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1.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则称为矿区。

2.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谓之井田.井田范围,是指井田沿煤层走向的长度和倾向的水平投影宽度.一般小型矿井井田走向长度不少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少于4000m;大型矿井不少于7000m。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是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

有些生产矿井原来生产能力需要改变,因而要对狂进各生产系统的能力重新核定,核定后的综合生产能称核定生产能力。

4.从敝露的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方法,叫露天开采。

5.在煤矿地下开采中,为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总称矿山井巷。

矿山井巷可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6.井田阶段内划分一般有三种: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

7. 根据煤化程度,将所有的煤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三大类,然后再细分为无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长焰煤、褐煤14个小类.8.第二章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类1.采场----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2.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回采的场所。

3.回采工作----在采场内,为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包括破煤,装煤,运煤,工作面支护,采空区处理和辅助工序。

4.壁式体系采煤法一般具有下列主要特点:(1)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

(2)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

(3)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

(4)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地方向运出采场。

5.柱式体系采煤包括:房式采煤法,房柱式采煤法。

第二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6.爆破采煤工艺,简称“炮采”,其特点是爆破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机械化运煤,用单体支护工作面空间顶板。

7.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其特点是用采煤机械同时完成落煤和装煤工序,而运煤,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炮采工艺基本相同。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1.煤田、井田、井型的基本概念。

2.井田内的划分方式?阶段与水平的基本概念?采区、盘区、带区的基本概念?3.矿井开拓、准备及回采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4.绘图表示说明下列井巷名称:(1)立井,暗立井;(2)科井、暗斜井;(3)平硐、岩石平巷、石门;(4)采区上山、下山。

5.阶段内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各适用于何种条件?6.绘图说明矿井的主要生产系统。

第二章采煤方法的概念和分类1.简述壁式体系和柱式体系采煤法基本特征和适用性。

2.采煤方法的含义是什么?采煤方法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我国较广泛采用的采煤方法有哪几种?应用及发展概况如何?第三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艺1.长壁采煤法有那几种主要采煤工艺?说明主要特点及相互关系。

2.什么是普采工艺系统?普采工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3.什么是综采工艺系统?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有哪些?4.说明综采双滚筒采煤机割煤、进刀方式有哪几种?有何优缺点?及其实用条件?5.综采面有哪几种移架方式?及时支护与滞后支护的工艺流程是什么?6.简述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几何尺寸配套及生产能力配套的基本原则?7.试分析影响综采面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8.简述大采高、大倾角综采的工艺特点及煤壁防片帮、设备防止下滑的措施。

9.简述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技术措施。

10.简述机采工作面开机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1.试分析工作面的合理长度及影响合理长度的技术因素。

12.熟悉并掌握工作面作业规程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3.绘图说明炮采面单体支架布置形式,并解释以下各词:正悬臂支架,排距,柱距,最大最小控顶距,放顶步距,全部落垮法,采空区处理。

14.简述炮采,机采,综采选择依据。

第四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1.绘图说明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掘进顺序和生产系统。

2.不同采煤工艺对区段平巷的坡度和方向各有什么要求?3.说明区段平巷单巷布置和双巷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4.说明单工作面布置和双工作面布置的特点及应用。

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上部有区段回风平巷 区段平巷通过采区运输上 山和轨道上山与开采水平大
C1 4
2
6
A
35 1
巷相连,构成生产系统。
3、走向长壁工作面:工作 面沿倾斜布置,沿走推进。
(二)分段式
1、分段: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的倾斜方向 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煤层走向的长条, 每个长条称为分段。 分段倾斜长度=一个工作面的长度 分段走向长度=井田走向长
1、矿山井巷 — 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 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2、按倾角分类: 垂直井巷 :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倾斜井巷: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 夹角。 水平井巷: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 行。
垂直井巷
1)立井 (竖井):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垂直 巷道 。 位置:一般位于井田中央 作用:主立井 (主井): 用于提升煤炭。 副立井(副井):用于行人、运料、通风、 排放矸石。 风井、排水井、充填井。 2)暗立井:无直通地面的出口的垂直巷道 位置:两水平之间 作用:主暗立井, 副暗立井 3)溜井: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 溜煤眼 :长度短,直径小的溜井。
按矿区设计生产能力(万t/a)划分为:
特大型矿区:10003000万t/a,重点煤矿15处, 占14.4%
大型矿区:5001000万t/a,重点煤矿18处,占 17.3%
中型矿区:300500万t/a ,重点煤矿19处,占 18.3 % 小型矿区:300万t/a,重点煤矿52处,占50%
三、井田
运输巷
二、矿井生产系统
7
6
8 16 17 20 21 3 14 22 15 19 4 23 25 24 2 1
24
25 21

