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含答案)

导学案20 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学习重难点重点: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常识】《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诗人郭沫若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课堂检测1.说说“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闲游”二字的妙处。
2.《天上的街市》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3、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常识】1、《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秀导学案)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班级:初一(3)班姓名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领悟文中的两种情感。
2、理解并运用两种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重点)一、导入同学们,有一个令人伤心的神话故事叫“牛郎织女”。
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故事,或者读过这一故事?谁来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给大家听一听?二、活动一:朗读课文,感悟两种情感。
(一)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
2、一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点评其朗读录音,教师作朗读提示。
3、听示范朗读。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悟情感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和神话传说中的结局有何不同?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2、作者颠覆了神话传说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补充资料:写作背景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
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所以,当时的现实社会是黑暗、凄凉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作者却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他只能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
表达了作者三、活动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一)了解两种写作手法想到联想:甲事物——--——————乙事物因果联系相似关系存在存在创造出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存在不存在(二)分辨两种写作手法诗中如何进行联想?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思考下列问题:(1)朗读第一节,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朗读第二节,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3)朗读第三、四节,诗中,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三)运用两种写作手法1、联想训练:经过二至五个递进联想,请将两个词语建立联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统编版)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朗读吟咏,体会诗歌音韵美1.自由朗读全诗,用铅笔标出本诗的重音和节奏。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再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究案★任务一:慢读想象,心中有画探写法1.读1小节思考: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歌的2—4节,诗人又想到了什么?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所呈现的场景。
★任务二:深入探究,聚焦文本解美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一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5.你认为诗歌中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任务三:美读品析,对比阅读析情感6.阅读叶圣陶《牛郎织女》的结尾,比较它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遭遇。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悲剧变成喜剧?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严厉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面一次。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在一个晴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生答。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
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我们带来了一篇美丽而又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看看他又想到了什么!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1---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仁人志士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
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了,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眼前的一切,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悲观绝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美丽而又迷人的诗。
四、朗读训练,感受美。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然后谈谈这首诗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悲伤的、痛苦的?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做补充或纠正。
生读完后回答,师.总结,明确:美好、恬静、自在、清新。
2、问生,这样的诗歌应该怎样朗读,是不是要非常慷慨激昂?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纠正。
生回答完后,师.总结,明确: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神往。
3、让一位学生试读,师再讲读好诗还要注意节奏和重音的划分,那样才读得出感情。
4、师范读,让学生注意以上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班级:姓名:一、学习内容:能结合具体内容与写作手法品读出“天上的街市“的美。
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课前自测:1.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飘渺()珍奇()闲游()2.你了解郭沫若吗?你知道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吗?查阅资料,将你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摘抄下来(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仿照示例,用“”(表示重音)“/”(表示节奏划分)在诗中标识,朗读诗歌。
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4、结合诗歌中的语句说一说“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美在哪里(在文中标注,可从内容、意境等方面来写)。
5、朗读诗歌,最好能当堂成诵。
三、研讨交流: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天上的街市》开头四句运用了比喻,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诗的第二、三、四节,诗人每说一句,都要用“定然”或“定”字来对自己的想象加以肯定,最后又用“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来证明。
想一想:诗人这么写说明了什么?3.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四:布置作业:见文后研讨与练习、作业本27、《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答案二、课前自测:1.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飘渺(piaomia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珍奇(zhenqi)珍贵而奇异的物品。
闲游(xianyou)悠闲的游逛。
2.你了解郭沫若吗?你知道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吗?查阅资料,将你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摘抄下来。
本诗作于1921年,以奇特的想象,融天上地下为一体,描画出一幅令人神往的天堂图画--“街市上陈列”这“世上没有的珍奇”;“浅浅的天河”“不甚宽广”“隔着河的牛郎织女”“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在天街闲游”。
传说中悲苦的牛郎织女,成了自由幸福的化身。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新人教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 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缥缈( piāo miǎo )闲游( xián )隔( gé)甚( shèn )(2)释义: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前准备: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致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
