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5)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秋姑娘的信9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9篇秋姑娘的信 1《秋姑娘的信》教学设计五一、简介《秋姑娘的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一册。
课文短小优美。
讲了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展现了一幅枫叶飘落、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食、小树穿“衣”的秋景图,同时使人感受到秋姑娘对大雁、青蛙、松鼠、小树的关怀和体贴。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读背课文,识写生字。
二、学习者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的语文课,一年级学生对于识字、阅读都有很强的欲望,并乐于接受色彩鲜艳的画面。
学生仅入学3个多月,已具有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的能力。
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表演,喜欢做游戏,喜欢形象化的事物,敢思敢说,并急于得到别人的肯定。
三、教学/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生字“心、生、村、全”,认识1种笔画“”(卧钩)。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4、通过个人操作电脑,培养学生操作鼠标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教师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学习中,采用多种手段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为第一目标,整堂课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3、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中随时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利用多媒体增强视面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个个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如动画再现秋姑娘送信给各个好朋友的优美场景,使学生在立体化的教材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种阅读机会,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通用7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秋姑娘的信》1一、课文说明这是一首儿歌。
通过三句话,写出安安上了一年级的喜悦心情,第一句写安安脸上高兴的表情。
第二句写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第三句写出安安内心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自主积累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时数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安安"读书图。
介绍本书主人公之一安安。
(课本中有三个主人公,即安安、宁宁、云云,教师要用好教材这样的设计,使每个孩子都感到有三个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好朋友,使学生和主人公一起成长)小朋友,今天,老师介绍一位新同学跟大家认识。
(出示"安安"图)这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叫安安。
小朋友们跟他打招呼吧!老师表演"安安"和同学们打招呼。
安安是语文课本中的主人公,正上一年级,(板书课题)他会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和小朋友一起长大。
(二)观察课文插图。
1、请小朋友打开书,观察图画,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安安在学校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大胆说话)2、指名说一说。
(多让一些孩子说一说)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并逐步表达得生动、具体一些。
3、猜一猜,安安在学校还会做些什么?(激发孩子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去想象,去说话)老师小结过渡: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呀!我们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多么幸福呀!(三)朗读课文。
齐读课题:一年级1、老师范读(2遍)。
范读时,第一句可以读得慢一些;第二句可读得稍轻快些;第三句可以读得欢快,表现出安安的喜悦心情。
2、老师领读(3遍)。
同样注意由句到文。
全文分三句领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教学教案?秋姑娘的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按笔顺写美观。
2.理解课文内容,生疏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伴侣之间要相互关怀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枫叶假设干。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揭示课题。
1.〔出示信件〕小伴侣,你们看,这是什么〔同学猜,板书:信〕2.这是秋姑娘写给任老师的信。
〔板书:秋姑娘提示“娘〞读轻声,齐读〕3.秋姑娘不光给任老师写了信,还给他的好伴侣写了信呢!你们想收到秋姑娘的信吗〔想!〕4.只要你们认真听讲,乐观发言,秋姑娘肯定会给你写信的。
5.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学?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要说的〔生答〕二、感知课文〔一〕整体感知1.是啊,我也急着想知道答案。
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看个到底吧!〔多媒体出示课文情景,听课文录音。
〕2.瞧,播音员阿姨读得多好。
想和她读得一样好吗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
3.检查自学状况:抽读生字卡。
〔开火车,指名读〕4.生字读准了,信任大家整篇课文就读得更好了。
〔齐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秋姑娘的好伴侣都有谁〔依据答复出示相应的动物〕〔二〕教学第一自然段1.出示:好伴侣指名读。
提示:“伴侣〞一起时“友〞读轻声,单独时候读第三声。
2.自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秋姑娘要写的信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片片枫叶〕3.指导朗读好“片片枫叶〞,指名读,齐读。
4.读好整个自然段。
〔三〕教学其次—第五自然段1.秋姑娘给好伴侣写些什么呢你最宠爱哪一封信,你就把那封信多读几遍马等下我们来看看谁读得最好。
2.同学读自己宠爱的信。
指名读,宠爱这封信的一起站起来读。
〔配上音乐〕3.其次自然段谁来跟老师竞赛读这小节同学评价。
我读好这节有个小隐秘,想知道吗就是抓住了“多加当心〞来,用上我的隐秘试试看,这回能赛过老师吗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现在我就是秋姑娘,你〔任选一同学〕是大雁。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姑娘的信”这个主题相关的词汇,如:秋姑娘、信、树叶、秋风、收获等。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点。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秋姑娘寄给动物们的一封信,信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和丰收的季节。
动物们收到信后,纷纷准备过冬的食物和衣物。
2. 生字词:秋姑娘、信、树叶、秋风、收获、准备、过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运用课文中的词汇描述秋天的特点。
2. 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点。
2. 情境教学法: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朗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树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秋天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故事。
