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新旧的区别

合集下载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住宅设计规范是对住宅建筑的设计与建设进行规范指导的文件,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功能、设备等方面。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设计规范也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下面是对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进行比较的详细说明。

住宅设计规范目前有多个版本,其中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这是一个时代背景大不相同的时期,住宅设计规范主要关注于解决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建筑结构的设计指导相对简单,主要以满足基本安全需求为主,如承重结构的设计、基础的选择等。

另外,规范中还包括了基本的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设计规范也开始逐步完善。

新的版本更加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在空间布局方面,新的版本更加注重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关注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连接,以满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

此外,新的版本还加强了对于住宅的隔音、保温、采光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除了室内舒适性外,新的设计规范还增加了对建筑可持续性的要求。

这包括使用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方面。

此外,新的版本还提出了住宅的智能化设计和应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住宅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新的住宅设计规范相对于旧版本来说,更加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新的版本对于室内空间的合理布局、环境舒适性、建筑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密切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住宅设计规范的更新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

新的版本往往是在经过大量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且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因此,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建议根据最新的设计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最新解读

《民⽤建筑设计统⼀标准》最新解读来源⽹络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新《标准》是由《民⽤建筑设计通则》(2005年版)基础上修订⽽来,总体看有进步、有遗憾、有困惑……四个遗憾01建筑⾼度问题新规范:4.5.2 -2 ⾮本标准第4.5.1 条第3款、第4款控制区内建筑,平屋顶建筑⾼度应按平屋顶建筑⾼度应按新规范建筑物主⼊⼝场地室外设计地⾯⾄建筑⼥⼉墙顶点的⾼度计算,⽆⼥⼉墙的建筑物应建筑物主⼊⼝场地室外设计地⾯⾄建筑⼥⼉墙顶点的⾼度计算计算⾄其屋⾯檐⼝;坡屋顶建筑⾼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屋檐和屋脊的平均⾼度计算;当同⼀座建筑物有多种屋⾯形式时,建筑⾼度应按上述⽅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值;附录《建筑设计防⽕规范》附录A建筑⾼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法:A.0.1 建筑⾼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其建筑屋⾯为平屋⾯(包括有⼥⼉墙的平屋⾯)时,建筑⾼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其屋⾯⾯层的⾼度;解读:⾮常令⼈失望的⼀条!!!原本希望此次消防与规划关于建筑⾼度的说法能够统⼀。

但是很遗憾,建筑师仍然要在24m⾼度上被规划和消防部门反复蹂躏!02转弯半径问题消防车道应满⾜消防车最⼩转弯半径转弯半径不应⼩于3.0m,消防车道应满⾜消防车最⼩转弯半径新规范新规范:5.2.2 -4 道路转弯半径不应⼩于要求;解读:⼀个转弯半径15年都没有搞定? 2005年的《民⽤建筑设计通则》就极笼统,新标准仍然是这么不负责任的⼀句话!能不能明确地告诉⼤家:普通消防车道最⼩转弯半径为6.0m重型消防车道最⼩转弯半径为9.0m特种消防车道最⼩转弯半径为18.0m03楼梯平台宽度问题6.8.4 当梯段改变⽅向时,扶⼿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宽度不应⼩于梯段净宽,并不得⼩于1.2m。

当有搬运⼤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于0.9m。

解读:条⽂说明中这张配图⾮常令⼈失望,净宽度需考虑墙体⾯层的厚度是很好的进步。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老版本的差别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老版本的差别

解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老版本的差别在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过程中,各种消防规范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考生经常需要用到的规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熟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今天店铺整理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新老版本的差别。

|避难走道|旧规范:无明确要求新规范:对避难走道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最近直地面出口的距离≤60m。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要求从严。

明确了避难走道的长度限制。

可能会使得购物中心一层出现大量避难走道占用商业面积。

|特殊场所的设置要求|旧规范:无明确要求新规范:儿童用房、活动场所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电影院确需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要求从严。

明确了儿童活动场所、电影院等特殊场所的加强要求。

独用楼梯增加了楼梯的数量。

|救援场地|旧规范:无明确要求新规范: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m和8m。

对于建筑高度不小于50m的建筑,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m;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场地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要求从严。

