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管理(1)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1)

1.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1)语法信息由于主体针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又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2)语义信息犹豫主题具有理解力,能够领悟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义信息(3)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用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这三者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2. 狭义资源信息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3. 广义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产者以及信息技术的集合广义信息资源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二是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三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4. 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经济资学特征5. 按广义信息资源的主城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是信息生产者或信息生产者的集合本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是信息的集合表信息资源是指为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处理传递开发利用而运用的一切技术和设备的集合6. 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1)设某个事物可能出现的几种状态为S1 S2 … Sn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1 P2 。
Pn当第i种状态出现时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为Ii=logPi(i=1,2,3…..n)(2)实际上消息中出现的不一定是第i种状态、第i种状态的信息量也是随机的其出现的概率也是Pi消息中出现其他状态时的信息量为-logPj(j不等于I,j=1,2…..i-1,i+1,….n)因此这个信息源发出的消息的信息量的数学期望是他又称该信息源发的消息的平均信息量平均信息量表示的事某个信息源发出信息的总体特征若对数底为2则单位为比特bit对数底为e=2.7182818则单位为奈特nat对数底为3则单位为铁特tet对属地为10 则单位为笛特det7. 广义信息资源的度量信息资源丰裕度度量方法选择信息资源中的若干重要内容进行度量,较好的反应了被评测国家或地区信息资源的生产储备能力与发展潜力用R表示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资源丰裕度用R表示则R=R1+R2R1 该国家或者地区基本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R2 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R1=U1+U2+U3+U4/MU1 数据库的数量U2专利和商标的数量U3 图书报刊的出版数量U4 视听产品的生产数量M 测量期间内被测地区的人口总数R2:R2=S1+S2S1: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S1=V1+V2+V3+V4+V5+V6/MS2=W1+W2+W3+W4+W5+W6/MPS: V1 计算机的拥有量(如计算机的数量普及率及用户数量等)V2:文化设施(如图书馆信息中心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的拥有数量V3:新闻设施(如电台电视台等)的拥有量V4:娱乐设施(如电影院剧院体育馆电视机等)的拥有量V5: 邮电设施(如邮电网点邮电业务量)的拥有量V6: 通信设施(如通信网点电话机等)的拥有量W1识字人数W2大中小学在校生人数W3科研人员数W4政府部门人数W5 咨询机构人数8. 信息科学:是以信为基本研究对象一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智力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新兴的横断性中和学科9. 信息科学源于香农信息论是由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计算机科学仿生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0. 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11.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包括(1)组织是由‘经纪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有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2)管理科学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3)广利科学应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关键路线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4)理科学应用的现金工具主要是计算机12.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值观即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宗旨13. 由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企业文化理论又融入一个新的要素即信息文化14. 虚拟企业的经营形式(1)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将多余的企业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2)企业共生:几家企业有着共同的需要对于技术的保密或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外包的部分共同出资建立专业化的厂家来生产并共同分享利益负责成本(3)策略联盟:当几家公司拥有不同的关键技术和资源而彼此的市场互不矛盾时可以相互交换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4)虚拟销售网络:公司总部对下属销售网络解放产权关系使其成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销售公司15. 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业务视程重组BPR16. BPR的实施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17.目前传播科学的著名模式方法主要有: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斯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等18. 信息资源管理学具有交叉学科管理学科应用学科三方面的学科性质19. 信息生命周期管库(ILM)是指一句不同信息在不同阶段的价值来试试不同的管理策略以简单可靠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使组织获得信息的最大价值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总拥有成本。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组织要素及其整合要点:P2何谓管理学?一、组织及其要素要点:P2思考题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体。
五要素是:组织成员 (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作贡献)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目标,一般由组织主要负责人提出)组织活动 (组织存在的标志,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大家认同的目标)组织资源 (资金、人、物质条件、信息;资源需要筹措)组织环境 (组织生存在一定环境中,首先要适应环境;不是被动适应,可对环境施加影响)二、组织要素的整合1.要素内部的整合(1)组织成员的整合(2)组织目标的整合(3)组织活动的整合(4)组织资源的整合2.要素之间的整合(1)活动与环境的整合(2)目标与活动的整合要点:P4何谓目标?(3)活动与人的整合要点:P4管理就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这种整合的内涵:1. 制定有吸引力的目标以聚集组织成员。
2. 选择能最有效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方案。
3. 协调不同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努力。
4. 根据活动的要求和特点组织筹措物质条件。
5.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加工和利用这些物质条件。
6. 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决定或调整组织的目标性质与活动内容。
三、企业:一种社会经济组织1.作为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企业要点:P5何谓企业?2.企业的任务要点:P5企业的任务1.满足社会需要2.获取利润3.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的关系要点:思考题4.为什么说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都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满足社会需要是由企业的社会组织属性所决定的,实现利润是由企业的商品生产者性质所决定的。
这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前提。
因此,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3.企业的活动要点:P6企业活动三环节1.资源筹措2.资源转换3.产品销售第二节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要点:P7思考题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组织与管理(1)