”2. 新课导入:(1)教师展示秋姑娘的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特点和动物们的准备。
(2)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动物们准备过冬的情景。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秋姑娘的信》。
本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秋姑娘给小动物们写信的故事,让学生认识秋天的景象和特点,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能力的培养。
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等。
学具: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引出本课课题。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通过卡片或课件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和理解。
3.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的语气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课文理解: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想象与创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秋姑娘给小动物们写信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6.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家长签字确认。
六、板书设计板书《秋姑娘的信》板书内容:1. 秋天的景象:落叶、大雁、菊花等。
2. 秋姑娘的信:信的内容和秋天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生字词造句。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答案:(1)示例:秋天的树叶黄了,飘落在地上。
(2)示例:秋姑娘给小动物们写信,告诉他们冬天快要来了,要注意保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想象与创造环节的表现如何?拓展延伸: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象,写一写秋天的日记。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姑娘的信”这个主题及相关词汇。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现象。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秋天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特征。
(2)通过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2)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秋姑娘寄出了一封信,信中描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富果实。
通过秋姑娘的信,学生们可以了解到秋天的特征和自然现象。
2. 词汇:秋姑娘、信、秋天、树叶、变色、落叶、果实、收获、秋风、凉爽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和自然现象。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秋天的描述。
2. 教学难点:(1)词汇“变色、落叶、果实、收获”的理解和运用。
(2)句型“秋天的树叶变色了,秋风带来了凉爽。
”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图片、实物等。
2. 教学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秋天的特征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秋天的美丽景色。
(2)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秋天的特征和自然现象。
(3)学生跟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3. 词汇学习:(1)教师展示词汇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
(2)学生通过句子练习,运用所学词汇。
4. 课堂活动:(1)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2)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
5. 总结与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秋姑娘的信》教案(精选10篇)
《秋姑娘的信》教案(精选10篇)《秋姑娘的信》教案篇1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读懂课文,了解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的特点,知道自然界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3、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准、读好课文。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3、语文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1、[多媒体出示]一片枫叶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这是老师刚刚收到的信。
2、指导读准:信3、师:老师看得出来,小朋友们的眼睛里都画着一个问号,说吧,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4、[多媒体出示]秋姑娘图指导读准:秋姑娘5、秋姑娘还给谁写了信,信里说了些什么呢?咱们一起看课文。
板书课题秋姑娘的信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看秋姑娘都给谁写了信,用铅笔把它给圈出来。
2、交流,相机指导读准:好朋友们、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多媒体出示]风伯伯把信送到了大雁的手中,大雁左看右看,急得直嚷嚷:我怎么看不懂啊!师:小朋友们,想帮大雁看懂这封信吗?讲给大雁听,你就得讲清楚,让他听明白。
大家先把这段话读一读,待会儿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就让他代表小朋友们去告诉大雁。
[多媒体出示]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生练读)2、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准:小心及整个句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秋姑娘的信》,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秋天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课文、观察秋天、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3)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3. 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信了?信中都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秋天的景色特点。
4. 语言表达:(1)让学生用“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的句式,描述秋天的景象。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想象力培养:(1)教师提问:“如果你是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信中会写些什么?”(2)学生展开想象,用画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姑娘的信》2. 生字词:大、小、多、少、红、黄、绿、蓝3. 秋天的特点:树叶变色、丰收、凉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2)用“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的句式,写一段描述秋天的句子。
(3)想象自己是秋姑娘,给一个好朋友写一封信,描述秋天的美景。
2. 答案:(1)略。
