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的CT

合集下载

纵隔肿瘤和囊肿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和囊肿的影像诊断

.
43
畸胎瘤
.
44
畸胎瘤
.
45
畸胎瘤
.
46
.
47
.
48
.
49
.
50
囊性畸胎瘤
.
51
囊实性畸胎瘤
.
52
四 恶性淋巴瘤(lymphoma)
发生于淋巴结或节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何杰金氏病(Hodgkin disease)和非何杰 金氏淋巴瘤(non Hodgkin disease)。 好发前、中纵隔,多同时侵及多个淋巴结。 影像表现:
.
3
临床症状
纵隔肿瘤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 有胸骨后不适感及隐痛。 肿瘤逐渐长大,压迫或侵及邻近器 官、组织,可出现压迫症状。
.
4
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
1 上腔静脉受压 可出现颈静脉增粗,严重者头、颈、 面部及上胸部出现水肿及青紫;
2 气管受压
可出现剌激性干咳、呼吸急促;
3 食管受压
可出现吞咽困难。
4 喉返神经受压 可出现声音嘶哑;
5 交感神经受压 可出现Horner综合征;
6 迷走神经受压 可出现心率慢、恶心、呕吐等症状;
7 膈神经受压 可出现呃逆及膈麻痹;
.
5
皮样囊肿或畸胎瘤破裂与支气管相通时,可有 咳毛发或豆渣状皮脂物的历史 。
胸腺瘤患者中10%~20%伴有重症肌无力,有 时患者因重症肌无力而就诊。15%~20%重症肌无 力患者可有胸腺瘤。
恶性: 呈分叶状,侵蚀邻近骨骼而发生破坏。
神经母细胞瘤内可发生钙化。 中度强化。
.
61
.
62
.
63
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肿瘤的CT、MRI诊断

纵隔肿瘤的CT、MRI诊断

纵 隔 脊 柱 旁线 的 移 位 常 提 示 病 变 来 自后 纵 隔 ,如 后 纵 隔 肿 瘤 、降 主 动 脉 瘤 、降 主 动 脉 扭 曲 、脊 柱 病 变 或 食 道 病 变
【】 1。平 片能 发 现 纵 隔 脊 柱 旁 线 移 位 ,但 很 难 确 定 性 质 。MRI 对后 纵隔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C T,尤 其 对 后 纵 隔 神 经 源 性 肿 瘤侵 及 椎 管 特 别 敏 感 。 对 脊 柱 病 变 与 降 主 动 脉 瘤 的鉴 别 也 较 方便 。 11 .. 血 管 病变 的鉴 别 7心 心 血 管 病 变 的 显示 和 诊 断 以往 常 依 靠 心 血 管 造 影 。 自从 查手段。 MR 运 用 于 临 床 后 对 此 类 病 变 的检 查 已 日益 增 多 ,特 别 对 血 I 1 C 和 MRI 纵 隔病 变 检 查 中的主 要 临床 指 征 ,从 管 的 发 有 异 常 和 先 天 性 心脏 病 。 此 外 对 后 天 性 的心 肌 梗 塞 、 T 在 中可 以反 映 出 CT MRI 对 于 平 片 的优 点 , 以及 辨 膜 病 变 、心 包 病 变 也 经 常使 用 ,它 最 大 的 优 点 是 无 损 伤 即 和 相 能获 得 优 良的 图 像 。 C 与 MR 的各 自相对优 缺 点 T I
x线检 查 , 宜常规应 用 。
【 关键词 】 隔肿瘤 ;C 纵 T;MR ; I
常 规 x 对 纵 隔 肿 瘤 的 诊 断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但 有 一 线 定 的 局 限 性 ,限 于 纵 隔 内 的 未 造 成 其 轮 廓 改 变 的 小 淋 巴 结 和 肿 瘤 占位 病 变 一 般 不 能 被 平 片 发 现 ;造 成 纵 隔 增 宽 的原 因 很 多 ,平 片 的鉴 别 能 力 有 限 ,平 片 对 纵 隔 肿 瘤 的 鉴 别 主要 依 据 解 剖 部 位 和纵 隔 分 区 ,除 典 型 病 例 外 ,明 确 诊 断 有 一 定 难 度 ;其 次 ,对 良 恶性 肿 瘤 判 断 以及 肿 瘤 对 纵 隔 脏 器 的侵 犯 , 也 是 临 床 上 必 须 了解 的 ,平 片 很 难 提 供 更 多 确 切 的信 息 。 鉴 于 以上 理 由 ,C 和MR 为 纵 隔 肿 瘤 诊 断 所 必 须 的 重 要 补 充 检 T I