第1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1章.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阶段划分为采区
A C
3
C1
q q q
1 2 3
C
2
C4
J1
J J
2
3
采区划分为区段
2 6 A
C1 4
3 5 1
C1
Q1 C2 Q2 Q3
C3 J1 J2
D1 D2 D3
J1 J2
J3
采区式划分 分段式划分
J3
3.带区式划分 带区式划分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 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 生产系统的带区, 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分带内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推进。 分带内采煤工作面沿煤层倾斜推进。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 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井田划分的原则(合理尺寸、合理开发) 井田划分的原则(合理尺寸、 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 井型井田走向长度( ): 井型井田走向长度(m): 小型矿井≥1500m;中型矿井 小型矿井 ;中型矿井≥4000m; ; 大型矿井≥7000m。 大型矿井 。 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 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
F5
J1 J2 J3
F3
F1
F2
F4
带区式划分
(三)近水平煤层的井田划分 三 近水平煤层, 近水平煤层 , 井田沿倾斜方向高差 很小。 很小 。 通常沿煤层延展方向布置大 巷 , 在巷两段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 系统的块段, 这样的块段称为盘区 系统的块段 , 这样的块段称为 盘区 带区。 或带区。 盘区内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及采区 基本相同; 基本相同 ; 带区则与阶段内带区布 置基本相同。 置基本相同。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注:阶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可以减少建井 初期工程量和资金投入,缩短建井工期,并且有 利于阶段内煤层保持稳定。
4、区段间开采顺序 与阶段间开采顺序相同,分为区段间下行开采 顺序和区段间上行开采顺序。 区段间采用下行开采顺序有利于区段内煤层保 持稳定,特别是在煤层倾角较大的情况下。 5、煤层间、厚煤层分层间及煤组间开采顺序
后退式开采:分带工作面向运输大巷方向推进的 开采顺序。 前进式开采:分带工作面背向运输大巷方向推进 的开采顺序。
注:前进式与后退式的主要区别是工作面生产期 间回采巷道是预先掘出来还是在推进过程中形成。
采区、盘区或带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比较
开采顺序 优点 缺点 1、不能预先探明煤层的赋存 情况; 2、形成和维护回采巷道需要 专门的护巷技术,采煤和 形成回采巷道相互影响; 3、新风要先经过采空区内的 回采巷道进入工作面,容 易漏风。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 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以“Mt/a”表示。 矿井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划分 的矿井类型。
矿井井型的划分 特大型矿井 大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Mt/a) 3.0、4.0、5.0、6.0 及以上 1.2、1.5、1.8、2.4 0.45、0.6、0.9 0.3 及以下
1、煤层分类:
按煤层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缓倾斜煤层 <8° 8°~ 25 °
中倾斜煤层
急倾斜煤层 按煤层厚度分类 薄煤层 中厚煤层 厚煤层 按煤层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25°~ 45 °
>45°
<1.3m 1.3m ~ 3.5m >3.5m
中等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2、影响开采的因素
二、矿区开发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采空区处理
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封闭或留 设煤柱等处理,防止地表塌陷 和瓦斯积聚。
提高回采率途径和方法
加强顶板管理
优化巷道布置
减少巷道掘进量,降低煤炭损失 ,提高回采率。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控制顶板 下沉和冒落,减少煤炭损失。
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
减少留设煤柱的数量和宽度,提 高资源回收率。
合理选择采煤方法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 选择适合的采煤方法,提高资源 回收率。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
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和 安全事故。
05
通风与安全防护措施
通风系统组成及作用
通风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通风机、通风巷ຫໍສະໝຸດ 、通风构筑物等部分,共同构成 煤矿井下的通风网络。
通风作用
为井下作业地点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和有害气体, 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03
巷道布置与支护技术
巷道布置原则与方法
01
02
03
04
安全性原则
巷道布置应确保安全,避免或 减少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不
利因素的影响。
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 量降低巷道开拓量,提高煤炭
资源回收率。
高效性原则
优化巷道布置,提高运输、通 风等系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适应性原则
巷道布置应适应煤矿地质条件 和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具有
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水文地质条件及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矿,地下水对开采影响不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 杂的煤矿,地下水可能成为影响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
涌水量
涌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煤矿的排水设备和费用。涌水量较小的煤矿,排水设备 和费用相对较低;涌水量较大的煤矿,需配备大功率排水设备和建立完善的排 水系统。

