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六个误区
关于平行志愿的九大误区
关于平行志愿的九大误区
关于平行志愿的九大误区有:
1. 平行志愿是用来填报全省、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志愿的,实际上平行志愿只适用于填报一个地区的高校志愿。
2. 平行志愿填报是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不能增加录取机会,只是为了提高填报者的心理安慰。
3. 平行志愿填报是为了追求名校,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应该根据个人兴趣和志愿高校的专业设置来确定。
4. 平行志愿填报是一种简单的选择,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
5. 平行志愿填报只考虑了招生分数线,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还应该考虑真实的录取控制分数线,避免填报过高的分数线而导致被录取机会减少。
6. 平行志愿填报只关注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还应该考虑高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
7. 平行志愿填报只关注重点高校,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应该多关注一些适合自己的非重点高校,提高录取机会。
8. 平行志愿并不能保证填报者被录取,实际上平行志愿只是一种提高被录取机会的尝试。
9. 平行志愿填报需要很高的分数,实际上平行志愿填报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分数,只要能够达到相应高校的招生分数线即可。
高考平行志愿填报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平行志愿填报存在的误区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能选择性的投档,所报的几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
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
当考生满足多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平行志愿是严格按照考生所报的A、B、C、D、(E、F)顺序先后依次检索,即“遵循志愿”,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即向该院校投档,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平行志愿可以一档多投有的考生不会准确定位,为提高命中率选择录取分远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院校,或者选择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都会产生录取结果不理想的后果。
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一次投档。
所有考生检索完成,本批次的投档过程随即终止。
考生每批次填报的A、B、C、D(E、F)平行志愿,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
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不当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则不会再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批次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没有退档风险实际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一般是1:1、05),一般下面几种情况投档后会被退档: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低;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
平行志愿填报存在的误区有哪些:平行志愿同批次先后录取在实际投档过程中,是按照”一轮投档”的规则,所有同批次高校投档检索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
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后下一批次志愿填报。
平行志愿只实行一次投档,不再补充投档,对一次投档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进行公开征集志愿。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所院校中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则只能参加征集志愿。
志愿填报放首位的因素1、要让孩子做最喜欢、最擅长的事情,这是填报志愿的核心问题所在,也是考生将来能否幸福快乐工作的保证。
因为喜欢,他们才不会把工作当成生存的手段,而是追求的事业。
所以,家长要帮助考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自己,帮他们找到感兴趣、最擅长的事情。
2、考虑好上述因素后,结合考分,家长和考生要了解近三年心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注意学校与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距离。
高考志愿填报6个误区(精选)
高考志愿填报6个误区(精选)高考志愿填报6个误区高考志愿填报的6个误区包括:1.过于关注专业:可能会出现喜欢的专业已经招满,导致落榜的情况。
2.只在省内招生:可能只关注本省的学校,没有考虑其他省市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3.只在大学招生:可能只关注大学,没有考虑是否有适合自己的专业。
4.填报扎堆: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某校投档线比预想的要高一些,造成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征集志愿时纷纷改报其他学校,而使该学校招生计划落空。
5.错填信息:可能会出现不符合招生规定,或者填写的信息有误,导致无法被录取。
6.放弃志愿填报:未了解清楚招生政策,未认真阅读招生章程。
因此,考生和家长应该仔细了解招生政策,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合理填报志愿,避免以上误区。
高考志愿手机上能填报吗是的,高考志愿可以在手机上填报。
考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高考志愿APP 或者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上使用微信或者QQ进行填报。
不过,在手机上填报志愿需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填写时所使用的设备和密码,以免造成填报信息泄露或者丢失。
高考志愿提交如何确认填报在高考志愿提交后,通常会有一个确认志愿的页面,需要考生自行确认提交的志愿信息。
一般来说,考生可以通过输入密码或者扫码等方式来确认志愿。
在确认志愿之前,考生应该仔细核对志愿信息,确保填报无误。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疑虑,考生可以向老师、家长或者考试招生办等机构咨询或者求助。
一旦确认志愿提交,志愿信息将无法更改,因此考生在确认志愿之前一定要认真核对志愿信息。
高考志愿填报变革历程高考志愿填报的变革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高考志愿填报基本上是由考生自己进行,没有填报高考志愿的环节,更没有网上填报高考志愿的概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1.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高考志愿填报主要由考生自己进行,考生只需在考试前填好志愿表并寄回招生单位即可。
2.90年代初到2010年:高考志愿填报开始引入了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
平行志愿的四大误区!必看!
