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酸乙烯酯

合集下载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课题名称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姓 名XXX 学 号1008103—14 学 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 指导教师XXX 讲师2014年06月02日※※※※※※※※※ ※※ ※※ ※※ ※※※※※※※※※ xxxx 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作者签名:二零一四年六月二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 概述 (2)1.1 产品概述 (2)1。

1。

1 聚醋酸乙烯酯的概述 (2)1.1.2醋酸乙烯的概述 (2)1。

2 国内外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与分析 (3)1。

2。

1 国外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与分析 (3)1。

2.2国内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分析 (3)1。

3 国内外醋酸乙烯酯的生产技术及研究情况 (4)1.3。

1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4)1.3。

2 聚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6)1.4 本人见解 (7)1。

4。

1 乙炔气相法和乙烯气相法的比较 (7)1。

4.2 乙炔气相法Wacker流程和Borden流程的比较 (8)1.4.3 乳液聚合法和其他聚合法的比较 (8)1。

5 生产所需原料 (9)2.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 (9)2.1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的反应原理 (9)2.1.1 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原理 (9)2.1。

2 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原理 (10)2。

2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1)2。

2。

聚醋酸乙烯酯溶解特点

聚醋酸乙烯酯溶解特点

聚醋酸乙烯酯溶解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聚醋酸乙烯酯,简称PVA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应用前景。

PVAc主要由乙烯基醋酸酯聚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透明度和柔韧性,因此在涂料、胶黏剂、包装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PVAc的溶解特点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也直接影响了PVAc 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

PVAc可以溶解在多种溶剂中,但不同的溶剂对其溶解性能有所影响。

在涂料中,PVAc通常使用乙酸乙酯、醇醚、乙醛等有机溶剂进行溶解,以实现涂料的涂覆、固化和干燥过程。

在胶黏剂中,PVAc通常使用甲醇、乙醇、丙酮等溶剂进行溶解,以实现胶黏剂的黏附、固定和粘合作用。

PVAc溶解特点的研究也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点之一。

已有很多研究表明,PVAc的溶解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等。

PVAc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这一点需要在具体应用中进行调试和优化。

除了溶解性能外,PVAc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性,如耐热性、耐化学性、耐候性等。

这些特性也对PVAc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PVAc作为材料时,除了考虑其溶解性能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特性,以确保材料能够满足具体的应用要求。

第二篇示例:聚醋酸乙烯酯,简称PVA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材料。

它是由乙烯和醋酸通过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可塑性、耐酸碱、耐腐蚀、耐水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包装材料等领域。

聚醋酸乙烯酯溶解特点是其在溶液中的表现,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PVAc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较好。

PVA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材料,但在一定的溶解剂中可以被完全溶解,形成透明的溶液。

一般情况下,PVAc可以在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溶剂中良好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并且溶解度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增加。

在涂料和粘合剂的配方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溶剂来调整PVAc的浓度和粘度,以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性能指标。

聚乙酸乙烯酯结构式

聚乙酸乙烯酯结构式

聚乙酸乙烯酯结构式
聚乙酸乙烯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聚酯类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和包装等领域。

聚乙酸乙烯酯的结构式为[-OC(CH₂OH)₂-CO-],其中酯键使得分子间形成线性排列,从而具有较高的结晶性和机械强度。

此外,强酸强碱对PET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使其在化工行业得以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乙酸乙烯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通过挤出、注射成型、吹塑等工艺制备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其透明度高、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使得PET 在食品包装、饮料瓶及纺织品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食品包装领域,PET瓶广泛应用于矿泉水、碳酸饮料等饮品的包装中。

PET材料无毒、无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抗压性,能有效保护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PET瓶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纤维领域,聚乙酸乙烯酯也被广泛用于纺织品的生产。

PET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和耐光性能,不易变形,易清洗,具有较强的弹性和柔软度,被广泛用于制作服装、家居用品等。

此外,PET纤维还可以通过回收再生产,降低对原油等资源的需求,对环境友好。

总的来说,聚乙酸乙烯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聚乙酸乙烯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会愈发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1。