煤矿开采基础知识

煤矿开采基础知识

煤矿开采基础知识煤炭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能源资源之一,但其开采并非一项轻松简单的工作。

在煤矿开采操作中,拥有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煤矿开采的基础知识。

一、煤的性质煤是一种化石燃料,是由植物经过几千万年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煤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含量不同可以分为无烟煤、焦炭、褐煤和石煤等。

在煤矿开采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煤种选择不同的开采方法。

二、煤矿开采方式煤矿开采方式通常可以分为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

在露天开采中,采煤的过程是在地面上进行的,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煤层较浅的情况。

而在井下开采中,采煤的过程是在矿井内进行的,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煤层较深的情况。

三、井下开采的基本术语1.采煤面:矿井内的开挖面,也就是煤矿开采的主要区域。

2.支护:采煤面要经过支护,支护有助于保持煤层的稳定性,减少坍塌的风险。

3.瓦斯爆炸:瓦斯是煤炭开采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容易引起爆炸,所以在采煤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监测和管理。

四、煤矿安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煤矿存在多种风险,如坍塌、火灾、瓦斯爆炸等。

因此,煤矿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煤矿的安全。

五、煤炭使用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使用范围广泛。

燃烧煤炭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可以供暖、烧烤等。

同时,煤炭也可以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

综上所述,煤矿开采是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煤的种类和地质情况选择不同的开采方式。

在采煤的过程中,要进行支护、监测,保证煤矿的安全。

同时,煤炭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中国能源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第一篇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2、第一篇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开发概述
井型 大型:120 、150 、180、 240 、300 、 400 500万t/a(其中,300万t/a及其以上 特大型) ; 中型:45、60、90万t/a; 小型: 30万t/a及其以下。
第一节
煤田开发概述
露天开采与地下(井工)开采 露天开采:从敞露的地表直接采出有用矿物的 方法。 井工开采:开凿一系列的井巷进入地下煤层, 进行开采的方法 。特点:地下作业,空间狭 小,且工作地点不断移动,有五大灾害。 剥采比:每采一吨煤需剥离的岩石工程量。 最大经济合理剥采比:6——8m3/t,按该比 例剥采成本不大于地下开采的成本。 原则:先露天后地下。
Ⅰ 阶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1区段
Ⅰ 阶段
2区段
3区段
Ⅱ 阶段
Ⅲ 阶段
采区
2 6 A
走向长壁工作面: 工作面沿倾斜布置
C1 4
35 1
沿走向推进
分段式划分
分段—在阶段范围内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 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 每个长条带称为一个分段。 每个分段 沿倾斜布 置一个工 作面。工 作面沿煤 层走向推 进。
第二节 矿山井巷名称 及井田内划分
直立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包括:立井、暗立井、溜井。
巷 道
水平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 似平行。包括:平硐、平巷、大巷、 石门、煤门。
倾斜巷道: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 定的夹角的巷道。包括:斜井、采区上 下山。
巷道分类
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竖井。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 。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任务的暗井。 平硐: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水平巷道。 平巷: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石门:布置在岩层中和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 道。 煤门:布置在煤层中和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 道。

煤矿开采的基本知识

煤矿开采的基本知识

煤矿开采的基本知识一、井田开拓基本知识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3、矿区开发;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4、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5、立井: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6、暗立井: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垂直巷道7、斜井: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8、暗斜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用来联系上、下两个水平并担负提升任务的斜巷9、上山\下山:服务于一个采盘区的倾斜巷道,上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上的煤层;下山用于开采其开采水平以下的煤层11、平硐: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12、石门:不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其长轴线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岩石平巷13、煤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煤层平巷14、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岩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15、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服务的巷道16、准备巷道;为采区、一个以上区段、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17、回采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18、矿井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巷道线路及其设施19、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一个阶段20、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21、开采水平;简称水平,指地下采煤时,将井田沿倾斜方向按一定高度划分的开采范围22、采区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采区23、分段式划分;在阶段范围内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带,每个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24、带区式划分;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带区,带区内又划分成为若干个倾斜分带,每个分带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

