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健康及维护培训资料
《军人心理健康》课件
![《军人心理健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c48b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7.png)
情绪调节
学会识别、表达和管理情 绪,保持情绪稳定和积极 心态。
应对压力
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 巧,如放松训练、积极思 维等,提高抗压能力。
组织心理辅导
建立心理辅导制度
提供定期的心理辅导服务 ,关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 官兵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
实施心理疏导
针对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
影响
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军人战斗力下降、任务失败、家庭破裂、 甚至自杀等严重后果。
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
预防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建立支持系统等。
干预手段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及理健康的维护与促 进
自我心理调适
01
02
03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 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自我 评价和自我期望。
军人心理健康评估
阐述军人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标准和工具,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 和意义。
军人心理问题干预
探讨军人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方法和效果,以及干预效果的评估 和改进。
研究方法与技术
调查研究法
介绍调查研究法在军人心理健康 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和观察调查等。
实验研究法
阐述实验研究法在军人心理健康 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
日常生活和任务执行。
抑郁症
由于工作压力、长期分离、家 庭问题等,军人可能感到沮丧 和无望,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失眠症
由于训练紧张、任务压力等, 军人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影响
身体和心理健康。
应激障碍
战争、灾难等极端情境可能引 发军人的心理创伤,导致应激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bfa1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b.png)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军人心理健康一直是军队关注的重点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军队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军人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军队通常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而《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则是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份课件中,通常会包含关于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如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以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
此外,课件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同时给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此外,课件还会介绍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如放松技巧、情绪管理、有效沟通等,帮助军人更好地处理各种心理问题和压力。
在军队中,军人面临着极端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任务,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通过《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的学习,可以帮助军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有效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和压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军人使命。
总的来说,《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是军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军人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促进军人之间的团结和互助,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以及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以及](https://img.taocdn.com/s3/m/a54d547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2.png)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PPT第一章:军人心理健康概述1.1 军人心理健康的定义与重要性1.2 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3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意义第二章:军人心理压力与管理2.1 军人面临的心理压力2.2 心理压力的影响及应对方法2.3 军人心理压力的有效管理第三章:军人情绪调适与表达3.1 军人情绪的特点与挑战3.2 情绪调适的重要性与方法3.3 军人情绪表达的健康方式第四章:军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4.1 军人人际关系的特点与问题4.2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4.3 有效沟通的技巧与实践第五章:军人心理创伤与康复5.1 军人心理创伤的类型与影响5.2 心理创伤的康复过程与方法5.3 军人心理创伤的支持与干预第六章:军人自我认知与成长6.1 军人自我认知的重要性6.2 军人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6.3 军人自我成长的目标与策略第七章:军人心理素质提升7.1 军人心理素质的内涵与外延7.2 心理素质提升的训练方法7.3 军人心理素质提升的实际应用第八章:军人心理危机干预8.1 军人心理危机的类型与特点8.2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流程8.3 军人心理危机干预的资源与支持第九章:军人心理健康的法律与伦理9.1 军人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9.2 军人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伦理问题9.3 军人心理健康法律与伦理的实践指导第十章: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案例分析10.1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10.2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10.3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军人心理健康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军人心理健康对军事作业的影响及其在军人群体中的特殊性。
二、军人心理压力与管理难点解析:掌握军人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在军事环境中实施压力管理。
三、军人情绪调适与表达难点解析:了解军人情绪调适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在军事组织中推广积极的情绪表达。
四、军人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难点解析:在军事环境中培养军人的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军事人际关系。