第4章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

第4章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

十、消泡剂 作用:使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在使用中不易产 生气泡
常用:硅油、醇类化合物
用量:总投料量的0.2~0.3%
§4—2
聚乙酸乙烯酯的合成原理
用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因此遵循自由 基加聚反应的一般规律,即经过链引发、 链增长和链终止这三个阶段。一、链引发Fra bibliotek引发剂
初级自由基
单体自由基
初级自由基+单体
二、链增长(自由基传递) 单体自由基+单体 链自由基 三、链终止 1.双基结合(偶合)终止 链自由基 + 链自由基 高聚物 2.双基歧化终止 链自由基 + 链自由基 高聚物 3.链自由基与初级自由基结合终止 链自由基 + 初级自由基 高聚物
四、乳化剂 作用:使只微溶于水的单体能均匀地分散在 水中 要求:表面活性剂 常用:聚乙烯醇、油酸钠 用量:单体重的9% 五、保护胶体 作用:在聚合物颗粒表面形成保护层,防止 其合并与凝聚,使乳液稳定 常用: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羟 乙基纤维素
六、调节剂 1.表面张力调节剂 作用:降低乙酸乙烯酯或其聚合物颗粒在水中 的表面张力,使乳液稳定 常用:含5~1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醇类 用量:单体重的0.1~0.5% 2.聚合度调节剂 作用:控制聚合程度,调节聚合物的分子量 常用:四氯化碳、多硫化物 用量:单体重的2~5%
四、搅拌强度的影响 搅拌作用:保持反应物的均匀度,防止形成聚 集体;有利于传质和传热,使整个反应体系 保持温度恒定。 搅拌速度↑: ① 乳胶粒直径↑,乳胶粒数↓→反应速度↓ ② 易混入氧→阻聚→反应速率↓ ③ 易使乳液产生凝胶或硬化→失去稳定性 在保证反应液均匀的前提下,宜采用较小的搅 拌速度。
五、其它因素的影响 1.单体浓度的影响 单体浓度↑→聚合速度↑,分子量↑ 2.单体或引发剂滴加条件的影响 在乳液聚合中,单体滴加时间越长 → 乳 液的粘度越高,结构粘性越大。 在同样条件下滴加单体,引发剂滴加量越 多 → 乳液粘度越高,结构粘性越大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一、选用原料聚醋酸乙烯酯的原料主要包括乙醇、乙酸、催化剂、稳定剂等。

二、工艺流程聚醋酸乙烯酯的生产主要分为聚合反应、分离纯化和后处理等环节。

1.聚合反应(1)催化剂处理:将催化剂与一部分原料乙酸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均匀搅拌,溶解催化剂。

(2)制备反应混合物:将处理好的催化剂溶液与乙醇加入反应釜中,反应釜中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保证反应混合物均匀。

(3)聚合反应:在适宜的温度下,将反应混合物加入聚合釜中,反应釜应具备相应的压力控制装置,控制反应釜中的压力,促使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4)反应后处理:聚合反应持续一定时间后,关掉加热装置,反应釜中的反应物停止加热,需要将反应釜中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2.分离纯化(1)初步分离:将聚合反应中形成的聚醋酸乙烯酯和副产物进行初步分离,可采用蒸汽蒸发、冷凝等方法。

(2)组分分离:利用蒸馏、提纯等方法,将初步分离的产物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净的聚醋酸乙烯酯。

3.后处理(1)粉碎:将纯净的聚醋酸乙烯酯经过粉碎处理,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形成均匀的溶液。

(2)滤液:将粉碎后的溶液进行滤液处理,去除杂质,使其溶液更纯净。

(3)干燥:将滤液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溶剂,得到干燥的聚醋酸乙烯酯。

(4)包装:将干燥的聚醋酸乙烯酯进行包装,储存或运输。

三、主要设备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的主要设备包括反应釜、蒸发器、冷凝器、蒸馏塔、干燥设备、滤液装置等。

四、工艺条件1.温度: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温度一般在60~80℃之间,根据不同的催化剂及配方可作适当调整。

2.压力: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压力一般在0.1~1.0MPa之间,具体压力根据反应容器和反应物的性质确定。

3.搅拌速度: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时的搅拌速度一般在60~120转/分钟之间。

4.时间: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反应时间一般在2~6小时之间,根据反应物质的特性调整。

