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应答类型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类型及其特点
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是固有性免疫应答,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二是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为特异性免疫。
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特征是:
(1)无特异性,作用广泛;
(2)先天具备;
(3)初次与抗原接触即能发挥效应,但无记忆性;
(4)可稳定遗传;
(5)同一物种的正常个体间差异不大。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也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其特征是:
(1)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
(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
(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仍存在于体内的记忆细
胞产生免疫效应,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
(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
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该过程称为被动免疫)。
(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
终止。
特异性免疫—免疫应答(动物微生物课件)
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 二次免疫
抗原
直接刺激
B细胞 吞噬细胞 呈递抗原 T细胞 淋巴因子
摄取、处理
特异性结合
记忆细胞
增殖 分化 二次 应答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三、体液免疫应答特点 •1.BC对TD-Ag的免疫应答特 点 大多数天然蛋白
质抗原都属于 TD-Ag,TD-Ag刺 激B细胞发生免 疫应答必须有Th 细胞辅助,如动 画所示。
产生效应方式 抗原类型
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 原结合
宿主细胞外的病原体 和毒素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 触,使靶细胞破裂, 释放淋巴因子
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 细胞、癌细胞和异体 细胞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
•各自有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机体后,首先诱发体液免疫,因为T细胞 不能识别入侵的病毒等抗原。在病毒感染中,体液免疫可阻止病毒的 血行播散,要彻底消灭病毒却需依赖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Ag识别阶段):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递呈和特异性识别。 反应阶段(增生分化阶段):指免疫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 信号,自身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 效应阶段:引发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
三、免疫应答结果
抗原进入机体与免疫细胞作用,可能产生3种结果: 1.正常免疫应答: 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对机体起免疫保护作用。 2.免疫耐受: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 答状态,称为免疫耐受。 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的耐受遭破坏或对致病抗原(如肿瘤抗原或病毒 抗原)产生耐受,均可导致某些病理过程的发生。 3.病理性免疫应答: 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并伴有较强的炎症反应或组织损伤(变态反应), 对机体造成免疫损伤。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第1节免疫应答的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受MHC限制,其抗原特异性表现在:应答的启动来自特异性抗原刺激应答效应的靶目标为特异性抗原:抗体仅与诱导它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发生反应;CTL仅杀伤和破坏表达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应答的结局是清除特异性抗原异物。
免疫应答特异性的本质是:TCR、BCR特异性识别抗原多肽,从而导致特异性T、B细胞克隆激活,即一种TCR或BCR仅能特异性识别一种抗原表位。
因此,TCR、BCR多样性是保证机体对种类繁多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的分子基础。
第2节免疫应答的记忆性免疫应答的记忆性:机体对抗原产生初次应答后,所接受的活化信息及产生的效应信息可存留于免疫系统,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强烈、持久地发生应答。
免疫记忆的物质基础:记忆T/B细胞。
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抵抗病原体多次入侵有重要意义,是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记忆的特点1、强而迅速的再次应答2、抗原原罪现象:当机体遇到稍微改变的病原体时,仍优先启动免疫记忆细胞参与应答,因此可抑制更为高效的针对新表位的免疫应答。
只有当机体遭遇缺乏初始病原全部表位的新病原时,此抑制效应才被打破。
第3节免疫耐受性Owen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所致免疫耐受现象。
见于异卵双生小牛,究其原因,发现该异卵双生小牛的胎盘血管相互融合,血液自由交流,呈自然连体共生,这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
这种生来即已具有的、对某一抗原的特异性无反应性称为天然免疫耐受。
处于发育阶段的免疫细胞若接触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为人工免疫耐受。
该实验证实了Burnet的推测——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自身免疫应答细胞接触自身抗原后,会被克隆清除,形成对自身抗原的天然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可视为免疫应答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叫负应答。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性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负免疫应答)。
表现为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应答。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1.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对特定抗原的特异性反应。
不同的抗原会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即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对不同抗原有不同的免疫防御能力,形成了免疫记忆。
