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神经解剖学[1].1.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节段的划分是以两条神经根的当中 为界。颈脊髓第4节相当于第3椎体;胸 脊髓第12节相当于第9胸椎。
在脊髓两侧前后神经根之间有齿状韧带。 齿状韧带将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间 断地连在一起,把脊髓固定在硬脊膜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三章 脑 膜
一 解剖学
脑膜分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蛛网膜和软脑膜又 合称软性脑膜。
硬脑膜的两层都是致密的结缔组织 构成。其中包括胶原纤维、纤维母 细胞和少量的 弹力纤维。硬膜膜
内铺一层和在胸腹腔表面相似的扁 平细胞,称为间皮细胞。两层硬脑 膜之间的静脉窦壁都铺一层和静脉 相连的内皮细胞。
椎管内的硬脊膜和枕骨大孔边缘粘连,一直 到2~3颈椎。再往下,硬脊膜的两层 互相 分离,外层作为脊椎骨的骨膜,内层包绕脊 髓。椎管内的硬脊膜和骨膜之间称为硬脊膜 外间隙。间隙中有椎间静脉,松结缔组织和 脂肪。出入脊髓的神经根,被一硬脊膜形成 的鞘包围。直到椎间孔,硬脊膜乃与骨膜相 连。上部椎管包围神经根的鞘较短,越往下 越长。椎管内硬脊膜的终端形成一圆锥形盲 囊,止于第二骶椎处。
第二章 脊椎骨
一 解剖学 由33~34块椎骨合成。颈椎7块,胸椎12
块,腰椎5块,骶椎5块合成1块,尾椎4或5块 合成1块,实际共为26块。 每一个椎骨又可分成两部分,在前面的称 为椎体,在后面的称为椎弓。椎弓和椎体相 邻部分较细,称为稚弓根。椎弓和椎体围成 一孔,称为椎孔。椎孔合起来形成椎管,脊 髓位于其中。由椎弓生出3个突起,当中的称 为棘突,两侧的称为横突。横突向上下各生 一对关节突(图2—1)。
硬脑膜血管硬脑膜动脉为脑膜中动脉,位于 硬脑膜外层内。脑膜中动脉由颈外动脉的上 颌动脉发出后,由棘孔入颅,在颅骨内面的 动脉沟中向前向外走行2~3cm后,分前后两 支(图3一1)。前支向前向外,分布到颅前窝、 颅中窝以及额叶和顶叶的硬脑膜上。后支向 上向后,分布到颅后窝和枕叶的硬脑膜上。
第2颈椎棘突粗大,在椎体上方有 一指状突起称为齿突。齿突向上伸 入寰椎内,被横韧带限制在寰椎的 后方。寰椎围绕齿突旋转,使头产 生左右旋转动作,所以第2颈颈椎 椎间孔的上下界为上下椎弓根。
椎间孔的后界由相邻两个椎体的上 下关节突形成。椎间孔的前界,一 部分由椎体,一部分由钩椎关节构 成。颈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正中, 仅占椎间孔直径的1/3~1/4,正常颈 椎间孔的大小不同,C2~3的椎间 孔较大,C3~4和C4~5的椎间孔 也比C5~6和C6~7的椎间孔大。
颈椎的椎体小,横突上有孔称为横突孔, 椎动脉通过该孔入颅。颈椎的棘突分叉, 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水平位。
第1颈椎呈环状,又名寰椎。寰椎 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 两个侧块组成。侧块上面有1对上 关节突,和枕骨髁形成关节,下面 有1 对下关节面,和第2颈椎上关 节面形成关节。前弓正中向前突出 部分称为前结节(图2—4)。
颅骨的动脉
头皮血管网发出许多小支到达骨膜。这些 血管的粗细比较一致,并在骨膜上吻合,形 成骨膜血管网。由骨膜血管网再发出许多细 支进入颅骨外板。
凡是有顶骨孔的颅骨,颅顶部的头皮动脉分 支多向该处集中,形成短而粗的两条动脉, 分别经两侧顶骨孔进入颅内与各自一侧的硬 脑膜中动脉互相吻合。此动脉还伴一条或两 条小静脉。
沿椎体有两条纵行的弹性韧带,把椎体 和椎间盘牢固的连在一起。在椎体前面 的称为前纵韧带,在后面的称为后纵韧 带。前纵韧带比后纵韧带坚固。
相邻的椎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图2—3)。 脊髓的硬膜和椎管之间是硬膜外间隙, 其中包含韧带、结缔组织、静脉丛、淋 巴管、脂肪等。
脊髓在椎管中,终端多数到第l腰椎下 1/3。终丝长约20cm,终止于尾椎的第 1 节。
硬脑膜
颅内硬脑膜分为两层,除静脉窦外,两层密切相连。在颅 骨顶部,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比较疏松。在颅底、脑神经 通过的骨孔等处,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十分密切。
