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
认识宗教教案ppt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道教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以道家思想为 基础,融合了民间信仰和方术。道教主张 通过修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从而获得 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等超自然能力。道教 的实践包括炼丹、符箓、斋醮等仪式,对 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 深远影响。
其他宗教
总结词
除了上述主要宗教外,世界各地还存在着众多其他宗教信仰。
详细描述
这些宗教信仰包括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教、巴哈伊教的巴哈伊教等。这些宗教 虽然信徒数量较少,但在各自的地区和文化背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03
宗教在社会与文化中支持
宗教信仰为个人提供精神支持和 安慰,帮助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
道德指引
宗教信仰通常包含一套道德准则, 为个人提供行为和决策的指引。
认识宗教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宗教的定义与特性 • 世界主要宗教概览 • 宗教在社会与文化中的角色 • 宗教的现代挑战与未来展望 • 如何正确看待宗教
01
宗教的定义与特性
宗教的定义
01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 类在面对未知和探索生命意义的 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寄托 和信仰体系。
社区归属感
宗教组织为信徒提供一个社区归属 感,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助。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社会秩序与稳定
宗教信仰有助于维护社会 秩序和稳定,通过提供道 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来约束 个人行为。
社会分层与冲突
不同宗教信仰可能导致社 会分层和冲突,需要寻求 宗教间的和谐共处。
文化传承与创新
宗教信仰在传承和创新文 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影 响艺术、文学、音乐等领 域的发展。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概要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 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 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 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 死后祖先不相认。
古代宗教
•古代宗教产生的原因
反对等级(争取平等) 反抗压迫(追求自由) 反对战乱(渴望稳定)
•古代宗教的发展及原因
人民寻求心理寄托 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古代宗教的作用
洗涤、平衡、满足人的心灵 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润滑剂
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 全国会议暨“科学发 展观与宗教研究”学 术研讨会在京开幕
赣州宗教团体踊跃 捐款捐物 帮助受灾 群众渡难关
想一想:
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是否意味 着宗教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宗教虽然
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宗教仍然是人们对 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仍然是 唯心主义世界观。所以说,社会主义条 件下,宗教的本质依然没变。
信仰
神“安拉”(真主) 释迦牟尼(创始 及其旨意 人) 古兰经 佛经
基本经典 当代流行 地方
亚洲、非洲、西欧、 亚洲 北美
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 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 的世界观。
宗教所崇拜和信仰的对象都是虚假的,不 存在的。宗教所幻想、虚构的一切材料来 源于现实世界,只不过作了歪曲的反映。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 ,他说: 假如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长满 羽毛的。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2、宗教的本质: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 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3、当代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 产生时间 公元1世纪 产生地点 亚洲西部 上帝、耶稣 信仰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 阿拉伯半岛 神“安拉” (真主) 古兰经 基本经典 圣 经 大的教派 天主教、东 逊尼派、 正教、新教 什叶派 流行区域 全世界 教徒人数 约15.7亿人 亚洲、非洲、 西欧、北美 约8.51亿人 佛教 公元前6-5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创始人) 佛 经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亚 洲 约3.05亿人
宗教教育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主题宗教教育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开场致辞2. 同学代表发言3. 宗教教育专家讲座4. 分组讨论5. 总结发言6. 班会结束六、班会记录(一)班主任开场致辞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要是为了探讨宗教教育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宗教问题日益凸显,宗教教育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够对宗教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同学代表发言以下为三位同学代表的发言:1. 同学A:我认为宗教教育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宗教文化,拓宽我们的视野。
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不同信仰的人相处。
2. 同学B:宗教教育教会我们诚信、善良、宽容等美德,这些品质对于我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3. 同学C:宗教教育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三)宗教教育专家讲座接下来,我们邀请了宗教教育专家为我们做一场讲座。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 宗教教育的定义和作用2. 我国宗教教育的现状和问题3. 如何在宗教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4. 宗教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专家指出,宗教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宗教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宗教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宗教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分组讨论在专家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分为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主题如下:1. 宗教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2. 如何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开展宗教教育3. 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 同学D:宗教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一章宗教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
西 安 大 清 真 寺伊
斯 兰 教
西安八仙庵 ——道教
宝 鸡 法 门 寺
佛 教
——
藏传佛教
印度佛教 胜地
洛阳龙门 大佛
河南鲁山 大佛
北京 —— 西什库教堂
哈尔滨基督教—— 南岗教堂
一、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1、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自然根源: (产生的根源)—自然压迫. 宗教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 和知识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在强大的 自然力面前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觉。
诵读《古兰经》
讨论: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 的认知能力不断加深,宗教将何去何从?
