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2]
公差与配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差与配合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0bf9f559eef8c75ebfb357.png)
公差与配合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2)因为互换性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原则。
(3)列举应用实例如下:a、自行车的螺钉掉了,买一个相同规格的螺钉装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b、手机的显示屏坏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显示屏装上后就能正常使用。
c、缝纫机的传动带失效了,买一个相同型号的传动带换上后就能照常使用。
d、灯泡坏了,买一个相同的灯泡换上即可。
1-2 按互换程度来分,互换性可分为哪两类?它们有何区别?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1)按互换的程来分,互换性可以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其区别是:a、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3)适用场合:一般来说,使用要求与制造水平,经济效益没有矛盾时,可采用完全互换;反之,采用不完全互换。
1-3.什么叫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答:(1)公差是零件几何参数误差的允许范围。
(2)检测是兼有测量和检验两种特性的一个综合鉴别过程。
(3)标准化是反映制定、贯彻标准的全过程。
(4)公差与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手段和条件,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1-4.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的标准有哪几种?答:按标准颁布的级别来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5.什么叫优先数系和优先数?答:(1)优先数系是一种无量纲的分级数值,它是十进制等比数列,适用于各种量值的分级。
《公差》二版习题答案
![《公差》二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c43cde009581b6bd9eb96.png)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笫二版)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光滑圆柱的公差与配合习题1—10解:1)该配合用于对心与可拆卸,根据给出条件,x max ≯20μm,Y max ≯-20μm 可知 为过渡配合。
2)考虑到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该配合未提出其它要求,故选用基孔制。
3)求出配合公差 T f =|X max --Y max |=40μm查教材P14表1—2 IT6+IT7=13+21=34μm <40μm 故令孔选用IT7 轴选用IT64)确定孔、轴极限偏差并选定配合 ∵基准孔 EI=0 ES=+IT7=+21μm ∴X max =ES-ei=21-ei 设X max 暂按20代入则ei=21-20=1μmY max =EI-es=0-es 则es=0-(-20)=+20μm查表1—5 只有轴的基本偏差k 为ei=+2μm 与计算的值相接近,故选k ,对前 计算值重新修正: X max =ES-ei=21-2=19μm 显然,X max 仍小于20μm ,符合题意。
即:配合应为 Φ25H7∕k6 5)验算Φ25H7: ES=21μm EI=0μm Φ25k6: es=20μm ei=2μm X max =ES-ei=21-2μm=19μm Y max =EI-es=0-20μm =-20μm即: X max ≯20μm ,Y max ≯-20μm 符合题意。
习题 1—11解:1)确定基准制 因为一般情况,可选用基孔制 2)确定孔、轴公差等级由于 T f =︱X max -X min ︱=︱0.097-0.04︱=0.057mm=57μm查表1—2,与计算相接近的孔、轴公差等级为:IT6=22μm IT7=35μm 取孔公差等级为IT7(比轴低一级) 即 T D =35μm ∕轴公差等级为IT6 T d =22μm 则基准孔 ES=+35μm EI=03)计算热变形所引进的间隙变化量ΔX=95〔22×10-6(100-20)-22×10-6(150-20)〕=-0.1045㎜=-105μm 4)确定非基准件轴的基本偏差因基准孔 ES=35μm EI=0∵ X min =EI-es=40μm ∴es=- X min =-40μm ei=es-T d =-62μm 为了补偿热变形,在所计算的轴的上下偏差中加入补偿值ΔX ,即:es '=es +ΔΧ=-145μm ei '=ei +ΔΧ=-167μm故气缸孔的尺寸及偏差应为: Φ95035.00(mm )活塞的尺寸及偏差应为 : Φ95145.0167.0--(mm )习题1—17解:1)减速器属于一般机械,题意已明确采用P 0级精度2)查《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中) 北京出版社 P1249页轴承内径 d=45mm 外径 D=75mm 宽 B=16mm 额定径向动负荷 C=21KN 实际径向动负荷为:1500N ∴P=1500∕21000=0.07 查表1-28 P <0.07C 应属于轻负荷3)查表1—24 轴承内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应为Φ45j6 ;查表1—25 轴承和外壳配合的公差带应为φ75H7 习题1—18解:1)参照教材P45各级精度应用的范围,应选择P0级2)已知该汽车所用前轴承的负荷为轻系列深沟球轴承,型号可选为:61810 3)该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查表1—24,应选公差带为:Φ50j6;查表1—25与轴承配合的外壳孔公差带为:φ65J7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2—23解:1)假设经过判断,不存在已定系统误差2)求出测量列算术平均值 X =10.01275㎜3)计算残差∑=121i νi=0 不存在未定系统误差4)计算测量列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差S ≈1.865μm5)判断粗大误差3S=3×1.865μm=5.595μm由于测量列的各残差值皆小于3S ,故无粗大误差6)计算测量列总体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σ=nS =12865.1≈0.54μm7)计算测量列总体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x lim δ=±3-xσ=0.543⨯±μm=62.1±μm ≈1.6μm8)确定测量结果单次测量结果(第五次) X 5=10.014±3S=10.014±0.0056㎜算术平均值表示的测量结果 X C =-x ±3-xσ=10.±.0016㎜习题2—24解:1)如果只测量1次,则测量值20.020㎜为不定值(∵S=0),此时测量结果 为20.020±lim δ=20.020±0.005㎜ 即测量值可能为20.025~20.015㎜内的任何值。
认证考试形位公差测试题
![认证考试形位公差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572973d4d8d15abf234e4c.png)
公差73、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_______________。
74、国家标准规定,形位公差共有_______________个项目。
其中形状公差_______________项。
位置公差_______________项,形状或位置公差_______________项。
75、位置公差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6、形状公差代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7、基准代号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8、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_____________为要素。