五、安全措施1.聚酯反应温度高,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措施。

2.使用催化剂时,要注意催化剂的贮存和使用,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聚醋酸乙烯酯的水解

聚醋酸乙烯酯的水解

聚醋酸乙烯酯是一种聚合物,由乙烯酯单体(醋酸乙烯酯)通过聚合反应形成。

当聚醋酸乙烯酯与水接触时,发生水解反应,将醋酸乙烯酯分子分解成醋酸和乙醇。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程式表示:
聚醋酸乙烯酯+ 水-> 醋酸+ 乙醇
水解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水分子作为反应物参与进来,导致聚醋酸乙烯酯链的断裂。

这种反应在存在水的环境下发生,例如湿度高的环境或在水中浸泡聚醋酸乙烯酯材料时。

水解过程中,聚醋酸乙烯酯的分子链会逐渐断裂,生成醋酸和乙醇单体。

这种反应通常是可逆的,即醋酸和乙醇可以重新结合形成聚醋酸乙烯酯。

然而,在存在大量水分的条件下,水解反应可能会继续进行,导致聚醋酸乙烯酯的分解。

聚醋酸乙烯酯的水解过程可以在实验室中控制,也可以在工业生产中利用水解反应来回收和再利用聚醋酸乙烯酯材料。

水解反应对于聚醋酸乙烯酯的性质和用途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在材料设计和应用中予以考虑。

聚醋酸乙烯酯

聚醋酸乙烯酯

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acete:PVA:PVAC
性质:又称聚乙酸乙烯酯,醋酸乙烯树脂(vinylacetatc resin)或乙酸乙烯树脂,由醋酸乙烯聚合而得的无定形聚合物。

属热塑性树脂。

分子量2万~20万。

随聚合方法不同可制得无色胶乳或无色透明珠状固体。

固体相对密度1.19;折射率1.47;玻璃化转变温度28~40℃;拉伸强度34Mpa;介电常数(103HZ)1.15;吸水性2%~5%。

溶于芳烃、酮、醇、酯和三氯甲烷。

黏着力强,耐稀酸、稀碱。

在阳光及125℃温度下稳定。

遇浓碱和浓酸分解。

由醋酸乙烯以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可用乳液、悬浮、本体和溶液聚合法生产。

主要用作涂料、胶黏剂、纸张,口香糖基料和织物整理剂,也可用作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醛的原料。

聚乙酸乙烯酯白乳胶的合成讲解

聚乙酸乙烯酯白乳胶的合成讲解

聚乙酸乙烯酯是由乙酸乙烯酯在光或过 氧化物引发下聚合而得,根据反应条件, 如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溶剂不同,可 得到分子量从几千到十几万的聚合物。 聚合反应可按本体、溶液、悬浮或乳液 聚合等方式进行,采用何种方法取决于产 品的用途。因白乳胶作为涂料或粘合剂, 所以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

实验原理
在乳液聚合中,有两种粒子成核过程, 即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乙酸乙烯酯为水 溶性较大单体,28℃下在水中溶解度为 2.5%。因此它主要以均相成核形成乳胶粒。 均相成核即水相聚合生成的短链自由基在 水相中沉淀出来。沉淀粒子从水相和单体 滴液吸附乳化剂分子而稳定。接着又扩散 入单体,形成乳胶粒的过程。
1. 固含量测定: 在培养皿(预先称重m0)中倒入2克 左右的乳液并准确记录(m1),与 105℃烘箱内烘烤2小时,称量并计算 干燥后的重量(m2),测其固体百分 含量:
固含量, wt % m2 m0 m1 m0
七 聚乙酸乙烯酯的性能测定
2.pH 值测定 用精密pH 试纸测定。 3.粘度的测定 使用乌氏粘度计测定聚乙酸乙烯酯乳 液的粘度, 测试温度为30 ℃ 。
7.最后,加入1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搅拌并冷却30分钟,即得到白色的乳 液-粘合剂白乳胶。

