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德育原理读后感800
德育原理读后感800在研究生暑期课程里,课程繁多且课时紧张。
却有一门课程令人兴致盎然,那是关乎教育管理伦理的课,授课者是刘竑波老师。
利用课余时间,拜读了黄向阳老师的著作《德育原理》。
从购置的最新一版纸质书来看,《德育原理》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已有20个年头。
说来惭愧,我的本科出身于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但没涉猎这一本德育领域的经典著作,愧疚不已时,更有相见恨晚之情。
作者在这本书里,用演绎思维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关于德育的全貌,尽管这种全貌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
首先对德育概念进行了澄清,强调了德育与其他学科是存在交叉与渗透。
在这一章里,黄老师的文献检索工作做的很扎实,梳理并展示了德育发展脉络。
他说,在学校德育实践中保持所谓的“政治中立”或“价值中立”,我是极为认同的,德育的方向性是人类的共同价值取向及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到后面再读到黄老师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他提及立德树人长善救失是教育的本义。
当他提及“大德育”的难题时,却透露出一丝隐忧。
我们在教育上追求真善美,可在教育实践中却常常“和稀泥”,肆意扩大“德育”的外延。
譬如,高中思政课的课程设置上,兼有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和哲学、文化学等科目。
这已经不是“四不像”了,而是“十不像”了。
既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论学习,也不利于德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高中政治教师的痛苦在于此,如同烹调,五味杂陈。
学生也贪多嚼不烂,泛泛而谈,浅尝而已。
前两天,我在课上表扬了几位得了高分的学生。
在课后,一位女学生递了个便利贴给我,我一看里边的内容令人深思:“老师您好,刚才您在课上夸了我...我是个比较特殊的女孩子,如果您表扬了我,我会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消化您的表扬。
之后,我可能会出现很不好的反应。
相反,如果您批评了我,给我不客气的意见建议,我很快很好地吸收这样的意见...另外,这张纸条只限于你知道,请你一定要保守秘密,对不对?我也相信你会的,如果你为了我好,如果你不希望毁了我的话,也为了我们共同的愿望,希望你以后不要表扬我。
德育方面的读书笔记
德育方面的读书笔记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在阅读了一系列关于德育的书籍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在《道德教育的哲学》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道德的本质和道德教育的目标。
书中指出,道德并非仅仅是一系列的规则和禁令,而是关乎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这让我认识到,德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道德规范,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道德困境时,凭借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做出恰当的决策。
《德育原理》这本书则强调了环境对德育的重要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每一个环境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个体的品德。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道德观念形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责任的家庭氛围,能够培养孩子善良、诚实和有爱心的品质。
学校是系统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
而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良好的社会风气能够激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反之,则可能对个体的道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阅读《儿童道德发展》时,我了解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最初的以自我为中心,到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再到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判断能力,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规律。
这启示我们在进行儿童德育时,要根据他们的发展阶段和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们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
《公民道德建设新论》让我对现代社会中的公民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一个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公民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还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全球视野。
公民道德建设不仅关乎个人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2024年《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学心得体会例文(2篇)
2024年《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学心得体会例文《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书。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学校道德教育原理》的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明确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指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评价能力,能够感受到善恶、美丑等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是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有坚持正确的道德信念和原则的决心和勇气。
道德行为是指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根据道德规范行事,具有自律、守纪律、有责任心等品质。
通过学校道德教育的努力,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学校道德教育原理》阐述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
学校道德教育的原则包括实事求是原则、启发引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等。
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道德教育方案,不能空泛地灌输道德理论。
启发引导原则要求教育者要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
再次,《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介绍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传授,道德判断和行为的训练,道德情感的培养等方面。
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包括教学方法、社会实践方法、活动方法等。