79、零的几何要素,按存在的状态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按几何特性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80、被测要素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81、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形位公差代号_____________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_____________。
82、如果被测实际要素与其_____________能完全重合,表明形状误差为零。
83、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称为_____________。
84、被测实际要素在_____________内(或之间)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85、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称为_____________.86形位公差带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四要素组成。
87、独立原则是图样上给定的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相互无关并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
第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
![第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3e747f242336c1eb95e85.png)
第4章形位公差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AB。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ACD。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3.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AB。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E.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C。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S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E.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
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E.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BD。
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E.任意方向垂直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CDE。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E.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ACE。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E.面对面的平行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E。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BD。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E.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11.某轴Φ10 0mm○E则ADE。
第4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 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4ac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4.png)
第4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测习题参考答案1、在图4-1所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中,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图4-1 销轴答:a)公差带是距离为0.02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b)公差带是直径为0.02mm的圆柱面内的区域;c)公差带是距离为0.02mm且平行于基准A的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2、图4-2所示零件标注的位置公差不同,它们所要控制的位置误差区别何在?图4-2 零件图答:a)为垂直度公差,公差带与基准轴线相垂直。
它的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并且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
它的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职能。
b)为圆跳动公差,控制与基准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圆柱面上的位置误差。
c)为全跳动公差,控制与基准同轴的所有半径位置的圆柱面上的位置误差;跳动公差带相对于基准轴线有确定的位置,它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的。
3、图4-3所示的两种零件,标注敢不同的位置公差,它们的要求有何不同?答:a)要求斜端面对φ基准轴线成60°的理想方向,又要求斜端面中点在φ轴方向距离B面有公差要求。
b)要求斜端面对φ基准轴线成60°的理想方向,则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0.05mm,且与基准轴线成60°角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图4-3 零件图4、在底边的边角上有一孔,要求位置度公差为φ0.1mm,图4-4所示的三种标注方法,哪种标注方法正确?为什么另一些标注方法不正确?图4-4 零件图答:a)尺寸无公差而且也不是理论正确尺寸,无基准;b)基准符号标注位置不对;c)正确。
5、图4-5所示零件的技术要求是:⑴ 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⑵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0.02;⑶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偏离量不大于±10μm。
试用形位公差代号标出这些要求。
图4-5 零件图解:参考答案如图所示:图4-5 零件图参考答案6、图4-6所示零件的技术要求是:⑴法兰盘端面A对φ18H8孔的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5mm;⑵φ35圆周上均匀分布的4×φ8H8孔,要求以φ18H8孔的轴线和法兰盘端面A为基准以互换装配,位置度公差为φ0.05mm;⑶ 4×φ8H8四孔组中,有一个孔的轴线与φ4H8孔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它的偏离量不大于±10μm。
互换性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
![互换性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e210e94afab069dc5122012b.png)
表4-1 形位公差的分类
分类
形 状 公 差
形状或 位置公差
项目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符号
分类
定
位
向
置
公 差
定 位
跳 动
项目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同轴度 对称度 位置度 圆跳动 全跳动