肺癌分期纵隔淋巴转移的CT展示(自己改写)

肺癌分期纵隔淋巴转移的CT展示(自己改写)

肺癌的症状与体征
咳嗽
持续咳嗽、咳痰,痰中 带血或咯血。
胸痛
胸部疼痛、胸闷、气短 等。
全身症状
发热、消瘦、乏力等。
体征
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 肿瘤压迫或侵犯邻近组 织时可能出现相应体征

02
CATALOGUE
肺癌分期
TNM分期系统
T
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T0表示无原发肿瘤,T1至 T4表示肿瘤逐渐增大和扩 散。
比较疗效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可以通过肺癌 的分期进行比较,为临床医生选择 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分期与治疗选择
早期肺癌
TNM分期中的T1至T2、N0、 M0期肺癌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
中晚期肺癌
TNM分期中的T3至T4、N1至 N3、M0或M1期肺癌以化疗、 放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必要时可
CT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淋巴结大小
通常认为淋巴结短径大于1cm时,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淋巴结形态
不规则、边缘模糊的淋巴结形态提示恶性可能。
淋巴结结构
淋巴结结构消失、密度不均提示恶性可能。
CT在肺癌治疗评估中的作用
疗效评估
通过CT检查,评估肿瘤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判断治疗效 果。
预后评估
根据CT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 考。
THANKS
感谢观看
05
CATALOGUE
肺癌分期纵隔淋巴转移的CT表现
肺癌肿块的CT表现
1 2
肿块形态
肺癌肿块在CT上通常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 则形,边缘可光滑或毛糙。
肿块密度
肺癌肿块的密度通常不均匀,可伴有钙化或坏死 。

纵隔病变的CT诊断

纵隔病变的CT诊断

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恶性畸胎瘤
支气管源性囊肿
其形成是由于胚胎发育的停滞,不能 使条索状组织结构贯通成管状结构,使 远端支气管内分泌物不能排出而积聚增 多形成囊肿。 囊肿轮廓光整,张力高,囊内含有粘 液或蛋白成分较多的稠样物质,囊壁内 层为支气管上皮,也可有软骨成分。
支气管囊肿
支气管囊肿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伴钙化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心内侵犯
侵袭性胸腺瘤伴钙化
胸腺癌
包括上皮癌、类癌,是极少 见的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可有纵隔内淋巴结或远处血行转 移。
胸腺癌
胸腺癌
胸腺癌上腔静脉阻塞
结节病
结节病
结节病
结节病
结节病
转移性淋巴结增大
以支气管源性肺癌转移最为 常见。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也 能转移至纵隔或肺门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增大的划分标准:
头臂血管区域一般小于5mm 膈脚后区域一般小于6mm
纵隔内其它区域包括肺门小于10mm
转移瘤
肺门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结核
胸腺脂肪瘤
胸腺脂肪瘤
胸腺脂肪瘤
同前病例
同前病例
胸腺脂肪瘤
正常胸腺
胸腺增生
胸腺体积增大,但仍保持正 常胸腺结构。 胸腺滤泡增生,胸腺体积和 重量稍大或正常,但髓质内发 生中心有淋巴滤泡增生,可压 迫皮质,导致皮质萎缩。
60-80%的重症肌无力患 者可伴有胸腺滤泡增生。 10-20%伴有胸腺瘤。
巨淋巴结增生症
巨淋巴结增生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
囊性淋巴管瘤
食管囊肿
心尖脂肪瘤
小结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包括: 1.发现病变; 2.定位诊断;肺部和纵膈病变的鉴别; 3.分类诊断;纵隔分区对定性诊断有很大的 价值(常见部位的常见病) 4.定性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肿块的形 态,密度,边缘,周围结构的情况,增强 的改变及一些病人的基本资料。
• 【临床与病理】 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 含外、中胚层组织;实性畸胎瘤含三个胚 层组织。瘤内含液体、脂肪、汗腺、毛发、 毛囊、肌肉、钙化、牙齿及骨骼。恶性者 呈浸润生长并可发生远处转移
㈢畸胎类肿瘤(2)
• 【影像学表现】 • X线:前、中纵隔,类圆形,可轻度分叶, 肿瘤内骨骼块影有确诊意义 • 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肿瘤内含脂 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 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 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 MRI:肿瘤内脂肪呈短T1长T2信号

