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题分解化学实验及计算典型例题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 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 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 稀硫酸(即A 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 【答案】4.4 10% 7.1% 【解析】 【分析】 【详解】(1)从题中图像可知,当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继续加入稀硫酸至196g ,气体质量不会增加,因此反应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为4.4g ;(2)因为加入稀硫酸98g 时,生成的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值4.4g ,所以此时碳酸钠和稀硫酸完全反应。
设加入的98g 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x ,恰好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z 。
23242422Na CO Na SO +H SO =++1069814244zxyH C gO O 4.4↑98x =44 4.4g解得x=9.8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100%=10%98g⨯ 142y=44 4.4g解得y=14.2g106z=44 4.4g解得z=10.6g(3)加入98g稀硫酸溶液时的溶液为碳酸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2g100%=7.1% 10.6g+95.8g+98g-4.4g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A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2.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初中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Mg+ 24 2.4g
H2SO4 == 98 x
MgSO4 + H2 120 y
24 = 98 x=9.8g 2.4g x
24 = 120 y=12g 2.4g y
(2)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z;
2NaOH+ 80 z
MgSO4 == 120 12g
(1)利用化学方程式: Mg+H2SO4 ==MgSO4 +H2 ,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参
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2)镁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与 镁反应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氢氧化钠先与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 淀。由图可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80g 时才开始形成沉淀;根据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 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3)氢氧化钡既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硫酸镁反应,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和硫酸 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产生的沉淀的质量。 【详解】 解:(1)设与 2.4g 镁反应的 H2SO4 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镁的质量为 y;
7.为测定 21.2g 某变质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将其配置成 500mL 溶液,分别取出 50mL 用两种方法进行测定。已知: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的试剂
测得数据
方法 1 方法 2
足量 BaCl2 溶液 足量稀硫酸
BaCO3 沉淀 1.97g CO2 气体 0.44g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请按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该工业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2.14g NaOH+HCl═ NaCl+H2O FeCl3+3NaOH═ Fe(OH)3↓+3NaCl 29.2%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14g。 (2)酸首先要和氢氧化钠反应,当酸反应完后,氯化铁才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有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FeCl3+3NaOH═ Fe(OH)3↓+3NaCl。 (3)由图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72g﹣160g=12g; 设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初中化学七类计算题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七类计算题典型例题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下面简单进行一下归类:(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1、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
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 。
(精确到0.01%)(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 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 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2、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⑴请写出能用装置A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气体可选用装置_____来收集(填装置序号),其选择依据是_____。
⑵小颖同学欲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原某氧化铜样品(杂质只有铜),并测定其纯度。
(查阅资料)将草酸(H2C2O4)晶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气体,其反应原理为:H2C2O4浓硫酸CO↑+CO2↑+H2O。
①若小颖同学选用草酸来制取CO,其发生装置她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
(定量实验)②小颖同学先用电子秤称取了1.00g氧化铜样品,放入装置C中的玻璃管内并组装好所有相关仪器,再将草酸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按照以下仪器的连接顺序进行实验:混合气体→D→C→E→H,最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E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
(已知:CO+CuO ΔCu+CO2)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③请你分析上述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对应的改进方法_____。
④实验改进后,小颖同学对实验所得的正确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设所发生的反应均完全进行):通过测定,当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被还原后,装置E的质量增加了0.33g,则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至0.1%)。