明确了救援场地的尺寸和间距要求。

对景观和场地设计有了很大的限制。

|救援窗口|旧规范:无明确要求新规范: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窗口的净高度和宽均不应小于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窗口的玻璃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要求从严。

明确了救援窗口的尺寸和间距要求。

会对立面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防火分区|旧规范:一类高层:2000㎡营业厅:4000㎡(地上)2000㎡(地下)地下室:1000㎡新规范:一类高层:3000㎡营业厅:4000㎡(地上)2000㎡(地下)地下室:1000㎡地下设备用房:2000㎡对购物中心的影响:要求放宽。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是建筑设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文件,它们分别规定了建筑设计中标注的统一格式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虽然它们都是建筑设计领域的文件,但是它们的性质、内容和应用范围都有所不同。

本文将分别对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对它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在性质上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是一种技术性的文件,它规定了在民用建筑设计中所应遵循的标注格式、内容和标准。

这些标注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各种建筑部件的尺寸、材质、数量等。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是一种规范性的文件,它更多地是要求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例如,通则规定了建筑的环境适应性、结构安全性、施工经济性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因此,可以说,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更侧重于技术细节,而通则更侧重于设计原则。

其次,我们来看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在内容上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主要包括建筑图纸的标注格式、建筑材料的标注要求、建筑构件的标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确保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制定的。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更多地是规定了建筑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建筑的功能布局应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律,建筑的结构应符合力学原理和安全规范等。

因此,可以说,统一标注更多地是围绕建筑图纸和标注规范展开,通则更多地是围绕建筑设计的原则和规范展开。

最后,我们来看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在应用范围上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主要适用于建筑设计、施工与验收等实际工作中,它是开展建筑设计与施工工作的具体依据。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更多地是在建筑设计的初期阶段起作用,它在设计方案的确定与初步设计阶段起到了指导作用。

因此,可以说,统一标注更多地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实际操作阶段起作用,通则更多地是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方案确定阶段起作用。

最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最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最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实用和美观的需求。

为了规范民用建筑设计行业,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最新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一、设计原则1.功能原则:建筑的功能要与建筑的形式和结构相适应,满足人们的需求。

2.安全原则:建筑的设计应考虑火灾、地震、风险等因素,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经济原则:在满足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投资和运营成本。

4.环境保护原则:建筑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提供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

二、建筑布局1.空间规划:建筑的功能分区应合理布局,便于使用和管理。

2.通风采光:建筑的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应充分考虑,提高空气质量和室内照明。

三、建筑结构1.结构安全:建筑的主体结构应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能够承受自然灾害和外部荷载。

2.材料选择: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防火性和耐久性,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四、建筑外观1.形式美观:建筑的外观应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美化城市景观。

2.色彩搭配:建筑的色彩应搭配协调,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五、室内设计1.空间利用:室内空间利用率要高,合理规划功能区域,满足使用需求。

2.舒适性:室内环境宜舒适,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等方面。

3.人性化:室内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考虑人体行为和活动的便利性。

六、节能环保1.节能措施:建筑的设计应包括节能措施,如建筑隔热、能源利用等。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水资源利用:建筑应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

七、无障碍设计1.无障碍通道:建筑应设立无障碍通道,满足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特殊需求。

2.设施设备:建筑内部的设施和设备应便于残障人士的使用。

总之,最新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着重强调了功能、安全、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建筑的质量和舒适性,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新旧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新旧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新旧的区别(一)关于栏杆:(旧版)第4、2、4条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新版)6、6、3 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24m,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24m(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从楼地面及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0、22m,高度<=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5、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的场所,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间距也不应>0、11m。

(二)关于使用年限(旧版)第1、0、4条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新版)表3、2、1 民用建筑使用年限类别设计使用年限适用范围1 :5年临时性建筑2:25 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3 :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4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三)热工分区(新版)Ⅰ ⅠA ⅠB、ⅠC、ⅠD 严寒地区Ⅱ、ⅡA、ⅡB 寒冷地区Ⅲ、ⅢA、ⅢB、ⅢC 夏热冬冷地区Ⅳ 、ⅣA、ⅣB 夏热冬暖地区Ⅴ、ⅤA、ⅤB 温和地区Ⅵ、ⅥA、ⅥB 严寒地区ⅥC 寒冷地区Ⅶ、ⅦA、ⅦB、ⅦC 严寒地区、ⅦD 寒冷地区(旧版)严寒地区(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的地区。