神经鞘瘤食
神经鞘瘤
男性,5个月。反复咳嗽2周 (NB)

㈥纵隔其它少见 肿瘤及囊肿
• • • • 支气管囊肿 食管囊肿 心包囊肿 囊状淋巴管瘤,胃肠源性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 雄导管囊肿(罕见) • 脂肪瘤,纤维瘤,黄色瘤等 各类囊肿都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支气管囊肿多位 于隆突下支气管旁与气管旁,心包囊肿多位于心膈 角区,胸腺囊肿多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食管囊肿! 神经肠源 性囊肿与胸导管囊肿等多位于后纵隔等
鉴别 1 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移 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化。 2 畸胎瘤:1)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2)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 3)囊变多见。 3 淋巴瘤:1)肿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 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团块装包绕周围结构, 2)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3)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一.纵隔解剖、分区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欠称。

(一)位置:纵隔位于胸廓中央,下部偏向左侧。

前缘短、后缘长,前后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加,横径下部大于上部。

1.前壁:由胸骨和有关肋软骨。

2.后壁:由脊柱和有关肋骨。

3.两侧:由纵隔胸膜所围绕构成。

4.上端:直接与颈部相连。

5.下端:至横膈与腹腔相隔。

(二)组织、器官:主要有胸腺(幼儿)或胸腺遗迹(成人)、心包和心脏、大血管、神经、气管、胸导管、食管等到器官,以及它们周围的结缔组织。

(三)三个薄弱区:是纵隔疝好发部位。

1.前上纵隔:相当于第1---3或4前肋水平,前缘是胸骨,后缘是大血管构成胸骨后三角。

2.后上纵隔:在第3---5胸椎水平面,前缘是气管、食管、大血管,后缘是脊柱,构成主动脉上三角。

3.后下纵隔:前界是心脏,后界是脊柱及主动脉,构成心后间隙。

(四).纵隔分区各家不一,有三区分法、四区分法、五区分法、六区分法、七区分法、九区分法(三种分法)。

最常用的是九区分法,介绍一种如下:1.从前向后分为:(1)前纵隔:位于胸骨之后,心脏、升主动脉和气管之前,呈倒置狭长三角形区域。

(2)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位置。

(3)后纵隔:位于食管之后至胸椎旁沟区。

2.从上向下分为:(1)上纵隔:自胸骨柄体交界点至第4胸椎体下缘之横线以上区域。

(2)中纵隔:横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或肺静脉处)水平线之间区域。

(3)下纵隔:肺门下缘水平线以下至横膈间区域。

3.二者将纵隔分为九个区域: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上纵隔胸腺、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上腔静脉、主动脉弓升部、无名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支气管动脉、气管、胸导管、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食管、交感神经节等中纵隔胸腺、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胸导管、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心脏、心包、迷走神经、喉返神经、膈神经、淋巴结等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等下纵隔疏松结缔组织、淋巴组织等心脏、心包、下腔静脉、迷走神经、膈神经等食管、交感神经节、降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内脏大小神经、淋巴结等二.纵隔的X、C T、MRI表现:(一)X线表现:1.正位胸片:位于胸腔中部,右缘有两个弧形影,上为下腔静脉、下为右心房;左缘有四个弧形影,由上向下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左心耳、左心室。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

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纵隔解剖及常见纵隔肿瘤影像学诊断1.纵隔解剖1.1 纵隔的定义纵隔是位于胸腔内、两侧肺之间的间隙。

它从胸骨前缘到脊柱后面延伸,从锁骨上方到膈下延伸。

1.2 纵隔的划分纵隔可根据其解剖层面的不同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上纵隔、中纵隔和下纵隔。