四、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者遵照一定的原则,使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协调各个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活动,创造出一种远比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集体力量或社会力量,从而高效率地达到一个组织的预定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简单地说,管理就是通过协调不同个人的行为,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2。
管理职能:管理活动自身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即管理工作应承担和可能完成的基本任务,换言之,就是管理工作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管理这种“劳动”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事情。
3.计划职能:管理者为组织的未来确立目标和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步骤的管理活动。
计划工作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做什么,二是怎么做。
4.组织职能:通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各成员的职责,并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组织成员协调统一行动去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5.控制职能:用一定的标准检查实际工作情况,以保证执行过程和工作结果符合计划要求的过程。
6。
幼儿园管理:是指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手段,将人、财、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7.调查法:对幼儿园管理中的某个方面的问题或某项工作进行了解,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
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8.文献法:通过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来了解和研究有关幼儿园管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是一种间接研究的方法。
9.实验法:根据一定的理论设想或思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实践,以试验和检验某种管理方案,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方法。
10.案例法:将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矛盾或典型经验编写成案例,供学习研究者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研究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筒答题1.简述管理的特征。
2013年一建管理(1组织与管理)重点笔记

2013年一建管理重点笔记第一章组织与管理一、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阶段。
3、项目实施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
5、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费用、进度、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6、费用目标对业主而言是投资目标,对施工方而言是成本目标。
7、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目标控制。
8、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9、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或称运营阶段或运行阶段)。
10、项目立项(立项批准)是项目决策的标志。
决策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定义。
11、项目管理的类型: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如投资方和开发公司的项目管理,或由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代表业主方利益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12、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1.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最主要目标)2.施工的成本目标3.施工的进度目标4.施工的质量目标。
13、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任务:1.施工安全管理2.施工成本控制3.施工进度控制4.施工质量控制5.施工合同管理6.施工信息管理7.与施工有关的组织和协调。
(三管理、三控制、一组织协调)14、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1.安全管理目标2.总投资目标和工程总承包方的成本目标3.进度目标4.质量目标1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三管理、三控制、一组织协调)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①任命项目经理,组件项目部;进行项目规划并编制项目计划;②实施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是运行管理;③进行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项目收尾等。
施工组织与管理 ( 第1次 )

第1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属于()A. 技术参数B. 时间参数C. 工艺参数D. 空间参数2. 网络计划中,工作K是工作H的紧前工作,则工作H必是工作K的( )。
A. 紧后工作B. 后续工作C. 紧前工作D. 平行工作3. 在双代号或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
A. 自由时差最小B. 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C. 持续时间最长D. 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4. 关于工期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优先压缩对质量、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B. 优先压缩拥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C. 优先压缩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较少的工作D. 要主动地将关键工作压缩为非关键工作5. 在资源优化中,一次工作在单位时间内所需某种资源的数量称为( )A. 资源强度B. 资源需用量C. 资源限量6. 某工程分3个施工过程, 3个施工段,流水节拍为4周。
甲与乙之间有技术间歇1周,工程的总工期为( )。
A. 19周B. 20周C. 21周D. 22周7. 全长lOkm的一级公路,按照异节奏流水组织施工,计划分10段施工,每段长lKm,分路槽开挖、路基、路面和配套设施4个施工过程,预计各施工过程单段施工时间分别为20天、40天、40天和20天,则公路工程计算总工期为( )。
A. 120天B. 300天C. 320天D. 1200天8. 如果A、B两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6天和第7天,它们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天和5天,则它们共同紧后工作C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天。
A. 10B. 11C. 12D. 139. 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A的总时差为5天,自由时差为1。
该计划执行过程中,只有工作A的实际进度拖后5天,则工作A的实际进度将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和使总工期延长的时间分别为()。
A. 4天和0天B. 4天和1天C. 5天和0天D. 5天和1天10. 某工程有4个施工过程进行施工,施工层数为2,流水节拍均为2天,其中一、二施工过程间隔2天,则工期为()A. 22天B. 24天C. 28天D. 30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网络图的两种类型是( )A. 关键线路法B. 计划评审法C. 单代号网络图D. 双代号网络图2. 城市立交桥工程在组织流水施工时,需要纳入施工进度计划中的施工过程包括( )。
第一章组织、管理与管理理论