(完整版)军人心理学学习资料复习提纲
![(完整版)军人心理学学习资料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464a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1.png)
军人心理学学习资料复习提纲引言军人心理学是研究军人心理特点及其对军事行为和战争影响的学科。
在军队建设和战场指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军人心理学的学习资料,并提供复习提纲,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军人心理学知识。
概述1.军人心理学定义:军人心理学是研究军人心理状态、行为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战斗力。
2.军人心理学的重要性:军人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发挥和军事行动的成败,因此对于军事指挥和士兵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内容大点1: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小点1:军人心理素质的概念和重要性小点2:军人心理素质的分类和要素小点3:军人心理素质的培养方法和途径小点4:军人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小点5:军人心理素质培养的实际案例大点2:军人应对战争心理压力的能力小点1: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与挑战小点2:战斗环境对军人心理的影响小点3:军人应对战争心理压力的方法和策略小点4:心理疏导和战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与应用小点5:军人心理抗压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大点3:军队中的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发展小点1:军队中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小点2:军队中团队合作的影响因素小点3:军队中团队合作的培养和训练方法小点4:军队领导力的特点和要素小点5:军队中领导力的发展和提升途径大点4:军人适应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小点1:军人在特殊环境下适应性的挑战小点2:战争创伤对军人心理的影响小点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念和特点小点4: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和诊断小点5: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和康复方法大点5:军人心理学在战场指挥中的应用小点1:军人心理学在战场指挥中的重要作用小点2:军人心理学的应用原则和方法小点3:军人心理学在指挥决策中的应用小点4:军人心理学在心理操作中的应用小点5:军人心理学在战斗中的应用案例总结本文通过概述军人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详细阐述了军人心理素质培养、应对战争心理压力、团队合作与领导力发展、军人适应性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军人心理学在战场指挥中的应用等五个大点。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844a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e.png)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手册在中国,军人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保卫国家、人民安全的重任。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因此,关注军人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和支持,是提升我国军事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引言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战争形态的变化,中国军人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和关注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援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的现状、维护方法、家庭与社会支持以及促进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现状1.心理压力来源军人在履行使命过程中,面临诸多心理压力,如战备训练、执行任务、晋升竞争等。
这些压力长时间累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2.心理问题表现军人在心理压力影响下,可能出现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凝聚力以及军人的生活质量。
三、军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1.心理调适技巧为应对心理压力,军人们需要学会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运用应对压力的策略,以及开展心理疏导与沟通,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2.环境适应与调节在军事训练中,军人需要逐步适应并调节恶劣环境、高强度训练等带来的心理压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同时,加强团队协作,促进个人成长,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
四、家庭与社会支持1.家庭角色与关爱家庭是军人心理健康的坚实后盾。
家庭成员应关注军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与支持,帮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释放压力。
2.社会资源与心理援助社会应建立健全心理援助体系,为军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政策、舆论等资源,营造关爱军人的社会氛围。
五、心理健康促进策略1.政策与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军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支持与投入。
例如,完善心理选拔制度,确保军人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心理援助热线,提供实时咨询等服务。
2.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军队提供充足的心理辅导人员。
军人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知识分享
![军人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adfc3dd2e3f5727a4e9627e.png)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是生活在一定社会
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 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 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 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 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 功能状态。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人际关系和谐 ☆ 情绪积极稳定 ☆ 自我意识正确 ☆ 意志品质健全 ☆ 环境适应良好
(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以上标准可以帮助 我们识别与判断。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属 哪一类心理疾病,还需要掌握心理疾病的分类。)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两种: (一)功能性精神病 (二)神经症
(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病
功能性精神病是指脑功能而 不是脑组织方面病变引起的 精神病。
投射 置换 文饰作用 升华作用 压抑作用 幽默 退行
(二)认知调控法
当个体出现不适度、不适当的 情绪反应时,理智地分析和评价 所处的情境,理清思路,冷静地 作出应对的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RET)