平行志愿的四大误区!必看!平行志愿的四大误区(1)可以多次投档在平行志愿投档批次,虽然一个志愿可以填报多个院校,但投档机会只有一次。
考生的档案如因某种原因被前面投档的院校退档,就不能再投档到后面所报院校,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2)可以一档多投在录取中,平行志愿是一个志愿多所高校,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
也就是说,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无论这个只有中有几所高校符合投档条件,只能投档到志愿在前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档,其他志愿院校均失去效用,不再投档。
(3)平行志愿没有先后顺序实际录取中,平行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
投档时,如果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有多个符合投档条件,只能投档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
(4)实行平行志愿后就没有了风险实行平行志愿后仍会有风险。
因为平行志愿不是“灵丹妙药”,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降低了风险,但不能全部消除风险。
征集志愿有什么用征集志愿是为掉档的那一部分考生准备的。
以一本为例,你过了一本线,但是一本的提前批次和一本的第一批次都已经录完了。
而你由于某种原因还没有被录取(原因可能是你的分数达到了学校的分数线,被投到了某大学,但是学校经过计算机匹配专业,你都选的好专业竞争激烈、报名人数多,你的分达不到所选择的6个专业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分数线,而你又坚决拒绝服从调剂),这个时候就可能会被退档,而退档以后,时间就耽误了,再投到一本平行志愿的其他学校很可能就来不及了,意思就是可能其他学校已按计划招满了不再招了,因为一本的平行志愿是同时投档的。
这时候就要马上填报一本的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有分数限制吗填报征集志愿有一定的分数限制。
根据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可知,填报征集志愿有分数限制。
首先考生需要达到本省对应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有降分征集的情况);其次是考生还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
比如本科二批征集志愿,范围是指考生分数达到本科二批控制线以上且未被录取的考生。
如有降分征集志愿,则要以省招办公布的降分录取控制线为准。
有关填报志愿的十大误区整理
有关填报志愿的十大误区整理有关填报志愿的十大误区1.盲目攀比、从众选报过高其中一种状况是,有的考生简单“跟着感觉走”,听说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热”,就跟着填。
有的考生见别人填的学校层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没面子,也就跟着“摸高”。
有的考生对自己的实力和特长估量不准、不足,缺乏信念,简洁地填报低层次学校,结果又往往导致“高分低就”。
另一种状况是由于对自己的考试成果估测不准,选报了力所不及的志愿。
如一位一般中学的理科考生,仅凭一次摸底成果考了570分,就贸然在第一志愿填上了北京高校。
而他的高考实际却只有540分左右,后果不用说了。
又如有些成果中等的同学,单科成果又不冒尖,却一味追求名牌高校、“热门”专业或地处繁华都市的院校,完全忽视了填报志愿时的“我选学校”与录用时的“学校选我”的关系。
如此,其结果不是落榜,就是降低了录用批次,使自己懊悔不及。
2.将志愿选择等同于将来的职业选择,选报过专近几年招生中,有的学校(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用掌握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方案招生人数的2倍、3倍甚至十几倍之多,“撞车”现象严峻。
而有的学校某些专业却很少有人填报甚至无人填报。
专业不听从调剂的考生渐渐增多,甚至消失了整张志愿表中只填一个专业的现象。
消失这种状况的缘由,除了一些考生和家长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状况、毕业生的使用状况以及社会需求缺乏了解外,主要是受人为的、传统的、世俗思想的影响,将志愿的选择等同于将来的职业选择。
有的考生出于对将来职业的考虑,在选择专业时只考虑所谓的“热门”专业。
为避开失误,假如考生肯定要选择“热门”专业的,肯定要选报“热门”不忽视“冷门”,冷热结合,同时要量力而行,假如成果不太突出,为平稳起见最好在专业上避“热”就“冷”,转而在学校上选“优”。
3.高分考生肯定能录用到好学校在高考中取得好成果的考生,按理说,都应当被录用到好学校、好专业。
但事实却不尽然。
竞争一般是以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的,各省的前几名、几十名被录用到好学校一般都不会成问题,但若是前一二百名就难保证了。
高考填报志愿10大误区一览
高考填报志愿10大误区一览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可能会陷入以下误区:1. 盲目跟风:选择“热门”高校或专业,这可能导致考生丧失自我定位和规划,产生选校失误和自己的发展方向不符。
2. 海选所有学校:浪费志愿。
在确定自己的高校志愿时,仅仅是按照全国大环境,都想表达透明度或者是保底心态去确定学校,其实这是一种浪费时间和金钱的表现形式。
3. 忽视自身兴趣和能力:盲目选择专业。
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会过于注重专业的名气和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也会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职业规划不符。
4. 盲目追求名校:忽略专业设置和学科特色。
考生仅仅关注大学的排名,而忽略实际需求和自己的实力,也可能会带来选校失误。
5. 评判依据单一:评判高校或专业的依据过于单一,过于注重高校或专业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到考生的判断准确性,导致错误的决策。
6. 家长或他人的意见影响考生选择:家长或他人的意见对考生的影响太大,很难检查自己的兴趣和方向,这会让考生自己的判断偏差,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7. 形成最后一分钟决策:幸存者偏差。
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有考生会等到发放志愿表格的最后一天,才开始进行志愿填报,这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让考生出现“幸存者偏差”情况。
8. 过渡关注地区或学校的排名:忽略自身需求。
在选校时,很容易关注学校和地区的排名,而忽略自己实际的需求和兴趣。
9. 忽视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无组织选校。