煤矿开采学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学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学基本知识第一章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

2.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3.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年生产煤炭的数量,以“Mt/a”表示。

4.开采水平:把开掘有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的水平面,称为开采水平。

5.阶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一定的水平标高把井田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建立矿井的回风水平,在阶段的下部建立矿井的运输水平。

每一个长条带叫一个阶段。

6.区段:沿着倾斜方向按照一定的斜长把采区或盘区划分为若干个走向的小长条,并在长条带的上部掘进工作面的回风平巷,在长条的下部掘进工作面的运输平巷。

每一个小长条叫一个区段。

7.分带: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直接划分成若干个倾斜条带,每一个条带的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倾斜条带称为分带。

8.分段:在阶段内不划分成采区,而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走向条块,每一个条块的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分段。

9.区段:在采区或盘区内,沿采区上山或盘区上山(石门)划分若干个条块,每一个条块宽度可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条块叫区段。

10.石门:在岩层中开掘的垂直或斜交于岩层走向的水平巷道,称为石门。

11.主井:专用于提升煤炭的井筒叫主井12.副井:专用于提升矸石、下放设备器材、升降人员等辅助提升工作的叫做副井13.斜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倾斜巷道14.立井:为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直立巷道15.矿井的生产能力:矿井设计年产量16.平峒:直接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

17.井底车场:井下主要运输巷道与井筒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18.大巷:为全水平或水平的一翼服务,平行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巷道。

布置在煤层中的叫煤层大巷,布置在岩层中的叫岩石大巷。

19.主要石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采区(盘区)服务的石门。

20.煤门:在厚煤层内开凿的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巷道。

-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1煤矿开采基本知识

一、煤田、矿区、井田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2.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3.井田:划归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部分煤田。

三、煤层的分类(1)按煤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缓倾斜(含近水平)、倾斜煤层和急斜煤层。

地下开采近水平煤层 8°以下缓倾斜煤层 8°~ 25°倾斜煤层 25°~ 45°急倾斜煤层 45°以上(2)按开采煤层的厚度大小,可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地下开采 (m)薄煤层 1.3以下中厚煤层 1.3 ~ 3.5厚煤层 3.5以上(3)按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极不稳定煤层。

四、矿山井巷名称矿山井巷:在地下开采中,为解决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需要而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形态分类按井巷的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分为直立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三类。

1、直立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2、水平巷道3、倾斜巷道:巷道长轴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夹角,如斜井、上山、下山、斜巷等。

4、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通地表的地下巷道(有水平的,也有倾斜的),如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二)按服务范围分类矿山巷道按服务范围不同,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1个以上采区服务的巷道。

准备巷道:为一个采区或几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回采巷道: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一)井下生产系统1、运煤系统:25-20-14-12-5-4-3-12、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12-3-4-5-9-11-15-19-20-25;污风-23-17-8-7-6-排入大气。

3、运料排矸系统:2-3-4-5-9-11-15-23-254、排水系统:20-22-21-15-11-9-5-4-2第二节煤田划分为井田二、井田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2、井田尺寸应合理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关系(特别是深部和浅部)三、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一)垂直划分(二)水平划分三)按煤组划分(四)按自然条件划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1、阶段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

煤矿开采基本理论及概念

煤矿开采基本理论及概念
• Nhomakorabea—垂直划分;
•2—水平划分;
•3—煤组划分;
•4
•4—以断层为界
•图2-2 人为划分井田境界
二、井田内的划分
• 1.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阶段:是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 注:每个阶段都必须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
开采水平:通常是指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承 担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有时简称 为“水平”。或称运输水 平、回风水平等。注:水平用标高来表示。
•富量煤田:面积大、储量丰富的煤田。 •煤 田 •限量煤田:面积小、储量少、由一个矿井开采

