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
矿渣粉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矿渣粉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d696f1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f.png)
矿渣粉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矿渣粉进场时,物设部必须填写委托单,连同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委托实验室进行检验。
每厂家、每品种、每批号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比表面积、烧失量、MgO含量、SO2含量、CL含量、含水率、需水量比、碱含量、活性指数等指标。
按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矿渣粉不超过120t抽检一次,不足120t时按一批计。
常规检测项目为: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
对任何新选料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的产品达3个月机出产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还应检测SO2含量、CL 含量、含水率、MgO含量、碱含量、活性指数等指标。
取样方法按GB12573 规定进行,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实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检验项目及频次、质量要求符合铁道部铁科技【2004】120号文发布的《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基【2005】101号文发
布的《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及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颗粒高炉矿渣粉》。
拌制水泥混凝土时的矿渣粉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矿渣粉的技术要求。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8fe4f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3.png)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
二、技术标准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技术要求: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软练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密度(1).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
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
01g。
(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
2℃。
(6). 结果计算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 g/cm3.2、比表面积(1)漏气检查将透气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
混凝土中添加矿渣粉的试验方法
![混凝土中添加矿渣粉的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731f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9.png)
混凝土中添加矿渣粉的试验方法一、研究背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等性能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矿渣粉作为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裂缝的出现。
因此,混凝土中添加矿渣粉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掺量矿渣粉对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三、试验设备与材料1.实验设备:混凝土搅拌机、振动台、试验机等。
2.实验材料:水泥、砂子、骨料、矿渣粉。
四、试验步骤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掺杂矿渣粉的掺量,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将水泥、砂子、骨料、矿渣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2.混凝土试样制作: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压实并震动,取出模具后用湿布覆盖保养。
3.混凝土试样养护:将混凝土试样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养护,保证试样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4.混凝土试样试验:在试样养护7天后,进行试验。
将试样放到振动台上震动1分钟,然后进行强度试验、抗裂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
五、试验内容1.强度试验:根据试验标准,测定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抗裂性试验:根据试验标准,测定混凝土试样的抗裂性能,包括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等。
3.耐久性试验:根据试验标准,测定混凝土试样的耐久性能,包括抗渗性、冻融性、碱骨料反应性等指标。
六、试验结果分析1.强度试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掺量的矿渣粉掺混凝土试样的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掺量矿渣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趋势。
2.抗裂性试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掺量的矿渣粉掺混凝土试样的抗裂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掺量矿渣粉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趋势。
3.耐久性试验结果:通过对不同掺量的矿渣粉掺混凝土试样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掺量矿渣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趋势。
七、结论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混凝土中添加矿渣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的结论,并且不同掺量的矿渣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趋势不同。
矿渣粉
![矿渣粉](https://img.taocdn.com/s3/m/6ab24b98d0d233d4b14e6933.png)
矿渣粉一、准备工作1、周围环境状况,温度、湿度、照明2、检查仪器设备状态是否完好,工具是否完备,、量具的检定状态,量程二、接受实验3、核对委托单,检查样品,明确实验项目.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原始数据三、开始试验1、密度: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刻度线后,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使刻度部分进入水中,恒温30min,记下初始读数,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没有煤油部分仔细擦净,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下干燥,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精确至0.01g。
将试样装入瓶内,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冒出,再将李氏瓶至于恒温水槽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两次读数时水槽温差不大于0.2℃水泥体积为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所以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水泥体积2、比表面积:先测定水泥密度,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60g,精确到0.01g,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至0-1ml之间的刻度,盖上瓶塞,将其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至少30min,记下初始读数,取出李氏瓶,用滤纸擦净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将水泥样品加入李氏瓶,反复摇动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将其置于恒温水槽,恒温至少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两次读数水槽温度差不应大于0.2℃)最后用下式计算密度,结果精确到0.01g/cm³,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2g/cm³Ρ=m/(V2-V1)PΙ、PⅡ型水泥空隙率采用0.500±0.005,水泥或粉料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规定位置时则允许改变孔隙率,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g砝码(5等砝码)将试样压至规定位置为准确定试样量:m=ρV(1-ε)制备试料层,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通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压紧,称取试样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矿渣粉实验作业指导书