在选择学校时,有人会缺乏足够的组织性,关注学校的声誉等表面因素,却忽视校园的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
10. 忽视发展趋势和变化:陷入传统观念束缚。
有些考生容易陷入传统观念和模型束缚之中,不了解当前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误区,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深入了解相关的高校、专业和学科信息;明确自己的报考目标和预期结果;评估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和学科排名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出科学的选择;提前进行考察和调研;坚持综合考量;考虑校园的就业前景和职业规划;了解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高考志愿填报的七大错误
高考志愿填报的七大错误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位考生都要面对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的大学生涯和职业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信息的不全面,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犯下一些错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七大错误,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考生顺利完成志愿填报。
错误一: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和优势。
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学习压力会增大,因为竞争激烈,学习负担会更重;另一方面,若最终对该专业不感兴趣或无法适应专业要求,可能会导致学习困难甚至辍学。
解决方法:考生应该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可以通过参观学校开放日、与学长学姐交流等方式了解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错误二:听信他人的建议在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会接受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等各方面的建议。
然而,有些建议可能并不适合自己,若盲目听从他人意见,可能会使自己走上错误的道路。
解决方法:考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慎重权衡来自各方面的建议。
可以多向相关专业的老师、学长学姐请教,也可以参考一些权威媒体如教育部的官方网站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
错误三:重点本科随便填报在高考志愿填报中,一些考生对于重点本科学校持有崇拜或者轻蔑的心态,认为填报重点本科就是为了名气,随便填报就好。
然而,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
解决方法: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成绩目标选择合适的学校,不要盲目追求名气。
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错误四:忽视学科选择的权重填报志愿时,学科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些考生可能只关注总分的高低,而忽视了不同学科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导致选错了科目组合。
解决方法:考生应该详细了解各个学校对于不同科目的要求和权重分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志愿的定位来选择科目组合。
同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争取在其中获得高分。
高考志愿填报14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高考志愿填报14个误区一定要避开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家长也要多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方面面啦!志愿填报说的简单,好像报个大学就可以了,但是其中有很多小细节,一不注意,就会犯错。
来看看有什么误区是容易犯的,咱长个心眼!1.通过大学校名,去判断学校水平很多考生和家长喜欢根据校名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很多考生和家长光听名字可能不会将其与名校联系在一起,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却是如假包换的985院校。
如果仅仅因为名字而错过这一名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因为校名而被误解的大学并不在少数,比如这四所大学:长安大学、东华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在很多地方被误认为是二本或是民办院校,这四所学校是实实在在的211院校。
这就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仔细的查阅所报考院校的办学历史、院校层次和招生章程,查阅这所学校过去三年的录取成绩,弄清楚这所学校所在的城市,了解专业录取分数线。
填报志愿前弄明白大学时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打算报考的院校。
2.一门心思报名校有的考生父母认为志愿填报就是填报院校,一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才能代表成功。
不可否认,“211”、“985”、“双一流”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相对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择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是不明智的。
因为“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而普通高校也不乏一些有特色、实力强的专业。
尤其是很多“双一流”高校,虽然不是985和211,但依旧实力强劲。
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及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3.大学比专业重要这个话题家长、考生,包括志愿填报届的业内人士也是经常在讨论,到底是大学重要,还是专业重要?当然,这两个都很重要。
