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89cb3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0.png)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1 实验2
可燃物 氧气或空气
实验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
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 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 了__足__量__的__氧_气___,使火烧 得更旺。
1994年新疆克 拉马依大火,300 多名中小学生葬 身火海
20名消防员 英勇牺牲
1987年震惊中 外的大兴安岭 森林大火 百万公顷森林被毁 211人遇难
三、灭火原理:
破灭坏火燃就是烧—的—条破件坏,燃使烧燃的烧条反件应停止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燃烧指的 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
思考: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吗? 举例说明。
讨论: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 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 件?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 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①温度达到 着火点
②氧气
二、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经典回顾】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 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 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 的木船是 可燃物 ,木船燃烧的条件 是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931a3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5.png)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e547e9cc22bcd126ff0c70.png)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有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想想议议
你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断出灭火的方法吗?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物与其他物品隔绝。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 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 等。
【实验 7-3】 粉尘爆炸实验
剪去
打一小孔
I
鼓气
II
想想议议
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 “禁止烟火” 的字样或图标?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3、 讨论与交流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 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 语?
6. 要避免潮湿、雨 淋、暴晒、烘烤或者腐 蚀性的环境。
7. 要经常检查压力 表显示的压力是否正常, 有问题要及时检修。
8. 灭火器一经喷射 使用后,必须重新充装 药剂,方能有备无患。
想想议议
你理解了爆炸吗?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化学反应),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 起爆炸。
【实验 7-1】 磷的燃烧
白磷
红磷
热水 白磷
《燃烧和灭火》课件
![《燃烧和灭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a6c5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0.png)
它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和液体火 灾。
05
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火灾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确保电器设备无故障,不乱拉 乱接电线,及时更换老旧电器
。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不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安装烟雾报警器
及时发现火灾苗头,尽早报警 并采取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 的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02
燃烧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表示燃烧过程中物质变化的重要工具。它展示了在燃烧过程中 ,燃料、氧气和其他可能的反应物如何相互作用,产生热量和光。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常包括燃料、氧气和其他可能的反应物的化学符号,以及反应 后产生的物质和热量的符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燃料,如木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在 燃烧时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产物
燃烧产物的组成取决于燃料的类型和燃烧条件。例如 ,木材在完全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 石油燃烧时会产生更复杂的产物,如氮气、硫化物和 碳氢化合物等。
燃烧的产物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产 物可能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和其他气体,以 及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和灰烬等固体物质。
它主要用于扑灭液体、气体和 油脂类火灾。
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摇晃 灭火器,然后拔掉安全别针, 将喷嘴对准火源,按下阀门, 将泡沫喷向火源。
水灭火器
水灭火器主要通过水的冷却效果来降 低火焰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
使用水灭火器时,应先拔掉安全别针 ,然后对准火源,尽量保持距离,迅 速将水喷向火源。
燃烧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是不是物质只有在氧气中才能燃烧呢?
提示:前面学过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更广义的燃烧概念: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一. 燃烧的条件
探究与活动 1
物质为什么会燃烧呢?
观看[实验7-1] 1.燃烧的条件; 2.白磷在水下燃烧。
提示:
白磷(着火点40o C) 红磷(着火点240o C)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 题 1 燃烧和灭火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 用课题1的内容,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 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学生对燃烧现 象很少注意观察,因此,这节课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 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这节课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知识 能力上,而且还对学生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实验1:分别将棉花、小木条和小石子,放在酒精灯火
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 实验2:点燃两支小蜡烛,用烧杯罩一支燃着的小蜡烛, 观察现象。(尽可能的和桌面不要有空隙)
实验3:在一薄铜片上放三根火柴,(注意:间隔距离, 火柴头不能露出铜片)在一根的下方点燃酒精灯加热, 观察现象。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习,能记住燃烧的条 件和灭火的原理。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 中加适量盐酸和碳酸钠,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蜡烛
1
2
3
现象 熄灭 正常燃烧 熄灭
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解释1、3 是应用灭火原理中的哪一条?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中要特别
重视学法的指导。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能树立安全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感知程度比较深。学生学过了木炭、硫 、红磷、 铁
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 础。但是,学生对于通过分析实验探究事实,从中 得出正确结论上还有差距,容易总结的不够全面, 上课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已知知 识的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 目标的过程。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 理特点,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解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主 要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 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 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化学的乐趣。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试一试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 续燃烧,其原因是(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试一试
归纳总结:
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或空气)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分组探究实验
探究与活动 2
将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任务安排如下: 第一和第四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1、可燃物; 第二和第五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2、与空气(氧气)接触; 第三和第六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3、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着火点)。
现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能 象 燃烧,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
现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象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 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但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 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燃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讨论与交流:
请同学们回忆与讨论:
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灭火 的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二.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 反应停止,达到灭火目的.
