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剂认识
补益剂

补
补血·四物汤
益
剂
使用要点:为补血、调经之基础方
营血虚滞证
头晕心悸,或妇女月经量
少,伴唇爪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或细涩。
《蒲辅周医疗经验》: “此方为一切血病
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
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
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
补
补血·四物汤
益
剂
随证加减:
临床当根据病情而调整药量和使用药物:若以血 虚为主者,地、芍用量宜大;以血滞为主者,归、 芎用量宜大,甚者可加桃仁、红花,即桃红四物汤; 血热者,熟地改生地,白芍改为赤芍,并加黄芩、 丹皮;经期少腹冷痛者,加肉桂、炮姜、香附。 兼气虚,加人参、黄芪(圣愈汤)以补气生血; 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补
补气·四君子汤
益
剂
证侯病机分析:
失其纳运
食少纳呆,大便稀溏
脾 气血生化不足,颜面、肢体失养
胃
气 虚
气虚
面色萎白,体倦乏力 语声低微,气短,
气血不足 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气虚,功能低下。治当补中益气,复其纳运
补
补气·四君子汤
益
剂
药物: 君: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以恢复脾胃纳运之功 臣:白术——助参益气健脾,兼燥湿 佐:茯苓——渗湿止泻,兼以健脾 使:炙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主证病机分析:
脾 纳运无力,形体失养 食少便溏,体倦
胃
无力托举内脏 内脏下垂
气 虚
不升清
清浊下注大肠
久泻久痢
无力摄血 崩漏
清阳陷于下焦,郁而发热
气虚发热证(多为低热,病程长,时发时
止,饮食失节或遇劳加剧,常伴气虚症)
中药学-补益剂-医学精品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补益剂概述 • 补益剂常用中药 • 补益剂方剂介绍 •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01
补益剂概述
补益剂的定义与分类
补益剂的定义
补益剂是指具有补养气血、阴阳不足功效的方剂,主要是用 来治疗各种虚证,以增强人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在使用补益剂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 良反应的发生。
05
补益剂的未来展望
补益剂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
补益剂的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补益剂将更加注重现代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补 益剂的成分、药理和作用机制,提高补益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趋势二
补益剂的个性化。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补益剂将更加个性化,针对不同人群制 定不同的补益方案,提高补益剂的针对性和效果。
04
补益剂的现代研究
补益剂的药理作用
增强免疫功能
补益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抗疲劳
补益剂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提高 机体的耐受力,减轻疲劳症状。
抗氧化
补益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 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
抗炎
补益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 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
补益剂的临床应用
金匮肾气丸
要点一
总结词
温补肾阳,治疗肾阳虚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 桂枝、附子七味药组成,是中医治疗肾阳虚证的经典方 剂。该方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对于因肾阳虚引起的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同 时,金匮肾气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于因肾阳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具有良好效果。
补益剂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西药补益剂的主要成分
西药补益剂的成分主要是化学合成药 物,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这些药物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 分,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等。
补益剂的应用范围及适用人群
补益剂虽有补益作用,但并非万能药 ,不可盲目追求效果而超量使用或滥 用。
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身体负担加重 、代谢紊乱等问题,甚至产生药物依 赖性。
04
补益剂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补益剂的常见副作用及原因分析
消化系统问题
补益剂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 恶心、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可能与药物成分刺激胃肠道有
阳虚体质
适合选择温阳类补益剂,如鹿 茸、淫羊藿等,以温补肾阳、
强壮身体。
注意补益剂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01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需要,遵医 嘱确定补益剂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
02
一般补益剂的起效时间较长,需 要坚持长期使用,同时注意观察 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用 量或暂停使用。
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补益剂
应用范围