目前大部分业内人士的观点是:专业比大学更重要。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或基本明确自己的专业范围,然后再根据分数来选择专业和大学。
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细分,对于大部分文科生来说,大学会更加重要一些,尤其是综合类大学,学校的人文环境对文科生的熏陶很重要。
高考填报志愿八大低级失误提醒
高考填报志愿八大低级失误提醒失误1不顾实力,盲目冲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第一、第二志愿冲,第三、第四志愿冲,第五、第六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
解读:针对填报志愿时如何排序六所高校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个和第二个志愿学校应是考生非常向往但依据往年分数报考可能有些悬的学校,可以“跳一跳”,努力冲一下;第三、四个志愿高校应是考生比较喜欢且依据往年分数录取问题不大的学校,可用来“稳一稳”;最后两个志愿高校是考生按照平时成绩完全有把握考上且自己又能接受的高校,可用来“保一保”。
失误2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梯度太小,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之间,第三和第四志愿之间都只有几分的梯度。
解读:6个学校间应有分数差,最好在10至20分,如果分数差只有5至10分,则两校录取分数线过于接近,可能录取不了。
失误3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得较高(都选择学校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志愿。
解读:为规避这一风险,很多高校承诺“进档即取”,但必须满足“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失误4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家长和考生只以分数为依据,根本不考虑兴趣,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解读: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失误5只盯着本地院校近年来,很多考生在一本填报志愿时,选择面比较广,面向全国各高校。
但在二本填报中,他们大多选择本地院校,而不愿意选择外地院校。
解读:以辽宁为例:去年高考录取中,辽宁公布的二本线偏低,很多辽宁家长认为孩子上辽宁本地二本院校没有问题,在各校公布投档分后才发现,几乎所有辽宁高校的投档分都提高了,部分高校二本投档线反超一本最低控分线,投档线最高的高校甚至比二本最低控分线高出97分。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及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及填报策略1、高考志愿填报的心理误区1.1赌博心理、攀高心理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有些家长和考生把志愿填报看成赌博。
有些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明知自己的分数离他们所想报考学校的提档线分数还差一些,但还想往上冲一冲,幻想在志愿填报中靠运气进入一个较好的学校。
本来他们上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对应的学校是很容易达到的,但是,他们盲目地往上冲,冲的结果是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结果非常遗憾。
在填报志愿时不能过分自信,过分自信是一种赌徒心理。
赌博场上,没有哪个赌徒相信自己会输。
有度的自信是办好一件事情的保障,自信过了头,就有害无益了。
同学们应该认识到高考是一种选拔考试,为高校输送人才,有一定的竞争性,而且这个竞争是公平的,不是赌博。
运气这东西是不可定的,为了保障自己有一个大学可以读,填报志愿时还是稳妥些好。
1.2盲目从众、随大流在填报志愿时要避免盲从。
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这个非常重要。
受“从众效应”心里的影响,许多考生往往跟着感觉走,别人报啥我报啥,好朋友选啥我选啥。
这种心理是非常有问题的。
许多考生在填报完专业或是进入大学后,往往迂回曲折,甚至抱憾终身。
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规划,切不可盲目跟风。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必须做到利用掌握的信息对自己进行认真分析,看看自己适合做什么,兴趣是什么,哪方面有潜能,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在选学校、选专业时尽可能避免陷入误区。
1.3怕高就低,只求稳妥保险有些考生自卑心理严重。
常常想,有个大学念就行了,只求进入大学,怕高就低,只求稳妥保险,在填报志愿时低估了自己的成绩,过高估计报考学校的分数。
往往由于自卑就报考了一所一般的大学造成高分低就,对于考生而言,终生遗憾; 对高校而言, 实际上也扭曲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本意。
其实,笔者建议,完全没有自我低就的必要。
填报志愿时必须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成绩勇于报考理想的大学,第一志愿可选择正常情况下能够上的目标学校,把保险和稳妥留给第二志愿。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六个误区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六个误区误区一:不顾实力,盲目冲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A 志愿冲、B志愿冲、C志愿冲,D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
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录用规章,A、B、C、D志愿间的关系应当是A冲、B稳、C守、D保。
也就是说,第一批4个平行志愿院校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而B志愿就应当稳一稳,不能再冲,假如A、B、C、D中有三个院校志愿都在冲,这可能导致志愿糜费,一旦高考发挥不抱负,连D志愿投档线也没有达到,就可能导致这一轮投档失败。
误区二:低估实力,过于保守一贯以来,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采纳简约分数法〔用模拟分数径直查找往年的录用分数信息进行定位,比如模拟分470分,就用这一分数去找去年在470分左右录用的院校〕或两线差分法〔将模拟的一本线、二本线与往年的一本线、二本线对比,依照水涨船高的原理来定位,如模拟的理科一本线为430分,比去年理科一本线423分高出7分,某个考生模拟分450分,那么用“450-7=443分”去找去年在443分左右录用的院校〕来定位。
这两种定位方法都是不精确的。