由埃利斯(A.Ellis)在 美国创立,通过不断摸索和 实践,他逐步发展了自己 独特的、主动的、指导式 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治疗方 法。
军人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 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 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 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2、情感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的主要症状: “三高”( 躁狂状态):即情感高涨、思维奔
军人心理健康
![军人心理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fa119bf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7.png)
第九章军人心理健康教案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了解军人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掌握军人心理健康标准,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军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主要内容:一、军人心理健康概述二、军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三、军人心理疾病的特征及其处置四、军人心理咨询教学重点:军人心理健康标准,心理问题自我调适方法教学时间:4课时▲第九章军人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队现代化程度的提高,青年军人在社会和军事活动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将不断增多。
特别是在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人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及时调适军人不健康的心理,提高干部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第一节军人心理健康概述人类对健康概念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人类只关注如何适应和征服自然,维护自身的生存。
其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关心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科学应运而生。
历史发展到现在,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又发生了飞跃。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和完全安宁。
从健康观的演变可以看出,科学的健康观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没有疾病即健康的观念,健康的目标是追求一种更积极的状态、一种更高层次的身心协调与发展。
▲一、军人心理健康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按其健康程度可分为三种状态。
一是正常状态,简称常态。
个体在一般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心理处在正常状态之中。
消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
![消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fe750b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7.png)
xx 中队副指导员 xxx通过学习,使官兵拥有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军人圆满、出色、高效绩地完成学习、训练和战斗任务。
第一章、军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
第二章、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
第三章、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不良意志品质及其克服。
第五章、新兵入伍的心理适应.集中授课,提问答疑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危难险重的任务和紧张艰苦的生活,常会引起军人的不良情绪。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
抑郁可以属于正常情绪范围,在引起忧伤或者悲痛的情境事件中,我们大都有过抑郁的情绪体验。
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对各种事情缺乏兴趣、回避与他人交往。
但在抑郁严重发展的情况下,它又能转化为病态情绪,使人饱受困扰。
抑郁情绪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是难以截然划分的。
普通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对其所遭遇的现实和自身的处境作出恰当的分析,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足够的自信与自尊,虽然体验到抑郁,但无行为异常,即属于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是,如果抑郁状态导致对情境不能作出如实的判断,并产生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或者行为适应不良。
例如,由于过度的压力感而情绪低落与绝望,失去兴趣,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属于异常的范畴了。
当心情低落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者社会功能受伤害,且持续一定时间(至少两周以上),可作为一种病态情绪对待,应考虑向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大夫求助。
病态抑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表现:第一,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对往常感兴趣的事也会表现出厌烦、冷淡、无动于中。
第二,对前途悲观。
似乎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严重者可感到绝望。
第三,无助感。
感到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别人对自己也爱莫能助。
第四,精神疲惫。
似乎精力已经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少无法持久。
第五,自我评价下降。
常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伴有强烈的自卑、自责,甚至自罪感。
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件
![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8148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4.png)
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件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件随着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的不断增加,军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障军人的身心健康,军队普遍开展了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程。
本文将介绍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件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军人心理疏导的背景军人身处特殊环境,面临着战斗、伤亡、离家等一系列压力。
这些压力往往会对军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因此,为了保障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战斗力和生活质量,军队普遍开展了军人心理疏导的培训课程。
二、军人心理疏导的内容1. 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通过课件,向军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以应对日常生活和战斗中的压力。
2. 压力管理:军人在战斗和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如战友的伤亡、任务的紧张等。
课件会介绍一些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如调整心态、寻求社会支持等,帮助军人更好地应对压力。