⑤小黄同学提出了异议,他认为若②中实验方案不加以改进,也能正确测算出该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他的计算依据或方法为:_____。
【答案】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F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应该装置D前连接装置一个装置E,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60.0% 根据H2C2O4浓硫酸CO↑+CO2↑+H2O,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的关系,装置E增加的质量的一半就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再根据步骤④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⑴装置A 为固液不加热型,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该气体可选用装置F 来收集,选择依据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完整版)分解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完整版)分解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化学方程式分解是指将一个化学方程式分解为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形式。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分解化学方程式练题,供练和巩固你的化学知识。
1. 铝氧化物 (Al₂O₃)化学方程式: Al₂O₃ → Al + O₂ Al₂O₃ → Al + O₂ Al₂O₃→ Al + O₂解释: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铝氧化物分解成了铝和氧气。
这是一种热分解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使铝氧化物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铝氧化物分解成了铝和氧气。
这是一种热分解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使铝氧化物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铝氧化物分解成了铝和氧气。
这是一种热分解反应,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使铝氧化物分解为其组成元素。
2. 碳酸氢钠 (NaHCO₃)化学方程式: NaHCO₃ → 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NaHCO₃ → 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NaHCO₃ → Na₂CO₃ + CO₂ + H₂O解释: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当受热时,它会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作汽水中的气泡。
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当受热时,它会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作汽水中的气泡。
碳酸氢钠是一种碱性物质,当受热时,它会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作汽水中的气泡。
3. 一氧化铜 (Cu₂O)化学方程式: Cu₂O → 2Cu + ½O₂ Cu₂O → 2Cu + ½O₂Cu₂O → 2Cu + ½O₂解释:一氧化铜分解成铜和氧气。
这个反应主要发生在高温条件下,例如在冶炼铜的过程中。
一氧化铜分解成铜和氧气。
这个反应主要发生在高温条件下,例如在冶炼铜的过程中。
一氧化铜分解成铜和氧气。
这个反应主要发生在高温条件下,例如在冶炼铜的过程中。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典型例题(3页)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例题1.实验室用3.7 g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氢气和氯化锌各多少克?2.对于反应:X2+3Y2=2Z,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A.若X2的式量为m,Y2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3n)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C.若m g X2完全反应生成n g Z,则同时消耗(m-n) g Y2D. Z的化学式为XY23.反应:A+3B=2C,若7 g A和一定量B完全反应生成8.5 g C,则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14∶3∶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4.将金属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求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已知:Mg(OH)2MgO+H2O]5.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6.4 g B与一定量A完全反应,生成3.6 g D,则此反应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A. 1∶4B. 4∶1C. 1∶2D. 2∶16.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制取W g氢气,需消耗金属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 Mg>Fe>Al>ZnB. Fe>Al>Mg>ZnC. Zn>Fe>Mg>AlD. Al>Fe>Zn>Mg7.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45 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得到2.49 g固体物质。
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49 g固体物质中含有什么物质?各多少克?8.加热条件下,使足量H2与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8.8 g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4 g。
求剩余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解法15种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解法15种典型例题化学反应方程是描述化学反应发生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掌握解答化学反应方程的方法对于初中化学研究非常重要。
以下是15种典型例题的解答方法。
1. 合成反应(即A+B→C)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
2. 分解反应(即A→B+C)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产物。
3. 齐聚反应(即A+A→B)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
4. 脱水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5. 还原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6. 氧化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7. 双替代反应(即A+B→C+D)解答方法: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左边,产物的化学式写在箭头右边,并用“+”表示两个反应物和两个产物。
8. 氧化还原反应解答方法:写出反应物的离子式,确定各离子的氧化还原数,然后根据氧化还原数的变化确定反应过程。
9. 离子方程式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形态,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0. 酸碱反应解答方法: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根据酸、碱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1. 有机物反应解答方法:根据有机物的官能团特点,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2. 气体反应解答方法:根据气体反应的特点,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13. 热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热反应方程式。