1.3 纵隔器官和结构纵隔内含有多个器官和结构,包括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甲状腺、淋巴结等。

2.常见纵隔肿瘤2.1 骨源性肿瘤包括纵隔内骨骼肿瘤,如软骨瘤、骨肉瘤等。

2.2 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瘤等。

2.3 间皮瘤包括纵隔间皮瘤、胸膜间皮瘤等。

2.4 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纵隔内的神经源性肿瘤,如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等。

2.5 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胸腺癌等。

2.6 支气管肿瘤包括纵隔内的原发性支气管肿瘤、转移性支气管肿瘤等。

3.影像学诊断3.1 X线摄影通过纵隔X线摄影可初步评估纵隔肿瘤的位置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纵隔肿瘤。

3.2 CT扫描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可明确纵隔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3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对于纵隔肿瘤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

3.4 PET-CTPET-CT联合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纵隔肿瘤诊断。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纵隔:位于胸腔内、两侧肺之间的间隙。

2.纵隔肿瘤:指发生在纵隔内的肿瘤。

纵隔肿瘤CT、MR诊断

纵隔肿瘤CT、MR诊断

纵隔肿瘤C T、M R诊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张蕴纵隔位置•两侧纵隔胸膜之间,前至胸骨后方,后界为胸椎前缘及两侧脊柱旁沟,上至胸廓入口,下达膈肌。

纵隔内容•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胸腺等重要器官,还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神经组织与各种结缔组织。

纵隔分区与纵隔肿瘤、肿瘤样病变•前纵隔:胸腺瘤、畸胎瘤•中纵隔:恶性淋巴瘤、支气管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胸腺瘤病理•细胞类型–淋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根据病理组织学表现与生物学行为–良性胸腺瘤(非侵蚀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侵蚀性胸腺瘤)–胸腺癌临床表现•40-50岁发病率最高,20岁以下少见•男女无明显差异•大部分患者无症状•当肿瘤侵犯或压迫邻近结构时,可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25-50%的胸腺瘤有重症肌无力,15%的重症肌无力有胸腺瘤•纯红再障、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甲状腺毒性病、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C T、M R表现正常胸腺C T表现(复习)•儿童时期–胸腺呈长方形或梯形,位于胸骨后与心脏大血管之间并与之紧贴–密度均匀,呈肌肉组织密度–边缘丰满多见,也可平直或稍凹陷–婴幼儿胸腺常肥大,呈帆状突入肺内14岁正常胸腺C T表现•20-30岁–胸腺仍为三角形,边界清楚–侧缘平直或稍凹陷–密度低与肌肉组织–其内胸腺组织已开始萎缩并被脂肪组织替代23岁男性正常胸腺C T表现•30-40岁–胸腺组织大部被脂肪组织替代,故C T值明显下降。

36岁男性正常胸腺C T表现•40-60岁–胸腺组织几乎被脂肪组织完全替代,故C T为脂肪密度–大小、形态正常–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影,为残留的胸腺组织–直径一般不超过7m m56岁男性47岁女性正常胸腺C T表现•60岁以上–胸腺组织被脂肪组织完全替代,C T为脂肪密度–体积缩小胸腺瘤C T、M R表现良性胸腺瘤C T表现•前纵隔内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状肿块•软组织密度,大多数密度均匀,少数发生囊变形成低密度区•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间脂肪间隙存在•病变大小不等,小的直径仅1-2c m,可位于胸腺一叶内或位于中线一侧;大的可达10c m以上,伸向中线两侧增强扫描•病变均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重症肌无力良性胸腺瘤M R表现•M R显示良性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的信号相等或相近,即与肌肉的信号相似,较脂肪的信号高。

