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doc
幼儿园自然探究实验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学
幼儿园自然探究实验教案一、概述自然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自然科学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为了促进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学习,教师需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有效性的实验教案,引导幼儿进行自然探究。
二、实验教案设计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幼儿将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观察、记录和思考的能力。
2. 实验材料:- 豆子或小麦种子- 肥料- 水- 土壤- 小盆- 铅笔和笔记本3. 实验步骤:- 步骤一:让幼儿观察豆子或小麦种子的外观,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
- 步骤二:在小盆里填充土壤,将豆子或小麦种子埋入土壤中,浇适量的水,并添加适量的肥料。
- 步骤三:让幼儿记录下实验时的日期,并定期观察和记录豆子或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生长速度、根系和叶子的变化等。
- 步骤四: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思考,如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植物的生长与周围环境有何关系等。
4. 实验结果:- 在观察一段时间后,幼儿将能够观察到豆子或小麦种子发芽、生长,并形成嫩叶,通过实验记录和观察图表,幼儿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植物的生长过程。
5. 实验总结:-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就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如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等。
三、实验意义通过上述的自然科学实验教案,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意义:- 增强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可以亲身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加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实验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激发了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等,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实验中,幼儿可以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记录,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结语自然科学实验教案的设计,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简单的自然现象及其原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简单的自然现象及其原因一、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自然现象,并且了解其原因;2.能够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3.让幼儿体验不同变化的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1.认识自然现象:月亮、太阳、风、雨、云、水等;2.了解自然现象的原因;3.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自然现象。
三、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思考和回答;2.观察法:通过观察和描述现象的方式,加深幼儿对自然现象的理解;3.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4.互动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问题导入(1)引导幼儿思考:“大家有没有看到过月亮?”(2)提出问题:“月亮是什么?它从哪里来的?”(3)鼓励幼儿回答:想想看月亮的形状是什么?颜色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月亮?2.观察法(1)让幼儿观察一份照片,询问他们看到的事物是什么?(2)引导幼儿说出月亮的形状和颜色,并且说出月亮的出现时间;(3)让幼儿模仿月亮的形状和样子,感受一下月亮的样子。
3.实验法(1)准备一份胶水和一些硬纸板;(2)引导幼儿泼一些水在纸板上,并观察水的变化;(3)让幼儿在纸板上涂上一些胶水,观察胶水的变化;(4)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和胶水的不同,从而引出雨和云的概念。
4.互动讨论法(1)通过提问,“大家知道风是什么吗?我们有没有感受到过风?”引导幼儿的回答。
(2)引导幼儿描述风的感觉和特点。
(3)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幼儿了解风的起因和影响。
五、课堂巩固:1.让幼儿自己想象出其他的自然现象,并说出其名称;2.通过布置任务,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现象。
六、小结:幼儿是天性热爱大自然的,通过科学教育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对自然界更加认识和热爱,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态度。
幼儿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学:认识昆虫教案幼儿园自然科学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 了解昆虫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2. 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3. 制作昆虫标本。
教学准备:教师:玩具昆虫模型、显微镜、标本瓶、镊子、放大镜、图片资料等。
学生: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教学步骤:导入(10分钟):1. 教师使用玩具昆虫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他们是否见过这些昆虫。
2. 引导幼儿讨论昆虫的特征,例如有几条腿、有没有翅膀等。
探究(30分钟):1. 呈现图片资料,介绍昆虫的各种形态特征和常见种类。
2. 分组给幼儿不同的昆虫模型,让他们观察模型并找出共同特征。
3. 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共同特征归纳总结,例如昆虫有六条腿、有翅膀或无翅膀等。
展示和讨论(20分钟):1. 让幼儿分享他们的发现,针对归纳总结的特征,进行展示和讨论。