14. 光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光反应方程式。
15. 燃烧反应解答方法: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写出相应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初三化学 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全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三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能在实际问题中解决物质的定量关系。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系列化学方程式计算习题。
一、基础类型1、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若要制取 16 克氧气,需要分解多少克过氧化氢?解:设需要分解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₂O₂= 2H₂O + O₂↑68 32x 16g68/x = 32/16gx = 34g答:需要分解 34 克过氧化氢。
2、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 CaCO₃)的方法制取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若要制取56 吨生石灰,需要分解多少吨石灰石?解:设需要分解石灰石的质量为 y。
CaCO₃= CaO + CO₂↑100 56y 56t100/y = 56/56ty = 100t答:需要分解 100 吨石灰石。
二、含有杂质的计算3、某赤铁矿样品 10 克,经实验分析知其含氧化铁(Fe₂O₃)8 克,求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解:氧化铁的质量分数=(8g÷10g)×100% = 80%答: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0%。
4、用含杂质 20%的石灰石 100 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解: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100g×(1 20%)= 80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z。
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100 4480g z100/80g = 44/z答:能生成 352 克二氧化碳。
三、多步反应的计算5、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若要制取 64 克铜,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解:设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a,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b。
CuO + CO = Cu + CO₂28 64 44a 64g b28/a = 64/64g 64/64g = 44/ba = 28gb = 44g答: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 28 克,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 克。
初中化学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例题
初中化学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典型例题1、 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并取稀盐酸200g ,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1)哪几次反应中盐酸有剩余?;(2)上表中m 的数值是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
若用5.6g 无水硫酸 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至质量不再减轻3、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某同学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BaCl2+Na2CO3=BaCO3↓+2NaCl 请计算:(1)配制26.5%的Na2CO3溶液80g,需要Na2CO3固体 g。
(2)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5、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2CO3+2HCl=2NaCl+CO2↑+H2O)。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精选习题15道(含答案解析)
1.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某工厂废气中的 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 +O2+2CaO=2CaSO4方式二:2SO2 +O2 +4NaOH= aNa 2SO4 +bH2O回答下列问题:(1) 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 (填元素符号)。
(2) 若用方式二处理 9.6tSO2 ,理论上可生成 Na2SO4的质量是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t)2.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1) 氯酸钾中钾、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 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_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若有 9.8g 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反应化学方程式:Zn+H2 SO4=ZnSO4+H2个)4.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具有放热量高、无污染的优点。
计算: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 10kg 氢气完全燃烧可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2) 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是多少?5.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 1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______。
6.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50g,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40.4g。
请计算:(1) 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7.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时,反应时间和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及解析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及解析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例题及解析一、概念回顾化学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通常用ΔH表示,其中Δ表示变化。
当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时,原料物质被转变成了产物,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键的断裂和形成,从而释放或吸收了热量。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性非常重要。