![矿渣粉实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98252fe9e314332396893fe.png)
注:穿隙率是指试料层中孔的容积与试料层总的容积之比,一般水泥采 用 0.500±0.005.如有些粉料按上式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的有效体积中 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地改变空隙 率。 ③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 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 0.001g, 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试样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纸,用捣器均 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两周,慢慢取出 捣器。 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穿孔板 上滤纸片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 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皱起使结果不准,每次层定需用
4
准备
1.器具准备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100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1g;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 50g,最小分度值不小于 0.01g; 流动度跳桌:符合 GB/T2419 的规定; 搅拌机:符合 GB/T17671 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流动度测定用试模、捣棒;负压筛析仪;45um 方孔筛 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2℃ 振实台; 抗压强度试验机; 养护箱;
指导书编号 序号 1 项目
目的
操作者 内
实验员 容
页数
1/10
提高矿粉检测的准确性,为进场矿粉检测提供依据,且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 制提供有效的试验依据
2 3
范围 依据
矿渣粉的一般性试验过程 GB/T18046 《用于混凝土的矿渣粉的检测方法》 GB/T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6a3b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0.png)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中矿渣粉是一种重要的掺合料,其掺入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中矿渣粉的用量进行准确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的技术规程,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中矿渣粉的用量检测,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中矿渣粉与水的反应产物——Ca(OH)2的含量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混凝土中矿渣粉的用量。
具体而言,检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混凝土试样并破碎成小块;2. 用水浸泡破碎后的混凝土试样,使其中的矿渣粉与水反应;3. 将反应后的混凝土试样烘至恒定质量,使其中的Ca(OH)2全部转化为CaO;4. 用酸溶解混凝土试样,将其中的CaO溶解出来;5. 用滴定法测定酸溶液中CaO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混凝土中矿渣粉的用量。
三、检测仪器和设备1.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混凝土试样和化学试剂;2. 恒温烘箱:用于将混凝土试样烘干至恒定质量;3. 滴定管、滴定管架、滴定管夹:用于滴定酸溶液;4. 玻璃容器、移液管、吸滤器等:用于混凝土试样的制备和处理;5. 分析天平:用于称量化学试剂;6. 滴定仪:用于测定酸溶液中CaO的含量。
四、检测步骤1. 取混凝土试样从混凝土容器中取出一定量的混凝土试样,并将其标记。
2. 破碎混凝土试样用小锤或机械破碎器将混凝土试样破碎成小块,并将其放入玻璃容器中。
3. 浸泡混凝土试样将破碎后的混凝土试样用水浸泡,使其中的矿渣粉与水反应。
4. 烘干混凝土试样将反应后的混凝土试样放入恒温烘箱中,烘干至恒定质量。
5. 溶解混凝土试样将烘干后的混凝土试样放入玻璃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并用搅拌棒搅拌,使混凝土试样完全溶解。
6. 滴定酸溶液将溶解后的混凝土试样放入滴定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7. 计算矿渣粉掺量根据滴定所需的 NaOH 溶液体积,计算出酸溶液中 CaO 的含量,从而计算出混凝土中矿渣粉的掺量。
矿渣粉活性试验的标准流程
![矿渣粉活性试验的标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57394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e.png)
矿渣粉活性试验的标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矿渣粉活性试验的标准流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进行,其关键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 取一定量的矿渣粉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矿粉试验
![矿粉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9c92e380dd88d0d233d46a88.png)
矿渣粉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进场必试项目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二、委托批次:根据DBJ/T01-64-2002《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规定,连续供应200t同一厂家、相同级别的矿粉为一批,不足200t者应按一批计。
三、试验依据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19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T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四、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用矿粉技术要求五、检测前的检查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试验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5. 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士1℃范围内。
试验室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4 h 记录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酌减至一天记录二次。
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中值。
六、取样与留样1、取样:散装矿渣粉取样时,应从连续进厂的任意三个罐体中各取试样一份,每份不少于12.0k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2、留样:1.样品取得后应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封条样要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并且不影响水泥性能。
2存放封存样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编号、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和取样人的密封印,如只有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外壁上。
第二部分-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01955ca26925c52cc5bfe5.png)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式( A.2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至整数: • • • • 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 R0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矿渣粉流动度比按式( A.3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整数: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 • • • • F—矿渣粉流动度比,%; Lm—对比胶砂流动度,单位为mm; L—试验胶砂流动度,单位为mm。 1.3矿渣粉初凝时间比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1.3.1水泥净浆配比 对比净浆和试验净浆配比如表2所示。