2.多样性: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抗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及肿瘤细胞等。
这种多样性是由于机体内存在数以百万计的特异性淋巴细胞,每个淋巴细胞均能产生针对其中一种特定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3.认识和记忆: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即一旦机体接触过其中一种抗原,就能在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迅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对抗原进行防御,形成免疫记忆。
这种记忆是由长寿命的记忆淋巴细胞实现的。
4.柔顺性: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灵活应对抗原的变化。
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产生不同的抗体或表位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从而应对不同抗原的变异。
1.抗原呈递和抗原递呈:特异性免疫应答需要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给淋巴细胞。
抗原递呈细胞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
这些细胞会内化抗原,并将其分解成小的抗原肽片段,然后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呈递给T淋巴细胞。
2.T细胞的活化:抗原递呈细胞将抗原肽片段呈递给T细胞上的T细胞受体(TCR)。
一旦抗原肽片段与TCR结合,会激活T细胞并产生细胞信号传导,包括钙离子流入、激活细胞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激活。
这些信号会促使T细胞增殖和分化,分化成不同类型的效应T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
3.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一旦Th细胞被激活,它可以与B细胞相互作用,促进B细胞活化和增殖。
受到Th细胞的刺激,B细胞会分化成浆细胞,开始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
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中和毒素、阻止病原体侵入细胞和其他效应,起到抗体介导的免疫效应。
4.细胞免疫效应:特异性免疫应答还包括细胞免疫效应。
第六章 免疫应答
一、抗体产生的动力学
初次应答:指某种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内引起 初次应答: 抗体产生的过程。 抗体产生的过程。 再次应答:机体再次接触与第一次相同抗原时, 再次应答:机体再次接触与第一次相同抗原时, 体内产生抗体的过程为再次应答。 体内产生抗体的过程为再次应答。 回忆应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一段时间后, 回忆应答: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一段时间后, 在体内逐渐消失, 在体内逐渐消失,此时机体若再次接 触相同的抗原物质, 触相同的抗原物质,可使已消失的抗 体快速回升,称为抗体的回忆应答。 体快速回升,称为抗体的回忆应答。
细胞毒性T 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杀伤靶细胞
1.CTL释放细胞毒蛋白对靶细胞的直接作用( 1.CTL释放细胞毒蛋白对靶细胞的直接作用(即 释放细胞毒蛋白对靶细胞的直接作用 穿孔素 -粒酶系统效应 ) 2.CTL上的膜结合 2.CTL上的膜结合Fas配体与靶细胞表面的Fas受 上的膜结合Fas配体与靶细胞表面的 配体与靶细胞表面的Fas受 体相互作用( FasL/Fas系统 体相互作用(即FasL/Fas系统 )
二、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表现形式
参与免疫应答主要是T 参与免疫应答主要是T、B细胞及巨噬细胞 等辅佐细胞。 等辅佐细胞。 表现形式为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表现形式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 1.特异性 1.特异性 免疫应答特点: 2.具有一定免疫期 免疫应答特点: 2.具有一定免疫期 3.具有免疫记忆 3.具有免疫记忆
(二)再次应答的特点: 再次应答的特点:
1. 潜伏期显著缩短。 潜伏期显著缩短。 2.抗体含量高,且维持时间长。 2.抗体含量高,且维持时间长。 抗体含量高 3.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而IgM很少。 3.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 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大部分为IgG, IgM很少 很少。
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一、引言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外来抗原进行防御的重要过程,它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记忆性。
本文就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 抗原递呈抗原递呈是免疫应答的第一步,当机体受到外来抗原侵袭后,它们会被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专门的抗原递呈细胞摄取并加工处理。
然后这些抗原会被呈现在这些细胞表面上,并与MHC 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
2. 激活T细胞T细胞是免疫应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细胞,它可以识别并杀死感染机体的细胞。
当MHC分子与抗原结合后,它们会被呈现给T细胞,从而激活T细胞。
激活后的T细胞可以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类型,如Th1、Th2、Th17等。
3. 激活B细胞B细胞是免疫应答中另一种重要的细胞,它可以分泌抗体来中和外来抗原。
当B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它们会被激活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抗体来中和外来抗原,而记忆B细胞则可以长期保存对该抗原的记忆,以便在下次再次遭遇该抗原时更快速地进行应答。
4. 免疫效应激活后的T细胞和B细胞会产生一系列免疫效应,如Th1型反应、Th2型反应等。
这些效应可以促进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其他免疫系统成分的参与,并最终达到清除外来抗原的目的。
三、免疫应答的特点1. 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它只对特定的外来抗原进行识别和攻击。
这是由于T、B细胞具有非常特定的受体,在接触到相应的抗原时才能被激活。
2. 记忆性免疫应答具有很高的记忆性,它可以在第一次接触到某个抗原后形成对该抗原的记忆,以便在下次再次遭遇该抗原时更快速地进行应答,从而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
3. 增强性免疫应答具有增强性,即每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时,机体对该抗原的应答会更加迅速和有效。