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认知和处理:战争环境中的创伤事件对军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课件会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帮助军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4. 情绪管理:在军队中,情绪管理对于军人的战斗力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课件会介绍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情绪释放、积极思考等。
5. 军人家庭关系的维护:军人的离家和长时间分离会对家庭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课件会介绍维护家庭关系的方法,如沟通、理解、支持等,帮助军人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问题。
6. 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军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军队心理疏导课程的重要内容。
课件会介绍一些心理疾病的预防方法,如定期的心理健康检查、心理咨询等。
三、军人心理疏导课件的重要性1. 提高军人的心理素质:通过军人心理疏导课件的培训,军人可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战斗和生活中的压力。
2. 保障军人的身心健康:军人心理疏导课件的培训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军人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加重,从而保障军人的身心健康。
军人的心理健康及维护
![军人的心理健康及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634b2b074a7302768e9939c3.png)
— —
躯体疾病的“ 绝对健康者 ” 样困难 。因 一 为世界上不存在“ 绝对健康 的完人” 。心 理健 康 的那些 具体 内容和 标准 给我 们
(智 力正 常。 1 ) 智力正常是指注意力 、
观察 力 、记忆力 、思维力能正常发
弼
政 工 学刊 ・0 0 1 — 2 1 ・—
表现 为能够 自觉确 定活动 目的 ,根 据 目的调 整 自己的心理状态 :不干可 能 想干但 不该干 的事 ,干好 可能不想 干
和评价 ,并 根据环 境 的需要 及 时调 整
自己 , 持心 理平衡 , 保 使个 人行 为符 合
特 征 。 人 的 心 理 和 行 为 总 是 随 着 年 龄
为 若 经常 严 重偏 离 自己的年 龄 特 征 , 如 儿 童经 常 像 老年 人 一 样 独 坐一 隅 、 沉 默寡 言 ,成 年人 时 常像儿 童那 样 喜
●苏 立 伟 张 琦
状态。 广义上讲 , 心理健 康是指一种 高效而满意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 。 在
() 4人格 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 的官兵应 怒 无常 、 吵好 闹 , 是不 健康 的心 理 好 就
心理家园
《 叫双
帮助官 掌 心 健 标 展, 兵 握 理 康 能够正确理解 自己肩 负的社会责 任
准和维护方法 , 强心理适应能 力 , 增 和 履 行 自 己的 义 务 。 2 志坚 强 。 志 () 意 意 包 括 正 确 认 识 环 境 以及 处 理 个 人 和 环
; ; l ;
恰 当 处置 。
挥人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狭义上讲 ,
心理健康 是指人的基本心理 活动过 程内容完 整 、 协调 一致 , 即认识 、 情
消防军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消防军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37b9dd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5.png)
2020/12/19
9
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指标: (1) 有自我扩展的能力。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有许多兴趣爱好
(2)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妒嫉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 值观念和信息上有差别的人。
(3)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 。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
曲线思维法是一种以退为进、打破前进定势而主动退却的思维。也就是说,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 遇到阻力,应该避开思维的陷阱,让思维转个弯。 《周易》的太极图 ,“中庸之道” ,“塞翁失 马”,红军时期的“四渡赤水”战例就是典型的曲线思维。
我们需要理性的思维。播种思维,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 性格,收获命运。
2020/12/19
13
6、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三个年龄层次,即实际年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 生理年龄是指生理发育成长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指两方面的标准: (1)个体的实际年龄必须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
(4)具有现实性。根据事物实际情况而非自己所希望,是看清情境和顺应它的“ 明白人”
(5)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知晓清楚、准确。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 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在意识形态、信念和 生活方面能够对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一位心理健康者能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 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部队心理资料[5篇]
![部队心理资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e6b9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b.png)
部队心理资料[5篇]第一篇:部队心理资料心理疏导资料心理疏导,是指当人产生委屈、狂热、郁闷、烦躁、伤感等背离常态的心理情绪时,针对其情绪产生的原因所做的化解和引导,避免其情绪向极端发展,将其引致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无意识之中它们便可帮助基层干部解决不少的思想工作难题。
心理疏导是战士内心世界的净化器和强化剂。
做好战士的心理疏导,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找准心理症状的根源。
战士的心理症状主要源于日常生活琐屑,包括经济问题、学习训练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以及自我表现认同感和性困扰、自尊等方面的问题。
当战士遇到婚恋受挫、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考学落榜、违纪受到处分等挫折时,就极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异常。
基层干部要学会用符合心理教育的手段和眼光去观察战士在日常生活中的异样举动,总结各种类型心理症状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为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和确定方向。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
心理疏导的过程本身就是教与导的过程,疏导的重心不在彻底排除心理障碍,而在于防治心理症状的发生。
疏导的性质往往是随机的、个别的,而心理健康问题却是整体的、长远的、根本的。
因此,必须在心理疏导之前或者心理疏导过程之中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基层部队中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中有目的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社会中,过度竞争和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冷漠,这股趋势必不可免地会影响基层部队。
有的战士可能从外部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却掩盖了诸多内部心理的脆弱和不可告知性。