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社会实践方法要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亲身体验和感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活动方法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校道德教育原理》强调了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德育原理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信仰与道德、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敏感、现实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研究这一问题的出发点在于目前中国德育现实中业已存在的对于核心价值或终极价值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回避。
“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已经导致了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
如果不加以矫正,中国德育所面临的危机将日益严重。
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专题研究的方式重点进行了宗教信仰与道德教育、政治信仰与道德教育、人生信仰与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3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在一所农村普通完全中学工作过8年。
硕士、博士阶段分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1991——1993)、南京师范大学(1993——1996)。
1996——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现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主要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
主要研究成果有个人专著《德育美学观》(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美善相谐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教育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第一章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绪论第二章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第三章试论对宗教信仰的社会观照与人生观照第四章论宗教信仰与宗教道德第五章圣育与德育——小原国芳“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关系思想研究第六章政治信仰与道德建设——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两种抉择第七章政治信仰与道德素养培育有效性的探索——杜威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几点共性第八章幸福教育论第九章圣贤教育论——对一种中国古代教育德育智慧的再认识第十章信仰与人格——信仰教育的道德教育意义及其确认德育专著导读《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作者简介:檀传宝,1962年生,安徽省怀宁人,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美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德育活动设计原理与实践读后感
德育活动设计原理与实践读后感第一,循序渐进。
德育活动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设计。
通过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到复杂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规范。
第二,因材施教。
德育活动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因材施教。
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设计出差异化的德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第三,实践与反思相结合。
德育活动设计应该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去感受和领悟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同时,设计活动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和思想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改进和提升。
第四,注重情感教育。
德育活动设计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和引导,通过情感教育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
通过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情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情感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第五,注重综合性和全面性。
德育活动设计应该注重综合性和全面性,即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其智力、体能、心理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全面和坚实。
以上是我在进行德育活动设计时所遵循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的指导,我相信我们能够设计出更加优质和有效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成长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在实践中,德育活动设计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实际出发,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以上原则,设计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谈谈我对德育活动设计原理与实践的一些感悟。
一、循序渐进我曾设计了一项德育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判断能力。
在活动中,我给学生们提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这些问题包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处理矛盾等。
德育原理 个人整理笔记三栏小份 .
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德育一般规律(根本任务)揭示德育规律.德育规律的特性:客观性.内在性.必然性.德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品德.德育形成发展历史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科学阶段3真正科学阶段德育原理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全面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研究常用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德育定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
用通俗的形象比喻的说法,德育是叫人学做人的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德育活动。
学校德育的定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滴传。
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式受教育者一定德育的活动。
品德的定义是个人按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四种品质发展边或的大体顺序或轨迹:道德品质-法纪品质-政治品质-世界观)学校德育的特征(1多样性 2动态性 3相对稳定性 4主导性)相对于家庭德育、社会的鱼来说,学校德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受教育者是学生,他们或是年轻一代或是成人,主体是年轻一代,都是经过组织的;德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目的和标准选定的,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德育方法是经过选择,有利于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德活动的。