符号
❖二. 形位公差的术语与定义
1.要素(feature)
要素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是对零件规 定形位公差的具体对象。如图4-2所示零件,其要素包括 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球心、轴线等。
1) 在给定平面内: 定义: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 域。
序
示例
说明
号
A
每条刻线必须位于该表面
上距离为公差值 0.015 的
两平行直线之间。
B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
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公
差值 0.02 的两平行直线之
间。
C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在任
意 100 长度内必须位于轴
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
b. 互 相 垂直的 两个方 向
公差带(棱线)必须位于水平方向 距离为公差值 0.2,垂直方向距离 为公差值 0.1 的四棱柱内。
3)在任意方向上;
用于限制空间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形状误差,其公差带为 圆柱体内的区域。
a.任意 方向上 定义:公差 带是直径为 公差值t的 圆柱面内的 区域
Фd 圆柱体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0.04 的圆柱面内 加ф——表示公差带为一圆柱体, 因被测要素为轴线或中心平面等 中心要素,指引线的箭头应与尺寸 线对齐 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 公差值 0.05 的圆柱面内
形位公差习题答案
![形位公差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c37ad844769eae109ed15.png)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页码顺序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同轴度位置公差圆度形状公差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位置公差位置度位置公差平面度形状公差面轮廓度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圆跳动位置公差全跳动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解:见表2.2。
序号公差带形状序号公差带形状1 两平行直线 6 两平行平面2 两等距曲线7 两等距曲面3 两同心圆8 一个四棱柱4 一个圆9 一个圆柱5 一个球10 两同轴圆柱解: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
05mm。
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
01mm。
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
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距离为公差0。
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
01mm,在垂直于φ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同心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图2.1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
(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
(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24f5c587680203d8ce2f2425.png)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1、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符号为一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5、线轮廓度符号为一上凸的曲线(⌒),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6、面轮廓度符号为上面为一半圆下面加一横,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1、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3、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1、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2、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3、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几何公差课后习题
![几何公差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2380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4.png)
习题 3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评定形状误差时,一定要用最小区域法。
(义)2 .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实际基准的变动量。
(义)3 .独立原则、包容要求都既可用于导出要素,也可用于组成要素。
(J )4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都只能用于导出要素。
(J )5 .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求。
(义)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f ,则该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大于 f 。
(J )7 .2 填空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 三 ,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 0 ° " c d '",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 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 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 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 伞。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 极限尺寸 之内,并具有一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 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 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 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 1.零件的几何特征;2.零件的使用要求;3.检测 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6 .3 选择填空题1.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B其位置误差,方向误差 B 其位置误差。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2 .方向公差带的 B随被测实际要素的位置而定。