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各国之间相互争战讨伐, 民不聊生,释迦牟尼所属的家族受到邻国威胁,朝 不保夕“积尸如莽、流血城池”的人间惨象,使释 迦牟尼判定世间“无常”。反思人一生生老病死, 无论贵贱都得死的命运,发出人生是苦,苦海无边 有悲叹,终于在20岁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踏上了探 索人生解脱的漫漫之路,35岁觉悟成道,并开始了 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此后,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 广泛传播于亚州许多国家和地区,佛教在中国的传 播发展达2000余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而为其始 末。
问: (1)原始人是如何解释自然现象的? (2)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解释? (3)材料表明了原始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原始宗教
It is only fear first in the world that made gods. -----Johnson
最早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众神的,无非是恐惧而已。 ——[英]约翰逊
皆以为神,单于曰:“吾有此女安可配 人,将以与天。”乃筑高台,置二女其 上,曰“请天自迎之”。经三年,复一 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 其小女曰:“吾父使我处此, 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神 物天使之然”。下为狼妻,而 产子。后遂繁衍成国。
民族宗教活动班会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X月X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题:民族宗教活动班会记录人:XX一、班会背景随着我国民族宗教政策的不断深化,学校为了增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宗教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特举办本次民族宗教活动班会。
旨在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增进民族感情,弘扬宗教文化,促进校园和谐。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并强调了本次班会的意义。
她指出,民族宗教活动班会的举办,有助于同学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民族知识讲座邀请了学校民族教育专家为同学们做了一场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我国56个民族的分布、风俗习惯、文化特点等。
专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发展历程,使同学们对我国民族大团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 宗教文化展示邀请了几位信仰不同宗教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体验。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分享,他们对宗教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也消除了对宗教的误解和偏见。
4. 民族宗教知识竞赛为了检验同学们对民族宗教知识的掌握程度,组织了一场民族宗教知识竞赛。
比赛分为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个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
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
5. 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民族宗教问题向专家请教。
专家耐心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同学们表示,通过这次互动,他们收获颇丰,对民族宗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她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民族宗教问题,为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贡献力量。
三、班会成果1. 提高了同学们对民族宗教政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宗教信仰的尊重。
2. 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和宗教信仰。
中国的现代宗教与信仰课堂实录2023版
中国的现代宗教与信仰课堂实录2023版今年,在中国教育系统的一次改革中,一门全新的课程——《中国的现代宗教与信仰》正式开设。
该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中国宗教与信仰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宗教和宗教文化素养的培养。
以下是一份实录,记录了一堂该课程的精彩讲座。
第一节课:中国的宗教多元性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宗教多元性。
他解释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众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之一。
在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教师通过播放宗教仪式的视频和展示各种宗教独特的艺术品,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问题。
第二节课: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在第二节课上,教师重点讲解了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他通过介绍佛教的起源、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以及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等内容,详细地向学生展示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和地位。
教师还特地邀请了一位资深的佛教学者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们有机会亲耳听到佛教教义的解读,对佛教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解。
第三节课:道教的哲学思想在第三节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他指出,道教强调追求自然,主张“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师通过展示道教经典的典籍和艺术品,解读道教的核心概念和哲学思想。
学生们在听到关于无为而治和道可道非常道等道家思想后,纷纷表示对道教的思想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积极探索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第四节课:伊斯兰教的信仰与文化在第四节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信仰与文化。
他解释了伊斯兰教的五功(五大基本功课)和五支柱(五大基本信仰),并详细介绍了伊斯兰教的礼拜仪式、饮食习惯和传统节日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伊斯兰教的传统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了更多思考。
第五节课: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在第五节课上,教师重点介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他讲述了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历史,以及在中国传播的各个阶段和影响。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哲学111班5000311012 吴小庆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它从小就耳濡目染,非常熟悉。