这四个方面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活动室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实现的。
通过这种搞活动,教师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化个性化,促进学生品德的社会化和社会性发展。
定义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传、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
德育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1、德育范围: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亦指西方教育理论所讲的“moral education”;广义的德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政治品德和道德品德;更广义上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以外,还应当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
2、德育: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书本作者个人认为)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即: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3、古代德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具有等级性、神秘性、经验性4、德育的现代化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其特点:民主化、世俗化、科学化。
民主化:与整个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的民主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教与学方面都已经民主化;世俗化: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科学化:①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德育的合理性、德育理论的依据避免了神学化的命运;②是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学校德育问题德育解释与解决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可能;③是德育的科学化还包括学校德育的组织化,主要是指班级授课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出现。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此著作突出观点是,学校德育应与宗教教育分离,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纪律精神,努力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德育原理是研究德育一般问题,揭示德育一般规律的教育科学。
论语》、《理想国》《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世纪初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5.: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2)受教育者:主体作用(3)德育内容:依据或中介(4)德育方法:桥梁(5)德育目标:最高追求(6)德育环境:基本支撑,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杰出代表。
德育原理 读书笔记
《德育原理》学习摘录主编檀传宝(志行天下)笔记摘录:△德育是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过程。
△“新性善论”:德育所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它只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道德生长的价值引导环境而已。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社会文化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克里夫贝克认为:理想的道德教育应当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
△现代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是三条:学校的民主化;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哈什等人在《德育模式》中从一个道德行为的组成要素的角度,认为道德教育理论应当关注“关怀、判断、行动”三个方面。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公正团体学校和参与性民主实验。
△价值澄清理论,主要关注价值观教育,源于课堂对话。
△诺丁斯通过哲学的推理和论证建构了道德教育的关怀理论,她以“关怀”为核心,根据对自我、对他人、对动植物、对器具以及思想等不同的关怀为中心组织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并提出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四种道德教育应该关注的教育要素。
!1992年,美国28位专家参加了科罗拉多州阿斯彭的约瑟夫松学院主办的主题为“道德与品德教育:应当、能够和将要做些什么?”的研讨会。
会议结果是成立了“品德关注联盟”。
号召培养学生的6种基本品德。
△2000年,美国“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的品德教育的11条标准”作为优质品德教育鉴别与评价的依据。
这11条标准是:一、提倡以核心伦理价值作为美德的基础;二、品德必须要综合理解,应包含思想、情感与行为;三、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有意识、积极和综合地提高学校生活所有层面的核心价值;四、学校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或关怀的社区;五、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六、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有教育意义和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并鼓励和帮助所有学习者在这些课程学习上获得成功;七、品德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八、学校教职工应当共同承担德育的责任,努力保持与用以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的一致;九、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合乎道德的学校和学生管理;十、学校必须要求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作为支持品德教育的伙伴;十一、品德教育评价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认可的程度。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读书笔记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读书笔记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是一本深刻的教育哲学著作,它探讨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方法、目的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将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表达我对其观点的看法。
一、简介《道德教育原理》是杜威对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的全面阐述。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包括道德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等。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以便他们能够在行动中学习和体验道德价值。