表2 水泥净浆配比
水泥净浆种类 对比净浆 试验净浆 对比水泥(g) 矿渣粉(g) 500 250 —— 250 水(ml) 标准稠度用水量 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ml)
225 225
• 1.2.2水泥胶砂搅拌程序:按GB/T 17671进行。 • 1.2.3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按GB/T 2419进行对比胶砂 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试验。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1.2.4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按GB/T 17671进行对比胶砂 和试验胶砂的7d、28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试验。 • 1.2.5矿渣粉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计算 • 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式( A.1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至整数: • 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 • 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 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4.矿渣粉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 • • • • • • m=ρ V(1-ε ) m—需要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 ρ —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³); V —试料层体积,按JC/T 956测定,单位为cm³; ε —试料层空隙率。 4.3.5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 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按第4.3.4条确定 的试样量,精确到0.001g,倒人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 料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 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 慢取出捣器,穿孔板上的滤纸为Φ 12.7mm边缘光滑的圆 形滤纸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矿渣粉分析操作规程
![矿渣粉分析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cb48a1e6bd97f192279e9c6.png)
矿渣粉理化检测分析第一章矿渣粉基础知识矿渣粉,是新型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不可缺少的一种无机矿物掺加料,属建材高新科技产品。
其原料是冶金行业的高炉炉渣,用矿渣粉作为混凝土掺入料不仅可等量取代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又充分利用了高炉炉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不能再生的宝贵资源,因而是新型绿色环保产品。
掺有磨细高炉矿渣粉的高性能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在美、英、德、日、韩、新加坡、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该产品作为百年寿命工程的重要掺和料。
国内的北京、上海及珠三角等地也已广泛应用该技术。
由于掺有矿渣微粉的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耐腐蚀、与钢筋粘结力强、后期强度高、防微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水坝、城市道路、水下、海防、油田、化学防腐工程等,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二章常规分析测试方法第一节比表面积(勃氏法)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以m2/Kg来表示。
本方法主要根据一定量的空气通过具有一定孔隙率和固定厚度的粉末层时,所收阻力不同而引起流速的变化来测定粉末的比表面积。
在一定孔隙率的粉末层中,空隙的大小和数量是颗粒尺寸的函数,同时也决定了通过料层的气流速度。
一、仪器和材料: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透气圆筒、穿孔板、捣器、压力计、滤纸(符合国标的中速定量滤纸)、基准水泥、分析天平、计时秒表、烘箱等。
二、仪器校准1、漏气检查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测定)三、试验步骤1、确定试样量 W=ρV×(1-ε) (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g;ρ─试样密度,g/cm3; V─试料层体积,cm3;ε──试料层空隙率0.5)。
2、试料层制备3、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
4、计算: S= K×T1/2(S—比表面积,m2/Kg;T—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s)四、注意事项:①仪器各接口处漏气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应检查仪器的密封性,严防漏气。
矿渣粉试验步骤
![矿渣粉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6413886ec3a87c24028c455.png)
矿粉烧失量检测试验步骤1.首先用精密天平称量瓷坩埚质量,打开箱式电磁炉把瓷坩埚(带盖)放入电磁炉中,且将盖斜放在瓷坩埚上加热到950℃—1000℃。
2.取出瓷坩埚在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重量并记录,再次将瓷坩埚放入电磁炉中加热至950℃—1000℃,冷却至常温称其质量,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瓷坩埚质量恒定,记录瓷坩埚最终质量。
3.将矿粉放入已经测量质量的瓷坩埚中称其质量并记录,将装有矿粉的瓷坩埚放入箱式电磁炉中,在950℃—1000℃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反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恒量记录最终结果。
4.计算矿粉的烧失量。
密度试验步骤(1).将无水煤油注入锥形瓶中205ml,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李氏锥形瓶上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锥形瓶和李氏比重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从锥形瓶向量筒中倒50ml无水煤油,再从量筒中向烧瓶中倒净(在空中倒置15s),再从李氏比重瓶中向量筒中倒出50ml无水煤油,把李氏比重瓶静止5s后,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
(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李氏比重瓶中,用再把量筒中无水煤油倒入李氏比重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矿粉流动度比检测步骤按矿粉配比表分别取水225ml、水泥450g、砂子1350g。
先将水加入搅拌机随后将水泥放入,把砂子加入漏斗中。
开启行星式水泥交砂搅拌机进行搅拌,当机器停止后取出砂浆。
将搅拌好的砂浆放置流动度跳桌上的容器中,加入砂浆时先加入容器总体积的2/3用刮刀刮平,然后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捣15次在加入砂浆直至装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捣10次,提取容器的上半部分清除多余的砂浆并抹平,去除下部容器开启流动跳桌,当震动25次后机器停止,测量砂浆在圆盘上的流动范围。
矿渣粉实验操作方法
![矿渣粉实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d2f2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矿渣粉实验操作方法
1.准备矿渣粉样品,将其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至恒定质量。
2.取适量的矿渣粉,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或稀酸溶液,使其浸润。
3.将研钵放入研钵机中,进行研磨。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时间的研磨。
4.研磨结束后,取出研钵,将研钵中的矿渣粉溶液洒入干净的试管或烧杯中。
5.在试管或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或稀酸溶液,将其振荡或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制备完整溶液。
6.过滤溶液,取得过滤液。
7.根据实验要求,对过滤液进行分析测试。