合理的定位方法是名次法和比例法,即用自己在学校中的排位〔如理科前30%〕,对应这所学校往年的一本率、二本率进行定位〔比如一本率80%,二本率100%〕,确定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
假如家长和考生没有根据正确的'方法定位,很可能在填报志愿时涌现定位偏差,而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
误区三: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由于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规章,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院校之间需要保持合理的梯度,依据上海高考总分600分这一实际状况,院校的梯度保持在8-9分为宜。
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梯度太小,A、B之间和B、C之间都只有2分的梯度,这很可能造成A投档不胜利、B也不胜利,随之C也出问题。
误区四:专业志愿不听从调剂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录用规章,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得较高〔都选择学校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不听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B、C、D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警惕这些误区
高考填报志愿警惕这些误区误区一:没有先后顺次×实行平行志愿时,ABCDEF6个志愿是绝对平行,没有顺次的。
当考生同一批次中所报6所高校条件都满意时,考生选择最想去的学校投档。
√事实上,对考生个人志愿来说还是有顺次的。
当填报的几所高校都满意条件时,要遵循A、B、C、D、E、F的志愿顺次将该考生的档案分到首先满意条件的一所高校。
误区二:可以一档多投×实行平行志愿时,某考生的档案同时分别投到ABCDEF6个志愿的高校,然后由高校录用,考生选择其中一所高校就读。
√事实上,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档多投,只能一档一投。
误区三:投档没有风险×实行平行志愿时,考生档案确定能投到自己填报的一所高校,不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
√事实上,当考生的实际成果低于填报志愿的每一所高校的最低投档线时,的确存在档案投不出的风险。
误区四:退档没有风险×平行志愿的投档录用时,没有退档风险。
√事实上,实行平行志愿的高校,在招生时由于有专业匹配问题〔专业安排方式,详见各招生院校章程〕,加上高校不同专业对选考科目、身体条件外语口试、单科成果等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是按 1:1.05以内比例投档,这就造成投档考生有可能由于以上缘由而退档。
误区五:可以多次投档×ABCDEF6个志愿投档是有先后的,当被A高校退档后,还可往B高校投档。
√事实上,该批次全部检索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用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集志愿环节或进入下一批次录用。
真实案例!不懂平行志愿规章导致高分落榜填报志愿时,肯定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最好是能听从调配。
但从往年的录用中,也涌现过由于不了解平行志愿的规章,导致高分落榜的现象。
依据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真实案例,重庆某考生高考成果理科650分左右,本科第一批填报了6个志愿,但仅仅只有最末一个志愿听从调配。
“考生是想第六个志愿作为保底,但其实平行志愿是一轮投档,假如被退档,只能是进入下一个批次。
高考填报志愿5个误区(实用)
误区六:不服从专业调剂(认为服从专业调剂会吃亏)正解: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不填写“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
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
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平行志愿没有风险正解:“投档后又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平行志愿虽然减小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 投档后又被退档的风险。
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在105%以内,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
退档的考生,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
这是平行志愿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服从专业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风险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正解: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
如果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
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与对策
高考志愿填报的误区与对策误区一:认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投档,没有先后顺序对策:把平行志愿政策研究透解析: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
平行志愿的6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即使被退档,也不能再投到本轮投档的其他高校。
平行志愿填报高校也有先后顺序,并且平行志愿的投档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遵循志愿顺序进行的,投档时,电脑从考生第一志愿高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第一志愿高校报“低”了,即便后面还报了与自己分数相当的“高”校,则也只能“优先”被第一志愿的“低”校录取了。
误区二:不仔细看招生章程对策:别冷落了招生章程解析: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由此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误区三: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对策: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都要拉开梯度解析: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