二、主要内容1. 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道德规则。
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并采取行动,而不是盲目地遵循规则或传统。
2. 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提倡通过实践和经验进行道德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实践道德价值,例如通过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行为。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他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道德价值。
3. 道德教育的内容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相关。
他主张通过故事、游戏、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礼仪和传统价值。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应该体验和理解道德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道德价值。
三、我的看法我认为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
他的观点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而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杜威的观点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经验性,这提示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性认识。
其次,他强调了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这提示我们应该注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最后,他强调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这提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道德价值。
《德育原理》读后感
《德育原理》读书心得自从我从事教育事业以来,我一直认为,理论书很多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教育教学方法都是来自于实践。
可是,今年我利用假期读了易连云教授的《德育原理》这本书。
使我受益匪浅。
我真正的理解了读好“理论书”就是通过研读教育理论专著,与教育专家对话,更新自己的观念,提高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揣摩优秀的教学案例,吸取他人的教学智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德育原理》是我读的第一本理论书籍。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感觉非常枯燥、读的过程也很艰涩,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
再次回读,从研究者的角度去细读细品,才渐渐体会到其中的高度与深度。
我们从踏上讲台的第一时间起,就在接触德育,那么,什么是德育“德育”一词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是概念存在着很多混乱的地方,目前中国的“大德育”基本上包括三块: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但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礼仪教育等都不能涵盖在“德育”的名称之下,“德育”,顾名思义,应该是道德教育,或者说教育的道德目的。
作者主张:为“德育”正名,把它严格限定为“道德教育”,把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统称为“社会意识教育”,目的在于理顺政治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各自的研究和理论建设。
这种说法虽然与目前中小学的德育实践有出入,但是作者严谨的思辨过程不得不让人叹服。
我们不妨这样:实践上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理论上不断更新,逐步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清楚。
通过阅读我进一步理解了德育的时代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他们德育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东西是和高度发达的物质社会会对社会道德产生影响,现在大家都感叹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理了,不好教育了,以学校学到的东西一出校门就不管用一,原来是我们的德育观念跟不上形势了,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改变自己的德育教育方式。
还有也得有家长的配合,我们强烈要求孩子一定不要玩手机,但是大人却在那玩的不亦乐乎,那这种的情况怎么能教育好孩子?显然,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面对新事物我们应该采取接纳的态度,而不是排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疏导而不是添堵,既要让孩子们明白新事物的好处,可以益智可以娱乐身心,也要让孩子们明白其危害性沉迷其中会耽误学习影响健康,也就是说在学习之后适当参与一下是可以的。
自学考试《德育原理》笔记
1,大多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品德结构研究的最一般的方法论,并具体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品德结构因素分析和综合,这在指导思想上几乎是共同的、趋向性的。
2在结构系统因素分析上,大多认为品德结构是多维度、多水平、多序列的众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它包括品德内容、形式、能力等方面或维度。
从总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德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制约德育具体目标确定、德育基本内容安排和德育方法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德育的目的又在于据此来引导和促进他们的品德发展。
总之,只有认识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并据此进行德育,才能引导和促进其品德发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否则,违反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的规律,也就违反了儿童品德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是德育工作遭受损失。
对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管理的影响作用.
3.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制约德育的社会阶级性质,制约德育的支配权,制约德育目标,制约德育内容,制约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4.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领导人才.
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10.原始社会的德育是一种原始形态德育,它的特点有:
⑴、原始的融合性。
⑵、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极为简单
。⑶、没有阶级性
11.古代学校德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他的特点有:
⑴、学校化组织。
⑵、阶级性和等级性。
⑶、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明人伦”。古代学校德育本身也具有一些革命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因素和精华,其实践为现代德育提供了丰富的可以批判继承、借鉴创新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料。