可采用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
8.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9.实验后,注意清洗实验设备及材料,保持实验室卫生清洁。
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
![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f488c32e3f5727a4e96254.png)
2.矿渣粉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2.1原理 • 将矿渣粉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至恒量,以烘干前和烘
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矿渣粉的含水量。 • 2.2仪器设备:烘干箱、天平(0.01g) • 2.3试验步骤 • 将蒸发皿在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后称重(m0)。 • 将约50g的矿渣粉样品倒入蒸发皿中称重(m1),精确至
•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式( A.2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至整数:
• 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 • R0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 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 矿渣粉流动度比按式( A.3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整数: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3.矿渣粉密度试验方法
• 3.1试验用仪器设备 • 李氏瓶、无水煤油、恒温水槽(20±1℃),天平
(0.01g)、温度计(0.1℃)。 • 3.2试验步骤 • 3.2.1矿渣粉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
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室温应控制在20 ℃±1℃ )。 • 3.2.2称取矿渣粉60g(m),精确至0.01g,可按实际情 况增减称量材料质量,以便读取刻度值。 • 3.2.3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至“1ml”之间
4.矿渣粉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 4.1按GB/T 8074进行,勃氏透气仪的校准采用GSB 083387粒化高炉矿渣粉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品或相同等 级的其他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 4.2试验仪器设备 • 透气仪、烘干箱、分析天平(0.001g)、秒表、矿渣粉
• 1.2.5矿渣粉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计算 • 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式( A.1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矿渣微粉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
![矿渣微粉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dafc900d5bbfd0a78567329.png)
矿渣微粉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1.1矿粉密度测定(1)试验前将通过0.9mm方孔筛筛过的水泥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无水酒精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糟内。
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3)从恒温水糟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4)称量水泥60.00g,称准至0.01g;用小匙将水泥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糟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糟的温度差不大于0.2℃。
(5)结果计算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酒精的体积(mL);水泥密度ρ=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超过重做。
1.2比表面积测定(1)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
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
如发现漏气,可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2)空隙率(ε)的确定,空隙率选用0.530±0.005,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压至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g砝码(5等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位置为准。
(3)确定试样量,试样量按公式m=ρV(1-ε)计算。
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ρ——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V——试料层体积,单位为立方厘米(cm3)ε——试料层空隙率(4)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空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
称取按3.2.2.3条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
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674da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f.png)
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作水泥活性混合材料和混凝土掺合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矿渣粉的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
3 试验依据《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17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20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式法》 GB/T 8074-2008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标准恒温水浴、电子天平、水泥比表面积自动测定仪、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水泥抗压抗折试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型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电热鼓风干燥箱。
6 取样按GB 12573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
7试验方法和计算结果7.1密度7.1.1试验步骤(1)试样应预先通过0.9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室温应控制在20±1℃)。
(2)称取试样60g(m),精确至0.01g。
(3)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到“1ml”之间刻度线后(选用磁力搅拌此时应加入磁力棒),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控制在20℃±1℃),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初始(第一次)读数(V1)。
(4)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5)用小匙将样品一点点地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振动或磁力搅拌等),直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恒温至少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
(6)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7.1.2结果计算密度p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2g/cm3.p=m/(V2-V1)式中:p——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V1——李氏瓶第一次读数(ml);V2——李氏瓶第二次读数(ml)。
知识分享-矿粉活性检测试验步骤
![知识分享-矿粉活性检测试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9ff19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6.png)
知识分享-矿粉活性检测试验步骤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audio format.