二、计算方法1. 利用平均原子键能计算化学反应热前提条件:将反应物中的原子键全都断裂,并形成等数量的产物的原子键。
计算式:ΔH = ΣE(断裂键) - ΣE(形成键)其中,ΣE(断裂键)是断裂反应物中所有原子键需要的能量总和,ΣE(形成键)是形成产物中所有原子键释放的能量总和。
2. 利用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和反应物的标准生成焓计算化学反应热计算式:ΔH = ΣnΔHf(生成物) - ΣmΔHf(反应物)其中,ΣnΔHf(生成物)是生成物中每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焓乘以其摩尔数的总和,ΣmΔHf(反应物)是反应物中每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焓乘以其摩尔数的总和。
三、实例分析对于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假设已知:nΔHf(H2O(l)) = -285.8 kJ/molmΔHf(H2(g)) = 0 kJ/molΣmΔHf(O2(g)) = 0 kJ/mol则根据第二种计算方法,可得:ΔH = 2nΔHf(H2O(l)) - (2mΔHf(H2(g)) + ΣmΔHf(O2(g)))= 2(-285.8 kJ/mol) - (2*0 kJ/mol + 0 kJ/mol)= -571.6 kJ四、个人观点和总结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是化学热力学的基础,通过计算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需要综合运用热力学和化学知识,对于深入理解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专题07复分解反应计算(原卷版)
专题07 复分解反应计算题型分析本专题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二氧化碳制备相关计算、酸碱之间反应相关计算、酸碱和盐之间的反应的计算。
主要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溶质种类、物质的质量等;首先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因为这是化学计算的前提;其次要注意审题,理清题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明确各量的关系;最后在书写时要注意格式。
题型一、二氧化碳制备例题1.(2021八下·新昌期末)小明从大佛寺捡来一些岩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首先称取50克岩石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克的稀盐酸分4次加入烧杯(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到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判断岩石与盐酸反应完全的依据是;(2)实验过程中岩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可以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例题2.(2022九上·西湖期末)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 固体中NaOH的质量(只含Na2CO3杂质),小金进行如下操作:①取20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再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称量。
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1)反应共生成气体克。
(2)该瓶20克样品中所含NaOH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例题3.(2022九下·余杭开学考)已知食用级碳酸钙中往往会含有少量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
小金为测定某品牌食用级碳酸钙中碳酸钙的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
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专题08复分解反应计算(原卷版)
专题08 复分解反应计算【考点1】二氧化碳制备【例11】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
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变式11】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样品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某同学采用如下实验装置来研究。
(1)装置B 用来干燥气体,B 中所盛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下列情况会使碳酸钙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小的有()A.实验开始时A,B 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B.进入C 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 气体C.气体通过C 装置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 溶液全部吸收D.实验结束时,各装置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3)实验中取5 克矿石样品,将20 克稀盐酸平均分成4 次注入,测量并记录每次充分反应后装置C 的质量(如下表),求出该矿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变式12】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称取2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4份(编号为①②③④)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
(2)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3)将编号③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求m的值是多少?【考点2】酸碱反应【例2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碳酸钙高温分解计算题
碳酸钙高温分解计算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碳酸钙,化学式CaCO3,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碳酸钙在高温下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是许多工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许多地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反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碳酸钙高温分解的计算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s) → CaO(s) + CO2(g)根据这个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摩尔的碳酸钙会分解成一个摩尔的氧化钙和一个摩尔的二氧化碳。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假设我们有10克的碳酸钙,我们想知道在高温下分解后会生成多少克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我们需要计算出碳酸钙的摩尔质量,即CaCO3的摩尔质量是40(钙)+12(碳)+3×16(氧)= 100克/摩尔。
接下来,我们将10克的碳酸钙转化成摩尔数。
10克/100克/摩尔= 0.1摩尔。
10克的碳酸钙等于0.1摩尔。
根据反应方程式,1摩尔的CaCO3分解成1摩尔的CaO和1摩尔的CO2。
0.1摩尔的CaCO3将分解成0.1摩尔的CaO和0.1摩尔的CO2。
二氧化碳(CO2)的摩尔质量是12(碳)+2×16(氧)= 44克/摩尔。
0.1摩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1 × 44 = 4.4克。
所以,在高温下,10克的碳酸钙分解后,会生成5.6克的氧化钙和4.4克的二氧化碳。