德育原理笔记
德育原理笔记.txt让人想念而死,是谋杀的至高境界,就连法医也鉴定不出死因。
教育旨在教人做人.其核心是道德教育。
(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书而不是教书育人,教师首先是人师而后才是经师)德育原理,顾名思义,“原”德育之“理”,即探究道德教育的学理。
其中,探讨学校德育中“是什么”和“曾经是什么”之类问题,所形成的事实陈述,属于科学范畴;讨论学校德育中“应当是什么”和“应当做什么”之类的问题,所形成的价值-规范陈述,属干哲学范畴。
科学原理描述德育现象,揭示德育规律;哲学原理树立学校德育的信念或价值取向,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
总之,德育原理属于基础理论。
第一章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唯独我国教育界认为这不过是狭义的“德育”。
一、德育的名与实1、“德育”一间的由来人们常常提到古代德育。
其实,古人并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
“德育”乃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2、“德育”的名实关系可以说,德育作为事实古已有之,作为正式的称呼却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流行起来。
古代有德育之实,但无德育之名。
今天既有德育之实,又有德育之名。
我们可以用现代德育话语重述古代教育事实与观念,但不能因此而以今度古,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点去图解历史上的德育。
古今德育,名同实异。
不循名责实,混淆两者的界限,就失去了研究古代德育的价值。
同理,对中外德育也需加区别。
现代汉语“德育”一词虽自从西方引进,其用法和含义却未必与西文一致。
中外德育,很可能名同实异。
在同时代同一文化背景下,则可能出现实同名异的现象。
譬如,我国教育界除“德育”之外,还使用过“训育”、“训导”、“教导”等词。
它们意思相同或相近,实指德育,可以说是“德育”的别称。
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古代不存在独立形态的“德育”。
所谓“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一)
德育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一)第一章学校德育与德育课程学校德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
学校教育如何进行,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之争。
直接法主张,学校德育应该设立课程,以体现德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间接法则主张,德育应由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和其他各门学科共同承担,不需要设一门独立的课程。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德育的课程化问题,既关系德育课程的建设,更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全局。
第一节德育的一个论争课题一,美国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和争论美国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意义。
美国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十九世纪末,其时,社会化大生产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改革。
特别是近百年来美国领世界经济发展之先,美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新旧价值观剧烈冲撞。
道德教育要不要专门设置课程道德教育能不能通过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美国学校从原先的宗教化向注重现实生活的现代德育转变过程中上述问题成为教肓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以杜威为代表的德育理论,对德育课程化持否定和反对的观点。
杜威认为,不应简单地把德育作为一种课程,企图通过训诫、口号、誓言、信条、准则和例示、问答教学等方法,来向学生灌输某些固定的具体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成办无休止的说教;而应使德育与所有课程结合起来,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德育意义。
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的争论对于学校设置对于课程的争论,在我国也同样存在。
虽然在我国各类学校德育课程长期开设,但是对此也有不同的意见。
这种意见认为,德育不能靠德育课程进行,德育课程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作用,学校德育有德育工作就可以了,德育可以渗透在其他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第二节中国学校德育课程化进程一,清末年间中学的德育课程清末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引进并推动了新式学堂制度的建立。
在新式学堂中,按照学料相对固定地设置课程。
光绪年间,中学就己设有修身一科。
按学科从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教育。
德育原理第二章学习笔记
德育原理第二章学习笔记第三节价值澄清理论一,产生时间地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广为流传诞生标志:1966年拉思斯与哈明·西蒙合著的《价值与教学》的出版。
对该理论有重要贡献的人和著作:凯钦鲍姆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超越价值澄清》《高级价值观澄清》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面临着价值多元化的冲击。
(由通讯,交通等手段迅速发着导致信息空前丰富和移民社会等因素来到的)2,当时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形同虚设3,理论基础:拉思斯等人从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尊重儿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价值澄清理论。
二,理论特点1,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有因而将价值教育的重点从价值内容转移到澄清个人已有价值过程上去。
2,关注的主要是价值观教育。
A,个人价值或价值观是经验的产物,价值没有真伪对错,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因而教育者不能也无法向儿童传授和灌输任何价值观。
B,我们作为成人,有能力和义务帮助儿童形成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教会儿童价值澄清的过程。
三,价值澄清的过程1.自由地选择。
只有是个体自有选择的结果,价值才会被个体珍视,并长期坚持。
2,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选择。
只有当有一种以上的选择时选择才成为可能,价值选择才会实现。
3,认真思考每一种选择的后果再进行选择。
只有在认真考虑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后果进行后进行的选择才会形成价值。
4,赞同与珍视。
我们界定的价值必须是我高兴地做出选择结果。
我们会赞同并珍视那些价值并用以指导生活。
5,确认。
我们为我们的选择而自豪,被别人问及时我们愿意当众确认我们的选择,甚至为之辩护。
6,根据选择行动。
我们信奉的价值观时时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存在不对现实生活进行指引的价值观。
7,重复。
价值观往往会以某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
价值澄清过程中涉及三个主要内容:选择(1-3),确认(4-5)行动(6-7)四,价值指示器概念:价值澄清理论把指向价值但尚未达到价值水平的表达方式称为“价值指示器”。
德育笔记
第一讲导言第一节几组概念一、品德与心理学品德即道德品质。
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反映的是个性中具有道德价值的核心成分。
社会性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个体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适应过程及其结果。
