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课文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枫桥夜泊》这首诗;(2)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学会通过诗人的描绘,感受和体验古代江南水乡的夜晚景色;(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江南水乡夜晚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 诗人张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原文和相关注释;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准备朗读和背诵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江南水乡夜晚的景色;(2)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枫桥夜泊》。
2. 诗歌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3.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2)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理解诗人对江南水乡夜晚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4. 诗人介绍:(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更好地理解其诗歌创作。
5. 诗歌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2)学生跟读,逐渐熟练背诵。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和意境;(2)学生回顾所学,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诗歌;(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分析。
六、教学延伸:1. 欣赏其他描写江南水乡的诗词,如杜牧的《江南春》、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2. 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描写家乡或景色的诗歌,可以进行分享和交流。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枫桥夜泊》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枫桥夜泊》,学生能够了解到该篇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主题,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枫桥夜泊》,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包括唐代诗人张继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背景。
2. 诗歌赏析:分析《枫桥夜泊》的诗歌结构、意境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和艺术价值。
3. 诗歌朗诵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并展开诗歌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课堂的主题是《枫桥夜泊》,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夜晚的印象和感受。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简要的讲解,介绍唐代诗人张继的生平事迹和其与枫桥夜泊的关系,向学生展示出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诗歌赏析(20分钟)分析《枫桥夜泊》的诗歌结构,包括诗的篇幅、韵律等方面。
然后重点解读诗中所展示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于夜晚的描绘和感受。
4. 诗歌朗诵与交流(15分钟)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进行朗诵。
接着,组织学生展开诗歌的讨论和交流,分享对于诗歌的理解、感受以及个人的感想。
5. 总结(5分钟)对于学生的朗诵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再次强调《枫桥夜泊》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枫桥夜泊》的背景、含义和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堂上的朗诵和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诗歌赏析的讲解和引导,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熟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
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整体感知。
1、李白的《静夜思》,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多媒体展示的诗文、意境图,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意境。
3、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二、自读课文,释疑解惑。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对照文中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释疑解惑。
3、全班交流,质疑问难。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能够解决的,可暂不作答。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诗人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侯的情景?(诗人写的是秋季,因为诗中提到了“霜”。
时间是深夜,因为诗中提到了“月落”、“霜”、“渔火”、“夜半钟声”等等)2、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写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等等。
)3、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的意象。
江边的渔火:江中亮起渔火,说明夜幕降临,游子的又一个夜泊开始了。
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描绘了一幅幽暗、深远而又寒冷的画面,也暗示着黑夜漫长。
惊叫的乌鸦、悠远的钟声:这两种声响更加衬托夜的宁静、凄清。
江边的枫树、孤零的客船、隐约的古寺:说明停泊地的偏僻、荒凉。
4、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秋夜图?用笔把你和诗人的情感画出来。
(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暗、寒冷、凄清、辽远而又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5、音画渲染,体验意境。
(1)、播放意境图,播放音乐古曲《汉宫秋月》。
(2)、教师进行意境描绘: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江边几棵枫树,隐约可见,江里两三点渔火,时隐时现。
一叶小舟孤零零地停泊在枫桥边上。
一个游子眺望远处隐隐约约的寒山寺……(3)、再次播放《汉宫秋月》,学生在音乐中自己揣摩诵读。
(4)、提问:读诗时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心中难以言说的思乡之愁,漂泊之愁)(5)、你能通过读,再次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生跟随音乐齐读)(6)、再次播放《汉宫秋月》,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与情感。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3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营造有利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来体味古诗的内容和情感,注意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体验古诗的含蓄美、韵味。
3、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螺旋上升。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诗词。
【教学过程】一、诗,颂秋词,兴趣导入1、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2、交流资料: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
板书:秋。
导语: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用词简洁明了,意味隽永。
例如我们背诵交流的秋诗秋词。
面对秋天,有的人看到的是硕果累累,丰收希望;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萧瑟,凄风苦雨。
景情相融,让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笔墨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古诗。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出深秋景色的美丽,这首诗让诗人流芳千古,这首诗让苏州的寒山寺名噪一时,无数的文人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这首诗也让苏州城中的枫桥一跃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它就是张继的名作《枫桥夜泊》。
二、知诗人,感诗意,初识愁绪。
1、交流资料。
对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这首诗你知道多少?生拿出预先查好的资料交流。
a,张继个人简介b,枫桥,寒山寺的介绍c,《枫桥夜泊》题目的理解d,《枫桥夜泊》的写作背景2、观看《枫桥夜泊》课件。
过渡语:不错,通过资料我们对作者对张继有了了解,对这首诗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必须包含详细的教学步骤,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诗枫桥夜泊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热忱引趣(回忆、背诵古诗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试背,教师适时点拨)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板书课题)二、故事导入,初步感知1、教师导入: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
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
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
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的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美。