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生活中,若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这启发了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审视一下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生活中,若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出现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它出现了的事实。

既然如此,就我个人来说,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对我的意义,不能不说非常重大。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这启发了我,我们一般认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其他一切则会迎刃而解。

既然如何,经过上述讨论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美华纳曾经说过,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

这启发了我,总结的来说,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要想清楚,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带着这句话,我们还要更加慎重的审视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那么,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

这启发了我,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拉罗什福科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令我浮想联翩。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了解清楚民用建筑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摘要:一、引言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定义与关系三、国标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主要区别1.适用范围2.设计原则3.设计要求4.建筑形式与结构5.节能与环保四、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用建筑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规范民用建筑设计,我国制定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国标。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定义与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我国针对民用建筑的设计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建筑形式、结构、设施、施工及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国标,即国际标准,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技术规范,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实用性。

三、国标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主要区别1.适用范围国标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民用建筑设计,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主要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民用建筑设计。

因此,在适用范围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2.设计原则国标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在设计原则方面基本一致,都强调安全、适用、经济、美观、节能、环保等原则。

但在具体细节上,国标可能更注重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性,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3.设计要求在设计要求方面,国标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建筑物的功能、空间组织、结构体系等方面。

然而,在某些细节上,两者存在差异。

例如,国标对建筑物的防火、疏散、无障碍设计等方面要求较为详细,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了我国特有的设计要求。

4.建筑形式与结构在建筑形式与结构方面,国标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均要求建筑物应具有合理的体型、结构和材料。

但国标更注重建筑形式的美学价值和结构的稳定性,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在此基础上,强调建筑形式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5.节能与环保国标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都重视建筑节能与环保。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区别引言民用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关乎生活质量的领域,在设计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遵守相关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在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一个重要文件,它规范了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然而,我们也需要了解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概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由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它规范了民用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功能定位、布局设计、建筑材料选用、安全设计等。

这个通则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和性质,提供了具体的设计要求,以确保建筑的质量和安全。

2.国标的定义和作用国标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公布的标准。

在建筑设计领域,国标主要是指与建筑设计有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国标的作用是统一设计和施工的标准,提高建筑品质和安全水平,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国标的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国标都是为了规范建筑设计,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3.1范围和适用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一个较为综合的设计规范,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

而国标往往是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类型建筑的技术规范,比如住宅建筑、商业建筑等。

3.2立法层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属于行政规范文件,由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

而国标是法律法规的一种,具有更高的法律约束力。

3.3更新和修订频率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相对稳定,更新和修订的频率较低,一般几年或更长时间才会更新一次。

国标则更加灵活,针对不同的技术和市场需求,会相对频繁地进行修订,以保持与时俱进。

3.4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更注重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些指导性意见。

而国标更具体和细化,提供了更具体的要求和技术参数,设计师可以更加具体地进行设计和施工。

3.5强制性和可选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强制性的,设计师必须遵守其中的规定。

国标一般也是强制性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规比较-结构所资料

新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规比较-结构所资料

3.4.5 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 响的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 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 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超过A级 高度的混合结构及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 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 超过A级高度的混合结构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 建筑不应大于0.85。
3.4.6 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而使楼板 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 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 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 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 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3.4.7 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 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 措施,必要时还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1.第3.4.3~3.4.7条对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性提出限制条件。 2.结构方案中仅有个别项目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结构 虽属不规则,但仍可按规程有关规定计算和采取相应构造 措施;若有多项超过“不宜”的限制条件,此结构属特别不 规则,应尽量避免,并采取比规程规定更严格的措施。参考 《超限高层抗震审查要点》,以下两种情况都属于特别不 规则: 1)超过3.4.3~3.4.6、3.5.2~3.5.6条中三项“不宜”限制 条件;2)具有表3.1.4(略)所列的一项不规则; 3.不规则程度超过“特别不规则”条件较多,属严重不规则
3.4.3 抗震设计混凝土高层建筑,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图3.4.3略); L、l等值宜满足表3.4.3的要求; 3.建筑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布置。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数量和质量也更加受到重视。

民用建筑的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的规范与标准更是至关重要。

在民用建筑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文件,它们分别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这两个文件对民用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两个文件的区别并不是很清楚。