通过这个简单的计算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过程,并掌握化学反应中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反应不仅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地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地球的地貌和气候变化。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化学反应,并对化学领域有所启发。
第二篇示例: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化学式为CaCO3。
在高温下,碳酸钙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如下:CaCO3 → CaO + CO2CaCO3表示碳酸钙,CaO表示氧化钙,CO2表示二氧化碳。
(化学)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项习题及答案分析及分析一、中考化学计算题1.向 13. 6g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淆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以下图。
计算:(1)固体混淆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恰巧完整反响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准至 0.1%)【答案】( 1) 10. 6 克( 2 )10%(3) 17.9%【分析】试题剖析:设固体混淆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y,反响生成NaCl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的质量为 z。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1062×.365 2×.58544x y z.4 4g得x=10. 6 克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恰巧完整反响时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考点: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质量分数2.取24g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淆物,加136g水完整溶解后,再迟缓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淆物) 至恰巧完整反响,过滤获得4g 积淀和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试计算反响中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答案】73.6g【分析】【详解】设: 24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Ca(OH)2 + Na2 CO3=CaCO310610080x4g y+ 2NaOHx= 4.24 g y = 3.2 g .获得的 10%NaOH 溶液的质量为 (24 g –4.24 g + 3.2 g) ÷10% = 229.6 g 加入石灰乳的质量为 229.6 g + 4 g - 136 g -24 g = 73.6 g答:应加入石灰乳的质量是73.6 g。
3.为测定某同样品中含杂质的含量,并配制必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镁溶液。
进行以下实验:把 100g 的稀盐酸加入到 20g 含杂质的 MgCO3和 MgCl2的样品粉末中 (杂质即不溶于水,也不睦盐酸反响 ),完整反响后获得中性溶液,其操作过程如图。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已知:过氧化钙(CaO2)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现取用28.8g过氧化钙加热一段时间使其分解(该温度下,CaO不分解),测得所得固体中钙、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3,则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1.6g B.3.2g C.6.4g D.12.8g【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过氧化钙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依据固体质量的减少就是氧气的质量,依据钙元素守恒进行计算。
【详解】设该过程中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x=3.2g故选:B。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则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正确;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正确;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正确。
故选B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D.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3C+4NH3高温,催化剂2N2+3CH4。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已变,故A错误;B、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3∶4×17= 9∶17,故B错误;C、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3,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反应的 Y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故D正确。
化学方程式计算题5个典型例题PPT课件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溶液中的有关物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利用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 5.无数据或缺数据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步骤:简记为:六步骤。即:
例一、将2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 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到15.4克固体混合物, 求:
8.25
11
11
(1)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三 次恰好完 全反应。
(2)第 一次实验碳有剩余,剩余 0.75克。
(3)第二 次实验氧气有剩余,剩余 5 克。
(4)在这三次实验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哪几次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 一、二、三
。
例三、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某学校研究性 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地矿山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 数,取来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 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与1克 二氧化锰混合,其总质量为6克。依次加热该混合 物t1、t2、t3、t4时间后,记录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4.24 4.16 4.08 4.08
试计算:
⑴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1.92;g
(1)生成多少克氧气? (2)有多少克氯酸钾分解? (3)15.4克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答案:(1)9.6克 (2)25.4克 (3)氯化钾14.9克,二氧化锰0.5克
例二、某同学把3克碳放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充分燃 烧,实验数据如下:
氧气的质量(克)
初中化学经典例题及讲解(50道题)