广义的社会性包括共性与个性;狭义的社会性主要指共性的层面。
品德与心理学社会性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下位学科,品德发展是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它内容还包括自我发展、社会性情感发展、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行为发展、性别角色发展等。
二、道德与伦理学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是一定社会伦理规范的完整体系,用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为。
●道德与伦理学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最早把研究道德看作是哲学的主要任务,他主张通过研究道德,寻求给正义、勇敢等概念下定义,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此后,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观点系统化;而亚里士多德则以比较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的方法总结了古希腊的道德思想,并首先创造了“伦理学”这个名词。
伦理学的同义词:道德哲学、实践哲学三、德育与教育●德育:广义的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即指对受教育者品德的培养。
教育:只有受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
教育即生长;教育旨在教人做人;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品格的培养,道德目的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并处于主导地位”“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以人的向善倾向和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以人性的完善为终点。
教育是一个引导人自我完成的过程,以发展儿童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
”——康德●德育与教育德育被视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最终目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的道德性质。
因为,教育必然包含道德的目的,没有道德的目的,就无所谓“教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德育”。
德育新论读书笔记
德育新论读书笔记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新论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新论读书笔记篇1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2002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
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
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
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
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
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
《德育原理》读后感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沙盘演练、案例分析等创新方式 ,提高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实践创新学习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德育的榜样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引导 是最直接有效的德育方式。学 生更容易从老师的言行中学习 。
家庭责任
家长是孩子德育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品行的重要责任。家庭的氛围和教育方式 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以身作则
家长自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以此引导孩子养成正确 的价值观。
沟通引导
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共同推进孩子的品 德养成。
学校德育的关键地位
学校作为德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学校不 仅提供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还通过课堂教学、学校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
学校德育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正确的行为 习惯和价值观。这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全体师生的通力合作,共同筑就学 校德育的根基。
教师的情操培养
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高尚的道 德情操,才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成为学生学习和崇敬的楷模。
以身作则的重要性
教师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真正 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爱生和敬业精神
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教师,才能 真正关心学生,使德育工作深入 人心、收到持久效果。
家长德育的责任与担当
持续深化
社会德育不能局限于表面的道 德说教, 而是要深入到人们的 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持续推进 社会品德的提升。
第六章 学校德育读书笔记
第七章学校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含义(一)德育的含义广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二)学校德育的含义学校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二、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一)德育的地位1.德育的首要地位2.德育的主导地位——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因素中,德育居于主导地位(二)德育的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2.德育的个体功能1)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德育对个体人格的这种促进功能即是所谓的德育着个体发展功能的实质。
3)个体发展功能发挥应注意的问题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必须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品德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文明化或社会化,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一定的品德,乃是发挥个体发展功能的重要的内容3.德育的教育功能1)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2)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3)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的问题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于统一三、德育的任务及目标(一)德育的任务1.逐步提高学生辨别道德行为的能力2.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3.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德育的目标1.学校德育的目标学校德育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要求,亦即学生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篇一:道德读书笔记】《道德教育》读书笔记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