那么,接下来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进行解析,让大家对它们有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从定义上来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是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对于建筑设计各项内容的标注进行统一规定,确保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统一标识和注释,以便于相关人员明确规范、准确表述。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对于民用建筑设计的一般规范文件,其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民用建筑的总体布局、形式、结构和装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是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依据。

可以看出,这两个文件的定义上就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对于标注的规范,一个是对于设计的一般规范。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主要包括有关建筑平面图的标注、立面图的标注、构造图的标注、设备图的标注等各项具体的标注细则,它主要是体现在建筑图纸上的。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则是包含有关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形式、结构布置和装饰设计等内容,是一种对于设计总体要求的规范。

可以看到,《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主要是对于图纸标注的规范,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主要是对于设计总体要求的规范,它们的内容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再次,从适用范围上来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适用于各种建筑设计图纸上的标注,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构造图和设备图等。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适用范围则更广泛一些,它适用于各类的民用建筑设计,不管是住宅、商业还是公共建筑,都适用于《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范。

最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主要是为了满足建筑设计图纸标注的规范性要求,以确保建筑图纸能够清晰明了的传达设计意图。

新住规与老住规差别

新住规与老住规差别

国家住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7,26日发布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自2012,8,1起开始实施,原《2003版住宅设计规范》同时废止。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由建设部发布实施,两本规范侧重要点不一,设计时应同时满足两本规范的要求,一并执行。

一,关于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式的区别:《住宅设计规范2011》4.0.1条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套内使用面积(M2/套);套型阳台面积(M2/套);套型总建筑面积(M2/套);住宅楼总建筑面积(M2)。

《住宅设计规范2011》4.0.4条1,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外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2,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

3,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住宅设计规范2003》主要使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标准层使用面积/标准层建筑面积)反求套型建筑面积。

由于首层单元门厅,顶层机房等未计入计算,数值并不准确,合理,施工图上标注面积与测量验收出入较大,全楼各套型总面积之和与住宅楼总建筑面积数值有偏差。

《住宅设计规范2011》使用“套型总建筑面积系数”(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住宅楼建筑面积)反求套型建筑面积。

住宅地上全部住宅面积包括供本栋住宅楼使用的地上机房,设备用房,以及各层单元交通面积,首层单元门厅等,不包括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

套型总建筑面积系数相当于全楼的使用面积系数。

二,套内空间面积的区别:1,面积:《住宅设计规范2003》按居住空间个数把普通住宅套型分为1,2,3,4类,最小使用面积分别为34 M2,45 M2,56 M2,68 M2。

《住宅设计规范2011》不再区分住宅套型的分类。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5.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
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 厅)、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5.5.2 卧室、起居室(厅)的 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40 m ,局部净高不应低于 2.10m ,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 用面积的 1/3。 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 室、起居室(厅)时,其 1/2 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 于2.10 m。
现代主义清晰逻空间解放与环境的协调性总体设计法学院建筑学院建筑群总平面图总体设计建筑系馆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一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二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三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五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剖面图功能分区及流线剖面图建筑系馆各分部设计墙墙可以承载光影通过墙的阻隔分割与围合由于基地南北面宽不大而东西面相对较宽考虑北向为学校主通路喧嚣异常通过北面的整体实墙可以构筑人为的心理及视觉屏障同时营造一种过渡场所由整体实墙面刻意分离与界定中空部分吸纳人流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新规范的主要内容是 1.总 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技术经济指标计算;5.套内空
间;6.共用部分;7.室内环境;8.建筑设备。章节增加了两
个章节:3.基本规定;4.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还将原来规范 中第5.室内空间名称改为第7.室内环境。新规范的强制性条 文共有65条。
5.6.2 阳台栏杆设计应采用防 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 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 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 采取防坠落措施。 5.6.3 住宅的阳台栏板或栏 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 的不应低于 1.05m;七层 及七层以上的不应低于 1.10m。
现在各地在设计住宅阳台栏板时,为了追求时尚喜欢采用玻璃栏板 。最近国家《建筑玻璃引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新版)7.2.6条明 确“室外栏板玻璃除应符合本规程条的规定外,赏应进行玻璃抗风压设 计。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地区,上应考虑地震作用的组合效应”。 而7.2.5条的第二款最后一段明确:当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本比较

