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策略研究
比尔•盖茨曾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杰出的决策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否则再完美的决策也只能是“一段美妙的梦想”或者“一阵轻柔的微风”。
学校的执行力就是学校的每位成员在共同的远景引领下,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并努力达成设定的理想目标。执行力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等得以实现的关键,执行力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服从,简单的服从只能导致对工作的推诿。执行力的提高要让教师们具有创造性,能够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情境自主判断正误,进而采取主动的处理方式。校长应该给教师们足够的自主决策空间,教师们应该以学校利益为重,灵活采取积极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或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结合与表现。一个学校好与坏、工作虚与实,核心在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对学校管理、建设发展的各种决策方案需要得到中层干部的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因此,学校中层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既是决策层与全体教职工的纽带,又是执行正确决策的带头人和“检查官”。中层干部的作用发挥得好,就是校级领导与广大教职工的一座桥梁,发挥得不好就成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一堵墙。如果没有执行力,再完善、再科学可行的决策方案,只能成为沙盘上的蓝图、墙壁上的标语、嘴边的口号,迟早会断送在滞后或软弱的执行部门或执行者手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状况:在办学条件相近的学校里,有的令行禁止,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强,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序,办学效率高,成绩显著,社会声誉和影响越来越好;有的学校则有言无行,学校中层
干部成为了摆设,更不必说执行力,数年难见成效,成为了家长和社会不放心的学校.导致片区内的学生纷纷择校,学校优秀教师流失,学校的管理进入了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学校管理执行力尤其是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由此看来,中层干部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它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学校塑造品牌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学校管理过程中中层执行力的组成要素
良好的执行能力是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判断学校中层领导是否具备良好执行力的依据是:一个执行力强的中层干部总是善于思考、主次分明、指挥有方、协调有度。
笔者认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若要成为优秀的管理干部,应有意识地提高八种能力:一是领悟能力。在做事之前,必须全面衡量,既要弄清楚上级领导的意图,又要分清所面临的局势,在目标的指引下把握做事的方向,这对于提高办事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是计划能力。任何任务的执行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计划,要具有把任务按照轻重缓急的次序分开来的能力,放眼未来,着手眼下,各项任务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指挥能力。要有具体考量工作的分配、合理地指挥下属执行的能力,也要注意指挥的方式,使下属自觉主动发挥执行能力的指挥是最有艺术的指挥。四是控制能力。控制能力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各项目标的实现进行控制,使其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控制力度合理与否,也会影响到任务执行的好坏。五是协调能力。中层干部处于学校管理层的中间位置,协调上下级以及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必不可少,中层干部这项能力的提高,将极大地提升其执行力。六是授权能力。授权就是把任务合理地分配给下属来执行。这是任何一位领导者都应具备的能力。七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不仅仅要有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的能力,也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第八是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后都要积极思考, 努力培养创 新能力,在办事方法、执行方式上都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将有利于执 行力和执行效率的提升。
二、学校管理过程中中层干部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管理实践和工作中观察发现,不少学校中层干部的 执行力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不够” 。 (一) 领会学校战略意图不够,执行出现偏差
如前所述,学校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指中层干部贯彻落实学校的 办学战略意图,完成学校的预定办学目标,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的办 事能力和操作能力。但在实践中,由于中层干部的理论素养有高低, 办事能力有大小,操作能力有强弱,有的中层干部不能透彻地理解学 校的办学战略意图, 想当然地我行我素, 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展
的进程。 (二) 执行意识不够,执行不到位
有的中层干部执行意识淡薄,对执行的三个“转换”作用认识不 深刻,没有真正理解“学校的所有工作成果是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没有执行,理想的目标就会成为泡影”的深刻含义,从而在管理实践 中导致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虎头蛇尾,工作热情往往是前紧 后松,跟进不力,不了了之;或者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光打雷。 不下雨”,执行不到位,甚至干脆不执行;或者就是只停留在表面意 义的执行,看起来执行了,实质上不能产生功能转换,达不到执行的 真正目的。
(三) 开拓创新不够,执行中缺少办法
在工作中敢于和善于开拓创新,这是我党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之一,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管理实践中, 由于不按照领导的办学思路和战略意图去办事, 而是 从而导致执行出现了偏差,执行结果走了样,形 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势必要耽误或延缓学校发
每个人所受教育不同,思维模式不同,有的同志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多,能力不强,工作中不能发散思维,不去大胆思索解决问题的路子,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就像“挤牙膏”,挤一点,动一点,出一点。这样的办事能力,这样的操作方式,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影响事情的解决,影响学校的发展。探究其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因素不容忽视:一是学校没有形成完全的执行文化;二是干部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执行力有限;三是干部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的高度不一样,有奉献精神不足、团队意识不强等问题存在。
(四)全局观念不够,执行中不作为
由于个人的思想境界有差异,或者出于某些不健康的目的,如迎合部属心理,与上层领导分庭抗礼,有意在部属面前显摆自己,企图让部属知道自己是他们的保护神,以原则作交易,达到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等。有的不能顾全大局,仅从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压下不执行;有好处就执行,没有好处就寻找各种理由拒不执行。这样的不作为是一种严重失职,是全局观念不强的突出表现。因为大局意识不强,失职不作为,所以该办的事不办,能办的事不办,听之任之,一拖再拖,贻误了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五)团队精神不够,执行中削弱执行力,抵消执行效果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精神,就是为了某一共同奋斗目标而聚在一起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协同作战体现出来的一种集体精神。在管理实践中,有的同志因为团队意识淡薄,各自为政,沟通协调不够,协同作战能力不强,在执行中为避免麻烦,减少工作负担和工作责任而相互推诿扯皮;有的甚至组织纪律涣散,当面不说,背后乱说,阳奉阴违,敷衍塞责,同事之间、部门之间不是相互支持,而是相互埋怨、相互指责、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