一、煤田开发的概念
(2)井田 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3)矿区 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称为矿区。
•富量煤田划归一个矿区,如抚顺和平顶山矿区。
•矿区 •富量煤田划分为几个矿区,如渭北煤田划分给铜川、
一、煤田开发的概念
2)按煤层厚度分类 极薄煤层 薄煤层 中厚煤层 厚煤层 特厚煤层
0.3~0.5 0.5<1.3m 1.3m ~ 3.5m 3.5m~8.0m
>8.0m
•NOTE:矿体按厚度划分可分为以下5种:
• ①极薄矿体
厚度小于0.8m,
• ②薄矿体
厚度为0.8~5m
• ③中厚矿体
厚度为5~15m
井巷。 根据井巷长轴线与水平面的关系,矿山井巷可分为垂直巷道、
水平巷道及倾斜巷道。
•图2-9 矿山井巷 •1—立井;2—斜井;3— 平硐;4—暗立井;5—溜 井;6—石门;7—煤门; 8—煤仓;9—上山;10— 下山;11—风井;12—岩 石平巷;13—煤层平巷
三、矿井生产的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2.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类型
(4)按采空区处理方法分:
全部垮落采煤法 煤柱支撑(刀柱)采煤法 充填采煤法
青春是我们约定制造共同的回忆 镶嵌在青春的纪念册里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sad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LOREM IPSUM DOLOR
01
Lorem ipsum
02
Lorem ipsum
03
Lorem ipsum
2.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类型
(5)按工作面布置和推进方向分:
走向长 壁采煤 法
倾斜长 壁采煤 法
(二)柱式体系采煤法
柱式体系采煤法又称为短壁体系采煤法,是以房、柱间隔采煤为主要 特征,常见的有巷柱式、房式、房柱式采煤法。
作面采煤为主要特征,是目前我国应 用最普遍的一种采煤方法,其产量约 占到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的95%以上。
(一)壁式体系采煤法
1、壁式采煤法的特点:
( 1 )在采煤工作面的两端各
至少布置一条巷道,构成完整 的生产系统。 ( 2 )采煤工作面长度较长, 一般在80~250m以上。
(一)壁式体系采煤法
1、壁式采煤法的特点: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in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doe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noi aliqua Ut enim ipsum dolor ipsum do.
2.壁式体系采煤法的
地下开采 露天开采 近水平煤层 α<8° α<5° 缓倾斜煤层 8° ~ 25° 5°~ 10° 倾斜煤层 25° ~ 45° 10° ~ 45° 急倾斜煤层 α > 45° α> 近水平煤层采煤法 45°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 按大断层、大的褶曲轴、岩浆侵入区和无煤带等划分 井田,这是优先考虑的方法。
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
➢ 为了便于不同矿井划分水平,通常按煤层赋存深浅划 分,即按某一标高划分,有时按煤层的不同产状(如 倾角),结合储量分布划整理分课件井田。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 划分井田境界的方法
分为浅部和深部两部分。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建 井,这样可节省初期投资。浅部矿井井型及范围可比深部矿井 小。当需要加大开发强度,必须在浅部、深部同时建井或浅部 已有矿井开发需要在深部另建新井时,应考虑浅部矿井的发展 余地,不使浅部矿井过早报废。 ➢ 总之,要全面规划,处理好浅部与深部矿井、新矿井与老矿井 之间的关系,为矿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好条件。
几个限量煤田组成一个矿区,如六盘水矿区等。
➢ 矿区根据储量、赋存条件、煤炭市场需求量和投资环境等
情况,确定矿区规模、划分井田,规划井田开采方式,规
划矿井或露天矿建顺序,确定矿区附属企业的类别、数目
和生产规模,建设过程等,总称为矿区开发。 整理课件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 划分原则
整理课件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一) 划分原则
(6) 直(折)线原则 ➢ 井田境界的划分应有利于矿井开采,在不受地质
条件限制时,一般应以直线或折线作为井田边界, 尽量避免曲线,以利于矿井设计和生产管理。
整理课件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 划分井田境界的方法 ➢ 以划分原则为基础,用以下方法划分井田。 1.按地质构造划分
整理课件
第一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
二、煤田划分为井田