但是,如果要求人们就“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做出一个本质的概括论断,则显得十分困难。
近百年来,随着宗教学的发展,宗教学者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在分析宗教现象之后对宗教下的定义常常也是各不相同的。
在近代宗教学中,在把握和规定宗教的本质问题上,有三种类型的宗教本质论具有代表性:一类是以宗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为中心;一类是以宗教信仰的主体为中心;另一类则是论述宗教的社会功能。
下面将对这三种宗教本质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第一种宗教本质论中,宗教以神道信仰为中心的历史事实,使宗教学者们承袭了关于宗教的传统观念,把宗教理解为某种以神道为中心的信仰系统。
但由于逐渐积累了世界历史上各种神道宗教的事实,对他们进行比较性的研究,促使宗教学者们超出特定的宗教神道信仰,把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对象抽象化、一般化,从而使用“无线存在物”、“精神实体”、或“超世的”、“超自然的存在”等抽象的哲学概念来表述,使之适用于世界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体系。
在第二种宗教本质论中,西方宗教学从人类学和历史学角度研究宗教,逐渐兴起了一种新方法,即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宗教信仰问题。
宗教心理学特别强调宗教信仰者个人内在的心理活动在宗教生活中的意义,往往把信仰者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宗教体验视为宗教最本质的东西和宗教的真正秘密所在。
有些心理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信教者有了关于神或神圣物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体验,才对他们体验到的神圣对象进行崇拜、祈祷、祭祀,从而形成各种宗教体系。
后来,以这种观点来分析各种宗教现象的方式大为时兴。
在第三种宗教本质论中,宗教社会学者一般把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作为宗教的基本因素。
他们趋向于撇开宗教在观念上与其他社会意识区别开来的本质,专门致力于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
有些学者甚至还把宗教的社会功能当成宗教的本质,并以此来规定宗教的定义。
宗教安全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级:高一(1)班时间:2023年3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记录人:李明一、班会主题宗教安全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宗教安全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本次班会以“宗教安全”为主题,旨在普及宗教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宗教素养,共同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班主任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强调了宗教安全的重要性。
她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宪法规定,但同时也要求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2. 宗教知识普及(1)张老师介绍了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策、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政策。
(2)讲解了世界主要宗教的基本知识,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使同学们对宗教有了初步的认识。
3. 宗教安全案例分析张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宗教极端主义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危害,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的表现形式。
她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同学讨论同学们就宗教安全展开讨论,分享了自己对宗教安全的认识,以及如何防范宗教极端主义。
5. 宗教安全知识问答张老师组织了宗教安全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6. 总结发言班主任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宗教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
三、班会总结本次宗教安全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宗教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宗教素养,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几点收获:1. 增强了同学们的宗教安全意识,认识到宗教极端主义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2. 了解了我国的宗教政策,明白了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
3. 学会了如何防范宗教极端主义,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4. 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5. 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公开课教案1-《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的宗教政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
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学习,加强对国家宗教自由政策的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自觉抵制落后迷信思想,反对邪教组织,努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宗教政策的学习,理解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教学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五、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2、讨论法3、启发式提问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说起宗教,大家能想起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我国多宗教的国家内实行一定的宗教政策需要大家一起通过同龄人小慧的遇到的事情探究理解掌握国家这一政策。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一女生小慧,其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每天都去寺庙诵经拜佛。
在家庭影响下,小慧有时也跟妈妈一起去寺庙拜菩萨。
最近小慧阅读了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遇到了一些困惑。
困惑一:作为中学生,我可以信教吗?为什么?我作为共青团员,可以信仰宗教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我国宪法规定:“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PPT展示)(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四个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3)共青团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后卫队,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信仰,不能信仰宗教。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全面、完整的政策困惑二:小慧与同学小凡的争论中,两者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小慧:我们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可班里信佛的还不多,组织一个佛教团体到学校宣传宣传。