A .形状B .位置C .方向3.某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 mm,则允许该轴线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B 。
A. 0.1 m B . 0.05 m C. 0.2 m4 .几何未注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A 的未注公差,是因为它可以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1习题库_第四章_形状与位置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6c9ea2f2f90f76c661371a49.png)
第四章形状与位置公差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 y )2. 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 y )3. 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该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错开。
( n )4. 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n )5. 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
(y )6. 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 y )7. 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 n ).8. 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形位误差。
( n)9. 最大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形位公差不能为零。
( n )10. 建立基准的基本原则是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
(n )11. 理想要素与实际要素相接触即可符合最小条件。
(n )12. 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 5mm。
( y )13. 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n )14. 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n)15. 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n)16. 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y)17. 图样标注中Φ20+0.021 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y )18.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y )19. 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y)20. 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公差习题及答案
![公差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259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e.png)
1、光滑圆柱结合精度设计应从哪几方面开始?答: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实际上就是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圆柱结合的精度设计包括配合制、公差等级及配合的选用。
1)配合制的选择基孔制和基轴制是两种平行的配合制。
基孔制配合能满足要求的,用同一偏差代号按基轴制形成的配合,也能满足使用要求。
所以,配合制的选择与功能要求无关,主要是考虑加工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从制造加工方面考虑,两种基准制适用的场合不同;从加工工艺的角度来看,对应用最广泛的中小直径尺寸的孔,通常采用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加工和定尺寸量具(如塞规、心轴等)检验。
而一种规格的定尺寸刀具和量具,只能满足一种孔公差带的需要。
对于轴的加工和检验,一种通用的外尺寸量具,也能方便地对多种轴的公差带进行检验。
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尺寸的配合,应尽量采用基孔制配合。
当孔的尺寸增大到一定的程度,采用定尺寸的刀具和量具来制造,将逐渐变得不方便也不经济。
这时如都用通用工具制造孔和轴,则选择哪种基准制都一样。
标准规定: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下列特殊情况下,由于结构和工艺的影响,采用基轴制更为合理:(1)用冷拉光轴作轴时。
冷拉圆型材,其尺寸公差可达IT7~IT9,能够满足农业机械、纺织机械上的轴颈精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基轴制,可免去轴的加工。
(2)采用标准件时。
例:滚动轴承为标准件,它的内圈与轴颈配合无疑应是基孔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是基轴制。
(3)一轴与多孔相配合,且配合性质要求不同时。
2)公差等级的选择公差等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精度等级。
(1)应遵循工艺等价的原则,即相互结合的零件,其加工的难易程度应基本相当。
(2)相配合的零、部件的精度应相匹配。
如:与齿轮孔相配合的轴的精度就受齿轮精度的制约;与滚动轴承相配合的外壳孔和轴的精度应当与滚动轴承的精度相匹配。
(3)过盈、过渡和较紧的间隙配合,精度等级不能太低。
一般孔的公差等级应不低于IT8级,轴的不低于IT7级。
形位公差习题2
![形位公差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3163b4a11a37f111f1855b22.png)
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22.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23.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24.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25.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90cd3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b.png)
形状和位置公差习题与答案形状和位置公差⼀、基本内容:1、形位公差的标注:被测要素、公差框格、指引线(垂直于框格引出,指向公差带宽度⽅向)、基准(分清轮廓要素和中⼼要素,字母放正,单⼀基准和组合基准)2、公差带的特点(四要素)⼤⼩、⽅向、形状、位置3、公差原则基本概念最⼤、最⼩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1)最⼤和最⼩实体状态MMC:含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孔为最⼩极限尺⼨;轴为最⼤极限尺⼨。
LMC:含有材料量最⼩的状态。
孔为最⼤极限尺⼨;轴为最⼩极限尺⼨。
MMS=Dmin;dmaxLMS=Dmax;dmin(2)最⼤实体实效状态最⼤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尺⼨达到最⼤实体尺⼨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最⼤实体实效尺⼨MMVS:在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
A)单⼀要素的实效尺⼨是最⼤实体尺⼨与形状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实体实效尺⼨MMVSh=最⼩极限尺⼨—形状公差对于轴:最⼤实体实效尺⼨MMVSs=最⼤极限尺⼨+形状公差B)关联要素的实效尺⼨是最⼤实体尺与位置公差的代数和。
对于孔:最⼤实体实效尺⼨MMVSh=最⼩极限尺⼨—位置公差对于轴:最⼤实体实效尺⼨MMVSs=最⼤极限尺⼨+ 位置公差理想边界理想边界是设计时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边界。