1. 2. 3. 4.
注意事项
聚乙烯醇必须完全溶解; 滴加速度均匀; 升温不能快; 醋酸乙烯酯必须蒸馏;
七 聚乙酸乙烯酯的性能测定
性能: 外观、固含、PH值、粘度、聚合稳 定性、耐水性、成膜性等。
七 聚乙酸乙烯酯的性能测定
一 聚乙酸乙烯酯白乳胶概述
聚乙酸乙烯酯白乳胶性能: (1)白乳胶具有常温固化、固化较快、粘 接强度较高,粘接层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 久性且不易老化等的一系列优点。 (2)它是以水为分散剂,使用安全、无毒、 不燃、清洗方便,常温固化,对木材、纸 张和织物有很好的黏着力,胶接强度高, 固化后的胶层无色透明,韧性好。

聚醋酸乙烯酯电解质

聚醋酸乙烯酯电解质

聚醋酸乙烯酯电解质
聚醋酸乙烯酯(PVA)是一种常见的合成聚合物,也被用作电解质。

在电解质方面,PVA通常被用作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或者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

PVA作为电解质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锂离子电池,PVA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望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2. 超级电容器,PVA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备受关注,PVA作为电解质可以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3. 燃料电池,PVA还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电解质,燃料电池是一种清洁能源技术,PVA作为电解质可以帮助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除了以上应用,PVA作为电解质还有一些优点,比如化学稳定性好、可溶于水、易加工成薄膜等,这些特性使得PVA在电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聚醋酸乙烯酯作为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其优越的性能也为其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年产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万吨聚醋酸⼄烯酯⽣产⼯艺设计年产万吨聚醋酸⼄烯酯⽣产⼯艺设计集团标准化⼯作⼩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学⽣毕业设计(论⽂)课题名称年产5万吨聚醋酸⼄烯酯⽣产⼯艺设计姓名 XXX 学号 1008103-14 学院化学与环境⼯程学院专业化学⼯程指导教师XXX 讲师2014年06⽉02⽇XXXX ⼤学本科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在指导⽼师的指导下,独⽴进⾏研究⼯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中已经注明引⽤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和集体均已在⽂中以明确⽅式标明。

本⼈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作者签名:⼆零⼀四年六⽉⼆⽇⽬录※※※※※※※※※※※※※※※※※※※※※※※※xxxx 届学⽣毕业设计(论⽂)材料(四)年产5万吨聚醋酸⼄烯酯⽣产⼯艺设计XXX(XXXX⼤学化学⼯程专业xxxx届学⽣)摘要:本⽂针对年产5万吨聚醋酸⼄烯酯⽣产任务,进⾏整个⽣产流程的设计。

本设计采⽤⼄炔⽓相法和乳液聚合法合成⼯艺。

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艺设计和⾮⼯艺设计两部分。

⼯艺部分主要包括⽣产⽅法选择、⼯艺条件的确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尺⼨的计算和选择。

⾮⼯艺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废处理、岗位定员、投资成本的估算等。

关键词:聚醋酸⼄烯酯;乳液聚合;⼯艺设计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of 50000 TonsPolyvinyl Acetate per YearX xx(xxxx year Stud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XXXX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annual output of 50000 tons of polyvinyl acetate production task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This design uses synthesis process of the method of acetylene gas phase and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 two parts that is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the non-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are partial mainly include the production method choice, the craft condition determination,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equipment. The non-technological design partial mainly introduced the three wastes treatment, manning andinvestment cost estimation.Key words: Polyvinyl acetate;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rocess design1. 概述产品概述1.1.1 聚醋酸⼄烯酯的概述聚⼄酸⼄烯酯树脂是固体,⽆⾊透明;易溶于甲醇、酮类、酯类、芳烃、氯代烃,不溶于⽆⽔、⾼级醇、烷烃、、⽔等。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主要成分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主要成分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主要成分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乳液,其主要成分是聚乙酸乙烯酯。

聚乙酸乙烯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乳液中,聚乙酸乙烯酯以微细颗粒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白色的液体。

除了聚乙酸乙烯酯外,乳液中还可能包含乳化剂、稳定剂、防腐剂等辅助成分,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乳液通常用作涂料、胶黏剂、密封剂等材料的基础成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耐水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包装等领域。

总的来说,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主要成分是聚乙酸乙烯酯,其辅助成分可以根据具体用途而有所不同。

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

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

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
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原料是聚乙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PVA)。

聚乙酸乙烯酯是一种合成树脂,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乙烯酸乙烯酯基团。

这种聚合物通常是以乙酸乙烯酯为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聚乙酸乙烯酯是一种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无色粉末,可通过加入溶剂来制备聚乙烯醇。