小凡: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坚持无神论,因此应到寺庙里向信徒们进行无神论宣传。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无神的辩论。
宗教本质专题知识讲座
4、宗教是一种群体性旳社会现象
任何宗教都有宗教徒在其中过宗教生活,进行宗教活动旳 组织机构,以及指导宗教活动旳规章、教法、体制、惯例和老 式等宗教制度。
不同旳宗教组织和宗教制度都是与一定旳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相适应, 而且为之服务旳。佛教宣扬现实世界虚幻不实,追求超脱俗世旳涅磐境界, 因而有区别于俗人旳僧伽组织,有远离尘世旳丛林清规,这么某些组织制 度来体现它旳教义内容。基督教旳教义兼有入世与出世旳成份,所以它既 产生了教皇制那样旳政教合一制度,也产生了隐修院那样旳修行组织。再 就教派旳不同而言,同属基督教新教旳各宗派,其组织制度就各不相同。 路德宗强调“因信称义”,以为个人得救与教会组织形式无关,所以由各 地教会自行决定是采用主教制、长老制还是公理制,安立甘宗持守老式教 义,比较接近天主教,所以保存主教制,而民主共和色彩浓厚旳加尔文宗, 则采用公理制或长老制。
预习第二章
汉文旳“宗”“教”在古代并不是一种名词。 宗:本意为“尊祖庙也,从宀(音:mian,绵,深屋) 从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示人也。从二。三 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说 文》 均表达对神祗和人类祖先旳尊崇和敬拜。 “教”字旳本意则是教育、教化,上施下效,侧重在对 神道旳教化,这一点于西方宗教旳了解较为接近。
• 对宗教旳科学要求,不但应该指出宗教是信仰和崇敬超自 然超人间力量旳体系,而且应该力求揭示此种力量为何能 成为人们信仰和崇敬旳对象,它们又怎样体现于人们旳观 念之中,从而把宗教与其他意识形式区别开来。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旳宗教本质论
• 做读书笔记: • 马克思、恩格斯旳论断为何不能看成对
宗教本质旳定义?
能够揭示宗教本质旳概括论断?
宗教特征旳归纳
1、宗教与神圣事物有关 每一种现存旳健康旳宗教都有某种鲜明旳特征;它旳力量
民族宗教讲课稿
增强民族团结、抵制非法宗教尊重的老师们、亲爱的同窗们:大家好!今天我讲课的主题是《增强民族团结、抵制非法宗教》。
校园因什么而文明?校园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
咱们的校园若是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和谐的环境气氛和文明行为,就不会有校园的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咱们全部师生共同为增强民族团结、崇尚科学、抵制邪教而长期尽力。
一、增强民族团结(一)民族团结的内涵民族团结是的大体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几方面的含义: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二、保护增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括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同心合力,一路增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4、反对民族割裂,保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宁、国家兴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酷爱祖国、保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割裂祖国的活动。
(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份,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置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域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置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中国共产党从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咱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合作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一路团结奋斗、一路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彼此离不开。
宗教安全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班会时间:2023年11月15日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全校师生---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宗教信仰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加强学生对宗教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决定召开一场以“宗教安全”为主题的班会。
二、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进行了简短的开场致辞,强调了宗教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同时也提醒大家要正确认识宗教,增强防范意识,确保校园安全。
(二)主题演讲1. 主讲人:李教授2. 主题:《正确认识宗教,维护校园安全》李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1. 宗教的基本概念:李教授首先介绍了宗教的定义、起源和发展,使同学们对宗教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宗教信仰自由:李教授强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同时也要求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3. 宗教极端主义:李教授分析了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指出其可能对校园安全造成威胁,要求同学们提高警惕,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渗透。
4. 如何维护校园安全:李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正确认识宗教,不盲目跟风;- 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宗教安全教育活动。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高校发生一起因宗教信仰问题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2. 案例二:某高校学生因参与非法宗教活动被公安机关查处。
张老师结合案例,提醒同学们要引以为戒,提高警惕,防范宗教安全风险。
(四)互动环节1. 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宗教安全方面的问题向李教授提问,李教授耐心解答,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2. 小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围绕“如何维护校园安全”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五)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宗教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宗教知识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宗教知识的了解,拓宽视野,提高文化素养,我校组织了一场以“宗教知识”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到宗教在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尊重不同宗教信仰,培养同学们的多元文化意识。