CT影像学中的纵隔肿瘤的诊断

CT影像学中的纵隔肿瘤的诊断
【 键 词 】 纵 隔肿 瘤 断层 摄 影 X 线 计 算 机 关
C T检 查 对 纵 隔 肿 瘤 具 有 较
纵 隔是 胸 部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内 容 纳 多 个 系统 的 组 织 其
器 官 , 而 发 生 病 变 的 机 会 和 疾 病 的 种 类 颇 多 。C 不 但 能 因 T 对 纵 隔肿 瘤 准 确 定 位 , 且 有较 高 的 密度 分辨 率 , 肿 瘤 的 定 而 对 性 诊 断起 着重 要 的作 用 , 而更 有 效 地 指 导 临 床诊 治 。 从 1 材 料 与 方 法 多年 工 作 累计 加 上 跟 踪 随 访 8 3例纵 隔肿 瘤 患 者 , 终 经 最 手术或活检病理证 实, 4 男 9例 , 3 女 4例 , 龄 1 ~ 7 年 2 8岁 , 平 均4 3岁 。病 例 中胸 腺 肿 瘤 2 8例 , 巴类 肿 瘤 1 淋 5例 , 胎 类 畸
瘤 好 发 于前 纵 隔 的上 区 、 区 和 下 区 , 有 发 生 于 中 区 , 囊 中 也 分
C 诊 断 的 价 值 : 规 x线 对 纵 隔 肿 瘤 的 定 性 有 一 定 的 T 常 参 考 价 值 , 因纵 隔 内部 结 构 复 杂 , 度 接 近 , 规 X 线 影 像 但 密 常 重 叠 , 含 有 较 大 钙 化 、 骼 影 的 畸 胎 瘤 外 , 数 肿 瘤 无 特 征 除 骨 多 改 变 , C 扫 描 可 以发 现 X线 不 能 显 示 的较 小 肿 瘤 , 确 肿 而 T 明 瘤 的 部 位 、 小 、 态 和 内 部 结 构 , 示 肿 瘤 与 周 围结 构 之 间 大 形 显 的关系, 了解 有 无 周 围 浸 润 生 长 或 转 移 , 良恶 性 肿 瘤 的判 断 对 有 重要 价值 , 强 扫 描 有 助 于 鉴 别 囊 实 性 肿 瘤 与 血 供 丰 富 的 增 血 管性 肿 瘤 。 定 位 诊 断 : 隔 肿 瘤 的 定 位 对 判 断 其 来 源 和 性 质 具 有 十 纵 分 重要 的意 义 , T 能 够 十 分 精 确 地 辨 明 肿 块 在 纵 隔 内 的 位 C 置 。纵 隔六 分 区法 分 区简 单 、 区标 记 明确 、 区 定 性 正 确 率 分 分 高, 对判 断肿 块 的组 织 来 源精 细 精确 。 定 性 诊 断 : 隔肿 瘤 的 发 生 部 位 、 度 和 增 强 效 果 结 合 , 纵 密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

纵隔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完整版)
X线可见纵隔增宽,边缘模糊; CT可见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 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纵隔炎性疾病的并发症
胸膜腔积液
X线可见胸膜腔积液征象; CT可见胸膜腔积液的部位 和量。
支气管阻塞
X线可见支气管阻塞征象; CT可见支气管阻塞的部位 和程度。
食管受压
X线可见食管受压征象; CT可见食管受压的部位和 程度。
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气肿的范围和程度, 以及是否存在气胸。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可诊 断为纵隔气肿。
鉴别诊断
需与纵隔肿瘤、胸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
04 纵隔血管性疾病
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是纵隔内的一种常见病变,通常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异常的血管团块或血管扩 张。这些病变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相应的症状。
血管瘤
血管瘤
纵隔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成。影像学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
诊断方法
血管瘤的诊断同样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和MRI等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有助于 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
治疗方式
血管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对于较小的血管瘤,可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瘤的发展。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诊断方法
血管畸形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和MRI等。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 显示血管的形态、大小和位置,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治疗方式
血管畸形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较小的血管畸形,可能无需特殊 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变的发展。对于较大的血管畸形或症状明显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纵隔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