在制备过程中,将聚乙酸乙烯酯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如水或醇类溶剂,形成聚乙酸乙烯酯溶液。

然后,通过添加碱性催化剂或酶类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或酶类催化剂,触发醇解反应。

在反应中,乙酸乙烯酯基团被水分子断裂,生成乙烯醇单体。

这些乙烯醇单体进一步聚合,形成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是一种无色、无味、粘稠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纺织品、造纸、医药、涂料和胶水等。

它还可用于制备其他聚合物和化学品,如聚乙烯醇酸酯、聚乙烯醇醚等。

总结起来,聚乙酸乙烯酯醇解制备聚乙烯醇的过程涉及将聚乙酸乙烯酯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醇解反应将乙酸乙烯酯基团断裂,生成乙烯醇单体,最终形成聚乙烯醇。

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

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

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探析》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聚合物材料已经成为各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聚合物材料的种类繁多,而聚乙酸乙烯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作为一种常见的聚合物材料,其广泛应用的领域包括塑料瓶、纤维、薄膜等。

在本文中,我将对聚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进行探析,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1. 单体名称聚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名称即聚合物原料的命名,其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

在化学名称中,聚乙酸乙烯酯通常用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缩写进行表示,即PET。

这种命名方式直观清晰,能够直接反映出聚乙酸乙烯酯的成分和结构。

2. 结构单元聚乙酸乙烯酯的分子结构由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单体分别经过酯化反应得到。

具体来说,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首先经过酯化反应生成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然后再经聚合反应形成聚乙酸乙烯酯。

聚乙酸乙烯酯的结构单元可以简单地表示为-(C10H8O4)-n,其中n代表聚合物链中重复单元的个数。

这种结构单元的简洁性使得聚乙酸乙烯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加工性,因此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的探析,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它的化学名称的由来和结构单元的形成过程,更能够深刻地理解聚乙酸乙烯酯的特性和应用。

在将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对聚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进行深入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种材料,推动聚合物材料的发展,为各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者,我对聚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深感兴趣。

在我看来,了解材料的命名和分子结构对于研究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的单体名称和结构单元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特性和性能,从而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溶液聚合生产聚乙酸乙烯酯的工艺流程

溶液聚合生产聚乙酸乙烯酯的工艺流程

溶液聚合生产聚乙酸乙烯酯的工艺流程
好嘞,咱们来聊聊如何用溶液聚合来生产聚乙酸乙烯酯吧,哎呀,这个过程可真是有趣呢!
咦,你得准备好原材料,嘿,就是乙酸乙烯酯和一些溶剂,比如
说苯或丙酮什么的,哟,这些可都是我们做聚乙酸乙烯酯的好帮手哦。

材料准备好之后,别急,先把它们放到一个反应罐里,唉,记得要量
好比例,不然结果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呢。

嘿嘿,是时候加热啦!你得把反应罐加热到一定温度,大概在到
摄氏度之间,哎呀,这样原料才能开始反应,变成你想要的聚合物哦。

不过,温度可不能太高,要不然会发生副反应,那就惨了,哎呦。

咦,这一步很重要哦!我们要加入引发剂,嘿,它可是个小魔法师,可以催化反应,让聚合物链快速增长。

这时候,一定要控制好反
应时间,唉,大约几个小时就足够啦,别让它太久,不然会糊了……
好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反应结束之后,嘿嘿,我们得
把产物从反应罐里取出来哦。

哦,等一下,唉,要是有未反应的单体,还得用一些方法把它去除,确保纯度高,让你做出来的聚乙酸乙烯酯
更棒!
最后一步,咦,别忘了要进行干燥处理呢,把产品中的溶剂去掉,这样成品才不会影响后续的应用。

嘿,装包装,准备发货,真是让人
心情愉悦的瞬间啊!
就这样,哟,你看,聚乙酸乙烯酯就产出来了,简单吧?嘿,有
空咱再聊聊别的有趣的工艺呀!。

(完整word版)聚乙酸乙烯酯的化学改性及结构表征

(完整word版)聚乙酸乙烯酯的化学改性及结构表征

课题2.聚乙酸乙烯酯的化学改性及结构表征实验一、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目的:了解聚乙酸乙烯酯制备聚乙烯醇的方法和原理。

