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分析1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共23张ppt)
讲解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 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开幕词具有简明性、口语化,宣告性、引导性,鼓动性的特点。
讲解
【预习回顾与思考】
召开(zhào) 勉强(qiǎng) 妥协(tuǒ xié) 觉悟(jué) 国徽(huī) 复辟(bì) 警惕(tì) 屠杀(tú) 侮辱(wǔ rǔ)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是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繁荣昌盛:指国家兴旺发达,欣欣向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 成立作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会议上, 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著 名的讲话,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来了!”
讲解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 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 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பைடு நூலகம்
讲解
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 “不允许”和“任何”通过坚定的语气,写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气与底气,以及捍卫国家 主权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
赏析文章最后一部分的特点。 文章结尾以气壮山河的排比句式,向人民召唤,向世界宣告。这些满怀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 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最强动力。
形成三反统一战线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PPT课件
4.文化渗透
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 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 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为其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我们再来看看封建主义。
我们学过哪些鲁迅关于封建主义的课文? 《孔乙己》《祥林嫂》 1. 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封建社会的根本剥削制度,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 的基础,残酷剥削农民,扼杀其生产力,使其陷于贫困和苦难之中。 2. 宗法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通过掌握政治权力,父族实行 专制统治,以维护其地位和利益。 3. 等级制度:贵族、士人、平民和奴隶等。这种等级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自 由和发展,使得社会进步受到阻碍。 4. 妇女地位: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被视为男性的财 产和附属品,受到歧视和压迫。 5. 文化压迫:封建社会中压制其他文化和思想,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结尾部分。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 结束语: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 一般是“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初读课文,提取信息并填写,了解会议基本情况。 (1)与会的人员: 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
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2)召开的背景: 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统编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T精美课件1
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 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目的和意义
中
高
国 人
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
第 4 自然段:通过回顾三年前与国民党召开过的一次不成功的政治协商会议 的背景, 说明了本次会议名称的由来, 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
• 第 5 自然段: 在上一段的基础上, 再一次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 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
• 第 6 自然段: 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作者先是指出中国在近代曾经落伍过,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 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接着说明先人们一直为 此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再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最终胜利说明, 只 有团结起来打倒内外压迫者才能翻身解放, 当家做主; 最后,进一 步阐述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意义和内涵。
1986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也收入了这篇开幕词,并在 文章末尾处加了一个说明:根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刊印。本文原以《中国人民 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为题,载于 1949 年 9月 22 日的《人民日报》。 然而, 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说明。因此, 许多文章至今仍然写道: 在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短短的开幕词中,这层意思,毛泽东还讲过一次,他说: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 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02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背景
性质
代表
议程
意义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标注自然段,找准关键词,明确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性质、代表、议程、职 权及意义。
背景
性质
中国战胜国民党反动政 府,推翻压在中国人民 头上的三座大山。
代表
全国各民主党派、人民 团体、人民解放军、各 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 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点思想、宗旨、重要意 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 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点思想,起着定调的作 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 或活动的美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03 再读课文,思考探究
请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 础上,探究本文的标题为什么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世界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从此毅然 站立起来了,不需要再看列强的脸色行 事。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穷苦的人 民群众,不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从此可以直起腰杆来做人。
中国的命运已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 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 己的光辉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 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 代表全国人民的会议。
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 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 中国的历史使命,掀开了新中国历 史的第一页。
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 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定《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 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以北 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 纪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在北平召开。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 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 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 起来了》的开幕词。这篇著名讲话,向全世界宣告:“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
然性。
9—16
结尾
展望未来,勾画中国未来 发展在经济、文化、国防
方面的光明前景。
总结归纳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由毛泽东主 席发表的具有特殊政治含义的开幕词,通过 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 顾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 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 的发展做出计划。本文处处充满着人民解放 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使我们 更加坚定信心的跟着党走。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也留下了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
中国人民
01 知人论世 02 初读感知 03 归纳总结 04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1. 结合时代背景,梳理文章内容; 2. 体会通俗、准确,饱含感情的语言; 3. 领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表达的无比
自豪、自信、自强的情感。
毛 泽 东 ( 1893.12.26 - 1976.9.9 ) , 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 人民的领导,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P5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正式
形成,也为新中国
的正式成立做了多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
3.阅读开头和结尾,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毛泽东在开头是如何称呼与会代表的?为什么这样 称呼?为什么不是“同志们”?