第一篇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篇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1)、小型井:9、15、21、30(万t/a); 2)、中型井:45、60、90(万t/a); 3)、大型井:120、150、180、240(万t/a); 4)、特大型井:300、400、500、600、800、
1000、1200、1500、2000、5000(万t/a)。而 1200、1500、2000、5000(万t/a)的矿井多数为 露天矿井。(转化成Mt/a)
(3)划分为分段
分段:当井田的走向长度比较短时,如达到4000m以下,并且沿走向没有沿倾斜方向的断 层,则沿倾斜方向每隔100m~350m,划分成可以进行开采的单元,每一个单元称为一个 分段;图1-8
3)、采区内的划分
划分为区段:在采区范围内,按一定标高,沿倾斜方向每隔一 定的距离,一般为100m~350m,将采区划分为沿走向的若干个 长条部分,每一个部分称为区段;图1-9。 2、近水平煤层的划分: 1)、划分为盘区 盘区:在近水平煤层中,不能划分为阶段,在大致是煤层的倾斜 方向上,在大约3000 m~4000m的范围内,在中部布置开采水平 大巷(可以有回风大巷),然后在大巷两侧沿大致走向方向,每 隔1000m~4000m,划分成具有相对独立生产系统的单元,每一 个单元称为盘区;(图1-10)(如果沿倾斜方向的距离大于5000 m,可以考虑布置两条大巷) 2)划分为条带:大巷两侧沿大致走向方向,根据地质条件和设备 水平等条件的不同,沿走向每隔100m~350m,划分成可以进行 开采的单元,每一个单元称为条带;(图1-6)
同非近水平煤层的情况一样,每一个分段布置一个工作面,沿走向从井 田的一侧向另一侧推进、采煤,直到井田边界。(图1-13)
4)、盘区内的划分
划分为区段:在盘区范围内,沿大致倾斜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一般为 150m~350m,将采区划分为沿走向的若干个长条部分,每一个部分称 为区段;(同采区的情况图1-9)