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会流传千古的名篇,《枫桥夜泊》。
(播放课件,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为学生讲述故事)2、教师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美吗?生:太美了。
师: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在下面读一读吧!3、学生自由读:师: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会千古流传。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泊”、“愁”。
2、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
一、导入新课,解诗题。
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们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枫桥夜泊》。
2、谁能告诉我诗人是在哪里写这首诗的?3、是的。
谁会来解释一下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枫桥在哪儿?泊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谁写的呀?二、了解诗人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张继)2、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继?指名读PPT上内容。
(出示有关张继资料:张继,唐代诗人,湖北襄(xiānɡ)阳人。
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距今约1200年,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枫桥夜泊》。
)三、初读古诗1、弄懂了题目的意思,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读这首诗了。
我们先来把这首诗读熟。
2、出示自读要求:读书小提示:①自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②自读第二遍,读出节奏(提醒:七言诗可以按照4-3来停顿)。
③第三遍同桌互相读,互相听,相互检查一下,生字读音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帮助纠正一下。
师:读得好!“霜”“愁”是翘舌音,“寒山寺”翘平转化也读得非常准确!师:读得还不错,要想读出诗的韵味,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好句末的平声字,“天”“眠”“船”我们要读得长一些。
引读:霜满天——对愁眠——到客船——4、谁愿意再给大家读一读?5、比赛读:我们就应该像她这样读,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我们小组之间开展一次比赛,看看哪个组读的好!四个组,一组读一行。
下面男同学和女同学开展一次比赛,看是男同学读的好,还是女同学读的好。
6、同学们,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啊?7、大家都能把古诗读得准确了,但是还缺少了一点情感,此时,就让我们走进古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范文第【1】篇〗《枫桥夜泊》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学情分析: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其中包括“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
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你们知道吗,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城西,有一座桥,这个桥叫枫桥,在离枫桥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寺庙,这个寺庙就叫寒山寺.一座桥,一座寺,看似很平常的地方,凡是去苏州市的人大多要去看一看枫桥,要去听一听寒山寺的声音,甚至日本、韩国的朋友都特地来到中国苏州亲耳聆听一下那儿的钟声,用手抚摸一下那儿的桥,这是为什么呢?对,这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写了一首有名的诗,叫做《枫桥夜泊》。
这首诗,千百年来,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咱们将一同去感受。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5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5篇)《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情感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力目标: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秋色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尝试用本节学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试着自学一首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有关《枫桥夜泊》的图片、学生课前预习本节古诗。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唐代著名诗人张继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时,被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了,让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于是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七言绝句。
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旅游胜,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有什么问题,朗读后可提出来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读音)3、理解课题:(1)教师:枫桥在哪里?(2)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教师板画“枫桥”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部的一座桥。
②。
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枫桥也叫封桥。
)“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3)齐读古诗一二句,想想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同学说老师板书,并解释诗中的名词的意思, (愁眠:怀着旅愁,似睡非睡。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今苏州西枫桥附近的一座古寺,因唐初著名诗僧寒山曾住这里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院的半夜打钟声音。
)(4)再叫同学们上来试着解释一两句的意思,老师再讲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是诗人夜泊时所见,点明了时间是深夜,季节是晚秋。
在江南秋夜的漫漫寂静之中,偶有乌鸦啼叫划破夜空,反而使周围的气氛显得更加宁谧深沉。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 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 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或黑板,展示古诗《枫桥夜泊》。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张继及其作品《枫桥夜泊》。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枫桥夜泊》,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静听,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体会诗人的情感。
5.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古诗《枫桥夜泊》,感受诗的韵味。
(2)教师挑选学生单独朗读,评价其朗读效果。
6. 背诵巩固(1)学生自主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枫桥夜泊》的意象、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8. 课后作业(1)抄写古诗《枫桥夜泊》,注意字迹工整。
(2)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并背诵给家长听。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写江南水乡的古诗,如《江南春》、《泊船瓜洲》等,比较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描绘方式和情感表达。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枫桥夜泊》这首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中的生字、生词,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中的意境。
(2)体会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2、教学难点理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宁静的夜晚,江面上有小船、枫叶和渔火的视频,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什么样的诗句?引出课题《枫桥夜泊》。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张继,张继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经历较为坎坷。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张继在科举考试落榜后,心情郁闷,在一个深秋的夜晚,泊船于苏州城外的枫桥,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词。
(3)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讲解“泊、愁、眠”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引导学生想象月亮落下,乌鸦啼叫的画面,感受深秋夜晚的寒冷。
“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伴着忧愁的人入眠。
提问学生:诗人为什么忧愁?让学生结合背景进行思考。
“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介绍姑苏城和寒山寺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整首诗的意思,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感悟意境(1)再次播放导入时的视频,让学生边看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小组讨论: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理解古诗《枫桥夜泊》的内容,把握其主题和情感。