原理:由于单体乙烯醇并不存在,聚乙烯醇不可能从单体聚合制得,而是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得到。

醇解在加热和搅拌下进行,初始微量聚乙烯醇先在瓶析出,当60%的乙酰氧基取代后,聚乙烯醇就会大量析出,继续加热,醇解在两相中进行。

醇解可在酸或碱催化下进行,但由于酸极难从聚乙烯醇中除去,可能加速聚乙烯醇的脱水,使产物变黄,故实验用NaOH作催化剂,所加催化剂量不同,醇解度就不同,实验分别以20ml和30ml的1%的NaOH乙醇溶液催化,以制得不同醇解度的聚乙烯醇.二、实验步骤1、低醇解1)搭好装置2)开动搅拌,向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180ml、聚乙酸乙烯酯8.97g。

水浴加热至78℃,使聚合物完全溶解后,冷水降温,在30—40℃左右慢慢滴加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5ml(约2。

5秒/滴)。

3)仔细观察反应体系,约1h后发生相转变,将所得到产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分别用30ml乙醇洗涤3次。

产物放在表面皿上,捣碎并尽量散开,自然干燥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50℃下干燥,再称重。

2、高醇解1)搭好装置2)开动搅拌,向5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180ml、聚乙酸乙烯酯9.00g。

水浴加热至78℃,使聚合物完全溶解后,冷水降温,在30-40℃左右慢慢滴加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15ml(约2。

5秒/滴)。

3)约1h小时后,发生相转变,这时滴加7。

5ml的1%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继续反应15min,停止反应.4)将所得到产物用布氏漏斗抽滤,分别用30ml乙醇洗涤3次。

产物放在表面皿上,捣碎并尽量散开,自然干燥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5。

0℃下干燥,再称重。

实验二、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目的:了解PVA缩醛化的原理。

原理: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_2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_2

实验3 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聚乙酸乙烯酯是由乙酸乙烯酯在光或过氧化物等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

其聚合反应可以按本体、溶液或乳液聚合等方式进行,采用何种方式,决定于产物的用途。

作为涂料或黏合剂使用时,一般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聚乙酸乙烯酯乳胶漆具有水性涂料的黏度小、分子量大、不含有机溶剂等优点,但漆膜耐水性能稍差,所以一般不单独作为成膜物使用,而是与其他乙烯基单体进行共聚合;作为黏合剂时(俗称白乳胶),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书籍装订、纸袋、硬纸板加工、饮料杯、包封、折叠盒、多层复合装运袋、标签、箔制品、薄膜与纸张转移印花、香烟滤纸、绝缘材料、衬垫材料、汽车内装饰、皮革加工和瓷砖黏贴等。

本实验采用乳液聚合制备聚乙酸乙烯酯。

一、实验目的1.掌握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技术。

2.掌握测定固含量并依此计算转化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乳液聚合是指将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和乳化剂的作用下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并在水溶性引发剂引发下进行的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都是将油溶性单体分散在水中进行的聚合反应,也具有散热容易、聚合反应温度易于控制的优点;不同之处是乳液聚合采用水溶性引发剂,而聚合反应是在增溶胶束内形成单体/聚合物乳胶粒,每个乳胶粒中只有一个自由基,因此聚合反应速率仅取决于乳胶粒的数目和乳化剂的浓度。

由于胶束颗粒比单体液滴小得多,因此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粒子也比悬浮聚合小得多。

乳液聚合能在高聚合速率下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产物,且聚合反应温度通常都较低,特别是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时,可在室温下进行;乳液聚合在聚合反应后期体系黏度通常仍较低,可用于合成黏性大的聚合物,如橡胶等。

乳化剂分子具有两亲性的化学结构,分子两端分别是亲水基和疏水基,能使油(单体)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而不分层。

乳化剂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乳化剂分子开始形成胶束,该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此时溶液的许多物理性质都有突变。

在大多数乳液聚合反应体系中,乳化剂的浓度为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中温合成(摘要:介绍了一种用氧化-还原体系引发醋酸乙烯酯中温合成的工艺。