这是由于记忆B细胞和T细胞能够更快速地被激活并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4. 调节性免疫应答具有调节性,它可以通过Th1、Th2、Th17等不同类型T细胞产生不同类型的效应分子来调节机体对外来抗原的攻击力度,从而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②重组酶—特异性识别并切除RSS
等位排斥和同种型排斥 等位排斥
指B细胞中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轻链
或重链基因,其中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得到表 达。保证一个B细胞只表达一种轻链和一种重链。
同种型排斥 指κ轻链和λ轻链之间的排斥,
一个B细胞只能表达其中一种κ链或链。
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class switching,isotype switching)
Vk
Germline
Jk
Ck
Rearranged 1° transcript
Spliced mRNA
Ig重链V区基因重排
Cm
VH 1-123
DH1-27
JH 1-9
Ig重链C区基因重排
Cm Primary transcript RNA AAAAA
Each domain of the H chain is encoded by a separate exon
类别转换
抗原激活B细胞后,膜上表达
和分泌的Ig类别会从IgM转换成IgG、IgA、
IgE等其它类别或亚类的Ig,即Ig的V区不 变C区发生转换,这种现象称类别转换。
膜型Ig和分泌型Ig重链基因重排
发生时间:在转录加工中造成 由两个外显子决定(SC分泌型、MC膜型)
在转录时,若是转录到SC,则为分泌型Ig。
C基因组成
BCR、TCR基因的重排
重排发生在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过程中 BCR和TCR胚系基因中隔开的V、(D)、J基因片 段通过基因片段的重排,形成V(D)J连接重排后 的DNA。
转录初级RNA,剪接形成mRNA(含C基因)
翻译为重链( β、δ链)或轻链( α、γ链)
免疫应答的特点及调节
免疫疗法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自身免疫性疾病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免 疫应答特点是开发新型免疫治疗的关键。已 有一些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疗法获批 用于临床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 化症等。未来可以期待更多的免疫疗法用于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感染性疾病
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够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 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从而启动免疫反应。
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
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白细胞,它们通过 识别抗原与自身细胞的结合,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
记忆性
免疫记忆
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当身体再 次遭遇相同的病原体时,免疫系 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发动攻击 ,这有助于身体更快地清除病原
免疫缺陷与疾病
免疫缺陷
是指免疫系统存在缺陷,导致机体无法有效地抵御感染和疾病。这种缺陷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感染 等原因引起的。
免疫缺陷疾病
是指由于免疫缺陷而引发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等。
过敏反应与超敏反应
过敏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这 种反应通常在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
共同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和应激反应。
04 免疫应答的异常及疾病发 生
免疫过强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过强
是指免疫系统对外部抗原的应答过于强 烈,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免疫细胞和抗 体,从而引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这 种情况通常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
VS
自身免疫病
是一种由于免疫过强而引发的疾病,其中 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组织视为外来抗原 并进行攻击,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免疫学第十三章-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二、 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和形成机制 胚胎发育期形成的免疫耐受原则上可长期持续,不会轻
易打破。而后天形成的耐受,可持续一段时间,可随诱导因 素的消失而解除。
1. 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 ① Tm(memory T cell)比Tn( naïve T cell)更易激活,所需
抗原浓度较低; ② Tm对协同刺激信号的依赖性较Tn低; ③ Tm分泌的CK更多,且对CK更敏感; ④ Tn寿命短,Tm寿命长, CK(IL-15)维持其生存; ⑤ 记忆CD8+T细胞的维持无需CD4+T细胞辅助。
中枢耐受
(2)外周耐受
① 克隆清除和免疫忽视
• 克隆清除是指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有 高亲和力,且浓度高时,经APC提呈,可致此类T细胞 克隆清除(delection)。
• 若T细胞克隆的TCR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的亲和力低, 且浓度很低时,经APC提呈,不足以活化相应的T细胞, 这种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抗原并存,在正常 情况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免疫忽视 (immunological ignorance)。
抗原剂量与免疫耐受
T细胞和B细胞耐受比较
• T细胞耐受易于诱导,所需抗原剂量低,耐受持 续时间长(数月-数年)
• B细胞耐受,所需抗原剂量较大,持续时间短 (数周) 抗原性质
• 蛋白单体易诱导免疫耐受,可溶性抗原较颗粒性 抗原诱导免疫耐受。 抗原免疫途径
• 口腔、静脉注射解聚的抗原容易诱导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实验的诱导
(3)免疫耐受诱导条件 ① 抗原因素
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的一种防御机制。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异性:免疫应答是特异的,针对特定的病原体。
当人体感染病原体后,通过适当的免疫细胞和分子,会产生特定抗体来识别、结合和消灭该病原体。
2.记忆性:免疫应答具有记忆性,即在第一次遭遇病原体后,免疫系统会生成抗体和记忆性T细胞。
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感染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病原体,从而提供持久的免疫防御。
3.免疫选择性: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人体能够选择生成特定类型的抗体来对抗特定的病原体。