(3)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
(2)运用图片、音乐等辅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枫桥夜泊》。
2. 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意象。
2. 欣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其音乐美。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枫桥夜泊》的文本,最好是注释版本的。
2. 准备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材料。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
(2)简单介绍作者张继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分小组进行背诵,互相监督和鼓励。
3. 文本解析:(1)解释古诗中的生僻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2)分析古诗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欣赏其音乐美。
4. 意象与表现手法:(1)讨论古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枫桥”、“夜泊”等,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古诗中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寓情于景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枫桥夜泊》的主题和情感。
(2)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枫桥夜泊》的感受或者创作一首以“夜泊”为主题的诗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景抒情的一首七绝。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教学目标】1、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味道?。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愁”的心情。
2、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枫桥夜泊》的有关课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解诗题:1.师:同学们,在一千二百年前,有一位落榜学子的一首诗,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同时也让他自己名垂千古,这首诗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
3、解题。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
师:有补充的吗?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师:谁停的?生:张继。
师:对,就在那个夜晚,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写下这首名扬千古诗,千百年来,《枫桥夜泊》究竟在散发着怎样的魅力呢?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步感知,知诗人:1、了解诗人:(课件)张继,字懿[yì]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公元七五三年考上进士, 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
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 富有自然美,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2、了解创作背景:师:诗人张继为何半夜将船停泊在岸边,他是在游玩还是在回家的路上停留呢?原来张继仕途不第,赶考归来行至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闻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枫桥夜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想像诗所描绘的画面;3、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
二、教学重难点想象诗的画面,体会诗人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收集作者的资料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
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2、读诗题,理解诗题。
3、创设情境,教师激情诵读。
(二)读通诗句,初步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再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赏析品味,体会意境。
1、抓住“客”字,理解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愁。
2、介绍作者,补充资料,理解诗人人生求索之愁、忧国忧民之愁。
3、诗人的愁绪,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4、从哪些景物中,你能感觉到诗人的忧愁?5、创设情境,朗读、背诵。
(四)开阔视野,拓展延伸。
1、你想对满怀愁绪的诗人说些什么?2、在诗意的氛围中,齐声诵读诗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第【2】篇〗《枫桥夜泊》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2、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培养朗读能力、品词析句能力。
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课件2、学生准备: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收集写“愁”的名句,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
1、请学生背诵积累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
在学这首诗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幅图。
出示课件:现代苏州枫桥师述:这是苏州一座很有名的桥,叫枫桥。
每天这里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参观游玩,来领略枫桥的诗情画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孤寂与忧愁。
3、认读生字。
活动准备:《枫桥夜泊》课件、古诗作业纸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2.师:小朋友你们猜出来了吗?那月亮在什么时间出现呢?秋天的夜晚景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二)、出示《枫桥夜泊》古诗视频,幼儿欣赏,初步感知古诗。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古诗所写的景象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幼儿自由回答。
2.呈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秋霜。
3.呈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分句,并讲解本句含义(诗人坐在小船上,看到周围有些什么景象?)江边的枫叶若隐若现,江中鱼火点点,照着我的愁,我怎能安眠。
4.呈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分句并讲解诗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5.呈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分句,并讲解施迤崇拜的钟声是在什么时候传来的?夜半十分沉沉的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里。
(三)、听了解释,那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四)、教师领读,幼儿跟读。
(五)、古诗接龙游戏:教师说古诗名字,幼儿接龙可以(分组也可以分男女)(六)、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的题目叫什么?师:作者是谁?师: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1篇)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和课外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2、丰富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感受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突破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文注释自读自悟,理解诗意,然后充分发挥想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体会;借助教师的点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优势进行突破。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弄懂关键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初步感悟古诗内容。
一、激情导入二、资料交流1、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教师简介古诗作者。
三、自读自悟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注意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3、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4、学生初步感知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四、检查效果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图画。
一、复习导入指名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二、精读赏析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质疑,讨论问题。
三、想象诗境四、迁移拓展五、课堂小结名师课堂《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篇2知识点: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枫桥夜泊》教案
《枫桥夜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内容,感悟诗人情感。
2.通过品析诗句,提高审美情趣。
3.学习古诗词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感悟诗人情感。
2.教学难点:品味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枫桥夜泊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中传达了怎样的氛围?”2.自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枫桥夜泊》,感知诗意。