纵隔疾病的影像鉴别诊断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 占据的区域
后纵隔:食管及胸椎旁的区域
(中后纵隔的分界:食管前壁)
三、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胸腺瘤 (二)畸胎类肿瘤 纵隔肿瘤: (三)淋巴瘤 (四)神经源性肿瘤 (五)其他
纵隔瘤样病变:胸内甲状腺肿 、各种类型的囊肿
纵隔病变的诊断思路
1.定位 除血管瘤、纤维瘤、淋巴瘤和迷走组织可以发生于任意部位,
支气管囊肿:
病变一般紧邻气道,壁薄而光滑整 齐,密度均匀而低。其密度与其内 容物的性质密切相关:浆液性囊肿 CT值一般为0~20Hu;粘液性囊肿 CT值一般为30~40Hu;囊肿合并 感染或囊内出血,其CT值常在 30Hu以上,新鲜出血可达80Hu; 偶有其内容物为钙乳或草酸盐结晶 这CT值高达100Hu以上。囊内如 有凝血块形成则密度不均匀。囊肿 与支气管相通时则可见含气影或 气—液面。增强检查无强化。
胸腺瘤
畸胎瘤
淋巴瘤
神经源性肿瘤
表现
1)常位于胸骨 后间隙,主气管 常受压移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 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 化
1)肿大的淋巴
结主要位于血管
1)前纵隔最常 见
1)发病年龄小 于胸腺瘤
前间隙及气管周 围,亦可弥漫浸 润,融合成团块
2)临床症状: 重症肌无力
2)肿块内可有
装包绕周围结构
3) 实性成分均 匀强化
恶性畸胎瘤
(四)淋巴瘤
【临床与病理】 病理分为霍奇金(Hodgkin disease,HD)和非霍奇 金淋巴瘤(non Hodgkin lymphoma,NHL)临床上以HD多见,以侵犯淋 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多见于青年,其次老年。NHL主要结外器官受累; 多见青少年,其次为老年。 【影像学表现】 X线:纵隔增宽,上纵隔为主,侧位片纵隔密度增高 CT:纵隔淋巴结肿大,前、中纵隔最多见,融合或分散存在,肿块较大 时中心可发生坏死,但很少出现钙化,增强呈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侵犯 胸膜、心包及肺组织,出现胸腔积液、胸膜结节、心包积液、肺内浸润 病灶。 MRI:肿大淋巴结呈等T1、长T2信号

巨大纵隔肿瘤的CT诊断

巨大纵隔肿瘤的CT诊断
大 I 。 例
维普资讯
较重要 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纵隔肿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纵隔肿 瘤 根 据 其 发 生 部 位 结合 x线 、T表 现 C
多能作 出诊 断 , 某 些 纵 隔肿 瘤 因 体 积 巨 大 , 态 但 形 类 似 , 区生 长 且 多呈 不 均 匀 混 杂 密 度 , 定 位 及 跨 给 定性诊 断 带来 一 定 困难 。本 文作 者 就 2 0 0 1~20 05
基本遵循纵隔肿瘤发生区域规律 ; 除畸胎瘤 和脂肪 肉瘤外均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 , 易囊 变 , 且多呈不 均匀 轻至 中度 强化不具特征 ; 占位效应 以畸胎瘤 、 神经 源性 肿瘤最 为明显 而致 P A失常 ; M 侵袭性胸腺 瘤 、 巴瘤 、 隔转移性 鳞 淋 纵 癌、 神经纤 维瘤恶变表现为灌铸型 MC , I以侵袭性胸腺瘤最为常见 ; 畸胎瘤及神经 源性多表现为凸出型 , 以畸胎瘤最 著代表性 ; 畸胎瘤易致 MP 模糊呈“ I 长毛征” 易牵拽前联合线移 向患侧 , 、 且 胸 肋骨改 变以胸腺 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多 见, 浆膜腔积液 以胸腺瘤 、 巴瘤最为常见。结论 巨大纵隔肿瘤 基本遵循纵 隔肿瘤发 生区域规律 和内部成分特 淋 征, 仔细分析其病 变 C T表现特征并密切结合观察 P A、 C 、 P 改变在鉴别诊 断和对 指导临床术式选择 过程 中有 M M IM I
维普资讯
5 6
P ata dc eFbu  ̄ ,O8 V 11 . o 1 rci l ii era_20 , b.3 N . c Me n
巨大 纵 隔 肿 瘤 的 C T诊 断
刘 克 昌 项光 涨 陈光 华 肖 彪 严 志汉 周义成。
t i ei n l o o i A c , MA 、 块心 脏 大 e o M da A g f rc r P ) 肿 rr l e A t h