01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01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采矿教研室13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1 水 平 -150 二
水 平 -300 三
+ 150 2 _ 水 平 +0 一
水平投影图
采矿教研室14
侧视图
井田划分为阶段示意图
地表
煤层
阶段的走向长等于井田的走向长 阶段下部布置运输大巷,阶段上部布置回风大巷
采矿教研室15
(二)阶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再划分
A C3 q1 C 1 q 2 C2 q3 C4
J1 J2 J3
采矿教研室16
阶段内的再划分示意图 阶段先划分为采区,采区再划分为区段
1区段 2区段 3区段
Ⅰ 阶段
立体图
Ⅱ 阶段
Ⅲ 阶段
1区段
Ⅰ 阶段
2区段
3区段
水平投影图
Ⅱ 阶段
Ⅲ 阶段
采矿教研室17
1、采区式划分
采区与区段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 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每一块叫一个采区。 采区斜长=阶段斜长(可达1000m) 采区走向=400m~5000m 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上部有区段回风 输平巷、区段平巷与采区的斜巷相连(运输 上山和轨道上山)
采矿教研室5
井型划分
井型 生产能力(万t / a,Mt / a) 大型矿井: 120、150 、180 、240 、300、 400、 500、600及以上
中型矿井: 45 、 60 、90 。 小型矿井: ≤30。
采矿教研室6
矿井年产量
矿井生产能力(万t/a):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矿井实际生产能力 矿井年产量(万t/a): 矿井实际生产的煤炭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
15
高等教育
16
阶段与水平的区别:
高等教育
17
三、阶段内的再划分
高等教育
18
1、采区式划分 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
产系统的开采块段,每一开采块段称为一个采区。 注:采区的倾斜长度就是阶段的斜长。
C4 C6
高等教育
19
区段:是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注:阶段与区段不同。
溜井:是一种专门用来由高到低溜放煤炭的暗 立井。其中高度不大、直径较小的溜井成为溜煤眼。
高等教育
28
2、水平巷道
水平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近似平行,如平硐、
平巷和石门等。
平硐:是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
作用类似于立井,有主平硐、副平硐、排水平硐和
通风平硐等。
平巷:是地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其长轴
8
3、矿区建设规模:矿区均衡生产的规模,应 与矿区的均衡生产服务年限相适应。
矿区规模划分 亿吨级矿区
设计生产能力(Mt/a) 神华集团、中煤集团 、同煤集团
特大型矿区 大型矿区 中型矿区 小型矿区
10~30 5~10 3~5 3
矿区建设规模和生产服务年限对照表
矿区建设规模 (Mt/a)
>15 10~15 8~10 5~8 3~5
盘区就是近水平煤层的采区。
高等教育
23
盘区(带区)式划分
高等教育
24
在我国新建的一批高产高效矿井中,一般布置 三条大巷,一条运煤,一条辅助,第三条用于回风, 大巷两侧不再划分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是直接布 置工作面。
根据煤层倾角条件,井田内的不同区域可分别 划分为采区、盘区或带区。
高等教育
25
第三节 矿井生产的概念
井田的倾斜宽度是井田沿煤层倾斜方向的水平 投影宽度。
井田的面积与矿井的井型有关。
高等教育
14
二、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阶段: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 的一部分井田。
注:每个阶段都必须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 开采水平:通常指布置有井底车场和阶段运输 大巷、并且承担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有时简称 为“水平”。 注:水平用标高来表示。
高等教育
1
煤矿开采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煤田开发的概念 第二节 井田内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第三节 矿井生产的概念 第四节 采煤方法分类
高等教育
2
第一节 煤田开发的概念
一、煤层赋存特征及影响开采的地质因素 二、矿区开发 三、井田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井型 五、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
高等教育
3
一、煤层赋存特征及影响开采的地质因素
阶段与区段的区别:
高等教育
20
2、带区式划分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适合于布 置采煤工作面的长条,每一个长条称为一个分带。分 带相当于采区内的区段旋转了90 °。
高等教育
21
注意区分:
高等教育
22
四、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带区或分带
在近水平煤层条件下,由于井田沿倾斜的高 差较小,局部范围内煤层的走向又变化较大,井 田很难以一定的标高为界划分为若干阶段,则要 将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带区或分带。
一、矿井井巷的基本概念 二、矿井生产系统 三、开采顺序
高等教育
26
一、矿井井巷
高等教育
27
1、直立巷道
直立巷道的长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如立井、暗 立井和溜井。
立井: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直立巷道,又 称竖井(按功能分为主立井、副立井、风井、排水井、 充填井等)。
暗立井:不与地面直通的直立巷道,其用途同 立井。
高等教育
12
第二节 井田内的划分及开采顺序
一、井田尺寸 二、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 三、阶段内的再划分 四、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带区或分带
高等教育
13
一、井田尺寸
井田尺寸由井田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和面积来 反映。
井田走向长度是表征矿井开采范围的重要参数, 要与一定时间内的开采技术及装备水平相适应,根 据目前开采技术水平,大型矿井井田的走向长度不 少于8km,中型矿井不少于4km。
1.3m ~ 3.5m >3.5m
按煤层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中等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高等教育
极不稳定煤层
5
2、影响开采的因素
高等教育
6
二、矿区开发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
1、矿区煤田构成分类:
煤田构成分类
实例
单一煤田矿区 平顶山矿区、抚顺矿区、徐州矿区等
两个煤田矿区 北票等矿区
多个煤田矿区 六盘水矿区等
高等教育
11
五、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
地下开采:通过由地面向地下开掘井巷采出 煤炭的方法称为地下开采,又称为井工开采。
露天开采:直接从地表揭露并采出煤炭的方 法称为露天开采。
与露天开采相比,地下开采要复杂和困难。 当煤层厚度达到一定值,直接出露地表,或其覆 盖层较薄、开采煤层与覆盖层采剥量之比在经济 上有利时,就可以考虑采用露天开采。
均衡生产服务年限
/a
90 80 70 70 60
高等教育
1~3
50
9
三、井田
井田: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 矿井: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 装备、地面建筑和构筑物的总称。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井型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矿井在单 位时间内采出的煤炭数量,以“Mt/a”表示。
矿井井型: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划分 的矿井类型。
高等教育
10
矿井井型的划分 特大型矿井 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 小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Mt/a) 3.0、4.0、5.0、6.0 及以上 1.2、1.5、1.8、2.4 0.45、0.6、0.9 0.3 及以下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大小直接关系到基建规模和
投资多少,影响到矿井整个生产期间的技术经济面 貌,确定井型和矿井生产能力是矿区总体设计的一 个重要内容。
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 的含煤系分布区。
煤田中的煤层数目、层间距和赋存特 征各不相同。我国多数煤矿开采的是多煤层 煤田。
高等教育
4
1、煤层分类:
按煤层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8°
缓倾斜煤层
8°~ 25 °
中倾斜煤层
25°~ 45 °
急倾斜煤层
>45°
薄煤层 中厚煤层
厚煤层
按煤层厚度分类 <1.3m
部分煤田矿区 神东矿区、松藻矿区、铜川矿区、 韩城矿区等
高等教育
7
2、矿区煤种分类
矿区煤种分类 焦煤矿区 烟煤矿区
无烟煤矿区 褐煤矿区
矿区数量 重点煤矿28处 重点煤矿24处 重点煤矿11处 重点煤矿5处
实例 西山、霍州、临汾、吕梁等
兖州、平顶山等 晋城、阳泉、郑州、永城等
霍林河、小龙潭等
பைடு நூலகம்高等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