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客观题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客观题设误类型与对策
【典例分析】
由诗歌整体感情,得知本诗为作者 被迫仕周所作,感情较为伤感,故而
(广东清远市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意题境。应为“孤寂冷清”。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设误陷阱》 课件 (共39张)
古代诗歌鉴赏客观 题设误类型与对策
《高考诗歌鉴赏之选择题设误陷阱》 课件 (共39张)
主要设误类型
一、词句解说错误 二、意象意境分析错误 三、主题情感分析错误 四、表现手法分析错误
一、词句解说错误
常见设误类型
一词多义词语内容的解释,违背语境义;词 语使用手法(修辞、词类活用、表现手法等)的解 释错误;词语情感体现解析错误;语言特点错误; 语体风格错误等。
诗词中意境分类
(1)热烈崇高、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曹操的《观沧海》,特点在于写景 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 奋激昂。
(2)悲凉凄清、苍凉悲壮,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其特点在于写 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 劲,惨烈悠长。
(3)和平静穆、淡泊静谧,典型代表王维的《山居秋暝》,特点在于通 过描写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
【解析】“诸葛亮的功德超过伊尹、吕尚、萧何、曹参”不对, “伯仲之间”的解析不对。“伯仲之间”的意思是诸葛亮的人品与 伊尹、吕尚不相上下。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 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乐的雄壮。这里描绘了沙场 征战的场面。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客观题课件
词句解说曲解文意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的下阕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既与上阕紧密相连,又避免了重复。意象分析 B.“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情带感解析 出了自己的盎然兴趣。全词的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C.“看看尝面收新茧”中的“看看”二字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 情感特点 D.本词笔调清新愉悦,语言含蓄,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特点
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结庐 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 白沙堤”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存留着引人联想、启人深思的“空白”。如李商隐《夜雨寄 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用语言勾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诗中有画、有形、有色地展现了边塞雄阔壮丽的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知识点链接:
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王勃:劲健婉畅; 韩愈:古朴奇险; 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高壮; 白居易:通俗易懂; 岑参:雄奇瑰丽; 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清朗雄健; 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 杜牧:俊爽明丽; 王维:恬淡优美; 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 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甫:沉郁顿挫; 李煜:凄婉柔丽; 梅尧臣:朴素平淡; 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 苏轼:豪放旷达; 秦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 陆游:雄放流畅; 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夔:峭拔雅丽; 辛弃疾:沉郁豪放。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的下阕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既与上阕紧密相连,又避免了重复。意象分析 B.“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情带感解析 出了自己的盎然兴趣。全词的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C.“看看尝面收新茧”中的“看看”二字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 情感特点 D.本词笔调清新愉悦,语言含蓄,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特点
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结庐 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 白沙堤”
“字短情长”,字里行间存留着引人联想、启人深思的“空白”。如李商隐《夜雨寄 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用语言勾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诗中有画、有形、有色地展现了边塞雄阔壮丽的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知识点链接:
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 王勃:劲健婉畅; 韩愈:古朴奇险; 陈子昂:古朴雄浑; 柳宗元:明净幽峭; 高适:苍凉高壮; 白居易:通俗易懂; 岑参:雄奇瑰丽; 元稹:精警浅切; 王昌龄:自然雄浑; 刘禹锡:清新豪丽; 王之涣:清朗雄健; 李贺:奇诡璀灿; 孟浩然:闲静淡远; 杜牧:俊爽明丽; 王维:恬淡优美; 李商隐:幽婉典丽; 李白:飘逸豪放; 温庭筠:精巧艳丽; 杜甫:沉郁顿挫; 李煜:凄婉柔丽; 梅尧臣:朴素平淡; 欧阳修:清新疏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晏殊:闲雅婉丽; 柳永:伤感缠绵; 苏轼:豪放旷达; 秦观:清丽典雅; 黄庭坚:瘦硬新奇; 陆游:雄放流畅; 李清照:凄婉清丽; 姜夔:峭拔雅丽; 辛弃疾:沉郁豪放。
课外古诗词鉴赏课件
•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 • 一、写什么? • 二、怎样写? •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 容,把握诗词中的形象
1、注意诗歌题目 2、仔细斟酌关键词句,理解词语
的隐含信息 3、调动知识积累
鉴赏
形象 语言 表达技能
讲练结合
鉴赏形象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己; B、作品中其他人物。
➢ 要点、考点聚焦
语文中考对“古诗文积累与 阅读”方面的“考查目标” 之一:
点 评 —— 对 古 诗 文 作 品 的 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能、 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说出 自己的体验。
正确赏析诗歌,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了解并坚固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2.要学会在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把握意蕴。 3.要学会想象意境,体验感情。做题时审题要清, 读题要细,复查要活。 常用的方法有挑选法、排除法、比较法、再现法等。
讲练结合
人物形象
小乔初嫁
周 羽扇纶巾 瑜 谈笑间,
雄姿英发
樯橹灰飞烟灭
诗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人 一樽还酹江月
讲练结合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项目 年龄 生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周瑜 34 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感奋