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战士们在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大相径庭。
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形成他们心灵的阴暗面。
因此,必须及时对他们的思想情绪加以摸底、教育、疏导。
在此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即个性健全教育,积极适应性教育,情绪稳定性教育,人际和谐教育。
同时,还要有机地将心理疏导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时间约半个小时,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1.什么是心理,或者说心理是什么东西:心灵、态度、思想、意识、
2.为什么要讲这一课:心理控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行动,举例简单说明,健康积极的心理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消极的心理可能引导一个人自杀,走向灭亡,这就是心理的作用。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荣格
主要问题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三、军人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军人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一)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
(二)健康的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被认为是经典的10条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需要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状态。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一)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区分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正常心理活动的内涵(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3、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
2、心理活动本身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一个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以上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与判断。
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其具体属哪一类心理疾病,还需要掌握心理疾病的分类。
)
常见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防治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两种:
(一)功能性精神病
(二)神经症
(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病
功能性精神病是指脑功能而不是脑组织方面病变引起的精神病。
精神病的两个重要症状
幻觉
幻觉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等,其中幻听最常见。
妄想
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思维的内容没有客观现实做基础。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分裂(互不配合),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
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2、情感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的主要症状:
“三高”(躁狂状态):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行为明显增多。
“三低”(抑郁状态):即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行为明显减少。
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自杀的危险性很大。
情感双向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二)神经症
神经症的基本特征:
1、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也没有足以造成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
2、自知力良好。
3、心理冲突,精神痛苦。
4、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没有缺损。
5、症状的持续性。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三组症状: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2、焦虑性神经症
两种发病形式: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1)广泛性焦虑(即慢性焦虑)
(无名的、漂浮状的、弥散性的)
(2)惊恐发作(即急性焦虑)
(说不出的紧张、恐惧或难以忍受的不适感)
3、强迫性神经症
强迫症的三个典型特征:
(1)患者体验到思想或内在驱使是他自己的,是他主观活动的产物,但他有受强迫的体验;(2)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两者的冲突导致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
(3)有症状自知力,即患者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患者希望能消除强迫症。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
1、强迫观念
2、强迫意向
3、强迫动作
4、疑病性神经症
又称疑病症。
其特征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健康估计之坏和关心之过分与身体的实际情况很不相称,处于对疾病或失调的持续的强烈的恐惧之中。
患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躯体的某一部位,仔细体察身体的细微感觉和变化,思维方式往往是“万一=一万”。
5、抑郁性神经症
简称抑郁症。
是一种以持续的抑郁情感为特征的神经症,表现为哀伤、悲观、孤独感和自我贬值等。
(Loss)
(抑郁症自杀率很高)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因素
识别病因:
1、生物学因素:遗传、疾病
2、社会性因素: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生存环境
3、心理因素:知、情、意
4、人格因素
关于神经症的心理调适
1、坚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基本原则
2、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1、顺其自然
(1)顺其自然,接受烦恼、不安等消极情绪;
(2)顺其自然,接受症状,带着症状积极生活;
(3)顺其自然,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2、为所当为
忍受痛苦,投入到行动中,把一直向内的精神能量引向外界,使注意力不再集中在症状上,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减轻病痛,直至痊愈。
3、积极的生活态度
(1)端正外表
(2)保持充实的生活
(3)不要长期休养
(4)要正视现实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5)不追求完美
(6)勇于自信
(7)不要急于求成
(一)自动调适法
升华作用: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比如:有想打人的冲动时就把愤怒的力量发泄到有益的地方,如打扫卫生。
幽默:收到挫折或逆境时,用幽默来缓解紧张气氛,放松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ABC 理论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大多数人认为是A引起了C,但合理情绪疗法则认为A和C中间还有B,B决定C的性质、程度。
也就是个体对事情的看法和解释导致了各种情绪的产生。
合理情绪疗法:ABC 理论
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要减少抑郁、焦虑、敌意等消极情绪,关键是要改变个体的认知,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即使是挫折和逆境。
保持良好的心境,拥有健康的心理!
谢谢大家!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