解析:准确理解分子的含义。 答案:A 1 [例 3] 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分别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也可能分别是 同一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 C.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任何离子中所带的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对元素中各种粒子的相互关系应准确掌握。
应是交叉关系,但有很多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在 D 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
置换反应。 答案:B
[例 3] 表中 1~5 组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1
2
3
4
5
酸 硝酸 硫酸 盐酸 酸式硫 氢硫酸
第 2 页 共 42 页
酸钠
碱 烧碱
碱式碳
纯碱 苛性钠
消石灰
酸铜
盐 大理石 胆矾 纯碱 蓝矾 石灰石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⑤
③ 与碱作用
CO2 Ca(OH )2 CaCO3 H2O
: ②
还原性:
④氧化性: C CO2 高温 2CO
3CO Fe2O3 高温
是酸性氧化物。
2Fe 3CO2 CO CuO Cu CO2
是不成盐氧化物。
制 ① 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 ① 工业制法:碳不充
法
CaCO3 高温 CaO CO2
别和联系。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等,则可采取辩证的方法。有
第 3 页 共 42 页
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运用综合练习的习题复习法。
精题分解化学实验及计算典型例题
[精题分解 ]化学实验及计算典型例题(一)化学实验[例 1]在必定条件下用一般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获得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类铁粉拥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 ,请分别用以下图中表示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速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 ,实验中一定使用一般铁粉、 6molL-1 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需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以下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 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 B 的作用是;烧瓶 C 的作用是在试管 D 中采集获得的是(2)实验时, U 型管 G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分液漏斗 H 中应加入(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字母)(4)烧瓶 I 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许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5)试管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为了安全,在 E 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 F 出口处一定;E管中反应开始后,在 F 出口处应[分析 ]这是一这典型的功能性信息恩赐实验题,①题给新信息是制取‘引火铁”的反应原理需同学们推理写出②“引火铁”的特征③两套不曾见过的新装置。
解答中第一阅读题干“在必定条件下用一般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获得铁的氧化物。
”联想学过的反应:3Fe 4H 2 O 气高温Fe3O44H 2(一般铁粉)由此反应推知制取“引火铁”的新反应为Fe3 O4 4H 2高温 3Fe 4H 2O 气(引火铁)即题中涉及铁的氧化物是Fe3O4(不是 Fe2O3,也不是 FeO),必定条件是指高温。
而后.仔细观察两套实验装置,可发现左侧装置实用排水法采集反应生成气体( D 试管)必定是H2 ,由此确认左侧装置为制取铁的氧化物,而右侧装置用于制取“引火铁”,这是本题解题的打破口,而后综合运用有关实验的知识和技术,联合对装置图的观察加工,即可解题以下:( 1)A 中应加入一般铁粉, B 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因反应产生的H2可能不连续, C 瓶为防范水槽中的水倒吸而作缓冲瓶(较难),D 中采集到的是 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题分解]化学实验及计算 典型例题(一)化学实验[例1]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速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6molL-1盐酸,其它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进行时试管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 的作用是 ;烧瓶C 的作用是在试管D 中收集得到的是(2)实验时,U 型管G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分液漏斗H 中应加入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字母)(4)烧瓶I 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5)试管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为了安全,在E 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 出口处必须 ;E 管中反应开始后,在F 出口处应[解析] 这是一这典型的功能性信息给予实验题,①题给新信息是制取‘引火铁”的反应原理需同学们推理写出②“引火铁”的特性③两套未曾见过的新装置。
解答中首先阅读题干“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
”联想学过的反应:()2432443H O Fe O H Fe ++高温气(普通铁粉) 由此反应推知制取“引火铁”的新反应为()气高温O H Fe H O Fe 2243434++(引火铁)即题中涉及铁的氧化物是Fe3O4(不是Fe2O3,也不是FeO ),一定条件是指高温。
然后.仔细观察两套实验装置,可发现左边装置有用排水法收集反应生成气体(D 试管)一定是H2,由此确认左边装置为制取铁的氧化物,而右边装置用于制取“引火铁”,这是本题解题的突破口,然后综合运用有关实验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对装置图的观察加工,即可解题如下:(1)A 中应加入普通铁粉,B 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因反应产生的H 2可能不连续,C 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而作缓冲瓶(较难),D 中收集到的是H 2。
(2)右边的装置气流是从右到左,烧瓶I 和分液漏斗H 的组合一定是H 2发生装置,所用试剂自然是普通铁粉和6mol 、L -1 盐酸,所以制得的H 2中含有HCl 气体和H 2O (气),在制取“引火铁”之前必须净化、干燥,由此U 形管G 中应加入固体碱性干燥剂NaOH 或碱石灰。
(3)根据题给两个反应的条件都是“高温”和要制取水蒸气的要求,可知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A 、B 、E 。
.(4)联想到课本习题(《化学选修第三册》P62第4题),在Zn 和稀H 2SO 4反应制取H 2时加入少量CuSO 4溶液能使制取H 2的反应加快,可知,在I 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其目的是加快H 2的生成速度,原因是形成了无数微小的Fe-Cu 原电池,加快了反应(析氢腐蚀)的进行。
(5) 试管E 中的反应自然是制取“引火铁”的反应。
其关键在于反应物是Fe 3O 4而不是铁的其它氧化物。
(6)结合初中H 2还原CuO 的实验可知,H 2在加热或点燃前一定要先验纯,所不同的是,本实验还要尽可能避免空气进入试管E ,使制取的高活性的“引火铁”受热燃烧、所以要加带导管F 的橡皮塞。
此外E 管反应后,为了防止F 出口处的水蒸气凝结,堵塞出气口或回流到试管E 将其炸裂,因此E 管反应后,F 出口处应点燃H 2。
[答案] (1)普通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防止水倒吸;氢气。