(2)示例: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秋姑娘的信》优质教案(一年级上册
《秋姑娘的信》优质教案(一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一文,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美丽的季节”,围绕秋天这个主题,通过秋姑娘给大雁、青蛙等动物写信的形式,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特征,以及与人类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秋天的基本特征,了解季节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3.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
重点:掌握秋天的特征,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征,引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①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②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
③ 学生跟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3. 例题讲解(10分钟)① 出示例题: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秋天的特征。
② 解答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秋姑娘画一封信。
②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② 拓展: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秋天,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姑娘的信》2. 板书内容:秋天的特征:金黄、凉爽、丰收、落叶生字词:大雁、青蛙、写信、金黄、凉爽、丰收、落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秋天的观察日记。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内容真实,语言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在课后,老师应关注学生对秋天的观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关于季节变化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入体会秋天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读懂课文,充分感知秋姑娘对好朋友的关心。
了解秋末冬初的气候变化,以及做好入冬的一些准备。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励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伙伴,培养相互关心的人文品格。
3、过程与方法目标:(1)读写说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愿读、愿说、愿写的兴趣。
(2)初步运用“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的方法学习课文有关内容。
能读好课文,记住课文。
教学重点:读好课文,记住课文,入情境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课文,渗透关心朋友的情感。
学习写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1、导入,多媒体显示图画“小朋友,你喜欢秋姑娘吗?瞧,她来了,快和她打个招呼吧!”?(多媒体动画展示秋天的情境图)2、学习课文第六小节,总领全文(1)、这棵枫树怎么样?它怎么了?(媒体显示枫叶飘落,直至枫叶全无)(2)、出示: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指读,齐读。
(读好“咦”,读出疑问的语气)(3)、美丽的枫叶究竟都到哪儿去了?请小朋友轻轻地把课本打开,把书拿好,请你大声地读读课文,等你读完课文就明白了。
(4)、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感知课文,了解大意1、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多媒体“秋姑娘撒枫叶”图)(出示文字)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2、引读:秋姑娘摘下一3、指导读:片片。
(读出枫叶的多、以及高兴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4、学习词语“好朋友”。
你有好朋友吗?介绍给大家好吗?5、指导朗读。
好朋友在一起都是要互相关心的,秋姑娘也关心她的好朋友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6秋姑娘可真关心她的朋友啊!她用枫叶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呢?引导用下面的句式说话:“秋姑娘给、、、写了信。
”(媒体出示相关内容)三、细读课文2――5节。
1、引导:秋姑娘的好朋友真多,这些信中,你最喜欢读写给谁的信呢?你能不能把它介绍给小朋友呢?2、生各自练读介绍。
3、交流:(以学生为准,生介绍到哪一封信,师就组织学生学哪一封信)第2〜5自然段秋姑娘给好朋友们写了什么呢?你们最想读哪封信?(出示相应自然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教案:《秋姑娘的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1课《秋姑娘的信》。
本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秋姑娘给小动物们写信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文字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够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4.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朗读课文的流畅性。
难点: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学生跟读,体会秋姑娘的信带给小动物们的快乐。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举例讲解生字词的用法,让学生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课文内容。
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说出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练习题包括:连线题,将生字词与对应的意思连线;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秋姑娘的信天气凉了大雁南飞松鼠储食小青蛙冬眠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家长签字。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3遍。
3.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
4. 回答问题:秋姑娘的信里写了什么?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答案:秋姑娘的信里写了天气凉了,大雁南飞,松鼠储食,小青蛙冬眠。
《秋姑娘的信》精品教案(一年级上册
《秋姑娘的信》精品教案(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精品教案(一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秋天的来信》。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秋、姑娘、信、凉、风、叶、大、树、飞、舞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特点,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秋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表达等方式,感受秋天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特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字词意思。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特点。
a. 提问:秋姑娘给谁写信?信里写了什么?b. 讨论:秋天还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5. 实践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进行表达训练。