2. 询问幼儿对昆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了解,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教师补充和引导幼儿了解昆虫对花朵授粉、食物链中的角色等生态作用。
巩固(30分钟):1. 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颜料和画笔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昆虫。
2. 引导幼儿用剪刀将绘制好的昆虫剪下来,帮助他们记住昆虫的形态特征。
3. 教师分发标本瓶、镊子和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制作自己的昆虫标本。
4. 鼓励幼儿观察昆虫标本的细节,例如昆虫的翅膀、腿和身体结构等。
总结(10分钟):1.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关键点,例如昆虫的特征和生态作用。
2. 引导幼儿思考昆虫对自然界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保护昆虫和生态环境。
拓展活动:1. 带幼儿去户外或参观昆虫展览,进一步观察和了解昆虫。
2. 制作昆虫海报或小册子,分享学习到的知识。
3. 阅读有关昆虫的绘本故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亲自动手制作昆虫标本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认识昆虫的特征和分类。
幼儿园自然科学探索小贝壳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学探索小贝壳教案一、教学主题:小贝壳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贝壳的形态和分类,初步认识它们的生态。
2.体验触摸小贝壳的感觉,锻炼幼儿的感官协调能力。
3.激发幼儿对阅读科普类书籍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A. 导入活动(10分钟)老师给幼儿带来一盒小贝壳,并细心地介绍贝壳的形态和种类,并告诉幼儿们它们的原生地和生长环境等。
这个过程中,老师注重与幼儿的互动,提醒幼儿们询问感兴趣的问题。
B. 活动呈现(30分钟)1. 触摸感受小贝壳幼儿分组观察手中的小贝壳,逐一触摸感受,并描述自己所触摸到的感觉。
然后,幼儿们在同伴间分享自己所探索的感受和发现,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小贝壳的神奇之处。
2. 自由创造贝壳供应有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工具,让幼儿探索如何自己制造一枚贝壳,可以复【C. 提问环节(20分钟)老师在整理过程中,提出一些幼儿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例如,贝壳从哪里来?贝壳什么时候会发生变化?),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问题。
D. 总结活动(10分钟)老师根据需要继续与幼儿交流,总结探索小贝壳的过程、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或者鼓励幼儿拓展自己对小贝壳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参与,互相交流沟通。
2. 视听体验:给幼儿以视听的体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和学习兴趣。
3. 合作探究:幼儿在小组中互相探讨、交流,从而使探究更加深入、细致和全面。
五、教学评估1. 老师可以记录幼儿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意愿,判断教学是否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教师根据幼儿所发出的问题,判断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案(优秀7篇)科学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2.学习靠腰部扭动贴地爬行,锻炼躯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3.对腰部扭动贴地爬行动作感兴趣,能克服畏难情绪【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模仿虫子腰部扭动贴地爬,感受自然界昆虫的可爱、奇妙难点:能克服困难、协调地完成动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组织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模仿不同动物的爬行动作;了解青虫的演变过程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布袋、录音机、磁带。
场地准备:有斜坡的青草地、花园,并放置好小青虫的“粪便”【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经验回顾:哪些动物会爬?怎么爬?昆虫爬的动作有哪些?2.热身运动:幼儿分散模仿各种动物爬行。
①自由模仿:手脚着地屈膝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等等;②集体模仿:两人坐抱一起,模仿“西瓜虫”滚动前进;幼儿全体屈膝,将手搭在前幼儿的臀部上,变成长长的“毛毛虫”蠕动前进;变成“蜈蚣”,同时抬手抬脚爬行前进等等。
二、基本部分1.讨论:小青虫长得怎么样?是怎么爬的?2.幼儿自由尝试,模仿青虫的爬行;3.讨论动作要领:“撅起小屁股,抬起小脑袋,弯弯身子伸伸腰,嘿咻嘿咻往前爬。
” (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示范讲解:靠腰部的扭动,尽量不用手去推,将臀部往上拱,使身体成∩,膝盖跪住,将上身往前伸长,如此反复。
)4.幼儿第二次练习(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不用手脚帮忙,靠腰部扭动爬行,动作协调)。
三、游戏部分1.“找肥料”请“青虫”用刚学会的爬行动作,将这些肥料分别运到指定地点,比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组又快又多。
2.“我们长大了”请每个幼儿取一只布袋,将身体套入布袋中(表示青虫长大了)练习爬行(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调节幼儿的活动量,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3.“小青虫的梦”①教师以蝴蝶姐姐的身份讲述游戏规则:根据人数将幼儿分成2组,先是鱼贯地爬过山坡,在山坡对面的草丛中拣起一根教师事先准备的青草粘在身上,然后钻入布袋,爬过草地,在音乐声中钻出布袋,代表蜕变成蝴蝶,翩翩起舞。
幼儿自然科学教案
幼儿自然科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自然科学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和相关的教学资源。
2. 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图片、实物或视频来引起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索:
1.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幼儿易于理解和接触的自然现象或实验,例如:水的流动、物体的吸附力等,引导幼儿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2.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索,例如:为什么水能够流动?为什么物体能够吸附在一起?