实验比较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与单一的水溶性引发剂所合成的乳液的性能,探讨了最佳工艺条件,讨论了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反应温度、聚乙烯醇对乳液粘度和固含量的影响,以及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用量,并且从实验中得到了由中温50℃合成的生产成本低而性能优良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

关键词:中温氧化-还原体系聚乙酸乙烯酯乳液THE MIDDLE TEMPERATURE GATHERING ACETIC ACID THENE ESTER EMULSION IS COMPOSED(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Chemical Engineering 213164)ABSTRACTThe system having introduced that one kind uses oxide- to restore initiates the handicraft that the temperature composes in acetic acid ethene ester. Parallel experiment oxide deoxidation initiates system and unitary water-solubility initiates two kind type emulsion function of agent, have discussed the best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viscosity and the effect strengthening contents having discussed that the monomer , the emulsifier, initiate the agent ,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poval to emulsion, in having ascertained proper dosages, and having got a reason from experiment middle 50℃ warm composite cost of production is low but the function is good gather acetic acid ethene ester emulsion adhesive.Keywords:middle temperature oxide-deoxidation system gathers acetic acid ethene ester emulsion第一章绪论1.1前言聚乙酸乙烯酯(PVAc) 乳液俗称白乳胶, 1929年问世, 1937年进行工业生产。

自1980年以来, 我国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工业发展迅速, 近年销售量仅次于脲醛树脂,居第二位。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家具组装、建筑装潢、织物粘接、印刷装订等领域中多孔性材料的粘接等。

我国聚醋酸乙烯乳液生产厂家很多, 但主要生产厂家大多依托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生产企业。

1.2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发展趋势及现状我国聚醋酸乙烯乳液产量约20万t, 消费醋酸乙烯9万t, 占醋酸乙烯总消费量的9.1%。

早期的PVAc乳液类产品受合成原料单体及合成工艺路线的限制存在很多缺点,比如放置易沉淀(乳液粒度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易结皮,耐水性差。

PVAc 类产品从其诞生到现在,价格低一直是其他类成膜剂所不及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应用领域的拓宽,聚醋酸乙烯型乳液胶黏剂的性能、用途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需针对其缺点做进一步的改进。

1.3 合成原理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是由聚醋乙酸乙烯酯经自由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采用分散聚合和乳液聚合的方法[4],本研究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乳液聚合是用在用水或其他液体作介质的乳液中,按胶束机理或低聚物机理生成彼此孤立的的乳胶粒,在其中进行自身加成聚合或离子加成聚合来生产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其聚合过程根据反应机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分散阶段、乳胶粒生成阶段乳胶粒成长阶段、聚合反应完成阶段。

其聚合反应如下:第二章实验部分2.1 主要试剂与仪器2.2 合成步骤(1)按配方将聚乙烯醇、蒸馏水加入到装有回流冷凝管的250ml四口烧瓶中,开动搅拌,加热升温到80℃,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2)降温至50℃,依次加入1g十二烷基磺酸钠、OP-10、1/2的引发剂、1/3的单体。

反应30min后滴加另一半引发剂和另2/3的单体。

控制滴加速度在30-40滴/min,滴加时控制反应温度不变。

(3)单体滴加完后,继续反应0.5h,再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搅拌20min 后降温。

2.3 产品的质量指标表1 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质量指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产品的运动粘度:粘度=刻度读数×转筒因子×10-3单位:Pa·s固含量=(固体质量/乳液质量)×100%第三章结果与讨论3.1 聚乙烯醇对粘度的影响采用全部醇解的PVA1799 和部分醇解的PVA1788 进行实验[5],结果用PVA1788 制备的乳液粘度为3.8 Pa·s ,用PVA1799 制备的乳液粘度为3.0 Pa ·s , 这主要是PVA1788中—CH (O2COCH3)—的叔氢产生接枝的效果。

另外聚乙烯醇的制造方法不同,残存的醋酸根在分子内的分布不同,合成出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粘度也不同,本实验选用PVA1788。

3.2 引发剂对乳液粘度、固含量和粒度的影响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体的用量应该是单体用量的0.2%-0.7%。

引发剂的用量对聚乙酸乙酯乳液的粘度和固含量也有很大影响。

实验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引发剂用量与乳液粘度、固含量的关系由表可知,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 6 %时,粘度和固含量最佳,分别为4. 2 Pa·s和36% 。