6.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姑娘的信》2. 生字词:秋、姑娘、信、凉、风、叶、大、树、飞、舞3. 秋天的特点:凉爽、树叶变色、落叶、丰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家长协助孩子收集秋天的树叶,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并记录下来。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观察,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树叶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审美能力。
秋姑娘的信教案秋姑娘写信教案(5篇)
秋姑娘的信教案秋姑娘写信教案(5篇)有关秋姑娘的信教案(精)一秋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从田野里、山丘上、小路边、石桥下、轻轻的走过,吹来了一阵阵凉快的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梨树、柿子树、苹果树、葡萄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黄橙橙的柿子,金灿灿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鲜丽的颜色在光中闪耀。
秋天是漂亮的季节。
秋天的菊花都迫不及待的开放。
有红的、黄的、白的、粉的姹紫嫣红。
红的像火,黄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颜色深深浅浅,看起来像在流淌,在欢乐,在不停的生长。
花下的蜜蜂在勤劳的工作着,蝴蝶在花中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舞姿。
秋雨。
想薄纱,飘渺不定。
像针,细密轻快。
八月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打在屋顶上从上流下来滋润着渺小的花和小草﹔雨落在大树下喂养着小树苗﹔雨打在河面上,波浪在微微的振动﹔雨落在嘴唇上清凉爽凉的,使人沉闷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秋天的叶子是最刺眼的。
秋天的叶子不像春天那样新,不像夏天那样绿她有自己的特色。
秋天的叶子有翠绿的、金黄的、橘黄的。
秋风一吹,橘黄色和金黄色的叶子都被吹落了,叶子落下时就像蝴蝶在空中飘舞。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金黄的季节,她像春一样美,像夏一样得意。
秋天也具有金黄的象征,她庄重,她肤浅。
是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季节。
由于万物的开头在春天,可收获的季节在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
秋天是最漂亮的。
有关秋姑娘的信教案(精)二在不知不觉中,秋天来了。
我还不知道秋天来了,当我觉察叶子落了,小草枯萎时,秋天已经来了很久了。
我是多自责自己的马虎,竟然没有发觉秋天来了。
当我发觉秋天来时,她快要走了。
我紧紧地抓住秋姑娘的衣角,在我的掌心里,留下了最终一点儿秋色。
听!是秋姑娘的叹气声!小溪没有春姑娘来时那般开心,她放慢了脚步,缓缓地流过秋姑娘的脚边。
小溪老了,她现在唱出的歌是在感慨,感慨时间匆忙,无法挽回。
小雨点也被这叹气声惊动了,她们没有夏小姐来时那般欢快,只有无奈,只有哀愁。
看!是秋姑娘的笑脸。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姑娘的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秋天的色彩》,具体章节为《秋姑娘的信》。
内容描述了秋姑娘通过写信给小动物们,告知它们秋天来了,大地万物发生的变化,以及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如“秋”、“姑娘”、“信”等,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秋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讲解用法。
3.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表达方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景色。
6.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秋姑娘的信》2. 生字词:秋、姑娘、信、金黄、丰收、喜悦等。
3. 课文主要内容:秋姑娘写信告诉小动物们秋天来了,大地万物发生的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心中的秋天。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稻谷弯弯,好像在向我们微笑。
我喜欢秋天,因为它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让人感到喜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生字词讲解、课文学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秋天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环节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秋天的诗歌、故事等,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秋姑娘的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秋天的色彩》中的一篇课文——《秋姑娘的信》。
本课详细内容围绕秋姑娘给大地的信展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收获的季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写能力,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
(2)提问:“你们觉得秋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课文,分析生字词。
(3)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
(2)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1)分析生字词:凉、金黄、丰收等。
(2)造句练习。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连线:将生字词与对应的图片连接起来。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姑娘的信》2. 生字词:凉、金黄、丰收、云朵、大雁等。
3. 秋天的特点:收获、美丽、凉爽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秋天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略(2)示例:秋天到了,树叶变得金黄,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秋天的描绘不够丰富,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故事等,下节课进行分享。
(2)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4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精选4篇(一)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教学目标】1.了解秋姑娘的形象和特点。
2.理解秋姑娘的寓意。
3.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4.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秋姑娘的形象和特点。
2.理解秋姑娘的寓意。
【教学准备】1.课文《秋姑娘的信》的挂图或PPT。
2.秋天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出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感受。
2.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提问:“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二、呈现与讲解(10分钟)1.出示课文《秋姑娘的信》的挂图或PPT。
2.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3.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三、理解与讨论(15分钟)1.提问:“你们觉得秋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2.引导学生描述秋姑娘的外貌特点和活动特点。
3.提问:“秋姑娘的信中有什么内容?”4.让学生自由讨论秋姑娘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四、写作练习(15分钟)1.引导学生以“我眼中的秋姑娘”为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短文。