3.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解释。
讨论:
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心得,让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
2. 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为什么太阳会出现在东方?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
巩固:
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巩固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
2.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到户外进行自然科学观察和探索,例如: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等。
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索、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来评价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或绘本作品评价幼儿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学习自然科学,例如:参观科学博物馆、阅读科学绘本、进行更复杂的实验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幼儿自然科学认知教案
幼儿自然科学认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帮助幼儿认识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4.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教学素材:图片、实物模型等。
3. 教学环境:教室、户外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幼儿思考自然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展示一些自然科学的有趣现象。
2. 激发兴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实践探究(2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比如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上的细胞等,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4.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引导幼儿归纳出一些规律和结论,并与他们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
5.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自然科学探究活动,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昆虫标本等,让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鼓励幼儿继续探索自然科学,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也发现幼儿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教育。
同时,我还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五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明白有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
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潜力。
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活动过程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课件:声音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1)笑声(2)哭声(3)打呼噜声请小朋友睁开眼睛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1)吃东西的声音(2)打喷嚏(3)钟表的秒针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二、认识声音1、你们明白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敲鼓(透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透过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明白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忙我们持续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们必须要保护耳朵!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
(1)播放音乐(2)播放噪音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明白了什么事情。
2、透过游戏让幼儿明白不同的声音能够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
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主题:认识水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来源和种类2. 知道水的重要性及其用途3. 掌握简单的水净化方法4. 培养对水的爱护和节约意识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水?2. 不同种类的水3. 水的用途4. 为什么需要净化水?5. 简单的水净化方法教学准备:1. 图片:水的来源,不同种类的水,水的用途,净化水的方法等2. 实验器材:过滤器,清洁布,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水图片,让孩子们感受水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并教授水的含义以产生初步的兴趣。
2. 让孩子们说出水的用途,例如洗衣服,植物浇水,还有可以直接饮用等3. 通过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净化水?二、探究环节(25分钟)1. 教师让孩子们一起寻找不同的水源和水的种类2. 为孩子们出示各种不同类型的瓶装水,并告诉他们其不同之处3. 以口可口感而减轻的方式让孩子品尝两种水,并比较它们的颜色、味道等特征4. 教授科学探索策略,如观察、感知、测试,鼓励孩子们在独立思考中探索不同类型的水三、实践活动 (25分钟)1. 孩子们使用自己收集的沙、石子、过滤器等实验材料制作简单的水净化器2. 通过实验,孩子们评估不同的脏水预处理方法的影响,包括过滤沙粒、过滤微生物等方面3. 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并为下一步实验准备提供建议四、练习和展示 (25分钟)1. 小组间的集体讨论,聚焦于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上,孩子们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给教师和同伴2.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净化与过滤水的理解,让孩子们回答几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需要净化水?- 怎么样才能净化脏水?- 为什么我们要对水的利用做出最好的贡献?五、扩展活动(5分钟)1. 向孩子们介绍“Waste Water(废水)”,让孩子们了解废水的来源和种类,并回答必要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对环境保护和水的爱护意识。
评估:1. 检查孩子们对每个实验任务的理解情况,以确保孩子们完全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2. 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并询问他们是否有意见或反馈,以获得他们的反馈和意见。
幼儿园科学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科学小制作大全最简单]幼儿园科学教案(最新8篇)幼儿园科学教案篇一我班的自然角里饲养着几条泥鳅,前段时间,孩子们在给泥鳅换水时不小心把泥鳅掉在了地上,几个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呀,真滑啊!”“真不好抓。
