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5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整合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
![高中历史一轮通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衰落——明清社会转型与社会停滞【复习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61de921ed9ad51f11df249.png)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四、明清时期经济政策
(四)评价
积极:防御手段,一定程度阻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 消极: (1)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抗殖民势力 (2)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先进科学技术 (3)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专家论坛】
(一)原因
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再讨论
(1)政治方面: 清政权建立之初, 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 内忧:“三藩”势力和“台湾郑氏”集团; 外患: 东南沿海荷兰冒
【研究纲领】 课标解读
时空观念
1.明清时期时空定位; 2.明清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3.明清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概况。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1. 理解经济活动与政治、社会、科技与
唯物史观
1. 明清时期生产方式的变 具有的革命性的意义; 2. 明清时期政府如何调适
家国情怀
1.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4.意义:
【核心突破】
1. 时间:雍正时期
摊丁入亩
2. 背景:社会动荡,土地兼并严重,人民逃亡普遍,丁额无法得到落实,权贵
赋,阶级冲突一触即发。
3. 内容:延续了一条鞭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税赋,称为“地
4.意义:
(1)取消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较为彻底地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赋役合并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621.9.605:44:5005:44:50September 6,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6日星期一上午5时44分50秒05:44:5021.9.6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上午5时44分21.9.605:44September 6,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6日星期一5时44分50秒05:44:506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4分50秒上午5时44分05:44:5021.9.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2](https://img.taocdn.com/s3/m/4292d2c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4.png)
(三)商业
1.货币发达:明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背景: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对外贸易中国处在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 ③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造成欧洲白银贬值,中国则“银贵钱贱”,刺激
欧洲白银流入中国。 ④一条鞭法赋税改革,推动货币流通。
影响:①商品交换活跃,促进商业经济发展; ②冲击传统等级和道德,激化社会矛盾
以礼物答赠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
2.特点:
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对等) 3.目的: 宣扬国威,求购珍宝特产。 4.影响: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传播了中华 文化;利于文化交流;但造成沉重
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 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 贡品加以解读
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
西欧
中国
政治环境
宽松
经济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 贸易
新航路开辟后,积极对外贸
对外政策 易,对外殖民扩张
受压制、阻碍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 主义发展
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 外贸易
思想条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
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济方式
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西欧行会: 西欧的行会在帮助工商业者如何通过斗争,最后执掌市政权力,从 而把握自己的命运方面,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而中国古代工商业者的行会 组织则基本不具有上述一系列的政治职能。
明清时期的商帮
4.对明清商帮的认识:
积极面:①商帮的兴起表明明清商业规模扩大,商业资本雄厚。 ②商帮的兴起反映了明清商品生产呈区域化分工的特点。 ③商帮的活动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讲义阶段提升五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讲义阶段提升五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https://img.taocdn.com/s3/m/9929d3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d.png)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六年级下册习作提纲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提纲】一、开头部分(100字左右)1.描写有一次在老师批改作文时,老师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很好,让人看后感动落泪。
但是你心里想:"我写得好吗?我只是随便写写而已啊。
"2.总结:其实能写出感人作品,需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融入文字,让读者被你的真情所打动。
二、写作时如何让真情自然流露(800字左右)1.切身体会,想入非非身临其境,代入作文情节设定。
比如写一篇关于家人离世的作文,就设身处地想象亲人离开的场景,体会失去亲人的伤痛。
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相似感受,把当时的心情重现文里。
比如写雨中行走的作文,就回想起自己曾在雨中徘徊的情景。
2.情真意切,发自内心诚恳倾诉内心世界,不做作、不矫揉造作。
写家乡美景就诚恳描绘心中家园的画面;写亲情友情就真挚流露对亲朋好友的眷恋之情。
表达自己独特见解和想法,不盲目模仿别人。
比如写环保作文,就提出自己保护环境的新点子,不是复制网上现成的观点。
3.入木三分,饱含温度把自己当下的情绪融入文字,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蕴含的温度。
比如写青春期烦恼,就把当下对未来有怀疑、对现状有困惑的心情自然表露出来。
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不矫揉造作、不生硬做作。
比如写师恩难忘,就用儿时天真纯朴的语言,娓娓讲述对恩师衷心的感激之情。
三、结尾部分(100字左右)1.把自己内心流露出来的真挚情感,通过生动有力的文字表现出来后,作文就会给人带来震撼和共鸣。
2.虽然初学写作很难把真情自然表露,但只要用心体会、发自内心表达,终有一天就能通过文字把内心的真挚情感传递给读者。
总字数:2016字篇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一作文题目的想法和构思。
相信大家在实际动笔写作时,一定会比我的提纲更加精彩生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真情"到底是什么?我想"真情"就是一个人内心最真挚纯粹的情感和想法。
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整合课件
![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368~1840年前)单元整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5614c77f1922791688e869.png)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而积粟者闭籴, 而愈腾其贵”和
所学史实可知,王夫之主张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故选 A 项。
[中西贯通] 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典例2] [2017· 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 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 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 机——明清(1368~1840年前)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网络/通史命题/素养培优
01知识网络建构
02通史思想命题
[通史整合]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现为明朝废除丞相、设 内阁, 清朝增设军机处;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 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 向衰落。 (2)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 面,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 发展,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答案 (仅供参考) 论题:明清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 光。 角度 1:将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政治、经济、 外交、思想文化、中外交流等)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光(科技、 经济、殖民扩张、世界交流等)对比关联说明。 角度 2:任选一个方面,如从经济发展、中西贸易方面; 从科技发展、中西科技文化交流方面作答。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体现了对考生基础知识和
发散思维的考查。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 14~15 世纪、 16 世纪、 17 世纪三个时间段,可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中国 与西方的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的斗争、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来进行回答。如 14~17 世纪的中国与 西方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又如 14~17 世纪的中国 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交流, 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 再 如 14~17 世纪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 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5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新人教版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5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第12讲明清时期的经济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08314ae2f60ddccdb38a065.png)