(1)最⼤实体边界(MMC边界)当理想边界的尺⼨等于最⼤实体尺⼨时,该理想边界称为最⼤实体边界。
(2)最⼤实体实效边界(MMVC边界)当理想边界尺⼨等于实效尺⼨时,该理想边界称为实效边界。
包容原则(遵守MMC边界)○E(1)定义:要求被测实际要素的任意⼀点,都必须在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内,该理想形状的尺⼨为最⼤实体尺⼨。
即当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处处加⼯到最⼤实体尺⼨时,形位误差为零,具有理想形状。
(2)包容原则的特点A、要素的作⽤尺⼨不得超越最⼤实体尺⼨MMS。
B、实际尺⼨不得超越最⼩实体尺⼨LMS 。
按包容原则要求,图样上只给出尺⼨公差,但这种公差具有双重职能,即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变动量和形状误差的职能。
形位公差习题
![形位公差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fd0188cc22bcd126ff0c1b.png)
4.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 中,并阐述各 形位公差项目的公差带:
⑵2×φ25-mm轴颈的圆度公差为0.01mm;
⑶φ40-mm左右端面对2×φ25-mm公共轴线的 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⑷键槽10-中心平面对φ40-mm轴线的对称度公 差为0.015mm。
10.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 (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1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⑵ B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08mm; B面对φ5mm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0.02mm
⑶平面F对φ5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⑷φ18mm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mm孔轴线的同 轴度公差为0.08mm;
⑸ 90°30″密封锥面G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 G面的轴线对φ5mm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012mm;
①φd圆锥的左端面对φd1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
差为 0.02mm。
②φd圆锥面对φd1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
0.02mm。
③φd2圆柱面轴线对φd圆锥左端面的垂直度公 差值为φ0.015mm。 ④φd2圆柱面轴线对φd1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 差值为φ0.03mm。 ⑤φd圆锥面的任意横截面的圆度公差值为
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8μm ;
②左端圆锥面对主轴颈的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 动公差0.025 mm,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 1.6μm ;
③ 键槽中心平面对其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5mm, 键槽两侧面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 ;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2]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2]](https://img.taocdn.com/s3/m/a0f9f167b84ae45c3b358cf3.png)
3.位置度 1)线的位置度(任意方向)
D
0.1
C A B C
A基准平面
tBAຫໍສະໝຸດ B 基准平面 C 基准平面
a)标注
b)公差带
3× D
0.05
0.05
c)
2)面的位置度
B
A基准平面
A
B基准轴线
t
0.05
A
B
a)标注
b)公差带
定位公差带的特点如下: 1) 定位公差相对于基准具有确定位置。其中,位 置度公差带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同轴度和 对称度的理论正确尺寸为零,图上可省略不注。 2) 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 和形状的功能。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对被测要素给出定 位公差后,通常对该要素不再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 公差。如果需要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时,则 可另行给出定向或形状公差,但其数值应小于定位 公差值。
0 -0.03 0 -0.021
, 。
Φ45
0 -0.03
0.005
被测要素、公差特征名称、公差值、基准、公差带形状
第三节 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 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带——是限制关联实际要素变 动的区域,被测实际要素位于此区域内为合 格,区域的大小由公差值决定。
思考题与习题
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如何分类,各 自的含义是什么? 2、形位公差带由哪些要素组成?形位公差带的常 用的形状有哪些? 3、形位公差的项目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 示? 4、直线度公差带有哪三种常用不同的形状? 5、轮廓度公差带分为无基准要求和有基准要求 两种,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定向公差具有如下特点: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https://img.taocdn.com/s3/m/9c9ad658aa00b52acfc7caf0.png)
形状和位置公差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2、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3、相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
()4、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时,基准符号应该与要素的轮廓要素尺寸线错开。
()5、某一实际圆柱面的实测径向圆跳动为f,则它的圆度误差一定不会超过f。
()6、某一实际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m。
()7、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的区别是两者的形状方面不同。
()8、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9、某零件的对称度公差要求是0.05㎜,若测得实际对称面与理想中心面的差值为0.03㎜,则该项指标合格。
()10、位置公差是解决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位置对基准要素所允许的变动量问题。
()11、端面全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的作用完全一致。
()12、形状公差包括平面度公差、圆度公差和垂直度公差。
()13、径向全跳动公差可以综合控制圆柱度和同轴度误差。
()14、任何实际要素都同时存在有形位误差和尺寸误差。
()15、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16、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的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状态称为实效状态。