硬脑膜内层有数处折入颅腔,形成大脑镰、小脑镰、小脑 幕、鞍隔。大脑镰折入大脑纵裂,前起筛骨鸡冠,向后到 枕内隆凸。向下,前半到胼胝体,后半到小脑幕,将大脑 两半球分隔。小脑镰由枕内隆凸和枕骨大孔后缘之间向内 折入,将小脑两半球分开。小脑幕是由枕内隆凸和颞骨岩 部上缘向内折入,将大脑半球和小脑分隔。小脑幕和后床 突之间有小脑幕游离缘形成的小脑幕切迹,中脑由其中通 过。鞍隔位于垂体之上,垂体柄由鞍隔的开口(鞍隔孔)通 过。
第1~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所以共 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的命名和在 它上面的椎体相同。每一个椎间盘 分为3层,上下两层是透明软骨, 盘当中一层的外围为纤维环(纤维软 骨),纤维环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 中心为有弹性的髓核(图2—3)。
髓核为脊索的残余。23个椎间盘的 长度相当于脊柱的1/4。
从C2到C7的椎间盘的厚度逐渐增加, 从L1~2到L4~5的椎间盘的厚度也逐 渐增加。胸段的椎间盘较薄。
肌腱内的张力、关节的位置、肌力和身体的姿势与其它活动 等信息
4. 内脏感受器: 感受在机体内部的情况
周围神经(The Peripheral Nerve)
第一章 颅 骨
一 解剖学 颅骨由23块成对的和不成对的、大小和
形状不同的骨块所组成。 颅骨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后
上方容纳脑组织;面颅位于前下方构成 面部的轮廓。 脑颅和面颅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成人 面颅约为脑颅的50%,儿童的面颅则小 于50%。
临床神经解剖学[1].1
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
感受器(Receptors):是专门化的感受器官,能够
记录机体内部极其周围环境中某些变化,并以冲动的形式传递 这些刺激,它们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器官.
1. 外感受器: 感知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 2. 距离感受器: 记录发生在较远处的刺激 3. 本体感受器: 提供头部在空间的位置及活动、肌肉和
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形成微动关节。 棘突和横突之间称为椎板。颈椎椎体上 面两侧的向上突起称为钩突(图2—2)。 钩突和其上面椎体的连接部分称为钩椎 关节或Luscbka氏关节。
上下两个椎弓之间,出椎弓移行到椎体 的地方,形成一对和椎管相通的孔称为 椎间孔(图2—3)。脊髓神经由椎间孔通 过。
椎体在脊柱上彼此不直接相连,二 者之间有椎间盘。
在脊髓两侧前后神经根之间有齿状韧带。 齿状韧带将软脊膜、蛛网膜和硬脊膜间 断地连在一起,把脊髓固定在硬脊膜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三章 脑 膜
一 解剖学
脑膜分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三层。蛛网膜和软脑膜又 合称软性脑膜。
硬脑膜的两层都是致密的结缔组织 构成。其中包括胶原纤维、纤维母 细胞和少量的 弹力纤维。硬膜膜
内铺一层和在胸腹腔表面相似的扁 平细胞,称为间皮细胞。两层硬脑 膜之间的静脉窦壁都铺一层和静脉 相连的内皮细胞。
椎管内的硬脊膜和枕骨大孔边缘粘连,一直 到2~3颈椎。再往下,硬脊膜的两层 互相 分离,外层作为脊椎骨的骨膜,内层包绕脊 髓。椎管内的硬脊膜和骨膜之间称为硬脊膜 外间隙。间隙中有椎间静脉,松结缔组织和 脂肪。出入脊髓的神经根,被一硬脊膜形成 的鞘包围。直到椎间孔,硬脊膜乃与骨膜相 连。上部椎管包围神经根的鞘较短,越往下 越长。椎管内硬脊膜的终端形成一圆锥形盲 囊,止于第二骶椎处。
第二章 脊椎骨
一 解剖学 由33~34块椎骨合成。颈椎7块,胸椎12
块,腰椎5块,骶椎5块合成1块,尾椎4或5块 合成1块,实际共为26块。 每一个椎骨又可分成两部分,在前面的称 为椎体,在后面的称为椎弓。椎弓和椎体相 邻部分较细,称为稚弓根。椎弓和椎体围成 一孔,称为椎孔。椎孔合起来形成椎管,脊 髓位于其中。由椎弓生出3个突起,当中的称 为棘突,两侧的称为横突。横突向上下各生 一对关节突(图2—1)。
硬脑膜血管硬脑膜动脉为脑膜中动脉,位于 硬脑膜外层内。脑膜中动脉由颈外动脉的上 颌动脉发出后,由棘孔入颅,在颅骨内面的 动脉沟中向前向外走行2~3cm后,分前后两 支(图3一1)。前支向前向外,分布到颅前窝、 颅中窝以及额叶和顶叶的硬脑膜上。后支向 上向后,分布到颅后窝和枕叶的硬脑膜上。
第2颈椎棘突粗大,在椎体上方有 一指状突起称为齿突。齿突向上伸 入寰椎内,被横韧带限制在寰椎的 后方。寰椎围绕齿突旋转,使头产 生左右旋转动作,所以第2颈颈椎 椎间孔的上下界为上下椎弓根。