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91fb9184254b35eefd34da.png)
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勇敢进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理解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优美情感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品味本文朴素自然还有醇香悠远的意义。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1新课导入唐朝李贺在《梦天》中这样写,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碧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凤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鸿海水杯中泻。
李贺在这首诗中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的先境,以排解个人苦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2、学习探究(要同学们展示自学成果,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前完成,课堂直接展示。
)1、作者简介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
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历史剧《屈原》、《虎符》。
2、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诗人以充满想象力的内容为题目、即富有悬念,又吸引读者,暗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K12教育资源学习用资料3、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隔着提着缥缈定然陈列4、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缥缈陈列定然天河(二)合作探究(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主问题(一)作者通过奇妙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四幅图画,请概括四幅图画的内容,并说说诗人通过这四幅图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1)先独立自学,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通过文章的结构,以及课文的思路理解文中的思路及句子,明白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和让同学们明白的道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写作背景: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
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诗。
三、出示目标四、请学生聆听优美的配乐试读,揣摩诗的感情;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五、听读,讨论明确朗读朗读要求:(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配乐朗读。
六、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 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象?3)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4)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区分联想和想象:八、自主合作探讨问题:1、诗中反复出现的“定”、“定然”有什么作用?2、“那朵流星”的“朵”是不是错用?为什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学习目标】1、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2、学习联想、想像的写法。
3、珍视自由幸福的生活。
【学习重点】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学习难点】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新人教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自主学习。
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篇《天上的街市》。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合作探究
比喻花的,这里来比喻流星合适吗?
课堂小结
天上的街市
联想街灯(明)→(闪)明
星光明
明星(现)→(点)街灯自由
想象街市(美丽)→物品(珍
奇)幸福
天河(浅浅)→牛郎织女(来往)美好
流星(灯笼)→牛郎织女(闲游)
合作探究答案
5.合适,“朵”常用于花,流星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像花一样,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
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这样天上的街市越发显得神奇美妙,令人向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第1首诗。
本单元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的真情。
想象力丰富奇特,引人遐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
全诗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悉心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构建诗作的艺术世界。
教师对诗中的精彩处和难点应作必要的讲析,要避免那种泛泛的课堂讨论。
学情分析:新诗的教学,初一的学生完全没有知识基础。
有关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重音、颤音、强调词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还是个盲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接触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领悟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从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同时,还要适时穿插该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
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诗中所描绘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
2、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3、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2、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节奏、语调以及作者情感;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联想、想像法教具:flash视频、《牛郎织女》视频、《夜》钢琴曲五、音乐《天上的街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学设计课题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培养适度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象(虚写)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操;2.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具有健康向上、奋发乐观的进取精神。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创作文类包括诗、散文、小说等,为五十年代台湾现代诗坛重要人物之一,他将现代科学思想融入现代诗的想象之中,其创作风格卓尔不群,覃子豪誉其为颇有奇气之“鬼才”。
曾获蓝星诗奖、国家文艺奖、侨务委员会海宣荣誉奖。
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在1921年到1922年这两年间,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
思想上有些感伤,但并不绝望,仍然执着地追寻光明和理想。
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必然会激起斗争的热情。
文体知识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新人教版

20天上的街市郭沫假设【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生活、勇敢进取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方法指导【自学】课前导入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夜空的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现代诗主要的流派有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
一、自读文本:〔5分钟〕1、速读课文,随手圈点勾画生字词。
2、浏览课文,抓关键词句,简要概括各局部内容。
二、思路整理:〔20分钟〕先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读课文;如有疑问以待交流时组内解决。
(一)文学常识积累:郭沫假设〔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品主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二〕词语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隔着〔〕缥缈〔〕闲游〔〕定然〔〕陈列〔〕流星〔〕2、词语解释。
缥缈:陈列:【知识链接】写作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窒息着。
诗人在苦闷中彷徨。
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浪漫气息浓郁的诗,这些诗收录在诗集?星空?里。
【方法指导】:在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所处的时代根底上,这样才能真正走进诗歌,走进诗人内心,去把握诗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 天上的街市教师活动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