补益剂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等领域,用于防治多种疾病,如慢性疲劳 综合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适用人群
补益剂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特别是对于身体虚弱、慢性 疾病患者、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需要增强免疫力或补充营养的人群更为适用 。
02
常见补益剂种类及功效
传统补益剂:人参、黄芪、枸杞子等
储存环境
补益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以保持其质量 和效果。避免放在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中。
储存容器
补益剂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使用注意事项
特殊补益剂的效果和安全性需 要得到充分的科学验证,使用 时也需要注意适应症和禁忌。
03
补益剂的合理应用
补益剂的使用方法
口服补益剂
口服补益剂包括丸剂、胶囊剂 、口服液等,一般每日服用3 次,每次剂量根据病情和药品
说明书确定。
外用补益剂
外用补益剂包括药膏、洗剂等, 使用时需遵循医嘱,按照指定的 使用方法进行。
禁用。
品牌和剂型选择
市场上有很多知名品牌和不同 剂型的西药补益剂,如善存、 施尔康等,选择时应注意品牌
和剂型的选择。
营养补剂
种类和功效
营养补剂包括鱼油、蛋白粉、 牛奶、蜂蜜等,可以补充人体
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
适应症和禁忌
不同的营养补剂对应不同的适应 症,如牛奶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 有益,但乳糖不耐受者慎用。
补益剂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补益剂基础知识 • 常用补益剂简介 • 补益剂的合理应用 • 补益剂的安全性 •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补益剂基础知识
补益剂的定义与分类
补益剂的定义
补益剂是指通过对身体有益处的营养成分进行补充,以达到 改善健康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身体康复的目的。
患者,女,48岁,因患有口腔溃疡,医生建议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维生素B2 两种营养补剂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和缓解疼痛症状。
特殊补益剂应用案例
案例一
患者,男,75岁,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医生建议服用银杏叶 提取物和脑蛋白水解物两种特殊补益剂来改善认知功能和缓 解症状。
案例二
患者,女,37岁,因长期失眠多梦,医生建议服用褪黑素和 维生素B6两种特殊补益剂来调节睡眠。
补益剂概念

配伍意义:
黄芪 ----补脾益气 龙眼肉----补脾气,养心血 人参、白术----甘温补气 当归----滋养营血 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 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姜枣----调和脾胃
君 臣 佐 使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
配伍意义:
百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生地、熟地---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麦冬---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滋阴壮水,清虚火 当归---止咳逆上气 白芍---养血和血 贝母---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载药上行,清利咽喉,化痰散结 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君
臣
佐
使
[功用]养阴补肺,清热止血。 [主治]小儿肺虚有热证。 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带血, 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证解析: 津液被灼,气逆不降----咳嗽气喘, 小儿肺阴不 咽喉干燥,咯痰不多。 足,阴虚有热 久咳不己,肺络受损----痰中带血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 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 后,久不愈合者。 病证解析: 血虚阳浮,阴不维阳---肌热面红, 劳 血 烦渴引饮,渴喜热饮。 倦 虚 内 气 伤 弱 血虚气弱---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君
配伍意义: 黄芪---- 大补脾肺之气,
配伍意义:
生地黄〈重用〉- 滋阴养血 炙甘草、人参、大枣
- 益心气,补脾气 君 臣
阿胶、麦冬、麻仁
- 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 桂枝、生姜- 温心阳,通血脉 佐 清酒- 温通血脉,以行药力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 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病证解析: 肝失所养,疏泄失常,气郁而滞, 横逆犯胃---胸脘胁痛,吞酸吐苦。 肝肾阴虚 阴虚耗液,津不上承---咽干舌燥 舌红少津 肝气不畅,肝脉郁滞---久则结为
补益剂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组成】 甘草炙(12g) 生姜(9g) 桂枝 (9g) 人参(6g) 生地黄(50g) 阿胶 (6g) 麦门冬(10g) 麻仁(10g) 大枣 (10枚) 【用法】 日三服。 【功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 2.虚劳肺痿。
第二节 补血
1.适应症: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的病证。 2.常用药物:常用补血药如熟地、当归、 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 3.代表方: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 汤
四物汤 【组成】 熟地黄(12g) 当归(9g) 白芍药(9g) 川芎(6g) 【用法】 空心热服 【功用】 补血和血 【主治】 营血虚滞证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 【运用】 本方是补血的常用方,也是调经的基本方。以心悸 头晕,面色无华,舌淡,脉细为证治要点。 【附方】 桃红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桃仁(9g) 红花(6g) 水 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妇女经期超前,血 多有块,色紫稠点,腹痛等。