矿渣,作为一种已经被资源化利用的工业废渣,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粉磨后的矿渣微粉用途更加广泛,市场上对矿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同时,对矿粉的质量也有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其中检测矿粉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按照国家标准GB/T 18046-2017中矿渣微粉活性指数测试要求来表征,即水泥和矿粉质量比为1:1制备胶砂试块,测试其7天和28天抗压强度,与同龄期下纯水泥胶砂试块抗压强度的比值即为活性指数。
实验步骤:
1、准备两份225g水泥+225g矿粉,三份450g水泥,分别加入搅拌锅内,同时加入225ml水,及1350g标准砂,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
2、搅拌结束后将搅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试模槽内约装入300g胶砂,用大拨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拨平,振实60下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拨料器拨平,再振实60下;
3、震动结束后用刮平尺刮掉多余胶砂,并抹平表面,接着在试模上作标记或用字条表明试件编号,将试块放入养护箱内24小时后脱模放入水中养护;
4、达到规定龄期后,进行抗压抗折实验:将试块放入抗折夹具内,调整设备后启动抗折试验机,当胶砂试块折断时记录数据,然后将折断试块放入压力试验机压槽内启动压力机,读取胶砂试块破型时的数据,即抗压强度。
新乡长城机械设立了一般固废研究中心及小型立磨、球磨实验线,可以为客户免费进行原料检测,并检验成品微粉的活性、比表面积等,为客户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提供科学参考。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0a10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7.png)
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一、前言
混凝土中矿渣粉是一种常用的掺合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设备
1. 矿渣粉检测仪
2. 天平
3. 水泥量标准样品
4. 试验筛
三、检测前准备
1. 准备矿渣粉样品和水泥量标准样品。
2. 准备试验筛和天平。
3. 将试验筛置于天平上,对其进行零点调节,确保准确性。
四、检测步骤
1. 取一定量的矿渣粉样品,放入试验筛中,盖上筛盖。
2. 开始振动筛子,使样品通过筛孔,落入下面的容器中。
3. 将容器中的样品称重,记录其重量。
4. 重复以上操作3次,取平均值作为矿渣粉的质量。
5. 取一定量的水泥量标准样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检测,得到水泥的质量。
6.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中矿渣粉和水泥的比例,计算出混凝土中矿渣粉的用量。
五、注意事项
1. 检测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保证准确性。
2. 取样要在混凝土搅拌之前进行,以避免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3. 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步骤操作,并注意防止样品污染和误差。
4. 检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和汇总,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六、结论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中矿渣粉用量检测的技术规程,包括检测设备、检测前准备、检测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检测,可有效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中矿渣粉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674cf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构件材料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其中,矿渣粉是混凝土中常用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准确地检测混凝土中的矿渣粉掺量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检测技术规程,包括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步骤、检测结果评价等内容,以期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检测原理混凝土中的矿渣粉是一种细粉末,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和铝酸盐等。
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矿渣粉可以形成一种新的硅酸盐骨料,填补混凝土中的孔隙,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因此,矿渣粉的掺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混凝土中矿渣粉的氧化物含量,进而计算出矿渣粉的掺量。
其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酸洗法和碱浸法两种。
三、检测方法3.1 酸洗法酸洗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中矿渣粉掺量检测方法。
其检测步骤如下:(1)取样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从混凝土的不同部位分别取样,并进行混合,制备成代表性的样品。
(2)烘干将样品在110℃下烘干至恒重。
(3)酸洗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酸洗钵中,加入浓硝酸和氢氟酸进行酸洗。
酸洗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酸的用量,以免造成样品的损失或分解。
(4)加热将酸洗后的样品加热至干燥,直至样品中所有的酸都挥发为止。
(5)燃烧将加热后的样品放入燃烧管中,加入氧气进行燃烧。
燃烧完毕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测定样品中硅酸盐和铝酸盐的含量。
(6)计算掺量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混凝土中的矿渣粉掺量。
3.2 碱浸法碱浸法是一种适用于高炉矿渣粉掺量检测的方法。
其检测步骤如下:(1)取样与酸洗法相同。
(2)烘干与酸洗法相同。
(3)碱浸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浸泡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水浴中加热。
在一定的时间内,氢氧化钠溶液会将矿渣粉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溶解出来,形成硅酸盐和铝酸盐的碱性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式( A.2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至整数: • • • • 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 R0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矿渣粉流动度比按式( A.3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整数:
4.矿渣粉比表面积试验方法