()17、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形位误差。
()18、包容要求是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不超越最小实体边界的一种公差原则。
()19、最大实体要求之下关联要素的形位公差不能为零。
()20、定向、定位最小区域的形状和各自的公差带形状一致,其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1、定位公差包括有。
A、同轴度B、平行度C、对称度D、位置度2、定向公差包括有。
A、平行度B、平面度C、垂直度D、倾斜度3、形位公差所描述的区域所具有的特征是。
A、大小B、方向C、形状D、位置4、有关标注正确的论述有。
几何公差习题及答案
![几何公差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22a8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d.png)
几何公差习题及答案几何公差是指在制造和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实际尺寸、形状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影响零件的装配性和功能性。
下面是一个几何公差习题及其答案的示例。
习题:假设一个机械零件的设计图纸上标注了以下尺寸和几何公差要求:- 长度L = 100mm ± 0.1mm- 直径D = 50mm ± 0.05mm- 表面粗糙度Ra = 1.6μm- 平面度公差 0.03mm请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实际测量的长度为 100.12mm,是否在公差范围内?2. 如果实际测量的直径为 49.98mm,是否在公差范围内?3. 表面粗糙度 Ra 的单位是什么?它表示什么?4. 平面度公差 0.03mm 表示什么?答案:1. 实际测量的长度为 100.12mm,超出了设计图纸上标注的长度公差范围(100mm ± 0.1mm),即 99.9mm 至 100.1mm。
因此,该长度不在公差范围内。
2. 实际测量的直径为 49.98mm,落在设计图纸上标注的直径公差范围(50mm ± 0.05mm),即 49.95mm 至 50.05mm。
因此,该直径在公差范围内。
3. 表面粗糙度 Ra 的单位是微米(μm),它表示的是表面粗糙度的均方根值,是衡量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4. 平面度公差 0.03mm 表示零件的平面在任意100mm × 100mm 的区域内,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 0.03mm,这是确保零件平面精度的一种要求。
请注意,这个习题和答案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几何公差习题可能会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测量误差、环境因素等多种影响。
第四章 形位公差及检测习题
![第四章 形位公差及检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ad7d4e2e3f5727a5e96298.png)
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8.某轴尺寸为Φ40+0.041 +0.030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Φ0.005 某轴尺寸为Φ40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 Φ40. mm,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31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 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 __mm Φ0.003 mm,则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大实体实效 尺寸是__mm,体外作用尺寸是__mm。 __mm __mm 尺寸是__mm,体外作用尺寸是__mm。 9.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mm,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某孔尺寸为Φ40 mm,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 Φ40. mm, mm,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9 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 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 __mm Φ0.003 mm,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 __m m,体外作用尺寸是__mm。 __mm 是__m m,体外作用尺寸是__mm。 10.某孔尺寸为Φ40 10.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 mm E ,实测得其尺寸为 mm,则其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__mm, __mm Φ40.09 mm,则其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__mm,当孔的尺 寸是__mm时 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最大。 __mm 寸是__mm时,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最大。 11.某轴尺寸为Φ40 11.某轴尺寸为Φ40+0.041+0.030 mm E ,实测得其尺寸为 mm,则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__mm, __mm Φ40.03 mm,则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__mm,该轴允许的 形位误差最大值为__mm。 __mm 形位误差最大值为__mm。
图样标注中Φ20 mm孔 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 8. 图样标注中Φ20+0.0210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 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 9.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 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 10.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 10.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 效边界。( 效边界。( ) 11.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 11.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 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最大值允许大于给定的公差值。 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最大值允许大于给定的公差值。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 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 13.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13.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 14.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 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2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4ae5eb14a45177232e60a249.png)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作业2单项选择题第1题关于表面粗糙度描述错误的是()。