这是通过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存在大量不同的抗体基因重组来实现的。
1.病原体侵入: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它会被抗原呈递细胞(例如树突状细胞)摄取并分解成抗原片段。
2.抗原呈递:抗原片段会被抗原呈递细胞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呈递到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
3.T细胞激活:抗原特异性T细胞与抗原片段结合后,会被激活并开始扩增。
激活的T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T细胞,通过产生细胞毒蛋白杀伤感染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反应。
4.抗体产生:B淋巴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抗体受体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激活并开始分化为浆细胞,大量产生特异性抗体。
5.抗原中和和清除: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中和病原体的毒性或抑制其入侵机体细胞。
免疫细胞也可以通过吞噬病原体或释放细胞毒素进行直接清除。
6.免疫调节:为了保持免疫应答的平衡,机体需要免疫调节。
这是通过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来实现的,它们能够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免疫应答是一种复杂而精确的机体防御机制,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和免疫选择性等特点。
它涉及到多个细胞和分子的协同作用,通过激活T细胞和产生抗体来对抗侵入的病原体。
免疫应答的理解对于研究和治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以及疫苗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感染和疾病的一种防御机制,它是一种复杂的、多组分的反应过程。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
它的特点包括高度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和调节性。
免疫识别是免疫应答的第一步,它是机体辨认并识别出外源抗原或内源抗原的过程。
外源抗原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分子或结构,内源抗原可以是异常细胞产生的抗原。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抗原的特定结构,如表面抗原、肽段及糖蛋白等,在机体中调动起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是针对被识别出的抗原的一系列复杂反应。
它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参与,其中细胞毒性T细胞(CD8+T细胞)能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T细胞)则能分化为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等,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从而激活不同的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参与,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抗原或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主要包括免疫活化、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三个阶段。
免疫活化是机体对抗原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当机体识别到抗原后,抗原呈现细胞(如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的片段结合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上,在其表面呈现给T细胞。
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与MHC-抗原复合物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
激活的T细胞会进一步扩增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免疫效应是机体对抗原进行攻击和清除的过程。
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素、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在体液免疫中,抗体能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直接中和抗原或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此外,效应T细胞还能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吞噬细胞,促进这些细胞的杀伤活性。
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机体还会形成免疫记忆。
这是指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再次暴露会迅速产生更加快速和强大的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主要由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组成,它们能长期存留于体内。
医学免疫学填空+简答+知识点
1. 免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排除抗原异物,以维护机体自身平衡和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 免疫的分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 免疫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4.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5.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6.免疫器官按功能分类: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7.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8. 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9.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10.淋巴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成熟后,经血液循环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经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
1.免疫系统是由__免疫器官__、__免疫细胞____、_免疫分子___组成。
2. 胸腺是_T___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骨髓是__B___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
3.免疫应答可分为B 细胞介导的__体液_____免疫应答和T 细胞介导的___细胞____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4.可通过ADCC作用介导细胞毒作用的细胞是__NK细胞_____。