(2)固体NaOH (或碱石灰、CaO 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mol ·L -1HCl )(3)A 、B 、E(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5)O H Fe H O Fe 2243434++高温(6)检验氢气的纯度;点燃氢气[评述] 本题以化学实报实销验为依托全面考查了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诸多能力。
其特点是:①题给新信息尽管很隐蔽,但仍源于课本;所给装置是由常用仪器装置重新组合而成的新颖、非常规装置。
②设计仪器装置、选用药品时都打破常规,体现创新精神。
如用烧瓶C 作安全瓶;制取“引火铁”的装置顺序不是一般的从左→右,而是从右→左;气体的干燥、净化不用洗气装置也不用干燥管,而用U形管G 代替;E试管的F出口不向下而是向上,引出剩余纯净的不污染空气的H2要点燃处理等。
由此可见,直接观察事物的表象,这仅仅是认识的第一个环节,观察之后,还必须经过思考进行初步加工。
所谓初步加工,就是将从观察中得到的印象初步加以分析,从中提取事物的特征;或者在对事物的观察中,归纳出同类事物共有的特性;还包括对所获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出表象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凡此种种,构成了观察能力。
[例2] 为了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用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测量装置,可供选用的实验仪器如下:(1)测量气体体积的正确装置是(填写编号)(2)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填写编号)(A)防止无水酒精挥发(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C)使无水酒精容易滴下(3)实验前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钠珠,冷却后倒入烧瓶中。
其目的是。
(4)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789gcm-3,又2.Oml酒精反应完全后(钠过量),收集气体39Oml。
则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出的氢原子为,由此可确定乙醇的结构式为而不是。
(5)实验所测定的结果偏高。
可能引起的原因是(填写编号)(A)本实验在室温下进行,(B)无水酒精中混有微量甲醇(C)无水酒精与钠的反应不够完全[解析] 这是一道将实验、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相结合,实验设计与实验原理兼有的综合性实验题。
解题中必须前后联系,分析题干与设问,尤其是设问(4)所创设的情景、数据。
即所取无水酒精的体积少,只有2.0ml,使之充分与钠反应是本实验的关键;此外反应放出气体体积数较大390ml。
因此问题(1)的答案显然只能是B。
C在收集方法与无法确定体积上都是不可取的。
D、E中E是明显干扰项滴定管测量体积精确,容易误选,实际上本实验因放出气体体积达390ml,又只需三位有效数字(密度数位限制),而滴定管没有400ml 的容量,中途续换将导致误差。
问题(2)导管将分液漏斗液面上方压力与蒸馏烧瓶内压力一致,可以使无水酒精容易流下。
(3)二甲苯不参与反应,但与乙醇互溶可以增大无水酒精与钠的接触面。
充分反应。
(4)设1mol 乙醇分子中可置换的氢原子x ,则放出氢气mlx 224002/⨯2622H x O H C -46g 2x×22400ml2.00ml × 0.789gcm -3 390mlX = 1.015≈1说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位置特殊的氢原子,因此乙醇的结构式只能是而不可能是(6个氢原子等同)(5)本实验在室温下进行(20℃)而上述计算式涉及气体需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乙醇若混有甲醇也将使测定数据偏高。
[答案] (1)(B ) (2)(C )(3)增大无水乙醇与钠接触面.充分反应(4)1,(5)(A ) (B )[评述] 本题仍是一道信息迁移型的实验题,着重考查了自学能力充分提取信息中有关数据,运用数学工县解决化学问题;根据具体要求选择装置、通过定量实验确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综合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化学计算[例1] 如果a 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则c 克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 )()L aN bc A 升4.22 (B )()L cN ab A 升4.22(C )()L bN ac A 升4.22 (D )()L acN b A 升4.22[解析] 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给的条件及需要回答的物理量——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根据各基本化学量的涵义和相互关系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
本题宜由待求的量逐步递推:由(质量÷摩尔质量)×22.4推出标准状况下体积。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子=a 克/物质的量,而a 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b/NA 。
在解题时则需由已知到未知逐一计算。
a 克气体的物质的量:b /N A该气体的摩尔质量:a ÷b/N A =aN A /bC 克气体的物质的量:c ÷aN A /b=c = aN A /b=cb/aN AC 克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A A aN bcaN cb 4.224.22/(=⨯升(L )所以(A )是正确选项。
[答案](A )[评述] 本题是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涵义的综合考查,同时通过字母符号考查了推理、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理解.中等难度)[例2] A 、B 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现要用结晶法从A 、B 混合物中提取A 。
(不考虑A 、B 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O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2O ℃。
若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 的质量百分比(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2)取Wg 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10℃。
若仍要使A 析出而B 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 的质量百分比(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
(以W 、a 、b 表示。
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
)答:当W <a +b 时,A %当W >a +b 时,A%[解析]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若要使某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其溶解量必须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若要使它不析出,则其溶解量必须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设问(1),观察溶解度曲线B ,2O ℃若要B 不析出,该溶液中B 的质量不能超过2Og ,由于A 、B 质量共5Og ,此时A 的质量就超过3Og ,大于该温度下A 的溶解度(1Og ),因而有A 析出符合题意,这样,由5Og ×B %≤2Og得B %≤%1005020⨯B% ≤40%设问(2),由图得知10℃时A 和B 的溶解度分别为a 和b 。
当w <a +b 时,若要B 不析出,W× B%≤b ,其中B %=1-A%∴W (1-A%)≤b ,W -W A%≤bWA% ≥ W-b 则A%≥W bW -若要A 析出需 W ×A %>a 即W a A >%为同时满足上述条件需比较关W b W -与W a的值∵ W <a +b 即 W -b <a 即W b W -<W a 只要A%>W a即可。
当W >a +b 时,同样的为满足A 析出B 不析出,必须A%>W b W -及A%>W a此时 W >a +b 即W —b >a则只要A%W bW -≥即可 [答案] (1)B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