2.鼓励学生丰富写作内容,包括秋姑娘的形象、活动和寓意等方面。
五、巩固与展示(10分钟)1.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短文,并展示自己所画的秋姑娘的图画。
2.组织学生互评,为优秀的作品点赞和提出改进意见。
【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秋姑娘的形象和寓意,培养了学生对秋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帮助每个学生取得进步。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秋姑娘的信精选4篇(二)教案设计:江南教学目标:1.了解《江南》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
2.培养学生对江南美景的欣赏能力,感受江南的独特魅力。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和丰收景象。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用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秋天的季节特点和丰收景象。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学会用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秋姑娘的信课件。
(2)秋天的图片、诗歌、绘画材料等。
2.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秋姑娘的信,了解故事内容。
(2)布置教室,营造秋天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秋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2)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印象,引出秋姑娘的信。
2. 教学故事:(1)讲述秋姑娘的信故事,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和丰收景象。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秋姑娘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秋天的特点和丰收景象。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诗歌欣赏与创作:(1)欣赏秋天的诗歌,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5. 绘画活动:(1)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2)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共同欣赏、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秋天的季节特点和丰收景象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学生诗歌创作和绘画活动的参与度及表现。
4. 学生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情感的体现。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成语、谚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秋姑娘的信》语文课教案
《秋姑娘的信》语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景象;(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景;(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3.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2.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3. 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与秋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出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景象;(2)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变化;(3)引入诗歌《秋姑娘的信》。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的把握;(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诗歌的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应用;(3)学生互相检查,确保生字词的正确掌握。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解释生僻词语的意思;(2)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景;(3)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5. 诗歌背诵和默写:(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2)学生自主默写诗歌,检查字词的正确书写;(3)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背诵和默写的心得。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境;(2)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感受;(3)学生互相展示和交流,共享创作成果。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
一年级教案之秋姑娘的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秋姑娘的信”的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秋姑娘的信”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季节变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秋姑娘的信”的生字词。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秋姑娘的信”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句子仿写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秋姑娘的信PPT。
2. 教学素材:与秋天相关的图片、实物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姑娘的语气和情感。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整体意思。
3. 句子仿写:(1)教师给出例句,引导学生用“秋姑娘的信”中的词语进行句子仿写。
(2)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句子,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秋天的特点和他们对秋天的感受。
(2)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秋天的特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设计:1. 抄写“秋姑娘的信”中的生字词,每个写两遍。
2. 用“秋姑娘的信”中的词语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3. 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画,并在旁边写上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姑娘的信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秋姑娘的信》。
复习词语
二、初读
1、秋天来了,天气凉了,眼看寒冷的冬天就快到了,秋姑娘开始惦记她的好朋友们了,不知他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朋友们写封信吧!指名读好第一小节、齐读
2 、听,秋姑娘的脚步声,她飘过田野,飞过树林,越过高山。
秋姑娘来了,带着她的信一起来了!
3、秋姑娘给哪些好朋友写了信?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地朗读。
4、交流。
句式“秋姑娘给写了信。
”课件点出“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秋姑娘给、、和写了信。
”
5、秋姑娘在信里都说了些什么呢?赶紧找到它,仔细地读读吧。
三、精读课文
(一)、大家读得真认真,秋姑娘想请你们当送信的小天使,将祝福送给远方的朋友。
你愿意读秋姑娘写给哪位朋友的信?