• 4.1按GB/T 8074进行,勃氏透气仪的校准采用GSB 083387粒化高炉矿渣粉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样品或相同等 级的其他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 4.2试验仪器设备 • 透气仪、烘干箱、分析天平(0.001g)、秒表、矿渣粉 样品、压力计液体、滤纸 • 4.3试验步骤 • 4.3.1测定矿渣粉密度 • 按3.2测定矿渣粉密度 • 4.3.2漏气检查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 • • • • F—矿渣粉流动度比,%; Lm—对比胶砂流动度,单位为mm; L—试验胶砂流动度,单位为mm。 1.3矿渣粉初凝时间比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1.3.1水泥净浆配比 对比净浆和试验净浆配比如表2所示。
表2 水泥净浆配比
水泥净浆种类 对比净浆 试验净浆 对比水泥(g) 矿渣粉(g) 500 250 —— 250 水(ml) 标准稠度用水量 标准稠度用水量
2.矿渣粉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2.1原理 • 将矿渣粉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至恒量,以烘干前和烘 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矿渣粉的含水量。 • 2.2仪器设备:烘干箱、天平(0.01g) • 2.3试验步骤 • 将蒸发皿在烘干箱中烘干至恒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后称重(m0)。 • 将约50g的矿渣粉样品倒入蒸发皿中称重(m1),精确至 0.01g。 • 将矿渣粉样品与蒸发皿一起放入105℃~110℃烘干箱内烘至 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2),精确至 0.01g。
3.矿渣粉密度试验方法
• 刻度线后(选用磁力搅拌此时应加入磁力棒),盖上瓶 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 20℃±1℃ ),恒温至少30min,记下无水煤油的初始 (第一次)读数(V1)。 • 3.2.4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 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 3.2.5用小匙将矿渣粉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 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或磁力搅拌等),直至没有 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使刻度部分 浸入水中,恒温至少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V2)。
水(ml)
225 225
• 1.2.2水泥胶砂搅拌程序:按GB/T 17671进行。 • 1.2.3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按GB/T 2419进行对比胶砂 和试验胶砂的流动度试验。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1.2.4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按GB/T 17671进行对比胶砂 和试验胶砂的7d、28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试验。 • 1.2.5矿渣粉活性指数和流动度比计算 • 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式( A.1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 至整数: • 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 • 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 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MPa。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1.2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 • 1.2.1水泥胶砂配比 • 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胶砂配比
水泥胶砂种类 对比水泥(g)
对比胶砂 试验胶砂 450 225
矿渣粉(g)
—— 225
中国ISO标准 砂(g)
1350 1350
2.矿渣粉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2.4结果计算 • 含水量按式(B.1)计算,结果保留至0.1%。
• • • •
W—含水量,%; m0—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烘干前样品与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烘干后样品与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3.矿渣粉密度试验方法
• 3.1试验用仪器设备 • 李氏瓶、无水煤油、恒温水槽(20±1℃),天平 (0.01g)、温度计(0.1℃)。 • 3.2试验步骤 • 3.2.1矿渣粉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 110℃±5℃温度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室温应控制在20 ℃±1℃ )。 • 3.2.2称取矿渣粉60g(m),精确至0.01g,可按实际情 况增减称量材料质量,以便读取刻度值。 • 3.2.3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ml”至“1ml”之间
第二部分
矿渣粉试验操作方法
——技术质量部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1.1样品 • 对比水泥 • 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 硅酸盐水泥,且3d抗压强度25MPa~35 MPa,7 d抗压强度 35 MPa~45 MPa,28 d抗压强度50 MPa~60 MPa,比表面 积350 m ² /kg ~400 m² /kg, 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 碱含量(Na20+0.658K2O)(质量分数)0.5%~0.9%。 • 试验样品 • 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3.矿渣粉密度试验方法
• 3.2.6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 不大于0.2℃。 • 3.2.7结果计算 • 矿渣粉密度ρ 按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cm³,试 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 差不大于0.02g/cm³。 ρ = m/(V2- V1) • ρ —矿渣粉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³); • m—矿渣粉质量,单位为克(g); • V2—李氏瓶第二次读数(ml); • V1—李氏瓶பைடு நூலகம்一次读数(ml)。
1.矿渣粉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和初凝时间比的测定方法
• 1.3.2水泥净浆初凝时间试验:按GB/T 1346进行对比净 浆和试验净浆初凝时间的测定。 • 1.3.3水泥净浆初凝时间比计算 • 矿渣粉初凝时间比按式(A.4)计算,计算结果保留至 整数。
• T—矿渣粉初凝时间比,%; • Im—对比净浆初凝时间,单位为min; • I—试验净浆初凝时间,单位为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