苏轼 47 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感伤
讲练结合
重Hale Waihona Puke 关注 动词 修饰语 特殊词讲练结合
关注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 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 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 “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 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 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 出来了。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评讲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炼动词 • 炼形容词 • 炼数量词(“数枝”) • 叠词(“萧萧”) 、表颜色的词 •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 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 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营造诗的意境、 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问:请分析第二句中的“冷”字,用 得好在什么地方?(4分)
• 答:“冷”,寒冷;写出了秋夜露 珠的清冷,露水弄湿了桂花;抒写了 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二、要关注修饰语
形容词 东 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地 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 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 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诗歌鉴赏的意境类题型
及模式化答题
什么是意境?
• 所谓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构建的(即景象)让人产生 想象和情感的境界。
诗歌鉴赏题评讲
诗歌鉴赏方面存在两大问题
1、一是读的问题
即如何准确的解读一首诗 2 、二是答的问题 即在读懂的情况下,如何 规范作答,确保得分。
回顾如何读懂诗歌
• 1.从题目着手 • 2.看注释或序或典故 • 3.看作者,知人而论世 • 4.从传统意象着手 • 5.从关键词(诗眼)句(首尾联)图景画面。学 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窍门:抓住意象并修饰之,连缀成景“翻译”之, 总分结合完善之)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窍门:① 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分清乐景,哀景。会用“清”“静”“壮”“凄”等 词)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田园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归隐田园”。 (窍门:语言模式: 突出了(反映了、表达了)诗人因 什么而带来的什么情)
诗歌鉴赏复习课件(共30张ppt)
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一、评价题型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例如:阅读下面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 吗?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
仔细分析。
逻辑思维
借助身临其境的方法, 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注意作者的“逻辑思 维”。
鉴赏角度
借助诗歌鉴赏试题,分 析鉴赏设题角度,直奔
鉴赏中心话题。
从诗歌的内容题材上分类
①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
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 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 怀古诗的主题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
➢ “形象意境类”题目答题步骤和答案构成
1. “形象类”答题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形象类”答案由三部分构成:
①什么形象; 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3、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的是宁静、安谧、恬淡的境界,内净外静,烘托出一种远离人世、寄情山水的氛围。
静,是环境、景物的客观状态;净,是心灵、欲念的主观愿望。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心灵的沉静,性灵的超脱。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客观题解答技巧课件
2.形象画面的判断
主要从归纳概括诗歌中的人、事、景、物等的形象特征设计题目,
设误 要求判断选项给出的形象特征的正误。 类型 常见的设错类型有形象身份理解错误、形象(意象)特点概括不
当、形象作用分析不当、画面(意境)描绘不当、意境概括有误等。
失误 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不当,对诗歌形象的意义理解不当,概括的方法 原因 不当,不知常见意象的特点。
试每年都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不应该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 快之感,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别具一格。
“路上行人”错误,属于身份理解不当。
解析答 案
从诗中来看,本句的“行人”应指“朋友”,而不是“路上行人”
。综上,答案是B。
• (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3.表达技巧的判断
主要从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景物与情 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的结构等角度设计题目,要求判断选项中涉
设误
及的有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的正误。
手设计题目,要求判断选项给出的诗(词)句理解或诗(词)人的思 设误 想情感是否正确。 类型
常见的设错类型有望文生义、以今律古、对象错误、哀乐颠
倒、情感风格判断错误等。
失误 原因
没有正确理解诗意,不会利用诗歌中的某些暗示性词语进行推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典型
临江仙① 李清照
例题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研究课:诗歌鉴赏客观题解题PPT课件
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
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
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
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
是近黄昏”的哀伤。
1A4.首.下联列由对景本人诗题的,理远解望,“不西正山确白的雪两三项城是戍③微”涓小,埃。近:看细“流南与浦微清尘江,万比里喻
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
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无批判和报国无门之意,应该是“虽处危难,忧国忧民”
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
C.“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 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D.“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 暮之年登临次楼,自然引发对杜牧的思念之情,内心倍感惆怅 。
E.词作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片写景叙事,下片集 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
人里不朱忆见颜昔改,碧西。云池春暮会去合,鹓也空鹭,相同飞对飞红。盖万②点考 内。愁查 容携如方 的手海处。向 理,今一 解谁:在?