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1.作者名片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回忆录《我的幼年》《反正前后》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
2.背景链接《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
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深沉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著地追寻着光明和理想。
《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他在苦闷彷徨中,抨击现实,憧憬未来。
3.牛郎织女的传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
嫁成,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2019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新人教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 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缥缈( piāo miǎo )闲游( xián )隔( gé)甚( shèn )(2)释义: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天上的街市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
创作特色。
教师活动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
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四川乐山人。
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回忆录《我的幼年》《反正前后》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
2.背景链接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
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深沉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著地追寻着光明和理想。
《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他在苦闷彷徨中,抨击现实,憧憬未来。
3.牛郎织女的传说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
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
嫁成,遂废织衽。
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缥缈
..(piāo miǎo)焚.起(fén)镀.金(dù)溅.起(jiàn)
5.解释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
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
6.朗读指导
交流点拨先范读(播放录音带),再自读。
教师提示学生: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因而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展。
同时展示节奏和重意的划分的投影: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
针对步骤二中的朗读指导
现代诗朗读停顿见《在山的那一边》一课。
学法指导二:
针对步骤四中的4小问,理解诗句含义
理解诗句含义的方法:
1.注意句子中隐含解题信息的关键词,理解它的语境义、比喻义、言外之意等。
2.借助修辞方法来理解句子含义。
3.概括语境,联系上下文与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的含义。
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7.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交流点拨可概括为: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8.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
交流点拨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9.梳理结构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共四节,请按内容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交流点拨全班深入讨论,明确答案。
可以分为三层:
第1层(1):描绘地上的街灯和天上的明星。
第2层(2):写想象中的天上街市。
第3层(3~4):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10.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那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那么美好、自由、幸福的情景?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
交流点拨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探究·第一节诗
(1)“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交流点拨告诉我们时间是晚上。
(2)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交流点拨登高远望,诗人在暗夜里看到了无数的灯和明星。
这一节,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意美。
(3)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探究·第二节诗
(1)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譬如“街灯”和“明星”就具有发亮的相似点。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第二节诗中运用了想象吗?
交流点拨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由人间的街上有灯,而天上也有明星,进而创造性地想到天上应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应有珍奇的“物品”,这就是想象。
(2)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想象物的?
交流点拨诗人用“美丽的”来形容街市,用“世上没有的”“珍奇”来形容物品,并用“陈列”一词来说明物品的繁多。
(3)作者极尽想象描绘这些景物的时候,语气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极其肯定。
从“定然是”一词可以看出来。
(4)作者这样写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交流点拨流露出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探究·第三节诗
(1)如果说诗的第二节描写的是诗人想象出的静止的景物,那么,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在第三节诗中描写了什么呢?
交流点拨描写了人(牛郎织女)的活动,是动态景物的描写。
(2)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交流点拨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尽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
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生活自由自在。
(3)诗人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改造?
交流点拨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
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
诗人这样写是要表达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黑暗势力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探究·第四节诗
(1)这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2)这节诗中有个量词用得很好,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
交流点拨“朵”。
说明流星如花儿般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综合探究全诗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交流点拨展开的过程是:街灯(明星)→物品→人→生活。
(2)这首诗既有写实也有想象,请找出来并体会各自在诗中的作用。
交流点拨第一节写实,后三节都是想象。
写实为想象作铺垫,想象则表达了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目标导学一总结诗歌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象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目标导学二拓展延伸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天上的街市》改编成一篇散文。
步骤六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步骤七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可取之处
在授,给学生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把自己所想象到的
景象用笔画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评比,也让学生自由背诵自
己喜欢的句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不够。
诗歌的朗读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在教学
中忽视了对诗歌朗读的指导,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2.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方面做得不够。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
多,对深沉的问题诸如“为什么课文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和神
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所不同?”没有学生提出疑问。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形象
街灯
⇓
街市⇓
天河⇓
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