3.商业 (1)城镇商业繁荣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 4 __长__途__贩__运__贸__易____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增强。 ③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5 __商__帮___,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
|图解历史| 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 ③行业:丝织业。 ④标志:手工工场和 6 __雇__佣___劳动关系的出现。 ⑤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特点 ①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 ②发展缓慢。 (4)缓慢原因 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 ②势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③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素养提升———————————————— 农业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市镇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的
素养热词 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素养 时空观 梳理明至清经济发展的表现,综合链接明清以前社会经济发展的 解读 念 表现、特点,综合认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趋势。
1
基础梳理 ·知识通关
一、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薯等高 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 1 __风__力__水__车___。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2.手工业
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图解历史|
“海禁”“闭关锁国”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关系
|素养感悟| 古代朝贡贸易导致中国的落后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主要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 济效益,而在于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这种朝贡贸易,往往遵循“厚往薄来” 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使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 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七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时期 - 3](https://img.taocdn.com/s3/m/59cf83e4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1.png)
背景 世界观 认识论 哲学流派
强调主观能动 性,激励人们 奋发立志;而 以自己的内心 为准则,又隐 含一定的平等 和叛逆色彩。
王阳明(集大成者)
明朝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
外无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
一、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原因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 生及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2)阶层: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 (3)政治: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民族和阶级矛盾尖锐 (4)思想: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日益僵化,束缚了人们思想;八股取士 使文化专制加强 (5)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开始传入)。
材料二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 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③提倡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材料三 夫童心者,绝假纯
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
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
人
——李贽《焚书》
2、李贽的进步思想: 评价: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 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 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 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一、明清时期的思想发展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4、评价 (1)进步性: ①政治上:这些思想猛烈批判君主专制,带有一定民主色彩,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 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要求。 ③文化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提出了新的观点,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局限: 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未上升到制度层面,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 。 地位: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影响: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性质:未超越儒家思想范畴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提升(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
![高考历史一轮岳麓版通史复习课件:阶段提升(五)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https://img.taocdn.com/s3/m/c0856f930029bd64783e2c8d.png)
主题一 阻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农本意识”“以末敛财、以本守之” 的观念
【主题综述】 (1)“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的产物,分为“重农” 与“抑商”两方面。“农本商末”思想滋长了小农意识、闭关自守思想,导致“以 末敛财、以本守之”观念的盛行,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导致了商业文化的 滞后。 (2)“重农抑商”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而且超过了经济 领域,成为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影响面广, 甚至直接影响了今天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针对训练1】 (2018·广东深圳调研一)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 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 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 A.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解析 根据“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 种腐朽落后的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故选B项。 答案 B
[参考答案] 示例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 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 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 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 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 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5单元第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5单元第2讲明清时期经济的辉煌与迟滞(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79ed20c1c708a1294a4413.png)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 (2019全国卷川)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
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
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答案C解析清乾隆时期,随着江南租佃关系的发展,佃农普遍存在。
而佃农也属于小农,仍然是个体经营,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佃农只是通过租佃方式获得了土地使用权,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生产利润的问题,B项错误;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2. (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据史料记载,明代江西省的农民往往“外如石工、缝工、木工”“非习之不熟者,亦皆以力穡之家,兼营其业”。
这折射出明代()A .政府对经商政策放宽B .社会各阶层变动频繁C.传统经济政策被动摇 D .农民与市场联系密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亦皆以力穡之家,兼营其业”可知,明代江西省的农民在耕作之余外出从事手工业工作,折射出农民通过手工业与市场紧密联系,故D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从事手工业而不是经商,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社会阶层变动问题,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济政策问题,C项错误。
3. (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清代中期,棉加工业等“低端”产业大多从苏州市区迁往郊区市镇,但其产品仍主要供应市区消费;苏州市区只保留了印刷业等“高端”产业,其原料大多来自郊区市镇工业。
这说明此时的市镇()A .经济独立性日益削弱B .区域分工更加明显C.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D .产业结构出现倒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市镇生产的产品主要供市区消费,并给市区提供原料,说明市镇依附于城市,经济独立性有所削弱,故选A项。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市镇经济依附于城市,并不是区域分工明显和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故排除B、C 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故排除D 项。
高考历史通史人教版课件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1
![高考历史通史人教版课件阶段五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9056c84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4.png)
探究1 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考题例证』
【典例】 (2017·课标全国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
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
