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摘要]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由来已久,而且范围广泛。本文从正、负两个角度阐述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的良性和不良影响,以及如何让不良影响转化为良性影响。

[关键词]母语思维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

众所周知,母语思维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但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会对二语习得会产生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即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因此,恰当运用母语思维的正负迁移现象,将会直接影响二语习得效果,即语言输出质量,如语言组织精准度、速度等。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正迁移”和“负迁移”的理论,促进二语习得的效果,进而提高目的语(二语)学习效果。

在语言与思维研究过程中,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一元论和二元论者也都分别持有自己不同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的语言学家认为二者密不可分,一致认为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而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想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是人类表达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具有人类思维共有的属性。由此可见,既然不同的语言之间有许多共性,任何一个人都会将自己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同性或者属性的认识,下意识的运用到

二语习得的实践中去。况且,我们这里所说的二语习得的实践者都是那些已经具备了母语知识架构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而且二语习得的全过程也都是在完全以汉语为母语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同时,二语习得过程中所需的语言材料主要来自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教材、音像材料、网络等途径,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外国人的交际。基于以上原因,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实践者将不可避免的把母语知识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抽象思维混杂在一起,形成二语习得的知识架构。并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母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综合,并利用学习母语时获得的经验来重新架构目的语体系。同时,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的每个阶段都会发生作用。比如在初始阶段,实践者们会将接触到得那些如 boy、girl、apple等具体名词,通过很多途径,使他们与母语的等同词发生关联。如“boy”会马上想到男孩;“girl”会马上想到女孩。另外,随着词汇的增加,实践者们将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语法。尤其在在句子合成上,他们也会下意识的用母语的语法结构来组织目的语的句子。由此可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完全脱离母语是根本不现实的。事实上,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母语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关键是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母语思维的积极影响,降低母语思维的消极影响,将二语习得的效果最大化。

一、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正迁移)

尽管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差异。但从语言本身来说,它是人类共有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必然与人类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所以用来表达思维的语言也是有共性的。chomsky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认为:“普遍语法是一切人类语言必须具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代表了人类语言的最基本东西,不是某一特定语言的特有规则,而是适合于一切语言的一系列普遍规则。”由此可见,每个人在掌握母语的过程中必定掌握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特征。那么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如果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存在着许多语言相似点,如语法规则、构词法等,它们必然使学习者加速掌握目标语。例如,在这个句型中:

中文:我要一本书 .

(主)(谓)(宾)

英文: i want a book .

(主)(谓)(宾)

因为句子结构相似,母语思维就对学习者在迅速构造正确的目标语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构词法上的相似,尤其是合成词的构成,更能说明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例如,英语中合成词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独立意义的词按照一定的次序合成一个新词,这种构词法叫做合成法,构成的新词叫做合成词

或复合词。例如,篮子(basket)+球(ball)=篮球(basketball);黑(black)+板(board)=黑板(blackboard);男孩(boy)+朋友(friend)=男朋友(boyfriend)等等.这种母语方式的单词记忆法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是增加词汇量一个特别有效地学习途径。当然,在教师组织二语习得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恰当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适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通常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巨大学习效果。能例如,在讲解单词motel时,先讲解构词法,移动旅馆(motel)=移动(motor)+旅馆(hotel),很简单。但是在讲解单词含义时,因为在中国,这种motel很少见,或者有也不是这种称呼,如果教师单纯使用英语费劲讲解半天,有的学生可能还是不太清楚这个motel到底是何物,这时候使用母语“路边的大车店、小酒馆,供长途驾驶的人或车休息、补给的地方,在国外,有时候可能是移动的,而不是固定在某一个地方的”,这样一句话就把这个合成词解释清楚了,而且学生必定印象深刻。

二、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消极影响(负迁移)

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不单只是积极的,也势必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或者二语习得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其中包括词汇、语法、语用等都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负迁移现象。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学习过程中也不难发现,英—汉词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英语中存在一些汉语中没有的词汇,而汉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也难以

体现,这种现象势必会影响二语习得的实践者们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冠词的使用是一个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而汉语中却根本没有冠词项目,因此在句子i am girl, i have book 中落掉冠词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另外,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有人称、数、时态、语态等形式的变化。而汉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没有任何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例如,在下列句子中

(1)误: he go to school every day.

正: he goes to school every day.

(2)误: mary buy a book yesterday.

正: mary bought a book yesterday.

(3)误: they are my lovely toy.

正: they are my lovely toys.

例(1)中忽视了主谓一致的原则;例(2)中没有注意时态的变化;而例(3)则完全忽略了名词的复数形式。另外,在二语习得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也深切体会到,作为文化的基石,语言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其语音、词汇、句法,更要密切关注与语言密切相连的文化背景。这样我们才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运用二语来进行交际。这样,我们获得的可能不仅是语言能力,还有更重要的语用能力。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吃了吗?”(have you eate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