…“太滑了,抓不住。
”孩子们在自由地交流自己的发现。
我知道孩子们对泥鳅不容易抓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自然生成了――《泥鳅》这一科学活动。
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
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1.幼儿已初步了解了鱼类知识。
2.泥鳅、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
3.介绍泥鳅主要特征及黏液作用的相关录像。
1.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泥鳅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特别的地方或有趣的事情,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为便于幼儿观察,事先在几个大脸盆中放若干泥鳅和水)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
幼:眼睛小小的。
幼:嘴边有胡须。
幼:背上有鳍,尾巴上也有,游起来很灵活。
师:是呀,这一点和谁一样啊?幼:和鱼一样。
师:是的,因为它也是鱼家族中的一员啊。
你们有没有发现泥鳅有趣的事情呢?幼:它身上很滑。
幼:它滑溜溜的,老从我手里滑走。
幼:它身上很粘。
师:这些滑滑的、粘粘的是什么呀?幼:叫黏液。
师:这些黏液对泥鳅有什么好处?幼:能帮它逃走。
幼:因为很滑,别人不容易抓住。
师:除了帮它很快逃脱,黏液还会有什么好处呢,你们猜一猜?(幼儿可能回答不上来),好吧,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了就知道了。
看录像,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说的,录像中都说到了。
现在你们知道了吧,泥鳅的黏液还有什么作用呀?幼:能帮它的皮肤呼吸。
幼:能帮它在泥地里很快地行走。
师:黏液对泥鳅的好处真不少啊。
2,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捉泥鳅的现象。
幼儿徒手尝试捉泥鳅后集体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说泥鳅身上滑滑的,不好捉。
现在你们去试一试,是不是真的很难捉。
幼儿园自然探索教案50篇
幼儿园自然探索教案50篇
教案一:孩子与大自然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了解自然界的美好和神秘。
2. 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 告诉孩子自然界的奥秘和美好。
2. 教育孩子爱护自然,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孩子理解自然界的奥秘。
2. 如何让孩子领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一些与自然有关的图片,如风景、动植物等。
2. 一些自然材料,如树枝、石头、花瓣等。
3. 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出示一些自然界的美丽图片,如雨林、海洋等,鼓励孩子主动发表对自然界的看法和感受。
二、探究
1. 分组探究自然材料,让孩子亲身感受自然的奇妙之处。
2. 让孩子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现象,如春风、秋雨等,引导他们探寻其背后的原因。
三、思考
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探索经验,并让他们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四、总结
教师请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体验,以便让孩子更好地领会探索自然的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这堂课让孩子们深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神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意识,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程。
幼儿自然科学认知活动教案
幼儿自然科学认知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
2. 如何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科学实验资料和器材。
2.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科学教育视频和图片资料。
3. 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科学教育游戏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自然科学教育视频,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活动一: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自然科学实验活动,如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植物生长实验等。
3. 活动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自然科学教育游戏和活动,如观察昆虫、植物、动物等。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活动的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和家人一起进行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
2. 教师鼓励幼儿多参加自然科学的教育游戏和活动。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自然科学的认知和兴趣得到了提高,实验活动也提高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实验活动缺乏兴趣,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下一步需要更加注重实验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幼儿在实验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幼儿的自然科学认知活动有所帮助,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观察动植物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观察动植物自然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动植物,幼儿们可以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对生命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本教案将详细介绍观察动植物的活动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动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自然科学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1. 移植小盆栽植物或准备现场观察的动植物模型;2. 照相机或平板电脑,用于记录观察过程;3. 幼儿观察记录本,用于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特点。
三、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接触过的动植物,并与他们探讨身边的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联。
2. 观察动植物(25分钟)a. 准备一种或多种动植物,如蝴蝶、花朵、青蛙等,让幼儿仔细观察它们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b. 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如植物的生长轨迹、蝴蝶的蛹化过程等。
c. 鼓励幼儿亲自接触、触摸动植物,用手感受其质地、温度等特点。
3. 讨论(10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观察到的动植物特点,鼓励他们描述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动植物会有这样的特征,为什么它们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 记录(15分钟)提供观察记录本给幼儿,鼓励他们将观察到的动植物特点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每种动植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记录下来。