涂尔干的教育学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
《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
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
教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好的就是教育理论。
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
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依据的。
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
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成规。
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一理念的。
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
涂尔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此前,儿童的年龄非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学习摘录主编檀传宝(志行天下)笔记摘录:△德育是促进学生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过程。
△“新性善论”:德育所能做的事情其实很有限,它只能提供一种有利于道德生长的价值引导环境而已。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环境、社会文化及成人榜样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形成和发展。
△克里夫贝克认为:理想的道德教育应当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精神对话。
△现代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现代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故教育的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应当是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的特征是三条:学校的民主化;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哈什等人在《德育模式》中从一个道德行为的组成要素的角度,认为道德教育理论应当关注“关怀、判断、行动”三个方面。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公正团体学校和参与性民主实验。
△价值澄清理论,主要关注价值观教育,源于课堂对话。
△诺丁斯通过哲学的推理和论证建构了道德教育的关怀理论,她以“关怀”为核心,根据对自我、对他人、对动植物、对器具以及思想等不同的关怀为中心组织了一整套课程体系,并提出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四种道德教育应该关注的教育要素。
!1992年,美国28位专家参加了科罗拉多州阿斯彭的约瑟夫松学院主办的主题为“道德与品德教育:应当、能够和将要做些什么?”的研讨会。
会议结果是成立了“品德关注联盟”。
号召培养学生的6种基本品德。
△2000年,美国“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的品德教育的11条标准”作为优质品德教育鉴别与评价的依据。
这11条标准是:一、提倡以核心伦理价值作为美德的基础;二、品德必须要综合理解,应包含思想、情感与行为;三、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有意识、积极和综合地提高学校生活所有层面的核心价值;四、学校应当是一个充满爱心或关怀的社区;五、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六、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有教育意义和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并鼓励和帮助所有学习者在这些课程学习上获得成功;七、品德教育必须激发和发展孩子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八、学校教职工应当共同承担德育的责任,努力保持与用以教育学生的核心价值的一致;九、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合乎道德的学校和学生管理;十、学校必须要求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作为支持品德教育的伙伴;十一、品德教育评价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认可的程度。
另外,品德教育专家、密苏里大学(圣路伊斯校区)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兹教授等人也在他们最近的研究中,归纳了有效的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一、学生得到了尊敬和关怀的对待;二、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三、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四、提供反思、争论和合作的机会;五、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与标准;六、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七、提供实施道德行为的机会;八、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社会)大环境.△经师易得,人师难逢△道德发展可以概括为: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的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等已揭示,教育者的人格是学生进行价值学习的关键性中介。
△由于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对情感、信念、态度等因素起作用的教育领域,更具有“陶冶”的性质。
因此对教师的修养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行为的实施才是道德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
△德育目的:价值态度的改变是最要害的目标;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
△杜威的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目标的实现远比个体社会适应要真实的多。
△道德教育的目的组成不妨可以借鉴古老的揭示,即理解为: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
最基本的是:知、情、行。
△社会人格的培养和个性发展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合情、合理、可行。
△全球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香港教育署早在1996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已将人类的普遍价值(普效性价值)作为核心价值来设计公民教育课程。
普效性核心概念和价值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取向包括生命神圣、人性尊严、自由、真理、理性、情感、审美意识、创造力、个人独特性、真诚、勇气;社会价值包括平等、自由、公义、友爱、共同福祉、关心人类整体福祉、容忍、守望相助。
△1980年,16个国家国际道德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曾归纳出各国道德教育计划应该共同强调的内容,共有四类:(1)社会价值标准,如合作、正直、社会责任、人类尊严等;(2)有关于个人的价值标准,有忠厚、诚实、宽容、守纪律等等;(3)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如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国际理解、人类友爱等;(4)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如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等。