第三节 气血双补
1.适应症: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 血两虚的病证。 2.常用药:常用补气药如人参、黄 芪、白术等与补血药如当归、熟地、 白芍、阿胶等共同组成方剂。
八珍汤 【组成】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9g) 甘草(5g) 【用法】 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 服。 【功用】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
第四节 补阴
1.适应症: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的病证。 2.常用药:常用补阴药如熟地、麦冬、 沙参、阿胶、龟版等。 1.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炙甘草汤、一贯煎、百合固金汤等。
补益剂知识点归纳

补益剂知识点归纳补益剂是一种提供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和增强身体功能的辅助剂。
它在日常饮食无法满足身体需要或者身体状况需要时起到补充作用。
下面是关于补益剂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1.补益剂的分类:补益剂可以分为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补益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维生素补益剂: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维生素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维持身体正常功能。
3.矿物质补益剂: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镁、铁、锌等多种元素。
矿物质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维持骨骼、神经、血液等方面的功能。
4.氨基酸补益剂: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氨基酸补益剂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肌肉生长、修复和恢复。
5.植物提取物补益剂:植物提取物补益剂通常以天然植物为原料提取,包括花草、果实等。
不同的植物提取物具有不同的功效,比如抗氧化、免疫增强等。
6.补益剂的作用机制:补益剂通过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的需要,对健康起到补充和维持的作用。
补益剂可以改善营养不足、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等。
7.补益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补益剂时,需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
同时,需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特别是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中毒。
8.补益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病人等,补益剂可能是必要的。
但对于一般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来获取营养更为重要。
同时,应选择经过认证和检测的补益剂品牌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9.补益剂的合理使用:补益剂并不能替代正常饮食,它应作为饮食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
合理的健康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总之,补益剂是一种辅助补充营养和改善身体功能的工具,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在使用补益剂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并结合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补益剂--方剂课件系列

1、脾虚泄泻之要方,以挟湿者尤宜。 2、也常用于带下及保胎。 3、现代—小儿缺锌症—生黄芪、生麦芽,
灯芯草。总有效率81.2%
2021/3/14
13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2021/3/14
14
一、组成:1、四君的加减方。
2、重用黄芪、轻用升柴
二、效用特点:
1、补气力甚强—参术草配黄芪—气虚重证(运化
二、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
1、特性 ①气虚重 ②有湿 ③泄泻是主症
2、病机:气虚生化不足,湿浊清阳下渗。
3、主症:乏力食少、体瘦面黄、胸痞泄泻、
2021/3/14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11
2021/3/14
12
三、说明—桔梗的意义
1、升提止泻 2、宽胸理气 3、载药上行-----------升清保肺
第七章 补益剂
一、定义:(补益药、补虚、虚证) 二、立法依据: 《内经》:“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
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 三、作用—补虚扶正—现代
1、增强体质—抗疲劳;耐缺氧。 2、抗衰老—提高SOD的数量和活性。 3、调节免疫—防治AIDS、Ca。 四、适应证:虚证-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亏虚
15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21/3/14
16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补益剂概说

补益剂概说补益剂,又叫强壮剂,或简称补剂。
所谓补剂,就是具有兴奋强壮、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以及滋补、改善营养状况等作用的方剂。
补剂一般分为补阴、补阳和补气、补血等四类。
补阴和补阳的方剂,是为阴虚和阳虚而设。
什么叫做阴虚呢?中医习惯上所说的阴虚,多指肾水、阴液不足,即所谓“肾中真阴虚”。
肾中真阴虚,不但可使肾水不能上济以养肝木,引起肝阴不足,还可上盗母气(肺金为肾水之母),损耗肺阴,导致肺阴亏损。
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阴虚者,肾中真阴虚也。