5. 总结(5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观察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观点。
引导幼儿认识到观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并激发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四、活动延伸1. 室外实地考察:带领幼儿到校园附近的公园或花坛观察真实的植物生长情况,引导他们学会辨认不同花卉和树木。
2. 动植物科普绘本:为幼儿提供有关动植物的科普绘本,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3. DIY植物培育:引导幼儿亲自动手种植植物,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生命的理解。
幼儿园自然课教案
幼儿园自然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自然环境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2.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的事物。
3. 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
2. 准备户外观察的场地,确保安全。
3. 准备相关教具,如标本、模型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通过PPT或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户外观察: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3. 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户外观察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他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户外观察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2. 开展校园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其中,进一步强化保护环境的意识。
3.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界的美妙。
八、教学反馈: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自然课中的成长和变化。
九、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2.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增加相关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3.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幼儿园自然科普活动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普活动教案教案主题:感受自然,探索世界——幼儿园自然科普活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然科学知识,认识自然万物的特征和规律,增强他们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
2. 让幼儿感受自然中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自然科普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展示一幅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看图猜测出图中的场景和物品。
2. 老师引导幼儿学习本课的“感受自然,探索世界”的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自然科普之旅。
二、活动1:观察昆虫(20分钟)1. 老师向幼儿讲解昆虫的特征和生长环境,为幼儿做好观察昆虫的准备。
2. 老师带领幼儿到校园草坪上,让幼儿亲身观察昆虫。
3. 幼儿可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外形、足部、触角等特征,同时也可以聆听老师的讲解。
4. 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昆虫的种类、特征、栖息地等信息。
5. 老师引导幼儿通过亲身观察昆虫的过程,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爱护心。
三、活动2:树林探秘(30分钟)1. 老师带领幼儿到校园附近的小树林,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探秘。
2. 老师带领幼儿观察树木的形态、大小、叶子、花朵等特征,并与幼儿分享自己的知识。
3. 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在树林中寻找不同的树木,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特征和分布区域等信息。
4. 老师引导幼儿思考自然中的树木对人类和环境的作用,并让幼儿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树木的一些特殊功效,如攀树、采食野果等。
5. 通过树林探秘的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掌握自然知识,培养自然保护意识。
四、活动3:花卉欣赏(20分钟)1. 老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鲜花,让幼儿了解花卉的形态、颜色和芳香特征。
2. 老师带领幼儿到花卉园欣赏鲜花,让幼儿自由地观察、闻香、触摸和拍照。
3. 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他们对所欣赏鲜花的看法和感受,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4. 老师通过花卉欣赏的活动,让幼儿感受自然中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幼儿园自然科学探索教案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学探索教案1. 前言自然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设计一份精心的自然科学探索教案对幼儿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2.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3. 教学内容- 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认识- 探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规律- 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环境- 初步了解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4. 教学方法- 游戏导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观察实践:让幼儿亲身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自然科学的理解- 启发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图画教学: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小组合作: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5. 教学步骤- 第一步:游戏引入在教学开始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注意,比如“找宝藏”游戏,让幼儿通过追逐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引入自然科学知识。
- 第二步:观察实践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可以带领他们去校园中的小花园、操场等地方观察花草树木、昆虫等自然现象,并让幼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小勺、放大镜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精度。
- 第三步:提出问题在观察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蜜蜂为什么会飞”等,让幼儿思考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 第四步:图画表达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各种颜色和形状来描绘他们对自然的理解。