下午12:43
斯特德给一位烦恼的顾客打电话就交 货问题向他道歉。斯特德称自己要花工作时间的20% 与顾客接触或处理顾客的投诉。
下午12:57
克拉克和他的助手继续向斯特德汇报。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下午2:27
斯特德去员工食堂答复工厂工人们的问 题。问题提得很不踊跃,犹犹豫豫,但所有的问题集 中在对组织工会的态度和退休金计划的缺陷上。
第一章 组织、管理 与 管理理论
学习目标
1、管理的定义 2、管理的职能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4、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5、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6、霍桑试验及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
组织、管理 与 管理者
一、组织
(一)组织的定义
一群人为了追求某种共同的目标而按一定方式组成 的集合体。 组织的特征: • 是一群人,非单个人; • 共同目标; • 规则。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二)管理的特点
1、明确的目标。 2、管理对象是组织中的resources。 • 尤以人最为重要,以人为本。 3、是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4、在一定的环境下开展。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三)管理的职能 Management functions
同样有多种看法:
法约尔(Henri Fayol)、孔茨(Harold Koontz) 等等。 1916年,Fayol • 首先提出管理的functions(5项);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纵向: 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按照管理者的职位在组织中的层次,可以分为:
高层管理者Top managers:
中层管理者Middle managers:
• 组织中各部门的负责人。如部门经理、车间主任 等。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模板) (1)

小学音乐小组活动计划
为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氛围,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思想性、专业性和广泛性,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特制定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一、为了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将有计划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是学校的选修类课程。
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兴趣小组,每学期初,由班主任协助组织报名
三、学校设剪纸兴趣小组和绘画、舞蹈兴趣小组,实行分别管理。
期初由科技辅导员和教导处统一制订“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开展活动。
四、每一位科技辅导员教师参与辅导一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要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认真辅导、认真考核,每次活动要提前到场,坚持点名制度。
五、学生应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每个兴趣小组设立组长一名,让学生参与管理。
六、自觉爱护活动器材、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场地整洁。
七、期末做好兴趣小组的总结工作,评选好兴趣小组的优秀学员,一般占10%的比例。
学校将组织多种形式的成果汇报活动,并对兴趣小组进行合理评价。
八、兴趣小组活动手册、学生获奖证书、发表作品复印件,交少先队和教导处资料室存档,学校将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1)

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本次设计的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里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一、学习小组学生基本情况1.本班共55 名学生,分为9个学习小组。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小组日有较强的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也有几名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小组长或组员的帮助。
2.随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和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现实中,初中学生法治意识仍然存在短板,法律意识、观念比较淡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宪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公民基本权利,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方面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些误区。
比如行使权利毫无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维权,甚至认为以暴制暴也是合法维权方式;对自己的权利不够珍惜,认为行不行使是自己的事等。
因此,澄清对权利的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念,引导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
本节课帮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一)学习活动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知道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
掌握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能力目标:能通过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形成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
能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演绎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权利意识,勇于依法维权;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第1章组织与管理