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
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1.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但也不是不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照往年的分数,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学校要填一个保险系数高的。
2.实行非平行志愿地区: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与误区解析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与误区解析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志愿填报则是这个转折点上的关键抉择。
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因为对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不够了解或者陷入误区,导致未能进入理想的大学或专业。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以下将详细解析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
一、注意事项1、提前规划在高考前,考生和家长就应该开始对志愿填报进行规划。
了解高校的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录取分数线等信息,结合考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初步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范围。
2、自我评估考生要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更有动力;性格和能力则决定了是否能够适应某个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3、了解专业不要只看专业名称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了解这个专业。
要深入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
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咨询学长学姐、参加高校招生咨询会等方式获取信息。
4、关注高校除了了解专业,还要对高校进行全面的考察。
包括高校的综合实力、学科优势、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地理位置等。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
5、录取规则不同高校的录取规则可能不同,有的采用平行志愿,有的采用顺序志愿。
要清楚了解目标高校的录取规则,包括投档比例、专业录取规则(如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级差等)。
6、招生计划认真研究高校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特殊类型招生计划等。
招生计划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录取分数线。
7、参考历年分数线参考目标高校和专业历年的录取分数线,但要注意分数线可能会受到当年高考难度、招生计划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纯以分数线作为唯一的依据。
8、梯度设置在填报志愿时,要合理设置志愿的梯度。
无论是平行志愿还是顺序志愿,都要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拉开志愿之间的梯度,避免所有志愿都处于同一层次。
9、服从调剂如果考生对专业没有特别强烈的要求,建议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
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高考填报志愿的五大误区1、片面根据分数填报志愿很多人肯定提出质疑,不根据分数填报那根据什么来填报呢。
当然高考分数是填报志愿最重要的依据,但是如果只以当年的考试分数和去年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进行对比,这就太片面了。
在填报志愿时,需要从这几点进行分析,该高校在考生所在省市近三年的实际录取分、平均分以及专业录取最低分;该高校在本省市的招生计划,一定要分析今年的计划和往年计划是否有变化;再查看招生简章里的录取规则,是否有专业级差;然后根据自己的位次(请注意不是分数),来参考往年该位次的录取学校和专业。
2、只看校名不看专业很多考生或家长一看到学校名称里有“地质”、“石油”等字样,就认为这样的学校不能报,肯定都是艰苦的专业,还有的考生或家长认为带有林业、农业等字样的校名就业前景惨淡,还有一些是对外省的学校不了解,只要学校不是在大城市,直接就不报了。
其实要认真研究学校的专业,看看自己喜欢专业的师资力量,就业前景。
在报考志愿时,还需要做到省内外高校统筹兼顾,然后进行科学、合理地填报。
3、只报热门专业在很多人眼里,热门专业就好找工作,工资也高,而冷门专业各种前景都不好。
其实并非如此,其实专业并没有冷热之分。
目前一些相对热门的专业并不代表几年后前景依旧那么光明,甚至现在一些冷门专业过几年就成了热门专业了。
建议在综合考虑自己情况下,进行“冷热兼顾”的方式来填报志愿。
4、求学就是求职职业是填报志愿的导向,但不应该将求学和求职等同起来。
选择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录取率和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5、拒绝专业调剂从理论上来说,分数高会被好学校录取。
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能实现这个理论,无论哪一年,都有一些考生总分超过了报考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却没有被录取。
一般来说都因为服从调剂。
其实服从调剂是一个提高录取率的好方法,而且服从调剂也许不会吃亏。
很多时候调剂的专业也不一定差,本人就是从被调剂的专业,而且我们整个班的就业前景远远要比我们学校其他专业要好,就算是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到校后也是可以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甚至还可以通过考研等途径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高考填报志愿的这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高考填报志愿的这6大误区一定要避开!