其规律是在一定聚合温度下,当引发剂浓度很低时,随着引发剂量的增加,粘度、固含量增大,当引发剂继续增加时,乳液粘度反而下降,固含量基本不变。

原因是,当单体量不变而引发剂用量增加,引发剂分解的自由基多,使活性中心增多,从而使反应生成大分子的聚合物,乳液粘度、固含量增加;而引发剂用量过大,分解自由基过多,引发速度过快,聚合物分子链短,相对分子量小,乳液粘度低。

实验初期引发剂采用的是过硫酸铵,聚合温度是70℃,而中温聚合的温度是50℃,所以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且聚合温度是50℃,聚合出的产品的粘度和固含量大大下降,并且产品有分层现象。

所以采用的引发剂必须适用在50℃聚合,所以引发剂由原来的单一的过硫酸铵改为可以在50℃聚合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本实验采用的是过硫酸钾-甲醛和次硫酸钠。

由原来的过硫酸铵该为过硫酸钾,其原因是以过硫酸铵-甲醛和次硫酸钠聚合出的产品粒度较粗,而过硫酸钾聚合的产品粒度较细,且聚合出产品的粘度和固含量可以达到70℃时的粘度和固含量,所以本实验采用的引发剂是过硫酸钾-甲醛和次硫酸钠。

3.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在其它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改变乳化剂在其它条件均不改变的情况下, 改变乳化剂用量,乳化剂用量过少,乳液稳定性差,易破乳。

乳液粘度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 15 %时,粘度最大,乳化剂用量超过最佳值时,乳液颗粒增多,粒径变小,粘度下降[5]。

3.4 反应温度对乳液粘度、固含量的影响实验采用的是中温合成,即合成温度为50℃,所以温度的改变将对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粘度、固含量的影响很大,结果如表3所示。

实验初级阶段采用的是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合成温度是70℃原因是在反应过程中不断放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则会升温至50℃以上,那么实验就是失败的,所以实验的聚合温度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3.5 单体用量对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影响单体的用量应该是和引发剂的用量形成一定的比例(见3.2),单体用量如果过多,则有一小部分单体没有被聚合,聚合出的聚乙酸乙烯酯乳液就会有分层现象,且聚合不均匀;如果单体用量不足,也影响了产品的粘度和固含量。

3.6 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在聚合过程中,适宜的搅拌速度非常重要。

若无搅拌或搅拌强度不够,小的单体珠滴倾向于聚结成大的珠滴、分层、搅拌的程度可以影响聚结速率和聚结出程度,搅拌越剧烈,聚结速率越快越严重,当搅拌转速越高时,乳胶粒尺寸分布越宽,且会出现气泡;搅拌强度也会影响聚合速率,当搅拌激烈时,单体珠粒便小,数目增大,每毫升水中单体珠粒滴的表面积增大,则吸附在单体珠粒表面上的乳化剂量增大,因而每毫升水中胶束数目减少,心生的乳胶粒的数目也会减少,聚合的速率就会减慢[7]。

第四章结论(1) 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的性质影响乳液粘度、固含量;(2) 乳化过程反应温度、反应物用量及单体、乳化剂、引发剂加入方式均对乳液粘度、固含量产生影响;(3) 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4) 在一系列优化条件下,即当反应温度为50℃,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0.2%~0.7% ,并分批缓慢滴加,得到粘度为 4.2Pa·s、固含量为42 %、pH 值为4-5的乳白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参考文献[1] 杨宝武.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进展[J].胶体与聚合物,1999 ,19(4) :21 –24[2] 张在新,余永涵,杜梦麟.中国胶粘剂工业的进展[J].中国胶粘,1998,7(4):40-42[3] 秦益琴,张宝华,徐红.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研制[J].中国胶粘,1998,7(4):13-15[4] 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高分子实验与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86-288[5] 周忠文. 影响聚醋酸乙烯树脂乳液粘度的因素及反应机理探讨[J].中国胶粘,1995 ,6(4) . 22 - 25[6] 杨宝武. 聚醋酸乙烯乳液组成与性质[J].中国胶粘,1996 ,6(1):46 - 49[7] 胡金生,曹同玉,刘庆普.乳液聚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93-438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