3.解读诗句a.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句,理解诗句内容。
4.品析诗句a.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意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句中的意境。
5.感悟诗人情感a.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情感,如“愁眠”、“夜泊”等,让学生思考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群学互动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
7.拓展延伸a.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枫桥夜泊》的背景,了解诗人张继的创作动机。
b.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背诵《枫桥夜泊》。
2.课外阅读张继的其他诗作,了解其创作风格。
五、教学反思附:《枫桥夜泊》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含义:通过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引导学生感受夜晚的寂静与凄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场景。
2.感悟诗人情感:在分析“江枫渔火对愁眠”时,询问学生“愁眠”是什么感觉,他们能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诗人的心情。
教学难点:1.品味意象与修辞:在解读“江枫渔火”时,引导学生想象枫叶的红色与渔火的温暖色调,以及它们在夜晚的反差美;讨论“对愁眠”中的拟人手法,让学生思考愁为何能“眠”。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在夜晚醒来,看到窗外是怎样的情景?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或景象?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诗人张继就在一个特别的夜晚,泊船在枫桥,写下了一些特别的景象。
枫桥夜泊教案(精选7篇)
枫桥夜泊教案(精选7篇)枫桥夜泊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二、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乡愁的古。
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
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2.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作者张继。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指导初读古诗。
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
生回答师小结: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为何愁眠?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
(出示课件)板书:愁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教师引读: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
板书:表达了 __愁闷____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教案枫桥夜泊古诗原文优质
枫桥夜泊教案枫桥夜泊古诗原文优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枫桥夜泊》古诗。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品味诗中意象,感悟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唐代诗人张继及其代表作《枫桥夜泊》。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让学生猜测诗中描绘的景象。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枫桥夜泊》原文,注意理解诗句含义。
2.学生结合注释,分析诗中描绘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讲解《枫桥夜泊》原文,重点解析诗中意象。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诗中语言之美,感悟诗人的情感。
3.教师示范背诵《枫桥夜泊》,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a.诗中描绘的景象有何特点?b.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c.你是如何理解“月落乌啼霜满天”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1.背诵《枫桥夜泊》原文。
2.结合诗中意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月落乌啼霜满天:描绘了夜晚的寂静,月已落下,乌鸦啼鸣,霜气满天,一片凄凉。
2.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枫树与渔船上的灯火相对,愁眠之人独对孤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3.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姑苏城外,夜晚钟声悠扬,与诗人的愁思形成鲜明对比。
4.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时分,钟声传到客船,让诗人更加感受到孤独与寂寞。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逐句讲解、品味意象、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枫桥夜泊》的内涵。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
3.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2024《枫桥夜泊》新教案范文3篇
2024《枫桥夜泊》新教案范文3篇教案《枫桥夜泊》——唐代文学之旅一、活动内容本次课程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和创作,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张继及其创作背景,理解《枫桥夜泊》的历史文化意义。
2. 诗歌内容:详细解读诗歌的每一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3. 艺术手法:探讨张继在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了解《枫桥夜泊》的背景,理解诗歌内容,识别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难点1. 诗歌意象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视觉和听觉意象。
2. 诗歌情感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孤独和忧伤情感。
3. 创作实践的引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诗歌背景,解释难点词汇和修辞手法。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情感。
4. 创作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个性化表达。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筝曲《枫桥夜泊》,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背景介绍:讲解张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枫桥夜泊》。
3. 诗歌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分析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分享个人观点。
5. 创作实践: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所学知识表达情感。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欣赏。
七、课后作业1. 诗歌背诵:要求学生背诵《枫桥夜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之二
____(省、市、区、县)徐市中心小学徐进芳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揭题:枫桥夜泊。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指名认读。
(2)出示课文,指名朗读,引导评议。
(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城外的一座拱形桥;……)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4)小结:查阅工具书是学古诗的好方法。
不过,仅仅靠查阅工具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
三、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理解课题。
教师:枫桥在哪里?(教师板画“枫桥”)“泊”的是哪只船呀?(教师板画“客船”)为什么说是“客船”呢?这个“夜”点明了什么?(贴卡片“泊”)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
“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朗读训练。
5、学习第二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6、朗读训练
7、学习第三、四句: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
“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这就是第四句诗——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朗读训练
9、齐读全诗
●四、总结全诗,体会感悟
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
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贴出“愁”)
2、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
3、教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
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4、请学生交流:张继,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孤身在外,你想到了什么?
5、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五、指导写字
1、请学生说说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
2、指导“愁”、“霜”的结构。
3、钢笔描红。
六、作业
1、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听到的有()和(),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2、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