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教材补充] 明代宦官专权 洪武初年,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朱棣 因夺帝位曾得助于宦官,故视他们为亲信,设东厂,由宦官主持。宦官开始取得出 使、专征、分镇等大权,为后来的宦官专政提供了条件。宦官专权是明朝国家结构 和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特色,是皇帝极端专制主义的强化带来的皇权本身的异化。
角度2 明代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 (1)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 (2)不同:三司制受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制由皇帝直接派遣, 统领地方事务。
『即时体验』
1.(2018·辽宁大连模拟)明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 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刑部为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为复核机关, 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有权监督刑部审判和大理寺复核。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提高了监察机构的政治地位 B.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促使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D.造成权力交叉降低了行政效能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明朝的司法审判制度,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有利于增强 司法审判的公正性,故选B项。有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而不是提高监察机构 的政治地位,故A项错误;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不合题意, 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大理寺、刑部、都察院分工明确,没有权力交叉,故D项错 误。 答案 B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辉煌乎危机乎课件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辉煌乎危机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1c792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e.png)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历史
价值引领
中国直到15世纪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最先进的行列之中,如果从绝对数 字上看,明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后期的“康乾盛世”, 其繁荣程度仍然远逾西方。但是从16世纪起,中国逐渐游离于世界经济圈 之外,闭关自守,以“天朝大国”自居,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明。
模拟演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一百余年间……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 的高峰……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 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 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1400—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 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 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缘于中国经济 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 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
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它不仅出现在丝织业、矿冶业,而且还出现在制瓷业、造纸业、榨油业、 印刷业、商业和农业等部门中。
二、明清时期社会上层建筑的新景象
真题研析
(2020北京卷,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5年,清廷始开海禁。次年,仿明末“牙行”(向政府申请外贸特 许经营权的贸易组织),开设“洋货行”,与洋商进行贸易。此后洋货行数目 不断变化,但在广州俗称“十三行”。十三行的行商须为洋商提供住所,交易 完成后,洋商限期离境。1757年,清廷将广州定为唯一的外贸商埠。“豪商 大贾,各以其土所宜(当地特产)相贸,得利不赀,故曰金山珠海、天子南库”①。 材料二 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 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凡非开洋行之家,概不许寓歇。其买卖货 物,必令行商经手方许交易”。清廷还规定,外国商船到广州后,“进口货物 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纳税)②。至外洋夷船出 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南 京条约》签订后,十三行逐渐衰落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材料中顾炎武将爵禄制度的目的解释为“为民”,他认为周朝 天子与各级贵族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要为民服务,管理国家事务以取 得俸禄,靠劳动吃饭。由此可知顾炎武的主张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 想,故 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并没 有在中国传播,B 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 系,没有动摇儒学正统地位,故 D 项错误。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不同
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
道德观 以外在的天
主观唯心
范畴
主义思想
主义思想
[对点训练] 3.(2019·江西新余期末)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 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 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
解析
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 本质
们的自然欲求
相同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继承了孔孟“仁”“礼”的儒
内容
点
学发展的新形式,以维护封建统治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 影响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1)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 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 和特权阶层。 (2)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 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2.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及影响 (1)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 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影响:是我 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 有民主性的色彩。 (2)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 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影响:震动了当时的学 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 学风;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 治矣”。影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对顾宪成等人忤旨事件的处理始末可知,内阁首辅申 时行首先是酌情修改了皇帝意旨,在皇帝震怒之后,“只得遵旨”,说明 内阁大学士虽掌握着票拟权力,但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D 项正确。 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A、B 两项错误;内阁只有 票拟权,无批红权,C 项错误。
(4)王夫之:“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 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 上学思想。他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影响: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对点训练] 1.(2019·北京高考)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 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 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历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历史
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01
知识纵横贯通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2)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 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 进技术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解析 答案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对点训练] 4.(2019·广西南宁高二期末)1692 年,康熙帝设立如意馆,
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
教士们也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康熙帝去世后,如
[对点训练] 2.(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 班爵禄》中写道:“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 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 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 )
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解析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特征 一方面,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已经由盛转衰,而儒家思想作为维系封建 社会的精神力量,以求维护整个封建社会,提出心学和经世致用等主张; 另一方面,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者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 经济地位,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工商皆本;由于 程朱理学自身的弊端及八股取士制度,使儒学日益僵化,因此出现了李贽 的离经叛道思想。但是他们仍是地主阶级,其本质还是在维护封建社会。 由于儒学自身的优秀传统,明清时期的思想家,在批判的同时也继承了儒 学的许多思想精华,如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社会责任、和谐、道德等。
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程颐认为程颢继承了圣圣相传的圣人之道,王 阳明认为其学说才是圣人之道的精华,这说明他们都注重道统权威,故选 C 项。材料并未体现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排除 A、B 两项;材料强 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