行动的集体。 组织要素: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活动、组织资源、
组织环境。
5
为什么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组织建立和存在的前提。 指明组织内各种活动的方向 协调组织各项活动,解决矛盾和冲突。 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组成成员的士气。
• 3.财务管理。
– 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会在财务上得到反映。财务管理是从资金 运动的角度来计划和控制组织的业务活动,并评估和分析其 合理性。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资金筹措的管理;② 资金使用的管理。
15
(二)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考察组织管理的内容。 计划:计划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研
问题思考:
物理学定律:熵增原理+合力原理 经济学定律:分工原理
7
二、组织要素的整合
(一)要素内部的整合
组织成员的整合 组织目标的整合 组织活动的整合 组织资源的整合
8
(二)要素之间的整合
活动与环境的整合 目标与活动的整合 活动与人的整合
思考题: 海尔是如何进行要素整合的?
究活动条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组织:组织是实现计划落实到每个环节和岗位(设
计组织、人员配备、开动组织、监视组织运行)。 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
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的管理活动过程。
16
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 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计划标准,检查 和监督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计 划要求是否发生偏差管理。
创新:创新是将激发和引导组织从旧的稳态跃迁 到新稳态。日常管理目标是维持稳态效率,而创 新管理目标是创造变化效率。
组织与管理课件第一章概述1

(8)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美国管理协会)
对管理界说的分类:
➢ 强调作业过程:管理是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的过程;
➢ 强调管理的核心环节:管理就是决策;
➢ 强调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把 事办好;
成语:功狗功人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 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 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 ,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 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 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 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 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 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 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 言。
沟通----协调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监督----协调计划与实绩之间的关系。 总结:
从管理工作内容看,不管管理工作有多少种表 现形式,其实质内容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协调。
管理工作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由于协调对象的 多样化所导致的。
管理就是通过协调组织内外各种关系,
有效利用各类资源,以实现组织共同目
题:生产的组织问题、劳动力的招募、 训练与激励问题、纪律的维持问题。 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对工人的机械压榨对提高效率已经起不 到作用。
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最早对经济思想进 行系统论述的学者,他在1776年发表的论文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则研究”中系统阐述了 劳动价值和劳动分工理论。
组织与管理

(2)员工参与决策
(3)上下沟通、事前协商
(4)提案制度
精选ppt
13
第三节 现代管理论的发展
一、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1886-1961)
1、关于组织的本质 组织的本质在于协作,组织是协作的社会系统
2、关于组织的基本要素 组织的目的、协作的意愿、信息沟通
3、关于组织的决策 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4、组织平衡理论 “对内平衡”“对外平衡”
精选ppt
14
二、决策理论学派(西蒙1916-)
1、管理就是决策 2、关于决策的前提 3、关于决策的类型 4、关于决策标准 5、组织的影响
精选ppt
15
三、行为科学学派
1、“行为科学”和“行为科学学派”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3、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4、X理论、Y理论(麦戈雷格)
四、权变理论(条件适应理论)
(例外原理)
精选ppt
10
二、一般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
亨利·法约尔(1841-1925)
(一)明确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经营活动包括: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管理活动等六项活动,管理只是经营中的一项活动, 但是是最重要的活动,其他五项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取决于管理。
(二)明确了管理的职能
精选ppt
12
(二)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 人是社会人,是社会存在,而不是把金钱作为唯一动力的 “经济人”
2、在正式组织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并对正式组织目标 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
3、管理者应努力通过改善人际关系从而改变劳动者的态度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教育管理者改善管理态度
领导、控制) 5、管理环境(影响管理的外部因素和条件) (二)管理的定义
管理和组织(1)

中层管理人 基层管理人
组织等级结构中的计划份量
计划和组织的生命周期
形成
指导性 计划
绩
成长
短期, 更具体的
计划
成熟
长期, 具体计划
衰退
短期 更具指导性
计划
效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
管理层目标
事业部经理 目标
部门管理人 目标
改进 公司绩效`
事业部利润 增长
增加利润, 不管用何方法
雇员个人 目标
尽快生产
目标的层级结构
管理和组织
讲师:王建国博士
第一讲 管理学导论
内容大纲
• 管理的意义与学习价值 • 管理学的演进 • 科学管理原则 • 行政管理学派 • 人力资源学派 • 定量管理学派 • 近代管理思潮 • 当代趋势和问题
管理学发展总论
1990—1950s 1920 1960s
组织结构 人文学派 综合观点
组织管理Organization Theory
任务可变性
少量例外
很多例外
常规技术
工程技术
手艺技术 非常规技术
组织设计
职能型 分部型 简单型 矩阵型 网络型 任务小组 委员会
设计指南
职务专业化 职务轮换 职务扩大化 职务丰富化 工作团队 职务特征模型 工作时间选择
职务特征模型
工作核心维度:
技能多样化 任务同一性 任务重要性 自主性 反馈
第六讲 沟通管理
Abraham Maslow 亚伯拉罕.马斯洛
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
每一层次得到满足,即激发下一层次的 需要 自我实现是人类生存的最高需求
Douglas McCregor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信息技术2.0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1)

