得: HG120=80-x80,∴HG=120-32x, ∴BE+FC=120-(120-32x)=32x, ∴12×(120-32x)×(80-x)=12×32x×x, 解得x=40, ∴当FG的长为40米时,种草的面积和种花的面积相等. (2)设改造后的总投资为W元,根据题意,得: W=12×(120-32x)×(80-x)×6+12×32x×x×10+x×(12032x)×4=6x2-240x+28800 =6(x-20)2+26400, ∴当x=20时,W最小=26400.
3.比例线段的性质 性质:(1)基本性质:如果a∶b=c∶d或ab=cd,那么ad=bc;特 别地,如果a∶b=b∶c或ab=bc,那么b2=ac.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4.相似多边形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注意:仅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不一定相似,如菱形;仅对应角 相等的两个多边形也不一定相似,如矩形.
【解析】∵12=12×6· AE,∴AE=4. 设矩形的高为a,则4-a4=x6,a=4-23x, ∴y=x· a=-23x2+4x, ∴当x=-42×-23=3时, y最大值=6,填3,6.
[预测变形2]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15 cm,底边上的高为 22.5 cm.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 cm的矩形纸条, 如图38-4所示.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 纸条是(C )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类型之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010· 珠海]如图38-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 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 (1)求证:△ADF∽△DEC; (2)若AB=4,AD=33,AE=3, 求AF的长.
【解析】(1)证明∠AFD=∠C,∠ADF=∠CED;(2)由 △ADF∽△DEC,得ADDE=FACD,而AD、DE、CD已知或可求,容易 求出FA.
注意: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彼 此相似.
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 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注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角相等或对应线段成比例时, 要注意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