”肾中真阴虚的患者,多见身体消瘦,肌肤萎缩、枯涩,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小便黄赤,或头昏眼花,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诸症。
这种证候的治疗原则是“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就是滋补肾阴。
临床常用的滋补肾阴的药物是地黄、萸肉、枸杞子、龟甲等味。
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即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
如果患者见有失眠、夜梦遗精、情绪急躁、好恶反常、脉象细数弦急等阴虚火旺的征象,应该配用知母、黄柏,以滋液清火,方剂如知柏八味丸。
假使患者呈现肺阴虚,出现呛咳、咳痰不爽、音哑咯血、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或芤数等阴虚劳热的证候,方剂应选用沙参、元参、百合、天冬、生地、阿胶、甘草、功劳叶、地骨皮等滋阴清肺除热的药物为主。
由于肺阴虚者多兼肝阳上亢,所以常配用鳖甲、银柴胡等药,以平肝潜阳,清热敛阴。
百合固金汤和秦艽扶羸汤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常用方剂。
至于阳虚,多是指肾中阳气、命火衰减,也就是所谓“肾中真阳虚”。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因命火衰减而不能上蒸脾胃,导致脾阳虚微等证。
正因为肾阳虚可以涉及多种阳虚证候,所以《沈氏尊生书》说:“阳虚者,肾中真阳虚也。
”肾中真阳虚的病人,常有畏寒怕冷(特别是腰以下常有冷感),腰部酸痛,腿酸发软,精神不振,小便频数(或淋沥不尽),或阳痿早泄、精冷,脉象细软或沉迟等症。
这种病证的治疗原则是“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就是壮肾阳,补命火。
临床常用的壮肾阳和补命火的药物有肉桂、附子、鹿茸、紫河车、肉苁蓉、狗脊、巴戟天等。
补益剂概述综述课件

控制剂量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规定的剂量使用补益剂, 避免过量。
注意过敏反应
在使用补益剂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监测不良反应
在使用补益剂过程中,应密切关 注身体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
症状,应及时就医。
及时处理
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补益剂,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补益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按照说明使用
在使用补益剂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 量。
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补益剂可能导致身体不适或产生副作用,因此应按照说明 适量使用。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在使用补益剂的同时还需服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了 解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补益剂的搭配与禁忌
详细描述
当归含有多种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成 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月经周期的调节。 同时,当归还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等症状, 如头痛、关节痛等。
PART 03
补益剂的功效与作用
增强免疫力
补益剂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一些常见的补益剂,如人参、枸杞、黄芪等,含有多种免疫 活性成分,如多糖、皂甙、黄酮类化合物等,能够刺激免疫 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功能。
PART 04
补益剂的选用与使用方法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补益剂
根据自身需求选择
在选择补益剂时,应先了解自己 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如需增强免 疫力、改善睡眠等,然后针对性 地选择相应的补益剂。
参考权威推荐
可参考国内外权威营养机构、医 疗机构等发布的指南和建议,了 解适合自己的补益剂。
注意成分与剂量
选择成分明确、剂量科学的补益 剂,避免选择含有不明成分或过 量添加的补益剂。
补益剂(概述及补气)

黄芪为君,配
玉屏风 散
表虚自汗
表气虚弱 卫气不固
固表止汗
白术补气固表, 少佐防风兼以
祛风
第五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运用
1、治疗表虚自汗常用方。 2、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不宜使用。
第五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完带汤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
第五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升阳举陷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配伍特点
1、补气与升阳并用
2、重用甘温益气药甘温除热
3、配伍少量升阳举陷药;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用法〗 上药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 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滓,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 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从权立加减法治之。(现代用法:水煎 服)
乎是虚的现象。如肠胃积结,痰食壅滞之实证,却见神情 沉静,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症脉。若仔细辨别则神 情虽沉静,语出声高气粗;脉虽沉伏或迟涩按之有力;虽 形寒肢冷,胸腹久按灼手。导致这类似虚之症脉其原因并
不是病体虚弱,而是实邪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之故, 因此称这类症脉为假象,古称之为“大实有赢状”。 此时治疗仍然应专力攻邪。