学生基本情况:本班有25名学生(体育游戏社团),男生22名,女生3名。
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中等,其中1名学生学习有些困难,协调能力较差,需要其他同学的鼓励,他在做运动练习时提醒其他学生不要催促,不要嘲笑。
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老师,帮助辅导。
活动任务:通过这样的组织与管理,逐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
学习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员可以尝试到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组员收获体育的学习方法,而且在教与练,学生练习与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互相鼓励加油、互相帮忙、提高体育的运动能力、为养成热爱运动打下基础。
活动分组策略:优劣生适当搭配,团结协作,促进学习。
根据班级人数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协调能力,个性特征,优势互补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小组分4组。
小组成员的角色可定位为:发言人、记录员和小组长,组建成总体实力相对均衡。
过程监控举措:巡视、指导学生活动,辅助学生答疑解惑,抓拍活动精彩瞬间,展示在多媒体上等。
组长在整个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要去兼顾好自己组的成员,使不良的学习习惯得以修正,自我控制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组长在帮扶组员的同时,自我反思能力与认知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活动时间:20分学习成效评价:小组内互助合作式学习热情比较高,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讨交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结合小组之间的答题竞赛形式(答对为小组加分),学习效果非常好。
技术环境设计:白板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的指导语和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论。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作业要求及作业模板1(1)