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星期X 下午X点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XXX五、班会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及班主任六、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致辞2. 宗教知识讲座3. 同学互动环节4. 总结发言5. 班会结束七、班会内容(一)主持人开场致辞主持人XXX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宗教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尊重不同信仰。
(二)宗教知识讲座1. 讲座主题:世界主要宗教概述2. 讲座内容:- 佛教:介绍了佛教的起源、基本教义、传播与发展等。
- 基督教:讲述了基督教的起源、教义、主要派别以及在世界各地的影响。
- 伊斯兰教:阐述了伊斯兰教的起源、教义、经典以及伊斯兰文化。
- 道教:介绍了道教的起源、基本教义、修行方式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印度教:概述了印度教的起源、教义、派别以及印度教徒的生活习惯。
3. 讲座特点:- 图文并茂: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各宗教文化。
-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宗教教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三)同学互动环节1. 问答环节:主持人针对讲座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积极参与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2. 分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就某一宗教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对宗教的理解和看法。
3. 演讲比赛:同学们自愿报名,就自己喜欢的宗教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宗教知识。
(四)总结发言班主任XXX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肯定了同学们在班会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强调宗教知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宗教文化,增进对不同信仰的理解和尊重。
《古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课堂实录
《古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课堂实录古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李教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讨论古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
古代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古代宗教对我们认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在这堂课上,我们将探讨古代宗教的核心信仰、仪式与实践。
宗教信仰在古代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许多古代文明中,人们对于神秘力量的崇拜与敬畏,驱使着他们积极探索宇宙、人类和神祇的起源。
不同文明中的宗教信仰多种多样,例如古埃及的阿蒙神,古希腊的宙斯,古印度的梵天,古中国的太上老君等等。
这些神祇代表着古代人民对于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解和崇拜。
而宗教实践则是人们对于信仰的具体表达与实践。
在古代宗教中,仪式是常见的一种形式。
例如,古埃及人会举行法老的加冕仪式,以加冕法老为神圣的统治者;古印度人则有吠陀经的诵读仪式,以实现心灵的超然与解脱;古希腊人则有祭祀宙斯的神庙仪式,以寻求神灵的眷顾与保佑。
这些仪式通过特定的礼仪与祭祀,将人们与神祇相连接,传递对神祇的崇拜、赞美与需求。
除了仪式,古代宗教也与个人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在古罗马时代,人们会在家中供奉家庭神灵,以寻求他们的庇佑与保护;在古中国,人们会展开祈福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古希腊,人们会向神灵献上祈祷与祭品,以求诸神保佑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与幸福。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是对神明的虔诚,也是对于个人愿望与期望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宗教的影响力并不仅限于宗教活动本身。
在古代,宗教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在古埃及,法老不仅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也是神圣的化身;在古印度,宗教与种姓制度相互联系,影响社会的层级和组织;在古希腊,宗教神庙成为城邦的中心,宗教节日也是对于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可见,古代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和实践,也是塑造古代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力量。
回顾这堂课,我们了解到古代宗教的信仰与实践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宗教信仰与仪式不仅是对于神明的敬畏,也是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与追求。
中国的古代宗教与信仰课堂实录
中国的古代宗教与信仰课堂实录古代中国的宗教与信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实录一堂关于中国的古代宗教与信仰的课堂讲座,探讨其中的主要内容。
古代中国的宗教多元性中国古代宗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元性。
在中国古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民间信仰等各种宗教信仰并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这种宗教的多元性为中国的宗教与信仰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佛教传入中国在课堂上,讲师首先介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入。
佛教最早是由中国的邻国印度传入的,它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深受中国人民的欢迎。
佛教强调人伦道德和修行实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民的心灵寄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道教的道家哲学接着,讲师对道教进行了介绍。
道教是中国独创的宗教思想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提倡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古代,道教对文化、艺术和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儒家思想与儒教信仰讲师接下来介绍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儒教信仰。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儒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信仰之一,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教育和家庭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信仰与神灵崇拜在探讨中国古代宗教与信仰时,讲师还提到了民间信仰与神灵崇拜。
民间信仰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一种信仰行为,包括祭祀祖先、拜神求福、迷信神灵等多种形式。
民间信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宗教观念和信仰方式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与信仰的民众性和生活性。
对话互动在课堂中,讲师与学生进行了多次互动和对话。
学生们积极提问,表达自己对中国古代宗教与信仰的疑问和探索。
讲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回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展开更加深入的探讨。