新版规范对住宅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绿色化
注重建筑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并充分运用绿色能源和先进的 节能技术。
Hale Waihona Puke 人性化通过设计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 切实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和生 活质量。
智能化
推广和使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和 设施,不断扩大智慧城市建设 的应用范围。
4 绿色住宅设计
重点提出了建筑的“绿色化”策略,如绿色屋 顶、绿化庭院、节水设备等。
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和改进
分类更细
新版规范中对规划、结构和环 保等方面的细节要求有更严格 的规定,提高了住宅设计的品 质。
注重健康
加强了室内空气质量、噪音、 光线等要求,使住房更加健康 舒适。
照顾弱势群体
对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生 活需求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住宅设计规范》新旧版 本比较
住宅设计规范更新发布,现已进入实施阶段,新旧版本存在较大的差异和改 进,这为住宅设计和建筑行业带来了积极启示和影响。
旧《住宅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总结
1 规划设计
包括用地、建筑面积和体量等。
2 建筑结构
主要介绍建筑内部结构、框架结构以及框剪 结构等内容。
3 建筑节能
主要从建筑外墙、门窗等方面进行介绍,以 及使用节能设备等内容。
推动新技术发展
新版规范的发布将推动住宅 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化家 居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
积极推行绿色住宅、节能减 排等方案,对城市生态构建 具有重要作用。
新版规范的实施和适用范围
1
制定和发布
2019年7月发布了新版规范。
2
正式实施
2021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
3
适用范围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民用建筑作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规范和标准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筑设计领域,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们分别对建筑设计中的标注和通则进行了规范和详细说明。

然而,许多人对这两个文件的区别并不清楚。

下面将针对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区别展开讨论。

首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是根据《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对建筑设计中需要标注的内容进行规范,包括建筑平面、剖面、立面、节点和细部等方面的标注。

它主要是为了规范建筑设计中的标注,统一标注的形式和内容,以确保建筑设计图纸的质量和准确性。

而通则则是用来规范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的审查和验收等方面的规定。

可以说,通则更加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规范和要求,而标注更加着重于具体的标注内容和形式。

其次,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在《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中,主要包括标注的分类、标注的位置、标注的文字要求、标注的线型和线宽、标注的箭头和刻度线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关于具体的标注形式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设计图纸中的标注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而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设计程序、建筑设计的设计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的审查和验收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都是关于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最后,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和通则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注》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建筑等各种用途的民用建筑。

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适用于所有的建筑设计活动,包括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程序、设计标准和规范、审查和验收等方面的内容,它涵盖了设计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关于建筑设计的一般性文件。

2020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新旧教材对比

2020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新旧教材对比
1A415060装饰装修工程施工
1A415060装饰装
修工饿工
C
170
168J
(二)墙体节能工程
1.外墙外保温工程
(1)〜(5)变为(1)〜(6)且各个知识 点的内容都已发生变化
V
170
11门窗节能和幕墙节能使用的玻璃,在施工时应注意 卜列事项 变成11.外墙夕M呆温施工要求叠知识成生 变化
1A4200
原:6.防水工程:3)应采取保湿保温措施。温降梯度 称大于3珈,改为2°C/d
208
206
删除第四段最后一句话。删缸范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委 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办。这句话
1A423020项目材料质量管
1A423020项目
225
223

材料质量管理
225
223
"(1)钢筋:屈服强度、抗蝎虽度、伸长率和冷弯。有
增加部分字:”计划中的每项材料描述更详细“
20湖334:新增
"ABC分类法分类步骤“
1A426020机械设备管理
1A426020机械设
备管理
无变化
1A426030劳动力管理
1A426030劳动
力管理
340
339
19:P342;20:P340
改动:〃三、劳务工人实名制管理“
新增:2.劳务实名制管理的主要措施:“(6)点内 容”
106
107
变动:(六)(2)钢筋型号变动
121
122
变动:四、钢结构涂装(变幡交大)
1A415050防水工程施工
1A415050防水工
饿工
140
141
变动:表1A415061-2数据变动
14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最新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最新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最新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指对于民用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和规范。

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基础、建筑材料、建筑环境等等。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首先,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建筑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意味着建筑必须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建筑必须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且要采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能源。

此外,建筑还应该考虑到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和卫生条件,以保证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建筑必须满足结构强度和安全性的要求。