除却学期终了的考核,活动中还需要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示,要求各个小组以美图或美篇,以文字或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或通过朋友圈、QQ群内等渠道,向全校同学,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学习活动片断,学习成果心得。
技术环境设计
借助于网络平台如QQ群,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美篇等,组建学习小组;在教师引导下,积累相应的知识储备,针对不同阶段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通过同伴间的互助学习,进入实践活动中。
从属于《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车辆研究》研究性学习,属于开放性的探究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到汽车博览会做现场志愿者,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为给孩子们以有力的支持,我们每个小组配备两名指导教师还是非常必要的。
活动目标
在主题引导进而深入地了解汽车背景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获得的汽车信息,在合作学习中培养英语核心素养。
B5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一)实施计划
一、基本信息
姓名
所属学校
所涉学段
所教学科
二、实施计划
学生基本情况
参与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师生共38人,其中教师8人,分布在四个小组,即每个组配备两位指导老师。学生大都为小学生,每组约有1-2个初二小同学。每学年九月,小组会根据同学们学业紧张程度,各自的意愿,对研究性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
过程监控举措
从提高志愿者工作质量,促进研究性学习能力出发,每学期学校需将进行考核,评选优秀志愿者,给予综合实践学分奖励。考核中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掌上考勤系统实施打卡,量化考核的同时更重视质化评价(游客的赞许、园林管理者的评价),小分队建有微信公众号,游客可通过扫瞄关注二维码,可以对讲解志愿者进行评价。
其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型活动之组织与管理
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营销、公关等市场手段的不断丰富,大型活动的举办日趋活跃,但是在这些大型活动异常火爆的现象背后,很多活动的组织者和承办方却无时无刻不在忍受着由于活动管理上的不足而造成的超强的体力和脑力压力以及财务预算超支的经济损失。
ﻫﻫ本人由于个性和爱好使然,一直从事着各种类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之工作,因此也常感被这种落后管理方式拖累的筋疲力尽。
但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教训需要总结、经验总在积累,本人欲把自己曾在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遇到的若干教训和经验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以求大家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由于活动的种类繁多,本文所论述的活动种类主要包括各种大中型演出活动、公关活动、赛事、促销活动、客户答谢会(联谊会)、各种派对、时装发布会等参与人数在200人以上的活动。
其他类型的活动在这里就不加详述,但大多都有相通之处,只是大同小异而已。
ﻫﻫ
一现在大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1、劳动强度大:由于没有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管理和执行规划,往往是事到临头才找人去做,所以在活动期间内人员的体力和脑力严重超支,往往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或者根本就没有睡眠时间。
ﻫ2、财务预算超支:由于没有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支出做出一个比较详细而严密的预算,所以在活动的执行期间往往会冒出很多预算之外的支出,使活动结果的结算时严重超支。
ﻫ
3、活动过程混乱:由于在活动执行前期的分工混乱,缺乏规范的管理,直接造成活动
4、管理观念执行过程中的人员调配、流程执行等环节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活动质量。
ﻫﻫ
落后:现在很多活动的组织、承办方的负责人有很多都认为,做活动本来就是一个繁杂的事情,活动过程就应该乱、就应该忙、就应该累,他们把活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事件、事务繁多、时间集中的特点当作一种忙、乱、累场面的必然理由。
殊不知,科学管理的实施初衷和基本作用就是为了防止和应付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尽量减少突发事件对计划执行的影响。
我们今天提出提高活动管理效率的目的,也正是科学地研究活动执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以求提前规划,科学执行,尽量减少我们现在所出现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从而也最终提高活动的质量。
二举办大型活动的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
(一)活动策划阶段
从程序上说,大型活动策划和实施,要按照科学的管理步骤来执行:ﻫ第一,立项。
第二,进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
第三,提炼主题,进行创意。
ﻫ第四,方案论证。
因为关于活动策划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在这里就不加详述了。
ﻫ
(二)办理审批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特定活动,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待取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ﻫ但我们一般常见的活动,主要需要报批的主要有文化厅(局)、公安、消防和环卫四个部门,其他的申报行政机关也有可能出现,但通常机会比较少,主要以上面四个机关居多。
具体情况如下:
1、需要向地方文化部门报批的方面。
ﻫ需要向地方文化部门报批的主要是活动中的演出方面,由于大多活动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表演内容,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都应当委托演出公司承办,并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占用公园、广场、街道、宾馆、饭店、体育场(馆)或者其他非营业性演出场所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应当报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批准。
ﻫ申请时应提交的文件有:ﻫ(1) 演出申请书;ﻫ(2)与演出相关的各类演出合同文本;
(3)演出节目内容材料; ﻫ(4) 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证》。
《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所称营业性演出包括下列方式:
(1)售票或者包场的;
(2) 支付演出单位或者个人报酬的;ﻫ(3) 以演出为媒介进行广告宣传或者产品促销的; (4)有赞助或者捐助的; ﻫ(5) 以其他经营方式组织演出的。
ﻫﻫ其他有关详细规定请参阅
2、关于公安部门的报《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ﻫﻫ
批ﻫ为了保证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举行活动之前必须报县级以上公安部门申请批准。
申请时提交一下文件:ﻫ(1)活动方案和说明;ﻫ(2)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3) 场地管理者出具的同意使用证明;ﻫ(4) 申请人身份证明及无违法犯罪记录等;ﻫ(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活动,应当同时提交有关批准文件。
ﻫ
其中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主要包括:
(1)活动的时间、地点、人数、规模、内容及组织方式;ﻫ(2)安全工作人员情况、数量和任务分配、识别标志;
(3)场地建筑和设施的消防、安全情况;
(4)入场票证的管理、查验措施;
(5)场地人员的核定容量;
(6) 迅速疏散人员的预备措施。
ﻫ以上方面最易被人疏忽的是入场票证的管理、查验措施。
特别是在举办各种类型的售票演出和活动的时候,入场票证必须经过公安部门的防伪监制,即使各种工作人员佩戴的工作证件也须经公安部门查验。
ﻫ另外在活动的参加人员数量方面,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参加人数在二百人以上三千人以下的,由县级公安机关许可;人数在三千人以上的,由地(市)级公安机关许可;跨地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许可。
作出许可的公安机关应当向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
公安机关对二百人以下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ﻫ其他有关公安报批方面的详细规定请参阅《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治安管理办法》。
3、关于环卫部门的审批ﻫ对于环卫部门主要是针对户外的一些横幅、竖幅等与市容和环境有关的宣传方面的审批。
其他的详细规定可到环卫部门咨询。
4、关于消防部门的审批
消防部门主要针对活动场地的消防设施和措施进行审查,像户外的空飘、气球等方面也属于消防的审查范围。
另外在各种活动中的舞台或展位搭建方案包括效果图、平面图、电路图等都要经过主办单位或消防部门的审批。
ﻫ《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三条规定,举办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主办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