开头的称呼语是“诸位代表先生们”。因为这是政治协商 会议,是社会各界包括当时的社会贤达参与的大会。如果 是党内的大会,就是“同志们”这样的称呼了。
(2)仔细阅读结尾部分,可以进行朗读,体会并分析演讲 的结尾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篇新闻报道和课文表达的都是当家作主人的喜悦与豪 情,不同的是,新闻报道注重描述事件,毛泽东主席的演讲 稿侧重说理和抒情。
课堂小结
这篇演讲词,毛泽东在历史转折的伟大时刻, 回顾过去,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立足当 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作出规划;展望未来,描绘 出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这让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 更加为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所折服。
3.对比阅读《反对党八股》。分析两篇文章语言的不 同,探究其中的原因。
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 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或 者有人要说:《资本论》不是很长的吗?那又怎么办?这是好办的, 看下去就是了。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 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 说也是这样。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不是说任 何东西都以短为好。战争时期固然需要短文章,但尤其需要有内容 的文章。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的是言之无物的文章。演说也是一样,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研习目标】 1. 简要概括本文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论述的具体
内容,研习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 2. 研习本文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的语言特点。 3. 研习本文宣告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
人教统编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课件1
人教统编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要包括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的盛况以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过程,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情况。
2. 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的成立图片,引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新中国的成立介绍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开国大典讲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时民众的喜悦。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新中国的成立2. 开国大典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的认识。
2. 课后阅读:阅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一文,进一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较好,但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或观看相关纪录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的导入新课1. 多媒体展示内容的选取: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图片或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革命理论说服人,以英雄形象打动人,以崇高精神鼓舞人。 是优秀革命文化作品的特点。 阅读本单元作品,完成下列研习任务。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讲话,观点鲜明,态度坚决, 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 文中运用了较多表示强调的词语(如“决无”“必然”“从来”等) 和判断句(如“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等) 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朗读全文,体会这些词语和句式的表达效果。
2.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 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今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
(1)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
(2)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 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
(3)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
(4)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 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贰
以第四段为例,赏析本篇演讲词: ①观点鲜明,不容置疑。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判断句。 ②态度坚决,铿锵有力。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文章充满气势。
检 测
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 开幕词,先是回顾历史,
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B.开幕词先就代表 的地区分布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
近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挺进。 在这一光辉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单元所选作品, 有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有的讲述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事件, 反映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还有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祖国统一大 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学习本单元,要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 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 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 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2.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1)继续努力,防止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破坏和捣乱活动。
(2)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 使我们的斗争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3)做好经济建设 (4)做好文化建设 (5)做好国防建设
壹
文章内容的梳理: (1-4)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6)立足当下——指明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斗争的策略 (7-16)展望未来——描绘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