随机学习2——5。
大雁:1、指名读
2、秋姑娘给大雁的信上写了什么?点出“多加小心”
3、为什么要“多加小心”?点出“南去”
是呀!南方气候暖和,适合大雁安全度过寒冷的冬天。
(板书:南去的大雁)
4、可是,从北方飞到南方,这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啊!你们想想一路上它们会遇到什么危险和困难吗?(学生想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猎人、暴风雨、不守纪而迷路、饥饿)
师小结:大家为大雁想得可真多呀!那你知道还有哪些鸟也要在寒冷的冬天到来前从北方飞到南方吗?(小燕子、杜鹃、天鹅、野鸭…)
这一路上真是危险多多,困难重重啊!你们也一定和秋姑娘一样在为大雁担心吧!那就让我们一起把秋姑娘的信读给大雁听。
听了你们的朗读声,大雁们的队伍也排得更整齐了。
青蛙:1、指名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点出“盖好被子”秋姑娘想的可真周到啊!
3、看,冬天到了,青蛙就躺在洞里不吃也不喝,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呢!
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冬眠”。
指名读、齐读
(板书:冬眠的青蛙)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跟青蛙一样过冬的吗?(刺猬、蛇、乌龟、熊、蛤蟆、蚯蚓…)
4、大家的知识真丰富。
看,青蛙在洞里睡得多甜呀!谁来当秋姑娘提醒一下小青蛙。
想想秋姑娘怎样和他说话才不会吵醒他呀?
你能读吗?试试?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
松鼠:1、指名读
2、你也来认真地读书。
听了他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怎样的松鼠?看图画点出“贪玩”
秋姑娘对好朋友多了解呀,所以她才会劝“贪玩”的松鼠别只顾着玩,要准备好足够的食品,这样到了冬天才不会饿肚子。
3、听了秋姑娘的话,松鼠已经行动起来了。
小松鼠会忙着干什么呢?(采松果)你还知道松鼠会准备哪些食品吗?(松子、松果、花生~~~~)
4、这些食品够小松鼠吃一个冬天的了。
这就是“充足”,出示,齐读。
5、你能再来读一读秋姑娘对小松鼠说的话。
山村孩子:1、指名读,
2、秋姑娘在信上叮嘱山村孩子干什么?点出“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3、看图,说说山村孩子收到秋姑娘的信以后在干什么呢?
板书:给小树裹“冬衣”
(借助图画理解到这儿的“冬衣”指的是给小树裹上保暖的稻草)师:为了让小树安全地过冬,山村孩子给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为它们保暖。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叔叔、阿姨为小树保暖的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涂石灰…)
4、你想小树裹上了厚厚的冬衣,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呢?
5、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二)、这就是我们刚才读的四封信,用你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读一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可以加上动作。
分四组,每组读一封信。
师:在刚才的朗读中,有没有发现最后一封信前用了一个“再”,这是一种句式形式,我们小朋友在读得时候要特别注意。
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你能看着板书背背其中的一封信吗?
(三)、秋姑娘只写了四封信吗?你怎么知道?
你知道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
出示句式“一封写给(),让它()。
”
(四)、秋姑娘写呀写呀,出示(引读)咦,……?哈,……!
点出“咦、都、哈、全”
师问:“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小朋友问问你的同桌。
问问听课的老师。
师:“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生:“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同桌、男女生一问一答,练习朗读。
四、总结升华:
1、秋姑娘不但人长得美,而且心灵也十分美,她关心朋友,照顾朋友,你喜欢她吗?秋去冬来,冬爷爷马上要来到了,秋姑娘也要放心地走了,让我们再次与秋姑娘深情地打个招呼吧!齐读课文
2、秋姑娘见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可爱,十分喜爱你们,临走时特意留了一封信给你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多媒体展示)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热爱大自然吗?请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
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制作树叶标本。
五、指导书写生字:好、心
板书:7、秋姑娘的信
南去的大雁多加小心
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
贪玩的松鼠准备粮食
山村孩子给小树裹“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