总结与反思课堂的最后,讲师对中国的古代宗教与信仰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他指出,中国的宗教与信仰是多元而独特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这届公开课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认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和意义,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公开课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理解:(1)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2)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3)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有关规定。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能力方面: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3.觉悟方面:通过学习,加强宗教的政策观念,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迷信活动,特别是认清的邪教本质。
教学重难点全面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紧紧抓住中央一再强调的三句话:(1)全面贯彻宗教政策;(2)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教学过程(打出第一张投影)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宗教政策。
导入新课:(打出第二张投影)最近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对中国的宗教状况横加指责,认为中国取缔,是对宗教的迫害,它们说,“中国限制宗教活动,没有宗教自由”。
是否真象美国所说的中国没有宗教信仰自由。
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货色。
播放《反对》录象片段大约4分钟。
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你对我国政府取缔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议论后,找一名学生回答(略)(打出第三张投影)“”不是宗教,是地地道道的邪教。
它具备邪教的六大特征。
其本质是反社会、反人类、反科学的。
它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危害极大,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打出第四张投影: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七届会议4月18日在日内瓦举行唱名表决,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决定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提案不予审议和表决。
这是美国在人权会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第十次遭到失败。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师生互致问候,清点人数,准备上课。
(引入新课)开场白:我们注意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比如,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巴以争端等等。
产生这些热点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区发展不均衡、民族矛盾尖锐、美国的霸权主义等等,但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宗教信仰冲突所带来的,比如,巴以争端之所以常常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耶路撒冷城的归属(显示幻灯: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现在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耶路撒冷。
这个城市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信仰基督教的以色列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都宣称这里是他们的首都,而一个城市又不可能成为两个国家的首都,双方各不相让,所以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
因此,正确的认识宗教、学习宗教知识,不仅能够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进入新课)(板书主标题)宗教的本质和作用(老师)宗教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很多体现,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印象中,你接触过那些宗教的具体事例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启发同学:比如说,你在初中学习中,教材中有反映宗教的内容吗?你周围有信教的人吗?你听说过宗教的故事吗?在你看过的影视剧里有宗教的形象吗?等等。
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一)老师,《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我记得唐僧好像是个唐朝的和尚,这应该是宗教吧?!(老师)说得很好,别的同学还有别的事例吗?(学生二)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礼拜堂,每到周六周日,都有很多人到哪里去作祷告,这也应该是属于宗教吧。
(老师)你家住在哪里?(学生二)在五一路,少年宫附近。
(老师)对,那里确实有一个礼拜堂,这应该算是宗教。
(学生三)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人信仰法轮功,而且信得还很痴迷,法轮功也是宗教吧?(老师)XXX同学的思维很活跃,很注意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这很好。
宗教教育第一课记录
宗教教育第一课记录宗教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宗教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宗教的起源、信仰体系、仪式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宗教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宗教教育的第一课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一种信仰体系,它包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尊敬,以及对人类存在和意义的思考。
宗教信仰通常与道德、价值观和仪式等方面相结合,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还讨论了宗教的分类。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不同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
每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仪式。
通过学习不同宗教的特点,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
接下来,我们介绍了宗教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
宗教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宗教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宗教素养包括对不同宗教的了解和尊重,以及对宗教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思考和评价。
跨文化交流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在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宗教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宗教教育有助于促进宗教和谐。