2.本单元的作品,既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叉表现出理性的思考。 选择一篇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结合在一起的, 进行小组研讨。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2.[审美鉴赏与创造] 了解演讲词的基本知识。
3.[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其中体现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6.铜山湖远离城市,所以,能够本分 地、无 欲无求 地、自 然而然 地进行 着四季 轮回、 昼夜更 替,春 绿夏艳 秋静冬 安,白 天张扬 着活力 ,夜晚 安守着 宁静。 她,不 近人亦 不远人 ,不为 秋愁亦 不为春 喜,只 顺其自 然地存 在着, 任人亲 疏。 7.记得《易.系辞上》说过这样的话 :圣人 与天地 相似, 所以不 违背自 然规律 ;知道 周围万 物而以 其道成 就天下 ,所以 不会有 过失; 乐天知 命,没 有忧愁 ;安于 所居之 地,敦 厚而施 行仁德 ,所以 能爱。
谢谢观看
1.一方面,城市是可爱的。它创造了 现代文 明,并 耀武扬 威地显 摆着现 代文明 的物质 成果, 引诱着 人们集 聚其中 。 2.在这里,不仅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络、美 轮美奂 的摩天 大楼、 令人咋 舌的财 富神话 、繁忙 紧张的 生活节 奏、层 出不穷 的竞争 机会、 丰富多 彩的文 娱生活 ,而且 生活于 其中的 人们能 够分享 财富的 盛宴、 发展的 成果, 能够编 织梦想 、追求 理想, 能够开 阔眼界 、增长 见识, 能够施 展才华 、实现 自我。 3.另一方面,城市是可怜的。它远离 了自然 ,侵害 了人心 ,异化 了人性 。我们 的不少 城市, 不仅没 能把物 质成果 转化成 让人们 快乐、 幸福的 动力, 反而把 人们变 成了追 逐名利 的工具 。至少 目前, 在很多 城市里 ,绿色 消失了 ,纯净 的水源 消失了 ,清新 的空气 消失了 ,安全 的食品 消失了 ,人与 自然的 和谐共 处成了 遥远的 神话, 人与人 的信任 成了黄 牙小儿 的天真 妄想。 4.浊雾笼罩下的财富不夜城,不仅侵 蚀了星 星的亮 光,而 且泯灭 了心灵 的光芒 ,使我 们的眼 睛近视 、散光 且老花 ,失去 了辨别 真伪、 美丑、 善恶的 天然能 力,使 我们的 心迷茫 且苦闷 。生活 在城市 ,我们 几乎忘 了:夜 ,本该 是黑的 ,本该 是有星 星的, 本该是 安静的 ,本该 带着人 们心安 理得地 歇息的 。 5.如今的城里人,很少享受到夜的黑 与美。 其实, 我心里 也明白 ,城乡 各有其 美。所 以,久 居乡村 的人们 向往城 市的繁 华,久 居城市 的人们 向往田 园的恬 静。二 者的主 要区别 在于: 城市生 贪欲, 田园守 天心。 贪欲破 坏自然 ,让人 浮躁, 使人隔 阂,虽 富贵而 不能心 安;天 心带来 和谐, 让人心 静,使 人互信 ,顺应 环境总 能让人 快乐。
知人论世
毛泽东:字(润之) ,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对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
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思想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文章:《实践论》《矛盾论》《论持
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C.这是历 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
作业
1.假如学校组织一场 “爱国一分钟”的微演讲比赛, 结合历史及当下现实并结合自己的思考,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微演讲稿。
2.预习第2课。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在我心中》。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在心,奉献于行。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用实际行动来映照家国情怀。 从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到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从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无不是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 近代以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上下求索前仆后继, 甚至甘洒热血慷慨赴死。如青年爱国学生为抗日救亡,投笔从戎,义无反顾; 新四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奋勇抗敌,不畏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开展科学研究,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如卢良恕为解决人民的温饱和健康饮食问题殚精竭虑,耕耘一生; 中国航天人为发展祖国的航天事业奋力拼搏,不断创新....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还是在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 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永远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党和人民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经营后 断然拒绝签订北京和谈形成的《国内和平协定》。1949 年4月21 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 于21日凌晨发动渡江战役,24日解放南京。此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 叶之势进军全国,到9月份已经解放全国大部。在这个背景下,召开 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和各民主党派、
3、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 能解决有利于人民的任何任务的, 那次会议已在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会议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 错,第四段第二句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今天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是什么?
广大爱国人士的共同呼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 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 662人参加了会议。9月21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上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
文体简介
具有正确而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进行富抒有情逻辑性的论证。3.(
)型:以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
式,
1、因为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的成功,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 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错,第三段第一句
2、在3年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 并使自己转入反攻和进攻。错,第三段第二句
演讲词,是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它常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演讲词有三种类型:1.(
)型: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叙事
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述,
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2. (
)
型:以议说论理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第一单元导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阅读课文,梳理作者讲了哪些内容?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 3.毛泽东在讲话中认为新中国建设当前还面临哪些迫切任务?
《长征胜利万岁》 文章记述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