炙甘草:甘、平,补脾益气 白术:苦、甘、温,补气健脾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陈皮:辛、苦、温,理气和胃
柴胡:苦、辛、微寒,升举阳气 升麻:辛,甘,微寒,升阳举陷
君
臣
臣 臣 佐 佐
佐使 佐使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补中益气汤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十二分。
功用
补中益气
补益剂(概述和补气)

46
组成: 防风一两(30g) 黄芪蜜炙(60g) 白术各二两(60g)
47
主治
表虚自汗
48
病机: 卫气虚弱
不能固表
49
证候
汗出恶风 面色晄白 舌淡苔薄白 脉浮虚 虚人腠理不固 易感风邪
50
【方解】 君: 黄芪二两
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
臣: 白术二两 益气健脾,以助黄芪
33
功用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34
配伍特点
1、补气与升阳并用 2、重用甘温益气药甘温除热 3、配伍少量升阳举陷药;
35
〖用法〗 上药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 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滓,食远,稍热服。如伤之重者,不过二 服而愈。若病日久者,从权立加减法治之。(现代用法:水煎 服) 现代常制成丸剂使用:补中益气丸,取缓则治其本之意,缓缓 以收其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56
组成:
白术一两(30g),土炒 人参二钱(6g) 车前子三钱(9g),酒炒 甘草一钱(3g) 黑芥穗五分(2g)
山药一两(30g),炒 白芍五钱(15g),酒炒 苍术二钱(9g),制 陈皮五分(2g) 柴胡六分(2g)
57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
58
证候:
带下色白,清稀如涕 面色晄白 倦怠便溏 舌淡苔白 脉缓或濡弱
14
【附方】
1. 异功散 四君子汤加陈皮 功用: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 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2.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 功用: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15
【附方】
3.香砂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功用: 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 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01、补益之剂

08.补肺阿胶散(钱仲阳) 止嗽生津。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 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哽①宁。
本方由蛤粉炒阿胶一两半,马兜铃、炙甘草、炒鼠粘子(即牛蒡子)各一两,杏仁 (去皮尖)七钱,糯米一两,共六味药组成,研为细末,大人每次用一两,小儿每次 用一、二钱,水煎服。治疗肺虚有火,咳嗽痰燥,不易咯kā出,咽中气哽的证候。
“肺痿”是指肺叶枯萎,而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的慢性虚弱疾患。多由燥热 伤津, 久咳伤肺,枯萎不荣所致。若治不及时,肺热渐盛,肺阴愈伤,有可能变生“肺痈”(即肺脓 疡yáng),症见口中干燥,咳吐腥臭浊痰,胸中隐隐作痛等,因病机与本方相合,故亦可用 本方治疗。
07.百合固金汤(赵蕺jí庵) 肺伤咳血。 百合固金二地黄 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 喘咳痰血肺家伤
【词解】①四君子:四味药皆为补气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为四君子。 ②饵:ěr音耳,吃。③使:即使用。 【方析】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脾胃气虚为其主证。脾失建运,易生湿邪,为其兼证。方中以人参大补脾胃之 气,为君药。白术助君药燥湿健脾,为臣药。茯苓淡渗利湿,从小便出,则脾不为湿邪所困,为佐药。炙甘草甘温 益气,并可调和诸药,为使药。
【词解】①风劳:指感受风邪治不及时,以致内传化热,消耗气血,日久成劳。 【方析】本方主治风劳病,阴虚内热为其主证。方中鳖甲、地骨皮滋阴清虚热,为君 药。秦艽、柴胡 、青蒿助君药解肌退热,为臣药。当归、知母滋阴养血;乌梅敛阴止 汗,为佐药。诸药共用,滋阴养血,散收并用。若汗出过多,再加黄芪益气固表。 (这是中药中的说法。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补气剂
重点方剂: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熟悉方剂:参苓白术散
药物组成 功效 主治
第一节 补气剂
补气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 草等为主
补气健脾
脾肺气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语音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 白,脉虚弱,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
work:
2.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 中祛寒止痛。
3.常用于慢性胃肠炎、盆血、慢性支气管 炎、慢性肾炎及妇女带下病等脾虚夹湿者。
临床报道
参苓白术散
▪ 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本为主,配伍 生肌玉红膏加氢化考的松保留灌 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 炎24例。其中辨证属脾气虚者15 例,脾肾阳虚者2例,脾虚挟大 肠湿热者7例,30天为一疗程。 结果:治愈者19例,好转4例,无 效1例。(中医杂志;1982;3:25)。
主治
脾胃气虚证。 面色 白,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机
四君子汤
▪ 本方主治乃因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而致
▪ 《医方考》“夫面色晃白,则望之可之 其气虚矣。言语声低微,则闻之可知其
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可之其气虚
矣,脉来虚弱,则切之可知其气虚矣。 如是则宜补气。”
方义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加山药,扁 豆,莲子肉,苡仁,
砂仁,桔梗。兼有和 胃渗湿之效,并有保 肺之功。适用脾肺气 虚夹湿证,并可用于 肺损虚劳诸证。为培 土生金法的体现 。
补中益气汤