- 第五步: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6.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对幼儿的自然科学认识、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和纠正。
幼儿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自然科学活动教案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开始接触自然科学的重要阶段,通过自然科学活动的引导,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本文将通过十二个小节,探讨幼儿园自然科学活动的教案设计。
二、活动目标设定在自然科学活动中,设定清晰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和探究的能力。
三、活动内容安排活动内容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如动物、植物、天气、生活中的科学等。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设计活动方案。
四、教具准备在进行自然科学活动时,教具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准备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观察器具等。
教具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并且要符合安全要求。
五、活动步骤设计为了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步骤的设计至关重要。
可以采用“观察-提问-实验-总结”的步骤,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逐步理解科学的本质。
六、师生互动引导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示范和鼓励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并及时给予及时帮助和反馈。
七、室内外结合通过室内外结合的形式,可以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深入学习和探索。
室内可以设置观察实验岛,室外可以进行野外考察和探索。
八、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让幼儿更加生动地了解科学知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九、实践和生活结合幼儿的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十、团队合作与交流自然科学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活动中,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幼儿互相协作、分享观察结果和实验心得。
十一、评估和反思对于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评估和反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十二、总结通过自然科学活动的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探索宇宙奥秘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探索宇宙奥秘自然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并探索周围的世界。
在自然科学中,探索宇宙奥秘是一个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的重要主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旨在帮助幼儿通过活动和实践,探索宇宙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构成-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习有关天体的知识-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二、活动准备1. 手绘或打印宇宙的图片,包括行星、恒星、卫星等。
2. 准备一个大纸盘、一颗溜溜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宇宙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问题引导,让幼儿们了解宇宙是什么,以及有哪些天体存在。
2. 观察宇宙图片教师带领幼儿们仔细观察宇宙图片,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觉得太阳是什么形状的?”,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讨论。
3. 实践探索教师告诉幼儿们,我们将在纸盘上用溜溜球模拟太阳系。
幼儿们将自己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行星,围绕纸盘的中心点(代表太阳)旋转。
每个小组的幼儿也可以尝试将其他物体如卫星围绕自己的行星旋转。
4. 团队合作教师鼓励幼儿们在活动中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索宇宙奥秘。
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奖励机制,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和互相帮助。
5. 总结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并总结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们思考,“你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而加深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师角色- 引导者: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提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 观察者: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 引导者: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提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五、活动延伸- 借助图书、视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 制作宇宙模型,让幼儿们更直观地体验太阳系的排列和行星的运动。
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大自然
小班科学教案多彩的大自然在小班阶段,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来认识和理解自然界。
大自然是幼儿最直接、最真实的学习资源,通过开展多彩的大自然主题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观察与发现1. 植物生长观察选择一盆植物,放在幼儿的观察台上。
每天让幼儿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下来。
可以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茎干等部分,也可以观察植物在阳光、水分等条件下的变化。
通过观察,让幼儿明白植物和他们一样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生活。
2. 昆虫观察在户外捕捉一些昆虫,放在幼儿盒子里进行观察。
幼儿可以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颜色、行为习性等。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想,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
通过观察昆虫,让幼儿了解昆虫是自然界中的重要一员,并培养他们对昆虫的保护意识。
二、实践与探索1. 科学实验在幼儿园的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沉浮实验、溶解实验等。
可以在实验中让幼儿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尝试找出答案。
通过实践和探索,让幼儿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2. 自然散步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自然散步。