1. 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志愿是一个重大的决定,必须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可能会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导致学习困难和学习效果不佳。
2.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有些学生听说某个专业就业率高或者薪水高,就盲目选择该专业。
然而,一个专业能否适合自己并不仅仅取决于就业前景,还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可能会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和就业压力大。
3. 忽视学校的综合实力:有些学生只关注某个专业在某所学校的声誉,而忽视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科研能力和校园环境等方面。
选择一个综合实力较弱的学校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发展。
4. 没有考虑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对于选择志愿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选择一个远离家乡,生活条件不好的学校可能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
因此,在选择志愿时,一定要考虑地理位置和生活条件是否适合自己。
5. 受他人影响过大:选择志愿是自己的未来,不应该受他人影响过大。
有些学生可能会被家长、亲朋好友或他人的意见左右,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志愿。
要记住,只有自己了解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和学校。
6. 缺乏全面了解和调研:选择志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进行全面了解和调
研。
可以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咨询学长学姐或者参观学校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情况。
缺乏全面了解和调研可能会导致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志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的六个误区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六个误区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将于5月进行。
上海高考招生从2008年开始实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还是存有一定的风险,如果对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不了解,就会出现失误,应引起考生和家长注意。
误区一:不顾实力,盲目冲
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没有什么风险,因此,A志愿冲、B志愿冲、C志愿冲,D志愿才和自己的实力差不多。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A、B、C、D志愿间的关系应该是A冲、B 稳、C守、D保。
也就是说,第一批4个平行志愿院校中,A志愿可以冲一冲,而B志愿就应该稳一稳,不能再冲,如果A、B、C、D中有三个院校志愿都在冲,这可能导致志愿浪费,一旦高考发挥不理想,连D志愿投档线也没有达到,就可能导致这一轮投档失败。
误区二:低估实力,过于保守
一直以来,有不少考生和家长采用简单分数法(用模拟分数直接查找往年的录取分数信息进行定位,比如模拟分470分,就用这一分数去找去年在470分左右录取的院校)或两线差分法(将模拟的一本线、二本线与往年的一本线、二本线对比,依照水涨船高的原理来定位,如模拟的理科一本线为430分,比去年理科一本线423分高出7分,某个考生模拟分450分,则用“450-7=443分”去找去年在443分左右录取的院校)来定位。
这两种定位方法都是不
准确的。
合理的定位方法是名次法和比例法,即用自己在学校中的排位(如理科前30%),对应这所学校往年的一本率、二本率进行定位(比如一本率80%,二本率100%),确定自己适合报考的院校。
如果家长和考生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定位,很可能在填报志愿时出现定位偏差,而无缘自己心仪的学校。
误区三:院校之间梯度不合理
由于平行志愿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规则,因此,在填报平行志愿时,院校之间必须保持合理的梯度,根据上海高考总分600分这一实际情况,院校的梯度保持在8-9分为宜。
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设置的梯度太小,A、B之间和B、C 之间都只有2分的梯度,这很可能造成A投档不成功、B也不成功,随之C也出问题。
误区四: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规则,一名考生投档到A志愿学校,由于分数较低(刚过投档线)、专业志愿填得较高(都选择学校较热门的专业)、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仍可能被退档,而退档之后将无法再投到之后的B、C、D志愿。
为规避这一风险,上海高考投档要求各校的投档比例为105%,同时很多高校承诺“进档即取”,但必须满足“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为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谨慎考虑服从调剂。
误区五:只考虑分数,不考虑兴趣
上海之所以实行高考前填报志愿,是希望考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不只是看自己的分数。
在填报志愿时,通常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实力原则”——按实力进行定位;二是“政策原则”——符合高考政策和志愿填报规则;三是“兴趣原则”——结合实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但在实际填报时,有很多考生根本没有或者不考虑兴趣,这会导致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专业不满意。
误区六:只盯着本地院校
近年来,上海考生在一本填报志愿时,选择面比较广,但在二本填报中不愿离沪的情况还一定程度存在。
去年高考录取中,上海公布的二本线偏低,很多上海家长认为孩子上上海本地二本院校没有问题,在各校公布投档分后才发现,几乎所有上海高校的投档分都提高了,部分高校二本投档线反超一本最低控分线,投档线最高的高校甚至比二本最低控分线高出97分。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外省市院校计划比重上升,约占全部二本招生计划的1/3,而这些外地计划中相当一部分无人填报。
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合理组合,把眼光放宽,不只盯着上海本地高校,增加高考的录取几率。
[上海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六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