5.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达的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是__IgM_____和__IgD______。
6.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是___免疫原性_________和__免疫反应性____,同时具有两种特性的抗原属于__完全抗原__________。
7.根据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 细胞协助,可将抗原分为__TD-Ag__________和___TI-Ag_________。
8. 在五类免疫球蛋白中,含量最高的是_IgG___________,分子量最大的是___IgM_________,参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是___sIgA_________。
9.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的两个相同的__Fab_______片段和一个___Fc______片段。
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应答是机体对于外来入侵物质的一种保护反应。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特异性:免疫应答对不同的抗原有选择性地作出反应。
每种抗原都有特异的抗体来识别和结合。
这种特异性的机制是由于免疫系统中存在多样性的抗体。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时,免疫应答才会被激发。
2.记忆性:一旦机体被其中一种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会产生记忆细胞。
这些细胞具有长期存活的能力,并且能够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作出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感染其中一种疾病后,会相对较少再次感染同一疾病的原因。
3.多样性:免疫系统具有非常高的多样性。
我们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数百万种不同的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去对抗它们。
这种多样性是由于基因重组和突变的机制,使得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病原体。
4.敏感性:免疫系统对于极小量的抗原也能够作出反应。
即使只有几个分子的抗原也足以激发免疫应答。
这种敏感性是由于免疫系统中存在的抗原受体对抗原的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在细胞免疫应答中,T细胞会通过识别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抗原,在抗原递呈过程中,T细胞受体(TCR)会与MHC分子上的抗原结合,从而激活T细胞。
激活的T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如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来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清除和消灭。
细胞免疫应答主要针对体内的感染和异常细胞。
在体液免疫应答中,B细胞会通过其表面的抗体来识别和结合抗原。
一旦抗原与抗体结合,B细胞就会被激活,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来中和病原体或标记细胞供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此外,部分B细胞还能够分化为记忆B细胞,以便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产生抗体。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针对体外的病原体。
总结起来,免疫应答的特点主要包括特异性、记忆性、多样性和敏感性。
通过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个分支,免疫系统能够对抗各种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机体免疫防御的基本原理,也为抗感染疾病和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指导。
兽医免疫学06.特异性免疫应答
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 初次应答
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也就是某种抗原首次进入体内引 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
初次应答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具有潜伏期: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在一定时期内体内 查不到抗体或抗体产生很少,这一时期称为潜伏期。 B. 先IgM后IgG:初次应答最早产生的抗体为IgM,可在几 天内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接着才产生IgG,即IgG抗体产 生的潜伏期比IgM长。 C. 总量低维持短: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总量较低,维持时 间也较短。其中IgM的维持时间最短,IgG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Ir)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参与,并在遗传基因的调控下进 行,它包括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 疫应答。便于理解,一般将免疫应答的发生过程认为地分为三 个阶段:
致敏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这三阶段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且目前还有很多环节尚未 清楚。
兽医免疫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绪论 抗原 免疫系统 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变态反应 免疫学实验技术 免疫学防治技术
第六章 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免疫耐受 免疫调节
3.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淋巴细胞借助其表面TCR识别抗原多肽-MHC II分子; B淋巴细胞借助其表面SmIg识别TI抗原和TD抗原。
(二)反应阶段 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
免疫的类型
免疫的类型
1).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是机体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主要机制:
物理屏障: 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
化学屏障: 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抑菌和杀菌物质;
生物学屏障:
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
非特异性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
2).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基)而产生的