曲解文意 日边(③忽清视梦断时,镜
注:①本词作于诗人因元祐党祸(被贬写期间什。么②指)作者当时在京师令供职)秘书省,
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鸩鹭,谓朝官之行列。③日边,典出《世说新语》,
共游旧事,越意识到往日不可回,愁苦无限。“日边”指帝京,京城。
D.“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茫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客观题+课件22张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诗第二句把枝头的梅花比作雪堆,既写出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
花漫山遍野开放的盛况。
B.陆诗前两句写梅,后两句写人,前两句写梅为后两句写人作铺垫,后两句
虽是翻新,但诗意盎然。
C.汪诗中,“江上一枝开”D一“句故是园回百过花头开来放描”写错客误馆,的“梅故花园,花与落首尽句”“中孤馆
池上早秋【白居易】①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过潘二十岁③,何必更愁悲。 [注]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后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 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年迈 体衰。③过潘二十岁:潘安32岁鬓生白发,应是52岁知天企的年龄. 判断:《池上早秋》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了作者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 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燕①李录事【韦应物】 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 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飘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
[注]①燕:通“宴”。(②赤墀:宫中殿庭前涂成朱红色的台阶。 判断:颔联承首联的“侍”字,回忆皇帝的奢靡生活,暗示唐朝必然走向衰败。
[答案]错误。从“花开汉苑”“雪下骊山”“经过处”的气势以及“沐浴时” 的奢华中,可以看出诗人因随从皇帝出游而感到骄傲自豪。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算,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科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足最为真切、确实的
C项,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延,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石姓,躬耕珑庄, 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和方式中作出比较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题角度
意象 内容
情感
意境
语言 技巧
基础 知识
老师心思了然心
结合刚才设题分析,我们一起来探究高考 诗歌客观题真题的的设题陷阱(怎么 考?)。
设题陷阱:
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技巧及作用)
望文生义,曲解原意。(字词、内容)
以偏概全,故意反说 弄错对象,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横生枝节 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解题方法及技巧:
读懂诗歌是关键, 主客变化不离宗。 审清题目明要求, 细读选项划要点。 运用知识作判断, 对照诗句细分析, 参照陷阱明师意, 正选排除巧妙用, 确保选项得满分。
意象、 内容、 情感、 主旨、 意境、 语言
精囊妙计求高分
结合考什么,怎么考的分析、以前做题经 验探究高考诗歌客观题真题的解题方法和 解题技巧。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6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2( )。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 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 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 “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 字。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选择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 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 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法探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角度 (考什么?) 。 2、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设题陷阱
(怎么考?) 。 3、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解题方法和
解题技巧(怎么解?)。
研纲读题明方向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探究高考诗歌客观题 的设题角度(考什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选择题。 宿武陵即事 孟浩然[1]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2]。 注[1]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2] 人物是秦 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诗人对暮中江 水的印象。
B. “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 特感受。
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 壮阔美好。
D.颈联写诗人吹灭蜡烛在夜色里就枕安眠,耳畔传来渔夫
的阵阵歌声。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选择题。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总结归纳再提高
小结本堂课,可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或者分 享自己做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的的方法、技 巧、心得体会等。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 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极目”与“萧条”。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 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 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 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 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 “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 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 “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 “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
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 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 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挑战自我勇尝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选择题。(6分) 漫成①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 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此诗作于 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 意。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 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 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