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
识。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图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八、当堂检测,知识反馈 七、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六、归纳总结,应用拓展,发展探究 五、灭火原理实验探究 四、交流反思,归纳总结、解释验证 三、燃烧条件实验探究 二、创设情境,设疑猜想 ,建立概念
一、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目的:让学生知道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提高 学生学习积极性。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观看燃烧图片,想一想:什么是燃烧?
神州九号发射Leabharlann 讨论归纳什么是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 氧化 反应。
提示:前面学过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更广义的燃烧概念: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一. 燃烧的条件
探究与活动 1
物质为什么会燃烧呢?
观看[实验7-1] 1.燃烧的条件; 2.白磷在水下燃烧。
提示:
白磷(着火点40o C) 红磷(着火点240o C)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 题 1 燃烧和灭火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 用课题1的内容,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 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学生对燃烧现 象很少注意观察,因此,这节课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 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这节课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知识 能力上,而且还对学生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实验1:分别将棉花、小木条和小石子,放在酒精灯火
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 实验2:点燃两支小蜡烛,用烧杯罩一支燃着的小蜡烛, 观察现象。(尽可能的和桌面不要有空隙)
实验3:在一薄铜片上放三根火柴,(注意:间隔距离, 火柴头不能露出铜片)在一根的下方点燃酒精灯加热, 观察现象。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学习,能记住燃烧的条 件和灭火的原理。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现象为什么不同?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 中加适量盐酸和碳酸钠,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蜡烛
1
2
3
现象 熄灭 正常燃烧 熄灭
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解释1、3 是应用灭火原理中的哪一条?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教学中要特别
重视学法的指导。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学习,能树立安全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感知程度比较深。学生学过了木炭、硫 、红磷、 铁
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因此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 础。但是,学生对于通过分析实验探究事实,从中 得出正确结论上还有差距,容易总结的不够全面, 上课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在已知知 识的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 目标的过程。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 理特点,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解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主 要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每位学生 提供广阔的学习、展示的空间,力求让学生在和谐、 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到化学的乐趣。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总结 燃烧的条件
试一试
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 续燃烧,其原因是(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试一试
归纳总结:
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或空气)氧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注意: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分组探究实验
探究与活动 2
将学生分为六个学习小组,任务安排如下: 第一和第四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1、可燃物; 第二和第五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2、与空气(氧气)接触; 第三和第六小组做探究燃烧条件3、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着火点)。
现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能 象 燃烧,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
现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象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 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但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 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C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燃烧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讨论与交流:
请同学们回忆与讨论:
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灭火 的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二.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 反应停止,达到灭火目的.
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
识。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说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图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
八、当堂检测,知识反馈 七、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六、归纳总结,应用拓展,发展探究 五、灭火原理实验探究 四、交流反思,归纳总结、解释验证 三、燃烧条件实验探究 二、创设情境,设疑猜想 ,建立概念
一、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目的:让学生知道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提高 学生学习积极性。
说教材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流程设计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
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观看燃烧图片,想一想:什么是燃烧?
神州九号发射Leabharlann 讨论归纳什么是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 氧化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