〖方源〗 《脾胃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 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 而生寒热”。
倦怠,或气虚肿满。
四君子汤 理中丸
相同:均用人参,白术 甘草以补益中气。
1
2
理中丸 三药加干姜 重在温中祛寒,以干 姜为君
四君子汤 三药加茯苓 重在补益脾气,以人 参为君。
参苓白术散
《局方·卷之三治一切气》
〖组成〗 莲子肉 薏苡仁 桔梗 甘草 白茯苓 人参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姜汁
四君子汤 加莲子肉,山药,扁豆。苡仁,砂仁,桔梗
▪ 君 人参 ── 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 白术 ── 苦温,健脾燥湿,健脾袪湿之功更显 ▪ ▪ 佐 茯苓 ── 甘淡,健脾渗湿
使 甘草 ── 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效。
现代应用
四君子汤
▪ .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
气剂的基本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 均从此方衍化而来。以面色 白,食少, 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证 治要点。
教学目标
1 掌握各类补益剂重点方剂的组成、功效、
主治、方解及组方特点及临床应用。
2
熟悉补益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
注意事项。
3
熟悉二类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
及主要配伍意义。
4 了解三类方剂的功效、主治。
补益剂
主
补益剂的概说
要
内
概念
适应证
分类
注意事项
容
各类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
补益剂概念
▪ 概念
参苓白术散
功用
益气健脾 ▪ 渗湿止泻
脾虚夹湿证
主治
症状
参苓白术散
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 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义
参苓白术散
▪
┌ 人参 ┐
│
│
君 ┤ 白术 ├ 益气健脾渗湿。
│
│
└ 茯苓 ┘
┌ 山药、莲子肉 ── 助人参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 臣┤
└ 白扁豆、薏苡仁 ── 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配伍特 点
第一节 补气剂
▪ 以补气药为主组成,分别配伍理气、渗湿、 ▪ 升阳举陷、补血、养阴、疏风解表之品组成 ▪ 方剂。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 :“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四君子汤
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补气健脾
功效
四君子汤
▪ 2.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 满者,可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 失眠者,加枣仁以宁心安神;兼肾阳虚者, 加附子以温肾助阳。
▪ 3.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 胃气虚者,均可用之。
附方
四君子汤
异功散 方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饮食减少,大便 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等。现用 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 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 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 益剂。属于“八法”中的“补 法” 。
三、适应症及分类 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阳虚、阴虚
补气
补阴
补血 气血双补
补阳 阴阳并补
▪
注意事项
1.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然气 虚一般以补气药,较少配补血药,防其阴柔) 2.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 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 源泉不竭。 3“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在脾胃功能不足时, 应配以理气健脾,和胃消化的药物,以资运化。 4.应辨别虚实的真假。《景岳全书》曾说:“至 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 5.正气已伤而余邪未尽,则应扶正祛邪。 6.滥用补剂,不仅无效,反而有害。 7.煎煮时间宜长,空腹或饭前服用。
参苓白术散
注意事项
❖ 1.《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 ❖ 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证者。 ❖ 2.白术土炒、煨山药、炒薏苡仁,加强健脾、 ❖ 胜湿、止泻的作用。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相同:均有四君子汤中的药物,都可健脾补气。
1
2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 为补益脾胃气虚的基 础方
┌ 砂仁 ── 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佐┤
└ 桔梗 ── 宣肺利气,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使 炒甘草 ── 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补其中气,渗其湿浊,行其气滞,恢复脾胃受纳与健 运之职,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临床运用除脾胃气 虚症状外,以泄泻,舌苔白腻 ,脉虚缓为证治 要点。
四君子汤
附方
▪ 六君子汤 方源:《医学正传》 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 半夏
▪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
▪ 香砂六君子汤
方源:《古今名医方论》
组成:人参 半夏
白术 茯苓 生姜
甘草 木香陈ຫໍສະໝຸດ 砂仁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