椎间孔的后界由相邻两个椎体的上 下关节突形成。椎间孔的前界,一 部分由椎体,一部分由钩椎关节构 成。颈神经根位于椎间孔的正中, 仅占椎间孔直径的1/3~1/4,正常颈 椎间孔的大小不同,C2~3的椎间 孔较大,C3~4和C4~5的椎间孔 也比C5~6和C6~7的椎间孔大。
颈椎的椎体小,横突上有孔称为横突孔, 椎动脉通过该孔入颅。颈椎的棘突分叉, 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水平位。
第1颈椎呈环状,又名寰椎。寰椎 没有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和 两个侧块组成。侧块上面有1对上 关节突,和枕骨髁形成关节,下面 有1 对下关节面,和第2颈椎上关 节面形成关节。前弓正中向前突出 部分称为前结节(图2—4)。
颅骨的动脉
头皮血管网发出许多小支到达骨膜。这些 血管的粗细比较一致,并在骨膜上吻合,形 成骨膜血管网。由骨膜血管网再发出许多细 支进入颅骨外板。
凡是有顶骨孔的颅骨,颅顶部的头皮动脉分 支多向该处集中,形成短而粗的两条动脉, 分别经两侧顶骨孔进入颅内与各自一侧的硬 脑膜中动脉互相吻合。此动脉还伴一条或两 条小静脉。
沿椎体有两条纵行的弹性韧带,把椎体 和椎间盘牢固的连在一起。在椎体前面 的称为前纵韧带,在后面的称为后纵韧 带。前纵韧带比后纵韧带坚固。
相邻的椎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图2—3)。 脊髓的硬膜和椎管之间是硬膜外间隙, 其中包含韧带、结缔组织、静脉丛、淋 巴管、脂肪等。
脊髓在椎管中,终端多数到第l腰椎下 1/3。终丝长约20cm,终止于尾椎的第 1 节。
硬脑膜
颅内硬脑膜分为两层,除静脉窦外,两层密切相连。在颅 骨顶部,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比较疏松。在颅底、脑神经 通过的骨孔等处,硬脑膜和颅骨的连接十分密切。
硬脑膜内层有数处折入颅腔,形成大脑镰、小脑镰、小脑 幕、鞍隔。大脑镰折入大脑纵裂,前起筛骨鸡冠,向后到 枕内隆凸。向下,前半到胼胝体,后半到小脑幕,将大脑 两半球分隔。小脑镰由枕内隆凸和枕骨大孔后缘之间向内 折入,将小脑两半球分开。小脑幕是由枕内隆凸和颞骨岩 部上缘向内折入,将大脑半球和小脑分隔。小脑幕和后床 突之间有小脑幕游离缘形成的小脑幕切迹,中脑由其中通 过。鞍隔位于垂体之上,垂体柄由鞍隔的开口(鞍隔孔)通 过。
第1~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所以共 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的命名和在 它上面的椎体相同。每一个椎间盘 分为3层,上下两层是透明软骨, 盘当中一层的外围为纤维环(纤维软 骨),纤维环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 中心为有弹性的髓核(图2—3)。
髓核为脊索的残余。23个椎间盘的 长度相当于脊柱的1/4。
从C2到C7的椎间盘的厚度逐渐增加, 从L1~2到L4~5的椎间盘的厚度也逐 渐增加。胸段的椎间盘较薄。
肌腱内的张力、关节的位置、肌力和身体的姿势与其它活动 等信息
4. 内脏感受器: 感受在机体内部的情况
周围神经(The Peripheral Nerve)
第一章 颅 骨
一 解剖学 颅骨由23块成对的和不成对的、大小和
形状不同的骨块所组成。 颅骨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后
上方容纳脑组织;面颅位于前下方构成 面部的轮廓。 脑颅和面颅的比例因年龄而不同,成人 面颅约为脑颅的50%,儿童的面颅则小 于50%。
临床神经解剖学[1].1
感觉系统(Sensory System)
感受器(Receptors):是专门化的感受器官,能够
记录机体内部极其周围环境中某些变化,并以冲动的形式传递 这些刺激,它们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末梢器官.
1. 外感受器: 感知周围环境发生的变化 2. 距离感受器: 记录发生在较远处的刺激 3. 本体感受器: 提供头部在空间的位置及活动、肌肉和
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形成微动关节。 棘突和横突之间称为椎板。颈椎椎体上 面两侧的向上突起称为钩突(图2—2)。 钩突和其上面椎体的连接部分称为钩椎 关节或Luscbka氏关节。
上下两个椎弓之间,出椎弓移行到椎体 的地方,形成一对和椎管相通的孔称为 椎间孔(图2—3)。脊髓神经由椎间孔通 过。
椎体在脊柱上彼此不直接相连,二 者之间有椎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