通过宗教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宗教的共同点和差异,增进宗教间的理解和和谐。
其次,宗教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宗教,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此外,宗教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
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通过学习宗教,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
在课堂上,我们还进行了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宗教教育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不同宗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互动活动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宗教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宗教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宗教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宗教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以及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跨文化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的本质和作用》公开课教学实录师生互致问候,清点人数,准备上课。
(引入新课)开场白:我们注意到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比如,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巴以争端等等。
产生这些热点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区发展不均衡、民族矛盾尖锐、美国的霸权主义等等,但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宗教信仰冲突所带来的,比如,巴以争端之所以常常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耶路撒冷城的归属(显示幻灯: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山),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现在画面上出现的就是耶路撒冷。
这个城市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共同圣地,信仰基督教的以色列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都宣称这里是他们的首都,而一个城市又不可能成为两个国家的首都,双方各不相让,所以巴以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
因此,正确的认识宗教、学习宗教知识,不仅能够培养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进入新课)(板书主标题)宗教的本质和作用(老师)宗教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它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很多体现,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印象中,你接触过那些宗教的具体事例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启发同学:比如说,你在初中学习中,教材中有反映宗教的内容吗?你周围有信教的人吗?你听说过宗教的故事吗?在你看过的影视剧里有宗教的形象吗?等等。
然后,让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一)老师,《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我记得唐僧好像是个唐朝的和尚,这应该是宗教吧?!(老师)说得很好,别的同学还有别的事例吗?(学生二)我们家附近有一个礼拜堂,每到周六周日,都有很多人到哪里去作祷告,这也应该是属于宗教吧。
(老师)你家住在哪里?(学生二)在五一路,少年宫附近。
(老师)对,那里确实有一个礼拜堂,这应该算是宗教。
(学生三)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人信仰法轮功,而且信得还很痴迷,法轮功也是宗教吧?(老师)XXX同学的思维很活跃,很注意思考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这很好。
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法轮功不是宗教,而是邪教,对人类是会有严重危害的。
但法轮功的一些外在表现却和宗教很像,很具有迷惑性,至于它们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要在学完了宗教的特征和本质以后,才能有所了解。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放在下节课着重介绍。
还有别的同学要发言吗?(学生四)请问老师,前两天我看了一本书,书名是《圣经的故事》,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介绍上帝是如何在七天之内,创造出包括人在内的万事万物的。
这个故事,是不是一个宗教故事呢?(老师)对,《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在基督教中上帝就是万能的神。
(学生五)在初中学习中国历史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洪秀全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是把基督教的教义和中国传统宗教的教义掺合在一起,创立了自己的理论,然后用这个理论来组织起义的。
(老师)很好,太平天国运动确实运用了宗教的力量,这一点,我们一会在讲宗教的作用时还要讲到。
好,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讨论先暂时进行到这里。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同学们对宗教这个问题已经有所了解了,但这种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宗教的表面的了解上。
要想深入的了解宗教,我们首先要知道在当代社会中,宗教的存在状态。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当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板书)一、当代世界的三大宗教(老师)每个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曾经产生过各种各样的宗教观念,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存的宗教有一千多种。
如果按照它们的传播范围和信教的教徒人数来划分的话,当今世界有三个主要的宗教,它们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幻灯展示三个宗教的图片)关于三大宗教的情况,在教材第335页中,有比较完整的表述。
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把这一页的前三个自然段看一下,然后,把这个表上的空格填满。
(幻灯出示“三大宗教对照表”)(两分钟时间,学生看书,老师巡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强调学生注意三大宗教的创始时间、地点、创始人、经典和主要教义。
)(两分钟以后,找同学发言)(老师)好,时间到了,哪位同学准备好了。
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佛教的内容。
(全班半数以上的同学举手,找一名同学发言)(学生一)佛教的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主要教义是宣扬人生充满苦难,主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现在主要传播在亚洲地区。
(学生答完以后,老师结合幻灯进行简要的总结,要强调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学生二)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创始人是耶稣,主要经典是圣经,主要教义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上帝创造的,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救世主。