A、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B、尺寸精度高的表面粗糙度精度应该更高C、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该更低D、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该更大答案:D第2题关于可逆要求描述正确的是()。
A、可逆要求可以单独使用B、当叠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实际尺寸可补偿形位公差,但不可超出最大实体尺寸C、当叠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允许实际尺寸有条件地超出最大实体尺寸D、当叠用于最小实体要求时,保证最壁厚的最大值不超过指定尺寸答案:C第3题形位公差带的常见形状有()种。
A、7B、8C、9D、10答案:C第4题包容要求的作用有()。
A、包容要求仅对间隙配合有作用B、包容要求仅对过盈配合有作用C、采包容要求时,可保证实际间隙小于最大间隙D、采用包容要求时,可保证实际过盈量小于最大过盈量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5题关于表面粗糙度符号描述正确的是()。
A、表面粗糙度加工纹理符号C,表示表面纹理为近似的同心圆B、表面粗糙度加工纹理符号—,表示表面纹理平行于代号标注的视图投影面C、表面粗糙度加工纹理符号X,表示表面纹理呈相交的方向D、表面粗糙度加工纹理符号R,表示表面纹理呈近似放射形E、表面粗糙度加工纹理符号M,表示表面纹理呈多方向答案:A|B|C|D|E第6题给定一个方向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线对面的平行度公差带B、面对线的垂直度公差带C、线对面的垂直度公差带D、面对面的平行度公差带E、面的平面度公差带答案:A|B|D|E第7题一直线任意方向直线度的公差带形状与下列选项相同的是()。
A、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B、圆柱度公差带C、同轴度公差带D、直线对直线任意方向的平行度公差带E、直线对直线给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平行度公差带答案:A|C|D第8题下列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A、同轴度公差B、圆柱度公差C、圆度公差D、直线度公差E、对称度公差答案:B|C|D第9题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页码顺序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同轴度位置公差圆度形状公差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位置公差位置度位置公差平面度形状公差面轮廓度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圆跳动位置公差全跳动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4-2解:见表2.2。
表2.2序号公差带形状序号公差带形状1 两平行直线 6 两平行平面2 两等距曲线7 两等距曲面3 两同心圆8 一个四棱柱4 一个圆9 一个圆柱5 一个球10 两同轴圆柱4-3.。
解: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
05mm。
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
01mm。
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
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0。
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
01mm,在垂直于φ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同心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内。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图2.1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
(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
(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
)(3)被测度10H6槽的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对另一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15mm(或宽10H6槽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5mm,且平行另一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4)10H6槽的中心平面对Φ40m7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mm。
(或10H6槽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1mm,且直对通过Φ40m7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5)Φ20d7圆柱面的轴线对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垂直度公差为Φ0.02mm。
(或Φ20d7圆柱面轴线必须位直径为公差值0.02mm,且垂直于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圆柱右肩面的圆柱面内。
解:见图2.2图2.2 4-6.说明图2.6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解:1)零件的左侧面对基准平面B(右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若有平行度误差,则史允许按符号的方向(即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2)零件下表面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面积上,平面度公差为0.。
06mm。
3)槽的中心平面对基准中心平面A(零件左、右两侧面的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
01mm,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对称度公差遵守最大实体原则。
4-7 试述形位公差带与尺寸公差带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功能相同;前者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后者限制实际尺寸变动的区域。
只有零件的实际尺寸或实际要素位于其公差带内,才是合格的,否则是不合格的。
不同点:形位公差带通常是空间区域,尺寸公差带是平面区域;形位公差带由四个要素(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组成,尺寸公差带由两个要素(位置、大小)组成。
4-8.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端面跳动与端面垂直度有那些关系?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的关系:对径向圆跳动,被测要素是圆柱表面;对同轴度,被测要素是圆柱面的轴线。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来分析,同一测量面内的径向圆跳动主要来自该测量截面内的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
若截面轮廓线为一理想圆,则径向圆跳动主要由同轴度误差引起。
若该被测截面没有同轴度误差,则径向圆跳动主要由圆度误差引起。