建筑的结构必须能够承受风、雨、地震等外部力量的作用,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验收。

此外,建筑还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居民的安全。

再次,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建筑必须具备良好的功能性。

建筑的布局和空间分配必须满足居民的需要,并且要考虑到居民的特殊需求,例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

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合理,能够提供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并且要考虑到噪音和震动的控制。

此外,建筑还应该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例如电力、水、煤气等,以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最后,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还要求建筑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观和环境融合性。

建筑的外观应该美观大方,并且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建筑必须遵循城市规划要求,不得妨碍交通和环境的正常运行。

建筑必须有良好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之,最新版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结构安全、功能性和环境融合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保护居民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且保护环境和资源。

设计师和建筑师在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守这些要求,以确保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修改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修改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修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用建筑的不断增多,民用建筑设计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此,近日,我国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

在这次修改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设计的安全性。

新的标准对建筑的结构、材料、设备及消防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是建筑设计的绿色环保性。

新的标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建筑节能和环保等方面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推进建筑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是建筑设计的舒适度。

新的标准对建筑的采光、通风、空气质量、声环境等方面做出了更为详细和科学的规定,以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居住体验。

此外,新的标准还对建筑设计的智能化、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次标准的修改,将对我国民用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提升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品质。

- 1 -。

新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的变化

新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的变化

新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的变化摘要:本文对照了新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的区别。

说明了对新设计通则中这些变化的理解。

关键词: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绿化、采光、节能、消防等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促使建筑工程在设计的功能和质量上有更高、更新的追求。

2005年5月9日,建设部发布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一2005,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一87同时废止。

对照新旧设计通则,新设计通则在很多方面都作了修改,本文主要讨论新通则关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这几项指标的具体变化。

一、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变化(一)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一2005中关于建筑高度控制的规定4.3.1 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建筑高度控制:1.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地区,应按城市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沿城市道路的建筑物,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机畅、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J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E内。

注:建筑高度控制尚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

(二)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一87第2.3.1条建筑高度的限制下列地区建筑高度的限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一、城市各用地分区内的建筑,当城下总体规划有要求时,应按各用地分区控制建筑高度;二、市、区中心的临街建筑,应根据面临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高度;三、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新旧的区别
(一)关于栏杆:(旧版)
第4、2、4条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1、20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新版)6、6、3 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24m,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24m(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从楼地面及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0、22m,高度<=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5、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体育,园林
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的场所,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
其间距也不应>0、11m。

(二)关于使用年限(旧版)第1、0、4条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以
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
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新版)表3、2、1 民用建筑使用年限类别设计使用年限适用范围1 :5年临
时性建筑2:25 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3 :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4 :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三)热工分区(新版)Ⅰ ⅠA Ⅰ
B、Ⅰ
C、ⅠD 严寒地区Ⅱ、Ⅱ
A、ⅡB 寒冷地区Ⅲ、Ⅲ
A、Ⅲ
B、ⅢC 夏热冬冷地区Ⅳ 、Ⅳ
A、ⅣB 夏热冬暖地区Ⅴ、Ⅴ
A、ⅤB 温和地区Ⅵ、Ⅵ
A、ⅥB 严寒地区ⅥC 寒冷地区Ⅶ、Ⅶ
A、Ⅶ
B、ⅦC 严寒地区、ⅦD 寒冷地区(旧版)严寒地区(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的地区。

寒冷地区(Ⅱ
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0℃的地区。

温暖地区(Ⅲ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最热月平均温度<+28℃的地区。

炎热地区(Ⅳ区):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28℃的地区。

(四)建筑基地部分新版建筑基地部分增加:4、1、2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

基地内建筑面积<=3000m2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基地内建筑面积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条基地道路和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7m,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和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

(五)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新版)4、1、6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
5m;3、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5、当基地通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旧版)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二、距非道路交*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六、与立体交*口的距离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应按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六)关于建筑突出物(新版)4、2、4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通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0m。

3)3m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

2: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

(旧版)
一、在人行道上空:
1、2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
40m;
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
3、3、50m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m;
4、5m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m,并不应大于3m。

二、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0m;
2、5m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m。

(七)道路(旧版)中的一些要求取消,如: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
15m15m。

(八)屋面的排水坡度:(新版)增加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