(学生三)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主要教义是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真主安拉决定的,教徒必须绝对顺从安拉和他的使者。
(老师)刚才三位同学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三大宗教的一些自然情况,通过刚才的介绍,使我们对宗教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想一想,三大宗教的自然情况中,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四)我认为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神,比如佛教的释迦牟尼、基督教的耶稣、伊斯兰教的安拉等等;另外,每个宗教还都有一个经典,都有一个主要的教义。
(学生五)我认为每一个宗教都要求人们服从神的统治,在这一点上它们也是相同的。
(老师)这两位同学归纳得很好,宗教虽然有很多共同点,但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即每个宗教都宣扬一个神,然后让人们服从这个神的统治。
那你们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全班同学齐声回答)没有!(老师)既然没有神,那为什么宗教还要宣扬神呢?这也就涉及到今天我们讲课的第二个内容——宗教的本质。
(板书)二、宗教的本质1、本质(老师)宗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那你们说,这种认识正确吗?(全班同学齐声回答)不正确。
(老师)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第336页,看教材上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题目是《美术试题:万能的上帝》,请大家注意看,漫画中有四个画家,其中有东方人、西方人还有非洲人、机器人,它们都在画他们心目中的上帝,可是他们画出来的结果却并不相同,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题目,会画出不同内容的画呢?下面分组讨论。
(每六个人一组讨论1分钟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老师)好,我们先讨论到这里,下面请各组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学生一)这幅漫画说明,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帝,所谓的上帝,不过是人们自己的想象,而人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想象的,所以才画出各种各样的上帝。
(学生二)我们组认为,画家之所以画出各种各样的上帝,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所用的范本不一样,这也说明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信仰着不同的宗教。
(学生三)我们组同意第一组的观点,另外,我们组还认为产生不同的上帝,还和他们的个人审美观点有关,可能他们认为这样的上帝才是最美的、最英俊的。
(老师)刚才,三个同学说得都很好,其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上帝,上帝是人们头脑中所想象出来的。
因此,宗教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社会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颠倒了的世界观。
(板书)(由于我们的学生没有学习过哲学,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唯心主义,因此在这里老师要简单的讲授。
)(老师)所谓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简单的说,就是你如何看待你周围的世界。
世界观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部分,凡是主张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凡是主张世界是有意识组成的,意识决定物质,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每一个宗教几乎都是毫无例外的宣扬,世界是由某一个具体的神所创造的,世界是由神的意志所决定的。
因此,宗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颠倒了的世界观。
(老师)既然宗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认识,那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呢?人们为什么又要信仰这种错误的认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探讨宗教产生的原因。
(板书)2、宗教产生的原因(老师)宗教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归纳:自然压迫和阶级压迫(板书)。
(老师)自然的压迫主要是指在人类的幼年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很少,有很多自然现象人们无法解释,所以产生了神灵的观念,认为是神秘的力量在控制着自然界这就产生了最初的宗教观念,比如,同学们在电视、电影上都看到过百姓到龙王庙去求雨的场面,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到龙王庙去求雨吗?(学生一)因为当时人们的自然知识比较少,不知道天为什么要降雨,还以为是龙王这个神在控制,所以要去给龙王上供,去收买他,让他发发慈悲,给降点雨。
(老师)很好,这就是产生宗教的自然原因。
(老师)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阶级压迫,也是产生宗教的原因。
(老师)我们都知道,我国封建的皇帝,往往称自己为“天子”。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二)这是因为,皇帝的官是人间最大的了,没法再大了,所以他希望自己再升一级。
(学生三)“天子”就是天的儿子,意思是说,我是上天派来管你们的,他想利用人们对上天的敬畏,来服从他的统治。
(老师)XXX同学说得很好,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剥削是非常残酷的,为了让人民服从他的阶级统治,统治阶级往往要借用宗教的力量。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宗教的神是至高无上的,借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老师)另外,(老师)通过对刚才宗教的产生原因的分析,同学们,你们说,统治阶级愿不愿意宗教在他们统治的国家中流传呢?(学生齐声回答)愿意!!(老师)为什么呢?(学生一)因为无论是统治阶级自称为天子,还是被统治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来世,都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它们的统治。
(老师)回答得很好。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我们同学已经无意识中,回答了宗教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宗教的作用。
(板书)二、宗教的作用(老师)宗教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主要的消极作用;一个是次要的积极作用。
(板书)(老师)马克思称经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学生短暂思考,此时老师提示:鸦片是一种毒品,长期服用,能够麻醉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幻觉,马克思为什么把宗教比喻成是鸦片呢?这反映了宗教的什么作用?)(学生一)马克思之所以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人民信仰宗教以后,就向老师刚才所说的,把今生的幸福寄托在了来世,起到了控制人们的精神的作用,这个作用和鸦片的作用是一样的,所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老师)很好,说得很全面。
这也就是宗教的第一个消极作用:阶级统治的工具。
(板书)在现实生活中,统治着除了利用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宣称自己是代表神来统治国家的之外,还利用宗教让人民忍受阶级压迫的痛苦,把希望都寄托在“来世”和“天国”,放弃反抗斗争,维护它们的阶级统治,所以宗教在阶级社会中,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