可以选择一个公园或者校园内的绿地,让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昆虫、鸟类等。
鼓励幼儿捡起地上的树叶、石头等,观察它们的特点,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
通过自然散步,幼儿可以亲身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
三、艺术与创造1. 自然拼贴画给幼儿准备一些自然界的材料,如树叶、花朵、贝壳等。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将这些材料拼贴在纸上,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通过艺术创作,幼儿可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2. 环保手工制作用废旧纸张、塑料瓶等废弃物品,教导幼儿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纸风车、花瓶等。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游戏与表演1. 角色扮演给幼儿准备一些与自然界相关的道具,如花、草、小动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自然科学教案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教具构成: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
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
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教育目的: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1、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孩子面前。
2、介绍工作:画地图。
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
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
5、请孩子用同样的方法画其他的洲。
6、请孩子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活动目标: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地球仪。
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
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
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
3456789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教具构成: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
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
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教育目的: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1、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孩子面前。
2、介绍工作:画地图。
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
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
5、请孩子用同样的方法画其他的洲。
6、请孩子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活动目标: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地球仪。
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
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
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
3456789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教具构成: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
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
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教育目的: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2、彩色铅笔、白色卡纸3、七大洲、四大洋的标签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生活的地球三、工作内容---画世界地图1、将世界地图拼图端放到孩子面前。
2、介绍工作:画地图。
3、借助地图嵌板框在白色卡纸上画两个圆。
4、从世界地图里选择一块亚洲的生产工艺图,将其放在左边的圆圈里(亚洲拼图在圆圈里位置应与其在地图里的位置对应),并画出轮廓。
5、请孩子用同样的方法画其他的洲。
6、请孩子在自制的地图上,贴上对应的标签。
7、用彩色铅笔给洲涂颜色,与拼图上洲的颜色相同。
4、整理教具,放回教具柜。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
活动名称:科学内容:世界地图拼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活动目标:1、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2、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世界地图嵌板。
2、彩色地球仪。
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
三、数学工作内容—世界地图拼图1、出示彩色地球仪和世界地图。
2、教师拿起彩色地球仪说:“这个代表地球,当我们拥有了这个小小的地球模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样子。
然后把地球仪放在一边。
3、指着世界地图嵌板说:有时看平面的地球图会更方便一些。
这是地球的平面图,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边是代表东半球。
3456789活动名称:科学工作—天气记录教具构成:教育目的: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2、对探索气象变化的奥秘感兴趣。
活动准备: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天气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的资料,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2、纸、笔、展板。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走线活动:播放舒缓的走线音乐,幼儿自然进行走线活动。
二、在线上活动:谈话--我喜欢的天气。
三、数学工作内容—天气记录1、介绍教具,并取来放在工作毯上。
2、谈话:《如何知道天气变化》师:明天会不会下雨?怎样才知道天气会不会变化呢?除了天气预报会告诉我们天气变化,还有谁会告诉我们?师:小动物知道天气在变化了,会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3、了解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之间的变化。
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同时听老师讲故事。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知道要下雨啦。
有哪些反常的举动呢?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小结:燕子姐姐低低飞,青蛙哥哥呱呱叫,小鱼游到水面来,蚂蚁弟弟搬家忙,大雨马上要来啦!4、讨论: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能预报天气,它们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的认识。
每组选一名幼儿在集体中介绍本组讨论的内容。
5、用展板介绍动物预报天气的情况。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知道的能预报天气的动物及它们预报天气的方法。
根据展板内容有条理地讲述小组讨论的结果。
6、整理教具并归位。
四、幼儿自由工作、教师指导活动名称:科学内容---画世界地图教具构成:世界地图嵌板教育目的:1、提高孩子对地球的兴趣,了解洲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