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影像特点

前纵隔恶性肿瘤的CT影像特点
2 讨 论
B C来 源 于细 支 气 管 的 Caa细 胞 和 Ⅱ型 肺 泡 细 A lr
胞 , 理 上 分 为孤 立 结 节 型 、 漫 结 节 型 和肺 炎 浸 润 型 病 弥
3种 基 本 类 型 。 本 文 所 述 非 肿 块 型 本 为类 似大 叶 性 肺 炎 的灰 色 肝 该
料进 行分 析 当与 肺 炎 、 结核 和 伴有 肺 纤 维化 的病 变 肺 鉴别 困难 时 , 随 访 观 察 , 维 支 气 管 镜 检查 或肺 穿 刺 应 纤 活检 可进 一 步 明确 诊 断 。
参 考 文 献
1 蔡祖龙 . 秀珍 . 癌 . : 丹 庆 . 祖龙 . 编 . 身 c 贾 肺 见 曹 蔡 主 全 T诊 断 学 . 京 : 民军 医 出 版 社 . 9 6 3 1— 7 北 人 19 .6 3 5 2 殷 泽 富 . 部 c 诊 断 学 . 南 : 东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96 胸 T 济 山 19
变 的胶 原 瘢 痕组 织 , T表 现 为尖 角 状 的 斑 片 影 和 胸 膜 C
凹陷征 。
肺 炎 浸 润型 B C 的 临 床 表 现 无 特 殊 性 , 像 学 表 A 影 现形 似肺 炎或 肺 结 核 , 诊 率 较 高 , 此 应 加 强 对 该 病 误 因 的认 识 。分 析 上 述病 例 并 结 合 文 献 , 者 将 B C的 C 笔 A T
维普资讯
t b r 20 Vo 5, .5 sh r py,Oc o e 02. l 1 No t ) ] l c l M s a no i n 临 床误 诊 误 治 2 0 0 2年 1 0月 第 1 第 5 t C i i a idig ss& M ite a 5卷
表现 归 纳 为 5个 较 特 殊 的 征 象 : 蜂 窝 征 ; 肺 血 管 造 ① ② 影征 ; 磨玻 璃 征 ; 支 气管 枯树 枝 征 ; 两肺 多发 不 规 ③ ④ 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实性畸胎瘤CT表现
多数位于前纵隔中部,即心脏主动脉交界处,少 数可位于主动脉弓以上或较低位置。 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缘多较清楚光 滑。 多呈混杂密度包括软组织密度、液性密度,脂肪 成份及钙化和骨化成份。 特征性表现者肿块内可出现脂—液面。 增强扫描畸胎瘤肿块内呈不均匀强化。 畸胎瘤恶变时表现肿块边缘模糊不光整,侵及周 围组织且肿块增大较快。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前上纵隔胸内甲状腺瘤
增强早期即明显强化
延迟扫描仍明显强化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内甲状腺瘤

鉴别诊断:
– 甲状腺癌:如局限在包膜内,则不能与良 性肿块鉴别。 – 结节性甲状腺肿:范围更广泛。
后纵隔胸腺囊肿 手术病理证实,女46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腺囊肿

鉴别诊断:
– 胸腺瘤囊变:囊变区较小,壁厚,囊内壁 欠光整;囊壁有强化。 – 皮样囊肿:位置相对较低,多较大,囊壁 可钙化,囊内容物密度欠均匀,部分有脂 肪密度,发病年龄较小。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生殖源性肿瘤
本病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又称生殖细胞 瘤,包括:
– 实性畸胎瘤:含内、中、外胚层三种组织成分, 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常见。 – 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含中、外胚层二种 组织成分,常见。 – 精原细胞瘤; – 胚细胞瘤; – 绒毛上皮瘤等。
胸腺瘤

CT诊断要点:
– 前纵隔中部主动脉弓平面软组织肿块,大 小不等,可分叶。 – 密度多较均匀,可有囊变、钙化。 – 增强扫描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 肿瘤体积小或有钙化常常提示良性。 – 侵袭性胸腺瘤:瘤周脂肪模糊或消失,肿 瘤包绕大血管、气管等,或侵入肺实质内。 – 非侵袭性胸腺瘤:瘤周脂肪存在。
五分区法
从胸骨角至第四胸 椎下缘连线,将纵 隔分成上下两个区 域,上区以气管后 壁为界将上纵隔分 成前后两个区域,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 前后壁为界前、中、 后三部。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六分区法