由此可见,存在同轴度误差,必然存在径向圆跳动,而存在径向圆跳动并不能说明一定有同轴度误都是轴心线。
二者都可控制回转体端面形位误差,但控制效果不尽一样。
端面圆跳动控制端面的被测圆周上各沿轴向的位置误差,不能控制整个被测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
垂直度公差可以综合控制整个被测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
由此可见,被测端面存在圆跳动误差,必然存在垂直度误差,反之,存在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不一定存在圆跳动误差。
4-9 试述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端面跳全动公差带与回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差带的异同点。
答: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形状相同,区别在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必须与基准轴线同轴,位置是固定的。
而圆柱度公差带的轴线则与其它无关,位置浮动。
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回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差带形状一样,均为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一对平行平面。
公差带的另三个要素,只要公差值相同,则大小、方向、位置完全相同。
4-10 什么叫实效尺寸?它与作用尺寸有何关系?答: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尺寸和允许扩散工艺最大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所形成的极限状态,称为实效状态。
实效状态时的边界尺寸,称为实效尺寸。
它与作用尺寸的关系是:实效尺寸是实效状态时理想包容面的尺寸,它是一个定值,即为最大或最小作用尺寸。
由此可见,实效尺寸只有一个,作用尺寸有许多。
4-11.一销轴如图2.11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及填表。
(1)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遵守相关原则,此相关原则为_最大实体原则__;直线度公差值Φ0.015称为_____相关公差________ 。
(2)销轴实际尺寸必须在_____9.97_________ mm和 ______10________ mm之间。
(3)当销轴直径为Φ10mm时,轴线直线度公差为______0.015___________mm。
(4)当销的直径为Φ9.97时,公差的补偿值为___0.03______________ mm,销轴的轴线直线度公差为____0.045_____________ mm。
(5)销轴的实效尺寸为___Φ10.015______________ mm。
(6)销轴的最大作用尺寸为____Φ10.015______________mm。
(7)销轴的最小作用尺寸为____Φ9.97______________mm。
(8)填表2.3表2.3 (mm)4-12 如图2.13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并回答问题。
(1)当孔处在最大实体状态时,孔的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平行度公差为__0.05___mm。
(2)孔的局部实际尺寸必须在__6.5____mm至______6.6___mm之间。
(3)孔的直径均为最小实体尺寸Φ6.6mm时,孔轴线对基准A的平行度公差为_0.15_mm。
是否合格?__不合格(因为孔径为φ6.55mm。
平行度公差为0.1mm)_______。
(5)孔的实效尺寸为___φ6.45_______ mm。
4-13.一销轴尺寸标注如图2.14所示,试按要求填空,并填表。
实际尺寸公差补偿值直线度公差值10 0 φ0.0159.99 0.01 φ0.0259.98 0.02 φ0.0359.97 0.03 φ0.045(1)销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必须在φ10 mm至φ9.985 mm之间。
(2)当销轴的直径为最大实体尺寸_____φ10___mm时,允许的轴线直线度误差为________0____ mm。
此时,销轴为一个Φ10m m的理想圆柱。
(3)填表2.4(mm)单一要素实际尺寸销轴轴线的直线度公差Φ100Φ9.995φ0.005Φ9.99φ0.01Φ9.985φ0.0154-14.一零件尺寸标注如图2.15,试作如下回答,并填表2.5。
(1)细轴的局部实际尺寸应在_____φ40.025___ mm至____φ40.009 _______mm之间。
(2)细轴直径为何尺寸时,允许的细轴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直垂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多少?答:细轴直径为φ40.009时,允许的细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为φ0.016(φ40.025–φ40.009=φ0.016mm)。
(3)填表2.5表2.5解:关联要素实际尺寸允许的垂直度误差Φ40.0250Φ40.02φ0.005Φ40.015φ0.01Φ40.01φ0.015Φ40.009φ0.0164-15 看传动座零件工作图(图2.19),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表2.7序号代号读法公差带含义(1) 上端φ13mm孔轴线对右下端φ13mm孔轴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上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
且平行于右下端φ13mm孔轴线的圆柱面内。
(2)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对底面右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且平行于底面、右侧面的圆柱面内(3) 4个M6mm螺孔轴线分别对底面和后面的位置度公差为φ0.20mm 4个6mm螺孔轴线必须分别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20mm,且相对底面和后面所确定的理想位置为轴线的圆柱面内4-16 根据下列要求和说明,在零件图2.20中进行标注(单位为mm)。
解:见图2.8。
图2.84-17 改正图2.9a)、b)中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解:见图2.4a、b。
图2.4 4-18 识读图2.8中形位公差标注,按要求填空:图2.8(1)被测要素:___φ25mm圆柱面_;基准要素:_φ15mm圆柱面轴线_____ ;公差带形状:___两同心圆_____ ;(2)被测要素:___槽φ10mm的中心平面_;基准要素:_φ25mm圆柱面轴线___;公差带形状:___两平行平面_____;(3)被测要素:____φ20mm轴心线____ ;基准要素:_______φ25mm轴的轴心线____;公差带形状:____一个圆柱面________ ;(4)被测要素:___孔φ8mm轴心线 _;基准要素:___φ15mm 轴的轴心线_____;公差带形状:_____两平行平面_______;(5)被测要素:φ15mm轴的轴心线__;公差带形状:一个圆柱面___;4-15 看传动座零件工作图(图2.19),解释图中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序号代号读法公差带含义(1) 上端φ13mm孔轴线对右下端φ13mm孔轴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上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
且平行于右下端φ13mm孔轴线的圆柱面内。
(2)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对底面右侧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25mm 右下端φ13mm孔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φ0.025mm,且平行于底面、右侧面的圆柱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