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基)而发生反应
特点: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记忆性;有耐受性;作用慢而强。
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1.特异性 2.记忆性 3.耐受性
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区别
我国11世纪(宋朝)有开始吸入天花痂粉预防天花的传说。
18世纪后叶,英国乡村医生Jenner发明牛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特异性TCR与BCR,增强的抗原提呈能力等。再 次免疫应答仅由记忆淋巴细胞介导。
•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抵抗病原体多次入侵有重要
意义,是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T记忆细胞特征
Tm比Tn更易激活,所需抗原浓度较低; Tm对协同刺激信号的依赖性较Tn低; Tm分泌的CK更多,且对CK更敏感; Tn寿命短,Tm寿命长,表达更多的bcl-2,
连接造成的多样性:N区插入多于BCR,a链 V-J片段、b链V-D、D-J之间都有N插入;而 BCR则只有重链才有N插入;
没有体细胞高频突变。
TCR多样性产生机制
多样性机制
a
b
g
d
V
70
52
10
7
D
0
2
0
2
J 组合多样性 N序列插入 V区基因数 连接多样性 总计
61
13
2
2
4.3x103 1.4x103 20
CK(IL-15)维持其生存; 记忆CD8+T细胞的维持无需CD4+T细胞辅
助。
B记忆细胞特征
Bm再次受到抗原刺激,其数量增长为Bn的 10100倍;
产生抗体的量及其亲和力增高;
抗体类型转换,Bm表达膜IgG、IgA、IgE;
抗原递呈能力增强: Bm表达MHCII类分子较 Bn高,BCR亲和力;
人Ig基因重排示意图
TCR b gene rearrangement SOMATIC RECOMBINATION
L & Vb
x52 Db1
J
Cb1 Db2
J
Cb2
D-J Joining V-DJ joining C-VDJ joining
Germline TcR b
Rearranged TcR b 1° transcript Spliced TcR b mRNA
FDC表面捕获的IC是维持B细胞记忆的重要分子 基础。
主要内容
*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 免疫耐受性
免疫应答的耐受性
* 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性 * 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 * 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Medawar胚胎诱导耐受实验(1953年)
中枢免疫耐受:克隆清除学说 (clonal deletion theory)
VH VH40 x DH25 x JH6=6000
Vk
Vk40 x Jk5 =200
Vl
Vl30 x Jl4 = 120
L
200+120 = 320
H+L
1.9 x 106
总多样性
5 x 1013
连接多样性 3 x 107
2. 连接多样性:发生于胚系基因
V/J或V/D/J片段连接处,两个片段之间的连接点 不同或丢失或插入数个核苷酸及倒转。
TCR基因结构及其多样性
肽链 a b
染色体定位 14号长臂 7号长臂
基因片段及排列 V70-J61-C V52-(D-J7-C)2
g
7号短臂
d 14号长臂
V3-(V-J-C)3-(C-J-V)2 V5-D2-J6-C
上述基因的随机排列组合,使TCR的数目达1015 1018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BCR、TCR 基因结构 * BCR、TCR基因重排 * BCR、TCR多样性的机制
胚胎期免疫系统接触特定抗原后 ,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克隆 即被清除或被“禁闭”,机体将 该抗原视为自身成份,出生后将 不对此抗原产生应答。
免疫耐受
(Immune tolerance)
指在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 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弱 应答或无应答状态,即为免疫耐受。诱导 耐受形成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BCR、TCR 基因结构 * BCR、TCR基因重排 * BCR、TCR多样性的机制
三、BCR、TCR 多样性的机制
* 组合多样性 * 连接多样性 * 体细胞高频突变(B细胞)
(一) 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1. 组合多样性:V/D/J/ 的组合及轻重链的组合
肽链
组合多样性
第十二章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授课老师:尹丙姣
主要内容
*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 免疫耐受性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BCR、TCR 基因结构 * BCR、TCR基因重排 * BCR、TCR多样性的机制
BCR(Ig)基因结构
BCR的每条肽链分别由分布于不同染色体的多个 不连续基因片段所编码; 轻链L: V基因片断编码V区, C基因片断编码C区, 二 者之间有J基因片断编码,即V-J-C; 重链H: V-D-J-C; V基因片断数目最多。
* 免疫抑制:无抗原特异性,对所有抗 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
免疫正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异同
免疫正应答 抗原刺激 需要 潜伏期 有 抗原特异性 + 免疫记忆 + 免疫反应 强 效 应 排斥异己
免疫耐受 需要
有 + +
无或弱 保护自身
免疫应答的耐受性
* 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性 * 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 * 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人Ig(BCR)重链和轻链胚系基因结构示意图
22号长臂 2号短臂 14号长臂
BCR基因结构及其多样性
肽链 染色体定位 基因片段及排列
l
22号长臂
V30-(J-C)4
k
2号短臂
V40-J5-C
H
14号长臂
V40-D25-J6-C9
(5’-m、d、g3、g1、a1、g2、g4、e、a2-3)
上述基因的随机排列组合,使Ig的数目达106以上。
3. 体细胞高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成熟B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生发中心发生 体细胞高频突变,多发生在Ig的CDR区,若干核苷 酸替换突变,利于提高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
(二)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
组合造成的多样性:TCR V与J基因片段多于 BCR,如发生V/D/J无效重排后,还可再行重 排,从而增加了有效重排的机会;
28
5.5x103 3.0x107 5.5x103 1.6x1011
5.8x106
6x102
2x1011
Hale Waihona Puke 101310181015
主要内容
*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 免疫耐受性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 概念:机体对抗原产生初次应答后,所接受的活
化信息及产生的效应信息可存留于免疫系统,当再 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强烈、持久地发生 应答。
(一)抗原方面
1. 抗原的性质
耐受原:小分子、可溶性、单体、 免疫原:大分子、颗粒性、聚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