从胸骨角至第四胸椎 下缘连线,将纵隔分 成上下两个区域,以 气管、升主动脉及心 脏前缘的连线作为前 中纵隔的分界,再以 食道前壁作为中后纵 隔的分界,从而将上 下纵隔各分为前中后 三区,共6区。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左上:前上纵隔 囊性淋巴管囊肿 下排:另一例, 平扫及增强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纵隔淋巴管囊肿
– 前纵隔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块,多位于前 上纵隔,也可发生在胸腔其他部位,边缘 光滑,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 密度均匀,多呈水样密度。当囊内出血或 有坏死物或有胆固醇结晶时密度增高。 – 囊壁薄而均匀,内缘光滑,可有钙化。有 时囊壁不易显示。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腺瘤,病理证实,全身乏力并 眼睑下垂半年,男35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非侵袭性胸腺瘤,女70Y
胸腺囊肿

病理与临床:
– 先天性胸腺囊肿(罕见,来自胸腺始基第 3对咽囊)。 – 一般没有症状,囊肿很大时可出现压迫症 状。 – 发生部位常常在前纵隔胸腺区。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腺囊肿

CT诊断要点: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四分区法

以胸骨角与第四 胸椎下缘画线, 将纵隔分为上纵 隔和下纵隔。下 纵隔又以心包的 前后壁为界前、 中、后三部。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纵隔淋巴管囊肿

CT诊断要点:
– 上腔静脉后或气管旁见边缘光滑清楚的囊 性肿块 – 囊内呈水样密度,CT值-10~20HU, 内有出血时密度增高;无强化 – 囊壁菲薄,厚度均匀 – 囊内可有分隔 – 较大囊肿可压迫气管血管轻度移位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内甲状腺
临床与病理
– 胸内甲状腺包括胸骨后甲状腺及迷走甲状 腺,前者多见。 – 病理可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及腺瘤或 腺癌。 – 临床表现多有压迫症状、咳嗽、胸闷、胸 痛,肿块大时有呼吸、吞咽因难及颈静脉 怒张等。
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 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 纵隔分区方法有多种。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三分区法
沿心脏大血管、 气管之前缘画 一条曲线将前 中纵隔分开, 再沿气管后壁 至心脏的后缘 画一曲线将中 后纵隔分开。

鉴别诊断:
– 支气管囊肿:纵隔内单发的淋巴管囊肿需 与支气管囊肿鉴别,后者囊内无分隔,密 度较高。与支气管关系密切。 – 海绵状血管瘤:少见,增强扫描呈明显持 久强化,有助于鉴别。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右前纵隔巨大畸胎瘤, 多囊、脂肪、钙化,男12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前纵隔、颈部畸胎瘤,女25Y
纵隔疾病的CT诊断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州医学院影像诊断与技术学教研室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纵隔分区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左前纵隔巨大畸胎瘤,女16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左前纵隔畸胎瘤,男5Y
胸腺瘤

病理与临床
– 占前纵隔肿瘤的第一位。 – 10%~15%伴有重症肌无力。 – 可分为淋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淋巴上 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 – 1/3~1/2的胸腺瘤有恶性表现,但组织切 片难以区分良恶性。 – CT上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腺增生
CT诊断要点:
– 胸腺弥漫性增大,尤其是厚度增加,形态正 常,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 一般密度均匀,偶见细小钙化。 – 约30%~50%的胸腺增生其大小正常。 – 胸腺增生可表现 为结节样凸出, 与胸腺瘤难以鉴别。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前上纵隔胸内甲状腺瘤,男68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甲状腺瘤癌变,女58Y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泸医附院 医学影像系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胸内甲状腺瘤
CT诊断要点:
– 上纵隔肿块,可与颈部甲状腺相连。 – 肿块密度较高,不均匀。 – 钙化多见,呈针状、颗粒状、弧形或环状。 – 气管受压变窄、移位。 – 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快而持久。 – 肿块边缘光滑清楚,周围可见脂肪组织,如 肿块边缘不规则或周围脂肪组织消失或纵隔 淋巴结肿大,提示为甲状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