△供构成的角度看,现代德育内容的基本层次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文明习惯、基本道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四个层次。
△道德教育内容不过是一种价值环境的组成部分。
△麦克费尔是英国教育家,他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应在学习道德判断,而应当让学生学会体谅和关心别人,因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幸福。
基本教材《起跑线》,之后又编写了《生命线》教材。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麦克费尔认为,讨论、角色扮演、对话、讲故事等是最有效的方法,道德教育应该摒弃说教和权威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课程是道德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形式。
△最高形态的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无教之教”,而形成“无教之教”的唯一途径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
△道德教育应当考虑兴趣,也应当考虑教育本身所应有的价值引导的特点。
△学生德育主体性原则要求的是杜绝那种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形式主义的活动。
△杜威认为,有效的学校环境必须具有三重特征:第一,是一个简化的环境;第二学校环境必须是一个净化的环境;第三,学校环境必须是一个整合的环境。
△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办成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
△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杰克逊认为,构成学校班级生活的有三个重要的隐性课程因素,第一是群体;第二是表扬;第三是权力。
学校是社会规范同化最有力的场所,社会化、价值学习等是隐性课程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如果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效果是不可能的。
△学校德育的使命在于精心组织最有利于学生的品德成长的影响内容、环境去自觉的影响学生。
△传统的德育过程模式,康德认为,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是:1“管束”-抑制人天生的野性;2、“教化”-让儿童学会礼貌和智慧;3、“陶冶”-使儿童明辨是非,走向道德自律。
△真正有效的德育过程应当是道德价值引导和道德自主建构的统一。
△美国德育学家里克纳等人就是既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其道德反思能力,又强调教师的作用、直接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纪律的作用。
△在个性发展中的任何东西都无法直接从外部引申出来。
△不管我们如何安排德育过程,出发点都是道德学习动机的发动。
△道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中对道德关系进行处理的教育。
△德育过程所说的活动和交往是一种能够引发价值思考、体验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优化道德行为模式的交往和活动。
实际上,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实,非正式团体往往对成员更具有吸引力,价值影响更大。
△道德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复杂性和反复性,这两方面的任务都需要一个长期坚持和反复的教育过程。
△德育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等待的事业。
△德育方法的选择标准:最为经济的达成最大、最佳的预期道德教育效果。
最为经济指的是完成特定德育目标时,所使用的德育方法耗费的物力、人力、时间最少,所使用的程序最为简单等等。
△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道德信念问题、道德情感问题;从方法的角度看,不能作用于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能有助于学生道德信念的建立的德育方法都是不合格的方法。
△道德教育的价值性使教育意图的处理变得困难起来,一般教育活动教师公开自己的教育意图没有问题,有时甚至还有积极作用;但是道德教育过程过于空开的教育意图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抗拒,消弱教育效能;所以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必须处理的问题是:要么公开教育意图,但是必须真诚,不致学生反感;要么采取为间接、巧妙的形式实施道德教育。
因此,德育方法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是师生间能否建立亲密和信任的人际关系。
△德育的情境性:一种方法在此时此刻、此一个个体身上有效,但换一个时空环境,对同一个个体可能没有效果。
所以情境性决定了德育方法实际上只能是德育艺术。
△教师不能给学生以道德良心,而只能将其固有的道德良心唤醒。
道德教育也要由小处着眼,次第进行。
道德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精心照看的工作。
△对话法在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领域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讨论法本身应当成为学生民主的道德和社会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如何减轻讨论法中过多的人工痕迹(计划性、目的性、结论性)等是讨论法能否真正实现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关键。
△情感陶冶法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途径有三: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典型。
△理想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主体自身对于道德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杜威说过: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
△道德实践法的基本形式:模拟活动、社会实践、日常规范训练。
△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任何道德教育过程的实质都是主体道德自我建构的实现。
△马卡连柯说过:方法和目的的关系应当是检验教育逻辑的正确性的实验场所。
△当代西方德育界形成的主要方法模式有:认知发展方法模式;社会学习方法模式;价值澄清方法模式;社会行动方法模式。
△社会环境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在影响方式上可以解释为“文化性和隐蔽性”。
△纵观中外德育史,道德个体所受到的最激进的影响往往都来自社会;而学校文化则往往具有保守性。
△一般而言,家长的教诲只有部分内容为学生所接收,社区如果没有适当的机制只能是与校园不相干的“自然环境”。
△教育管理范式的变迁还具有德育的潜在课程意义,影响对学生的平等观念、市场意识、效益观念和拼搏精神等品质的培养。
△阶级心理、民族心理、青年心理等对学校的影响的侧重点不同,重要的机制是模仿和从众。
△许多社会问题凸显,国内有学者已归纳为:(1)社会失调。
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家庭问题、贫富分化,干部腐败等;(2)社会颓败。
如:关系网、公费吃喝、毁坏公物、利己行为、假冒伪劣;(3)社会病态。
如:卖淫嫖娼、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吸毒贩毒;(4)社会犯罪。
青少年犯罪、公职人员犯罪、车匪路霸;(5)心理失调。
自杀率上升、精神病患者增加。
△大众传媒的迅速而有效的传播,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个体独立判断力的衰减。
△现代化进程在最先进的国家既带来了组织和分工的严密,也带来了人群内部的感情荒漠。
△冲突的多元价值观带给社会主体的是价值选择的困难,而这一选择困难既使个人产生无所适从的“边际人”的感觉,也是学校德育陷入了显现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课程与社会影响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